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o 和饱和声压级计算公式有什么区别啊?

儿童助听器验配和调试一直是听力学届所关注的问题,为聋儿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并合理调试对其日后的言语康复效果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作者将对言语频谱图(Speechmap)在聋儿助听器验配和调试中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探讨聋儿助听器验配和调试的有效方法。

儿童助听器验配的特点  儿童语言80%是在一到三岁之间形成,耳聋年龄越小,干预越迟,对其危害越大。聋哑主要是耳聋诊断及矫正过晚所致,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康复十分重要。而准确检测患儿听力,佩戴合适的助听器、合理调试并定期随访,则是聋而不哑的前提和关键[1]。  但是聋儿的认知能力有限,不能像成人一样提供正确的反馈。所以验配着只能根据患儿的听阈将助听器设置固定。但遗憾的是,对于聋儿而言,获得准确的听阈恰恰十分困难,这使得助听器的调试和验配变得十分困难。在验配和调试过程中,还会遇到以下情况:①外耳道结构和声学特性与成人不同,而且还在不断变化;②只能用电生理方法评估听阈;③由于中耳和内耳的疾病导致听力波动[2]。  出于这些原因我们要在助听器调试和验配过程中修正错误因素。所以进行真耳分析,使用Speechmap,就能直观的看到选配过程中的不足。  2 言语频谱图的概述的概述  Speechmap是由Audioscan在1992年的时候推向市场的。Speechmap以SPL的形式呈现了听阈曲线、不适阈曲线、正常人的听阈曲线(SPL)、大声(75dB SPL)中声(65dB SPL)、小声(55dB SPL)三种声音的言语包络、大中小三声的目标增益曲线、MPO的测试曲线及目标曲线、患儿的SII(言语清晰度指数)。  2.1 言语包络  当播放测试音时,由于播放的声音是言语声,所以是一个动态范围,是一个包络,电脑会以高分辨率或1/3倍频程带宽的形式显示,形成大中小三个声音的言语包络。言语包络具有30dB的变化范围,即每一频率LTASS(长时言语频谱图)强度向上延伸12dB,向下延伸18dB[3]。一般认为这个范围可以覆盖大多数言语声[4],并且可以对一般强度的言语声在各个频率所能听到的部分进行有效描述。由图上可见频谱曲线的峰值和谷值。声音强度可用dB response,REAR),又叫原位增益。是指在助听器工作的前提下,近鼓膜处的声压级减去外耳道口处的参考麦克风记录的声源声压级所得的增益或响应[3]。获得真耳助听增益曲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接在患儿身上测量真耳助听增益。若患儿不能配合,就使用另一种方法。通过测量真耳耦合腔差值(Real-ear to Coupler Difference,RECD)和助听器在2cc耦合器中的增益来换算。因为真耳耦合腔差异(RECD)是指助听器在真耳近鼓膜处的响应与其在2cc耦合器中产生响应的差值。测量RECD所需时间并不长,一般5到10分钟。它反映了助听后2cc耦合腔仿真耳测试与真耳测试佩戴助听器后,由于耳道、头颅、耳廓等产生的对助听器输出频响改变的差值。  2.2目标增益曲线  目标增益曲线有三条:小声、中声、大声,是根据处方公式计算得到,再根据个体特异的声学转换值,转换为2cc耦合腔目标频响曲线。儿童验配助听器,首先要获得准确的听阈,再根据电声学的选配流程,按照不同时间段内给声信号在耳道内的平均声压级计算得到一系列真耳目标频响曲线,包括真耳助听响应(REAR)和真耳饱和响应(RESR)。Speechmap上有三种公式可供选择:DSL5.0a child,DSL adult,NAL-NL1,和NAL-NL2。NAL-NL1描述的是真耳插入增益,其目的是通过不同强度的言语,使佩戴者产生最大的言语可懂度,而不是是助听器的每一个频率上产生相同的响度。NAL-NL1提供了各年龄组RECD的平均值,并能对每一位受试者的测试结果进行转换。NAL-NL2描述的是真耳助听增益。DSL 描述的是真耳助听增益,其目的在于为助听器使用者提供每一个频率上的最适可听度和舒适度[5]。儿童通常选择DSL 5.0a child。  2.3言语清晰度指数  言语清晰度指数是指聆听者可以听到多少长时平均言语信号(计算方法为美国国家标准方法)。言语清晰度指数(SII)是清晰度指数(AI)的升级,用来间接判断言语可懂度。SII指数在0到1或0到100之间,数值越大,言语可懂度越好。在计算SII值的过程中,不仅考虑到了不同频率下的可听度对言语可懂度的影响,也顾及到了高强度给声所产生的掩蔽效应。因此SII的计算除了要获得相应的噪声频谱和言语频谱外,还需输入用户的纯音听阈,才能针对用户相应的听力损失程度,分别计算出各个不同的频率处有多少可听的言语信号,并根据这些不同频率处可听言语信号对言语可懂度的差异,计算不同频率处提高多少增益用以言语可懂度的最大化[6]。  3 使用言语频谱图调试助听器的原理  真耳分析的原理就是将探测软管放入外耳道,真耳测试系统通过扬声器发出小声(55dB SPL)、中声(65dB SPL)、大声(75dB SPL),该刺激声传入助听器麦克风,经助听器是的放大电路放大,再由助听器的授话器输出到达鼓膜,探管的鼓膜终端接受到放大的声音传送至真耳分析仪的测试系统,于是我们就直观地看到经助听器放大的外界声音在鼓膜处的强度。根据患者听阈情况以及RECD情况,系统会根据处方公式计算小、中、大声的目标曲线,比较屏幕上出现的目标曲线与实际频响曲线的吻合程度。如果有目标值高于或低于言语包络,那就针对这些频率范围,对助听器进行微调,提高或降低增益。如果目标值都在言语包络里,表示设置较合理。这样患儿不仅可以听到别人讲话,而且还可以听到自己的说话声,有助于言语的发育和言语清晰度的提高[1]。这样就能客观地评估助听器的放大性能以及与患者听力损失的匹配度。国内也有研究表明,通过真耳分析指导助听器选配,目标增益和实际增益曲线越吻合,患者的主观评价越好[7]。  4 言语频谱图的优势及必要性  如果单纯用电脑软件来选配和调试儿童助听器,不考虑个体差异,如个体的耳道容积特点、声阻抗特性、麦克风位置对声波接受的效益、头颅对声波衍射作用等,必定会产生一定误差。而且儿童无法准确表达佩戴助听器后的感受。