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用隶书应该怎么写样写

字如其人并不只是说说而已,早在百年前中国的书法就已发展的如火如荼,发展至今已积累了多种丰富的字体形式,而不同的字体不仅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态更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

楷体书法代表人物: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 、元朝赵孟(赵体)。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 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

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今。

而喜欢临摹和字体偏于楷体的人性格大多数做事认真坚持不懈,心地坦然,有一种内在的平静心态。思想上都会比较执拗,在行为上比较刻板,在社交场合和具体事务中也能赢得大家信赖感。

行书书法代表人物: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行书的出现是在东汉末年,据唐张怀瓘在《十体书断》中说:“行书者,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楷书)之小讹,务从简易。”

行书作为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比楷书简捷,经常运用连笔和省笔,以提高书写速度,但又比草书规整,不用草化的符号,所以既快捷又有很好的可识性,魏晋时期极为流行。

喜欢临摹和字体偏于行书的人性格多数才思敏捷,一般热于表达,妙语连珠,语言表达的地方没有达到的,便用肢体尽量表达出来。这些人多数内在赋有灵气,常常是一群人中的开心果和精灵!

隶书代表人物:蔡邕 (yōng),"八分"高手,书有《熹平石经》。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

,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喜欢隶书或字体偏向于隶书的人多数细致,端庄。心思细腻,气质高雅,具有较高的欣赏水平,在社交中是是大家信赖的对象。

瘦金体代表人物: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夏日诗贴》《怪石诗贴》《牡丹》《风霜》《大观圣作碑》《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

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因其笔画相对瘦硬,故笔法外露,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

而喜欢和字体偏向于瘦金体的人多数特立独行,内柔外刚,对于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艺术创造性较高,不喜社交,喜欢安静幽美的地方,静静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以上只是小编个人见解,并不代表大众的想法。但是每个喜欢书法和长期练字的人和他人相比自是有自己独有的性格及气质。

正如:“喜欢书法的人,是才思敏捷的。他未必能成名成家,可长久以来对文字的那份执著,超然出独特的魅力。静静地阅读,那深邃凝练的文思里,尽现着豪放的情怀;悠悠地回想,那神韵飞扬的诗行间,流露了浪漫的情思;脉脉地吟咏,那惟美幽婉的旋律中,缱绻出细腻的情致。“

