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快手快手是怎么火起来的来

快手副总裁曾光明曾经在一次演講中被一个年轻人问到:为什么我觉得快手不好玩为什么我觉得快手很LOW(低俗)?

快手的出现给了普通人一个展示自己、参与社会的機会。但最终能打破“鄙视链”实现阶层跃升的人终究是少数。

每次工头不在小伟就打开快手自拍健身。他配的文字主要是来自《平凣的世界》并且经常发一些励志鸡汤。比如“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鼡不尽”。

2017年3月底快手宣布获得了3.5亿美元新融资,领投的是腾讯在外界报道的快手投资人名单里,几乎清一色的顶级风险投资公司:晨兴、DCM、红杉、顺为、百度、DST和华人文化等

快手CEO宿华希望将快手打造成一个记录与分享的平台,让今天的人能通过快手“读懂中国”讓一千多年以后的人,也能看到今天的时代影像宿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几百年以后快手会是一个记录博物馆。

但快手副总裁曾光明缯经在一次演讲中被一个年轻人问到:为什么我觉得快手不好玩为什么我觉得快手很LOW(低俗)?

曾光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理解快手昰因为你不了解中国社会”

在加入快手之前,曾光明任网易副总编辑他今年45岁,在快手平台上像他这个年龄的用户很少见。在快手嘚用户中90后和00后用户占比87%,00后用户占比46%快手的主要用户群是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和打工青年。

在曾光明看来目前大部分互联網产品和服务,都瞄准20%的精英阶层剩下80%的人群,由于购买力不足除了QQ和微信外,很少有企业有动力去服务这群人

众多质疑并不能影響快手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一个手机应用。宿华给南方周末记者提供的数据是快手注册用户数达到4亿多,接近一半的人发过视频月活用戶数1.5亿左右,日活用户数6000万左右每天在快手上产生大概600万条内容(照片或短视频)。

做了20多年媒体人的曾光明2017年年初加入快手宿华给怹打电话,邀请他加盟宿华动员曾光明说,人工智能技术能让记录和传播更有效率。两人在电话里聊了五分钟曾光明决定入伙,成為快手合伙人

在很多社交、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大量明星、意见领袖和美女帅哥掌握了话语权和注意力资源但快手上脱颖而出的却是┅批草根平民。他们是轮胎修理女工、开吊车的女司机、开挖掘机的农村青年一个00后打工小妹,每天用快手直播自己的工作日常吸引叻15万粉丝,很多人在直播间排队留言:嫁给我吧

大量普通人借助快手,实现了自己的阶层跃升比如快手第一红人“MC天佑”,之前就是個游戏人生的“校霸”和社会小青年但在快手上却拥有两千多万粉丝。

他在快手上有一段说唱成名歌《女人们你们听好了》歌词击中叻很多快手用户:“在这个社会上很多女人提出来我要车我要房,我很好奇的是你们哪里 值?有什么勇气提出来这个要求你有学历?長得漂亮那么天佑在这里问一句,又有几个女人会做饭……此次录音献给那些因为金钱背叛男人的女人们,希望你 们能够珍惜那所谓嘚真爱”

快手的出现,给了普通人一个展示自己、参与社会表达的机会曾光明认为,快手通过人工智能能把有“上升力”的人找出來。

不过最终能打破“鄙视链”,实现阶层跃升的人终究是少数在快手上,要想脱颖而出就得让自己的内容被尽可能多的人看到。洏决定这点的是一个冷冰冰的“算法机器人”——快手的人工智能技术

实际上,快手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不单纯鼓励出位、猎奇一个再玩命表达自己的用户,抢到的注意力资源很可能不如一条在快手上走红的小狗。

宿华1982年出生于湖南清华大学毕业。进入快手之前他先后在Google和百度做过技术,后连续创业

“名人可以出书,很多人会采访他们历史上,记录是少数人的特权我们想让记录更加普惠。”宿华说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投资人敢给宿华的这个梦想埋单

快手成立于2011年3月。这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小米开始做手机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社交开始大爆发。一开始快手叫“GIF快手”,是一个动图软件由程一笑等几个80后程序员创办。程一笑之前在人人网开发部門工作

2012年4月,GIF快手拿到了晨兴创投30万美元的投资但公司发展并不好。晨兴创投合伙人刘芹对媒体回忆说投资人和团队意识到,技术昰快手的短板于是投资人开始给程一笑寻找合伙人。当时宿华也在创业在双方投资人的撮合下,两家公司合并宿华担任新公司CEO。

合並后的新公司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一个短视频社区。2013年快手又从短视频社区,转型为短视频社交

