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东省广州环保企业的2018年环境污染事件2018年环境污染事件治理能力评价资质的标准是什么?

“土壤修复产业”入选中投顾问2018年十大投资热点!1.土地市场需求持续上升拉动产业发展。中国土壤污染严重,全国土壤总超标率达16.1%,尤其是城市场地污染危害大,影响广泛,成为推动土壤修复发展的主要领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和地产市场对土地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带动对污染场地的修复需求大增。钢铁、煤炭去产能政策的实施,需要进一步盘活对冲经济风险,土壤修复是其中关键的一环,进一步拓展了土壤修复市场空间。
2.土壤修复市场空间大,属于高增速、大增量的蓝海湾市场。2016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为90亿元,到2020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增量在亿元之间,复合增长率高达88%-184%,市场增量和增速都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这两个角度衡量,土壤修复市场机会巨大。
3.土壤修复市场分割性较强,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培育。土壤修复是一个市场分割性较强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点,每个区域土壤污染的类型、程度都不同,适合修复的技术选择也不同,因此难以形成垄断格局,有利于企业建立自身发展优势。 

第一章 土壤污染及土壤修复的相关概述

1.1 土壤污染的基本内容1.1.1 土壤污染的特点1.1.2 土壤污染的成因1.1.3 土壤污染的分类1.1.4 土壤污染的危害1.2 土壤修复的基本概述1.2.1 土壤修复的内涵1.2.2 土壤修复的必要性1.2.3 土壤修复的技术手段1.2.4 土壤修复的方式及成本1.3 土壤修复产业链分析1.3.1 产业链流程1.3.2 产业链发展阶段1.3.3 产业链发展特点第二章 年国际土壤修复市场综况2.1 国际2.1.1 土壤修复的主要起源2.1.2 发达国家土壤修复机制2.1.3 欧盟研发土壤修复新技术2.1.4 发达国家土壤修复立法实践2.1.5 发达国家土壤修复市场空间2.1.6 国际土壤修复大型企业对比2.2 美国2.2.1 土壤修复状况及特点分析2.2.2 美国土壤修复的主要程序2.2.3 美国土壤修复的法律机制2.2.4 美国土壤修复的资金来源2.2.5 项目基金申请情况分析2.2.6 美国长滩港土壤修复项目2.2.7 美国土壤修复制度的完善2.2.8 美国土壤修复的经验借鉴2.3 日本2.3.1 日本土壤污染及修复分析2.3.2 日本土壤修复市场规模2.3.3 日本土壤污染防治体系2.3.4 日本土壤修复对策及经验2.3.5 日本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2.4 欧洲2.4.1 欧洲土壤修复市场综况2.4.2 欧洲土壤修复资金来源2.4.3 欧洲土壤修复治理模式2.4.4 英国土壤修复治理分析2.4.5 荷兰土壤修复治理模式2.4.6 比利时土壤修复治理案例2.5 德国2.5.1 德国土壤污染及修复分析2.5.2 政府重视行业法律建设2.5.3 德国制定土壤保护法规2.5.4 德国土壤修复项目动态2.6 国际土壤污染修复经典治理案例2.6.1 帕尔默顿小镇2.6.2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2.6.3 奥运雕塑公园2.6.4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第三章 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政策环境3.1 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政策体系3.1.1 法律法规层面3.1.2 规范性文件层面3.1.3 标准体系层面3.1.4 政策体系的不足3.1.5 政策体系的完善3.2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相关政策分析3.2.1 土壤修复行业政策汇总3.2.2 政府部署环境治污新模式3.2.3 污染地块土壤管理办法施行3.2.4 土壤修复财政补贴政策发布3.2.5 土壤污染防治草案制定情况3.3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相关规划布局3.3.1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3.3.2 各地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计划3.3.3 先行区土壤综合防治意见发布3.4 地区土壤修复行业政策汇总3.4.1 黑龙江土壤治理修复规划3.4.2 宁夏土壤综合治理规划3.4.3 陕西土壤污染防治方案3.4.4 湖北出台首部地方性法规3.4.5 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3.4.6 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方案3.4.7 贵州省土壤污染防治方案3.4.8 福建省土壤污染防治办法3.4.9 广东土壤治理与修复规划3.4.10 上海市土壤防治计划方案3.4.11 河源市土壤环境治理方案3.5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相关标准分析3.5.1 土壤质量的评价标准3.5.2 土壤环境的监测标准3.5.3 土壤修复的行业标准3.5.4 污染场地环保新标准发布3.5.5 农用地质量标准修订启动第四章 年中国土壤污染情况及土壤监测产业分析4.1 中国土壤污染情况4.1.1 我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4.1.2 土壤污染物的浓度超标4.1.3 我国土壤污染细分领域4.1.4 我国土壤污染分布情况4.2 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分析4.2.1 行业PEST分析4.2.2 环境监测试点范围拓宽4.2.3 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4.2.4 大数据助力行业发展4.2.5 环境监测行业发展展望4.2.6 