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基活性炭纤维和黏胶基活性炭纤维对丙烯腈价格走势图汽体的吸附及解析有什么区别?

本文选用丙烯腈(AN)为第一单体,丙烯酸甲酯(MA)为共聚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在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中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合成了丙烯腈共聚物通过控制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引发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引发剂的用量、升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等条件,都可以使聚合体系的转化率提高,但是会使共聚物的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宽增加单体浓度则会使分子量升高。 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X-射線衍射等对丙烯腈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失重分析法(TGA)表征了共聚物的热性能我们发现随着MA含量嘚增加,放热峰向高温方向移动。并且随着单体配比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呈现明显的降低趋势在单体配比为80:20的时候,130℃左右好像具有不明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室温至270℃无明显失重,从270℃开始可以把整个失重过程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波数上出现了不同的特征峰,这充分证明叻MA与AN之间发生了共聚反应,产物中存在MA结构单元;几个共聚物样品在22.18°附近有峰强,同时该位置的峰强度与16.78°的峰强度之比也随着MA比例的增加而增加。δ=3.34ppm和δ=2.5ppm的峰分别为氘代试剂中水和DMSO中H的特征峰,-CH_2-中H与-CH_2CH中H的积分比例应该为2:1,但实际得到共聚物的该比值存在一点误差,通过峰面积积分的計算得出,MA的含量跟实际投料量对比基本吻合,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单体配比来控制共聚物中AN与MA的比例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08


李培仁,徐樑华,王镇平,王晓东;[J];北京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王延相,董学梅,焦培明,王成国,季保华,何东新;[J];材料导报;2003年04期
张旺璽,王艳芝,刘建军,蔡华苏;[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年04期
韩娜;张兴祥;王学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6期
张旺玺;[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1年05期
陈厚,王成国,崔传生,蔡华甦;[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2年04期
丁海燕;王成国;白玉俊;陈娟;;[J];机械工程材料;2006年04期
王艳芝,谢再芳;[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1年02期
张武,郭虎子,林德宽;[J];工程塑料应用;1986年04期
王庭慰,陈逸范,郭勇;[J];工程塑料应用;1997年03期
张以河,李桂珍,王怀楚;[J];工程塑料应用;1999年02期
杨宝林,阎逢元,李波;[J];工程塑料应用;2004年11期
刘正军,韩克清,周洪梅,杜秉公,余木火;[J];工程塑料应用;2005年05期
黄伯芬;张国强;王樱;;[J];工程塑料应用;2007年11期
周文俊;陈凌霞;沈健伟;周晓东;;[J];工程塑料应用;2008年07期
徐迎强;杨韶辉;李召朋;傅灿平;张彦昌;傅鹏;刘民英;王玉东;赵清香;;[J];工程塑料应用;2009年06期
李培仁,单洪青;[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邵劲松,刘伟庆;[J];玻璃钢/复合材料;2005年05期
夏春霞;闫亚明;邓蜀平;贺福;;[J];材料导报;2001年07期
赵祥臻;[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84年04期
李树军,孙维钧,刘秀菊,高永忠,李惠生,谢立青;[J];辐射研究与輻射工艺学报;1998年03期
房宽峻,戴瑾瑾,王菊生;[J];纺织学报;1994年12期
吴承训,何建明,施飞舟;[J];高分子学报;1991年01期
吴承训,何建明,施飞舟;[J];高分子学报;1991年01期
张旺玺,王艳芝,王延相,蔡华苏,李木森;[J];高分子学报;2001年05期
张引枝,李志敬,贺福,王茂章;[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6期
赵建青;李伯耿;袁惠根;潘祖仁;;[J];高分子通报;1992年01期
罗益锋;[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1998年01期
罗益锋;[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0年01期
贺福,赵建国,王润娥;[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0年04期
邱佑宗,叶芳耀,朱国栋;[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1姩01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丙烯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