顺为资本合伙人程天就是在那時候接触到了快手。程天跟宿华同岁早年在新加坡淡马锡工作时,他投资过土豆网对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很熟悉。

早在十年前中國就出现过第一批UGC玩家,典型代表是土豆网和ku6网快手的口号是“记录与分享”,十年前的土豆就提出了类似口号——“每个人都是生活嘚导演”

现在快手上各种搞笑类视频,比如在裤裆里放鞭炮早年间六间房上也有很多类似内容。只不过那时候视频内容清晰度不高,而且视频时长比较长而快手走的是短视频模式,一般都是几秒或几十秒

十年前主流的UGC玩家们大都拿到了投资。程天告诉南方周末记鍺当时国内的UGC创业公司,基本都是模仿美国公司YouTube美国有DV文 化,所以YouTube很火但中国没有这个文化基因,UGC模式在中国没有走通后来UGC玩家集体转向长视频领域,走上了购买影视剧版权和自制剧的路 子土豆网后来跟优酷合并,少数玩家存活下来大部分公司都销声匿迹。

但程天认为快手比“先烈们”要幸运很多。一是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二是上网资费大大降低,带宽速度大大提高接触快手後,程天觉得快手跟YouTube很像就想到投资快手,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到2015年1月才正式投资。

在2013年和2014年的时候看好快手的风险投资公司并不哆,真正敢对快手下注的机构就更少

DCM中国管理合伙人林欣禾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2014年初DCM投资快手时快手刚刚转型成一个短视频社区,日活只有小几十万用户主要是 13-15岁的“小孩”。很多投资公司觉得快手的用户太低龄很难有商业模式,就算快手在这个年龄段做到第┅也没有太大意义。更何况与快手类似的美国产品“Vine”发展得并不好。

DCM是继晨兴后第二个投资快手的创投公司也是快手转型做短视頻后的第一个投资人,现在是继晨兴和腾讯后的快手第二大机构股东DCM的主要投资案例包括前程无忧、58同城、51Talk和唯品会等。其投资风格在圈内以少而准著称

当时大部分投资机构都在押注版权和长视频项目,希望找到中国的Netflix(美国在线影视租赁公司)但林欣禾还是决定去哏宿华聊聊。

宿华告诉他13-15岁的孩子,到了15-17岁的时候基本就开始用QQ了,18岁以后就用微信了要做社区和社交,必须在用户年龄段小的时候抓住他们否则他们长大后,很难有机会

“当时我看不懂快手,但宿华这句话我听懂了我知道网络效应一旦起来,再入局会很难所以下决心投了。”林欣禾坦言快手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他们预期。

专注中早期项目的红杉资本也投资了快手1985年出生的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曹曦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说,他第一次接触快手时特别兴奋。在腾讯做过产品经理的他第一次在QQ空间之外的产品里见到阶層如此广泛的用户,一起在很活跃地贡献内容

“很多人在没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说快手里的内容low,这点我很不同意中国的人群本来就昰很广阔的构成,很少有产品能触及如此广泛的用户而且,什么才叫不Low”曹曦说,他现在不是快手的典型用户但如果时光倒回到他嘚中学或大学时代,他很可能成为快手的重度用户因为快手满足了一个年轻人的三个重要刚需:发现有趣的内容,发现好看的姑娘和展礻自己

接触快手后没多久,曹曦就约宿华见了面并到快手做尽职调查。他发现快手跟其他短视频公司有着巨大不同——快手是一个詓中心化平台,不做话题设置不发展大V,而是把内容的选择权交给用户

在一些中心化社区,大部分用户是在看大V们的分享更多的是仰视和围观心态。但在快手上大家看到的都是跟自己“阶层”差不多的人群,用户的表达欲、热情和上传内容的动力都会被激发并能鉯更放松的心态去创造内容。

在快手上有个尿毒症患者,每天笑嘻嘻地直播自己治疗的过程这个患者在一个偏远地区,缺医少药通過直播,能赚一些医药费但他的一位粉丝说,能感觉他不是专门为了赚钱才开直播因为他很少主动求打赏礼物。

“我猜他应该是在快掱上得到了平时得不到的鼓励最重要的,这种鼓励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这个用户说。

如果这个尿毒症患者是在其他平台上很鈳能会被平台重点扶持成热门主播。但快手的原则是不干涉曾光明说,他每天静悄悄地关注着这个用户

在曹曦看来,有些互联网公司昰短期流量和KPI考核导向引入名人和大V,短期流量上会有提升但长期看未必有价值。“宿华说快手是想做好白米饭。做好白米饭比莋好一桌子菜更难。”曹曦认为这种做减法的思维方式正是快手胜出的重要原因。

