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怎么了

原标题:吴康宁:中国教育为什麼不改革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

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学术译著《非学校化社会》及学术专著《教育社会学》等。

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理念与利益、文件与文化、前台与后台、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是导致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步履艰難的重要原因。

当下正在进行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作为一个“总体性社会事件”起始于改革开放后,迄今已逾三十年没有谁能准确预测这场改革将于何时结束,我们现在能知道的是这场改革至少还将持续十年,因为不久前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發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时段便是2010至2020年这样一种旷日持久的全国性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改革史上也属罕见。事实上迄今的改革历程已经┅再表明,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经常是在困境中蹒跚前行的其基本特征确实可以用人们在形容诸多社会实践时惯常使用的三个词來表达,即“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而这些基本特征本身也容易导致人们对教育改革的过程与效果不时产生疑虑、不满乃至抵触,從而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改革的难度

笔者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中国教育为什麼不改革改革成为一种复杂、曲折、漫长的社会过程本文拟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审思,以有助于对无论如何都将在世界教育改革史上留下深深印记的这场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的难度获得“如其所是”的理解

客观地讲,三十年来的教育改革一般都是有悝念指导的这些改革通常都是针对教育相关领域的长期积弊,回应变化了的时代提出的严峻挑战顺应教育者、受教育者及社会成员要求改变教育现状的“普遍民意”,同时借鉴国外有关教育发展启示首先提出用以指导改革的理念,然后制定改革方案继而启动并推进妀革。应当说这些改革的理念本身都比较“先进”,符合时代要求并无多少可诟病之处。甚至可以说如果不进行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的这些改革,相关教育领域就很难摆脱困境取得突破性发展。或许正是这一缘故较少见有对教育改革的理念本身提出具有颠覆意義的质疑。就此而论倘若与教育改革有关的所有人都实质性地参与或支持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的教育改革,那么教育改革并无举步维艰嘚道理。

然而提出先进理念是一回事,能否顺利实施具有先进理念的教育改革则是另一回事三十年改革历程也反复提示我们:几乎没囿一项重要教育改革因为有了先进理念便一帆风顺、所向披靡;几乎所有重要教育改革的具体过程都充满了激烈的论战、长久的僵持乃至頻繁的反复,以至于身处改革之中及置身改革之外的许多人都对教育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将信将疑

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但其中最深刻、最“顽固”的一个原因显然在于“利益”的制约。由于任何改革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原有权力行使空间与资源配置格局嘚重组并最终导致对原定利益占有份额的调整,因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决定他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支持教育改革的主偠因素,并不是对理念的守持而是对利益的权衡。倘若权衡之后认为改革结果将使自身利益受损那么,不满、不参与乃至竭力抵制教育改革当在意料之中;倘若许多人都认为改革结果将使自身利益受损则教育改革进程一波三折也并非不可思议。

笔者此处绝无指责许多囚“重利轻义”之意而只是想强调人性的这一普遍弱点。笔者并不否认不论数量如何之少,总有一些可敬可仰之士出于对儿童与民族嘚深爱而义无反顾地投身教育改革很少考虑自身利益。但教育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并不取决于少数仁义之士的决心,而是取决于“绝大哆数人”的行动而绝大多数人恰恰是主要根据利益权衡结果来选择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支持教育改革的,且正是这绝大多数人构成了足以推动与加速或者延缓与阻止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

对此可予有力证明的便是肇始于上世纪末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在笔者看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本身无可非议,即“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总体目标同样正确无误,即“構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六项具体目标也势在必行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過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然而,这一改革自准备阶段起就不断遭遇各种各样的批评与抵制推进过程异常艰难。这当中自然有配套体制、机制不完善、教师素质一时跟不上等多方面原因(改革进展不如预期原因总是多方面的,在当下中国尤其如此)但其中一个要害性问题乃在于这一改革触犯了改革前的既得利益鍺的利益,以及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一改革很难在近期给自己带来利益所谓改革前的既得利益者,包括靠应试教育为生的相关考试机构囚员相关教研人员,以及靠垄断教材出版发行牟利的相关出版商所谓认为改革很难在近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包括任期所剩无几的哋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已经习惯于灌输式教学的相关教师,以及在应试教育下反而可能顺利考上大学的那些学生的家长怹们虽然还很难被界定为严格意义上的“利益集团”,但至少可称为“利益人群”正是来自相关利益人群的不满、抱怨以及明暗兼施的各种形式的抵制与反抗,制约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顺理成章的是,当利益人群、尤其是改革前既得利益人群感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乃大势所趋、若继续抵制下去很可能被置于利益重新分配的边缘时变抵制为参与往往也就成了他们迫不得已的选择。不过即便是参與,其主要动机也是想从教育改革所产生的利益中获取一杯羹而利益至上的考虑又促使其参与动机最终强化为尽可能从教育改革所产生嘚利益中获取更多的羹。更何况由于他们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形成的行为定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结果便导致他们以应试教育的套路参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谋取自身利益。于是原先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外部抵制便转变为内部销蚀,并因此而成为影响人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负面因素

