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IT了之后身边的同学都去募才网找工作了我是不是也该一起去

原标题:梅花创投吴世春:早期股权投资是新经济穿越寒冬最好的武器

创客猫注:在“第18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普华资本董事长&头头是道基金创始人曹国熊、圊松基金创始合伙人&A8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CEO刘晓松、道生资本创始合伙人吴彬以及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围绕《超级天使的投資哲》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圆桌讨论由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中国青年天使会会长李竹担任圆桌主持。

天使投资人逐渐由个人转為机构化这是天使投资目前很明显的变化。刘晓松表示一个基金要做好就应该有组织。包括在人员的培训上只有价值观统一,基金財能走得更长远

曹国熊认为天使机构化的原因是由于行业的发展,导致目前天使轮融资金额越来越大除了资金上的支持,机构化可以幫助企业在战略上提供更多的帮助

“当看好一件事的时候,不要放弃持续下注,不要交了费后等着别人去收割”这是吴世春的投资哲。

吴彬认为天使投资要想得到较好的回报,特点有两点:一、参与得早;二、抓住好项目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删减)

天使投资逐渐从个人转为机构化

李竹:大家都做天使投资很多年了,也经历过很多波峰和波谷从你们做天使投资到现在,感觉这个行業有什么变化有没有一些故事可以讲一讲的?

刘晓松:天使投资这个名字是2010年、2011年左右被大家知道

当时清华经管院搞了一个中国十大忝使投资人,我记得最早一批人有雷军等等但是上台的人,包括我自己在这之前都不觉得我们是天使。冯仑说天使的背后都是魔鬼資本家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天使不天使的在2010年之前大家看见好的项目和喜欢的项目就投了,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天使

大概2012年左右,出現大量的机构天使比较早的就是徐小平,还有包括青松基金当时雷军和我们探讨过,干天使适不适合机构来干他是觉得不适合,所鉯他干YY和UC全是他个人干的。

我觉得一个基金要干好还是得有一个组织。我现在的逻辑是管基金就得像企业一样管,包括人的培训還有价值观得统一,才能走得长

要说变化,最早不知不觉做天使然后是名正言顺做天使,最后是组织化做天使

曹国熊:现在机构化忝使越来越多,跟整个企业发展的环境也有关系他需要的不仅仅是钱了,可能十年前我们给一小部分钱就能起来现在投资的金额也越來越大,大的天使轮越来越多

倒不是说他想要融那么多,而是这个行业本身发展就需要那么多钱给了钱之外,可能在行业上在战略仩的各种帮助会越来越多,所以还是机构化的天使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李竹:你现在个人如果来投一些项目是用什么樣的标准来看为什么在4亿美金的时候投今日头条呢?

曹国熊:其实也看不清楚朋友推过来的,觉得也不错就投了现在个人也挺少投叻,必须有机构在要跟着基金去投。基金去找一些天使的项目一定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人,或者说靠谱的朋友推荐过来熟悉的人这是苐一个前提。

第二个前提还是会在我们所熟悉的这些领域。因为只有熟悉的领域不管从人脉、从经验、从行业的发展,我们也看得略微清楚一些可能能帮到他一些。

吴世春:我也是从个人天使到机构天使的转变一直到2014年,觉得第一需要有更多的钱来覆盖更多的项目,需要有一个机构化的团队包括投后管理和退出,还有前面的募资所以慢慢团队越做越大,管理的项目越来越多现在我觉得已经鈈叫天使投资了,应该叫早期投资覆盖的范围从天使轮一直到A轮,这个阶段都能投所以我觉得这是天使投资人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李竹:往后面走机构化会不会成为一个趋势呢?

吴世春:你发现自己投的项目有一种冲动还是会往后面走。我们坚持在早期覆盖项目後期不断加重,有的项目会一投连续投三四轮

今年敲钟的小牛电动,我们在这个项目上面投了四轮每一轮我们都覆盖,并且在后面两輪我们也是领投别人不看好的时候我们还领投,这已经超出了一个天使投资的范畴

吴彬:我有好几点跟世春挺接近的,也是从个人慢慢成立机构

天使行业的变化是在机构化,好像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是这样背后的原因就是我想要更加规范,项目越来越多相对VC和PE,Φ后期往前面走的越来越多,这个也比较明显

李竹:你们在投资的过程当中最看重哪一个领域?在这里面有没有自己一些投资的哲和觀点每个人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吴世春:因为我们做早期投资最早的时候只能看人,我发现这种钱比较难赚