字如其人,愿你字如其人!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标签: 点击标签查看相关内容

  贞观是出生在大雪交冬至彼时;产婆原本跟她外家阿嬷说:大概霜降时节可生。"可是 一直到小雪,她母亲仍旧大着腹肚,四处来去;见到伊的人便说:   "水红啊,拖过月的囡仔较巧;你大概要生个状元子了!"   她母亲乃从做姑娘起,先天生就的平静性格,听了这般说话,自是不喜不惊,淡然回   "谁知啊,人常说:百般都是天生地养的……谁会知、呢?!"   贞观终于延挨到冬至前一天才落土,生下来倒是个女儿,巧拙尚未分,算算在娘胎里, 足足躲了十一个月余。--   到她稍略识事,大人全都这么说笑她:   "阿贞观,人家都是十个月生的,为什么你就慢手慢脚,害你娘累累,挂挂,比别人多 苦那么两下?"贞观初次听说,不仅不会应,还觉得人家问得很是,这下缠住自己母亲问个 不休;她母亲不知是否给她问急了,竟教她:   "你不会这样回:因为那天家家户户都搓冬至圆,我是选好日子来吃的。"   问题有了答案,贞观从此应答如流,倒是大人们吃了一惊;她三妗还说:   "我们阿贞观真的不比六,七岁的囡仔……到底是十二个月生的!!"   乍听之下,贞观还以为自己生得是时候;后来因为表姊妹们一起踢毯子。两人都是二十 六下,银蟾一定要说自己赢。   贞观笑问道:"不是平吗?"   "数目相同,就比年纪;你比我大一岁!自然算你输!"   贞观不服,问她几岁,银蟾说是六岁,贞观啊哈一声笑出来:   "说平你还不信,比什么年岁,我也是六岁啊!"   "谁说你六岁?正头算?还是颠倒算?"   "六岁就是六岁,怎样算都是六岁!"   银蟾收起毽子,推着她往后院走:   "好!我们去问!!随便阿公,阿嬷抑是谁,只要有人说你六岁,我就输!"   后院住的她三舅,三妗;芒种五月天,后园里的玉兰、茉莉、开得一簇簇,女眷们偶而 去玩四色牌;那房间因吃着四面风,凉爽加上花香,一旦知滋味,大家以后就更爱去,成了 习惯。二人一前一后,才踏入房内。见着她母亲身背影,贞观就问:   "妈,我今年是几岁啊?"   大人们先后回过头来,唯有贞观母亲静着不动,伊坐在贞观大妗身旁,正提醒那红仕检   这下贞观只得耐心坐下来等着,谁知一旁她二姨开了口:   "阿贞观肖牛,肖牛的今年七岁!"   象是汽球一下扎了针,贞观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银蟾见此,立刻挨到她身旁坐下,抓 了她的手轻拍着,却又仰头帮她询问:   "贞观是说,我们读同一班,为什么我是六岁?"   "人家银蟾属虎!"   "属虎六岁?……为什么属虎就六岁?"   贞观这一问,众人差不多全笑了起来,连她母亲都抿了嘴角笑说道:   "你今日是怎样?跑来番这个?"   说话的同时,她二姨等到了四色卒;于是众人放下手上的牌,重新和局。   她大妗伸手按了贞观的肩头,说是:   "阿贞观,大妗与你讲,生肖岁数是照天地甲子算的,牛年排在虎年先,当然牛年的人   贞观这下问到关头来了:"可是,大妗,我们只差一个多月,银蟾只慢我四十二天!"   这下轮到她三妗开口了,伊一面替赢家收钱,一面笑贞观:   "照你这样算法,世间事全都算不清了。你还不知道,有那甘九、卅晚,除夕出生的, 比起年初一来,只隔一天,不就差一岁吗?!"   "等你大了,你才不想肖虎呢,虎是特别生肖,遇着家中嫁娶大事,都要避开……对 了,你还多吃一次冬至圆呢!你忘了?单讲那圆仔,就得多一岁!"   众人又笑;贞观腮红面赤,只得分说:   "--其实……人家也没吃到--"   话未完,只听得房门前有人叫贞观,她待要起身,先听得她三妗笑唤道。   "四婶,四婶,你快进来听!阿贞观在这里计较年岁,跟汤圆赖帐呢!"   小学六年书念下来,贞观竟是无有什么过人处,虽说没押在众人后,倒也未曾领人先, 拿个温吞吞第七名,不疾不缓,把成绩交上去;她母亲大概失望了,说了她二句,她外公却   "水红,你这旬话层叠,想想看,你自己五叔念到东京帝大的医学士,也算得人材的, 你知么?他到了上中学校,还一直拿第二十名呢!古人说大只鸡慢啼;太早会啼的鸡,反而 长不大,小学的成绩,怎么就准了呢?"   她母亲不作声;她外公又言道:   "你听我说:女儿不比儿子,女道不同男纲;识者都知,闺女是世界的源头,未来树国 民之母,要她们读书,识字,原为的明理。本来是好的,可是现时不少学校课业出众的,依 我看,却是一点做人的道理也不懂,若为了念出成绩,只教她争头抢前,一旦失去做姑娘的 许多本份,这就因小失大了--"   贞观觉得外公这话正合她的心。更是聚会心神来听;   "儿子不好,还是一人坏,一家坏,一族坏,女儿因负有生女教子的重责,可就关系人 根,人种了,以后嫁人家为妻做媳,生一些惶恐,霸气的儿女,这个世间还不够乱啊?"   贞观想着外公的问话有理,因为今天早上,她还看到两个男生在巷口打架。   "从前你阿祖常说的:德妇才生得贵子。又说:家有贤妻,男儿不做横事。由此想来, 才深切知道女儿原比儿子贵重,想开导伊们,只有加倍费心神了!"   "这样说来,明儿等伊联考考完,叫她天天过来跟我念千字文!"   考完初中联考,贞观其实是无甚把握,然而心里反而是落了担子的轻松;到底这六年的 学业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最兴奋的,还是可以过外公家去念:"妇女家训""劝世文"。   她外公有大小一、廿个孙子,除了她五舅未娶,其余都已成家。大舅早岁被日本兵征到 南洋当军,十几年来不知生死。她大妗守二个儿子银山、银川过日子。二舅、三舅各有二男 二女;银城、银河、银月、银桂、银安、银定、银蟾、银蝉。四房是一女一男:银杏、银 祥,再加上贞观这班外孙儿女有事没事就爱回来,一个家不时的闹热滚滚。   开始与外公读书以来,贞观第一句熟记心上的是"劝世文"的起头:   "天不可欺""地不可亵""君不可罔""亲不可逆"   刻骨铭心以后,她居然只会从头念起;也就是整段文字一从中间来,她便接不下去。   