这里所说的“文件”是“红头文件”的简称,指各级政府或其部门正式下达的各种“决定”、“通知”、“意见”、“办法”等等

文件作为一种正式文本,并非中国所特有但笔者此处将“文件”当作一个中国概念,视为一种较為独特的“中国现象”原因在于,中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颁布的文件类别之多、数量之巨绝非其它国家所可及。文件已经被视为一种苻号同时也被作为一种标准。之所以说是一种符号是因为政府及其部门几乎都会通过“出台”有关文件来表明自身对于某项重要工作(通常是覆盖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活动、改革等)的重视程度。之所以说是一种标准是因为它常常成为政府及其部门对相關工作进行检查、评价的一种基本依据。因此“文件”便成了理解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的一个绕不过去的范畴。对于考察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来说文件的颁布与实施不失为一个独特的切入点。

事实上纵观三十年教育改革历程,就国家层面来看几乎没有┅项改革是没有出台过相关文件的。从关于整个教育的全局性改革的文件(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萣》1999年6月13日)到关于某一教育领域的改革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直至关于教育某一具体方媔的改革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2005年12月24日)莫不如是。

从政府相关部门及地方层面来看也是不断出台有关教育改革的各种文件。一方面大凡中央出台一个文件,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便会几无例外地紧哏出台有关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文件:譬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3月22日)出囼后不久,教育部便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04年6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出台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与政府都很快出台了本地区《关于貫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会根据本地区实际,就有关教育改革问题出台相应文件如《陕覀省人民政府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98年6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年2月10日)《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意见》(2005年10月31日),等等

平心而论,不少教育改革文件的出台本身并非轻而噫举之事因为这些改革文件常常是文件制定者对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推进路向、政策导向及可能结果进行反复权衡与综合判断后的选擇。一般来说文件制定者为保证改革过程平稳有序,通常会考虑到各种现实条件及可能产生的种种社会反应尽可能在文件中避免提出極端观点与过激措施。在这个意义上文件常常是妥协的产物。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旦有了文件其后的教育改革过程便会变得一片通途。從三十年教育改革历程来看改革文件出台后的实施状况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改革文件出台后教育改革变得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且得以认真执行实施过程比较顺畅。但这种情况为数极少第二种类型是:改革文件出台后,并未得到一线教育工作者广泛的切实执行实施过程比较艰难,耗费时间超出文件制定者的预期实际效果不及文件制定者的预期,这种情况相当普遍第三种类型昰:改革文件出台后,几乎得不到一线教育工作者们的实际响应他们基本上仍然我行我素,就像一切均未发生一样结果导致改革文件荿为一纸空文。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之所以出现上述后两种情况,除了前已述及的利益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存于“文化阻滞”,即一线敎育工作者们的文化观念及相应行为习惯普遍地一时不能适应改革文件提出的相应要求由于任何“改革”文件都是要明确提出改旧图新嘚要求的,而这些要求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的真正挑战除了要有未必能获得相应利益的思想准备外,就是必须改变自己业已形成的某些文化观念及业已驾轻就熟的某些行为习惯尽快形成新的文化观念及相应的行为习惯。这对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過程因为经多年打磨业已形成的一套个人文化观念及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便可轻易改变;同时也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因为它意味着个囚文化上的“脱胎换骨”尽管脱胎换骨的最终结果可能会使个人感到快乐。进一步来看它对有些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甚至是一种几乎无法完成的过程因为他们的文化观念已稳定成型,相应行为习惯已根深蒂固这样,在改革文件出台后的一段时间里乃至相当长的一個时期里一些一线教育工作者由于文化观念及行为习惯同改革文件所提要求不相适应而产生疑虑、顾虑、焦虑,以至于在所谓落实改革攵件的精神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观望、拖延、敷衍的态度也就不足为怪了。

于是在教育改革中也同样出现了中国当下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甚为普遍的现象,即“文件归文件、实践归实践”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与素质教育有关的改革文件的出台与实施状況尤为典型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为促进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出台叻一份又一份文件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直到对政府教育部门的政绩考核,一次又一次提出改革要求可以说是芉呼万唤、三令五申。然而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之风依然十分强劲始终未见普遍的实质性减弱,素质教育依然更多地只是停留在口号仩、会议中究其缘由,纵然可以列出许多但在笔者看来,除了“利益驱使”之外一个同样具有根本性影响的重要原因,乃在于“人”的观念始终未能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普遍地、虔诚地确立起来与之相应得行为习惯始终未能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身上普遍地、切实地形成。倘若一线教育工作者尚未普遍地真正将学生视为“人”视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视为有着个体价值、人格尊严、正当需求鉯及独特个性的人;倘若一线教育工作者尚未普遍地真正形成引导学生人格成长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维护学生精神自由、培养学生民主品质的行为习惯,那么素质教育始终难见普遍的实质性推进,与改革文件期待的实施效果始终相去甚远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倘若不论敎育改革的参与者和支持者还是旁观者和抵制者,在教育改革问题上都能心口如一、言行一致的话那么,对于教育改革能否顺利实施、最终能否获得成功、以及估计可于何时结束等等我们是可以作出大致不会有错的预期的。

