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一分一段表报高考志愿?看分报可以吗

  这几天各省市高考成绩将陆续出炉,随之“高考一分一段表”也将发布,一分一段表是以“1分”(或5分)为单位,将全省同科类考生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它可以较为直观地显示出每个分数全省的的考生有多少名,进而推算出自己的高考成绩在省内的排名情况,再参照各类学校各批次招生计划数,确定自己该如何填报志愿。

  因此学会使用“一分一段表”非常的重要,考生和家长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应充分利用好“一分一段表”数据,将其参考价值发挥到最大。

  那么如何看懂一分一段表,进行高考志愿填报呢?下面整理了4大关键点,希望对广大考生和家长有用:

  在“一分一段表”中查找与自己成绩相对应的分数排名和这一位次成绩共有多少考生,以确定个人成绩在全省的位置。

  对比一下近三年来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报的大学连续三四年的校线在哪个段位,若自己的分数比至少两年的段位高,那报考该校把握较大。

  如果成绩所在的某一分数段上其他考生过于集中,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就应注意保持各院校、各专业的志愿填报梯度,根据实际情况,每所院校有不同分值的专业级差,填报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高校招生中,存在一种所谓“大小年”的现象,通俗地理解就是某所或某些学校的报考人数不稳定,出现了录取分数线水平起伏较大的现象。“热”的可能变“冷”,而“冷”的可能变“热”,考生需要考生结合往年录取信息,并综合学校多方情况全面判定,地理位置、学校改名、院校升级、招生计划变化等来审时度势,确定自己的报考行为。

  举例:比如某省的一名602分的文科考生,当年段表显示其排位为410名左右,处于高低两不就的地位,填报北大、清华的志愿显然不行,选较低档次的学校又心有不甘。这时不妨作如下分析:找出上年文科投档线在600分以上的高校,计算这些学校当年在本省的文科招生计划数。一般来说,如果其总数接近于或略多于400人,就可以选择这些学校中投档线最接近600分的学校。

6月24日下午,山东省教育厅举行2018山东高考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分数线情况,同时公布了高考一分一段表,考生可据此判断自己分数所在位次,准备志愿者报考。

正确理解一分段表的含义及其形成。目前的一分段表,是将全市同科类(仅仅指普通高考文史、理工类考生,不含艺术、体育和职教师资、三校高职考生)考生的总分(高考文考成绩总分+附加分,不含与志愿相关的加分)从高到低排列(分数相同的则为并列),再按一分一段统计“本段人数”;从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本段人数”相加,则为“累计人数”,累计人数即是这一分数考生的最低位次。

要善于利用一分段表与往年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一分段表、招生计划、历年高校录取投档线、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等资料,对进行综合分析都是非常有用的。考生和家长可以认真琢磨一些适当的分析途径与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综合研究,得到选报志愿所需要的重要结果。应该说明的是,这些分析必须从不同考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出发,并且把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分析得到的结果综合起来,从中寻找比较一致的、可以相互印证的合理结论。过去的事实证明,仅仅知道了考生成绩而缺乏深入全面的分析,填报志愿仍然会有较大的盲目性。利用所能得到的资料多加分析,对合理选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用一分一段表报高考志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