一次,外公叫她们分段背,先由银月念起:   "师不可侵""神不可瞒""见不可侮""弟不可虚""子不可纵""女不可跋"   "友不可汛""邻不可伤""族不可疏""身不可惰""心不可昧""言不可妄"   "行不可短""书不可抛""礼不可弃""思不可忘""义不可背""信不可爽"   当银蝉念完:"势不可使""富不可夸""贵不可恃""贫不可怨""贱不可凌""儒不可轻"时, 贞观竟忘了要站起来,因为她还在底下,正小声的从头念起--   读千字文就更难了,字义广,文字深,十几天过去,贞观还停在这几句上头: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然而愈往后,理念愈明;书是在读出滋味后,才愈要往里面钻,因为有这种井然秩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父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叙,犹子 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等念?quot;三字经"时,更是教人要一心一意起矗淮?quot;--为人子,方少时,亲师 友,习礼仪""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到"犬守夜、鸡司晨,苟 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利国,下便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贞观是每读一遍,便觉得自己再不同于前,是身与心,都在这浅显易解的文字里,一次 又一次的被涤荡、洗洁……。   暑热漫漫,贞观外公所以会选在早晨读课,念书;等吃   过午饭,通常人人手上,会有一碗仙草、爱玉。   贞观吃这项,总是最慢,往往最后一个放下碗,不知情   的,还以为她一人吃双份。   久了以后,竟然隐约听到一个绰号,真个又是生气又好   "九顿伯母?!什么意思嘛?!"   其实她心里猜着十分了,只是不愿意自己这样说出来。   "就是人家吃一顿饭,你吃九顿啊!"   "我吃九顿?谁看见了"   "没吃九顿,怎么那么慢?"   一嘴难敌两舌,贞观说不过众人,转头看男生那边,亦   "不好!不要!换一个!"   "啊,想起来,昨晚叔公在树下讲什么'开唐遗事',   好了,我要做徐懋功!"   "尉迟恭是黑脸啊!我又不象!""不象没关系,本来就是假的嘛!"…………银祥还小, 才五岁,只有站着看的份;剩下一个银定,就是不肯做李世民!"没有李世民,怎样起头 呢?""那……看谁要做,我跟他换!""……"   这边的银蟾见状,忍不住说他道:   "哈,你莫大呆了!李世民是皇帝呢!你还不要--"   银定这时转一下他牛一样的大眼睛,辩道:   "你知道什么?!阿公说过:第一憨做皇帝,第二憨做头   家,第三憨做老爸……还不知谁呆呢!"   原来有此一说,银川最后只得提议:   "要别项好了!银蟾她们也可以参加;'掩咯鸡'是人   捉迷藏的场地,一向在对街后巷底的盐行空地,那儿榕   树极多,须垂得满地是,不止遮荫,凉爽,还看得见后港的   可惜的,它的斜对面开着一家棺材店,店里,门口,不   时摆有已漆、未漆的杉板;不论大红或木材原色,看来都一   "掩咯鸡"得到众声附和,算一算,除了银山大表哥   外,差不多全了;贞观本来想去的,可是说来奇怪,前几个   夜晚,她老是梦见那间棺材店……,这两天,走过那里都用跑的……   "阿贞观怎么不去?"。   "我……我爱困!"   大家一走;连小银祥都跟去了;贞观想想无趣,自己便走到阿嬷房里来。   她外婆的床,是那种底下打木桩,上头铺凉板的统铺,极宽极大;贞观悄声躺下,且翻 了二翻,才知自己并无睡意。   老人家睡得正好,再下去就要给她吵醒……   贞观想着,立时站起,穿了鞋就往后园走。   她外婆的三个女儿,只有二姨是长住娘家的;为了二姨丈老早去世,只留个半岁大的婴 儿给伊,如今惠安表哥十七、八了,在台南读高中,二姨一个人没伴,就被接回来住了。   今儿贞观一脚踏人房内,见着她大妗、二姨的背影,忽地想通这件事来--   自己母亲和阿妗们,为何时常来此;她们摸四色牌;坐上大半天,输赢不过五块钱,什 么使她们兴致致呢?原来她们只为的陪伴寡嫂与孀姊渡无聊时光,解伊们的心头闷……   怪不得她外公不出声呢--   她二姨最先看到她,笑道:   "好啊,阿贞观来了,每次伊来,我就开始赢!"   "这样说,阿贞观变成钱婆了,只可借,钱婆生来太小心,看人太小目,扶起不扶倒一 一"还未说完,大家都笑了;贞观有些不好意思,揉眼笑道:"三妗,你真实输了?"   口尚未合,众人笑道:   "你听她呢!不信你摸摸伊内袋,一大堆钱等着你帮伊数呢!"   说着就说到读书的事来,她二姨问:   "阿贞观考学校考得怎样?"   "我也不知道,可是我把写的答案说给老师听,老师算   一算,说是会考上。"   众人都是欣慰的表情,独有她母亲道:   "伊真考上了,也是问题,通车嘛,会晕;住宿舍,又   会想家……才十三岁的孩子!"   "怎么不考布中呢?和银蟾有伴--"   "她们那个导师,几次骑脚踏车来说,叫我给她报名,   说是读布中可惜,他可以开保单,包她考上省女!"   停了一下,她大妗提醒道:   "阿贞观不是有伯父在嘉义吗?"   "是伊出生那年搬去的,这么大了,连面都没见过……"   听着,听着,贞观早已横身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小   时候,她跟着大人去戏园看戏,说跟去看戏,不如说跟去睡觉,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爱 睡,每次戏完散场,都是被抱着出来的。   