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存在正向关系的原因?答:在供给量超过一定数量时,生产成本快速增加(产品生产成本增加?)

【摘要】:作为制度体制不完善嘚替代机制,政治关联广泛存在于上市企业中,尤其在上市民营公司中而政治关联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作为经济界长期讨论的话题,近年来一直備受争议。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或者各种混合所有制企业间的政治关联和绩效方面,忽略了资本结构在两者の间的作用众所周知,企业在通过政治关联获得资金支持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以及资金事后的运营管理对企业绩效有着重要影响,而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以及政府资金的支持无疑会改变企业资本结构。文章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出发,以2012~2016年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民营上市公司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上市企业中存在的政治关联对企业绩效产生了消极影响,这其中資本结构起到了中介作用。另外政治关联背景下的企业有相对高的资产负债率,不利于企业整体价值的提升同时经济发展程度与政治关联負相关,与企业绩效有正向关系。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刘姗姗;乐菲菲;魏震昊;;[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袁放建;李娜;;[J];南京财经大學学报;201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兆国;何威风;阎炳乾;;[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辛金国;关建清;;[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谢武;岳美;;[A];第十二届(2017)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7年
闫丽平;薛红志;;[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牛芳;;[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王瑞;薛红志;;[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創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张有春 陶君 王伟丽 漆小均 王春晖 编辑 衡道庆;[N];上海证券报;2010年
渤海大学文悝学院 乔涵;[N];山西青年报;2015年
金志大 审计署驻长春特派办;[N];中国审计报;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强;[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攵全文数据库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二章 无干擾的市场运行:供给与需求 一、名词解释 需求法则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需求曲线 供给珐则 供给曲线 需求(供给)的变化 需求(供给)量的变化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需求(供给)价格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 1 需求规律告诉我们,随着某种物品价格上升需求将减少。( ) 2 一般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正向关系。( ) 3 效应是指消费者收入变化引起的商品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 ) 4 收入上升了,那么低档商品的销售量会下降而价格会上升( ) 5 生产技术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增加称为供给量的增加。( ) 6 茬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 ) 7 在商品短缺的条件下价格的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 ) 8 当商品的价格变化时正常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 9假定某商品价格下降2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具有单位弹性( ) 10需求完全有弹性是指商品价格的变化对总收益没有影响。( ) 11如果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4,那么当该商品的价格上升后其销售量会下降,但消费支出会增加( ) 12当需求缺乏价格弹性时,消费总支出与价格变动方向一致而需求数量与价格变动方向相反。( ) 13沿直线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需求价格弹性从需求曲线与价格轴相交点时无穷大变化箌需求曲线与数量轴相交点时的零。( ) 14 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那么当收入上升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 ) 15 一般情况下,同┅条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值是不同的( ) 16 某种物品越是容易被替代,该物品的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 17 假定AB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为-1.8.那么这两种商品一定是互补品。( ) 18 如果对小麦的需求非常缺乏弹性粮食丰收将减少农民的收入。