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易发区这张图的真实性有多大,照这画的















    规划时对规划对象独特地域特性的把握重点已不能仅从区域内考虑,而更应从区域外进行考量。



    沅陵所属的怀化市地处湘贵边境,在湖南省域开发的整体战略中定位为湘西的区域中心城市和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根据国家的宏观生产力布局,怀化及湘西其它地区都属于长江中游产业带和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武汉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工程的兴建,国家开发中西部地区和“东靠西移”战略给沅陵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怀化市东部门户与通道的沅


    1.1.1时代背景陵县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持续近三四十年“城乡对立”“二元分割”的局面,1.1.3项目背景这种不利局面使得“三农”问题成为目前我国最大最头痛的社会问题。不过,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发展,以前那种城乡严重对立分割的局面已发生了很大的扭转,特别是随着近几年连续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城乡二元格局”已完全被打破,中国已全面进入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虽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在沿海地区已广泛开展,但本次沅陵县域村庄布“以工哺农”“回馈农村”的新时代。这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十分有利的大时局规划还是第一次。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究竟该如何做,做到什么深度,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代背景。因此,有必要对该规划的意义、目的、作用进行清晰的界定,才能很好地指导规划工作内容与深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度的展开。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总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消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因此,综上所述,我们现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至少存在两个基本的时代前从就目前来看,很多地方没有做村庄布局规划就直接开展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由于缺乏一提:个上层次规划对全局的考虑,这造成很多村庄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对村庄规模性质的确定很随意一是中国已全面进入“以工哺农”“回馈农村”的新时代;很盲目,沅陵县也存在这种问题。因此,沅陵县应尽快做好村庄布局规划,才能很好地指导后续二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城镇化战略”为指导依据。各项具体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进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两个基本时代背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前瞻性。1.1.2区域背景1.2.2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机遇1.2.1、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是后续村庄建设规划的基本指导依据、根据贯彻落实省建设厅《关于下达2007年全省村庄布局规划编制任务的通知》文件精神,



    近年来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均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县域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同时,稳步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这需要村庄空间布局的重置。


    一个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规划对象所处区域的独特地域特性把握的准确程度。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区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已表现为“均质化”“一体化”的倾向,经济社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区域的竞争。这要求我们







    (七)1982.1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八)《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导则(暂行);》


    沅陵县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农业经营的现代化水平不高,资源优势(九)《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建规划导则(暂行);》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的松散型模式,集约化程度低,农业产(十)《沅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业化程度不高。这与现状农村分布分散、规模小、基础条件差等因素相关。要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十一)《沅陵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提高农村经济,就必须对农村地区村庄进行合理的撤并,整合相对分散的土地资源、农产品资源、(十二)《沅陵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资源等,进一步提高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十三)分乡镇城镇总体规划;1.2.4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十四)分村调查资料;(十五)其他有关统计资料、规划材料等;从沅陵县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迫切愿望出发,农村急需改善现有比较落后的面貌。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和城镇发展对农村的辐射影响,农村人口的减少,都会导致农村现有物质形态的改变。因此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而其主要依据之一则是村庄布局规划。1.5.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沅陵县行政管辖范围,共5825.5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的最根本目的在于研究提出县域城乡空间发展的战略模式,并作为后续具1.5.2规划期限体村庄建设规划的价值判断标准,即在具体村庄建设规划评审时,应以村庄布局规划作为评审依据,看其是否符合并落实了村庄布局规划的要求。村庄布局规划并不直接面向实施,也不能代替“(乡)镇域总体规划”。综上所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是进行本次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应着重把握好的“度”。根据沅陵县城镇体系规划及规划分步实施等原则,合理确定本次规划期限:近期:2007-2010年,共4年;远期:2011-2020年,共10年。


    ;(一)2008.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二)1998.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1994.8《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四)199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庄与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五)GB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六)1989.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






    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二)协调区域发展村庄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本次村庄规划的编制,注重从村庄的区位特征研究出发,充分分析其区域发展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尊重其区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村庄在城乡体系中的功能、地位、发展方向以及性质、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等。(三)调整产业发展


    现乡村城镇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五)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满足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将趋向集中,即逐步由分散零乱的自然村庄,有规律的适当集中逐步向农业机械化的要求靠近。针对沅陵县现状村庄分布情况,从种植业、林业等发展来看,也需合理调整布局,适当迁村并点。(六)强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乡村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村庄的土地利用必须与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其在村庄规划中突出的重点就是对非农建设用地的控制和对农业用地、生态用地