投手游大掌门的时候,他们是做社交游戏后来做了好几次转型,中间没有钱我们继续借钱给他们。

趣店也是罗敏几次创业一直加注,后来在金融科技仩面获得成功小牛电动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好像就没有很顺的时候都是赚得非常困难的钱。只有那种非常困难的钱才适合我们这样嘚人赚。

如果说投资哲就是对一个事情不能放弃,你只要看好他就要持续下注,不要交了费最后别人去收割了。

吴彬:现在看下来回报比较好的有几个特点:

第一,要参与得早像唯品会等都是按照创始人1:1投的。当时他来找你的时候主要都是你自己的资金。在某方面你比较有经验有一些事情能聊到一起,所以要参与得到

第二,好一点的项目基本上或者是全部,这个人都中间转型了什么東西让你坚持下来,就是人

第三,要拿得久才能让自己有比较有自豪的背景

李竹:天使有一个特点,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你是苐一个参与进去的,你是双重角色你可能是投资人,也是合作者这就是认知的红利。

天使投资人从人脉红利、从认知比别人早赚钱。天使投资人比的是认知更早

刘晓松:李竹讲得对,你要做天使做好早期投资就是要早。青松基金最看重的就是行研行研的主要目嘚就是先人一步看到机会,你必须比别人最少早半年看到未来半年要发生什么所以青松基金一直强调不懂就别说话,没有一万小时的行研就别开口好好去做功课。

行研最难的其实是怎么定义新的领域

在2011年的时候,青松基金把整个基金定义到移动互联网这个细分领域那个时候移动互联网叫细分领域,谁拿出报告我做一个行研研究的是互联网,但是到今天你如果说我做一个行研做移动互联网,那你簡直就是胡说这个行业太大了。

今天如果你要做行业你要做到什么呢?比如说我们现在青松基金做了一支基金叫青松智慧基金,专門做人工智能的我们专注在四个细分赛道,人工智能和医疗是我们的一个赛道我们也定义得很清楚,通过人工智能在医药哪些方面作為细分大概有五个点。只有在这样的细分点上去做研究你才可以看透说半年以后发生什么,你没有牛到这个程度哪个行业半年以后發生什么,你都能看到这是不可能的。

第二你的精力也有限你不可能研究太多的行业,所以做行研最难的是定义细分领域每个时间點细分领域的定义又不一样,这是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就是赛道,有没有赛道是长青树基本上每个赛道都有企业,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周期有的周期长,有的周期短在做行研和赛道选择上面,一定是在细分的时候发生的

我举一个例子,在2012年的时候其实我们当时看箌了视频,3G开始开放3G开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就是说手机上的视频商业化时间来了所以我们当时是有五个团队在干视频直播的,嘫后有教育还有很多行业通过视频去看有没有可能对接。教育很多都起来了我们也可以去跟,但是赚不了多少钱所以一定要做早期。

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我们大概投出了八个独角兽,是从第一轮投的等到后期投独角兽,已经20亿了变成30亿,你再扣掉也挣不了多尐钱。李竹说要有什么秘籍大白话叫行研,行研这句话听起来很枯燥你怎么做行研还是有很多的讲究。

李竹:你们做了行研之后一個是选择企业,第二个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能给一些帮助。包括你们孵化映客

刘晓松:我们投整个项目当中,转型成功的项目很少荿功的独角兽只有一个,其他的都是从赛道上跑出来的

我们基本上不太主张创业者去转赛道。青松基本的逻辑帮忙不添乱,创始人在找你的帮忙的时候你就得去热情帮忙,不太过多干预他的决策也有到中间去换赛道的,我们也不干涉他他自己换。

曹国熊:天使投資非常早期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的体会在投的时候,应该选择的是相信这个人要琢磨和分析他。在投的里面是随缘做早期天使沒有说一定要刻意投,或者一定不投

第二,如果是天使投资我还是会在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或者比较有积累的一些领域去投不管是賦能也好,帮助也好我对内容比较感兴趣,很容易判断出来哪些是可以做一些天使投资

做天使投资太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我要觉得分析两个事情其实是很难用在天使投资上的天使投资更多是相信这个人能做成,现在大家都是有投资机构的用机构在投资,所以最后这個判断很关键的一步是在下一轮做Pre-A的时候我们这个筐里面有很多优秀的种子,是不是应该加注和持续帮助这个企业这个时候要有更多嘚分析和判断。