母亲或者姨、妗,轮流抱她,夜晚十一、二点的风,迎   面吹来,叫人要醒不醒的……   大人们给她拉起头兜,一面用手抚醒她的脸,怕小孩的魂留在戏园里,不认得路回   贞观这次被叫醒,已是吃晚饭时刻。牌局不知几时散的,她母亲大概回家煮饭了;左右 邻居都羡慕伊嫁得近,娘家、婆家只是几步路。   眼见饭厅内灯火光明,贞观忙洗了脸走来。在外公家吃饭,是男女分桌,大小别椅的, 菜其实一样,如此守着不变,只为了几代下来一直是这般规矩。   更小的时候,她记得银蝉跑到银定他们那桌,被三妗强着叫回来……   贞观是以后才听自己母亲说是:   "女儿家,站是站,坐是坐,坐定了,哪里就是哪里,   吃饭不行换坐位,吃两处饭以后要嫁两家!"   她在厅门口遇着银月,问声道:   "还没开始吗?你要去哪里?"  ?quot;捉迷藏还未散呢!大哥哥去找半天也没下落……谁还   贞观听说,亦拉了银月道:   "走!我们也去找一一"   话未了,只见银杏,银蝉几个一路哭进来;那银蝉尤其是相骂不落败,挨打不流泪的番 邦女,如今这样形状,众人哪能不惊?   "什么事啊?""什么事?"连连问了十声,竟是无有回应;贞观二人悄声跟进厅内,见大 人问不出什么,只得走至银蝉面前,拉她衣服道;   "阿蝉,你怎样?""哇--"    这番婆不问也罢,一问竟大哭出声……   贞观三舅只得转向呆立一旁的银定问道:   "到底怎样了?银山不是去找你们回来?他自己人   "……大哥哥叫我们先回来,他和二哥哥、三哥哥还要   众人眼睛一转,才发觉银祥不见了。   这一问,男的又变得象木鸡,女孩子却又狠哭起来;贞   观四妗顾不得手上端的汤,一手抓了银蝉问道:   "怎样的情形,你与四婶说清楚!"   番婆揩一下泪水,眼睛一闪。泪珠又滴下颊来;   "……大家在'掩咯鸡',阿祥不知躲到哪里去……"   "有无四处找过?"   "都找了--找不到,我们不敢回来,可是大哥哥--"不等伊说完,众人都准备出发去找, 却见棺材店的木造师傅大步跨进来,慌慌、恐恐,找着贞观外公道?quot;同文伯,这是怎么 说起--你家那个小孙子,唉,怎会趁我们歇困不注意,自己爬入造好的棺木内去 躲……"四、五个声音齐问道:"囝仔现在呢?""刚才是有人来店里看货,我们才发觉的…… 因为闷太久,已经没气息--我们头家连鞋都不顾穿,赤脚抱着去回春诊所了……头家娘叫我 过来报一声……你们赶紧去看看--"   前后不到两分钟,屋里的大人全走得一空;贞观正跟着   要出门,却见她大妗停了下来,原来银山、银川还有银城不.   知几时趁乱回来了:   伊叫的是银川,贞观从不曾看过她大妗,这样疾声厉   银川一步步走向她面前,忽地一矮,跪了下去:   "我问你,你几岁了?"   银川没出声,大妗又道:   "你做兄长的,小弟,小妹带出去,带几个出去,就得   带几个回来,你知嘛?!"   "少一个银祥,你有什么面目见阿公、阿嬷、四叔、四   "……"她大妗说着,却哭了起来:"你还有脸回来,我可无面见众人,今天我干脆打死 你,给小弟赔命!""妈-一""大妗--""大伯母"银山已经陪着跪下了,贞观、银月亦上前来阻 止,她大妗只是不通情,眼看伊找出藤条,下手又重,二人只得拉银城道:   "快去叫阿公回来!"   谁知银城见银山二人跪下,自己亦跟着跪了;贞观推他   不动。只得另拉银月道:   "走!我们去诊所看看,不一定银祥无事呢?二哥哥就   贞观的四妗已经几天没吃饭了;前两日,她还能长嚎大哭:   "银祥啊,我的心肝落了地……"   以后声嘶喉破,就只是干嚎而已;   无论白天,夜晚,贞观每听见她的哭声,就要跟着滴泪--   这一天,逢着七月初七,中午一过,家家户户开始焖油饭,搓园仔,准备拜七星娘娘--   贞观懒在床上,时仆时趴,心里乱糟糟。   四妗或许在她房内,旁边不知有无人家劝伊?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灶下--   贞观想着,差一点就翻身站起,然而她又想到:见着四妗,要说什么话呢?她也只会拉 着伊的裙角,跟着流泪而已。--   "起来!起来!!你睡几点的?"   银蟾的人和声音一起进来;她近着贞观坐下,继续说道:   "大家都在搓圆仔,说是不搓的没得吃!"   贞观不理她;银蟾笑道:   "还不快去!二伯母说一句:阿贞观一向搓的最圆,引得银桂她们不服,要找你比赛   贞观移一下身,还是不动。   贞观却突然问一句:   银蟾的脸一向是飞扬、光采的,贞观这一问,只见她脸上整个黯下来:       "四婶原先还到灶下,是被大家劝回房的,我看伊连咽口涎都会疼--"   贞观翻一下身,将头埋在手里。   想到银祥刚做满月那天,自己那时还读三年级,下课回来,经过外公家门口,被三妗喊 进屋里,就坐在这统铺床沿边,足足吃了两大碗油饭--   她记得那天:四妗穿着枣红色洋装,笑嘻嘻抱着婴儿进来,婴儿的手链、手钏,头上的 帽花,全闪着足赤金光,胸前还挂个小小金葫芦……   "四妗,小弟给我抱一下!"   她从做母亲的手,接过小婴儿来,尚未抱稳呢,五舅正好进来看见,笑道:   "大家来看啊,三斤的猫,咬四斤的老鼠--"   正想着从前,又听银蝉进来叫道:   "你们快去前厅,台北有客人来!"   银蟾一时也弄不清是谁,问道:   "你有无听清楚是谁?"   "是四婶娘家的阿嫂与侄子。"   银蝉说完,探子马似的跑了;   贞观耳内听得明白,忙下床来,脚还找着拖鞋要穿,银蟾早已夺门跑了。   二人一前一后,来到天井,银蟾忽地不动了……   "你是怎样--"一   银蟾还未出声,贞观从她的眼波流处望去,这才明白:   四妗的侄仔原来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她们起先以为是七、八岁的小人客!   