地区加快生态监测布局4.2.7 土壤污染详查工作持续4.2.8 农业用地土壤调查进展4.3 中国土壤监测市场分析4.3.1 土壤监测市场需求机遇4.3.2 土壤检测机构政策机遇4.3.3 土壤污染监测新标准发布4.3.4 土壤污染监测网建设状况4.3.5 土壤监测面向第三方市场4.3.6 土壤监测市场空间分析4.4 土壤监测设备及技术分析4.4.1 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特点4.4.2 土壤监测设备市场规模4.4.3 农业土壤仪器分析4.4.4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流程4.4.5 土壤监测技术应用现状4.4.6 土壤监测的物联网应用4.4.7 土壤监测技术发展趋势4.5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管理分析4.5.1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内容4.5.2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方法4.5.3 土壤修复风险评估程序第五章 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分析5.1 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综况5.1.1 行业基本概述5.1.2 生态修复行业参与主体5.1.3 生态修复行业发展情况5.1.4 生态修复行业发展特征5.1.5 生态修复行业发展趋势5.2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综况5.2.1 土壤修复发展起步较晚5.2.2 土壤修复发展相对落后5.2.3 土壤修复处于初始阶段5.2.4 农村土地修复成效分析5.2.5 土壤修复未来发展态势5.3 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运行状况5.3.1 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分析5.3.2 土壤修复市场发展特点5.3.3 土壤修复市场区域分布5.3.4 土壤修复产业发展提速5.3.5 土壤修复产业需求延伸5.3.6 土壤修复市场竞争格局5.3.7 土壤修复市场竞争主体5.4 年土壤修复从业企业发展状况统计5.4.1 各环节的企业分布5.4.2 企业属性及分类5.4.3 企业进入时间5.4.4 企业地域分布5.4.5 企业科研状况5.4.6 企业盈利水平5.5 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分析5.5.1 先行区基本介绍5.5.2 先行区发展定位5.5.3 先行区发展重点5.5.4 先行区发展困境5.5.5 先行区发展对策5.6 年重点地区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状况5.6.1 北京市5.6.2 5.6.3 河南省5.6.4 陕西省5.6.5 湖北省5.6.6 湖南省5.6.7 浙江省5.6.8 广东省5.6.9 海南省5.7 土壤修复市场发展问题5.7.1 环境监管不足5.7.2 配套基础薄弱5.7.3 行业发展缓慢5.7.4 投资资金不足5.7.5 技术面临挑战5.7.6 政策标准缺位5.7.7 商业模式不健全5.8 土壤修复市场发展对策5.8.1 整体发展路径5.8.2 外部环境营造5.8.3 完善顶层设计5.8.4 资金供给对策5.8.5 提高技术水平5.8.6 加强风险控制5.8.7 做好评估工作5.8.8 提升舆论认知5.8.9 明确治理模式5.8.10 分区治理策略5.9 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成功案例分析5.9.1 上海世博会规划区5.9.2 首钢二通园区5.9.3 北京焦化厂5.9.4 杭州庆丰农化厂区第六章 年中国土壤修复项目运作模式及案例分析6.1 土壤修复市场发展模式6.1.1 国内外发展模式对比6.1.2 传统模式亟待改造6.1.3 土壤修复融资模式6.1.4 土壤修复盈利模式6.2 年中国土壤修复项目投资状况6.2.1 典型综合防治项目6.2.2 土壤修复项目规模6.2.3 土壤修复项目分布6.2.4 土壤修复项目类型6.2.5 项目投资主体分析6.2.6 项目工程建设企业6.2.7 项目投资动态分析6.3 土壤修复市场商业模式6.3.1 招投标模式6.3.2 “修复+开发”模式6.4 土壤修复项目运作模式6.4.1 EPC模式6.4.2 BOT模式6.4.3 EMC模式6.5 土壤修复项目PPP模式6.5.1 PPP模式获得政策支持6.5.2 PPP项目投资规模上升6.5.3 PPP应用于土壤修复6.5.4 PPP模式的应用效益6.5.5 PPP模式的应用案例6.6 土壤修复项目的绿色金融模式6.6.1 国际发展模式6.6.2 国内绿色金融发展状况6.6.3 绿色金融试验区设立计划6.6.4 绿色金融应用于土壤修复6.6.5 应用案例分析6.7 土壤修复基资模式分析6.7.1 我国建立土壤修复基金的背景6.7.2 土壤修复基金建立的必要性6.7.3 美国超级基金立法的经验教训6.7.4 我国土壤修复基金的资金来源6.7.5 我国土壤修复基金的使用范围6.7.6 我国土壤修复基金的运行管理6.8 土壤修复行业典型融资案例分析6.8.1 湘江流域土壤修复项目6.8.2 紫金矿业污染治理项目6.8.3 大环江河流域治理项目6.8.4 广东电镀城土壤修复项目6.8.5 贵溪冶炼厂土壤修复项目第七章 年中国土壤修复细分市场分析7.1 耕地土壤修复市场7.1.1 我国优质耕地陆续减少7.1.2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7.1.3 农田土壤的主要污染物7.1.4 耕地土壤修复市场分析7.1.5 农用土壤管理办法出台7.1.6 耕地占补平衡权利下放7.1.7 农田土壤修复的案例7.1.8 农田土壤修复的问题7.1.9 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对策7.2 矿区土壤修复市场7.2.1 矿区土壤污染概况7.2.2 矿区土壤污染来源及特征7.2.3 矿山土壤修复技术分析7.2.4 矿区土壤修复市场存量大7.2.5 矿区土壤修复对策分析7.2.6 矿区污染土壤修复思路7.3 工业污染区土壤修复市场7.3.1 工业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物7.3.2 我国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现状7.3.3 工业污染修复有效市场分析7.3.4 