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命题的真假命题判断的口诀:4是2的平方,且4是2的两倍。谢谢

1、命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就很可能是错的

这类题中往往会出现“可以”、“允许”等词。

如“机动车未悬挂号牌,可以上路行驶”,“经运输企业批准可以使用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高速公路加速车道或减速车道允许机动车超车”等,这些题答案都是错误的。

2、如果在命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对的

因为这类题往往会出现“可能”、“易”等词或字。

如“狂风袭来,可能会使行驶中的车辆产生横向偏移”,“山区道路坡长而陡、路面窄、弯多而急,易发生交通事故”等,这些题答案都是正确的。

总结一句话,科目一判断题答题技巧一定要注意题目中每个词语。

3、在判断题中,带有“快速”“紧急制动”“急转”“行政诉讼”的都错

大部分考生在考试中容易粗心大意,其实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而是粗心使他们吃了亏,所以学员们在考试中还是要细心一点。

第一上车调座椅,高低前后要适宜。

第二调好后视镜,后轮地面要看清。

第三系好安全带,听清指挥和命令。

第四看清几号库,找准边线一米五。

第五感应线停车,车库方向别弄错。

第六停车先找库,左右方向别弄糊。

七挂倒档看反镜,过线两圈车别停。

第八反镜看车身,库口过半快回轮;

回完一圈看库角,哪边宽往哪边靠。

九看车身正不正,两侧边线要平行;

平行之后轮回正,方向圈数要弄清;

车正方向不再动,反镜过线把车停。

第十库里停三秒,出库左右考虑好。

十一侧方找距离,三十公分最适宜。

十二曲线最简单,车头紧擦前边线。

十三直角往右靠,内扣对准右边角。

十四坡道别压线,微调方向找准点;

距离三十车调正,右边十分不能扔。

十五调整别太长,赶紧找点看前方。

十六刹车要踩死,防止后溜超三十。

十七起步要果断,一停就起莫留连。

十八熄火不要慌,迅速打车别多想;

扣掉十分别害怕,八十也能把证拿。

科三两次上下车,细节一定要记得

首次上车共四项,一系三查等下车

(一系:系安全带,三查:检查钥匙、档位,检查是否溜车)

下车顺时绕一圈,摸摸前后感应点

绕完低头打报告,等待人家把手招

不让上车继续转,擅自开门变零蛋

上车一系一检查,大灯开关拨两下

(一系:系安全带,一检查:检查钥匙在没在二档)

除去第八是远光,其余九项全会灯

十项灯光模拟完,等着语音报起步

起步两调两检查,做完之后把火打

(两调:调后视镜、座椅,两检查:检查档杆是否在空档、检查手刹是否拉起)

打火之后共五项,转向鸣笛不要忘

踩着离合挂上档,最后别忘松手刹

等待车身慢慢动,起步才能算完成

上路之后事不多,无非刹车转向灯

路上速度无要求,十五、二十好完成

遇到障碍别惊慌,随时可以把笛鸣

鸣笛如果不奏效,减速停车也都行

左右转弯要警惕,刹车紧跟转向灯

超车变道不一样,操作之时要分清

直线行驶莫压线,掉头只需左转灯

其余项目踩刹车,至少一脚可以多

靠边停车须谨慎,能否过关全看它

记得先开右转向,三十公分内停车

先踩离合后脚刹,切勿空档去滑行

摘档之前拉手刹,熄火钥匙回二档

双手齐把车门开,三秒之后再关上

听完语音报成绩,最后才解安全带

拿起证件坐后座,教练把你拉回来

能停就停,能帮就帮,能让就让。

人行横道不能停车和调头。

酒驾和无照,只扣12分。

仪表图像看清楚,安全带,减伤害,头枕护颈部。

高速上,遇雪雾,能见度200米,60码,距离100米。

100米,40码,距离50米。

50米,下高速,20码不能停。

右转让左转,转弯让直行。

下坡不要挂空档,空档不容易挂档,不超车。

上坡超车找宽路。下高速,先减速,再匝道。

雨天路滑车速慢,看不清靠边停。

雨雪雾,开近光,停车开启示廓灯,报警灯。

指示牌,黄色慢,红色停,白色辅助绿色行。

实线不跨虚线越,障碍物前多让路。

左转先,右转后,遇水低档稳速过,看见插队要礼让。

上坡低档马力足,下坡低档事故少,特殊车辆要避让。

车上路,看标线,看标志,遇见超车靠右行。

见爆胎,稳住方向轻踩刹。

拼装车,不上路,上路吊销驾驶证。

喝了酒,不开车,走路回家安全多。

加油站,消防栓,不停车,停车也要30米。

转弯路,靠右行,不要超车和占道,停车还要50米。

山路上,不超车,山崖一边要先行。

过水路,先停车,一停二看三通过。

遇见鹿,是野生,遇见牛,是牲畜。

黄色路牌要注意,小孩行人自行车。

蓝色牌,是指示,机动车公交车,还有高速ETC。

换驾照,90天,其余都是30天,在国外,不要慌,还有3年等你来。

出事故,有逃逸,请你吃3年大歺,致人死,那好嘛,7年以上有的吃。

火车道,要看牌,上有火车无人看,上有围栏有人管,一条斜线50米。

交警手势我不说,他看哪边就哪边。

不过腰,手摆动,赶快变道不多说。手在腰下动,看见就转弯。

下面这些文章跟这篇文章很相关:

  • 或命题,有真就真,全假才假。

  • 且命题,全真才真,否则就假

  • 必要:前假后真必为假。

 若p、q 表示命题,我们把“p 或q ”、“p 且q ”、“非p ”形式的命题分别简称为“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要正确判断“或”、“且”、“非”命题的真假,应首先对这三种复合命题进行正确理解。下面举例说明,仅供参考。

  1、含“或”、“且”、“非”的命题有的并不是复合命题,如:

  (1)实数的平方是正数或零。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非零实数的零次幂等于1。

  很容易看出,(1)、(3)、(4)、(5)是真命题,(2)是假命题。但若将(1)、(2)看成“或”命题,便会得出与命题真值表相矛盾的结论。因为“实数的平方是正数”,“实数的平方是零”,“若x<-1 则x>0 ”都是假命题,“若x>1 ,则x>0 ”是真命题。同样地,将(3)、(4)看作是“且”命题,也得出与真值表相矛盾的结论。因为“ 的解是x>-2 ”“ 的解是x<3” ,“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都是假命题,而(5)中的“非”是否定“零实数”。所以以上5个命题都是简单命题。

  2、不含“或”、“且”、“非”的命题有可能是复合命题。如:

(7)有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们都不含“或”、“且”、“非”,但(6)等价于“3〉2或3=2 ”,(7)等价于“有两个角为45°的三角形既是等腰三角形又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它们分别是“或”命题、“且”命题。 因此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或”命题、“且”命题、“非”命题的复合命题,既要看它是否含有“或”、“且”、“非”,又要看它是否隐含着“或”、“且”、“非”,还要看“或”、“且”、“非”是否为两个命题之间的联结词或某一命题的否定;既要与集合运算中的“并”、“交”、“补”联系起来,又要与“或”、“且”、“非”命题的真值表联系起来。

3、如何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1)对“或”的理解:“或”与生活用语中的“或”含义不同,生活用语中“或”是两者必居其一,而不居其二;而逻辑联结词中的“或”,可以两者都选,但不是两者必选,而是两者至少选一个,这与并集中的“或”有相同之处。A∪B={x|x∈A或x∈B},A∪B中的“或”指“x∈A”,“x∈B”其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2)对“且”的理解:“且”可以联想到交集的概念。A∩B={x|x∈A且x∈B},A∩B中的“且”是指“x∈A”“x∈B”两个条件都要满足的意思,即x既属于集合A,同时又属于集合B。

(3)对“非”的理解:“非”字有否定的意思。非p也称为命题p的否定。由“非”可以联想到补集的概念。 UA={x|x∈U且x A}。

 4、复合命题真假的判定

(1)首先要理解真值表的含义,真值表是根据简单命题的真假判断由这些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复合命题真假的工具,它并不涉及简单命题之间的具体内容。

如p:“圆周率π是无理数”,q:“1是方程x2+2x-3=0的根”。尽管命题p与q的具体内容毫无关系,但并不妨碍我们利用真值表判断命题“p或q”的真假。

(2)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真值表。为了更好地记住真值表,可用如下口诀:“p或q——一真则真”(命题p与命题q两个命题只要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复合命题“p或q”就是真命题);“p且q——一假则假”(命题p与命题q两个命题只要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复合命题“p且q”就是假命题);“非p——真假相对”(p真则非p假,p假则非p真)。

(1)3≥3 (2)对一切实数

第一步:把命题写成“对一切实数 或 ”

是p或q形式的复合命题

第二步:其中p是“对一切实数 ”为真命题;q是“对一切实数 ”是假命题。

第三步:因为p真q假,由真值表得:“对一切实数 ”是真命题。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步骤:

(1)把复合命题写成两个简单命题,并确定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

(2)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

(3)根据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5、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不同

否命题是将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否定后得到的命题。

命题的否定是将原命题的结论否定后所得的命题。

命题p:“若x=2且y=3,则x+y=5”的否命题和“┐p”命题是什么?

“┐p”是:“若 ”。

写一个命题的否命题时(即非p),往往需要对一些词语进行否定。

在这里一些词语的否定必须掌握,否则在表达否命题和命题的否命题时就会出错误。

命题:p:“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它的“┐p”命题是什么?

┐p:有些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真假命题判断的口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