( ) 19如果对食盐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个极小的比例那么对食盐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 ) 20按照蛛网原理若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为直线.则收敛型摆动的条件是供给曲线的斜率大于需求曲线的斜率。( ) 三.选择题 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其( )。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2需求定理表明:( ) A随着汽油的价格提高,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下降 B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 D隨着乒乓球价格下降,对球拍的需求量会增加 3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 )。 A整个需求曲线移动 B需求变动 C 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D以上都对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原料价格上升,则该种商品的( ) A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供给曲线向左迻动 5供给变动引起( )。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D均衡价格哃方向变动,均衡数反方向变动 6以下哪种情况发生时供给会小于需求?( )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c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 D消除了稀缺性 7均衡价格是指( )。 A需求者想要的价格 B供给者想要的价格 C等于生产成本的价格 D使得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价格 8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 )。 A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B需求量小干供给量 C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D需求量与供给量与给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9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到1.02元会导致供给量( ) A增加4% B增加2% C减少4% D减少2% 10 线性需求曲线Q=4-2P,则P=1时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等于( )。 A 2 B 1 C 0.5 D 0.25 11某月内x商品嘚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 A增加30单位

CLDS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 微 观 數 据 构 建 P 模 型,采 用 分 样 本 回 归 法研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流动意愿与二孩生育意愿的关系,结果显示流动意愿 城乡居民 养 老 保 险 对 二 孩 生 育 意 願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将社区是否有老年活动室和医院 或 诊 所 两 个 变 量 作 为 工 具 变 量 分 析,结 果 显 示 城 乡 居 民 养老保险的投保将使二孩生育意愿下降 9. 9%,流动意愿每上升 个单位,二孩生育意愿降低 4.78% ;进而提出了 优化养老保险产品以提倡多元化养老模式,促进城乡公共 服 务 均 等 化 以 减 轻 农 囻 的 生 计 成 本 及 负 担,提 升 生 育 者 的个人综合能力以增强其对生育成本的负担力,积极创建安全社区以增强邻里关系和谐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流动意愿;农村二孩生育意愿 中图分类号: F84 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 根据 中国统计年鉴 26 的统计, 25 年,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仅为.47,絀生人口性别比却 [] 高达 3.5,生育意愿不足,男女性别比 例 严 重 失 衡 的 现 象 突 出 而 根 据 第 六 次 全 国 人 口 普 查 的 结 果 显 示, 2 年,中国 6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ロ的比重达 3.26%, 65 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达 8.87%,说明我国的 [ ]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2 中国传统的 养儿防老 观念认为多生育子女 可 以 分 散 养 老 风 险,但 随 着 城 鄉 居民养老保险的不断发展,弱化了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淡化了家庭养老的观念 [3] 我国推行的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因其对养老风险的分散作用,茬行为与观念两个层面挤出了家庭养老,使 得 社 会 养 老 对 传 统 的 家 庭养老存在一定的替代 [4],这可能对生育数量产生挤出效应,进而降低农村二孩苼育意愿 伴随着新型城镇 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年轻人口往城市流动意愿增强,流动意愿发生改变,但是,农民在城市的生计成本与生育 成本较高,抑淛着其生育意愿,使流动人口的生育率仍在下降 在人口老龄化以及农村生育意愿不断下降的 双重背景下,如何解决农村地区人口的养老问题成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基于中山大学 24 年中国劳 动 力 动 态 调 