天使投资更多靠的是一种直觉或者你的人脉。往后VC的时候需要更多机构的配合,需要更多的分析

李竹:你现在看好哪些方向,或者是明年看好哪些方向

曹国熊:我们看好的领域有很多,消费是一个医疗领域里面的精准医疗下面细分的方向,还是有較多的投资现在硬科技的天使都很贵,都需要很多的钱

李竹:大消费、精准医疗和硬科技。刘晓松提到了人工智能明年你们看好哪個领域?吴世春

吴世春:我们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现在的智能制造、消费升级还有出海下乡,还有就是微信生态互联网就是这几个關键领域。

吴彬:有些领域肯定会持续看好的比如说人工智能、新消费。至于说明年或者是后年因为我个人偏好TO C,接下来也会多看一些企业供应链信息化的企业

在你有能力融资时,就应储粮备战

李竹:现在天使投资是不是也出现了向头部集中的趋势尤其是因为机构囮以后,LP对这些机构的选择对GP的选择都是比较挑剔的,这个马太效应是不能存在的未来几年经济的波动是一个大的趋势,不确定性比較多尤其是昨天谈到了投资和募资的下滑,你们的策略是什么有没有什么新的布局的想法?

曹国熊:天使投资肯定是存在的它需要┅定的视野。其实做一个小而精的持续帮助创业者的天使投资,是两极分化的小而精也是可以把服务做得更加细。

第二是现在目前大嘚环境下大家都讲虽然是冬天但很有信心,觉得春天马上到来天使投资需要的资金不大,我至少没有感觉到寒冬更深的感觉是在下┅轮融资的时候,接棒的提前度可能更加精挑细选一些

吴彬刚才的一个观点很好,如果是你真的非常欣赏的创始人和创业者那就是时點。中间这个短缺的过程你帮他顶过去。这个一开始真的是看不清楚他一定会犯错,我们也要允许他犯错可能在转到第三个方向的時候,在这个寒冬期既然选择了相信,还是要更好对待创业者支持力度可能更大一些。

刘晓松:天使投资的马太效应是已经出现了洏不是会不会出现。这一轮经济周期下来基本上非常多的天使投资人都不好意思在说自己在干天使了,因为也募不到资了其实投资的風险是靠概率来消除的,就是你得投足够多这个企业你看好,将来他是独角兽这一定是胡说八道。你问我投十个能出一个独角兽,峩能有感觉的但是哪一个我不知道,这就是通过概率来获得

有一个项目肯定是超高回报,其他项目可能会很平庸但是你的策略必须讓这10%的机会发生。我们投资的时候就是要求每个项目有30倍的潜力,然后实际我们要求最少10%的项目我们大概做到10%的项目是300倍的回报,这個成绩算很好了

为什么我现在看好人工智能和科技,我也非常看好清华系的同就是因为他们踏踏实实地做科技,甚至去做延伸的技术这个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什么华为有这么大的价值呢因为他干了非常多的原生技术。所以基金第一可能需要更长像美国那样十几年嘚基金应该有,深圳市有一个天使母基金政府投钱,不要回报这个非常伟大。

李竹提的这个问题在经济环境下面大家需要思考的我覺得有几点。

第一一定是把时间轴拉长来看机会;

第二,短期一定是盯住自己的现金流我是希望我们的被投企业一定要存足自己的粮喰,另外就是融资不是在你缺钱的时候再去融资而是你能融资的时候,你没有足够粮食储备的时候你就要融资。

我投资的时候基本上鈈去看资金使用的我觉得没有什么使用的地方也得存钱。创始人有钱打起仗来心里踏。

李竹:你的投资节奏会是什么样的是保持原來的投资节奏吗?

刘晓松:青松基金在过去12个月投资节奏是加快的因为我们觉得我们看的细分领域基本上没有变化,我们看消费、人工智能、教育、文娱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文娱很多人不太看好说文娱是重灾区,其实你错了现在文娱特别便宜,经济不好的時候口红效应是最反经济周期的,这个时候你不投你什么时候投?你要逆向来想这件事情

吴世春:今年我们还是做了几件事情,第┅我们把我们一期、二期LP的钱,本金该给了LP了四年的时间还本,还是比较快的回报给LP今年LP继续投我们新的基金,今年我们完成了两支人民币基金的募集这也是非常快,就是快募快投快退今年投资速度跟去年相比没有明显的下降,还是保持自己的节奏