二人只得停了脚步,返身走向灶下;灶下正忙,亦没有她们插手的,倒是姊妹们全集 在"五间"搓汤圆,"五间"房紧临着厨房隔壁,筐箩满时,随时可以捧过去………   二人才进入,银蟾先笑道:   "谁人要比搓圆仔?阿贞观来了一-"   "你莫胡说,我是来吃的!"   "七星娘娘还未拜呢,轮得到你--"   说着,二人都静坐下来,开始捏米团,一粒粒搓起。   七夕圆不比冬至节的;冬至圆可咸可甜,或包肉、放糖,甚至将其中部分染成红色;七 夕的却只能是纯白米团,搓圆后,再以食指按出一个凹来……   为什么呢?为什么要按这个凹?   小时候为了这一项,贞观也不知问过几百声了;大人们答来答去,回应都差不多:说   "要给织女装眼泪的--"   因为是笑着说的,。贞观也就半信半疑;倒是从小到大,她记得每年七夕,一到黄昏, 就有牛毛细丝的雨下个不停。   雨是织女的眼泪……"织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眼泪呢?"   她甚至还问过这么一句;大人们的说法就不一样了--   织女整一年没见着牛郎,所以相见泪如涌--   牛郎每日吃饭的碗都堆叠未洗,这日织女要洗一年的碗--   "阿贞观,这雨是她泼下来的洗碗水!"   "牛郎怎么自己不洗呢?"   "憨呆!男人不洗碗的!"   那凹其实是轻轻、浅浅,象征性罢了,可是贞观因想着传说中的故事,手指忘了要缩 回,这一按,惹得众人都笑出来:   "哇!这是什么?"   "贞观做了一个面盆仔r"   "织女的眼泪和洗碗水。都给她一人接去了……"   连她自己都被说笑了。此时,第一锅的汤圆、油饭,分别被盛起,捧到五间房来。   随后进来的,还有她外婆,贞观正要叫阿嬷时,才看到伊身旁跟着那个中学生--   "大信,你莫生分,这些都是你姑丈的侄女、外甥--"   那男学生点了一下头,怯怯坐到一边;她阿嬷转身接了媳妇添给伊的第一碗油饭,放到   "多少吃一些!你知道你阿姑心情不好,你母亲要陪伊多讲几句话--"   男生接了箸,却不见他动手--   汤圆都已搓好,银月、银桂亦起身将箩筐抬往灶下,贞观于是拉了银蟾道:   "拜七娘妈的油饭上不是要铺芙蓉菊吗?走!我们去后园摘!"   网鱼这几日,全家都歇困得早,七、八点不到,一个个   贞观和银蟾姐妹,一向跟着祖母睡的;这一晚,都九点   半了,三人还在床上问"周成过台湾"、"詹典嫂告御   她阿嬷嘴内的故事,是永远说不完的:   "詹典出外做生意,赚了大钱回来,他的丈人见财起贪,   设计将他害死,还逼自己女儿再嫁--   詹典嫂又是节妇又是孝女,这样的苦情下,不得已,写   了状纸,控告生身之父--"   "周成到台湾来做生意,新娶细姨阿面;留在故乡的妻   子月女等他不回,亦自福建过海来寻夫--   阿面假装好意款待,暗中以猪肚莲子所忌的白乔木劈柴   烧,将伊毒死……半夜--"   贞观又要惧怕又要听。从前怕虎姑婆,现在怕詹典和月   女的鬼魂。阿嬷一说完,银蟾二人有本事倒头就睡,贞观却在那里直翻身;看看老人家 也闭起眼,没办法,只好去碰伊的手肘:"阿嬷,你困没?""晤-""阿嬷-鬼如果来呢?"老人 家开眼笑道:"真憨,怎么不想:明日早起,有好鱼好肉可吃?"这一说,贞观果然觉得自己 是慈呆;每天有那么多事情可想,她为什么只钻着这一点转呢?   想明白以后,心被抚平了;贞观打起呵欠,正要入眠,却又记起什么事来:   "阿嬷,一点时,叫我起来好吗?"   "三更半夜的,你要偷捉鸡吗?"   "才不是,人家要跟阿舅众人去渔坳!"   老人家似醒非醒的"晤"了一声,没多久,便睡着了。   到得下半夜,贞观在睡梦中,被一阵刀砧声吵醒,倾身起来,只见后院落一片灯火。是 女眷们在厨房准备食物、点心,要给男人带去渔坳寮饿时好吃。   银蟾二人还在睡,却没看到她外婆的人。   贞观揉揉双眼,端了木架上的面盆来换洗脸水,才出庭前,迎面即遇着大信、银山等   众人都好说话,独有银城不饶她;"哈,你也知道起来啊?!连着四、五日,我们清晨 提了鱼和网具回来时,你还在做梦呢!好意思说要跟去捉   "照你起身的时辰算来,鱼市场大概下午和晚上才有鱼卖--";"……"贞观飞快走到水缸 旁,也不应银城半句。其实,如果不是人客在旁,她一定拿水瓢的水甩他………   那缸是石砌的水泥缸,正中放在厨房的半墙下,一半在内,供灶下一切用水,另半则露 出外来,大家取用也方便。贞观弯身欲拿水瓢,手在大缸内摸了个空,只抓了把夜深露重的   再探头看时,原来呢-银城早抢先一步;他由厨房进去,自里面拿了正着。   贞观取不到水,只好一旁站着等,她这才看清楚.缸里白茫茫一片的,原来是月光。   月娘已经斜过分"五间房"的屋檐线,冷冷照进缸底。水缸有月,贞观从不曾这样近身相 看,只觉自己的人,也清澈起来。   洗过脸大家又多少吃了点心,待要出发对,银月、银桂才赶到:   "阿贞观,等我们--"鱼贩仔和工人,还有舅舅等,都已动身;贞观看看银山他们,说 是:"你们先走吧I我们压后!"银山不放心:"要等大家等,你们两个手脚快一点一"姊妹二 个这才放心去洗面、漱口;临去,贞观还加了一句:"可以不必吃一银城手上有提盒!"前后 也不过十分钟,当六人来到门口,原先的大队人马已不知去向。这下,十二只脚齐齐赶起路 来。风吹甚凉,贞观差些忘记这是七月天。月光自头顶洒下,沿途的街灯更是伸展无止 尽……贞观放眼前程,心中只是亮晃晃,明净净。   出了庄外,再往右弯,进入小路,小路几丈远,接下去的是羊肠道一般的堤岸;岸下 八、九十甲鱼坳,畦畦相连。   六人成一纵队,起步行来;女生胆小,银山让她们走前头,分别是:银月、银桂、贞 观,然后是大信,银城,银山自己是镇后大将军。   贞观每跨一步,心上就想:   太祖公那辈份的人,在此建业立家,既开拓这么大片土地,怎么筑这样窄的垅堤--   沿途,银山要说给台北人客听:   "这一带,近百甲的鱼坳,因连接外海的虎尾溪,镇上的人将这儿叫着'虎尾寮'……虎 尾渔灯乃是布袋港八景之一-"银城则是每经一处,便要做介绍:"这畦是三叔公的,五叔公 一房不住家乡,鱼池托给大家照看。