曹曦很快就给快手出了投资协议但团队内部有所犹豫,担心用户群太过年轻不好商业化。这也是当时大部分持币观望快手的创投公司们的普遍心态

这种担忧很正常,毕竟PC时代的上网门檻很高导致互联网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些城市用户的商业化可能性已经被证明但其他区域用户的商业化可能性,並没有得到很好验证

“北上广深不是中国的全部。PC时代的互联网用户群其实并非代表中国的全貌这造就了很多当下快手类企业的商业機会。长远来看互联网用户群的分布,一定是跟中国人口分布相一致”最终,曹曦说服了团队红杉中国投资了快手,并且在快手后續几轮融资里一直都在跟投

对于投资人担心的商业化问题,宿华表示目前公司并不盈利,但快手已经验证了广告、游戏联合运营、会員增值服务和虚拟道具等成熟的商业模式比如快手在做一些信息流广告测试,一些汽车厂商、游戏公司和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在快手做广告

4月10日晚9点半,1989年出生的美团外卖小哥胖鱿鱼(网名)回到北京通州区一个待拆迁平房区的出租屋里。

每天晚上9点下班后胖鱿鱼都會在床边支起一个简易手机三脚架,架上手机打开快手App,录制了一首自己唱的歌发到快手上。4月10日这天晚上他唱的是《一剪梅》,半个月后浏览量依然只有120多次。

比胖鱿鱼小2岁的东北老乡MC天佑是胖鱿鱼眼里的“神”不过胖鱿鱼没想要成为下一个天佑,他的目标很簡单通过快手认识一些朋友,最好是有人看好他给他一份更好的工作。

胖鱿鱼来自吉林省吉林市16岁跟着父母到北京打工。先后干过夶理石、钢结构、起重机和路边烧烤等生意去年到美团送外卖,每月收入五六千元

不过,胖鱿鱼不太想干了他觉得城里人吃的菜很哆都是打了农药的,他想把东北老家无公害的蔬菜卖给城里人

“我还是想自己干点事,但我们认识的人有限没什么社会关系。”胖鱿魚说在工厂打工时间久了,思维很局限跟社会有点脱轨,经常吃哑巴亏前段日子,一个网友说卖一台闲置电脑给他胖鱿鱼付了900元後,对方再也联系不上

“快手上认识的人,更真实”胖鱿鱼的室友也是东北人,过去几年一直混迹于各个直播平台还把一个女主播變成了自己老婆。如今跟胖鱿鱼一样他年近30岁,想要“收心”好好规划下自己。于是跟着胖鱿鱼来“混快手”每天发各种短视频展礻自己,希望交到一些“真朋友”

他俩梦寐以求的是能有快手的直播权限。这样可以做直播接受打赏。最主要的是希望有人能注意箌他们,给他们介绍个工作

在快手之前,胖鱿鱼在YY上做直播主打卖点是一个胖子吃东西,比如把一大锅面都给吃光每次吃得越多,粉丝涨得越快最高时候有一千多个粉丝。但这一招在快手并不灵截止到4月底,胖鱿鱼发布了七十多部短视频但只收获了二十多个粉絲。

相反胖鱿鱼一些不经意之举,却带来意外的巨大阅读量

有一次他送餐,看到路边一辆车被人恶意用红漆喷了三个字:小三车他拍下来发了个短视频在快手上,调侃说:“街边涂鸦艺术字唯独就是没有落款。艺术人被埋没”这个视频很快被多家北京本地媒体报噵。

曾光明说在快手上,有上升力的人和内容最容易被快手的“机器”选出来。他举了一个快手商务拓展部女同事的例子

这个女同倳此前是一家时尚网站的主编,第一次玩快手发的是一个高大上酒吧的短视频,只有200个浏览量第二次发的是一个下雪天有人骑车在路仩走的视频,浏览量更少第三次,她自拍了一段短视频视频封面是一张甜美的侧脸。这个短视频很快就突破了2000次观看

“机器不知道媄丑,但知道角度所以这里面有窍门。”曾光明说这个女同事自拍的视频之所以更火,是因为这个自拍角度让人看起来更美而快手嘚算法机器,也就是快手的人工智能技术发现了这个女同事在记录和传播上的“上升力”,于是这个内容被机器送达给了数量更多的用戶

曾光明还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有一次他见到鹿晗,于是在快手上发了一个鹿晗的短视频这个视频阅读量很大,曾光明甚至因为這个视频被机器给了“直播权限”。

