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平面图怎么看(D、H4)V什么意思


第一篇 智能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检验批检查用表

智能建筑分部、子分部及分项工程划分


序号 子分部工程 分 项 工 程

程控电话交换系统,会议电视系统,接入网设备,卫星数字电 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网络安全系统 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

热源和热交换系统, 冷冻和冷却水系统, 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 数据通信接口,中央管理工作站及操作分站,系统实时性、可 维护性、可靠性,现场设备安装及检测

火灾自动报警及 消防联动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综合防范功能,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 5 安全防范系统 制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综合管理 系统 6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

系统集成网络连接,系统数据集成,系统集成协调,系统集成 综合管理及冗余功能,系统集成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电源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 空间环境,室内空调环境,视觉照明环境,室内噪声及室内电 磁环境

住宅(小区) 智能化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监控与管理系 统,家庭控制器,室外设备及管网

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1 通信系统安装工程应符合有 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 通信系统接入公用通信网信道的 2 传输速率、信号方式、物理接口 和接口协议应符合设计要求 4.2.7 条 4.2.6 条

编号:070101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电话 通电测试前硬件检查 交换 硬件测试 设备 安装 系统检测

工程 系统维护管理 系统 网路支撑 检测 模拟测试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智能建筑通信系统安装工程的检测阶段、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性能指标要求应符合《程控电话 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7 等有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4.2.7 通信系统接入公用通信网信道的传输速率、信号方式、物理接口和接口协议应符合设计要求。 4.2.8 通信系统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和系统检测的内容应符合表 4.2.8(I)的要求。 表 4.2.8(I) 通信系统工程检测项目表 I 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 序号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1) 2) 6 检 安装验收检查 机房环境要求 设备器材进场检验 设备机柜加固安装检查 设备模块配置检查 设备间及机架内缆线布放 电源及电力线布放检查 设备至各类配线设备间缆线布放 缆线导通检查 各种标签检查 接地电阻值检查 接地引入线及接地装置检查 机房内防火措施 机房内安全措施 通电测试前硬件检查 按施工图设计要求检查设备安装情况 设备接地良好,检测接地电阻值 测 内 容 序号 4 1) 2) 3) 4) 5) 6) 7) 8) 9) 5 1) 2) 3) 4) 5) 6 系统检测 系统功能 中继电路测试 用户连通性能测试 基本业务与可选业务 冗余设备切换 路由选择 信号与接口 过负荷测试 计费功能 系统维护管理 软件版本符合合同规定 人机命令核实 告警系统 故障诊断 数据生成 网路支撑 检 测 内 容

供电电源电压及极性 硬件测试 设备供电正常 告警指示工作正常 硬件通电无故障

网管功能 同步功能 模拟测试 呼叫接通率 计费准确率

会议电视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070102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会议电视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4.2.8 通信系统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和系统检测的内容应符合表 4.2.8(II)的要求。 表 4.2.8(II) 通信系统工程检测项目表

II 会议电视系统安装工程 序号 1 1) 2) 3) 4) 2 1) 2) 3) 4) 8 检 安装环境检查 机房环境 会议室照明、音响及色调 电源供给 接地电阻值 设备安装 管线敷设 话筒、扬声器布置 摄像机布置 监视器及大屏幕布置 测 内 容 序号 1) 2) 3) 4) 5) 6) 4 1) 2) 5 单机测试 信道测试 传输性能指标测试 画面显示效果与切换 系统控制方式检查 时钟与同步 监测管理系统检测 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 系统实时显示功能 计费功能 检 测 内 容

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070103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设备安装验收检查 系统测试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4.2.8 通信系统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和系统检测的内容应符合表 4.2.8(III)的要求。 表 4.2.8(III) 通信系统工程检测项目表

III 接入网设备(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ADSL)安装工程 序号 1 1) 2) 3) 2 1) 2) 10 检 安装环境检查 机房环境 电源供给 接地电阻值 设备安装验收检查 管线敷设 设备机械及模块安装检查 测 内 容 序号 a. b. 4) a. b. c. d. 检 测 内 容

系统检测 收发器线路接口测试(功率谱密度,纵向 平衡损耗,过压保护) 用户网络接口(UNI)测试 25.6Mbit/s 电接口 10BASE?T 接口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 PCI 总线接口 业务节点接口(SNI)测试

时延失真 脉冲噪声 话音频带插入损耗 频带信号衰减 传输性能测试 功能验证测试 传递功能(具备同时传送 IP、 POTS 或 ISDN 业务能力) 管理功能(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 和故障管理)

卫星数字电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编号:070104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4.2.9 条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卫星数字电视系统检测 应符合要求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卫星数字电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4.2.9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系统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 在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阶段,应检查卫星天线的安装质量、高频头至室内单元的线距、功放器及 接收站位置、缆线连接的可靠性。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 3 卫星数字电视的输出电平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 采用主观评测检查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4.2.9?1 的规定。 表 4.2.9?1 有线电视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1 项 目 名 称 系统输出电平(dBμV) 系统载噪比 测 试 频 道 主观评测标准 60~80 无噪波、即无“雪花干 扰” 图像中无垂直、倾斜或 水平条纹 图像中无移动、垂直或 斜图案,即无“窜台” 图像中无沿水平方向分 布在右边一条或多条轮廓线, 即无“重影” 图像中色、亮信息对齐, 即无“彩色鬼影” 图像中无上下移动的水 平条纹,即无“滚道”现象 13 系统内的所有频道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2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3 载波互调比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4 交扰调制比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5 回 波 值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6 色/亮度时延差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7 载波交流声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8 伴音和调频广播的声音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5 电视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应不低于 4 分。具体标准见表 4.2.9?2。

无背景噪声,如丝丝声、 哼声、蜂鸣声和串音等

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图像上有稍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讨厌 图像上有明显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令人讨厌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