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7.3.5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存在的问题7.3.6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的研究趋势7.4 石油污染区土壤修复市场7.4.1 区土壤污染状况及危害7.4.2 石油污染区土壤修复技术进展7.4.3 石油污染区土壤修复技术分析7.4.4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分析7.4.5 污染区微生物土壤修复技术第八章 年土壤修复技术与研发进展分析8.1 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分析8.1.1 常见技术及特点8.1.2 解吸脱附技术8.1.3 化学氧化/还原技术8.1.4 化学淋洗技术8.1.5 固化/稳定化技术8.1.6 联合修复技术8.2 土壤修复应用药剂技术分析8.2.1 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药剂8.2.2 土壤修复的纳米材料药剂8.2.3 砷和六价铬污染土壤稳定化药剂8.3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分析8.3.1 技术基本内涵8.3.2 主要技术分析8.3.3 技术前沿分析8.3.4 植物修复技术8.3.5 微生物修复技术8.4 重金属土壤修复技术8.4.1 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8.4.2 重金属土壤污染的来源8.4.3 重金属土壤污染防治技术8.4.4 重金属土壤固化处理技术8.4.5 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8.4.6 重金属土壤修复新技术研发8.4.7 重金属土壤修复设备和药剂8.4.8 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措施8.5 我国土壤修复技术研发进展8.5.1 快速淋洗修复技术8.5.2 土壤修复粉垄技术8.5.3 油污土壤修复技术8.5.4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8.5.5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8.5.6 卧式土壤改良设备第九章 年国内外土壤修复重点企业分析9.1 国际重点企业介绍9.1.1 加拿大瑞美达克(RemedX)环境科技有限公司9.1.2 英国环境资源管理(ERM)集团公司9.1.3 美国Regensis公司9.1.4 荷兰DHV集团9.1.5 日本同和集团9.2 永清股份有限公司9.2.1 企业发展概况9.2.2 财务状况分析9.2.3 业务板块占比9.2.4 土壤修复业务9.2.5 项目动态分析9.2.6 核心竞争力分析9.2.7 公司发展战略9.2.8 未来前景展望9.3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9.3.1 企业发展概况9.3.2 财务状况分析9.3.3 业务板块占比9.3.4 环境修复业务9.3.5 项目动态分析9.3.6 核心竞争力分析9.3.7 公司发展战略9.3.8 未来前景展望9.4 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4.1 企业发展概况9.4.2 财务状况分析9.4.3 业务板块占比9.4.4 土壤修复布局9.4.5 项目动态分析9.4.6 核心竞争力分析9.4.7 公司发展战略9.4.8 未来前景展望9.5 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9.5.1 企业发展概况9.5.2 财务状况分析9.5.3 业务板块占比9.5.4 土壤修复布局9.5.5 技术研发动态9.5.6 核心竞争力分析9.5.7 公司发展战略9.5.8 未来前景展望9.6 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9.6.1 企业发展概况9.6.2 财务状况分析9.6.3 主要业务领域9.6.4 项目动态分析9.6.5 核心竞争力分析9.6.6 公司发展战略9.6.7 未来前景展望9.7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9.7.1 企业发展概况9.7.2 主要业务分析9.7.3 企业项目动态9.7.4 企业专利成果9.8 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9.8.1 企业发展概况9.8.2 主要业务介绍9.8.3 企业项目动态9.8.4 企业发展战略9.9 重庆利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9.9.1 企业发展概况9.9.2 主营业务分析9.9.3 成功案例分析9.9.4 企业发展布局第十章 年土壤修复市场投资状况分析10.1 土壤修复行业整体投资环境10.1.1 环保产业投资趋势良好10.1.2 类投资项目持续增长10.1.3 生态环境支出预算增加10.1.4 土壤修复项目全面推进10.1.5 土壤修复纳入“十三五”规划10.2 中国土壤修复市场投资现状10.2.1 投资状况分析10.2.2 央企跨界进入10.2.3 跨界投资动态10.2.4 市场投资风险10.3 土壤修复市场项目基金资助状况10.3.1 项目基金发展背景10.3.2 项目经费申请规模10.3.3 项目申请类型分布10.3.4 项目基金申请机构第十一章 中投顾问对中国土壤修复市场的投资价值评估及建议11.1 投资价值评估11.2 市场机会分析11.2.1 投资机会矩阵11.2.2 市场空间预测11.3 发展驱动因素分析11.3.1 经济因素11.3.2 政策因素11.3.3 技术因素11.4 行业投资壁垒分析11.4.1 竞争壁垒11.4.2 技术壁垒11.4.3 资金壁垒11.4.4 政策壁垒11.5 行业进入时机判断11.6 行业投资建议第十二章 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前景及趋势预测12.1 中国土壤修复市场前景预测12.1.1 市场发展前景向好12.1.2 市场需求潜力巨大12.1.3 资金支持力度加大12.1.4 整体市场存量分析12.2 中国土壤修复市场发展趋势12.2.1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趋势12.2.2 行业发展模式将进一步完善12.2.3 土壤修复技术发展方向分析12.2.4 技术研究趋势展望