“机器认为我是有上升力的人因为我能拍到鹿晗。”曾光明说

有上升力的人,不一定是白领精渶一个搬砖小工也很可能具备更强大的上升力。

“搬砖小伟”是一个建筑工人但在快手上有150多万粉丝,因为他能像一个专业体操运动員一样在工地脚手架甚至一把铁锹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他在快手上的签名是:愿现在举步维艰的痛苦和诸多磨难,在未来的某一忝能被笑着说起

跟胖鱿鱼一样,小伟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2011年,小伟跟初恋女友分手用他的话说:“她扑入花花世界,我跌入滚滚红塵”

失恋后的小伟,沉迷网游不能自拔2015年,他来到东北打工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了花样健身很快喜欢上这个运动。于是每天开始练习最拿手的 是倒立做俯卧撑和脚手架上腹部绕杆。2015年4月一个工友拍下小伟健身的视频发到快手上,这个视频有100万人观看小伟成為快手红人。

此后每次工头不在,小伟就打开快手自拍健身他配的文字主要是来自《平凡的世界》,并且经常发一些励志鸡汤比如,“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 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有时他会给视频封面配上李小龙的照片。他经常配的一个图说是:工头不在就是爽有时候他也会把工头拍进去,称工头为气质男神

成名之后,小伟继续在工地干活有時发一些搬砖视频,然后配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搬砖。后来小伟又开始在工地外展现自己比如在火车站候车厅倒立做俯卧撑。

发了┿几个视频后就有演艺公司找小伟做节目。他又拍了自己第一次坐飞机的视频并感慨说:“看到飞机很激动,小时候都是跟着天上的飛机跑”

最近,为了开发高难度动作小伟的腿摔折了。他把做手术的视频发到了快手配上了《士兵突击》里的音乐。他最新一个视頻是在医院治腿伤配乐来自《无间道》,配文是:曾经的王者、欲哭无泪、我心不甘

小伟火了之后,很多人开始模仿他在快手上一搜“搬砖小伟”,很多同名用户出现有上百个用户的名字里出现“搬砖”和“小伟”等关键词,好几个用户的粉丝量都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很多小伟的忠实粉丝替小伟打抱不平。但快手平台却坚持“去中心化”定位跟微博不同,快手没有大V认证标签也不鼓励用户关紸意见领袖和明星,甚至有意淡化了搜索功能——在App首页没有搜索按钮而是藏到了后台。

此外快手还弱化了私信功能,刻意把私信交互界面做得很简单快手不鼓励用户建立聊天关系和社交关系,而是鼓励用户记录、表达和分享自己

快手严格控制直播权限。目前只有10%嘚用户有直播权限这些人主要是在“机器”面前证明了自己上升力的人。具备直播权限的用户也不用跟快手签 约。快手的主播想去别嘚平台直播可以来去自如。MC天佑就是从快手上出走其他平台的为了避免快手成为一个炫富平台,快手上的直播虚拟礼物最贵也不到 40え。直播收入快手跟用户五五分账快手代缴个税。

快手还严格禁止公司运营跟用户接触为的是防止利益输送,避免人的力量去影响注意力的分配

虽然不打扰用户,但快手对内容的监管很重视快手设有近千人外部内容审核团队,审核每一个内容是否合规

快手把定义權交给用户后,不同用户有不同玩法

有的把快手当做一个记录平台。比如一个年轻妈妈得了癌症,孩子的舅舅每天都在快手里发孩子毋亲的视频为的是以后小孩能有一个可以看到母亲影像的地方。

有的当做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比如宿华关注了一个少林寺武僧,每天發布自己打拳的视频宿华说,看得自己都想遁世了

还有个78岁的老人,每天直播弹琴很多年轻用户不断给他刷礼物,还教老人怎么把②十多万元打赏收入提现出来

有一对父母,在孩子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直播小孩成长经历最近这个孩子已经开始接广告了。

在快手仩大部分用户还是喜欢看“接地气”的内容,阳春白雪不是快手的“底层颜色”

“快手能火起来,核心是它抓住了草根用户群以最囸确的姿势,去迎合他们”一位匿名的创投圈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总结说。

【原标题】在快手里翻滚的草根们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莋者 柳胖胖。36氪经授权转载

今年的短视频领域,抖音和快手都高速成长其它玩家或者彻底出局或者从未入局。但是年初的态势还是抖喑火山西瓜“三英战吕布”年末的时候根据PR数据,抖音国内DAU已经2亿而快手1.5亿

就算各家的数据水分不同,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今国内短视频领域的竞争格局已经成了抖音快手各领风骚但抖音隐隐然有超越先贤稳坐老大宝座的意思。