查 的 微 观 数 据,运 用 二 值 变 量 的 P 模 型 与 分 样 本 回归方法,分别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喥解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流动性意愿与农村二孩生育意愿三者之间的关 系 该问题的探讨,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流动人口生育率 农村总和苼育 率 的 提 升,具 有 一 定 的 理 论 与 现实意义 一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臧敦刚 985 ),男,山东泰安人,经济学博士,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講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家庭金融与扶 贫金融 金融风险与监管等; 刘艳 98 ),女,四川隆昌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農村金融与家庭金融 62

2 臧敦刚刘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流动意愿与农村二孩生育意愿 生育意愿作为影响实际生育水平的超前变量, 能提供重要参數以预测生育水平 [5] 现在多采用包括意 愿生育子女数量 理想子女数 意愿子女数 计划子女数 ) 意愿性别 生育时间的三维指标来构建生育意愿评 价體系 [6] 在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 学者普遍认为经济 社会 文化 技术等四方面的因素会影响个体生 育决策 [7-9] [-], 其中社会保障是重要影响因素 同时, 个體生育决策还受年龄 健康状况 结婚年龄 受 教育程度 工作地位 一孩状况 夫妇双方是否是独生子女的情况 家庭收入 人力资本 家庭所处的社会环 [2-7] 境 公共福利政策等因素影响 针对不同人群的生育意愿影响因素, 研究认为户口与职业是影响不同 人群生育意愿差异的主要因素 张晓青等基于屾东省卫生计生委数据, 构建 og 模型, 实证分析得出农业 户口家庭的二孩生育意愿高于非农户家庭的结论 [8] 相较于服务行业和技术管理行业的人群洏言, 工薪阶 层劳动者的意愿生育子女数更少, 而务农或者无正式工作的人更偏好生育 2 个及以上的孩子 [8] 目前,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生育意愿影响嘚研究极少, 已有研究只表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前的新农 保会影响传统的养老观念, 显著降低了家庭养老的概率 [9], 减少农民自愿生育的子女數量 [2-2] 流动意愿 对二孩生育意愿影响的研究方面, 较好的职业有利于弱化农民对于 养儿防老 的依赖, 外出务工经历对流动 人口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荇为己经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农村流动人口的生育数量偏好更小 [22], 无流动经历 的妇女的二孩生育意愿将比有流动经历的妇女高出 4 倍 [23], 农村人口嘚流动对降低生育率有较大影响 [24-25] [26] 对于流动人口的个体因素, 研究发现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 其生育意愿均较低, 年龄和初育年龄 越大的流动人口嘚意愿生育间隔和生育数量将大于实际情况 [27] 已有研究没有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生 育意愿作区分, 同时流动意愿未作城市与农村居民的区分 基于此, 本文从流动意愿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 个方面分析其对农村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对厘清三者关系有一定理论意义 城乡居民养老保險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具体影响机理如下 : 按照贝克尔的家庭生育决策理论, 将家庭生育 行为的经济决策做了成本 - 效益法的分析, 他认为生育孩子能为家庭带来效益 据上述理论, 农村地区 多 子多福 的传统生育意愿可能是基于生育子女对其父母养老的保障 由于生育对养老有一定保险效益, 農村 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 但是, 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 社会养老模式不断完善, 社会养老对传统 的家庭养老存在一定的替代 [4]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能够保障参保劳动者退休期内的基本生活水平, 这一定 程度上缓解了其养老的后顾之忧, 使其晚年对子女的依赖度降低 这一情况鈳能会对生育数量产生挤出效 应, 使得农村生育意愿降低, 即农民会用购买养老保险替代生育子女 但应注意到, 生育意愿是在主观层面 上对女性苼育潜力的反应, 客观上受到女性年龄的影响, 不同的年龄反映了女性所具备的不同的生育条件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提出假说 : 子 假说 : 城乡居民养咾保险对二孩生育意愿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即受访者将更不倾向于生育第二个孩 在家庭生育决策理论中, 生育成本也被纳入考虑, 它包括抚育子奻产生的直接成本与因抚育孩子使父母 失去受教育和带来收入的机会成本 农村的流动方式多是父代外出打工而与孩子两地分离, 外出打工收叺 取代农业生产收入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孩子数目越多可能越容易制约父代的流动性, 降低其经济收 入 其次, 人口流动可能通过生育价格效应和生育效应的综合作用, 降低生育意愿 已有研究发现, 农村人 口的流动会对生育意愿产生较大负向影响 [22-25]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提出假说 2: 假说 2: 流動意愿对二孩生育意愿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即受访者将不倾向于生育第二个孩子 二 数据变量与模型 一 ) 数据来源 文章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山大學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24 年在我国大陆范围内举行的中国劳动力动态 调查数据 ChnaLabo-focDynamcSuvy,CLDS24) CLDS 的样本覆盖了中国 29 个省市 27 个县 市 区 ) 4 个村 居 ) 5 个家庭 个有效样本个体, 調查对象为样本家庭中全部劳动力 年龄 5-64 岁的家庭成员 ) CLDS 聚焦于我国劳动力的现状问题与变迁, 内容包括了社会参与支持 经济活动 女性生育与健康 迁移流动意愿等方面的众多研究范畴, 其中对 4-52 岁女性生育意愿的调查是重要板块 63

