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妮照片翻译拼音

公交车英语报站之互动篇

公交车英语报站引来读者热议

外国人能听懂拼音译文吗 

南宁部分公交车试用英语报站,一位外国友人乘车体验时,有点听不懂(详见本报8月22日A1叠10~12版)。报道刊出后,引起市民和网友热议。

南宁市的多名公交车迷看了报道后,在圈子里展开议论。大学生小廖说,用拼音翻译是通用做法。以前在北京,不少地点都用意译,现在则改为音译。比如中央民族大学中的“民族”,以前会翻译为英语单词,现在公交车报站时换成了拼音“MIN ZU”。又如北京的中关村、西单等站名,也是直接译为“ZHONG GUAN CUN”“XI DAN”。

另一名公交车迷称,用拼音作为站名译名,是按照“国标”的正确做法。相关资料显示,1977年,在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中国提出的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1986年,国务院颁布《地名管理条例》,规定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依《汉语拼音方案》作统一规范。

对此,一名在南宁生活多年的英国友人说,拼音译文让他们很困惑,如果把“竹溪立交”译为“ZHU XI LI JIAO”,外国人基本不会明白。南宁市民苏先生认为,既然是翻译给外国人听,首先得让对方听懂。

“其实,很多地方的英文译名都在‘打架’。”经常关注全国各地公交车双语报站的南宁市民黎先生说,全国各地的英文报站并不统一,如“××路”,有的地方译成“×× LU”,有的则译为“×× ROAD”。而一些特定的地点,比如图书馆,西安地铁就直接报“TU SHU GUAN”,有的地方又会译成英文。

另有读者称,有的站名较长,翻译后的名字会更长,不便记忆,建议将中文站名简单化。如“人民友爱路口”可以改为“双

公交车英语报站之互动篇

公交车英语报站引来读者热议

外国人能听懂拼音译文吗 

南宁部分公交车试用英语报站,一位外国友人乘车体验时,有点听不懂(详见本报8月22日A1叠10~12版)。报道刊出后,引起市民和网友热议。

南宁市的多名公交车迷看了报道后,在圈子里展开议论。大学生小廖说,用拼音翻译是通用做法。以前在北京,不少地点都用意译,现在则改为音译。比如中央民族大学中的“民族”,以前会翻译为英语单词,现在公交车报站时换成了拼音“MIN ZU”。又如北京的中关村、西单等站名,也是直接译为“ZHONG GUAN CUN”“XI DAN”。

另一名公交车迷称,用拼音作为站名译名,是按照“国标”的正确做法。相关资料显示,1977年,在第三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通过了中国提出的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国际标准。1986年,国务院颁布《地名管理条例》,规定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依《汉语拼音方案》作统一规范。

对此,一名在南宁生活多年的英国友人说,拼音译文让他们很困惑,如果把“竹溪立交”译为“ZHU XI LI JIAO”,外国人基本不会明白。南宁市民苏先生认为,既然是翻译给外国人听,首先得让对方听懂。

“其实,很多地方的英文译名都在‘打架’。”经常关注全国各地公交车双语报站的南宁市民黎先生说,全国各地的英文报站并不统一,如“××路”,有的地方译成“×× LU”,有的则译为“×× ROAD”。而一些特定的地点,比如图书馆,西安地铁就直接报“TU SHU GUAN”,有的地方又会译成英文。

另有读者称,有的站名较长,翻译后的名字会更长,不便记忆,建议将中文站名简单化。如“人民友爱路口”可以改为“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