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与物理学是不是包含在物理学内啊

天文专业的学生一般需要学习物理系的所有课程,再加上一点儿数学,以及一些天文课。从分配的情况看,前景肯定不会比除了最热门的那几个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更差。当然这也要因人而异,如果本人的素质高,怎么都好找工作,如果是学的太差,那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从以前的情况看,每年全国天文系本科毕业生100人左右,我估计有50多人是改行了。大概有10几个去国外读研究生的。在国内读研究生(多数是保送)大概有20多人。真正能分配到对口的单位比如天文馆、科技场馆、学校的本科生大概不足10人。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以前天文系的招生受到几个有天文系的学校录取分数的限制,因此绝大多数天文系的学生并不是第一志愿上天文的,而且某些学校天文系的专业教育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现在开始这个情况会有所好转。实际上各天文单位目前总的情况都是非常缺人的,但是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合适的人才。作为专业研究来说,学天文必须要读完博士。所以天文本科毕业一般来说应该继续读研。目前全国每年招收的天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数目大概是将近500人!显然这里面绝大部分的生源都不是本科学天文的。光国家天文台一家单位未来几年每年平均需要进的博士学位的人就是100人!当然各地有天文馆的科技场馆以及有天文方面课程或者活动项目的中小学每年所需要的天文方面的人才也远远得不到满足。要是以后真的中小学能开一门天文课的话,那对天文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就更大了。北京天文馆几乎每年都要进天文专业的本科或者硕士毕业生。

看一下应届生求职网,天文地理有关的招聘信息中,有多少天文的?

其实不多。据我所知,无论什么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找到的工作都和专业所学不太对口,所以本科生不用想那么多,要看个人能力。


无论什么专业,如果是硕士、博士的话,其实很多人找到的工作和专业所学也不太对口,但跟专业的科研训练有关。按照我的猜测,天文学受到的数学建模训练比较多,将来可以做与数据有关的工作。比如,我认识一个在英国学天文的博士,她说她同学毕业了去英国待遇最好的银行工作。
总而言之,找工作还是要看自己有几斤几两。

做什么都可以啊,协勤,保洁员,前台接待,保安之类的 ╮(╯▽╰)╭

天文 == 大半个物理,甚至(可以)作为物理系的一个专业
物理的基础专业必修课(力热光电,四大力学,数理方法等),天文系都要学(而且是在一起学....)
物理系的专业选修课有:固体物理,广义相对论等,近代物理实验等...
而天文系的选修课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1、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球面天文学等
2、天体物理学:恒星大气,宇宙学,实测天体物理等
3、计算机相关:天文数据处理(这是一门课),matlab,IDL,fortran,Linux基础,计算方法
还有一些:天文学导论,天文学导论实验课

就 知识结构 而言,天文系毕业生可以
1、从事各种天文科研、科普工作
2、从事各种物理学相关的科研工作
3、各种数据处理相关的工作

是在要对口,博物馆也不错~~或者去国家什么什么局的,搞嫦娥n号相关的东东的······之类之类

悲剧了,天文是偶从小滴dream啊,还打算着几个月后就去圆梦呢。。。

我一同学在北大天文专业读了两年转专业去了中文系……

天文系的如果是研究恒星方向的话,毕业方向是核武器。

当年高考的时候想报天文专业,结果遭到父母和亲戚们的一致反对,都说毕业了不好找工作,最后改了物理方面的专业。结果成绩出来后考得很不好,物理也学不成了,天文就真成了儿时的梦想了。

一是专业的天文观测站,研究站太少,天文基建与发达国家差几个世纪。
二是国人普世价值是“金钱导向”型,少有专业级狂热的天文爱好者。

我也喜欢天文,可惜自己是文科生。只能大二选修时碰碰运气能不能选上天文学的课程了。。- -

可以转哲学,宇宙论之类,弄两数学模型,写两数学公式,绝对把文科生唬得一愣一愣的。

理科知识那么强大的专业,后期可以转金融工程,然后就可以拿大把票子了。。。

我小时候立志当一名飞行员,直到我看到了对视力的要求;

我小时候立志当一名天文者,直到我看到了对数学的要求;

我小时候立志当一名喵主席,直到我看到了对身份的要求...

卖望远镜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牛逼专业知识为自己点赞带盐

天文学后期也有理科文科之分。

理科天文,天文台,气象台。每个农业村都有气象指导员。开发潮汐发电站的公司需要潮汐能计算员。

文科天文,可以去从事算命,星相学。

很多回答都说要看“个人能力”,看“能力”没错,但真的是看个人的吗?

朱进,北京天文馆馆长,天文学家,致力于天文科普,梦想有一天将天文课程引入中小学,他在天文馆内开设沙龙,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和老师的加入。

胡振宇,人称“火箭小子”,中学时曾因玩炸药多次受伤,曾把数十斤炸药藏在床底,被学校劝其退学。如今,他创建了国内第一家民营火箭公司。

我是高中生..我想要考天文学专业..可我最多只能考上普通的重本..听说天文学专业要超重本50分才可报考..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一下门槛呢?我真的喜欢天文学..可无法..成绩不够好.有天文学专业的学校很少.有的也就是北大,南大,中科院罢了(可能还有)..求助

求天文科普啊,求玩天文望远镜啊~~从小对着天空就看不出星座啊有木有~~连北极星是哪颗也找不到啊有木有~~

请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请问: 想学天体物理,是报物理还是天文?