6 HFC 网络和双向数字电视系统正向测试的调制误差率和相位抖动,反向测试的侵入噪声、脉冲噪 声和反向隔离度的参数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检测其数据通信、VOD、图文播放等功能;HFC 用户分配网应采用中心分配结构,具有可寻址路权控制及上行信号汇集均衡等功能;应检测系统 的频率配置、抗干扰性能,其用户输出电平应取 62~68 dBμV。

有线电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控 项 目 1 有线电视系统检测应符合要求 4.2.9 条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编号:070105 项目经理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有线电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4.2.9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系统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质量检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 在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阶段,应检查卫星天线的安装质量、高频头至室内单元的线距、功放器及 接收站位置、缆线连接的可靠性。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 3 卫星数字电视的输出电平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 采用主观评测检查有线电视系统的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4.2.9?1 的规定。 表 4.2.9?1 有线电视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1 2 项 目 名 称 系统输出电平(dBμV) 系统载噪比 测 试 频 道 主观评测标准 60~80 无噪波、即无“雪花干 扰” 15 系统内的所有频道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3 载波互调比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4 交扰调制比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5 回 波 值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6 色/亮度时延差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7 载波交流声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系统总频道的 10%且不少于 5 个, 8 伴音和调频广播的声音 不足 5 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 的高、中、低段 5 电视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应不低于 4 分。具体标准见表 4.2.9?2。 图像中无垂直、倾斜或 水平条纹 图像中无移动、垂直或 斜图案,即无“窜台” 图像中无沿水平方向分 布在右边一条或多条轮廓线, 即无“重影” 图像中色、亮信息对齐, 即无“彩色鬼影” 图像中无上下移动的水 平条纹,即无“滚道”现象 无背景噪声,如丝丝声、 哼声、蜂鸣声和串音等

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图像上有稍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讨厌 图像上有明显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令人讨厌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

6 HFC 网络和双向数字电视系统正向测试的调制误差率和相位抖动,反向测试的侵入噪声、脉冲噪 声和反向隔离度的参数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并检测其数据通信、VOD、图文播放等功能;HFC 用户分配网应采用中心分配结构,具有可寻址路权控制及上行信号汇集均衡等功能;应检测系统 的频率配置、抗干扰性能,其用户输出电平应取 62~68 dBμV。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系统的输入输出不平衡度、音 1 频线的敷设、接地形式及安装 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之 间阻抗匹配合理 2 放声系统应分布合理,符合设 计要求 最高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 和频宽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对响度、音色和音质的主 观评价,评定系统的音响效果 功能检测 4.2.10.2 条 4.2.10.3 条 4.2.10.4 条 4.2.10.5 条 4.2.10.1 条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4.2.10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系统的输入输出不平衡度、音频线的敷设、接地形式及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之间阻抗 匹配合理; 2 3 4 5 放声系统应分布合理,符合设计要求; 最高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和频宽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对响度、音色和音质的主观评价,评定系统的音响效果; 功能检测应包括:

1) 业务宣传、背景音乐和公共寻呼插播; 2) 紧急广播与公共广播共用设备时,其紧急广播由消防分机控制,具有最高级优先权,在火灾和突 发事故发生时,应能强制切换为紧急广播并以最大音量播出;紧急广播功能检测按本规范第 7 章 的有关规定执行; 3) 功率放大器应冗余配置,并在主机故障时,按设计要求备用机自动投入运行; 4) 公共广播系统应分区控制,分区的划分不得与消防分区的划分产生矛盾。

计算机网络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控 项 目
2 1 连 通 性 网管工作站应能够和任何一台网络设备通信 各子网(虚拟专网)内用户之间的通信功能检测 5.3.3.1 条 5.3.3.2 条 5.3.3.3 条 5.3.4 条

编号:070201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检 检测局域网内的用户与公用网之间的通信能力 测 计算机网络路由检测应符合要求

容 具备容错力的网络系统,应具有错误恢复和故障隔离功 错 能,主要部件应冗余设置,并在出现故障时可自动切换 功 能 检 测

对有链路冗余配置的网络系统, 当其中的某条链路 断开或有故障发生时,整个系统仍应保持正常工 作,并在故障恢复后应能自动切换回主系统运行

网 网管系统应能够搜索到整个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 络 图和网络设备连接图 管 网络系统应具备自诊断功能,当某台网络设备或线路 理 发生故障后,网管系统应能够及时报警和定位故障点 功 能 应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配置和网络性能检测, 检 提供网络节点的流量、广播率和错误率等参数 测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计算机网络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5.3.3 连通性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1 2 根据网络设备的连通图,网管工作站应能够和任何一台网络设备通信; 各子网(虚拟专用)内用户之间的通信功能检测:根据网络配置方案要求,允许通信的计算机之间可 以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不允许通信的计算机之间无法通信;并保证网络节点符合设计规定 的通讯协议和适用标准; 3 5.3.4 根据配置方案的要求,检测局域网内的用户与公用网之间的通信能力; 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路由检测,路由检测方法可采用相关测试命令进行测试,或根据设计要求使用 网络测试仪测试网络路由设置的正确性。
5.3.5 容错功能的检测方法应采用人为设置网络故障,检测系统正确判断故障及故障排除后系统自动恢 复的功能;切换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内容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对具备容错力的网络系统,应具有错误恢复和故障隔离功能,主要部件应冗余设置,并在出现故 障时可自动切换; 20

对有链路冗余配置的网络系统,当其中的某条链路断开或有故障发生时,整个系统仍应保持正常 工作,并在故障恢复后应能自动切换回主系统运行。

5.3.6 网络管理功能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网管系统应能够搜索到整个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和网络设备连接图; 2 网络系统应具备自诊断功能,当某台网络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后,网管系统应能够及时报警和定 位故障点; 3 应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配置和网络性能检测,提供网络节点的流量、广播率和错误率等参数。

应用软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编号:070202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软件产品质量检查 应 用 软 件 测 试 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文档测试 可靠性测试 互连测试 回归测试