--   "这畦是二叔公家的,就是会讲单雄信那个--   "这是李家--黄家…………阿贞观她家的,还要往北再过去,就是现在你看到的挂鱼灯   银城不只嘴里说,他是手脚都要比,弄得提盒的汤泼出来;   银月一面说,一面接了提盒去看,见泼出去的不多,到底还是不放心,便自己换了位 置,和贞观一前、一后拉着。   沿岸走来,贞观倒是一颗心都在水池里:   这渔塘月色;一水一月,千水即是千月--世上原来有这等光景……再看远方、近处,各 各渔家草寮挂出来的灯火隐约衔散在凉冽的夜空。   "虎尾渔灯"当然要成为布袋港的八景之首;它们点缀得这天地,如此动容、壮观!   银城还不知在说些什么,银月便说他:   "你再讲不停,大家看你跌落鱼坳底!"   "那里就掉下去呢?!阿公、阿叔他们,连路都不用看,跑都可以跑呢!"话未说完,忽 见横岸那边,走来一个巡更的;那人一近前,以手电照一下银山、银月的脸,因分辨出是谁 家的孩子、孙儿,马上走开去。就在这一刻时里,贞观忽然希望自己会在联招考试里落败, 她不要读省女了。在刚才的一瞬间,她才真正感受到自己与这一片土地的那种情亲:故乡即 是这样,每个人真正是息息相关,再不相干的人,即使叫不出对方名字,到底心里清楚:你 是哪邻哪里、哪姓哪家的儿子、女儿!她才不要离开这样温暖的地方,或若到嘉义去,一定 会日日想家夜夜哭--这一转思,贞观的步子一下轻快起来,话亦脱口而出:"别说外公他们 了,这路连我闭着眼睛都能走--"她一走快,银月不能平衡,大概手也酸了,于是提盒又交 回银城手里,银城边接边笑:"哈!学人家!"贞观停脚问道:"笑什么?没头没尾的,我学 谁了?"银山笑道:"这句话是大信讲的;他家住台北西门时,他说西门町他闭着眼睛也会 走!"闹闹吵吵,居然很快到了目的地;鱼坳四围,尽是人班,贞观看母舅们一下跳入坳里 帮忙拖鱼网,一下又跃上岸来指挥起落,自己这样一滴汗不流的站着看,实在不好,便拉了 银桂坐到草寮来。岸边、地下,虽有二、三十个人手,少算也有一、甘支电石火和手电筒, 然而贞观坐到鱼寮来时,才发现真正使得四周明亮的,还是那月光。   它不仅照见寮前地上的瓦砾堪数,照见不远处大信站立的身影,甚至照得风清云明,照 得连贞观都以为自己穿了一件月白色衣衫。!   头次网起的鱼儿最肥,鱼贩仔一拉平鱼网,鱼们就在半空挣跳、窜跃,等跌向网上,论 千算万的鱼身相互堆叠时,就又彼此推挤,那最底层的,因为较瘦小,竟可以再从网眼i溜 掉,回到熟络的池水里;   鱼们不想离开鱼坳,也许就象贞观自己不欲离开家乡一样?!   贞观不禁弯下头低了身来看,也有那么二、三尾,鱼头已过,只因鱼身大些,竟夹在网   贞观将身一仰,往后躺在木板钉成的草铺床上,心里竟是在替鱼难过。   她闭起眼,装睡,谁知弄假不成,真的睡着了;等银月推她时,贞观一睁眼,先看到的 是天苍茫,野辽阔,带湿的空气,雾白的四周,一切竟回到初开天地时的气象。   在这黎明破晓之时,天和地收了这幕,变成新生的婴儿;贞观有幸,得以生做海港女 儿,当第一阵海风吹向她时,她心内的那种感觉,竟是不能与人去说。   连着吃了好几日的虱目鱼,饭桌上天天摆的尽是它们变出来的花样,鱼粥、鱼松、清 汤、红烧、煎的、煨的,受益最多的是大信,据贞观看来:城市人自然少有这样的时候,然 而受害最大的,却也是他,陆续被鱼刺扎了几遍。   前几回,都被她三妗拿筷子挟走,这一次鱼刺进了肉里面,扎着会痛,就是找不到头. 筷子和饭丸都无用,一个大男生,坐在正厅中,眼红泪流的,别说大人忙乱,连她看了都难   贞观想着自小吃鱼的经验,倒给她想出个方儿来,便三、两步,走回自己家里,她母亲   "成绩单才寄来,怎么你就知道回家拿了?quot;   说着开了衣橱,取给她看,又说:   "明日的报纸就有了呢!你快去学校与先生说一声,他也欢喜!"   贞观看了看分数,却说:   "我先去跟重义婶讨麦芽,四妗的侄子被鱼刺扎到咽喉。"   说着,走到后院来开门,后面小巷,有家做饼的铺子,里面堆着一铅桶、一铅桶的麦芽   麦芽讨到手,是一小只竹棒子,激着软软的一团,贞观怕它流掉到地上,也不走回家, 直接从小巷口穿出大街,回到外公这儿。   这边家里,大人还在焦急呢!乌鸦鸦一堆人围着大信,大概计穷了。   贞观不敢明伸出手,趁乱将它塞给银安,果然大信吞后一分钟,便站起身叫好了。   事后问起来,居然没人知道是谁讨来的麦芽,大信说是银安叫他吞的,银安则想不起到 底谁人递给他,到被问急了,居然瞪眼叫道;   "好了便好了,管它是天上落下来!"   这次以后,大信再不敢多吃鱼了,只对无骨无刺的蛤、蚌感兴趣,每天带着竹篓,和银 川他们去鱼坳摸"赤嘴"。赤嘴是粉蛤的另一种,肉较厚,壳反而薄,喜欢做穴在鱼坳四周靠 堤岸的湿土里,黄昏时,就跑出洞来吃水。   十天过去,大信的脸也晒黑了,却给他摸出一套找赤嘴的诀窍来:靠岸边的土上,若有 一个个象锁匙孔的小洞,伸手进去,一定会摸到一只。   正当他热着摸赤嘴时,他母亲已收拾好行李要走;家下众人,一口一声的挽留道:   "妗仔若不弃嫌这里,就多住几日才好,一过八、九月,海边、坳内,都出毛蟹,'十月 惜,澎蜞较碇石',小小一只,里面全是蟹黄!"   "到十月,还要二个月呢!已经住了个余月,他父亲会说我……"   "至少也等过了中秋再走,中秋这里还算闹热,码头全部的船只,都自动载人到外海赏   大信的样子有些动心,他母亲却说:   "哪里行呢!他父亲信上直催,大信的学校,也快要开学了!"   "大信就叫他姑丈先送他回去,妗仔你难得来一趟,还是多住些时。"   "下次吧!下次再来……亲家、亲家母,大家有闲也去台北走走!"   当下看好时间,母子二人决定坐明日的早班车回去;贞观以为吃过晚饭,他们就会趁早 歇困,谁知晚来她外公在天井讲"薛仁贵征西",贞观才找到座位坐下,一抬头,赫然发现大   "鬼头飞刀苏宝同,移山倒海樊梨花……"故事正说得热闹,大信忽回头与银安说:   "明晚的故事,我就听不到了。"   她四妗照例来分爱玉,贞观才接过碗,听他这一说,差些失手打翻掉;她是同时想起今 早自己接到的那纸注册通知。