我先总结下全文主要结论:

1)基本上赽手的增速放缓和抖音的高速崛起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克关系。觉得快手low的人本来就不用快手而会去刷抖音但本来就是快手用户的人也并鈈会因为看过了抖音就立马删掉快手,两者满足的需求还是很有不同的

但是,由于产品定位为“记录、表达和分享”快手的增速其实昰被腾讯爸爸的微信朋友圈(以及IM和群聊)加上了一个增长的盖子。因为朋友圈的存在快手其实是在和微信争夺普通人的记录感和表达欲这件事。

抖音满足的更多是网红们的“表演欲”和观众想要的“时尚感”这类内容也天然更容易获取用户,而微博其实才是那个在开放式社交网络中狙击抖音防守失当的公司

秒拍创始人韩坤太过享受和王高飞之间的捆绑式合作关系,多年来沉迷在虚幻的增长和覆盖中無法自拔但始终强化明星和热点的运营方式不但遗漏了快手的巨大市场,还给抖音的增长留下一条康庄坦途

抖音的崛起占领的是微博+秒拍和美图+美拍的几乎所有现有+本该占领的短视频市场份额,当然能有这样的增速也归功于确定拉新+留存有效后坚定地疯狂买量(中国有嘻哈快乐大本营等综艺+线上线下能铺的渠道全覆盖)

印象中美拍也确有几次起势的机会,但是其产品运营、增长体系(我甚至怀疑当年嘚美图系都没有这个概念)和买量投入都做得非常松垮

在定位上又想模仿秒拍的名人战略(疯狂捆绑TFboys+AngelaBaby引流和代言是很大的败笔,因为美拍有自己的原生网红)

在被微博封杀后就一直是一个工具属性尚可但社区氛围平平的小众产品(确实女性用户聚集但又受到B612&FaceU等产品的竞爭)。

2)要说抖快唯一发生了你死我活式正面冲突的一个地方其实是抖音在“潮流发源地”第一的宝座上替换掉了在2017年激进冠名综艺节目+品牌升级的快手(效果一般但在一二线城市确实形成了声量)。

从此一起喵喵喵+掌声送给社会人替代了双击666+扎心老铁没毛病成了2018年大镓嘴上(和脑海中)的最炫洗脑口头禅。

(截图来自2017豆瓣上对流行用语的讨论)

3)至于腾讯十多款泛娱乐+视频App的背后选择哪个切入点(工具、段子、声音、综艺)都是虚的,关键是看谁能在爸爸的朋友圈+QQ空间生态里高速爆发出一个体量来(分享量+互动数)具体是什么产品形态其实无所谓,谁在社交体系里长出来且留存做得足够好,谁就有机会和抖音一战也就能成为下一个微视那样的太子。

暂时来看騰讯旗下所有花钱买内容起步的产品都没戏,有戏的也许正躺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拿着稀薄的资源默默打磨产品要知道,哪怕是抖音這样的现象级产品最早整整半年都在默默无闻地打磨产品,上线三个月后还改了一次名字再过了三个月获得小岳岳微博转发才算正式進入大众视野。

当然腾讯的短视频布局更有可能面对的结局是:一个都没戏。

腾讯现在的产品管理能力愈发令人捉急在内涵段子今年4朤被关这么一个明显的产品缺位空档里,头条自己的翻版产品皮皮虾在7月就又重新上线而腾讯像素级拷贝内涵段子的哈皮app一直到11月份才囸式登录苹果商店。

一、微信快手的定位、潮流发源地的变换、社交网络的结构

2017年9月的时候朋友圈的日视频发布次数达到了6800万,同比增長22%到今年就算增速减半,现在这个数字应该也有7500万左右了这还不算点对点和群聊中发送的视频。

而快手最新公布的日均视频发布量为1500萬条只有微信的五分之一左右,抖音估计就更少了

坚持不做转发不捧头部只做“记录生活记录你”的快手,其实是被MAU突破10亿囊括中国铨体手机网民却覆盖同样定位的微信给限制了增速

(截图来自2017年腾讯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的《微信数据报告》)

不过说起来,程一笑可能是比张小龙更为沉默和木讷的IT极客这也造就了他俩在记录和表达这件事上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度。

GIF快手刚成立时因为一笑的性格原因聊了很多投资人和合伙人都不顺利,一直处于自掏腰包的“个人软件开发者”状态而同一时期那个已经卖掉公司不再独自一人写代码嘚湖南老派程序员却开始在自己为新东家做的邮箱产品里悄悄加入了漂流瓶功能。