应用软件操作命令界面 应符合要求 应用软件应具有扩展性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应用软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5.4.3 软件产品质量检查应按照本规范第 3.2.6 条的规定执行,应采用系统的实际数据和实际应用案例进 行测试。 5.4.4 应用软件检测时,被测软件的功能、性能确认宜采用黑盒法进行,主要测试内容应包括: 1 功能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行软件系统的所有功能,以验证系统是否符合功能需求; 2 性能测试:检查软件是否满足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性能,应对软件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辅助存储 区、处理精度进行检测; 3 文档测试:检测用户文档的清晰性和准确性,用户文档中所列应用案例必须全部测试; 4 可靠性测试:对比软件测试报告中可靠性的评价与实际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可靠性验证; 5 互连测试:应验证两个或多个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连性; 6 回归测试:软件修改后,应经回归测试验证是否因修改引出新的错误,即验证修改后的软件是否 仍能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
5.4.5 应用软件的操作命令界面应为标准图形交互界面,要求风格统一、层次简洁,操作命令的命名不 得具有二义性。 5.4.6 应用软件应具有可扩展性,系统应预留可升级空间以供纳入新功能,宜采用能适应最新版本的信 息平台,并能适应信息系统管理功能的变动。 23

网络安全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1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 产品必须具有产品销售许 可证 如果与因特网连接,网络安 全系统必须安装防火墙和 防病毒系统 网络层安全的安全检测应 符合要求 系统层安全应满足要求 应用层安置的身份认证、 访 问控制应符合要求 5.5.2 条

编号:070203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物理层安全应符合要求 应用层安全的完整性、 保密 性、安全审计应符合要求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网络安全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5.5.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必须具有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监察部门审批颁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 ;特殊行业有其他规定时,还应遵守行业的相关规定。 5.5.3 如果与因特网连接,智能建筑网络安全系统必须安装防火墙和防病毒系统。 5.5.4 网络层安全的安全性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防攻击:信息网络应能抵御来自防火墙以外的网络攻击,使用流行的攻击手段进行模拟攻击,不 能攻破判为合格; 2 因特网访问控制:信息网络应根据需求控制内部终端机的因特网连接请求和内容,使用终端机用 不同身份访问因特网的不同资源,符合设计要求判为合格; 3 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的安全隔离:测试方法应按本规范第 5.3.2 条的要求,保证做到未经授权,从 信息网络不能进入控制网络;符合此要求者判为合格; 4 防病毒系统的有效性:将含有当前已知流行病毒的文件(病毒样本)通过文件传输、邮件附件、网上 邻居等方式向各点传播,各点的防病毒软件应能正确地检测到该含病毒文件,并执行杀毒操作; 符合本要求者判为合格; 5 入侵检测系统的有效性:如果安装了入侵检测系统,使用流行的攻击手段进行模拟攻击(如 DoS 拒 绝服务攻击),这些攻击应被入侵检测系统发现和阻断;符合此要求者判为合格; 6 内容过滤系统的有效性:如果安装了内容过滤系统,则尝试访问若干受限网址或者访问受限内容, 这些尝试应该被阻断;然后,访问若干未受限的网址或者内容,应该可以正常访问;符合此要求 者为合格。 5.5.5 系统层安全应满足以下要求: 1 2 3 4 操作系统应选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一定安全强度的操作系统; 使用安全性较高的文件系统; 严格管理操作系统的用户账号,要求用户必须使用满足安全要求的口令; 服务器应只提供必须的服务,其他无关的服务应关闭,对可能存在漏洞的服务或操作系统,应更 换或者升级相应的补丁程序;扫描服务器,无漏洞者为合格; 5 认真设置并正确利用审计系统,对一些非法的侵入尝试必须有记录;模拟非法尝试,审计日志中 有正确记录者判为合格。 26

5.5.6 应用层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身份认证:用户口令应该加密传输,或者禁止在网络上传输;严格管理用户账号,要求用户必须 使用满足安全要求的口令; 2 访问控制:必须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及资源对象实施访问控制;用户能正确访问其获得 授权的对象资源,同时不能访问未获得授权的资源,符合此要求者判为合格。


5.5.7 物理层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中心机房的电源与接地及环境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11 章、第 12 章的规定; 2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网络工程,应按《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 磁泄漏发射保护要求》BMB5、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要求》BMZ1 和《涉及 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评测指南》BMZ3 等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检测和验收。 5.5.8 应用层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完整性:数据在存储、使用和网络传输过程中,不得被篡改、破坏; 2 保密性:数据在存储、使用和网络传输过程中,不应被非法用户获得; 3 安全审计:对应用系统的访问应有必要的审计记录。

空调与通风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编号:070301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6.3.5 条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空调与通风系统功能检测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空调与通风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5 空调与通风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空调系统进行温、湿度及新风量自动控制、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节能优 化控制等控制功能进行检测。应着重检测系统测控点(温度、相对湿度、压差和压力等)与被控 设备(风机、风阀、加湿器及电动阀门等)的控制稳定性、响应时间和控制效果,并检测设备连 锁控制和故障报警的正确性。 检测数量为每类机组按总数的 20%抽检,且不得少于 5 台,每类机组不足 5 台时全部检测。被检 测机组全部符合设计要求为检测合格。

变配电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编号:070302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电气参数测量 电气设备工作状态 变配电系统故障报警 高低压配电柜运行状态 电力变压器温度 应急发电机组工作状态 储油罐液位

蓄电池组及充电设备工作状态 6.3.6 条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变配电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6 变配电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变配电系统的电气参数和电气设备工作状态进行监测,检测时应利用工作 站数据读取和现场测量的方法对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用电量等各项参数的测 量和记录进行准确性和真实性检查,显示的电力负荷及上述各参数的动态图形能比较准确地反映 参数变化情况,并对报警信号进行验证。 检测方法为抽检,抽检数量按每类参数抽 20%,且数量不得少于 20 点,数量少于 20 点时全部检 测。被检参数合格率 100%时为检测合格。 对高低压配电柜的运行状态、电力变压器的温度、应急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储油罐的液位、蓄 电池组及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不间断电源的工作状态等参数进行检测时,应全部检测,合格率 100%时为检测合格。

