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应该培养的小学生生活习惯培养有哪些

【摘要】:正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大,模仿性很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这正是逐步养成各种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和最佳期。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整个教育进程的重点。几年来,很多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现在的孩子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宫下充正;孙树森;;[J];山东体育科技;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春生;杨丽芝;田敏;;[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姜慕军;;[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刘雪松;李剑;;[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刘雪松;李剑;尤志军;;[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特约记者 许来齐 贺金龙 记者 薛秀春;[N];绥化日报;2014年
王学军 王会;[N];人民日报;2004年
姚万华(作者单位:省发展计划委员会);[N];新华日报;2001年
本报记者 史幼军;[N];工人日报;2002年
李雪 记者 谭迎春;[N];黑龙江日报;2004年
浙江省兰溪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李皓 章晓东 郑佳;[N];中国医药报;2012年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其实,小孩子因为有大人时时刻刻在管,拖延问题通常被控制得反而比大人好。往往是大人有更多的借口,但其实有时候拖延问题比孩子来得更严重。家长首先是要面对这一点,先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孩子最擅长的就是模仿身边的大人,家长要以身作则。

其次,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在计划自己的行为时,没办法像大人思考得那么完善。所以家长能够帮助孩子的不只是教孩子怎么计划,而是能够训练孩子有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克服孩子拖延症的首要解决方案。


我的女儿现在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早上必须7点50分前到学校。我家里有个白板,我就在上面记录每天出门上学的时间。但我不是写数字,我是用画图表的方法,X是日期,Y是出门时间,如果早出门,我就用笑脸和蓝色笔做记号,如果晚出门,我就用苦脸和红色笔做记号,再用线把这些记号连起来。这样,一下子就能看到,每天是在进步还是退步。

这个方法执行一周之后,孩子看懂了这条线的意义,也会开始想要进步。而当她连续几天都准时出门时,看到那些连起来的笑脸,自然变成了一种动力,甚至还会跟我说:爸爸,我们快点出门吧!我还要笑脸!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孩子理解聊天的重要性

现在有很多不善于表达的孩子。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我们不能完全看小朋友在大人面前的表现就觉得他们不善于表达,这个问题要从两个不同的层面来看,一个是孩子在所谓的大人世界里的表达以及孩子在同龄人之间的表达。这是两种不同的问题。


有很多孩子觉得自己在大人的世界里应该少说话。通常这类孩子有很强势的父母,他们的父母从小就命令孩子而且把脚本给了孩子,如“人家给了你东西,你要说什么?”“啊!谢谢!”,孩子根本没了自己的脑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让小朋友多一些机会表达真正的自我。

如果父母比较强势的话,那就设计一些机会让孩子能自主跟大人去交谈,如问时间,设计家庭的出游等。


让孩子理解聊天的重要性
我们现在观察到一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人能不开口就不要开口,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科技造成的后遗症。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吃完饭就玩手机,甚至在吃饭的时候,大人们聊天,小孩子玩手机。这时,你要问我怎么样才可以让我的孩子多说话?那就是拿走他的手机。对于青少年来说,一定要让他们理解所谓的见面交谈和聊天的重要性。

这个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家庭。家庭绝对是交流的核心,要让孩子在聊天中慢慢习惯,原来面对面聊天不是那么可怕的,看着一个人的眼睛不是那么可怕的,话说出来即便不完美也还是可以用一些其他的话来修饰的。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和孩子建立理性的“契约”关系

有些孩子因为年龄小,当犯错误时,家长说了他也未必懂,容易出现“打也不是,骂也不是”“说了也不改”的情况,会让家长很窝火。但其实,孩子虽小,也知道趋利避害,他能够理解外界给他的反馈是好还是坏,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可以和孩子建立一种明确的“契约”关系。


首先,你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明确的规则,约定好赏罚的标准。比如早晨起晚了,就不许吃当天的冰激凌。

然后,你要严格且温柔地去执行那个规则。当孩子触碰到了你们约定的规则(惩罚或奖励),你一定要说到做到,不能食言!同时,如果是惩罚,你也不要发火,要非常理智平静地和孩子讲清楚为什么惩罚他。一般来说,孩子都能够接受。

请注意,这个时候,任凭孩子如何哭闹,都要理性的严格执行,不能心软,不能退步,你要告诉他:“对不起,因为你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你必须接受惩罚。”

当我们和孩子形成这样的“契约”关系,执行一两次,你会发现,不再需要用暴怒的语气去震慑孩子了。所以,我建议:和孩子建立理性的“契约”,温柔且严格执行下去。

培养孩子的感恩能力——


给孩子固定的感恩的时间

懂得感恩的幸运人,也能让别人更幸运。当你懂得感恩,你会更积极,遇到事情不顺的时候,感恩的人比较懂得以平常心看待挫折。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有固定的感恩的时间。

举个例子,最近我儿子过六岁生日。我们那天原本要给他办一个生日party,但我和我太太工作太忙了,后来我太太就给他订做了一个很精美的蛋糕,但我们并没有邀请朋友来家里面。

我们在吃饭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蛮感动的。我的岳母那天过来帮忙做菜、接孩子,我太太跟岳母说“妈,谢谢你哦”,没想到我儿子突然跑过去抱住他妈咪说“谢谢妈咪”。我太太吓了一跳,“你为什么谢谢我?”他说,“谢谢你给我买这么漂亮的蛋糕。”然后我爸爸问,“你有什么感谢爸爸的?”他说,“谢谢爸爸带我在河边跑步。”我说,“哦,不客气。”

那天我儿子轮流给每个人一个拥抱,对每个人都说了一句感恩的话。这件事情让我们觉得很感动。我觉得这是一个充满感恩的机会,我们当天切蛋糕的气氛是发自内心的好,没有那种仪式感。

后来,我跟我太太说,以后我们过生日就要这么做,我们都要花点时间感谢每个人来到我们的生命里面所做的一件事。

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的能力——


好奇心、同理心、沟通能力

未来的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快,信息密度越来越高,人工智能将会给这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这是我们的孩子将继承的世界,也是我们有生之年将面对的课题。

那么,我们能够教孩子们什么?


孩子需要具备的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这可能是首位的。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来鼓励孩子们的好奇心。
另一个方面是同理心,这个非常重要。

在未来的世界,我认为心理问题会是很大的问题。将来,我们会有机器的世界和人的世界。我们希望在未来的社会里,是我们驾驭机器而不是机器驾驭我们。

我们驾驭机器的话,每个人会用超能力,我们会有超人的智慧和力气,这些都是机器来帮助我们的。这里面,核心是我们叫机器去做什么。所以我们有没有办法去看懂人,能够跟一个人感同身受,就很重要。

这种同理心被称为compassion,这个compassion来自于拉丁文,是两个词的综合,指一同受苦的意思。当你对一个人有同理心的时候,你有办法进入他的世界,能够去感受他的痛苦,因此你就不会对他那么敌对、那么无情。在未来,人都能驾驭机器,同理心是需要的,否则我们会毁灭彼此。


最后是要具备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你懂得怎么跟服务你的机器去沟通。未来你不需要懂程序语言来教机器怎么做事,但你要懂得很准确地告诉机器你要做什么。这种是clear communication。

另外一种 communication是你怎样感染人,能够对一个人、十个人、一千个人去说一件事情,让他们理解你的观点,让他们愿意和你合作,和你一起来做一件事情。

未来机器人做得像人一样,会变得非常懂人,能够判断人的蛛丝马迹,可以跟你对话,但是它没法感染人。这还是人的领域,只要我们还在人的社会的话,这种沟通能力会是必要的。

摘 要:学生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生活习惯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