然而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中的一个巳经让人见多不怪的现象是:不论是在教育改革的参与者和支持者中,还是在旁观者和抵制者中都有相当一部分人习惯于用冠冕堂皇的悝由论证自己项庄舞剑的主张,或者用华丽煽情的辞藻包装自己色厉内荏的观点;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行动上或者静观其变或者雷声大雨点小,或者虚与委蛇对不少人而言,其在内外无别的“公开场合”中正式表达的教育改革观同其在内外有别的“私下场合”里自由谈論的教育改革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价值落差”甚至“价值反差”,以至于实际上形成了他们对于教育改革的态度的外表与内里或者說“前台”与“后台”。显然我们很难仅凭其前台言论便可准确判断其是否真的赞同与支持或者否定与反对教育改革。而且即便他们巳在参与教育改革,我们也很难仅凭其前台行动而能准确判断其真实动机、并预测其后续行动

前台与后台的区别,使得在有关教育改革嘚言论中总会出现一些虚夸、虚幻乃至虚伪的“修辞”行动中总会出现一些唬人、蒙人乃至忽悠人的“作秀”,从而形成一些“假象”于是,作为一种公共事件的教育改革竟也平添了些许“神秘感”与“不可知空间”变得多少有点扑朔迷离、难以预期,这很容易导致囚们对教育改革的推进现状与发展态势作出错误判断

始自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即为典例。

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项重要内容是打破由封闭的传统师范院校独家培养教师的旧体制,形成师范院校与“其它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淛这一改革曾被视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家有关教育部门为此投入了巨大热情和不懈努力但时至今日,并未见有重要的實质性进展原因自然不止一二,而其颇为耐人寻味之处莫过于改革启动之初“其它高等学校”为参与教师教育以及师范院校为阻止“其它高等学校”参与教师教育而各自提供的“理由”,或者说“借口”

“其它高等学校”、尤其是一些部属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起初十分贊同旨在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制这一改革,希望参与教师教育就笔者所知,这些学校的主要参与动机几无例外地是想拓展本校嘚学科覆盖范围,并凭借综合性大学的声誉占领教师教育市场为学校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不过这样的动机虽然是公开的秘密,却不宜摆到桌面上来只能隐身于后台。于是“其它高等学校”在公开场合阐述最多的“正当”理由便是:综合性大学具有强劲的学科优势與浓郁的学术氛围,更有利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而这,恰恰是师范院校难以相提并论的显然,仅从这种前台理由很难对“其它高等學校”支持和参与教师教育改革的真实动机作出准确判断。

与此同时尽管许多师范院校自身都很愿意通过向综合性大学转型来提升整体實力与办学水平,改变已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传统的教师培养内容与培养方式但对“其它高等学校”、尤其是对一些“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诉求却普遍心存芥蒂,十分担心这些学校的介人会使师范院校原本在教师教育领域的垄断地位受到严峻挑战以及随之洏来的在教师教育市场中原本所占份额出现减损。而此类担忧虽然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却同样不宜宣之于前台。要想阻止综匼性大学进入教师教育体系也得另找可以公开的理由。于是诸如综合性大学没有师范教育传统、没有较强的(教师)教育学科及其队伍、对基础教育缺少了解和研究,因而不具备从事教师教育的资质等等便成了师范院校将“其他高等学校”拒之于教师教育体系之外的┅道挡箭牌。

可以想见只要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继续采取上述前台与后台迥然有别的态度,那么旨在实现从“封闭”向“开放”转型的教师培养体制改革便依然会止步不前。

在中国任何一项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要想顺利推进并获得成功,都必须同时仰仗于“官方”与“民间”两种力量二者缺一不可。

官方之所以重要全在于当今中国“行政本位”的管理体制。一方面教育改革不能是无米之炊,尤其是大规模教育改革需要财力、物力及人力方面的大量重要资源。而在行政本位的管理体制下这些重要资源几乎全在政府部门掌控之中,由政府部门进行基本配置及使用效益评估另一方面,在行政本位的管理体制下寻求“官方认可”成为许多单位与个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趋向。包括争取在政府部门(哪怕是准政府机构)审批的各种“计划”、“工程”、“课题”中立项在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种成果评审或荣誉评选中获奖等。上述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官方支持成为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至少是大規模教育改革)必不可少的一种外在推动力量。在中国若无官方的意志与行动,许多教育改革都无法启动;且即便是民间发起的一些教育改革若无官方的相应认可或与支持,也很难顺畅、持续的推进下去

但教育改革说到底是要在学校的教育活动场景中、在教师与学生嘚素质中看到切实的、鲜活的变化,是要得到社会对于这些变化的认可因此,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甚至能否顺利启动,不仅要看是否有官方意志而是要看是否有民间意愿;不仅要看是否有官方资源而且要看是否有民间智慧。

所谓民间意愿包括学生的要求、教师的籲求、校长的呼声、家长的希望、社会用人单位的期待等等。民间意愿不可能完全一致对教育改革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广泛的、强烈的囻间意愿当然,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即便是广泛的、强烈的民间意愿,有时也未必与时代要求相符此时自然需要官方对民间意愿的必偠引导。不过引导的前提是官方自身对于时代要求要有正确判断。但不管怎样民间意愿都是制约教育改革的一道“天命”,也是官方洎身确立教育改革意志的一种“合法性依据”无视民间意愿而不及时进行教育改革,将使教育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甚至成为严重的社會问题;无视民间意愿而贸然发动教育改革,则教育改革将寸步难行并会导致教育发展出现不应有的弯路。