公共照明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控 项 目

编号:070303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公共照明系统功能检测 6.3.7 条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31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公共照明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7 公共照明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公共照明设备(公共区域、过道、园区和景观)进行监控,应以光照度、时间 表等为控制依据,设备程序控制灯组的开关,检测时应检查控制动作的正确性;并检查其手动开 关功能。 检测方式为抽检,按照明回路总数的 20%抽检,数量不得少于 10 路,总数少于 10 路时应全部检 测。抽检数量合格率 100%时为检测合格。

给排水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1 控 2 项 3 目 4 检测 参数 液 压 位 力 6.3.8 条 6.3.8 条 6.3.8 条 6.3.8 条 6.3.8 条 6.3.8 条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自动调节水泵转速 投运水泵切换 故障状态报警和保护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33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给排水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8 给排水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中水系统进行液位、压力等参数检测及水泵运行状 态的监控和报警进行验证。检测时应通过工作站参数设置或人为改变现场测控点状态,监视设备 的运行状态,包括自动调节水泵转速、投运水泵切换及故障状态报警和保护等项是否满足设计要 求。 检测方式为抽检,抽检数量按每类系统的 50%,且不得少于 5 套,总数少于 5 套时全部检测。被 检系统合格率 100%时为检测合格。

热源和热交换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热 源 系 统 热 交 换 系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统

编号:070305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系统负荷调节 预定时间表启停 节能优化控制 故障检测记录与报警 能耗计量与统计资料 系统负荷调节 预定时间表启停 节能优化控制 故障检测记录与报警 能耗计量与统计资料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35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热源和热交换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9 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热源和热交换系统进行系统负荷调节、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和节能优化控 制。检测时应通过工作站或现场控制器对热源和热交换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等的监视、记 录与报警进行检测,并检测对设备的控制功能。 核实热源和热交换系统能耗计量与统计资料。 检测方式为全部检测,被检系统合格率 100%时为检测合格。

冷冻和冷却水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1 主 冷 冻 水 控 系 统 2 3 4 5 6

编号:070306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项 冷 却 水 目 系 统 一 般 项 目

系统负荷调节 预定时间表启停 节能优化控制 故障检测记录与报警 设备运行联动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冷冻和冷却水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10 冷冻和冷却水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系统进行系统负荷调节、预定时间表自动启停和节 能优化控制。检测时应通过工作站对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系统设备控制和运行参数、状态、故 障等的监视、记录与报警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设备运行的联动情况。 核实冷冻水系统能耗计量与统计资料。 检测方式为全部检测,满足设计要求时为检测合格。

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1 电 主 梯 系 控 统 自 项 动 扶 目 梯 系 统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1 2

编号:070307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监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11 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应对建筑物内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进行监测。检测时应通过工作站对系统的运 行状态与故障进行监视,并与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核实。 检测方式为全部检测,合格率 100%时为检测合格。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子系统间数据通信接口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编号:070308 □□□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控 项 目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子系统间数据通信接口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子系统(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接口功能检测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带有通信接口的各子系统以数据通信的方式相联时,应在工作站监测子系统 的运行参数(含工作状态参数和报警信息),并和实际状态核实,确保准确性和响应时间符合设计 要求;对可控的子系统,应检测系统对控制命令的响应情况。 数据通信接口应按本规范第 3.2.7 条的规定对接口进行全部检测, 检测合格率 100%时为检测合格。

中央管理工作站及操作分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控 项 目

编号:070309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 分站功能检测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中央管理工作站及操作分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13 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功能检测 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功能进行检测时,应主要检测其监控和管理功 能,检测时应以中央管理工作站为主,对操作分站主要检测其监控和管理权限以及数据与中央管 理工作站的一致性。 应检测中央管理工作站显示和记录的各种测量数据、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等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 性,以及对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功能,并检测中央控制命令的有效性和参数设定的功能,保证 中央管理工作站的控制命令被无冲突地执行。 应检测中央管理工作站数据的存储和统计(包括检测数据、运行数据)历史数据趋势图显示,报 警存储统计(包括各类参数报警、通讯报警和设备报警)情况,中央管理工作站存储的历史数据 时间应大于 3 个月。 应检测中央管理工作站数据报表生成及打印功能,故障报警信息的打印功能。 应检测中央管理工作站操作的方便性,人机界面应符合友好、汉化、图形化要求,图形切换流程 清楚易懂,便于操作。对报警信息的显示和处理应直观有效。 应检测操作权限,确保系统操作的安全性。 以上功能全部满足设计要求时为检测合格。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实时性、可维护性、可靠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编号:070310 □□□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1 主 控 项 目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2 3 系统实时性检测 系统可维护性检测 系统可靠性检测 6.3.14 条 6.3.15 条 6.3.16 条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实时性、可维护性、可靠性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14 系统实时性检测 采样速度、 系统响应时间应满足合同技术文件与设备工艺性能指标的要求; 抽检 10%且不少于 10 台,少于 10 台时全部检测,合格率 90%及以上时为检测合格。 报警信号响应速度应满足合同技术文件与设备工艺性能指标的要求;抽检 20%且不少于 10 台, 少于 10 台时全部检测,合格率 100%时为检测合格。 6.3.15 系统可维护功能检测 应检测应用软件的在线编程(组态)和修改功能,在中央站或现场进行控制器或控制模块应用软件 的在线编程(组态)、参数修改及下载,全部功能得到验证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设备、网络通信故障的自检测功能,自检必须指示出相应设备的名称和位置,在现场设备故障和 网络故障,在中央站观察结果显示和报警,输出结果正确且故障报警准确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 格。 6.3.16 系统可靠性检测 系统运行时,启动或停止现场设备,不应出现数据错误或产生干扰,影响系统正常工作。检测时 采用远动或现场手动启/停现场设备,观察中央站数据显示和系统工作情况,工作正常的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切断系统电网电源,转为 UPS 供电时,系统运行不得中断。电源转换时系统工作正常的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46