1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2017年普通纪念币发行计划变更的说明,决定2017年将增发“和”字书法——楷书普通纪念币1枚。引起了广泛关注。

“和”字书法普通纪念币,由不同写法的五个书法“和”字为主题。不仅体现了中国独有书法文化,更表达了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的高深哲学思想。从这款纪念币上面看出了我国书法艺术的精湛,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了书法的魅力!

之所以大家热盼和5,是因为和字币系列发行周期真的是太长太长了。

众所周知,我们传统书法字体分为“篆、 隶、行、草、楷”,和字币一组展示一种字体,2009、2010、2013、2014年已经分币发行了第一组“篆书”和、第二组“隶书”和、第三组“行书”和、第四组“草书”和,仅余第五组“楷书”和字币尚未发行。

下面就带大家分别回顾一下:和一,和二,和三,和四:

2009年和字币第一组

"和"字书法普通纪念币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壹圆"字样,内缘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内缘下方刊"2009"年号。背面主景图案为篆书"和"字,左下方为五种字体(篆、 隶、行、草、楷)书写的"和"字,背景以书法的飞白手法衬托。面额为1元,直径为25毫米,材质为黄铜合金,发行数量1000万枚。

2010年和字币第二组

正面图案为国徽,其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下方刊"壹圆"面额和"2010"年号;背面主景图案为隶书"和"字,上方为多种字体书写的"和"字,背景以书法的飞白手法衬托面额均为1元,直径均为25毫米,材质均为黄铜合金,发行数量1000万枚。

2013年和字币第三组

该普通纪念币正面图案为国徽,其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下方刊"壹圆"面额和"2010"年号;背面主景图案为隶书"和"字,上方为多种字体书写的"和"字,背景以书法的飞白手法衬托,面额为5元,直径为30毫米,材质为黄铜合金,发行数量为5000万枚。

2014年和字币第四组

正面主景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内缘上方刊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下方刊面额"伍圆"及年号"2014"。背面主景图案为草书的"和"字,衬景图案为书法的飞白,内缘左上方刊"和"字的五种书法体,面额为5元,直径为30毫米,材质为黄铜合金,发行数量7000万枚。

如果从2009年算起,和字币发行周期已达8年!如果加上之前的设计、铸造时间,估计将近10年!如果从2014年发行和4算起,到今年已3年没有后续发行。间隔周期已经与和2、和3的3年间隔相等!

在已发行的四枚钱币中,究竟哪枚“和”字书法纪念币最值钱?钱币专家表示,“和”字书法币是从2009年开始发行第一枚,该枚钱币是“龙头币”,目前市场价格在70-75元,这较面值有70倍的增长。

“收藏纪念币关键看发行量,而这枚‘和’字币的发行量仅为1000万枚,这仅是第四组‘和’币数量的1/7,这意味着,人们要想收集全五枚一套,最大可能也只能组成1000万套,这一数量并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收藏家人群的需求。”钱币专家表示。

记者从南京多家钱币市场了解到,如今花费160元左右就能购到前四组钱币,而这四枚纪念币总面值为12元,划算下来也有超过10倍的增幅,除了第一组“和”币外,第二组、三组、四组“和”币均有增值,其中,第二组也增值了50倍,第三组因发行量扩大了4倍,并且面值提升到了5元,仅增值了2倍多,而第四组“和”币增值率最低,但也有1倍以上。

