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属于半湿润和半干旱分界线区还是半干旱区?年降水量是多少毫米?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长城最通用的称谓。

《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长城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公元前799年,一支草原部族——犬戎,频频侵犯中国当时的西周。为了对付犬戎,西周建立起烽火台方便传递军情,台台瞭望,随时调兵。这个是还没有城墙相连的“点式长城”。

凡是统治过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过长城。

秦、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多。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拆除了大部分诸侯间的长城,不过特别留下了接壤北部草原的燕赵长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驱除匈奴,接下来又让蒙恬将军修了长城。

打仗和搞工程,看起来是两件事,但目的都是抵御匈奴。

蒙恬将军一不作二不休,在之前战国时期的燕赵秦长城基础之上,修出了西起甘肃、东至辽东,气势恢宏,令世人叫绝的“万里长城”。

更伟大的是,这条秦长城,居然与我国半湿润与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线基本重合。

基本上秦长城确立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

明中叶以后,女真族又兴起于东北地区,也不断威胁边境的安全。

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所以明长城的主要作用基本就是抵御外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可就这样,明朝依然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抓走,

明长城虽然连绵不绝,但同样挡不住骑马南下的满清女真。

更何况还有吴三桂这个打开山海关的“卖国贼”。

长久以来,“唐代无长城”在学术界已成定论,

但唐代确实修过长城,不过与其他朝代上的“拒胡长城”不同,建筑这条长城是为了统一战争。

唐朝这个王朝比较硬气,李世明被称为天可汗。

天可汗可不是用仁慈赢得的称呼,那可是生生打出来的。

如今的长城变成了旅游景点,向全世界介绍着华夏自古以来的强大!

看都看完了,点点赞关个注呗,文章最上方关注“历史挺有意思”,每天变着法的的跟你聊历史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高中地理:不得不收藏的中国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线!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

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1)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

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

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

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

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

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

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东部季风区自然地区界线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秦岭一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2)①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

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钱。

②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

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

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一淮河。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②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 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本文来源于高中学霸,文章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国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与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
我国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一体.
我国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此题主要考查4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的位置相吻合,对照地图,便于理解记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湿润和半干旱分界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