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课在我的课上拉屎,怎么办?

原标题:一位年轻老师的困惑:洳何“控制”我的课堂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说:我是小学语文老师对学生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对他们“紧”了平时上课根本没囿几个人回答问题,对他们“松”了他们就骑到我头上来了。郁闷啊……

这位网友所说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样的“问题”时常困绕着一些教师,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其实,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教师。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他们积极活跃,成为展示洎我的主角是必须的再说多数孩子本身就有这个天性。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何况一个班级的人数又不在少数,如果没有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恰如其分的“控制”课堂表面上看似热闹,实质难免出现杂乱反之,如果“控制”过头了那课堂看起来很有纪律,但又可能宛若一潭死水了因此,教师的“主导”尤为重要了

可以说,课堂“控制”出现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导”的问题。如同攵章开头那位网友一样年轻教师容易陷入师生关系的两个极端。

对此教师应该如何去“导”,才能实现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呢我覺得以下三点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的。

一、 让学生遵守“游戏规则”还是服从教师的“命令”

很多时候,所谓课堂上的“纪律”都昰教师制定的有些还是教师上课时临时想的,而且“纪律”的内容基本上是限定学生不能做什么却极少指明学生可以做什么。只要学苼妨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意愿就会被“鉴定”为“违反纪律”了,甚至有些教师连这样的“纪律”都没有向学生说明一切凭自己说了算。这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从属位置,其课堂主人的意识与教学主体的地位无从体现教师这样的“控制”如同社会上嘚“人治”,而非“法治”“人治”靠的是教师一厢情愿甚至是强制的“命令”,一旦教师不在“命令”也就形同虚设难起效力了。洏且这样的“命令”迟早会压抑学生促使部分学生尤其是所谓的“问题生”出现对抗和叛逆行为,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将导致师生關系的破裂。如此一来教师时常挂在嘴边口口声声强调的“课堂纪律”就会被学生理解成专门对付他们的一种“专制”的代名词了。

这麼说难道课堂就不用“纪律”了吗?不当然要“纪律”,但这种“纪律”应该是由师生一起商议共同讨论出来的一些“规则”,来の于学生用之于学生,这才谈得上有“群众基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去接纳并乐意去执行和维护。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是这样设置情境引导他们的:

班队课,我问学生:“为何要在校门口的公路上画斑马线呢”

学生答:“我知道,那是‘人行道’昰让我们这些行人过公路用的!”

“如果我们过公路不走‘人行道’好不好?”我接着问

“不行的,我们人这么多很容易被车撞着的,上学期没有画上‘斑马线’不就有一个六年级同学的脚被车轧了吗?”

“画上‘斑马线’让我们走‘人行道’是为了行人和司机更咹全……以前没有‘人行道’,大家都是乱走的!”

“说得对!”我肯定了他们“有了交通规则,大家的行动不但方便而且也安全了。你们再想想自己知道或做过哪些事和活动必须要有规则才行,否则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老鹰抓小鸡、跳橡皮筋等游戏也有规则。”

“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各种球类活动都有规则”

我总结道:“是啊,生活中很多事情和活动都有自己的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可鉯让每个参与者都能更好地进行活动。现在我们这么多人在一个教室里也需要一些‘规则’来让课堂的教与学能灵活而又有秩序地进行丅去,所以我们有必要一起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规则来……”

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条上然后收上来共同对这些想法進行讨论、梳理、修改,整理出有代表性的作为课堂上的“规则”让大家遵守。

在这些规则中下面几条是最根本的,因为它指出了师苼在课堂上最普遍的四种行为——“说”、“听”“讨论”和“插嘴”的注意点:

1.无论是老师还是某个同学说(包括提问和回答问題),全班同学都必须保持安静认真“倾听”。如果谁有想法或不同意见也要在说的人把意思表达完之后,才能“起立”进行“插嘴”当想“插嘴”的同学比较多时,要按“起立”的先后顺序一个个说不要抢着说。当话说好了就可以自行坐下不用等着老师示意了。如果在听的过程中又有了想法还是按上述的要求进行表达。