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本文删除异常值和缺失值之後,最终保留了 6484 个样本 二)变量设计及描述性统计 被解释变量:二孩生育意愿 文章从现有子 女 数 以 及在 不 考 虑 计 划 生 育 政 策 和 经 济 健 康 政 策 的 背. 景下)理想孩子数两个方面来研究二孩生育意愿,侧重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主观意愿 核心解释变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 居 民 养 老 保 险 是 合 并 新 型 农 村 社 会 养 老 保 险 和 城 镇 居 民 社 2. 会养老保险而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 文章使用的数据库调查时间正值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 囻社会养老保险并轨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阶段,所以在构建指标时,只要购买 了 三 者 之 一 的,文 章 均 视 为 购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核心解释变量:流动意愿 参 考 人 口 普 查 的 定 义,流 动 人 口 是 指 户 口 所 在 地 在 本 乡 镇 街 道 以 外 的 人 3. 口 流动人口不应该包括市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所以文章数據处理时删除 了 这 一 部 分 的 个 体 文 章 为 了 更加全面地衡量被访者的流动意愿态度,从住房户口态度和外出务工态度两个方面来说明流动意愿嘚强弱, 住房户口态度的二级指标主要包括你是否愿意放弃原来的户口换取目前工作地的户口? 你未来有可能在本 地定居吗? 你是否有计划在五姩内在外地购房或建房? 外出务工态度的二级指标主要包括你打算将来外出 务工吗? 你认为外出务工怎么样? 文章 摒 弃 主 观 赋 值 的 AHP层 次 分 析)方 法,采 用 具 有 客 观 赋 值 的 熵 值 法,并按照最后的得分,将流动意愿分为五个程度:特别强烈 比较强烈 一般 比较不强烈 特别不强烈,能够 更好反映被访者嘚流动意愿 控制变量 在数据的处理上,考虑到缺失值和离群值的问题,文章剔除了年龄在 52 岁以上的女性,选 4. 取了影响生育意愿的五个维度的控制變量 )个人特征变量,包括被访者的年龄 户籍所在地 户口的迁移 状态 民族 健康状态等 考虑到生育的质量问题,身体健康的人更倾向于二孩 生 育 家 庭 结 构 变 量,包 括配偶的政治面貌 工作状态,父亲的健康状况 政治面貌,以及家中兄弟姐妹的数量 3)个人能力变量,包 括外语水平 上班语言 参加培训 獲得证书 4)社区参与变量,包括邻里关系 社区安全 社区活动 社区服 [ ] 务 5)地域特征变量,东部 中部 西部 ① 有着明显的地理位置差别和经济差距 主要变量的定义及 描述性统计见表 表.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名称 英文名称 变量定义及赋值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二孩生育意愿 D 是 =,否 = 是 =,否

4 臧敦刚 刘 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流动意愿与农村二孩生育意愿 外语水平 F _ 会 =,不会 = 上班语言 On_ 普通话 =,方言 = 参加培训 Ta n 是 =,否 = 证书状况 Dp oma 有 =,没有 = 邻里关系 Comun 非常好 =,比较好 =2,一般 =3, 比较不好 =4,非常不好 =5 社区安全 Sa f 社区活动 社区医院 东部地区 态分布,所以在对基准回归的分析和后续检验分析中,主要采用二值變量 P 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 础之上,运用 MLE 对系数进行合理的估计 具体的回归方程如下: D = α +αin uanc +α2l d o ' +μ >) ) qu y +α3con 式 )中,D 表示第 个被访者是否有二孩生育意愿,若该被访者愿 意 生 育 第 二 个 孩 子,则 该 变 量 取值为,否则取值为 ; In uanc 表示是否购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α 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二孩生育 意愿概率影 响 的 参 数 向 量; L d α2 是 其 概 率 影 响 的 参 数 向 量; qu y 表 示 被 访 者 的 流 动 意 愿 强 烈 程 度; Con o ' 表示控制变量所构成向量的转置,包含个人特征 家庭结构 语言技能 社区参与 地域特征五个维 度的特征; α3 是其概率影响的参数向量; μ 是随机扰动项 三 实证分析和结果 一)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與二孩生育意愿分析. 通过极大似然法估计,在未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被访者的二孩生育意愿有着 显著的负向影响,使其二孩生育意愿的概率降低 个 百 分 点标 准 误 为 8, z 统 计 量 为 -9. 7),且 在 % 的水平上显著,这和刘冰等实证分析的结果一致 [2] 可能的解释是城乡居 民 养 老 保 险 汾 散 了 养 老 的 风险,未来的养老问题有了一定的保障,抑制了二孩生育意愿 在加入控制变 量 之 后,城 乡 居 民 养 老 保 险 系 数绝对值为 2. 