    新经济增长方式强调技术的垂直分工和生产的横向分工。基于新型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运行正是适应了这种增长方式,产生多重协同效应。首先,将不同的生产部门以至生产环节分别布局在最佳的区位上,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加快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使之成为农产品加工、贸易的聚集场所,可提高效益、增加就业,缓解劳动力剩余和农产品剩余的压力。从根本上说,新“乡村”结构已经不止限于传统乡村地域,而是包括城市在内的广大区域。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网络结构体系,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城乡的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交流与组合。其实质性内涵应在于使城乡在明确分工、加强联系的基础上同步实现现代化。新乡村结构着力于城与乡的有机结合,加强区域经济网络的整体性、空间发展的整体性、城乡发展的整体性、时空发展的整体性,使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城镇化是近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所谓乡村


    城镇化,就是城市和乡村融合,改变乡村落后状态,乡村和城市协同发展的过程,


    的保护。从这一角度而言,村庄整合也全球和区域内产生新的空间

    内涵是乡村人民和城市人民共同创造和分享经济增长的胜利;共同享用人类属千年


    来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宝藏;无论在什么地方居住其生活都是无差别的。


    现象,对农村地域的生产要素和与之相应的空间结构同样会产生深远影响,使之出现分化与重构,孕育着城乡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新整合。因此需要以区域为整体,实现经济的城乡分工协作、社会的有效组织和资源的合理分配。(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沅陵县已经具备了就地或异地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基础条件,需要通过创造物质条件和政策保障,促使人口的空间聚集,普及提高城市型生活方式,促使城乡一体化发展,实

    乡村城镇化一般表现为两个过程,一是农村人口从分散的小村庄向大村庄和城镇集中的过程,二是农村生产方式,生活质量,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的过程。并村定点扩大农村居民点规模,不仅是现代化的需要,而且也是农民将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要求不断改善生活和文化服务条件(如商店、医院、学校、青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社会服务设施,供电、自来水、硬面街道等基础设施)。而建设这些设施,只有在人口较集中的居民电力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村小,经济力量薄弱,公共设施建设投资负担重。影响乡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有如下几点:(1)城镇功能向外围地区不断扩散,促使周边农村地域融入或升级为城镇地域,给近郊、远郊农村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遇。(2)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用地扩大到市许多村庄的消亡。(3)农村家庭户型发生转变,独立小型家庭居于主导,增加了未来农村分户建房的数量,使农户金针更灵活,迁移成本降低;经济多元化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使农业劳动力解放出来涌向城市。



    (一)区域整体原则强调区域的整体性,建立以区域为主体的、多层次的空间观,实现经济的分工协作、社会的有效组织和资源的合理分配。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优势互补——建立网络化的新乡村空间结构;城乡互动——城镇和村庄共同发展;资源共享——加强县域、镇域功能的有效分工和空间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关联——明确村镇各自职能。(二)可持续发展原则兼顾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城乡稳定、持续的发展。(三)地域特色原则较之城镇地区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不同,农村地区通常以它独特的农业缓慢发展,延续着一种






    恬静美满、安稳自由的田园生活。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与渗透,农村也逐渐改变了这一特殊的社会结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阻止、抵抗,而是有选择的改变和保留,保留那些真正属于农村的、富有特色的东西。(四)社会公平性原则



    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怀化市北端,沅水中游,历为“湘西门户”,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在城乡关系上,考虑城镇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兼顾农村的发展需要,共同推进城乡的可持续南丘陵过渡地带,其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10°05′~110°08′,北纬28°04′~29°02′之发展;在利益关系上,兼顾个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间,东临桃源、安化,西毗泸溪、古丈、永顺,南接溆浦、辰溪,北靠张家界。全县总面积为



    沅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在16.6℃,全年平均霜期为93天,无霜期为272.2天,年平均降雨量1440.9毫米,冬季偏北风和东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和西南风。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蒸发量为1215.8毫米。



    沅陵县地质的变迁育出多种矿藏,矿种多、分布面广,已开发利用和初步查明的有金、铁、铜、硫铁、锑、锰、钨、钒、银、镉、铀等12个金属矿,煤、磷、重晶石、石煤、石灰石、金刚石、铝土、钾长石等8种非金属矿,金属矿以铁、金、硫铁矿为主,分布最广,储量较大,非金属矿以煤、石煤为主、储量亦较丰富。






    2.3.3水资源沅陵县境内水能资源丰富,境内溪河密布、有大小溪流910条,总长3888.55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内有466条,拥有大小水库129座、水力蕴藏量295万千瓦,已开发170万千瓦,仅利用1/2强,现沅陵县境内拥有五强溪、凤滩、高滩等大中型水电站,有溪水总面积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上县域西南部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中北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在县域23个乡镇中,麻溪铺镇和沅陵镇的人口密度大于150人/km2;人口密度在100-150人/km2的乡镇有10个;人口密度最小的乡镇为杜家坪乡,人口密度为43人/km2;其它乡镇人口密度均在60-100人/km2之间。这表明沅陵县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人口向发展条件较好地区集聚的态势还不太明显。进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应加强这种态势,促使县域人口由发展阻力较大地