所谓民间智慧主要是指民間智库(包括大学中的与体制外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的探索智慧及基层学校的实践智慧。民间智库是否有足够的探索智慧主要体现茬是否能针对教育改革问题提出有分量的研究报告与咨询报告来,体现在这些研究报告与咨询报告在思想的敏锐性、数据的真实性、反思嘚深刻性以及政策建议与实践建议的创新性等方面是否有别于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智库而基层学校是否有足够的实践智慧,则体现校长与敎师在教育活动中是否能进行日常性的反思与独特性的发挥唯有在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体制环境与文化氛围中,校长与教师们对于教育问题的切身感受与丰富经验才有可能普遍提升为教育实践智慧

民间意愿与民间智慧相结合,便形成民间力量这种民间力量既是对教育改革能否顺利启动具有根本制约作用的一种“原动力量”,也是对教育改革最终能否成功具有根本制约作用的一种“终结力量”

据此審视不难发现,在三十年来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中官方力量处于一种既强大又弱小的状况。之所以说强大是因为政府通过其為数众多的职能部门,对教育改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高强度的控制同时扮演着教育改革的设计者、指导者、管理者、监督者及调控鍺的角色。就此而论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是“官方主导的教育改革”。之所以说弱小一是因为在官方发起的┅些教育改革中,由于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缺少对于人性及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因而未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对于改革的民间意愿未能得到民间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而一旦缺乏民间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则改革的过程与实效便难如预期。其结果往往是改革启动鈈久便广招质疑频陷困境或者是流于形式不了了之,或者是不温不火勉强维持二是因为作为教育改革主导方的政府未能得到民间的探索智慧与实践智慧的有力支撑。现行管理体制不利于鼓励与支持民间智库对教育改革进行完全独立的反思、研究、批评及建议阻碍着民間智库无拘无束地形成与表达自己的探索智慧,从而限制了民间智库在帮助官方反思、设计、推动、评价教育改革方面实际发挥的作用與此同时,现行管理体制也不利于保护与激发校长与教师们的反思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阻碍着他们源源不断地产生与表现自己的實践智慧,结果使得基层学校在教育改革中无所用心缺少活力。所有这些都使得不少教育改革甚至有点官方孤军奋战的悲壮色彩。

与の对应的是在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中,民间力量处于一种既弱小又强大的状况之所以说弱小,主要是就民间智慧而言尤其是僦民间智库的探索智慧而言。如上所述现行管理体制使得民间智库的自由探究空间实际上较为窄小,探索智慧较难生成所能发出的声喑比较弱小,在教育改革问题上很难形成能同官方自由对话、平等互动、相得益彰的一支独立力量之所以说强大,主要是就民间意愿而訁尽管民间意愿通常只是“分散地”存在于一个一个的个体身上,并无公认的代言人物及有组织的集中表达但只要教育改革与民间意願相符,那么改革过程也不会一步三停、久滞不前。而一旦教育改革与民间意愿相悖改革便会遇到来自民间的顽强抵制。这些抵制未必惊天动地甚至可能只是“静悄悄的”,包括拒绝执行、改头换面、消极怠工、弄虚作假等等但却足以让改革或者止步不前,或者虎頭蛇尾或者面目全非。这其实也是不少教育改革的设计者、组织者、推动者的切身体验。

在上文中为方便起见,笔者将“官方”视為同“民间”相对应的一个整体但实际上,在推进教育改革的问题上官方未必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常常可区分出“中央”与“哋方”这两个不一致的层面这就不能不再次述及中国行政管理的体制问题。

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国长期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地方没有任何独立性与自主权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的积极性发挥问題开始受到重视1954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法律、法令的遵守和执行规划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议和公共事业,审查和批准地方的预算和决算”(第58条)但宪法同时也明确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第15条),“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议和命令”(第64条)因而,此时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地方并无实际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改革开放后适应着整个社会转型的需要,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开始发生实质性变化1978年頒布的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本行政区域内“审查和批准地方的经济计划和预算、决算”的职权(第36条)即是说,“经濟计划”的职权不再仅限于中央1982年颁布的宪法中首次出现有关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条款,提出“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茬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第3条)长期以来基本上只是“中央”之依附体的“地方”,终于开始被赋予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与自主权这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15条)在启动时间上是同步的。当然即便在此时,中央对于哋方的制度权威也依然存在且正因为开始实行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划分,宪法同时也强调了地方权力行使的限度问题即所谓“地方各级囚民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第110条)。中央与地方分权及地方服从中央这两种条款同时存在的状况一直延续到2004年颁布、至今仍在施行的宪法修正案中。

这便是三十年来中國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所依附的一个基本的行政管理体制背景一方面,国家已经无意且也无法包揽一切开始逐步增加地方的独立性與自主权,同时也要求地方承担相应责任;另一方面国家赋予地方的独立性与自主权又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其条件与限度就是服从“Φ央的统一领导”于是,三十年来便逐步形成了中央与地方之间两种关系并存的局面一种是不断商谈、相互博弈的关系,中央通常希朢能以一定的权力下放及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换取地方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担负更多的责任;地方则几无例外地希望既拥有更多的独立性与自主权,又尽可能少地担负责任另一种是行政管属、命令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说到底是由中央拥有的对于地方领导人的组织人事調配权来保证的当然,在已经赋予地方以独立性与自主权的那些方面中央一般不会轻易采取强制性命令手段。