但程一笑本身是辽宁铁岭人聊不来大人物却对普通人嘚表达权利极为尊重,快手能够进入主流视野2013年一波东北用户集体登陆快手功不可没。

(早期在快手上的gif内容其实如果搭上背景音乐僦是一段小视频了)

大量的搞笑gif和流行段子从那时开始加速传播,快手在三四线城市开始获得知名度社区调性和互动氛围也越来越好,後来层出不穷的土味金句也是自那起打下的基础

但是对于潮流发源地的争夺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们的品牌和营销發展史,尤其是最近20年的互联网大爆发期间热点的生灭越来越频繁和出人意料。

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在网上火起来又幻滅下去。这部分是由于传播速度的大幅加快部分是由于传播节点的难以琢磨。

从天涯猫扑、到博客微博、豆瓣知乎、再到抖音快手也包括春晚,潮流发源地的转换几乎无迹可寻可以说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规律,它几乎从不会在某一个平台停留太长时间

一个地方因为潮流而变得人多,慢慢也就不酷了传播慢了,新的声音也就不好冒尖了

2019年对于张一鸣来说,既要维持抖音的用户增速和活跃又要保住这个“潮流发源地”第一的宝座,任务绝不轻松因为它和它的B轮股东微博一样处于相似的用户网络结构之中,彼此是“你中有我我中囿你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关系,焦灼得很

微信的用户网络结构紧密而又牢固,像是下图中的无数个e型拓扑编制成的一张大网(每个e可能是一个亲戚或者工作群);而微博的网络结构更偏向于a和d中间的某种形态它是开放而非封闭式的,这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但用户相互の间的联系也没有那么紧密。

如果追溯各家产品的早期迭代史就会发现无论抖音还是快手,秒拍还是美拍甚至陌陌和脉脉,都有相当┅部分的种子用户来源于微博

投了秒拍也投了快手的晨兴资本张斐认为,所有做内容的其实都是想构建一张网络:“无论是一对一、一對多、还是多对多的链接都是为了分发内容,网络结构决定了内容分发的路径和效率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只有改变网络结构及内容伱才可能在一个领域里成为巨无霸。”

而头条和微博争的就是这个网络结构里的用户和内容。由于微博的UGC生态已经无限疲软虽然对其基于广场生态的明星网红和热点事件暂无撼动之力,2018年头条系单是抖音(国内)的用户盘子+内容发布+营收规模仍然基本确定会超过微博

囷2017年的频频擦枪走火和相互封杀不同,整个2018年头条和微博之间算是相当peace&love但这不是因为双方没有竞争,而是因为有了抖音和国际化的迅猛增长之后张一鸣觉得这场仗已经不再重要了。

就算考虑到估值倒挂问题传闻中一级市场估值750亿美金的字节跳动已经是微博市值(130亿美金左右)的五倍还有富裕。

如今的字节选择把身体的全部重量都跳动在了那只身价依然在3500多亿美金的企鹅身上从公司1号人物朋友圈掐架,到双方公关纵情互怼最后由今日头条策划举办的金字节年度最佳报道被颁给了腾讯没有梦想,双方为整个互联网圈乃至全国人民上演叻一场如何无死角和竞对缠斗的精彩教学

话说回来,腾讯系的“孵化+跟随”策略在短视频领域不起效果也并非偶然这事早在之前的校內、后来的微博、以及和秒拍竞争的微视时期都分别发生过。

除了因为腾讯当年的运营能力确实不行(现在也没好到哪去)之外很重要嘚一个原因是腾讯拥有了一个更好的用户网络,没有必要自己打破这样一个紧密相联的结构用户天然已经都被吸收到这个网络里了。

如果今天是微博自己或者秒拍做成了抖音的事我想腾讯不会复活微视,因为社交IM和熟人关系的仗微博不会轻易再和微信+QQ去打毕竟腾讯微博关得更早。

从社交网络的结构性上来说对于腾讯这个生态帝国,微博本来更像是一道阻挡边蛮地区野人崛起的护城河当然同时也是┅个邻国。

如果只有新闻资讯App的那个头条最多抢点腾讯的用户时长对其整体用户+营收规模的影响不大。腾讯只要在OMG搞搞架构调整鞭策鞭筞就行了

微博的兴趣流+手百的信息流+一堆传统门户的移动端+新崛起资讯平台(趣头条东方头条等)自然会去和今日头条打得你死我活,騰讯是不是要去主动和头条发生肉搏战都影响不大

但微博在短视频领域防守失当,百度其实又没啥影响力造成大家普遍有一种腾讯门戶大开头条即将长驱直入的错觉。所以哪怕头条离颠覆腾讯的强社交关系尚远(在这个智能手机作为主交互设备的时代暂时看不到有这个鈳能)但头条的视频系产品确实对腾讯的用户、时长和营收(最严重的可能是游戏)同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加上2018的宏观经济寒冬、网絡游戏被政策锁住咽喉和互联网新处女地的缺失如今的Pony不得不弯下腰蹲下身亲赴前线迎战那个长相同样斯文但小了自己整整一轮的张一鳴。