    沅陵县境内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县域内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等森林植物1175种,尤以稀有珍贵树种属国家、省级保护的多达56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水杉、珙桐两种、药用植物1630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有药用动物101种、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沅陵发展经济林大大低于湖南省的11830元,总体经济实力较弱。县域经济实力排在前五位的乡镇依次为沅陵镇、和高效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官庄镇、筲箕湾镇、五强溪镇、凉水井镇。2.3.5旅游资源2.5.2人均GDP人均GDP超过10000元的有三个乡镇,依次为五强溪镇、筲箕湾镇、官庄镇;人均GDP沅陵县域内有凤凰山少帅森林公园,夸父自然景区,被誉为湖南“九寨沟”的借母溪沟谷森林自然保护区及辰州水国龙城,河涨洲一线三塔全县前列。奇观,天下辰龙第一关,高华山,“地下奇宫”无缘洞,三水斗奇、鼓锣岩、鼻孔岩瀑布等自然景点和宗教街,五强溪、凤滩水电站与古风遗韵的民间习俗等人文景观、具有自然、人文、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独特风景旅游资源。2.5.3农民人均纯收入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普遍较低,其中五强溪镇人均纯收入为2200元/人,排在全县第一。而2006年湖南省和怀化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为3390元和2387元。沅陵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大低于省市的平均水平。人均纯收入在元/人的乡镇有15个,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人以下的乡镇有7个。在元的乡镇有5个,人均GDP在元的乡镇有13个,人均GDP在1000元以下的有2个。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沿319国道分布的乡镇经济相对活跃,人均GDP均排在2.5.1经济总量





    2006年底,沅陵县域共165440户,总人口677510人,户均人口4.1人/户。其中城镇人口159536人,农业人口517974人。县域人口密度为116人/km2,同期湖南省和怀化市的人口密度分别为为319人/km2和181人/km2。沅陵属山区县,地广人稀,农村居民点分散,人口密度远远







    人均GDP(元/人)地均GDP(万元/平方公里)农业总产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农民人均纯财政总收


    2006年沅陵县各乡镇人均GDP比较一览表乡镇名称五强溪镇、筲箕湾镇、官庄镇麻溪铺镇、沅陵镇、凉水井镇、楠木铺乡、陈家滩乡太常乡、马底驿乡、深溪口乡、肖家桥乡、明溪口镇、火场土家族乡、大合坪乡七甲坪镇、清浪乡、借母溪乡、盘古乡、杜家坪乡荔溪乡、北溶乡





    五强溪镇麻溪铺镇所辖建制镇官庄镇筲箕湾镇七甲坪镇凉水井镇明溪口镇沅陵镇荔溪乡大合坪乡太常乡马底驿乡北溶乡二酉苗族乡所辖建制乡盘古乡清浪乡杜家坪乡楠木铺乡肖家桥乡火场土家族乡陈家滩乡借母溪乡深溪口乡合计全县













    2006年沅陵县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一览表乡镇名称五强溪镇官庄镇、沅陵镇陈家滩乡、凉水井镇、七甲坪镇、麻溪铺镇、清浪乡、肖家桥乡、盘古乡、筲箕湾镇、借母溪乡、明溪口镇、大合坪乡、楠木铺乡、马底驿乡、北溶乡、太常乡、二酉乡、火场土家族乡、深溪口乡、杜家坪乡、荔溪乡













    沅陵县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远在春秋时期属楚巫中地,战国属楚黔中郡,


    秦属黔中郡,至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沅陵县属武陵郡,隋属辰州和荆州,唐武德二年属辰州,五代(后梁开平六年)属马楚,宋属荆湖北路,元属湖广行中书省辰州路,明属湖广布



    政使司辰州府,清(乾隆六年)属辰水州靖兵通道,民国(三十年)属湘西行署,1949年10月8日,



    1968年属黔阳地区,1981年属怀化行政公署。经过2000年、2004年、2005年三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2006年沅陵县辖8镇15乡、498个行政村(其中居委会36个)、5009个村民小组。8个镇分别为沅陵、凉水井、麻溪铺、明溪口、官庄、五强溪、七甲坪、筲箕湾,15个乡分别为借母溪、二酉、马底驿、大合坪、荔溪、盘古、清浪、深溪口、肖家桥、陈家滩、楠木铺、杜家坪、太常、火场、北溶。