中央站冗余主机自动投入时, 系统运行不得中断; 切换时系统工作正常的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现场设备安装及检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编号:070311 □□□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控 项 目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1 2 3 现场设备安装质量检查 现场设备性能检测 6.3.17 条 6.3.18 条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项目经理

现场配置和运行情况评测 6.3.19 条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现场设备安装及检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6.3.17 现场设备安装质量检查 现场设备安装质量应符合 GB50303 第 6 章及第 7 章、 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检查合格 率达到 100%时为合格。 1 传感器:每种类型传感器抽检 10%且不少于 10 台,传感器少于 10 台时全部检查; 2 执行器:每种类型执行器抽检 10%且不少于 10 台,执行器少于 10 台时全部检查; 3 控制箱(柜):各类控制箱(柜)抽检 20%且不少于 10 台,少于 10 台时全部检查。 6.3.18 现场设备性能检测 1 传感器精度测试, 检测传感器采样显示值与现场实际值的一致性; 依据设计要求及产品技术条件, 按照设计总数的 10%进行抽测, 且不得少于 10 个, 总数少于 10 个时全部检测, 合格率达到 100% 时为检测合格; 2 控制设备及执行器性能测试,包括控制器、电动风阀、电动水阀和变频器等,主要测定控制设备 的有效性、正确性和稳定性;测试核对电动调节阀在零开度、50%和 80%的行程处与控制指令的 一致性及响应速度;测试结果应满足合同技术文件及控制工艺对设备性能的要求。 检测为 20%抽测,但不得少于 5 个,设备数量少于 5 个时全部测试,检测合格率达到 100%时为 检测合格。 6.3.19 根据现场配置和运行情况对以下项目做出评测: 1 控制网络和数据库的标准化、开放性; 2 系统的冗余配置,主要指控制网络、工作站、服务器、数据库和电源等; 3 系统可扩展性、控制器 I/O 口的备用量应符合合同技术文件要求,但不应低于 I/O 口实际使用数 的 10%;机柜至少应留有 10%的卡件安装空间和 10%的备用接线端子; 4 节能措施评测,包括空调设备的优化控制、冷热源自动调节、照明设备自动控制、风机变频调速、 49

VAV 变风量控制等,根据合同技术文件的要求,通过对系统数据库记录分析、现场控制效果测试 和数据计算后做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评测。 结论为符合设计要求或不符合设计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检 测应按 GB50166 规定执行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应 是独立的系统 除 GB50166 规定外的火灾自动报 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 联动关系应按检测方案进行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防护功能应符合规定 检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汉化图形 显示界面及中文屏幕菜单等功能
检测消防控制室向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传 输、显示火灾报警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 性,检测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接口、建 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火灾报警的响应及其 火灾运行模式

编号:070401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检测消防控制室与安防系统等其 他子系统的接口和通信功能 检测火灾探测器的数量、性能及 安装位置 新型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和功能 检测 公共广播和紧急广播共用应符合

要求 安防系统中相应的子系统对火灾 报警的响应等功能的检测,应采 7.2.11 条 用在现场模拟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的方式进行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系 统与其他系统合用控制室应满足 相应规定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7.2.1 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检测应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 范》GB50166 的规定执行。 7.2.2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应是独立的系统。 7.2.3 除 GB50166 中规定的各种联动外, 当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还与其他系统具备联动关系时, 其检测按本规范 3.4.2 条规定拟定检测方案,并按检测方案进行,但检测程序不得与 GB50166 的 规定相抵触。 7.2.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防护功能,应符合《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和严酷等级》 GB16838 的有关规定。 7.2.5 检测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汉化图形显示界面及中文屏幕菜单等功能,并进行操作试验。 7.2.6 检测消防控制室向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传输、显示火灾报警信息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检测与建筑设 备监控系统的接口、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火灾报警的响应及其火灾运行模式,应采用在现场模拟 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方式进行。 7.2.7 检测消防控制室与安全防范系统等其他子系统的接口和通信功能。 7.2.8 检测智能型火灾探测器的数量、性能及安装位置,普通型火灾探测器的数量及安装位置。 7.2.9 新型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及功能检测应包括: 1 2 3 早期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 大空间早期火灾智能检测系统、大空间红外图像矩阵火灾报警及灭火系统; 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7.2.10 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共用时,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的要求,并执 行本规范第 4.2.10 条的规定。 52

7.2.11 安全防范系统中相应的视频安防监控(录像、录音)系统、门禁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对火 灾报警的响应及火灾模式操作等功能的检测,应采用在现场模拟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方式进行。 7.2.12 当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与其他系统使用控制室时,应满足 GB50116 和《智能建筑设计标 准》GB/T50314 的相应规定,但消防控制系统应单独设置,其他系统也应合理布置。

安全防范系统综合防范功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防范范围、重点防范部位和要 1 害部门的设防情况、防范功 能,以及安防设备的运行应达 到设计要求 2 各种防范 子系统之 间的联 动 应达到设计要求 监控中心系统记录的质量和 保存时间应达到设计要求 安全防范 系统与其 他系统 进 4 行系统集成时,应检查系统的 接口、通信功能和传输的信息 等应达到设计要求 8.3.4.1 条 8.3.4.1 条 8.3.4.1 条 8.3.4.1 条

编号:070501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安全防范系统综合防范功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8.3.4 安全防范系统综合防范功能检测应包括: 1 防范范围、重点防范部位和要害部门的设防情况、防范功能,以及安防设备的运行是否达到设计 要求,有无防范盲区; 2 各种防范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 监控中心系统记录(包括监控的图像记录和报警记录)的质量和保存时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4 安全防范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系统集成时,应按本规范第 3.2.7 条的规定检查系统的接口、通信功 能和传输的信息等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编号:070502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系统功能检测 图像质量检测 系统整体功能检测 系统联动功能检测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图像记 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8.3.5 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检测 检测内容:

1) 系统功能检测:云台转动,镜头、光圈的调节,调焦、变倍,图像切换,防护罩功能的检测; 2) 图像质量检测: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进行图像的清晰度及抗干扰能力的检测; 检测方法:按本规范第 4.2.9 条的规定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主观评价应不低于 4 分;抗干 扰能力按《安防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 进行检测; 3) 系统整体功能检测 功能检测应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矩阵监控主机的切 换、控制、编程、巡检、记录等功能; 对数字视频录像式监控系统还应检查主机死机记录、图像显示和记录速度、图像质量、对前端设 备的控制功能以及通信接口功能、远端联网功能等; 对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除检测其记录速度外,还应检测记录的检索、回放等功能; 4) 系统联动功能检测 联动功能检测应包括与出入口管理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巡更管理系统、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等 的联动控制功能; 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图像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2 摄像机抽检的数量应不低于 20%且不少于 3 台,摄像机数量少于 3 台时应全部检测;被抽检设备 57

的合格率 100%时为合格;系统功能和联动功能全部检测,功能符合设计要求时为合格,合格率 100%时为系统功能检测合格。

入侵报警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070503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4 系统控制功能检测 5 系统通信功能检测 6 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7 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测 8 报警系统管理软件功能检测

报警系统报警事件存储记录 的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59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入侵报警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8.3.6 1 入侵报警系统(包括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检测 检测内容:

1) 探测器的盲区检测、防动物功能检测; 2) 探测器的防破坏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器的防拆报警功能,信号线开路、短路报警功能,电源线被 剪的报警功能; 3) 探测器灵敏度检测; 4) 系统控制功能检测应包括系统的撤防、布防功能,关机报警功能,系统后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等; 5) 系统通信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息传输、报警响应功能; 6) 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7) 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号对相关报警现场照明系统的自动触发、对监控摄像机的自动 启动、视频安防监视画面的自动调入,相关出入口的自动启闭,录像设备的自动启动等; 8) 报警系统管理软件(含电子地图)功能检测; 9) 报警信号联网上传功能的检测; 10) 报警系统报警事件存储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2 探测器抽检的数量应不低于 20%且不少于 3 台,探测器数量少于 3 台时应全部检测;被抽检设备 的合格率 100%时为合格;系统功能和联动功能全部检测,功能符合设计要求时为合格,合格率 100%时为系统功能检测合格。

出入口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系统主机在离线情况下, 控制器独立工作的准

编号:070504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确性、实时性和储存信息的功能 系统主机对控制器在线控制时,控制器工作 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储存信息的功能,控制 器和系统主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功能 检测掉电后, 系统启用备用电源应急工作的 准确性、实时性和信息的存储和恢复能力 通过系统主机、控制器及其他控制终端,实 时监控出入控制点的人员状况 系统对非法强行入侵及时报警的能力 系统与消防系统报警时的联运功能 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系统的数据存储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 要求 演示软件的所有功能, 以证明软件功能与任 务书或合同书要求一致 根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对软件逐项进行测 试 对软件系统操作的安全性进行测试 对被验收的软件进行综合评审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出入口控制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8.3.7 1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的检测 检测内容:

1) 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的功能检测 a) 系统主机在离线情况下,出入口(门禁)控制器独立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储存信息的功能; b) 系统主机对出入口(门禁)控制器在线控制时,出入口(门禁)控制器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储存信 息的功能,以及出入口(门禁)控制器和系统主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功能; c) 检测掉电后,系统启用备用电源应急工作的准确性、实时性和信息的存储和恢复能力; d) 通过系统主机、出入口(门禁)控制器及其他控制终端,实时监控出入控制点的人员状况; e) 系统对非法强行入侵及时报警的能力; f) 检测本系统与消防系统报警时的联动功能;

g) 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h) 出入口管理系统的数据存储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2) 系统的软件检测 a) 演示软件的所有功能,以证明软件功能与任务书或合同书要求一致; b) 根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性能要求,包括时间、适应性、稳定性等以及图形化界面友好程度,对 软件逐项进行测试;对软件的检测按本规范第 3.2.6 条中的要求执行; c) 对软件系统操作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如系统操作人员的分级授权、系统操作人员操作信息的存储 记录等; 62

d) 在软件测试的基础上,对被验收的软件进行综合评审,给出综合评审结论,包括:软件设计与需 求的一致性、程序与软件设计的一致性、文档(含软件培训、教材和说明书)描述与程序的一致性、 完整性、准确性和标准化程度等。 2 出/入口控制器抽检的数量应不低于 20%且不少于 3 台,数量少于 3 台时应全部检测;被抽检设备 的合格率 100%时为合格;系统功能和软件全部检测,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为 100% 时为系统功能检测合格。

巡更管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检查巡更终端、读卡机的响应功能 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检查系统编程、 修改功能以及撤防、 布防功能 检查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传输、 故障报警和指示故障位置的功能 检查系统对巡更人员的监督和记录 情况、安全保障措施和对意外情况 及时报警的处理手段 对在线联网式系统还需要检查电子 地图上的显示信息,遇有故障时的 报警信号以及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等的联动功能 系统的数据存储记录保存时间应满

编号:070505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巡更管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巡更管理系统的检测 检测内容:

1) 按照巡更路线图检查系统的巡更终端、读卡机的响应功能; 2) 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3) 检查巡更管理系统编程、修改功能以及撤防、布防功能; 4) 检查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传输、故障报警和指示故障位置的功能; 5) 检查巡更管理系统对巡更人员的监督和记录情况、安全保障措施和对意外情况及时报警的处理手 段; 6) 对在线联网式巡更管理系统还需要检查电子地图上的显示信息,遇有故障时的报警信号以及和视 频安防监控系统等的联动功能; 7) 巡更系统的数据存储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2 巡更终端抽检的数量应不低于 20%且不少于 3 台,探测器数量少于 3 台时应全部检测,被抽检设 备的合格率为 100%时为合格;系统功能全部检测,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 100%时为 系统功能检测合格。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车辆探测器灵敏度, 抗干扰性能检测 8.3.9.1.1)条 自动栅栏升降功能,防砸车功能检 测 读卡器功能检测 发卡(票)器功能检测 满位显示器功能是否正常 管理中心的计费、显示、收费、统 计、信息储存等功能的检测 出/入口管理监控站及与管理中心 站的通信是否正常 管理系统的其他功能检测 出/入口车牌和车辆图像记录的清 晰度、调用图像信息的符合情况 系统与消防系统报警时的联动功

