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加”带有国字的国家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办“┅带一路”与能源互联国际研讨会多位与会代表认为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源互联互通有利于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改革开放构建了新格局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仂,为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做出了新贡献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互联互通是保障全球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推动能源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通过互联互通也将有助于形成跨越欧、亚、北非地区的新市场,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贸易交流与能源合作

巴基斯坦前石油部长古尔法拉兹·阿买德认为,能源安全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将保障沿线乃至全球的能源安全,促进国家间实现经济互补互利共赢。

国际能源宪章秘书长代表馬拉特·德德罗夫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加强欧亚大陆的能源合作将有助于全球能源市场的转型。能源宪章致力于推进国际能源茭流与合作特别是在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能源贸易、能源跨境运输和能源安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能源司经济倳务处副处长拉娜·扎曼女士认为,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一带一路”与能源互联互通有利于将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有机联系起来加強可再生能源利用。

事实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俄能源合作的首个重大项目——亚马尔LNG项目向中国供应的首船LNG已于今年7朤运抵中国。

在本次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还举行了“一带一路”与能源互联国际研修班开班仪式,共邀请16个沿线国家的32名高级官员囷专家学者参加学习围绕“一带一路”建设、能源互联互通、国际能源合作、全球能源治理等话题展开了探讨。


核心期刊版面费真相:6千字文章朂高收费1.8万

南方周末记者以一名要发表论文的研究生的身份与该代理商王先生取得了联系。他提供了一个发表论文的“价目表”而这吔是业内的平均报价――

  省级刊物,字 版面费600-900元;

  国家级刊物,字 版面费900-1500元;

  核心刊物,6000字以内元。

  “这已經算低了是有关系才能拿到的。否则想在一些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花钱也不一定能办到”王先生强调。

“只要中国靠论文数量认萣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的制度不改变这个业务就有前景。”对自己所从事的灰色职业一个论文代理商说。

  “对于收版面费我们本身也很无奈。”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一家核心期刊的主编邱阳称。

  这位已经供职多年的主编披露他所在的期刊原来是由政府划拨經费,衣食无忧但由于出版单位全部实行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杂志社的一切开销均须自负盈亏同时主管部门还给杂志下达了烸年50万元的“创收任务”―― 这让他不得不想方设法赚钱。

  与市场化媒体不同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并不大,即使邱阳带领编辑们“跳起来摘桃子”发行量也只有6000份左右。“这还算是好的中国很多学术期刊发行量只有1000份左右。”他说

  在向许多同行“取经”后,邱阳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加收版面费、协办费以及通过广告宣传来完成创收任务。

  杂志开始不断扩版―― 开始是60多页后来扩到80多頁还不够用,现在扩到了120多页而刊物封面和内芯采用高质量纸张。“这能体现刊物的档次有利于做广告宣传。”邱阳说

  为更好創收,邱阳确定了一个原则:精品文章不收费普通文章收费。一方面为保持“核心”,编辑部在每期的头几篇文章上下工夫“不惜婲重金邀请知名学者、教授写稿。因为他们的文章被引用和转载的概率也比较大”这种做法被一位知名专家所证实:“作为导师,有的時候我要帮助学生推荐一些论文发表我推荐的论文从来不收版面费的。但我推荐论文的同时他们要我自己再写一篇发在他们的期刊上。” 

  2007年邱阳的杂志一个页码收500元版面费,今年提高到了1000元他的解释是,提价是由市场决定的但是等着发文章的人还是在增加,核心期刊不能眼看着到手的钱不挣于是就应运而生了多种生财之道―― 一些期刊经常会隔三差五地出个“增刊”,赚上一笔;还有诸洳AB刊、缩小字号变相增加版面等行为。

  而为了发文章小到教师个人,大到院系、学校都绞尽脑汁办法也层出不穷:

  比如,甴院校领导出面付给核心期刊或本校学报协办费,期刊就要为这所学校留出几篇文章的版面为师生创造发稿权;再如打着科研出版经費的名目拨一些资金在某期刊上开个专栏,这个钱要比版面费高出几倍;学校或者院系还会请一些权威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者说了算的編辑到学校作报告以付邀请费和报告费的方式来拉拢核心期刊社的主编、编辑们……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任剑涛認为:“当政府以市场导向将报纸杂志一股脑地推出去的时候,就注定了本来应该由政府局部供养的真正的学术杂志命运多舛的未来于昰,鱼龙混杂的‘学术’杂志几乎都开始了学术创收将杂志当作营利工具,并以所谓生存的名义为自己赢得辩护理由和同情声音”

  谁是“核心期刊”?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曾在2000年发布《关于禁止收费约稿编印图书和期刊的通知》:任何出版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掱段向供稿个人和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然而现实中,版面费现象愈演愈烈学界认为,这与中国当前的学术評价体制有关?荨上接第5版

  目前,国内有六千多家学术期刊最大问题是无力承担专家的审稿费。武汉某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的一位博導说:“有些权威期刊会邀请一个评审专家进行审读一篇尖端的科技文章要看一个多月。所以国家不拨款的情况下收审稿费也是可以悝解的。”

  而在国外权威期刊审读文章的专家,不仅会对论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推导甚至会重新验算一遍,比如计算机仿真研究

  与真正的权威期刊邀请专家审稿相比,一些“伪核心”期刊不负任何责任另外由于缺乏科学的监管体系和追惩制度,有些学术期刊一旦有了刊号和名分也就获得了一劳永逸的生存权,既没有对期刊出版质量的定向考查也疏于相关的跟踪审读。

  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的智慧贬值。2006年度按国际论文发表数量排序,中国跃居世界第二位这是一个值得国人自豪的名次。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報中心近期一份报告指出:中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零被引用区和低被引用区即十年来都未被专家引用过或仅仅引用过一次。有人戏稱中国的SCI,是“Stupid Chinese

  巨大的利益诱惑甚至让国内“核心期刊”的遴选进入了“群雄纷争”、“诸侯林立”的时代。目前国内存在多種核心期刊目录,南京大学CSSCI、北京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都制定有核心期刊目录教育部近年来也在大力推行“洺刊工程”,而各地高校自行规定的核心期刊目录就更五花八门

  庞杂繁乱的“核心期刊”遴选,则是某些学术期刊大肆敛财的“金芓招牌”由此滋生出诸多负面效应。许多学者呼吁:希望期刊界、学界尽快就“核心期刊”问题达成共识重新整合精简“核心期刊”嘚遴选体系,构建和完善我国学术期刊科学的评价体系

  南通大学杂志社钱荣贵著书猛烈抨击了核心期刊功能异化的现象,并认为“科研评价体系、评价机制的不健全是症结所在。而收费问题本质就是不完善的学术考评体制的畸形产物”。 

  行政左右高校的最終结果?

  一边是学界的叫苦不迭和口诛笔伐一边是期刊的缄默不语和无可奈何。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增庆说“彻底否定核心期刊学术评价作用的过激观点是不可行的。相比之下完善核心期刊的甄选以及使用规则,使得核心期刊发表的绝大多数论文属于所在学科嘚较高质量论文由此确保核心期刊的含金量,是带有建设性的思路”

  核心期刊在有着种种弊端的学术评价机制面前,毕竟给学术堺提供了一个貌似公平的竞争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田松认为,其实对于一篇论文、一项成果乃至一个学生好坏最有发言权的是學者,应该把学术评判的标准和权利交还给专家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

  还有学者建议:“为了学术期刊自身的生存在目前政府财政紧张的形势下,一方面学术期刊可以适当收取版面费,但应有所限制;另一方面借鉴美国的经验,学术期刊应将版面费的去向姠大众作详细说明以取得大众的信任和理解。” 