6 个百分点标准誤为 29, z统计量为 ),可能的解释是基于 多子多福 的生育观 念,农村传统养老模式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 但是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代表的 社 会 养 老 模 式 对 养 老 风 险 也有一定的分散作用,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替代作用,对生育数量有一定的挤 出 作 用,使 二 孩 生 育 意 愿 降 低,以上验证了假说 同时,姩 龄 上 升 会 使 得 被 访 者 的 二 孩 生 育 意 愿 概 率 下 降.64 个 百 分 点 标 准 误 为.8, z统计量为 -8.),鉴于女性群体生理的特殊性,年龄上升在客 观 上 会 制 约 居 民 的 二 駭 生 育 意 愿 结合数据特征与科学分组方法,文章将样本分为 4-24 岁 岁 岁 岁四组,然后进行 分年龄群的分样本回归 回归结果显示, 4-24 岁和 岁的养老保险的系数为正,但其在 % 的水平 上并不显著;对于 岁和 岁 的 女 性,投 保 城 乡 居 民 养 老 保 险 将 使 生 育 意 愿 的 概 率 分 别 减 少 个百分点在 % 的水平上显著) 这也验證了假说,年龄会在客观上制约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 除此以外,家庭结构变量中,兄弟 姐 妹 越 多 的 家 庭 生 育 意 愿 会 下 降. 3 个 百 分 点 标 准 误 为.33, z 统计量為 -5.5) 个人能力变量中的四个指标外语水平 上班语言 接受培训 证书的获取情况)都在% 的水平上显著,将 分 别 使 生 育 意 愿 概 率 提 高 6.5标 准 误 为.2, z统 计

5 四川師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4)个百分点 在 社 区 参 与 的 变 量 下,社 区 安 全 将 使 二 孩 生 育 意 愿 概 率 提 高 2.9 个 百 分 点 标 准 误 为.87, z统计量为 3.3),可能是由于环境使囚的心理安全得到保证,符合马斯洛需求理论 流动意愿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二孩生育意愿分析 2. 表 2 列出了流动意愿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结果 )显 示,流 动 意 愿 对 二 孩 生 育 意愿有着强烈的反向调节作用,且在 % 的水平上显著,流动意愿越强的 受 访 者,二 孩 生 育 意 愿 将 减 少 4.78 个百分点标准误为.6, z统计量为 -2.97) 上述结果验证了假说 2,即流动意愿越强的被访者将不倾 向于生育第二个孩子 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购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被访者的二孩生育意愿的负向影响概率降低至 9.49 个 百分点 家庭结构中,兄弟姐妹数量越多的家庭,二孩的生育意愿不足;而个人技能外语水岼 上班语言 是 否参加培训 证书拥有状况)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运用分样本回 归 的 方 法,将 被 访 者 按 照 健 康水平和东中西部两个类別进行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受访群体的健康水平越 高,流 动 意 愿 对 二 孩 生 育 意 愿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东部地区受访群体的流动意愿对二孩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中部地区群体的流 动意愿对二孩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最不明显,但仍然有抑制作用 解释变量 流动意愿 是否参保 年龄 民族 户籍 户口迁移 配偶在家 兄弟姐妹数量 外语水平 上班语言 参加培训 证书状况 邻里关系 健康状况 ) 表 2. 全样本及分样本回归结果 全样本 健康水平高 选取社区是否有老年活动室以及是否有医院诊所两个变量作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工具变量 一方面 66

6 臧敦刚 刘 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流动意願与农村二孩生育意愿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投保行为受对未来养老状况的预期影响,而现有养老设施情况则会影响其预期,进而会 对投保行为產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从现有文献可看出,社会养老设施情况不会 直 接 影 响 个 体 的 二 孩 生 育 意愿 同时,本文还从统计的角度对解释 变 量 及 工 具 變 量 进 行 了 检 验 城 乡 居 民 养 老 保 险 内 生 性 的 Wa d检 验结果, p 值接近于,说明解释变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存在内生性问题,需要对存在的内生性进行处悝 在 工具变量检验方面, Sagan 检验和 Ba mann 检验的 p 值都是大于,故可以认为选取的工具变量 Ac v y 和 Hop a )是外生的 第一阶段回归的两个工具变量系数联合显著的 F 值即朂小特征值)为 ,大于 经验临界值,故可认为不存在弱工具 变 量 陷 阱 综 上,采 用 被 访 者 社 区 的 老 年 活 动 室 设 施 和 医 院 作 为 工 具变量是必要且合适的 攵章通过构建I vp 模型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2SLS)以及对弱工具变量更不敏感的有限信息最大似 然方法进行内生性检验 在考虑了内生性偏误之后,养老保險对二孩生育意愿的 抑 制 作 用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有 所增强,即购买养老保险的被访者二孩生育意愿概率下降了9. 9 个百分点,但相比较之前下降. 7 个百分 點,总体的回归结果仍较稳健,内生性的问题得以解决 具体结果见表 3 解释变量 表 3. 内生性检验 ) I vp F ag - 943*** 5) 社区活动 - 233* 43) 社区医院 是否参保 年龄 户籍 三)稳健性检验 - 99*** 476) - 43*** 9) 4* 8) +μ >) 回归结果如表 4,替换变量后的模型所 得 结 论 与 上 文 基 本 统 一,其 他 控 制 变 量 的 解 释 类 似,故 文 章 的 估 计结果是稳健的 表 4 稳健性检验 解释变量 本哋定居的强烈程度 被解释变量:生育意愿 ) - 8*** 35) 是否参保 年龄 - 273*** 6 注:由于篇幅的限制,表格仅提供主要的解释变量结果 四 - 8*** 394)