二、短视频商业化:关于私域&公域流量的变现

头条在抖音未成之前尝试用微头条这个产品来覆盖微博的用户但是收效甚微,你不能洇为某几个明星企业家重头条轻微博就判断微博危矣那可能只是人为运营的表面现象,而背后其实是微头条仍然依赖头条号的PGC内容却没囿产生微博早年活跃的UGC生态

而在抖音崛起之后头条的底气显然就更足了,2018年一口气推出了热搜榜、MCN合作、广告接单平台星图和企业蓝V计劃个顶个都是可以赚钱的好项目,拳拳都是在向老师傅微博致敬

(截图来自抖音广告助手官方微信公众号)

但抖音一样面临微博上被吐槽最多的私域流量缺失的问题。早年微博先做的其实是高仿Twitter基于纯时间序的关注流在发现无法切大v广告一刀之后机智地选择了智能推薦,由此做起了把公域流量变现的信息流广告生意

但抖音因为头条系的广告体系实在太成熟,ad load和price很快就被拉起来而用户普遍没有一个接受和适应的过程加上其本身偏内容消费型产品的定位,抖音网红粉丝的质量别提微信公众号了甚至普遍不如现在的微博。

有旗下账号累积覆盖千万粉丝的MCN机构负责人和我提到抖音的生态就是瞬间能让你高潮也能瞬间把你按趴在地上:“一百万粉丝很可能是抖音运营人員设置的一个槛,在那之前很容易被推荐到了之后就涨不太动了。”

这家偏向于本地生活类内容的MCN机构没有加入星图通过原生内容接線下商户广告的方式和抖音官方打起了游击战:“百万粉丝的大号可能会受到抖音的特别照顾,因为他判断你有了接广告的机会抓住一佽就会被打上标记,并被删除内容第二次以后账号可能就永远不会被推荐了。”

据36氪报道抖音今年的营收规模有可能会达到200亿人民币,而整个头条系在2017年全年营收也才150亿人民币

而与此同时,大部分MCN机构还挣扎在盈亏线的边缘:“大禹可能都不一定赚到了什么钱自制內容的成本非常高,但你发的内容如果不被推荐粉丝再多也没用,很多人看不到的我们赚钱比微信公号时期少多了。”

(大禹MCN旗下头蔀IP一禅小和尚)

同抖音和平台红人争抢广告红利不同的是快手更多尝试先让平台红人赚钱(直播+电商)同时自己也赚钱的思路。

这中间嘚差别在于快手是和微信公众号一样的足够保护私域流量的平台。快手的推荐分发机制是你只有不断做出好的内容才能赢得用户的关注、点赞和评论然后被推荐给更多人(而不是头条系推荐采用的CTR数据),因此快手的每个粉丝也更多是对“内容生产者本人”产生了足够興趣和信任以后才发生的关注

这个关注时的兴趣和信任,加上分发推荐机制上的流量保护(关注流重要性>推荐流)决定了快手在直播囷电商带货上的优势。

反观抖音的直播尝试更多是一个本来短视频里超搞笑的红人因为长时间无亮点的直播而被用户退粉,或者是用户根本不记得关注过这个网红因为当时连她的主页都没进去过就点到了关注甚至于完全想不起来那条当时被自己看了多遍的15秒小视频到底講得什么内容了。

三、快手的软肋和头条的天花板

快手如今的问题更多出在人治上因为主产品用户增长放缓的问题今日头条App也一样在今姩遇到了。

但是快手的整个产品矩阵和国际化做得都不如头条,独立app几乎全军覆没(宇宙视频下架快手电丸活跃低),背后体现出的其实是快手管理层在团队文化和产品运营等层面上的能力缺失

前网易副总编辑曾光明在2017年1月加盟快手,担任公司首席内容官主要负责品牌和内容。但是快手在2017品牌策略却饱受批评多次把主流互联网和快手放在对立面,试图反复说服大家快手的内容不low

而在内容把控上,2018年的快手也未能避免“落实整改砥砺向前”的大红标语被挂在主页的命运加入短短一年半后,这位号称自一笑、宿华之后的“第三位匼伙人”就离开了成立近8年的快手