附录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
附录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附录三:《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附录四:《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附录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附录六:《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规划(年)》

  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方法可按照修复手段、修复场地为标准进行分类。按照修复手段分类,大致可分为生物、物理、化学方式;按照修复场地分类,则可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两种修复方法。
  近年来,我国土壤环境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根据国家环保部2014年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其中耕地土壤、重污染企业用地和工业废弃地的点位超标率分别达到了19.4%,36.3%和34.9%,土壤治理和修复工作被纳入了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土壤修复市场引发投资关注。
  相比国内其他行业,土壤修复发展远落后于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较早兴起、目前较为热门的行业。虽然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还处于发展的进入期但市场发展却十分迅速。受“土十条”等政策影响,土壤修复的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产业规模只有30亿元,2016年增长至90亿元,2018年1月份,环保部监测司发言人表示,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网已初步建成,目前土壤国控点位有近8万个,包括环保部建成的38880个点位以及国土、农业部门所建的近4万个点位。
  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土壤修复相关政策也逐步完善。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纲领。“土十条”分别针对未污染土地、正在污染的土地、已经污染的土地分类做好风险管控,在风险管控的条件下做好修复。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评估考核规定(试行)》,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望取得较大突破,激发多方市场潜力。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这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土法》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土法》明确,土壤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原则。
  中投顾问发布的《年中国土壤修复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土壤污染及土壤修复的基本内涵,接着分析了国际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状况。随后,报告对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的政策环境、土壤污染情况及土壤监测产业、土壤修复市场的运行状况、土壤修复项目运作模式、土壤修复细分市场状况、土壤修复技术等做了细致的透析,还对国内外土壤修复行业的重点企业做了介绍,最后分析了土壤修复行业投资状况以及投资价值,并对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了科学的预测和分析。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财政部、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中国环境保护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土壤修复市场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相关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图表1 土壤污染来源及土壤污染的类型
图表2 土壤污染的危害
图表3 土壤修复方法分类
图表4 原位/异位修复成本
图表6 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与治理机制比较
图表7 欧洲各国土壤修复资金占GDP比重
图表8 国际土壤修复企业对此
图表9 美国场地修复程序
图表10 超级基金拥有的法律效力
图表11 美国土壤修复的资金来源
图表12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年度趋势图
图表13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类型经费表
图表14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类型经费对比图
图表15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机构排名表
图表16 美国长滩港“S”码头土壤修复工程方案
图表17 超级基金的修正案
图表18 超级基金设立之初的结构
图表19 修正案规定的超级基金结构
图表20 中美土壤修复立法比较及启示
图表21 日本土壤污染调查流程
图表22 日本土壤污染修复对策
图表23 欧洲不同土壤修复技术占比
图表24 欧洲土壤修复技术统计
图表25 德国格伦察-维伦镇土壤修复项目
图表26 德国鲁尔区土壤修复场地(修复前)
图表27 德国鲁尔区土壤修复场地(修复后)
图表28 奥运雕塑公园土壤修复前后
图表29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土壤修复场地(修复前)
图表30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土壤修复场地(修复后)
图表31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相关政策文件及主要内容
图表32 我国土壤质量相关标准汇总
图表33 土壤修复行业标准
图表34 征求意见住宅用地标准与其它国家对比
图表35 土壤环境新旧标准对比
图表36 污染物超标率
图表37 我国部分污染地区浓度表
图表38 我国土壤污染调查情况(污染占比)
图表39 土壤污染细分情况
图表40 土壤重金属严重污染事件
图表41 各地利用互联网加强对环境监测的探索
图表42 “十三五”期间中国土壤监测市场空间
图表43 年土壤监测设备市场增量
图表44 生态行业参与主体分析
图表45 国际土壤修复资金投入情况
图表46 土壤修复行业的相对发展阶段
图表47 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
图表48 土壤修复企业的区域分布情况
图表49 土壤污染治理产业需求延伸
图表50 土壤修复相关企业数量
图表51 我国部分修复企业修复专利累计申请量
图表52 国内外土壤修复行业及机构
图表53 中国土壤修复主要从业企业数量各环节分布图
图表54 中国土壤修复主要从业企业按企业属性及规模分类分布图
图表55 中国土壤修复主要从业企业按企业属性及规模分类简图
图表56 中国土壤修复主要从业企业进入修复市场时间
图表57 全国各省修复企业数量分布图
图表58 中国土壤修复主要从业企业历年修复专利申请量
图表59 我国主要修复企业修复专利累积申请量统计
图表60 全国主要修复企业修复专利排行榜
图表61 主要修复企业修复业务营收历年统计
图表62 典型修复企业环境咨询业务毛利率水平
图表63 典型修复企业环境修复工程业务毛利率水平
图表64 中国修复土壤污染的最低成本
图表65 中国修复土壤污染的资金缺口
图表66 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突破资金瓶颈模式
图表67 上海世博会土壤修复规划区域
图表68 北京焦化厂污染土地修复
图表69 杭州庆丰农化污染场地
图表70 中国与国外土壤修复模式对比
图表71 土壤修复融资渠道
图表72 土壤修复资金来源
图表73 中国土地再开发基本程序
图表74 城市土地增值流转模式对比
图表75 污染土地开发各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图
图表76 国家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项目
图表77 土壤修复数量及投资额地区分布图
图表78 土壤修复项目污染场地类型
图表79 土壤修复项目污染物类型
图表80 土壤修复工程实施的重点企业
图表81 2017年度部分场地修复中标项目(一)
图表82 2017年度部分场地修复中标项目(二)
图表83 2017年度部分场地修复中标项目(三)
图表84 招投标模式与“修复+开发”模式比较
图表85 土壤修复招投标模式
图表86 土壤修复“修复+开发”模式
图表87 EPC模式流程图
图表88 BOT模式流程图
图表89 国家PPP相关政策总结
图表90 各行业PPP项目数量占比
图表91 各行业PPP项目总投资占比
图表92 上市公司采用PPP模式实施的生态修复类订单占比提高
图表93 湘潭竹埠港生态环境治理投资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图表94 各类经济体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
图表95 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项目类型
图表96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构成
图表97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不同修复方式比重
图表98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来源
图表99 已发行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公司债券
图表100 紫金矿业污染治理资金费用
图表101 矿山生态及环境污染问题
图表102 矿山生态治理修复技术
图表103 中国工业企业外迁数不完全统计图
图表104 中国重污染规模企业比例
图表105 全国和七地重污染企业数量变化
图表106 按地区划分中国土壤修复案例分布
图表107 气相抽提技术
图表108 萃取洗脱技术
图表109 电动修复技术
图表110 热脱附技术
图表111 光催化降解
图表113 石油污染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分类及优缺点
图表114 常用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特点
图表115 生物化学还原+好氧生物降解联合修复技术工艺流程
图表116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用粘土矿物的作用机理
图表117 冲洗-生物反应器法流程示意图
图表118 生物堆制处理法示意图
图表119 生物通气法流程示意图
图表120 注-抽生物通气工艺
图表121 植物修复过程示意图
图表122 植物修复的几种途径
图表123 重金属土壤修复技术分类
图表124 常用固化/稳定剂简介
图表125 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占比
图表126 固化稳定化技术在美国超级基金场地修复中的应用比例
图表127 土壤重金属稳定化处理材料及其适用性
图表128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模式
图表129 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框架
图表130 农田土壤修复-化学钝化技术
图表131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药剂
图表132 上海高研院的快速油污土壤修复与油品回收技术
图表133 卧式双轴搅拌土壤改良设备
图表134 年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135 年永清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136 年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137 年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138 年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139 年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140 年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141 年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142 年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143 2016年永清环保分行业营收占比
图表144 年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145 年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146 年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147 2017年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148 年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149 年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150 年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151 年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152 年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153 2016年高能环境分行业营收占比
图表154 高能环境固化/稳定化技术优势
图表155 原位注入修复技术原理
图表156 年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157 年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158 年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159 2017年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160 年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161 年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162 年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163 年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164 年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165 2016年博世科分行业营收占比
图表166 年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167 年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168 年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169 年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170 年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171 年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172 年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173 年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174 年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175 2016年鸿达兴业分行业营收占比
图表176 年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177 年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表178 年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及增速
图表179 年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180 年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181 年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收益率
图表182 年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183 年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
图表184 年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指标
图表185 启迪桑德业务领域及业务模式
图表186 启迪桑德环境修复治理
图表187 利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环境修复的具体服务内容
图表188 利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图表189 利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环境管理BPO服务
图表190 “十二五”和“十三五”我国环保投资空间及增幅
图表191 我国行业产值预测
图表192 “十三五”土壤修复要点
图表193 土壤污染防治领域NSFC项目经费年度趋势
图表19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对比图
图表1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类型资助经费年度对比图
图表1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机构排名TOP10
图表197 污染土地类型与重点区域
图表198 2017年进入土壤修复领域的央企
图表199 土壤修复行业投资机会对比
图表200 年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图表201 我国农村污染土地类型
图表202 土地整治新增耕地面积
图表203 土壤修复“十三五”期间市场空间测算
图表204 不同情景下土壤修复市场每年增量预测
图表205 各国污染场地数量以及投资资金
图表206 土壤修复各细分领域市场空间
图表207 场地修复主要依靠土地开发或流转
图表208 耕地修复未来有望依靠专项基金
图表209 我国土壤修复传统以异位修复为主
图表210 我国未来向原位修复发展
图表211 美国场地修复技术统计
图表212 耕地修复技术就将为以植物修复为主