电脑软件提供的最佳选配仅仅是验配的起点而非终点。因此,真耳分析是指导助听器选配的最佳途径。  4.1传统真耳测试的局限性  ①据研究发现,传统的真耳分析测量助听器的方法是输入正弦纯音,在保持信号级不变的情况下,测量助听器在接受纯音信号里的频率响应和增益特性,但助听器在现实生活中接受的是复杂的言语声而不是纯音,把它作为助听器真耳测试的测试信号,往往导致测得的电声指标与实际使用效果不一致[8]。  ②很多助听器有降噪功能,当降噪功能打开时,如果在某一频率区捕捉到稳定的信号(噪音或纯音),该频率区的增益就会被削减。测试时,使用稳定的纯音或噪音信号评估助听器增益时,可能会把测试音误认为噪音,测得的增益小于实际增益。但关闭降噪功能,很有可能会改变助听器的有效频响。  ③同样,有些助听器有反馈消除功能。如果在某一频率区捕捉到纯音信号或噪音(任何稳定的信号),测试使用的纯音信号或噪音会被误认为反馈声而被消除,该频率区的增益会被减弱,此时测得的增益就可能不是实际所得增益。有些助听器能关闭反馈消除,但关闭后会改变助听器的有效频响,抑制助听器的增益[9]。  不论是对于已有的成人,或者是未有语言能力的幼儿,配戴助听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听取语言并与人交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却以自然环境中并不存在的纯音(或啭音)作为刺激声似乎有悖原意。而言语声则能够更加有效的反映配戴助听器后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同频率的自然环境声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对数字助听器而言,言语声更具现实意义。  4.2言语频谱图的优势  ①言语频谱图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使用实际生中的声音信号(如言语声、音乐声等)来评估助听器的有效放大功能。用于评估助听器的测试信号可以现场录制,也可以是系统中已存在的文件。  Speechmap系统中有多种准确、公认的测试音可选择,其中包括四种不同的数字化言语通道(男性声音两种,女性声音两种,儿童声音一种)。测试时可选:Speech-std(1),Speech-std(2),Speech-ISTS,Speesh-live,Speech3150,Speech4000,Speech5000,Speech6300,ICRA SPL之间。  言语信号声增加了验配师的信服力,使用言语信号声使得患者认为助听器值得被信赖,且真耳分析测试中所使用的言语信号声本身贴近日常生活,使患者增强了自信心。  ②言语声不易引起耳鸣,有的患者有间歇性耳鸣,使用正弦纯音信号在某些频率容易诱发患者的耳鸣;  ③言语频谱图可以模拟显示日常生活中是否会出现响度不适的问题。儿童的残余听力是非常宝贵的,所以要避免助听器增益超过MPO。通过用audioscan RM500SL模拟显示响度不适的场景可以看到哪些频率点的设置不合理,从而用电脑软件进行调试。  ④该测试为客观测试,测试过程快速、简便,对患者配合的依赖性小。  5 国内外现状  真耳测试由于其可靠、客观、准确的特点已经被多家权威学术机构所推荐,然而经一项调查表明,国内进行这一测试却不多,用言语声进行真耳分析的就更少了。由于国内听力学发展尚未成熟,大多数听力机构只是单纯用电脑软件给患者选配和调试助听器。然而电脑软件的选配公式多是根据国外儿童而定。据了解,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很多听力中心,真耳测试是助听器验配和调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美国听力学学会将真耳测试作为选配助听器的标准,以此判断助听器的设置是否精准[10]。  6 存在问题  ①目前针对小儿助听器真耳选配的处方公式和国际标准,主要是以欧美儿童数据为依托。欧美儿童的耳道比中国儿童大,所以中国儿童的共振峰频率显著小于欧美同龄儿童。使用平均RECD(国外儿童)则不能满足助听器参数设置的个体特征,这样就会对验配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使是国内儿童的平均RECD,也不能反映个体RECD的可变性。还要考虑到或体重不足、耳部畸形以及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异常等影响RECD值的因素[5]。应为每个患儿进行RECD测量,从而在处方公式上得出正确的目标听阈值。  ②在计算目标增益曲线时,需要聋儿的听阈为依据。所以得到可靠准确的听阈至关重要。聋儿年龄太小或者认知能力差,往往不能进行主观行为测听,而直接用ABR或ASSR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虽然近今年由于频率特异性诱发电位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更早、更准确、更全面地获得聋儿的听阈,但是依旧不能取代行为测听的地位。据可靠研究,ABR或ASSR阈值并不一定与行为听阈一致[11]。  ③儿童天生好动,在测试过程中,头和身体的移动都会影响到测试结果。加之其耐心不够,会闹情绪,而测试要求儿童保持安静不活动。国外有研究[12],如果给小孩一面镜子,这样或许就能分散其注意力。  总的来说,使用audioscan RM500SL,综合了真耳测试的所有功能,使得助听器选配更加精确,并且避免了很多在选配中容易出现的猜测情况,提高了选配的满意度,特别是在儿童选配中尤为重要,这对助听器验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旭君,史靓,田宏斌.助听器言语增强降噪方法的客观测试[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25(6):23-26.  [7] 张桂敏.真耳分析在助听器效果评估及选配中的应用[J].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3,6(29):27-34.  [8] 章句才.用宽带噪声信号检测助听器[J].听力学与言语疾病杂志,1996,4:162-163.  地址:义乌城中西路118号,咨询电话:3.