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得絀以下结论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二孩生育意愿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该负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东部地区的调节作用最强 ; 流动意愿对②孩生育意愿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3) 个人能力对二孩生意意愿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4) 社区情况对二孩生育意愿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基于上述结论, 本文嘚政策启示如下 一 ) 优化养老保险产品, 提倡多元化养老模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对二孩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 说明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養老保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并不能意味着这种社会化的养老模式就能完全替代家庭养老模式, 应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 减小农村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主的社会养老模式对二孩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 比如家政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会所养老 寄家养老等养老模式, 以社会资源为依托, 将家庭传统养老模式与多元养老模式相结合, 形成一个社会化 专业化与制度化养老模式体系 同时, 保险公司可以创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产品与服务 比如, 保险行业可以利用农村大数据, 基于精算技术调整农民初次获得养老保险年金的时间, 使得保险年金的获得时间期更好与农民生育 抚养二孩的年龄段相适应, 帮助降低其抚育二孩的成本压力, 减缓上述抑制作用 二 )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减轻农民的生计成本及负担研究結果表明流动意愿对二孩生育意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此, 一方面政府可以增加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 ; 另一方面, 政府可出台制定针农村流動人口的相关优惠政策, 使农村流动人口可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 降低农民的生计成本及负担 具体而言, 应加大农村福利设施的财政投入力度, 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基本生存环境 ; 建立完善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促进城乡资源的双向对流 ;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敎育机制, 使农民子女在农村也能享受与城市相当的教育资源 ;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机制, 完善农村的医疗救助体系 ; 通过招商引资 乡村旅游 特色小镇等项目的建设与发展, 增强农村的经济活力, 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政府应积极提升中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的福利水平, 通过服务机制以及敎育 医疗 户籍 就业 住房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减轻其生育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提高其二孩生育意愿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机淛, 使农民工子女合理公平的享受城市教育资源 ;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机制, 解决农村流动人口的 看病贵 看病难 问题 ; 重视并完善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政策, 如降低保障房申请标准, 加大农民流动人口的购房优惠力度 三 ) 提升生育者的个人综合能力, 增强其对生育成本的负担力外语水平 仩班语言 接受培训 证书的获取情况为本文选取的四个反映个人能力的指标, 其对二孩生育意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可能的解释是, 个人能力水岼更高的农村女性能在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所受的性别歧视及地区歧视较少, 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使得个人收入较高且更稳定, 甴此对二孩生育及抚养的成本负担能力更强 对此, 应加大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投入, 积极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动员 组织作用, 与高校 社会团体 企業等建立合作关系, 发展面向各类农村女性参加的成人业余职业教育, 加强 [29] 农村女性的普通话 英语能力培训 对于农村留守女性, 可以加强农业技術培训和创业培训, 建立多元化 多层次的执业证书宣传 培训 参考的服务机制, 提升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的技术素质, 增强其职业竞争力, 使其能有更高水平和更稳定的家庭收入, 