广州科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科学城光谱东路3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改善全省空气质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本方案。

一、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

(一)五年来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措施,在全国率先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将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层层分解落实各地、各部门的污染防治责任。组织实施《陕西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计划(年)》和年度工作方案,坚持系统施策、统筹防治、协调推进,持续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项措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联防联控明显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二)我省空气质量现状。我省空气质量在不断改善的同时,与国家考核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大多数城市PM10、PM2.5年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多数城市二氧化氮和臭氧浓度超过国家标准,关中城市群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靠后,汾渭平原被列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向纵深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人口和经济要素将进一步聚集,环境空气质量将成为区域绿色发展的突出短板。随着关中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臭氧等复合型污染日益凸显,全省特别是关中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面临更大压力。

(三)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优。我省第二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高于全国8.2个百分点。关中地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9倍、3.6倍。受清洁能源供应保障及市场机制等因素制约,电能、地热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推广困难大、矛盾多,能源结构不优的局面急需加快调整。

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愈加明显。挥发性有机物防治工作相对滞后,二氧化氮浓度呈上升趋势,臭氧污染呈现时段提前、范围扩大、浓度加重的特点。PM10、PM2.5和臭氧已成为影响我省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三是联防联控的合力仍需加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充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尚需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铁腕治霾工作还有盲区,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动不到位、监管执法不到位等现象。

