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轨的粘着力,粘着系数与摩擦系数是什么,通俗一点讲

摘 要:新干线列车速度越来越高。但在下雨时车轮和钢轨间可能的粘着系数就会降低。对于300km/h以上的营业运行速度来说,为了有效地利用列车的粘着力和提高自身的粘着系数,技术上就必须有所突破。本文就最近的一些研究成果,介绍在现车上对粘着系数进行测试的实例以及有效利用粘着系数和增加粘着力的方法。

摘要: 分析了高速时粘着力下降的原因,介绍了国外高速车辆改善粘着、提高粘着力的方法,提出我国高速车辆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摘要】:本文报道了撒砂对轮轨磨损及粘着之影响的系统的试验室研究结果。试验系采用典型的北美机车车轮的赫兹模拟条件,在IIT—GMEMD轮轨模拟装置上进行的。在清洁干燥钢轨上进行的粘着系数为0.24、0.35和0.5的撒砂和不撒砂试验表明,这两种情况下的极限磨损率同平均磨损率之比约为10到100。这两种情况下的Archard磨损系数是:试验时不撒砂的为10×10~(-5)~50×10~(-5);试验时撒砂,则为130×10~(-5)~520×10~(-5)。试验时撒砂同试验时不撒砂的磨损系数之比为5到30。本文还报道了机车车轮在被不同污染物(如水、砂子、柴油、机油)所污染时,以及撒砂后油污和油污后撒砂条件下,进行模拟试验时的粘着蠕滑特性。文中指出,液体污染物可降低粘着水平,增大蠕滑。撒砂可减小由于液体污染物所造成的较高的车轮蠕滑率,同时提高粘着水平。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反,撒砂量对粘着蠕滑特性确实有影响,但与中、大量撒砂相比,小量撒砂导致较高粘着水平和较低的蠕滑。对轮轨磨损及粘着的研究表明,撒砂在改善粘着性能方面的效益已被磨损增加所大大冲淡。同不撒砂相比,撒砂后轮轨磨损率将提高1到2个数量级,提高的幅度取决于牵引力。文章得出结论: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轮轨磨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轨道和设备维护费用,应尽量避免撒砂,采取别的手段来提高粘着。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卜庆萌;姚林泉;;[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勇;;[A];2009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胶济客运专线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柳甲贤;刘红灿;;[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方海鹏;;[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通讯员 程向宏 徐飞;[N];人民铁道;2009年
本报特约记者 李祥国 本报通讯员 杨伟刚;[N];人民铁道;2009年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提供;[N];人民铁道;2010年
本报通讯员 程向宏;[N];人民铁道;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粘着系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