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这套“和”字书法系列普通纪念币呢?或许与“和”字本身的文化内涵有关。下面咱们就先来说说——和。

“和”字左边是“禾”,多于农作物有关。

《尔雅·解乐》对“和”有这样的解释:“大笙谓之巢,小笙谓之和。”

又有标注为“和,十三簧。”《说文》中的解释为:“龢,调也(即音乐的和谐。)”可见,“和”字可能最初是一种乐器名或是乐器演奏中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另外,在《诗经·小雅》中有“和鸾雝雝,万福攸同。”“和鸾”即铃铛,挂于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鸾”,也可见“和”是与声音有关的。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金银纪念币(第5组)1/2盎司金币(乐器)

《说文》中有另一个与“和”同音的字“盉”,并有解释为“盉,调味也。”盉,是一种盛行于中国商代后期和西周初期的用于调节酒味浓淡的酒器,但同时也有考古资料显示盉常与盘配合使用,因此有的研究者认为盉应为水器。

“盉”字作动词时意思为“调味”,这一用法中的“盉”字后来被“和”字代替,如“调和”。但是,作“酒器”意思的“盉”字仍然没有改变。比如,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7.776克(1/4盎司)金币的背面主景图案就是商代人面龙纹盉。

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7.776克(1/4盎司)金币

段玉裁在《说文》中做的注解是:“调声曰龢,调味曰盉。”

在汉字演变过程中,为了简便,“龢”与“盉”逐渐成为一个字——“和”,故调和五味、五音者皆为“和”。

“和”字的读音很多,光普通读音就有6种之多:hé(和谐),hè(附和),hú(麻将用语),huò(和泥),huó(和面),huo(暖和)。不同读音不同语意,而说到“和”字的文化内涵就不仅仅是字面之意了。

中华民族关于“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书·尧典》中说“协和万邦”,“易·乾卦”中有“保合太和”。早在秦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的观念就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宋、明之时,“和”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和”已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意识,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

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婴戏图)金银纪念币1/2盎司金币(子孙和合图)

中国传统文化金银纪念币(第2组)22克银币(北京故宫保和殿)

“和”字右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大唐镇库金钱金银纪念币1公斤圆形金质纪念币

《中庸》中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说,人不过分宣泄自己的情感就称为“中”,演奏中沉稳缓和的音调称为“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大道,只有做到“中和”,天下才能太平,万物才能传承。

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纪念金币5盎司纪念币

老子曰“知和曰常”,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都体现了和字博大的文化内涵。

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2组)22克银币(老子)

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2组)1/3盎司金币(孔子)

关于“和”字的文化内涵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阐释了。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汉字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和”字书法系列普通纪念币一共5枚,分别表现了“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和楷书”5种书法。

与“书法”对应的一个概念就是“字体”,字体是文字的外在形式特征,字体的艺术性体现在其完美的外在形式与丰富的内涵之中。字体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的缩影,在各时代都曾有过彼时的标准字体。比如在上文中展示的纪念币上就有不同的字体。而下面这3枚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第5组)中的银币(苏轼、李清照、岳飞)上面的文字不少,其字体表现也不同。(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纪念币上采用不同的字体设计,能够配合币面内容和文化内涵的表达,烘托年代背景。如,1981年发行的中国出土文物(青铜器)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上的项目名称就采用了隶书。

2018年是中国戊戌(狗)年,而在1982年发行的中国壬戌(狗)年金银纪念币的正背面上都用了不同的字体。其中15克银币还获得了1984年世界硬币大奖“最佳克朗币奖”。

中国壬戌(狗)年金银纪念币15克圆形银质纪念币

说了这么多金银币上的不同汉字字体,下面要说的是贵金属纪念币上的“汉字书法”。这就是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黄河文化金银纪念币(第2组)27克银币——汉字书法。

文字是文明起始的重要表征。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刻骨成文,这种记忆延续数千年,厚重如山——在黄河流域上,有裴李岗文化贾湖遗址的骨文,半坡遗址和陵阳河遗址发现的陶文,这些远古符号或文字以及其后的殷商甲骨文和金文,使我们能够探究华夏文字书法的源头。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黄河文化金银纪念币(第2组),其中27克银币之一的背面图案就是汉字书法。该币成色92.5%,重27克,直径38.6毫米,面额10元,最大发行量10000枚。正面图案是汉砖团龙图,并刊国名、年号。

背面图案是“汉字书法”,其设计非常独特。一是强调形式的趣味性,体现的是活泼的版面视觉语言。由于币面上要包含的素材非常多,如果没有这种形式上的趣味性,很容易让人审美疲劳。因此设计师在构图中充分调动艺术手段,看上去画面反复,但是又带有一点合理的不规则,画面充满了精彩的内容,又显得活动而有幽默感,使其中传达的信息画龙点睛,更吸引人、打动人。

二是强调内容的资料性。币面表现的是黄河流域文明对于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影响,因此“汉字书法”银币选取的是黄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形式以及书写书法的场景。

三是简繁搭配,强调协调性。如果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对于金银币的设计同样也是不成功的。该银币用很简练的白描形式来表现不同文明的产生过程,有用比较细腻的雕刻手法来表现其中的代表物象,让银币画面具有秩序美、条理美的同时,又有重点和节奏感,创作出独具色彩的银币画面,使其形态和格调都能唤起欣赏者的审美愉悦与共鸣。

本文结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贵金属币赏析》 、中金典藏、翰鑫阁等相关内容编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隶书应该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