原标题:助听器调试过程中如何调节MPO?

不同助听器厂家软件上MPO的显示界面各有不同,有些是纯曲线的,有些是曲线加数字的,还有些是纯数字的。然而,MPO调节方法,归纳为一句话是,将助听器的MPO数值设置为不大于弱听人士的UCL数值

1. 如果是纯曲线或曲线加数字的界面显示,将MPO曲线调整为不超过UCL曲线即可。

2. 如果是纯数字的界面显示,即只有MPO数值和UCL数值,就需要特别考虑一个问题:单位换算!MPO控制的是助听器最大声输出,软件上的显示的数值,其单位是声压级(dB SPL),而UCL是用纯音测听测出的不舒适的声音强度,其单位是听力级(dB HL)。我们在把握MPO与UCL大小时,需要了解不同频率下的听力零级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按照“声压级数值=听力零级声压级+听力级数值”进行声压级和听力级的换算。在MPO调节时,将UCL数值加上听力零级声压级,再与MPO数值作比较,并进行MPO的相应调整

SPL(100+7),则需将MPO降低13dB(120-107),以确保MPO不超过UCL。由于UCL常测500Hz~4000Hz频率,为了方便计算和调节,我们可以粗略将这几个频率的听力零级声压级计为10dB。

对于部分设有最大声输出控制的手动编程助听器,通常MPO出厂设置为最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声压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