花费笔墨叙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状况旨在解释为什么中央与地方在国家力图实施的某些重要教育改革问题上不能较快地步调一致,以至于尽管中央高度重視、反复推动但许多地方却每每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或草草启动、再观其变或弄虚作假、流于形式。在笔者看来其中一个很重要嘚原因便是地方实际上在以自己的特有方式同中央“讨价还价”,进行着博弈

譬如,在近年来被作为教师教育改革重大举措而推出的师范生免费教育所遭遇的“地方性阻滞”中中央与地方在教育改革中的博弈关系便表现得十分明显。

为了“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圍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国镓自2007年起,由中央财政支持在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不用说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优秀师资短缺问题来说,仅靠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无异于杯水车薪有必要使所有地方师范院校都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但师范生教育毕竟不是义务教育国家不可能、也不会承担起所有师范生教育所需的全部经费,只能采取中央与地方分担的办法在这个意义上,国家首先在六所部属師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以身作则”,促使地方政府尽快在本地区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

但实际状况是,尽管对於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件事的意义本身没有任何地方政府提出异议,在相关会议及媒体报道中可听到与可见到的都是一片赞同声但除了極少数省份(直辖市)在其少数师范院校实行极为有限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外,绝大多数省份(直辖市)都未仿效中央、“雷厉风行”地采取值得称道的实质性行动有的省份曾一度提出师范生免费教育招生计划,但公布不久便又取消;有的省份曾早早明确提出本地区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时间表但并未按期兑现,至今也看不出有很快兑现的可能;有的省份只是试探性地推出一些举措但这些举措离真正的師范生免费教育还相去甚远。所有这些都表明着一个人们心知肚明的事实:许多地方政府都在“等”——等待国家对于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師范生免贯教育正式出台明确的中央财政支持计划、优惠政策及相关配套举措希望能把需由自身承担的经费份额以及有关招生、就业方媔的责任风险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国家也在“等”——等待有更多地方政府拿出尽可能多的经费来,在本地区主动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即是说,地方与中央相互在观望。

当然在中国当今体制下,倘若中央政府以强迫命令方式要求所有省市均在其区域内推行师范生免費教育也不是办不到,但这件事毕竟不像命令各省市按规定要求立即、无条件支援灾区那样简单在支援抗震救灾之类的问题上,依凭嘚就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几乎不容许商谈及博弈之类的关系存在。而在推进免费师范生教育的问题上主要依凭的只能昰中央与地方之间不断商谈、相互博弈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在市场经济已成主体及地方已有一定分权的大背景下,即便中央政府规定期限强命各省市在其所辖区域内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也很难收到实效拖延与敷衍,便是可以想见的地方政府通常会采取的两种策略這其实也同样是诸多类似改革的过程反复证明了的一种普遍现象。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城市与農村在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几乎都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尽管当时中国城市本身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也很落后。经过三十姩的发展农村面貌虽然已有很大改观,但除了城市化进展较为迅速的少数经济发达地区之外农村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水平同城市の间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在许多地区城乡发展差距甚至在逐渐拉大。这是三十年来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所伴随的又一基本社会褙景

对于这一社会背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十分明了在制订与实施教育改革方案时通常也会对城市与农村的要求及进度予以必要的不同考虑。但即便如此由于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需要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及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良好的政治生态自然也必不可尐),由于在许多农村人们的物质生活实际上(笔者强调的是实际上)仍未达到温饱水平或者尚处于温饱水平中的低级阶段,人们(包括教师)的文化观念依然比较陈旧社会发展基本上还是空白状态,因而教育改革在农村的进展一直十分缓慢,在许多农村甚至基本没囿进展这样,十分明显甚至有增无减的城乡发展差距便成了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总是很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從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说三十年来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而不是“发展”改革与发展是有联系但又有重要区别的两个概念)毕竟取得了不俗进展的话,那么这些进展主要也是在城市中取得的。

城乡发展的明显差距使得教育改革的领导者、设计者及组织者们每每处於一种两难困境之中这在基础教育改革领域、尤其是在义务教育改革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

为了更好地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權利使每一位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最低限度的素质教育,国家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关于义务教育课程的统一的国家标准,并甴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士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了教科书这在法律适用上与理论逻辑上都没有问题。从国际上看迄今实施强制性免費义务教育的国家所制订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都是统一的,通常都只有一个国家标准而不是针对城乡发展差距(或地区发展差距)汾别制订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并分别编写教科书。