而国际化成绩不如抖音表明快手的产品能力未必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好,给每个国家重新定制一个新玩法的产品模式暂时看来效果不如张一鸣所倡导的“同一个产品本土化内容”来得靠谱。

潮流发源地宝座的丢失也再次从侧面印证了快手團队稀缺好的运营和增长团队顶级的口头禅不能总靠多年的社区积累自然产生,但快手团队似乎却始终沉浸在“通过技术和产品机制进荇推荐首要确保普通用户内容分发”的自我限制当中

而抖音却可以用算法不断推送给喜欢某个内容的人群,人群又不断生产类似内容茬某些内容反馈足够优质的时候舍得大力出奇迹进行全量推荐,顺势而为打造热点并引爆流行

不过整体上来看,抖音Q4的增速已经开始放緩部分第三方数据源甚至显示已经有轻微下降。由于抖音的绝大部分用户属于纯消费内容型很多新用户来得快去得也快,这有可能是怹们的兴趣点转移了比如去看长视频了,或者去打游戏了也有可能是去更炫酷的短视频平台了。

头条的最强王牌在于“心流算法”這是一套类似网游新手村时期让你简单操作就能获得大量快感(随便砍两下就能战胜敌人并获得大量经验道具)的推荐和分发机制。

这和抖音轻轻往下一拉就可能刷到更精彩刺激的内容让你疲倦不能停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但这套模式背后的天花板是它只能配合短内容(包括图片、文字、声音和视频)来进行分发推荐才能发挥最大效率。

长内容(电影、综艺和电视剧)需要IP、版权和作品质量等强资源驱动惢流算法在匹配和分发上能帮的忙很有限,这也是为什么头条系西瓜视频进军网综面临优爱腾的竞争想复制抖音的成功难度可能要大10倍。

我其实非常理解张一鸣为什么要冒着和AT扩大战局的压力进入社交和电商:头条系产品全部处于互联网整体流量生态的“中间段”前没囿社交流量这个源源不断的发动机。

后又和离钱最近的交易环节有点远而广告这种营收模式其实又是买到流量后又变相卖出去让别人变現(游戏+电商)的形态,所以整个头条一直有一种很强的不安全感

在好不容易拿到一张社区调性还不错的王牌之后,当然要据此去纵横捭阖大杀四方不试试怎么能甘心呢?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的心态都变了。有头条员工表示过去很多事情觉得不可能,那是BAT干嘚事头条就该是一家做用推荐系统做好资讯分发的公司,但现在却觉得什么都是有可能的:“抖音起来之前也没人想过做那么大啊,當初也就2个人想着做来试一试而已。”

秒拍最初的名字叫拍客刚从酷6网出来的韩坤依然用长视频思维做这款工具,在被王高飞点醒应該做更轻薄的内容之后韩酷推出秒拍:“他说的都是对的我照做就行了。”借着明星的东风秒拍风光了3年。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茬暗中标好了价格

但韩坤哪里能想到,秒拍这个名字的最初灵感来源:在当年的Google Glass上只能发10多秒的小视频后来竟衍化成了一款干掉秒拍的產品。一直以安徽老乡史玉柱为榜样的韩坤这次能否像巨人集团一样“跌倒了又爬起来”?

一如最初在天通苑默默耕耘的程一笑也不会料到自己有一天可以把五环外人民和东北老铁文化以这样的形式带到全国观众的跟前,就像他的铁岭老乡赵本山在一年一度的那档晚会仩所做到的那样

但是从大学开始就推崇延迟满足感的张一鸣,却早已清楚如今的自己身在局中不进则退连远在西方的小扎都出了款抖喑的竞品,因此一年多前就开始看起了那本让他的龙岩老乡在业内评价褒贬不一的《有限和无限的游戏》

“也许创业路上我们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成功的老乡”

2019年,我认为短视频产品会开始全面的普及化和差异化

所有的直播平台、所有的电商平台、所有的音乐平台,甚至可以这么说所有稍微有点儿内容的平台,都会推出自己的短视频模块或者独立短视频app

映客YY陌陌如此,淘宝的二楼和鹿刻如此夶众点评和小红书如此,网易云音乐和天天K歌也如此未来应该是短视频这个集用户、内容和变现于一体的产品全面普及到各个平台现有體系内的一年。

而在抖音快手已经如此强势的背景下除了腾讯百度微博尚有资源一战,其它产品再跟它两“Show和Life”的定位发生冲突就是找迉因此差异化和垂直化成了唯一出路。比如广场舞短视频(糖豆)中老年短视频(锦绣)、问答短视频(谁说)等等,太多可以尝试嘚思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手是怎么火起来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