天体物理相关的专业本科阶段有三类。

一、物理学类:下设三个专业,分别是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核物理

二、天文学类:下设天文学一个专业

三、地球物理类:下设两个专业,分别是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

所以天体物理研究方向不一样选择专业也不一样。

您想学天文的话,有两种方法。一是高考报有天文专业的大学,您需要根据自己成绩来选择所报学校,目前国内有5所天文系专业院校。

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大学。

在进入大学天文系之后,所开的课程都是一些基础课程(数学和物理等)。通过学习,对天文学有基础的认知之后,在就读研究生时你就可以选择有兴趣的研究方向了,如天体物理,天体力学等等。

二是通过考研进入以上大学的天文系专业。需要在大学期间对天文专业有一个基础的了解,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如果你分数够的话,可以报以上大学,分数不够的话,可以去报所其他院校的物理专业,再通过考研进入有天文系的院校进行天体物理研究。最后祝福你学业有成!

这个问题是关于选择哪个报考专业的,那我们先来看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对专业的分类。

天文学下面包括: 070401 天体物理 070402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看完学科的分类之后,情况是不是就比较清楚了呢。 如果学校、老师、以及其他条件都类似的情况下,有志于从事天体物理研究的人当然还是优先选择天文学专业。

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不管是大学还是研究所,天文学专业的老师们通常都会做一些本专业的科研工作的。如果早点确定专业和研究方向,就可以早点跟着老师做一些科研工作,也就在科研的起跑线上领先同辈人了。

如果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不喜欢科研,也可以早日转行,有不少天文专业的本科、硕士毕业生转行去教育、房地产、IT、金融、通信、航天、石油等行业工作。

那么如果没有合适的天文专业本科或者研究生来报考怎么办呢? 不用担心,可以选择物理专业报考。对于本科生来说,天文系和物理系的课程比较接近,物理系本科毕业以后再考天文专业的研究生也是可以的。对于研究生来说,国内不少大学的物理系有老师做天体物理研究,中科院的空间科学中心、理论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也有老师从事天体物理相关研究,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可以不局限于天文系和天文台。

以上对于出国留学也是成立的,优先选择天文系和天文台,其次可以考虑物理系和相关专业的做天体物理科研的老师来申请。

宇宙浩瀚无垠,个人水平有限。如有疏漏,请多指教。

请注意:本内容来自悟空问答,版权归悟空问答所有,本网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赞同以上意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提供,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有任何不妥,请与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中心联系:@// true //1361443.html report 31329

  厦门大学物理学系和天文学系隶属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近年来,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及“双一流”建设支持下,学院已经逐步形成了统计物理及其交叉学科、低维凝聚态物理、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软物质介观结构学与应用、多信使天体物理等若干个特色或新兴学科方向。目前学院主要招收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离子体物理、生物物理和软凝聚态、天体物理与宇宙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伏工程等二级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材料工程的专业型研究生。其中凝聚态物理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

  厦门大学物理学系创办于1923年,是国内最早建立物理学系的院校之一。几十年来,培养的毕业生遍布海内外各行各业,涌现出如谢希德院士、许居衍院士、曾融生院士、上官世盘少将等一批著名的物理学家、高新技术领域、研究所和高校的学术带头人。物理学系与国内著名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科技企业以及欧美、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港澳台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协作,专家学者互访频繁,成果累累。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物理学科获B+。物理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升,ESI学科排名稳定在全球前1%以内。

  物理学系现有在职教师65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34人;工程技术人员4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共11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3人、福建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福建省特支人才“双百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校级特聘教授1人。

  厦门大学天文学系创办于1927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天文学系之一。首任系主任是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天文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及台湾“中研院天文研究所”的创建者余青松先生。1930年因余青松先生在蔡元培先生力荐下赴南京筹建国民政府中研院天文研究所,厦大天文系停办。2012年,中断82年之后天文学系在原物理系天体物理研究组的基础上复办。厦门大学也成为继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后,我国第5所设有天文学系的大学,天文学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天文学系现有教职工11人,包括教授6人,副教授3人,助理教授1人,助理工程师1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校级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科研经费充裕,群体成员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和天文联合项目、中科院先导项目及科技部“973”项目等20余项;天文学系成员的研究方向广泛,几乎涵盖天体物理和宇宙学各个领域,与国内外交流合作频繁,学术成果丰硕。

  为促进全国各高校之间优秀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优秀大学生对厦门大学物理学系、天文学系的了解,物理学系、天文学系2018年拟面向全国高校招收不少于60名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营员。

  1.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天文、材料、电子、微电子、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本科在校三年级学生(2019届应届毕业生);

  。邮件名称为:2018暑期夏令营物理类申请_姓名_学校,截止日期2018年6月15日。

  注:入选营员在开营时必须提交所有申请材料原件(必须与PDF文件内容一致),请不要寄送这些材料。

  我院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初步筛选,录取的夏令营营员名单将于2018年6月20日之前电话或email通知本人,并公布在学院主页()以及学院微信公众号(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上。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恕不再另行通知。

  1.我院将组织参加本次夏令营的全体学生,严格按照厦门大学推免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直博生)复试工作办法进行考核。如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且符合我校推免生招生章程所规定的条件,并且通过我院夏令营的考核,可直接预录取为2019年相关专业的直博生或者硕士研究生。

  2.如未获得所在学校的推免生资格但为通过我院夏令营考核的优秀营员,报考2019年我院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时,成绩达到相应标准,在同等条件下我院将给予优先录取。

  六、日程初步安排(暂定)

  1.7月12日:开营报到登记,安排住宿等

  2.7月13日:院长致辞、学科介绍、师生互动等

  3.7月14日:学校统一开营仪式、面试

  4.7月15日:闭营仪式、退宿等

  1.所有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除外)一律享受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校长助学金。其中学业奖学金一次性发放,金额11000元;国家助学金和校长助学金分12个月发放,金额7200元。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网址:

  欢迎全国各高校学子踊跃报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文学与物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