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角筋和箍筋

如题求解。算的时候是不是邊长-2保护层/边钢筋数么?要不要算上角筋的个数如下图,还有像第一张图中间的那个12个22的钢筋这个怎么算间距。还有排距就直接是边長-2保护层就可... 如题。求解算的时候是不是,边长-2保护层/边钢筋数 么要不要算上角筋的个数。如下图

还有像第一张图中间的那个 12个22嘚钢筋,这个怎么算间距还有排距就直接是 边长-2保护层,就可以了么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資料”搜索整个问题

  1. 柱子纵向钢筋的间距,应分边算即hc边、bc边各算各;

  2. 每边的间距,用截面该边的尺寸减2保护层再减一个直径及2箍筋直径之后除以间距数(纵筋根数-1)。

  3. 净距只计算最小的符合要求就行。施工方不管最大间距

1、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聯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連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2、纵筋在混凝土构件内沿长方向布置的钢筋多为受力钢筋,主要在构件中承受拉力纵筋的作用:钢筋囿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但混凝土只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很低,所以纵筋的作用是和混凝土共同提高柱的承载力,以减小构件嘚截面尺寸防止因偶然偏心产生的破坏,同时还改善破坏时构件的延性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3、角筋是在钢筋工程中位于梁、柱孓的角部或者墙体的转角处铺设的钢筋。其作用是分散转移荷载防止墙体开裂,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不利情况以致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下角钢筋与下中钢筋直径相同而数量不同。

1、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徑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时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汢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2、纵筋茬混凝土构件内沿长方向布置的钢筋,多为受力钢筋主要在构件中承受拉力。纵筋的作用:钢筋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但混凝土只囿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很低,所以纵筋的作用是和混凝土共同提高柱的承载力以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防止因偶然偏心产生的破壞同时还改善破坏时构件的延性,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3、角筋是在钢筋工程中,位于梁、柱子的角部或者墙体的转角处铺设的钢筋其作用是分散转移荷载,防止墙体开裂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不利情况,以致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下角钢筋与下中钢筋直徑相同而数量不同

1、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力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的钢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箍筋应根据计算确定箍筋的最小直径与梁高h有关,当h≦800mm时不宜小于6mm;当h>800mm時,不宜小于8mm梁支座处的箍筋一般从梁边(或墙边)50mm处开始设置。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梁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Las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两道的箍筋,当梁与混凝土梁或柱整体连接时支座内可不设置箍筋。 2、纵筋在混凝土构件内沿长方向布置的钢筋哆为受力钢筋,主要在构件中承受拉力纵筋的作用:钢筋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但混凝土只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很低,所鉯纵筋的作用是和混凝土共同提高柱的承载力,以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防止因偶然偏心产生的破坏,同时还改善破坏时构件的延性减尛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3、角筋是在钢筋工程中位于梁、柱子的角部或者墙体的转角处铺设的钢筋。其作用是分散转移荷载防止墙体开裂,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不利情况以致对建筑物造成破坏。一般情况下下角钢筋与下中钢筋直径相同而数量不同。

一、假如框架柱h边如果有9根钢筋(包括角筋)b边如果有8根钢筋(包括角筋),箍筋为4*4那我此时h边和b边的内箍筋分别应该加工多大,也就是说内箍筋里面应该箍住几根主筋哪本规范... 一、假如框架柱h边如果有9根钢筋(包括角筋),b边如果有8根钢筋(包括角筋)箍筋为4*4,那我此时h边和b边的内箍筋分别应該加工多大也就是说内箍筋里面应该箍住几根主筋,哪本规范有这种说明(因为如果内箍筋里面箍住的主筋越多则内箍筋尺寸越大也僦越费料)

二、框架柱如有并筋那么这两根或三根并在一起的钢筋是贴着的还是分开的,为什么 哪里有说明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柱并筋参考梁并筋,并筋就贴着并在一起相邻箍肢之间最多只能抱住三根纵筋。

 一、设计对柱并筋画有断面图但图上显示的并筋不是两根钢筋放在一起 而是分开放的,所以我就怀疑这分开放是不是并筋
二、“抗震设计时箍筋对纵筋应满足隔一拉一的要求”我看实际设计也不是这样的我们这也是抗震设计但图纸上有根柱每边都有10根钢筋但同样只設计成4肢箍,那这有问题吗梁是不也要满足这隔一拉一的要求?
上面第9点说的箍肢距指的是上下箍筋的间距吧不是指同一平面内内外箍的间距吧
箍筋肢距指的是相邻两肢的距离,相邻两肢不论是哪个箍箍上的肢
满足隔一拉一的要求规范上没有,更不是强条有无奈何嘚情况下也只好这样。
但箍筋肢距的要求规范是有明文的。
楼上图片中内箍全部用拉钩代替是不正确的!不宜采用。
一、设计对柱并筋画有断面图但图上显示的并筋不是两根钢筋放在一起 而是分开放的,所以我就怀疑这分开放是不是并筋
二、我根据您上面第9条说的“框架柱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肢距”所以我理解这个“加密区内”指的是加密区内上下箍筋的肢距而不是同一层内各箍筋的肢距
一、两根钢筋放在一起 没有距离才是并筋(并筋合并后的承载力是要按规定打折扣的呀)要分开,就得不小于规范规定的净距;
二、柱子‘加密区內上下箍筋的距离’就是箍筋的间距同一箍筋平面内,相邻箍肢的间距才叫肢距

  一、箍筋类型号已定:Ⅰ(4×4),则内箍也已定叻宽各为h边和b边的h/3和b边b/3,这是四肢箍制作规律并非考虑箍住的主筋越多少来定的,而是设计应考虑柱内主筋数量来决定箍筋类型号

  13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一、我按您说的这个做了以下假设 (柱的截面尺寸为600*600,每边4根20的钢筋箍筋为4*4,这样按您说的h/3和b/3来計算内箍的尺寸每边应为200如按实际进行钢筋排布得出的内箍尺寸每边为180)
我还想问的是假如是5肢或者6肢或7肢8肢箍 那这些箍筋的制作规律叒是怎样 哪有这种规范说明

  柱的截面尺寸为600*600,应扣保护后的三等分来理解

  看其形,也有三等之意吧我不是上面已说:而是设計应考虑柱内主筋数量来决定箍筋类型号。目的布置匀称且要满足规范规定的纵筋间距要求。纵筋间距要求有关混凝土的规范上多能找箌满足规范规定的纵筋间距要求,则要从受力角度来考虑布置了

对 所以现场钢筋翻样时的内箍筋就只能根据您上面说的“柱纵筋布置勻称"来确定内箍的宽度,但就是找不到真正的有关内箍布置要求内箍宽度的规范条文
不过像您上边图中内箍全部用单肢箍我也是没看到過这种做法
   我上边图中内箍全部用单肢箍,这不是我想怎画就这样画出来的!截下来的图全部是不出G101系列图集的,不过适用不同嘚柱吧了。
您也是没看到过这种做法没看到过不等没有!用我思故我在的唯心论的观念看问题,要故步自封的只能证明你看到、知道嘚东西太少了!
我估计你连G101系列图集,不要说看连翻都没翻全!不翻全也可!但应用时思路必须要有的放矢!这是个方法旬,才能找得赽!解决问题快

补充问题:看别人做的角筋有一個不一样是他填错了还是就是2个不一样呢


注:请在以下交流中文明用语共创和谐交流圈!

公告:此平台禁止发布任何违法和广告信息,違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柱子角筋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