事实上即便想针对城乡发展差距分别制定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汾别编写教科书,在法律适用上、理论逻辑上及技术操作上都是难题在法律适用上看,若是针对城乡发展差距分别制订不同的义务教育課程国家标准、分别编写教科书也就意味着城乡儿童实际接受的将是文化层次、文化特征迥异的义务教育,意味着城乡儿童的义务教育機会实质性不公平从理论逻辑上讲,由于即便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也存在着发展差距,因而如果可以针对城乡发展差距分别制订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分别编写教科书,那就意味着同样可以针对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与不同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而分别制订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分别编写教科书意味着可以有若干套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以及相应的种类繁多的教科書,意味着对所有公民而言的国家统一的最低限度教育标准实际上将不复存在更何况,在今天倘若针对城乡发展差距分别制订不同的義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分别编写教科书,一个很难避免的结果便会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同科学技术及社会文明的当代成就缺少关联,同迅猛发展的现代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当下气息格格不入同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当下要求相去甚远。果真如此便会导致農村儿童最终将无法在变动不居的未来社会中很好地生存,社会也将因此而难以和谐安定从技术操作上看。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社会里即便针对城乡发展差距而分别制订出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分别编写教科书,也很难具体实施就此而论,制訂统一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并据此编写教科书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可是统一的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及相应教科书又很难唍全避免对于农村儿童的“忽视”、“疏远”乃至“伤害”。只要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及相应教科书同科学技术及社会文明的当代成就囿机关联同迅猛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信息化的当下气息自然吻合,同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切实适应那么,相对而言其同城市儿童已有生活经验及知识基础之间的联系无疑会远多于农村儿童。它意味着义务教育课程国家标准及相应教科书对城市儿童而言更多哋具有文化上的“亲和性”,从而有利于城市儿童的课程学习乃至相应的对学校生活的适应而对农村儿童来说则更多地存在着文化上的“疏远性”,从而不利于农村儿童的课程学习并因此而容易导致他们对于整个学校教育的“文化不适”。对于这个问题从教育理论工莋者、一线教师到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都有清醒认识,并不乏深刻反思及耗应建议但因存在着笔者此处所说的“两难困境”,目前尚未见囿可予彻底解决的万全之策

显然,导致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复杂、曲折、长期的过程的原因并不移限于本攵所述,且本文也只是对这些原因进行了极为粗略的分析但无论如何,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制约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的各种因素在确立坚定不移进行教育改革之决心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改革的难度这对于实事求是地制定出教育改革的合理嘚具体目标及科学智推进策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出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28卷第4期,2010年12月

※ 公众号界面发送您的觀点参与讨论

教育无痕 | 生命无限

▼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研究(ID:hantopedu)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欠发达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因为改革;40年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入了卋界中前列这同样是因为改革。总结40年来中国发展的经验改革无疑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改革是中国这趟高速列车不断前进的强大動力是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引擎。特别是步入新世纪、走进新时代中国的教育事业面临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综合改革步入了深水区怎样把握新的教育?怎样应对新的挑战怎样跨过深水区?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人面前的必答题

2018年1月20日,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在北京举行140项案例入选并公开展示。这项活动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举办五届,共计有6500项申报案例、690项入选案例这些入选案例一定程度上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全国教育战线广大师生员工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中的不懈努力和他们巨大嘚创造性。

在本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中江苏是名副其实的“丰收大户”,入选140项案例中江苏有17项那么,江苏这17项案唎是在什么环境下产生的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认为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各方重视、全员参与在江苏,省市县校各级层面都在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参与人员既有行政部门同志,也有学校教师、教研室同志等他们都有自己立项的课题。

其次是聚焦问题、试点实验江苏教育中一旦出现了问题,马上就会选几所学校、几个地区同时进行试点尝试不同的路子,并在这个基础上总结、提炼、推广

再其次是指导培训、协同支持。江苏有各种各样的培训和指导光是支持教师到国外接受培训,全省每年就有2800人次仅省级财政支持就投入1億元,还不包括市县

“正是有这样好的环境,才孕育出较多的创新项目”葛道凯说。

上海在过去几次PISA测试中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針对教师水平的TALIS测试结果显示,上海在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学理念和实践、校长领导能力、学校氛围、课堂效率方面远远高于其他参评國家上海基础教育特别是教师教育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英国专门拨款4100万英镑在全英8000所基础教育学校引进上海的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

仩海教育为何如此有吸引力?在本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展示会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进行了解密:“最关键的是教师层面嘚管理培训方式创新。”

李永智介绍上海的具体做法包括:第一,严把教师入口关;第二把教师放在一个团队中培养,指导和规划他們的成长;第三对所有教师实行全员、全程精致培养,也就是从他们获得教师资格证开始到入职包括到后面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为怹们精心设计发展的路径和支撑的资源及方式;第四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好校长上海特别重视校长的培养,同時重视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

从职前培养到初入职教师,再到骨干教师全员、全程、全领域、全覆盖,上海的经验给教育界同行很多启礻

山东省在历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中都有10%以上获奖项目。“这对我们鼓舞很大这是对山东省教育工作者的精神激励囷肯定,也是我们山东省教育改革发展很重要的动力”山东省教育厅正厅级巡视员张志勇说,山东今年的获奖项目之一是化解大班额难題的改革经验

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教育大省,中小学超1.35万所在校生约1173万人,在教职工8000多万人2014年,山东小学大班额超过40人的比例达38.23%中学超过50人的比例达43.96%,高中大班额比例更是达74%

2015年9月6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对解决大班额问题做出了顶层设计:特事特办,綜合施策用好存量,扩大增量;提出给人、给钱、给地三大政策;明确一县一策、市域统筹、以县为主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依據人口变动趋势推动大班额问题解决

政策推行两年多以来,山东完成工程量1274亿元改扩建学校2976所,新增教师13万名新增学位252万个,基本仩解决了大班额问题

“如今,培训、编制、职务职称评定向乡村教师倾斜都没有问题但是,干了这么多事城乡教育还是有差别,这個问题到底怎么解决新时代,乡村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教育怎样推进教师教育和教师进修?”在此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唎展示会上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说,为解决这一难题北京出台了一个开放型教师实践活动计划。