四是对大气污染成因的研究比较薄弱。对雾霾形成机理、源解析和污染迁移规律等研究不足,对关中地区大气污染成因、控制对策及健康影响研究不够,现有环境管理手段尚不能适应新时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综合管理能力欠缺,科学治霾水平亟待提升。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五新”战略任务,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助力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深入推进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以增强区域联防联控为主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完善交通运输结构,狠抓重污染天气应对,使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颗粒物浓度明显降低,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二)工作目标。以PM10、PM2.5防治为重点,协同推进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臭氧前体污染物控制。到2020年,全省设区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3%,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15%,PM10浓度明显下降,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二氧化氮浓度上升和臭氧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遏制,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基本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1.优化产业结构。严格执行《关中地区治污降霾重点行业项目建设指导目录(2017年本)》,关中核心区(见陕政办发〔2015〕23号)禁止新建、扩建燃煤发电、燃煤热电联产和燃煤集中供热项目,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水泥、焦化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各市政府包括各设区市政府、韩城市政府,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管委会,下同)

制定关中地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企业退出工作方案,率先关停搬迁关中核心区企业,重点压减水泥(不含粉磨站)、焦化、石油化工、煤化工、防水材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保温材料等行业企业产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2.削减煤炭消费总量。落实《关中地区重点企业煤炭消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关中地区热电联产(自备电厂)机组“以热定电”暂行办法》,加强节煤改造,严控新增燃煤项目。以散煤削减为主,规上工业以燃料煤削减为主,每年削减燃煤500万吨,三年累计削减1500万吨。未完成煤炭削减任务的城市,削减任务结转累加至下一年度,同时禁止新建耗煤项目。(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3.稳步推进清洁供暖。制定清洁取暖实施方案,禁止新建燃煤集中供热站,新增供暖全部使用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供暖(包括地热供暖、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太阳能供暖、工业余热供暖等),优先采取分布式清洁能源集中供暖,居住建筑不具备条件的,可接入市政集中供暖。新增天然气产量优先用于保障民生用气。优化热源点规划布局,对关中地区现有燃煤集中供热站实施清洁化改造,推动热电联产富余热能向合理半径延伸,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集中供热站全部予以拆除,覆盖范围外的统筹布局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等清洁能源取暖措施,暂不具备清洁能源供暖的执行超低排放标准并限期完成清洁能源改造。现有燃煤集中供热站2019年底前改造完毕,其中,2018年不少于60%。(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各市具体任务由省发展改革委另行下达)

2018年11月15日前,完成城市智能电表改造。(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2018年11月15日前,完成农村智能电表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4.深入推进散煤治理和秸秆等生物质综合利用。在关中地区整村推进农村居民、农业生产、商业活动燃煤(薪)的清洁能源替代,采取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以及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到2018年底前,力争平原农村替代实现全覆盖,山区农村替代率达到80%;到2019年底,山区农村替代实现全覆盖。关中核心区以外和各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以外的地区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改造的,应使用“洁净煤+民用高效洁净煤炉具或兰炭+兰炭专用炉具”过渡。(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推广固化成型、生物气化、热解气化、炭化等能源化利用技术,培育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秸秆原料利用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18年底前,力争秸秆原料产业化利用实现一县一品,不断提高秸秆高值化利用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开展秸秆还田、青贮饲料、堆肥等综合利用,从源头禁止秸秆焚烧。杜绝使用散煤、秸秆、玉米芯、枯枝落叶等生物质燃料。(省农业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组织开展燃煤散烧治理专项检查行动,确保生产、流通、使用的洁净煤符合标准。质监、工商部门要以洁净煤生产、销售环节为重点,每月组织开展洁净煤煤质专项检查,依法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清洁煤行为。(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5.加大燃煤锅炉拆改力度。2019年底前,关中地区所有3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20蒸吨/时及以上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除外)、燃煤设施和工业煤气发生炉、热风炉、导热油炉全部拆除或实行清洁能源改造,其中,2018年不少于60%。(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6.开展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2019年底前,完成关中地区现有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其中,生产经营类天然气锅炉2018年全部完成。改造后的氮氧化物排放低于80毫克/立方米。(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7.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完成已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禁燃区内禁止销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设施,已建成的应当在当地市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逐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各市政府负责)

8.对关中地区火电企业进行改造。加快建成陕北至关中第二条750千伏线路通道,对关中地区火电企业进行优化布局,关中核心区不再新建火电、热电企业。2019年底前,关中地区现有火电机组全部实行热电联产改造,释放全部供热能力,对热电联产项目发电计划按照以热定电原则确定。采暖季,供热机组严格按照以热定电原则落实发电计划,确保民生用电、用热需求不受影响;非采暖季,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减少或停止发电,其中,西安周边的大唐灞桥热电厂、大唐渭河热电厂、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西安西郊热电厂、大唐户县第二热电厂于2018年底前率先完成改造。开展非供热燃煤自备机组清洁替代,30万千瓦以下非供热燃煤自备机组的企业参加电力直接交易,将非供热燃煤自备机组电量转让给公用高效清洁机组代发。(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加快建设西安坚强电网,确保建成后的电网能够满足西安地区承办大型国际性会议需要和“煤改电”要求。(西安市政府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电力公司、省地方电力公司配合)