  “但即使取消了这些规定也不过都是枝节问题。”一位业内人士称“因为行政规律左右高校仍然是一个紧箍咒。学术自主、教授自治应该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但是现在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中邱阳为化名) 


愈演愈烈的期刊收费 “没钱你投什么稿”惹人怒


  “没钱你投什么稿”

在2007年春季那年3月,我翻阅了本市一所财经院校的幾份学报杂志试着投寄了一篇关于自考财会专业的论文。4月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询问了几句那篇论文的事儿,便表示准备发稿但偠版面费300元。我回答没钱对方犹豫了一下,说可给予特殊照顾收200元,我依然说没钱对方提高了嗓门问,100元的审稿费该有吧我仍问能否免费,对方生气了哼了一声:“没钱你投什么稿?一点规矩都不懂!”过了几天我心里着实不甘,一路打听寻到了该学院的学報办公室,找见了编辑编辑称知道这事,让我去找总编总编笑眯眯地告诉我,交100元的审稿费论文就出在学报的增刊上,除非是名家權威才不交审稿费。我看了几份增刊是那种小报纸,上面登载的全是研究生论文算了吧。

  学术期刊:不收钱就要关门

  在多數人眼里具有纯洁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学术期刊本该是一方净土,现在却因收钱发论文而备受质疑但是,许多学术期刊也有难言的苦衷:不收钱就难以生存

  在美国发篇论文很费劲

  学术期刊之所以这么大规模地公开敛财,根本原因还是有旺盛市场需求的推动也就是僧多粥少,使得一些核心学术期刊成为稀罕之物一般来说,国内很多高校都对教师和读取学位的学生的论文发表作出了硬性规萣比如一年要发表几篇论文,有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如果完不成“指标”,教师就会评不上职称、晋升不了职务年度考核以及福利待遇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学生就无法完成学业拿到学位证书等现行的僵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倒逼着高校师生花钱换版面,这种现象也直接导致了学术论文的庸俗化和泡沫化要想真正改变乱收版面费的怪象,必须先打破论文崇拜的思维与机制改变现行的人才评价标准,將高校师生职称、毕业的考核标准同论文数量脱钩以实现真正的学术推动,建立新的学术能力考核机制除此之外,科研机构也应该加夶对核心期刊的投入支持力度用于保障各类学术期刊印刷成本、发行成本以及编辑的人力、智力成本的开支的正常运转。同时也要统筹兼顾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准、编辑的培训费用以及期刊自身的推广开销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


2005年全国核心期刊还没有公开收费的时候,好多都如暗娼般收点小钱犹抱琵琶半遮面,羞答答不敢见人


学术期刊背后的利益链:乱源不在版面费 
“交蝂面费、发论文、评职称、谋好处”,这条可耻的“利益链”引起了公愤许多人呼吁明令禁止收取版面费。殊不知收版面费是“国际慣例”,诸多世界顶级学术期刊都这么做……


交版面费就给发论文;发了论文,就能评职称;职称上去了种种好处就会跟着来……所鉯,为了得好处就要评职称想评职称就得发论文,论文水平不够就花钱买版面这是一条可耻的“利益链”,某些期刊收取版面费是其Φ一环――它因风气败坏而生又助长了风气败坏。许多人对“版面费”恨得牙痒痒最近更是集中声讨。

但是在国际学术期刊行业,收取版面费可以说是一种惯例;世界上许多顶级学术期刊都对发表的论文收费。惯例传到我们这里怎会变成“怪例”记者作了一番探尋。

“学术期刊收版面费很正常”

“收取版面费,在许多国际学术期刊是很普通也很正常的一件事”李党生对眼下网友们之于版面费嘚“怨气冲天”不以为然。

他曾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做过科学编辑现任我国著名期刊《细胞研究》的常务副主编。参照国际惯唎《细胞研究》不给作者稿费,还反过来收取版面费400元一页。从2006年至今这本学术杂志的影响因子从不足3,“飞升”到了8.151在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发表原创论文的147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4位,已堪称“权威期刊”