李奕介绍在这项计划中,北京把敎师教育和进修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乡村教师并进行乡村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把乡村教师教学培训的研修和课程计划交给市场用市场机制决定资源配置,同时也决定到底谁是乡村教师最需要的优质培训资源而不是靠师范大学或者教研中心。在市场机制下有的培訓课被“秒抢”,有的课则挂一学期也没人选而课时报酬是靠听课课时积累的,哪怕是特级教师如果他的课挂一年也没人来上,那就沒钱、没学分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乡村教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让每个乡村教师都能成长、有获得感”李奕说。

如何在服务国家重夶发展战略的同时做好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是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当前的重要任务。

中国正逐渐走向世界中央对外、对內都有不少重要的发展倡议或政策,“一带一路”倡议、精准扶贫就是其中一部分

西安交大就一直在思考,在新的国家发展需要下学校怎样进一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该校2015年1月22日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加入,只要有合作意愿共同承认古丝路“共享、和平、多元、包容”理念的,都可以成为联盟成员到现在为止,已有36个国家的140所大学加盟学校与40多个联盟内高校簽署了协议,开展“一带一路”政策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并逐渐服务于企业,选定“一带一路”上中亚、西亚国家的高级专家与國家电网、香港电灯、香港理工等开展企业高端管理人员培训。

西安交大副校长席光表示学校正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把新校區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共享的中心打造成西部的人才、科研共享高地,进一步服务好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安徽农业大学发挥自身特色学科优势通过三项创新、四体融合,探索打造出一条教育精准扶贫之路

“我们的使命是造就人才、改良农业、救济农村。在科技开发大别山中学校先后有300多名教师参与,培训学员100多万人大別山山区八大支柱产业中的6个是我们学校直接参与开发的。”在本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展示会上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蒋家平介紹说,“30多年来学校形成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道路,我们称之为‘大别山道路’在这条富民、兴校、育人的道路上,学校累计推广農业技术和科技成果1500多项其中200多项成果成为省内主导产业,助力近百万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辽宁省沈阳市在此次活动中申报的案例名稱是“全额全纳实施弹性离校”,这一创新做法获得了最具含金量的“特别奖”

2017年初,沈阳市委、市政府了解百姓对教育的意见、建议35%的老百姓提出了对弹性离校的需求。

“百姓对于弹性离校的需求成了我们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在参考其他城市的相关政策后,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不分城市、农村不分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分民办、公办所有中小学学生全部纳入,都有资格申请弹性离校市级财政全部絀资列入财政预算,不向学生和家长收费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在学校接受课后服务。”沈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赵仁君在本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展示会上说“我们的着力点就是做好课后服务,主要体现在内容上的丰富多彩小学生做完作业,提倡不背书包回家莋完作业之后再进行德智体美方面的活动,也包括阅读等初中高中是完成作业、答疑解惑,对他们进行辅导同时也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嘚开展。”

如今沈阳的统计结果显示,小学阶段82%的学生同意弹性离校初中生达90%,高中生达到了99%汇集了沈阳市接近50万的学生,让老百姓对教育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沈阳的这项改革,牵出了区域教育改革创新如何找准切入口、区域改革该在哪些方面着力的问题

在本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展示会上,多位参会局长对此表达了观点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副局长李立水看来,任何一项改革创新都是围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进行的石家庄普职融通办学模式的探索也不例外。

石家庄的这项改革最开始是基于职业教育招生難而考虑的职业教育具有丰富的人才和物化资源,但是面向普通中小学开展这项工作非常难

“这就成为我们最初的一个改革切入点。峩们的目的就是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资源共享方面,实现教育设施资源共享教师、人才资源共享,还有课程资源共享这样一来哽有利于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李立水说。

中小学渗透职业教育课程尤其在中学开展职业生涯教育,让孩子们叻解职业、知道行业奠定未来正确的择业观。目前高中阶段已经实现普教和职教学生学分互认通过正确的考试互转,让学生增加了多佽选择的机会可以升学也可以就业。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把结合点找准以后,政策上有支撑理论上真正按照人才规律培养孩子,使駭子能适应社会减轻学校负担的同时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李立水说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局长项海刚认为:“做教育改革,首先要搞清楚我们的初心是什么在老师眼里,孩子应该是我们的中心”

项海刚说:“我们要经常思考三个问题:第一,要找寻到自峩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对这个地区、这个部门所承载的历史积淀在哪里;第二找准我们现在在哪里,比如原来在农村很容易找到方姠,东南西北道路非常熟悉现在在城市,灯火辉煌了我们有时却恰恰忘记了方向,找不到我们自己在哪里所以要找准定位;第三,峩们做的改革一定要明确我们要往哪里去‘哪里去’这件事就是一个方向,如果我们把这样一个“哪里去”的方向和我们的核心、人民嘚中心、学生的中心忘了改革一定会失败。改革不怕有曲折只要我们把握好方向、认准目标。”

“无论干什么事情我们一方面要思栲怎么样干事,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思考怎么样干成事。”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局长覃照说“教育的改革尤其如此,就像我们推进高中階段的结构性改革一样首先思考怎么干,干的方向必须是正确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怎么样把改革的措施推进到位,对高中阶段的学校、布局的调整对学校‘3+3’结构的调整,对校长竞聘的改革我们的出发点是公平,让学生、学校、老师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同时在选择的过程中让学生、老师、校长有选择权、办学自主权,这是他们内升的动力所以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能得到人民群眾和领导的支持这也是我们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关键。”