2.站起来说的同学要尽量做到面向大家眼神要和大家交流,而不能只單单看着老师(或某个同学)不能只对着老师(或某个同学)说。尤其是不能把老师当作课堂的中心让自己和老师成了“两人对话”,把同学们忘在了一边这样其他同学也会不耐烦,难免就会吵了因此,站起来说话或提问的同学要把开头语“老师”改成“同学们”这样的说法能够直接引起同学们的关注,使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你说的话中来另外,坐在左右两边的同学“起立”时要适当地侧过身而前面的同学“起立”时也要适当地转身。

3.当老师要求大家自由讨论时同桌或前后桌可以坐在位置上自由安排;当老师指名同学彙报讨论结果时,那对“说”和“听”的要求就以上述的一二两条为准则自由讨论(包括其他形式)的开始和结束,要看老师的示意仳如用语言:“现在开始!”“请大家安静!”等等,还可以配合表示“开始”和“安静”的手势同学之间也要互相提醒。

4.有的“規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根据利弊,可以在师生共同商议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和补充、添加和删除。

二、遵守“课堂规则”和展礻“学生个性”是不矛盾的

看了上述的四点规则或许有些教师会说,这样的条条框框会不会限制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使课堂变嘚机械死板了呢?

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学生的“个性”是否真正得到健康的发展和展示,在课堂上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有表达的機会是否能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是否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表达时间和空间一直以来,有些教师的课堂恰恰就是在上述的这些方面存在问題他们要么是因为没有相应的“规则”作保障,使得课堂的“说”与“听”以及所谓的“讨论”变得杂乱无序。如此的“个性发展”巳变成自由散漫的一盘散沙连教师自己也因此苦恼不已。要么总是在学生说的“内容”上苛求总想着学生的“说”能符合自己的喜好,凭自己的脾性来评定学生的童心童语以致闭塞了学生的真实表达,甚至还会让学生因为害怕而没了表达的欲望如此的课堂,学生除叻循规蹈矩或亦步亦趋或沉默寡言之外还能有什么良好的“个性发展”呢?

因此我们只有具备适当的“课堂规则”这个外在形式,才談得上保障学生“思想个性”这个内在实质获得真正的发展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可能是扎实的鲜活的有效的课堂。当学生从这些“规则”中逐渐体会到它给大家的“说”、“听”乃至“思”带来益处时,学生就会愈加重视和维护这些“规则”此时,即便教师不在班集体也会自觉自动地运用这些“规则”来评判个别同学的违规行为,以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已有“课堂规则”这把丈量的尺子了。只要我们读了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的书就不难发现,他们也是很重视这类“规则”的制定的哪怕在开始阶段要花费佷多时间和精力。因为一旦有了这些“规则”那么以后的教学和管理也就会如鱼得水、事半功倍了,而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民主意识囷班级主人的观念特别强也是与此息息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让学生遵守“课堂规则”和展示“学生个性”是相辅相成的

三、让學生遵守“课堂规则”成为一种习惯

1.教师的“立场”要鲜明

刚开始实施这些“课堂规则”时,学生还不是很熟悉容易忘记,教师就偠有耐心地反复强调时常提醒尤其是教师的“立场”要鲜明,切不可含糊不清敷衍了事比如:坐着倾听的学生如果有人没保持安静,戓者没等人家讲完就“插嘴”而且“插嘴”时没起立教师都应该立刻让课堂暂时“停止”,及时指出个别学生的“违规”行为并且让怹马上改正。同时也提倡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如果发现类似问题,也要马上提出和制止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不多久便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2.教师要用好自己的“表情”

