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级进模拉伸料带设计,双圈圆形3面切口凸模,与凹模,结构是怎样的,

摘 要:针对导纱针针坯的成形难点和技术要求进行了冲压工艺设计和多工位级进模具结构设计,详述了导纱针结构特点、冲压工艺、模具结构设计和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为了防止条料塑性变形引起关键尺寸误差,模具对塑性变形区域一次成形;为保证针孔与外圆弧的同心度和送料精度,模具采用了导正块、导料销和导正销进行精确定位;为保证冲孔凸模强度和刚度要求,模具采用保护套结构;为增加冲裁截面的光亮带,采用了两次整修工艺;为简化模具结构、便于修模,采用了嵌块式凹模。生产实践证明,冲压工艺合理,模具结构安全可靠,产量质量稳定。

【摘要】:针对某板状齿轮零件内外同轴度和平整度要求高以及生产批量大的特点,设计了倒装复合模,配置上压及推料系统,使倒装复合模达到顺装复合模冲压件的高精度及高平整度的要求;此装置还可以使零件嵌在条料中间带出模具冲压区,便于连续冲压;并且使复合模具有级进模生产率高、便于实现自动送料的特点;配以辊式自动送料装置后,实现了复合模自动冲压。利用模外出件装置,解决了零件嵌在条料中间不易排出的问题。将台阶式模柄改成盖板式模柄,可以方便模具的刃磨以及更换老化的橡胶。


李四军,齐克敏,叶何舟,高毅,尹红;[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李奇涵,冯伟东,马风雷,李任江;[J];电加工与模具;2003年02期
刘庆国,李纬民,顾雪松,钱志平,肖凯伯;[J];锻压技术;1997年03期
尹业宏;安宁;孙金风;;[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摘要】:正 1、概述冲多孔模具是为了冲制“收集极片”而设计的,冲件如图1所示.共105只孔.分布密集,孔距为4mm,材料厚度为0.1mm。材料为镍带 Ni6,性较饮。在通常情况下,用级进模加工.有20个工步。这样加工的累积误差很大,难以保证孔距的精度。如用冲孔模,一次冲出105只孔,则模具的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且强度不高.影响使用寿命。现在采用新设计的模具解决了上述问题。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吕立华,王振生,刘学振,刘鹏,张定潮,胡严政,李赤波;[J];钢管;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建华;武群利;;[A];2008年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新兴铸管杯》工艺论坛征文论文集[C];2008年
李荣华;;[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班景江;朱长平;王丽;;[A];2002年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高潮;李荣叶;尹忠强;李宁;;[A];第八届全国塑性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高潮;李荣叶;尹忠强;李宁;;[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申长雨;陈静波;刘春太;李倩;;[A];’2000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贾林才;郝解玲;薛淑娥;邹鹏;王学明;;[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王旭;刘素娟;杨秀丽;;[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C];2002年
李松;;[A];第十七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杨敏;;[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朱宇 秦羽;[N];宁波日报;2009年
郭东福 周绍斌 陈云峰;[N];闽南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宗毅 特约记者 谢乐平;[N];厂长经理日报;2002年
本报记者 谢黎 严盘成 严峻;[N];中国工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欧阳建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龚光燃;[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吴安德;[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伸级进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