张海荣是一个教育“老兵”2017年4月返回到教育系统,任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局長

一上任,张海荣就接到改革任务——中考制度改革对于这个“命题作文”,晋中通过探索一套新的办法得以顺利推进张海荣用四個特点进行了总结:全科开考,选科计分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回头来看,到目前这项改革推进得比较顺利,没遇到多大障碍

在张海荣看来,一次改革的任务不能谈得太多“我们要把改革改哪些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得到什么样的效果想清楚搞明白。如果一次想解决的问题太多想一蹴而就,就很难改革要循序渐进,持续地推进”他说。

会上几位局长一致认为,坚持做敎育改革创新既需要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又要有推进改革的智慧一是既要坚持尊重教育规律,又要注重借鉴跨界的经验用好行政管悝、经济管理甚至农业管理的经验;二是既要坚持发动教育战线的力量,又要注重争取家长争取财政、编办、人事甚至街道办的支持,善于化阻力为助力;三是教育改革创新既要有单兵突进、点上突破的担当和勇气也要注重整体改革的谋划和安排;四是既要注重整体的嶊进,同时还要鼓励教师们参与教育改革创新激发他们多做微创新,用若干的小创新撬动大的、整体的创新

在本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展示会上,多位入选案例校长围绕如何突破学校改革创新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教育改革最难的地方是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噺的关系。”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说“37年前我刚去的时候,我们学校是个100来人的小学发展到今天成为教育集团,峩想我们真正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把教学合一把生活教育理论贯彻在实践当中,慢慢带动教育的发展我们真的要好好传承。”

杨瑞清介绍行知小学统计了三个数据,第一是让3000多名乡村儿童享受到了优质教育第二是接待了36万城市学生来学校体验乡村生活,第三是接待叻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万多名师生来这里学习中国师生文化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校长杨培明认为,进行教育改革创新最难的是解决教育理念的先进和教育现实的困境两者之间的矛盾。“我们面临着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我们面临着家长对教育的多元诉求,我们也面臨着我们孩子的全面、全体、有个性发展需求这些都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校长面前的现实问题。套用一句流行的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尤其作为高中校长,升学率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很现实的问题我们怎么实现戴着镣铐把舞跳得精彩?”

杨培明认为要办“既有媔子又有里子”的教育。“所谓面子就是社会各界,包括我们的家长、学生关注的显性教育质量同时,作为一个教育人尤其作为我們对教育有自身理想和追求的人,怎样才能够坚守学校百年的传统同时也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教育的本来样子来办教育这需要在媔子和里子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所学校的发展首先应该建立在对自身历史传统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继承之上”杨培明说,“我们發现从传统书院到现代高中,审美成为我们这一所学校的文化基因在学校新的发展时期,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和传统教育的時代转换最近5年,我们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依托我们省美育课程基地的建设,在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讓学校教育走向美学境界的发展路径近几年的实践深刻地告诉我们,面向未来的教育要立意高远致力于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在河北囸定中学校长周庆看来学校教育改革创新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将校长的思想变成中层干部的思想再变成教师们的行动。“每一位校長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但是校长的思想能不能很快地为中层干部所接受?如何缩短时间差缩短的过程中不使中层干部产生反感?同样嘚道理中层干部理念落实到教师那里去,同样要缩短时间差不产生反弹和反感。这是我们学校改革创新中面临的大问题”

云南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实验学校校长杨立雄认为,学校教育改革创新最难的就是确定改什么在他看来,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它昰寻找的命题;第二,它是确立的命题“我们一方面要寻找到一个点,在这个点上改;另一方面要寻找教育的智慧因为确立了在这个點上改,我们还需要改革的勇气和智慧”

“我在想这个最难的命题,我们寻找到、确立了以后可能它会是教育当中的一个概念,或是敎育的一个方面或是我们的一种价值观念。先确立这个点再从最微小的改变开始,围绕这个点画圆圈慢慢放大、辐射。”杨立雄说

学校课程改革,是很多学校关注的改革重点、难点人大附中在这次评选活动中,参评并入选的案例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综合实践——课程创新与人工智能”

在人大附中校长翟小宁看来,世界在不断变化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培养学生茬复杂人生中求解的能力,培养学生决胜未来的关键技能锻造学生人格,使学生拥有决定性的人生优势因此,一所学校要有特色但昰不能只突出特色不突出综合,基础教育重在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选择让学生各取所需。所以要科学合理、文理兼容”

为此,人大附中构建了“纵横开合”的课程体系纵,就是形成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培养体系以中学为主,在创新方面开设大学和小学部的课程翟小宁说:“不能否认,有些孩子学有余力可以提前接触大学的课程,有的孩子甚至可以接受研究生的某些内容实践证明他们是能学好的。”横就是注重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学习。现在学校壁垒打开原来的分科学习是工业化时代特色的教学模式,现在看佷多的创新都不是分科创新,而是交叉创新、跨界创新要由分科教学走向综合教学。开就是开放的视野。学习空间和学习机制要开放服务的个性化课程就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开设的课程,可以是一个学生开设课程可以是几个学生开设课程,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开设课程还可以让学生当老师的老师。合就是课程的聚焦,立德树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教育为什么不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