我们认为早期的股权投资对于新经济来讲,是穿越寒冬周期最好的一个武器因为第一早期便宜;第二新经济是现在中国最大的发展动力。现在投的企业都是三五年后去上市或者敲钟的企业,所以穿越这个周期是没有问题的

(以上创客猫现场稿件,转载需注明来源)

现在中国社会JAVA去那个公司找工作仳较靠谱募才网还是智联招聘啊... 现在中国社会JAVA去那个公司找工作比较靠谱募才网还是智联招聘啊?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楿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我建议你选择募才网,因为募才网主要招聘的就是Java人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未来不远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之哋,一定是养猪行业灯火辉煌之处...

10年前,拿着功能单一的按键机你会想到,曾被认为是“奢侈品”的智能手机也会变成人人都消费嘚起的平价品吗?

10年前带着钱包出门还怕被偷,你会想到出门不带钱只带一部手机会成为普遍现象吗?

10年前远在他乡打拼的你,思念亲人只能通过电话解乡愁时会想到,在线视频这种通讯方式能够让你远离家乡也能看到亲人那熟悉的面庞吗?

这样的变化还有很哆,10年前10年后人们生活的时代,俨然已是一个天一个地

互联网一来,所有的行业都要重做一遍

我们从未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互联网科技給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不早也不迟刚好是互联网发展的高速期。

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一来,所有的行业都要偅做一遍

而一度被视为“低科技含量”的农牧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同样会迎来新的机遇。

都说民以食为天除了每日必不可少的粮食,作为猪肉生产、消费大国的中国养猪业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也并不逊色“互联网+农业”已经先试先行,那么“互联网+养猪业”这條路又该怎么走?

互联网+养猪是一场“闹剧”?

尽管许多行业都已经纷纷搭上互联网快车实现转型升级但在大多数人的固有认知里,互联网养猪依然还被认为是一场“闹剧”,但近期随着诸多IT界大佬“上山下乡”进军养猪业不少人“不相信”的态度,似乎又有所妀变

实际上,这并无可厚非扎根行业多年的养猪人都知道,养猪业与农业、工业等传统行业有很大的不同猪是活的,伺候起来跟伺候一个孩子差不多并没那么容易,担心它吃不饱、担心它生病也担心它受冻人都不一定能解决的难题,互联网靠谱吗

对于“互联网養猪”,由于互联网自带了太多的光环一提到互联网大家就会马上联想到高门槛的技术、自带热度的IT业·····很多人都会不自觉的把关注点放到了“互联网”身上,而忽略了“养猪”部分,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互联网养猪“养猪”依然还是本质,互联网说白了只昰一种帮助提高养猪效率的工具

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养猪并不代表着未来猪场里不需要人,反之需要更多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这個工具的综合型人才,未来的养猪人不仅仅是专于某个领域,更是要适应时代发展不断给自己提出高要求的“多面手”

江山代有才人絀,各领风骚数百年

互联网科技赋能养猪业并深刻地改变传统“脏、累、苦”的养殖模式后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加入到这个荇业中,并成为“主力军”而这些对生活环境条件颇为苛刻的年轻群体,能够像老一辈养猪人一样愿意扎根在这个行业中吗?

也许我们現在还难以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这个行业一直存在,就会“后继有人”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养猪人,也必定会创造行业的新时代

2018年12月11日,华中农大校长李召虎带队来到扬翔公司交流茬参观了扬翔的楼房猪场,体验了FPF未来猪场后李校长表示“不虚此行”,更是从高校培养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层面说道:高校培养出的人財是继续坚守在传统行业的岗位上精耕细作,还是在互联网的舞台上起舞值得好好思考一番。

言外之意即“互联网时代行业已经对囚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变才能求进”

华农校长李召虎、副校长姚江林;扬翔总裁施亮、董事长莫金枝女士出席了本次交流会。

李召虎校长还提到作为扬翔校企合作伙伴,双方合作已经进入新时期在产业发展对科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的大背景下,华农将继续深化双方合作一同为“中国成为养猪强国竭尽所能”。

2005年到2018年扬翔在养猪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经历了传统养猪到科养猪再到互联网养豬三个阶段始终坚信并践行“科技改变养猪业”,而发展至今扬翔要传递给新一代养猪人的“接力棒”,也已经牢牢握在了手中······

未来不远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之地,一定是养猪行业灯火辉煌之处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i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