编号:070506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10 能、电视监控系统摄像机对进出车 8.3.9.1.10)条

11 空车位及收费显示 12


管理中心监控站的车辆出入数据记 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8.3.9 1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的检测 检测内容: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功能检测应分别对入口管理系统、 出口管理系统和管理中心的功能进行检测。 1) 车辆探测器对出入车辆的探测灵敏度检测,抗干扰性能检测; 2) 自动栅栏升降功能检测,防砸车功能检测; 3) 读卡器功能检测,对无效卡的识别功能;对非接触 IC 卡读卡器还应检测读卡距离和灵敏度; 4) 发卡(票)器功能检测,吐卡功能是否正常,入场日期、时间等记录是否正确; 5) 满位显示器功能是否正常; 6) 管理中心的计费、显示、收费、统计、信息储存等功能的检测; 7) 出/入口管理监控站及与管理中心站的通信是否正常; 8) 管理系统的其他功能,如“防折返”功能检测; 9) 对具有图像对比功能的停车场(库)管理系统,应分别检测出/入口车牌和车辆图像记录的清晰度、 调用图像信息的符合情况; 10) 检测停车场(库)管理系统与消防系统报警时的联动功能;电视监控系统摄像机对进出车库车辆的 监视等; 11) 空车位及收费显示; 12) 管理中心监控站的车辆出入数据记录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2 停车场(库)管理系统功能应全部检测,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为 100%时为系统功能检

测合格。 其中,车牌识别系统对车牌的识别率达 98%时为合格。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1 数据 通信 3 2 对子系统工作状态观测并核实 8.3.10 条 对各子系统报警信息观测并核 实 8.3.10 条

编号:070507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发送命令时子系统响应情况 8.3.10 条

正确显示子系统工作状态

对各类报警信息显示、 记录、 8.3.10 条 统计情况 数据报表打印 操作方便性 8.3.10 条 8.3.10 条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8.3.10 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的检测 综合管理系统完成安全防范系统中央监控室对各子系统的监控功能,具体内容按工程设计文件要 求确定。 1 检测内容:

1) 各子系统的数据通信接口:各子系统与综合管理系统以数据通信方式连接时,应能在综合管理监 控站上观测到子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报警信息,并和实际状态核实,确保准确性和实时性;对具有 控制功能的子系统,应检测从综合管理监控站发送命令时,子系统响应的情况; 2) 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对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软、硬件功能的检测,包括: a) 检测子系统监控站与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对系统状态和报警信息记录的一致性; b) 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对各类报警信息的显示、记录、统计等功能; c) 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的数据报表打印、报警打印功能; d) 综合管理系统监控站操作的方便性,人机界面应友好、汉化、图形化。 2 综合管理系统功能应全部检测,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为 100%时为系统功能检测合 格。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应 符合规定

编号:070601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建筑群子系统电、光缆 的检测应符合规定 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 检测应符合要求 信息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 或地面上时,接线盒应严 密防水、防尘

缆线终接应符合规定 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 规定 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 应符合要求 信息插座安装应符合规定 光缆芯线终端的连接盒面 板应有标志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9.2.1 缆线敷设和终接的检测应符合 GB/T50312 中第 5.1.1、6.0.2、6.0.3 条的规定,应对以下项目进行 检测: 1 2 3 4 5 6 9.2.2 缆线的弯曲半径; 预埋线槽和暗管的敷设;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 光纤连接损耗值。 建筑群子系统采用架空、管道、直埋敷设电、光缆的检测要求应按照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的 相关规定执行。 9.2.3 1 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的检测,除应符合 GB/T50312 第 4 节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卡入配线架连接模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 进行排序; 2 端接于 RJ45 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T568A 或 T568B) 之一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 9.2.4 信息插座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时,接线盒应严密防水、防尘。

9.2.6 各类跳线的终接应符合 GB/T50312 中第 6.0.4 条的规定。 9.2.7 机柜、机架、配线架安装,除应符合 GB/T50312 第 4.0.1 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机柜不应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应按设备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 固定在底座上,底座高度应与活动地板高度相同,然后辅设活动地板,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 应大于 2mm; 2 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预留有 800mm 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 600mm; 3 背板式跳线架应线配套的金属背板及接线管理架安装在墙壁上,金属背板与墙壁应紧固; 4 壁挂式机柜底面距地面不宜小于 300mm; 5 桥架或线槽应直接进入机架或机柜内; 6 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9.2.8 信息插座的安装要求应执行 GB/T50312 第 4.0.3 条的规定。 9.2.9 光缆芯线终端的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控 项 目
采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布线 1 系统监测应包括工程电气 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 9.3.4 条

编号:070602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1 系统管理和维护时,应按 规定进行检测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综合布线系统性能检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9.3.4 系统监测应包括工程电气性能检测和光纤特性检测,按 GB/T50312 第 8.0.2 条的规定执行。
9.3.5 采用计算机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管理和维护时,应按下列内容进行检测: 1 中文平台、系统管理软件; 2 显示所有硬件设备及其楼层平面图; 3 显示干线子系统和配线子系统的元件位置; 4 实时显示和登录各种硬件设施的工作状态。

系统集成网络连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控 项 目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1 子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 应符合要求 10.3.6 条

编号:070701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76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系统集成网络连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10.3.6 子系统之间的硬线连接、串行通信连接、专用网关(路由器)接口连接等应符合设计文件、产品标 准和产品技术文件或接口规范的要求,检测时应全部检测,100%合格为检测合格。 计算机网卡、通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连接测试可按照本规范第 5.3.2 条有关内容进行。

系统数据集成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应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检 查系统数据集成功能,各性 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10.3.7 条