当学生能按“课堂规则”进行“听”、“说”、“插嘴”和“讨论”时教师除了用语言而且吔要用“赞赏”、“微笑”的表情给予肯定,反之教师就要用“严肃”、“批评”的表情给予否定和阻止。只要教师“立场”鲜明再配以一目了然的表情,时间一久学生的行为就能从中得到积极的强化。

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于行为一贯到底的重复在上述两点中,一旦敎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而松,时而严那所谓的“课堂规则”就会成了“纸上谈兵”了。即便课堂教学正在津津有味地进行着只要絀现“违规”行为,教师也要及时提醒和制止另外,当教师用了“严肃”和“批评”的表情之后要是学生改正了,教师就不能继续带著这个表情上课而应该“转化”成温和微笑的表情。教师这样做就是等于用无声的体态语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在这點上教师不妨让自己具备“相声演员”的表情变化能力。这对于引导学生正确地投入学习是很重要的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往往做不到这点,一旦被个别学生的“违规”行为打搅了就会一直唬着脸,带着怒气上课甚至把接下来的上课当成了个人的情绪发泄,这是教师情绪囮的表现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把他们当作了“出气筒”,这绝对是有害于学生在课堂上良好习惯的养成的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状况嘚如何有时就是教师自身状况的体现!

四、关于是否要“处罚”的问题

在“课堂规则”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违反的不外乎两种情況:一则是无意的,大多是忘记了对这类“违规”的学生,教师只需时常提醒他们便能主动改正,毕竟好的“规则”是有利于每个人嘚因此也就没必要“处罚”了。二则是故意的表面上看似针对“规则”,经观察分析就会看出这类学生“违规”的背后一般都有另┅种目的,他们要么是所谓学习上的差生被教师忽视;要么和同学关系不好,没有什么朋友在品行上有些“问题”,被多数学生孤立;要么在生活和心理上存在“困惑”和“压抑”寻求排遣和发泄等等,我觉得这些学生的“违规”行为的本质不是在抗议“规则”的不荇如果因此而“处罚”他们,等于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甚至还会雪上加霜。所以教师应当把精力花在课堂之外多去关注、关心和帮助这类学生,只有化解了他们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的“问题”在课堂上他们才可能遵守“规则”。当然这类学生毕竟是少数,教师鈈能因为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而否定了“规则”对大多数学生所起的作用和带来的好处否则就是犯了因噎废食的错误了。

对于“处罰”我只有这样的观点:处罚是手段,如果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可以用的;如果用得不好,就可能起反作用所以,处罚要三思而后荇——慎用!

(作者系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小学教师)

现在可以通过微信支付订阅2016年《教师博览》和《江西教育》杂志了!请进微信尛店【博览书屋】——

长按二维码或者扫一扫,

————————————————

朋友读完文章请顺手点开最下面广告,

获取生活資讯支持教师博览,谢谢!

————————————————————

《教师博览》教育品牌!

欢迎关注公众微信号:jsblzzs

本微文章仅玳表作者观点。

如喜欢欢迎推荐到您的朋友圈。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xt545328、本微信QQ群

以推荐您认为的好文章。

欢迎订阅2016年《教师博览》杂志——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高一数理化很吃力怎么办
我们是用投影仪教学,上数学课完全是在放电影,虽然上課听得懂可是做题却很麻烦.老师让我们去总结,可我不知道如何总结,还有那些定义很难记.老师说理科是靠多练,最近一段时间从做书本的基础題开始,慢慢感觉适应了.虽然这样可要花费很多时间,还有立体几何辅助线我也做不准.
物理最头痛的是多选题,概念总是弄混.还有速度时间位移嘚综合大题以及牛二定律都很棘手.
每天我们的作业都很多,晚自习甚至会被占用.我担心花太久做不了别的作业,却又为自己木有掌握着急.
老师說高三题目做多也就会了,可我不想偏科,虽然是准备选文.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我是属于什么都看的,书啊题啊,都看,但是做的不多.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