(二)持续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9.推进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治理。制定在用机动车淘汰更新激励政策,加快推进以国Ⅱ及以下汽油车和国Ⅲ及以下柴油车等为主的老旧高排放机动车更新工作。加强机动车污染排放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机动车遥感监测设施和超标排放执法取证能力、机动车污染排放执法防控监管及相关省、市平台建设、完善和升级等工作。通过采取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限行、禁行等手段,倒逼排放不达标等老旧高排放机动车加快淘汰更新。开展对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运车(含机场巴士)、货运车等高排放车辆的集中停放地、维修地的监督抽测。加强对销售、维修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和查处销售排放不达标车辆和维修造假企业。加大货运、物流车辆污染治理力度,强化综合执法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实施多部门联合惩戒。(省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治理专项工作办公室、各相关厅局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10.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厂区通勤、出租以及环卫、物流等领域加快推广和普及新能源车。城市新增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2020年底前,关中城市现有燃油公交车更新为新能源公交车,其中,2018年不少于40%,2019年不少于40%。(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11.加强在用机动车管理。全面落实机动车排放检测/维护(I/M)制度,在用机动车排放超过标准的,应当进行维修。强化在用车定期排放检验,推进环保定期检验与安全技术检验有效结合,对不达标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不得上路行驶。(省公安厅、省环境保护厅、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12.规范机动车环保检验。加强市、县两级在用机动车尾气检验和监管平台建设。(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认真落实在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监测机构技术规范要求,严格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年度督查考核,考核不合格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检测机构暂停或取消其检测资格。(省质监局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13.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严格市场准入,所有制造、进口和销售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不得装用不符合《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第三阶段要求的柴油机。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关中地区禁止使用不符合国Ⅲ标准要求的挖掘机、装载机、叉车、压路机、平地机、推土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各市政府负责)

14.加强油品监管。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全面加强油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用燃油行为,确保全省符合国家标准的车用油品全覆盖。(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15.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建立过境西安货运车辆避让西安绕城高速制度,通过限制性措施和经济激励政策,引导车辆从西咸北环线等线路分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实现公共交通无缝连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行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16.发展关中城际轨道交通。加快实施《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解决关中城市群综合交通网与其经济发展速度水平不相适应、城际交通结构单一等问题。(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各市政府配合)

(三)全面整治城市面源污染。

17.严格执行“禁土令”。采暖季期间,西安市(含西咸新区)、咸阳市、渭南市城市建成区及关中其他城市中心城区,除地铁(含轻轨)项目、市政抢修和抢险工程外的建筑工地禁止出土、拆迁、倒土等土石方作业。涉及土石方作业的重大民生工程和重点项目确需施工的,由项目所在地县级政府申请,经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可以施工,施工项目要向社会公示,并进行严格监管。对施工期间违规的企业,按相关规定从严处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严禁以各种借口将“禁土令”降低标准、减少时限、缩小范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关中各市政府负责)

18.全面提升施工扬尘管控水平。严格管控施工扬尘,全面落实建筑施工“六个100%管理+红黄绿牌结果管理”的防治联动制度,施工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主管部门管理平台联网。对落实扬尘管控措施不力的施工工地,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平台曝光,记入企业不良信用记录。制定出台不诚信施工单位退出市场机制和取消招投标资质机制。加强渣土车运输监管,车辆必须全部安装卫星定位系统,杜绝超速、超高装载、带泥上路、抛洒泄漏等现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19.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按照“海绵城市”理念新建、改建城市道路。严格道路保洁作业标准,实行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保洁、地毯式吸尘、定时段清洗、全方位洒水的“五位一体”作业模式,从源头上防止道路扬尘。每年新增吸尘式道路保洁车辆不得低于新增保洁车辆的50%,逐步淘汰干扫式老旧设备。2020年底前,关中地区城市建成区车行道全部实现机械化清扫。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重点部位的治理,减少道路扬尘污染。(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20.加强物料堆场扬尘监管。严格落实煤炭、商品混凝土、粉煤灰等工业企业物料堆场抑尘措施,配套建设收尘和密封物料仓库,建设围墙、喷淋、覆盖和围挡等防风抑尘措施。采用密闭输送设备作业的,必须在装卸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并保持防尘设施的正常使用,严禁露天装卸作业和物料干法作业。(各市政府负责)

(四)大力提升固定源监管水平。

21.全面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到2020年,完成所有列入原环境保护部《固定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固定源的排放许可证核发,未按国家要求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超标或超总量排污企业一律停产整治。(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22.深化工业污染源监管。将所有固定污染源纳入环境监管,对重点工业污染源全面安装烟气在线监控设施。严格落实《陕西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和排放计划实施方案(年)》,督导污染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落实环保主体责任,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监督污染源企业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对涉气污染源企业每季度开展监督性监测,监测结果及时报环境保护部门。鼓励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社会化专业机构开展监测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管理。(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23.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控。在煤化工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推进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家具、电子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推进加油站、油品储运销设施三次油气回收治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系统,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工业园区建设挥发性有机物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排放油烟的饮食业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实现达标排放,凡达不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排放限值的,一律停业整改。全面规范治理露天烧烤污染,严防有烟烧烤“死灰复燃”。(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24.继续推进关中地区“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完成具有固定设施的、有污染排放的生产性“散乱污”工业企业的整治。2018年7月1日前,关中地区再次摸底核实“散乱污”企业,实行拉网式排查和综合整治,并实现动态清单式管理,确保整治到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五)强化重点时段污染防控。