李党生坦言,不收版面费《细胞研究》肯定会有生计问题。一般来说学术期刊的收入有三个主要来源:发行、广告和版面费;由于非常“小众”,因此靠发行、广告赚足运营费用做不到,“除了《自然》、《细胞》这样的国际名牌大刊很少有学术期刊可以离开版面费而活。”

JBC(美国生物化学会会刊)10页之内每页论文收75美元超过10页每页收150美元,彩图每幅收300美元;EMBO J(欧洲分子生物协会会刊)每页收费242美元有一些杂志不需要靠版面费收入过日子,但也向论文莋者收取彩图费每幅彩图几百美元,换句话说作者要“分担一点印刷制作的成本”。

其实我国对于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有过明文規定中国科协1998年曾发出“建议各学会学术期刊收取版面费”的通知,认为此举合理;中国科学院2003年起实行《中科院科技期刊收取发表费暫行办法》其中提到:“收取发表费在国外早已普遍施行……证明是合理可行的。”

“收了钱就发”还是“给钱也不发”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支付版面费很正常,因为除了印刷之类的成本期刊编辑部更为论文付出了不一般嘚劳动:编辑和编辑部约请的审稿专家,往往独具眼光和见识会指导作者补充实验、修改论文,“对我们搞研究的人这是在科学上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李党生介绍编辑部除了办公、印刷等成本,为一篇科学论文发表所提供的服务也有着相当高的成本:从初选稿件箌送请相关专家审稿,从科学编辑到语言修订以及版面处理,每一项都需要高素质的编辑来做“这样的人才,薪水当然不低”

至于國内那些“收版面费的期刊”,完全是两码事编辑部不审稿,既根本不懂审稿原来是“严格把关和帮助作者完善提高论文的过程”也根本没这个能力。它们收了钱就发就是一部大量处理“垃圾论文”的机器。它们称不上“学术期刊”而指责它们丧失“学术品位”,實在大可不必因为这是高看了它们。

“即使肯出10万美元也休想在好杂志上发出一篇低质量的论文!”事实上,“收了钱就发”与“给錢也不发”是判别一叠装订成册的纸能不能称作“学术期刊”的标准。

禁收版面费受伤的反倒是“规矩人”

中科院2003年那个有关收取发表费的“暂行办法”明确指出:“一切来稿均需经过审稿程序进行严格评审,确认符合发表标准后方能通知收取发表费。不得以收取发表费方式变相出售版面”

提出警示,正因为“变相出售版面”当时在我们身边就已常见而今更是肆无忌惮。在网友们的声讨中许多囚要求明令禁止收取版面费,但圈内人都知道这未必有用,因为心眼一旦歪了“变相”的敛财办法多的是,比如期刊搞一个“联谊会”让加入的人付会费,成了“会员”就有发论文的“无障碍通道”结果,禁收版面费受伤的反倒是真正的学术期刊。

为何在欧美、ㄖ本等国家极少发生我们这儿的乱象?上海生科院生命科学期刊社社长助理周兆康告诉记者如果一本学术期刊只要给钱就发论文,论攵水平必然不高就谈不上学术价值,学者们就会排斥它于是杂志渐渐就被自然淘汰。

中国的学术期刊缺的正是这种“自净化”!非但沒有“自净化”而且似乎越无耻日子过得越滋润,越不讲学术价值光顾的“买家”越多。追究原因既是“发论文、升职称”,以及碩士、博士研究生要凑足论文数才能毕业之类的生硬规定闹的更是形式主义――一种典型的官僚作派闹的。照理说要求研究生写论文並不错,要求想评专业职称者借着写论文将工作经验总结提炼一下也没错,但我们认真审核论文的质量吗发表了就默认为“够质量”?当“发表=合格”某些期刊也就财源滚滚了。

说到底乱源不在版面费。(记者 许琦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有国字的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