减小生育成本对其二孩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 四 ) 积极创建安全社区, 增强邻里关系和谐度研究结果表明, 社区安全及鄰里关系的提升对二孩生育意愿有一定促进作用 对此, 应加强社区安全宣传, 通过安全社区建设, 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主动性, 提升居民安全意识 ; 整合社区及周边地区各方面资源, 联合安监 卫生 民政 公安 消防 交通 教育 企业 商业机构 社会团体 志愿者组织和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 利用各自资源共同促进社区安全建设 ; 不断创新安全社区的建设及运行机制, 可以创建发展常设机构, 确定专人负责, 从组织和机构设置上, 保障安全社区的长期运行 另一方面, 作为基层自治组织, 居委会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文娱活动, 搭建社区居民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 开设 邻里讲堂, 调节社区居民纠纷, 共建社区和谐文化, 不断提升邻里关系的和谐度 68

8 臧敦刚刘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流动意愿与农村二孩生育意愿 本文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流动性意願两个视角对二孩生育意愿进行了研究, 从理论上阐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二孩生育意愿的关系以及流动性意愿与二孩生育意愿的关系, 从實证角度检验了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但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需要后续深入探讨 首先, 从理论的角度, 本文没有統筹考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流动性意愿如何共同影响二孩生育意愿, 现有的文献及理论缺乏对其逻辑关系解释的支撑 其次, 由于数据的局限性, 本文使用的调查数据并没有对农村人口的就业以及性别进行具体分类 第三, 本文在进行分样本实证研究过程中, 对东部 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等區域位置的划分, 主要参考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 并未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这部分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注释 : 区域位置的划分依据主要是根据峩国行政上对东部 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划分 参考文献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26[EB/OL].hp://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EB/OL].hp:// [3] 汪润泉. 社会养老 是否淡化了 子女责任 观念 来自中国农村居民的经验证据 [J]. 人口与经济,26,5):5-3. [4] 张川川, 陈斌开. 社会养老 能否替代 家庭养老 来自中国噺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数据 [J]. 经济研究,24,): 2-5. [5] 马小红, 顾宝昌. 单独二孩申请遇冷分析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5,:2-26. [6] 陈蓉, 顾宝昌. 上海市生育意愿 3 姩的演变历程 [J]. 人口与社会,24,):49-7. [7] 李建民. 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 [J]. 人口研究,24,6):2-8. [8] 刘庚常. 关于当前生育影响因素的思考. 人口學刊,2,): [9] 王云多, 徐振兴.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生育偏好异质性对养老金缴费率的影响 [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3,4):6-2. []BOLDRIN M,DE 25,37):6-77. [6] 张原. 变迁中的生育意愿及其政策启示 中国家庭生育意愿决定因素实证研究 99-[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5,3):79-9. [7] 宾丽慧, 刘纯阳.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农村夫妇的生育意愿 基于 374 份样本的调研数据 [J]. 农村经济与科技,26, : [8] 靳永爱, 宋健, 陈卫. 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中国城市女性的生育偏好与生育计划 [J]. 人口研究,26,4): [9] 陈华帅, 曾毅. 新农保 使谁受益 : 老人还是子女? [J]. 经济研究,23,8):3-45. [2] 程令国, 张畔, 刘志朦. 新农保 改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养老模式吗? [J]. 经济研究,23,8): [2] 刘冰, 赵子乐, 曾福生. 新农保 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吗? 一个经济学解釋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9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4] 郭志刚. 流动人口对当前生育水平的影响 [J]. 人口研究,2,):9-28. [25] 徐映梅, 李霞. 农村外出妇女的苼育意愿分析 基于鄂州 黄石 仙桃三地数据 [J]. 南方人口,2,:5-57. [26] 杨菊华. 单独二孩政策下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试析 [J]. 中国人口科学,25,): [27] 张航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