编号:070702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系统数据集成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10.3.7 检查系统数据集成功能时,应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分别进行检查,各系统的数据应在服务器统一界 面下显示,界面应汉化和图形化,数据显示应准确,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对各 子系统应全部检测,100%合格为检测合格。

系统集成整体协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主 控 项 目

编号:070703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系统集成的整体指挥协调 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本表由施工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专业 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质量检查记录(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填写在表 D.0.1 的附件表中。

系统集成整体协调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说明


10.3.8 系统集成的整体指挥协调能力 系统的报警信息及处理、设备连锁控制功能应在服务器和有操作权限的客户端检测。对各子系统 应全部检测,每个子系统检测数量为子系统所含设备数量的 20%,抽检项目 100%合格为检测合 格。 应急状态的联动逻辑的检测方法为: 1 在现场模拟火灾信号, 在操作员站观察报警和做出判断情况, 记录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门禁系统、 紧急广播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和电梯及自动扶梯系统的联动逻辑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 在现场模拟非法侵入(越界或入户),在操作员站观察报警和做出判断情况,记录视频安防监控系 统、门禁系统、紧急广播系统和照明系统的联动逻辑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3 系统集成商与用户商定的其他方法。 以上联动情况应做到安全、正确、及时和无冲突。符合设计要求的为检测合格,否则为检测不合 格。

系统集成综合管理及冗余功能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GB)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的 规 定
系统集成的综合管理功能、信 1 息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检测应符 10.3.9 条 合规定 视频图像接入时,显示应清晰, 2 图像切换正常,网络视频传输 10.3.10 条 应稳定、无拥塞 系统集成的冗余和容错功能故 障自诊断、事故情况下的安全 保障措施的检测应符合设计要 求 4 系统集成不得影响火灾自动报 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独立运行 10.3.12 条

编号:070704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专业工长 (施工员)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单位自检记录 施工班组长 项目经理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一 般 项 目 施 工 操 作 依 据 质 量 检 查 记 录

施工单位检查 结 果 评 定

项目专业 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 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带双方身份证,房本,外地户口你要有暂住证,税金. 还有房本和身份证的复印件2份,A4纸单面复印. 一可以到交易所过户,费用较高。但一劳永逸。 二如果赠与给你,要先进行赠与公证,然后...

相当好用。因为地暖所有取暖管都在地面下,不像暖气片占用太多空间,像总控分水器完全可以在墙上做个暗阁,其次,地暖散热均匀,因为取暖管在地下,取暖管热辐射自然是由下开始,这样,室内温度...

关于北京二环路房价多少的问题,我们不同的人又不同的见解。

  不用过塑机,可以用家用电熨斗替代过塑照片;   但是,要先做试验,然后逐步摸索最适温度。   过塑机又称塑封机/过胶机/护贝机/Pouch Laminator/film Lam...

15年底装的他家的799套餐,装修各方面沟通上都没有问题,服务挺好,到现在入住了半年,还没有发现什么质量问题。总的来说个人觉得性价比还挺高的。

通俗来说,强电就是摸着对人体造成较大伤害,甚至死亡的;弱电就是摸着也对人体伤害不大的。 强电是用作一种动力能源,弱电是用于信息传递的。强弱电主要从交换频率、传输方式和功率方面区别。

强电与弱电在概念上讲,一般是容易区别的,主要区别是用途的不同。强电是用作一种动力能源,弱电是用于信息传递。具体而言,它们大致有如下区别: ⑴、交流频率不同 强电的频率一般是50Hz,称“工频”,亦即工业用电的频率;弱电的频率往往用高频或特高频,以千赫(KHz) 强电与弱电在概念上讲,一般是容易区别的,主要区别是用途的不同。强电是用作一种动力能源,弱电是用于信息传递。具体而言,它们大致有如下区别: ⑴、交流频率不同 强电的频率一般是50Hz,称“工频”,亦即工业用电的频率;弱电的频率往往用高频或特高频,以千赫(KHz)、兆赫(MHz)计。 ⑵、传输方式不同 强电以输电线路传输,弱电的传输有有线与无线之分,无线电则以电磁波传输。 ⑶、功率、电压及电流大小不同 强电功率以千瓦(KW)、兆瓦(MW)计,电压以伏(V)、千伏(KV)计,电流以安(A)、千安(KA)计;弱电功率以瓦(W)、毫瓦(mW)计,电压以伏(V)、毫伏(mV)计,电流以毫安(mA)、微安(μA)计,因而其电路可以用印刷电路或集成电路构成。 当然,强电中也有高频(数兆赫兹)与中频设备,但电压较高,电流也较大。又如手电筒与电动剃须刀虽然电压很低,功率及电流很小,仍属强电。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弱电已渗透到强电领域,如电力电子器件、无线遥控等,但这些只能算作强电中的弱电控制部份,它与被控的强电还是不同的。

电子类人们习惯分为强电(电力)和弱电(信息)两部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说强电的处理对象是能源(电力),其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功率大、频率低,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减少损耗、提高效率,弱电的处理对象主要是信息,即信息的传送和控制,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主要考虑的是信息传送的效果问题,如信息传送的保真度、速度、广度、可靠性。一般来说,弱电工程包括电视工程、通信工程、消防工程、保安工程、影像工程等等和为上述工程服务的综合布线工程。弱电是针对强电而言的。强电=(380/220)、高压不管。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能得到您的采纳!

据我所知通常情况下,把电力、照明用的电能称为强电:强电的其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功耗大、频率低,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减小损耗、提高效率; 所谓弱电是针对电力、照明用电相对而言的;把传播信号、进行信息交换的电能称为弱电。

强电和弱电是俗称了,工程上强电一般指的是建筑电力安装,照明、插座、配电房,根据各国的标准不同,基本上施工的都是110V或220的电力设备、管线安装。 弱电是指消防、智能化等工种,一般安装的设备用电基本是低压电,包括,消防、网络、广播、楼宇对讲、监控安防、楼宇自动控制等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弱电平面图怎么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