25.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水平。制定和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明确应急减排清单,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根据源解析结果和污染物排放构成选取应急管控重点对象。根据污染物排放绩效水平和污染物排放量确定同行业企业管控次序,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和均衡控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实施统一的区域措施,全力削减污染峰值。建立关中及周边地区应急联动机制,及时响应、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26.增强预测预报能力。建成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西北区域预测预报中心,市级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单位具备72小时精细化常规预报和168小时潜势预报能力。强化环保、气象等多部门联动,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预报人员,不断提高预报预警准确度,及时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省环境保护厅、省气象局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27.严格实施工业企业错峰生产。关中地区在冬季和夏季实施错时错峰生产,陕南、陕北可根据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要求,参照执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各市政府负责)

关中地区在夏季( 6月1日至8月31日)对石油化工、煤化工、焦化、水泥(含特种水泥,不含粉磨站)行业实施限产,对表面涂装(含汽修)、包装印刷行业实施错时生产。关中各市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更加严格的错峰生产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各市政府负责)

石油化工行业限产20%左右,以设计生产能力核算。煤化工、焦化行业统筹制定本地区停产检修计划(焦化行业也可通过停运部分装置方式),分别限产15%和20%左右产能,以设计生产能力核算;水泥(含特种水泥,不含粉磨站)行业限产30%左右,以设计生产能力核算。表面涂装(含汽修)、包装印刷行业实施错时生产(10:00-16:00停止生产)。(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关中地区在冬防期间(11月15日至来年3月15日),水泥(含特种水泥,不含粉磨站)、砖瓦窑(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气为燃料)、石膏板、保温耐火材料、防水材料等建材行业全部实施停产,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施停产;承担居民供暖、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或危险废物等保障重大民生任务的水泥等行业企业,要根据承担任务量核定最大允许生产负荷;钢铁、焦化、煤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钢铁产能限产30%左右,以高炉生产能力计,以企业实际用电量核实。焦化企业限产30%左右,出焦时间延长至36小时以上。煤化工、石油化工行业产能限产20%左右,以设计生产能力核算。关中各市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更加严格的错峰生产要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配合,各市政府负责)

制定采暖季优化电力调度方案,按照煤耗能效、排放绩效综合水平对电力行业精准实施错峰生产,陕北高效清洁火电燃煤机组多发,关中地区火电燃煤机组在保证居民、企业正常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发电,热电企业严格落实以热定电,禁止超负荷发电。(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28.加强网格化环境监管。落实《陕西省网格化环境监管指导意见(试行)》,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完善市、县、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及特殊功能区域的“4+1”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省环境保护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29.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完善宣传引导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强化舆论宣传,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全面公开环境空气质量和企业排污信息,定期在媒体公开曝光严重违法违规企业信息,倒逼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发挥社区、街道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营造绿色生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畅通监督渠道,实施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机制,引导公众进一步理性认识、科学应对、主动参与、积极作为。(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一)完善鼓励激励机制。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在关中地区实施空气质量生态补偿。修订完善《关中地区铁腕治霾专项行动奖补办法》。统筹相关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乡散煤治理、高排放车辆淘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业污染治理、环保能力建设等。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省财政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调整峰谷电价时段,适应农村居民生活习惯。(省发展改革委、省物价局负责)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电网改造规划,实施电力线路改造工程;推进热网互联互通和热用户端升级改造,做好热网联通联调和建筑节能等工作。改革完善燃气特许经营制度,研究新的天然气采、供、用体制机制,统筹优化天然气的生产、配送、利用,探索新的民生用气保障产业模式。促进乡镇和农村地区天然气等管网竞争性接入。加强乡镇和农村输配电网建设,满足煤改电需要。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协调落实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保障工作,新增天然气优先用于煤改气。加快建设储气设施。(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三)建设智慧环保平台。科学编制污染源排放清单,构建区域环保监管智慧平台,实现空气质量数据、重点污染源数据、执法监管等信息的互联共享和动态更新,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精准度,实现对环境质量及污染源排放情况的靶向管控。(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四)开展巡查执法和专项督察。落实双随机制度,开展常态化环境执法检查。采取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察“五步法”,推动解决大气污染防治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按照《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的规定,重点对冬防期间责任落实不到位、环境问题突出、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甚至恶化的开展“点穴式”专项督察,重点督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不作为、慢作为,甚至失职失责等问题。(省委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环境保护厅负责)

(五)提升科学治霾水平。开展大气污染特征及源解析、机理、模型及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开展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臭氧等快速监测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并进行应用推广与集成示范。(省科技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六)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建设国家环境监测西北区域质量控制中心、国家空气质量预警预报西北区域中心。合理扩增、科学设置县级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完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商制度。(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

(七)落实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责任。各市、县、区政府是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各地要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加强组织协调,确保方案落到实处。省级各牵头部门是行业监管的责任主体,要加大调度、督导和推动力度,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省级有关部门,各市政府负责)

(八)严格考核问责。将各市(区)空气质量目标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省委、省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进行考核,未能完成终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或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的,省委、省政府将对其主要负责人约谈。(省考核办,省环境保护厅负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环境污染事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