    城镇化水平大大低于省市平均数。2006年底,到沅陵县8个建制镇共有城镇人口159536(1)人,城镇化水平为23.55%(城镇人口统计没有包括各建制乡的非农人口和乡镇驻地的寄宿学生,若加上这部分人口,城镇化水平可达29%左右)同期湖南省和怀化市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8.7%,和31.1%。(2)2006年县城城镇人口为114886人,城镇首位度为9.16,首位度比较高。但由于山地地形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县城的辐射功能不强,特别是对县城中部区域带动作用不大。




    五强溪镇麻溪铺镇所辖建制镇官庄镇筲箕湾镇七甲坪镇凉水井镇明溪口镇沅陵镇荔溪乡大合坪乡太常乡马底驿乡北溶乡二酉苗族乡所辖建制乡盘古乡清浪乡杜家坪乡楠木铺乡肖家桥乡火场土家族乡陈家滩乡借母溪乡深溪口乡全县合计


    1051(3)县域建制镇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绝对数较小,集聚发展力度不够强劲。(4)城镇空间发展不太平衡,县域东部城镇发展较快,中部城镇发展较慢。西部集镇相对密集。(5)城镇空间分布沿路、沿江态势明显,全县60%以上的乡镇基本沿319国道和沅江两岸布局。乡镇发展受山地地形限制及交通依附明显。表3.1非农业人口万人)(万人)10488五强溪镇1300麻溪铺镇853641官庄镇116筲箕湾镇1279七甲坪镇1918凉水井镇1200明溪口镇91594沅陵镇(县城)合计19..2矿产加工、养殖业、农产加工边境贸易矿产加工、木材加工畜牧业、矿产加工旅游、食品加工、商贸、交通运输旅游、药材、茶叶年沅陵县城镇发展现状一览表建成区面积2(Km)2.4




    主要产业集贸、旅游、化工原料及制品药材、农产品加工、矿产加工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规划是对其现状城镇职能分工特点的揭示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与县域经沅陵镇济社会发展总目标相适应的城镇职能组合规划。凉水井镇、官庄镇、七甲坪镇(一)县域城镇职能结构现状五强溪镇、麻溪铺镇、筲箕湾镇、明溪口镇、荔溪乡、太常乡、马底驿乡、二酉乡、盘古乡、清浪乡、借母溪乡大合坪乡、北溶乡、楠木铺乡、陈家滩乡、肖家桥乡、深溪口乡展的六个乡镇工业小区之一;官庄镇处于沅陵县东大门,经济活跃,作为沅陵县即将兴起旅游业杜家坪乡、火场土家族乡的接待站,在沅陵东南部有较强的经济职能作用。而其他建制镇,主要沿交通线发展,以农副产品、兼顾市场、旅游业为主。总体而言,全县工业基础薄弱,因而以矿产资源、农林产品加工形县城沅陵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五强溪工业基础较好,又被怀化市列为重点发


    成的建制镇,多为粗加工型、缺乏深度加工,而且城镇之间产业横向联系少,协作关系薄弱,优势不能互补,难以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3.2.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二)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指体系内各个城镇在地域空间中的位置分布,组合形式的特征,它是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和表现形式,因此,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特征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前两种结构的作用,同时也受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城镇化水平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沅陵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城镇现有基础、交通区位状况,资源开发利用,城镇空间合理布沅陵镇局出发,规划采取点轴发展模式,以点带轴,由轴及面促进区域城镇体系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一个中心:沅陵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全县今后经济和城镇建设的重点和龙头,随着产业和人口的转移、城镇将会加快发展。是“点轴”开发模式中的点,作为官庄县域空间开发的重点。筲箕湾两个次中心:依据区域经济结构划分和发展的需要确定五强溪、官庄作为县域空间开发的次七甲坪中点,重点安排工业、商业、居住等设施,集中人口和非农产业,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供完善借母溪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为导向,吸引非农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四条通道:是指G319、沅张线(即S228)、官五线(即S227)以及沅陵到五强溪的县道为轴线建好沿线的小城镇,使之利用交通条件加速发展。盘古二酉太常旅游型旅游型农贸型生态文化旅游及旅游产品加工业、饮食服务、集贸。绿色产品基地、旅游及旅游产品加工。农产品基地、水产品养殖。马底驿明溪口工贸旅游型工贸旅游型矿产加工业、木材加工业、茶叶加工业、旅游业。矿产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畜牧业。边贸旅游型边境贸易、木材加工业、旅游业。边贸型边境贸易、电力工业、文化艺术产业。边贸型三县结合部商贸中心、贸易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加工。综合型药材、茶叶。五强溪综合型综合型食品加工业、服务业。东北部经济区商贸中心、旅游、化工原料加工、电力、服务业。东部经济区商贸中心、旅游、化工原料加工、电力、服务业、城镇名称类型主要职能将县城和各建制镇按其主要职能划分为综合型、工贸型、边贸型、旅游型、农贸型。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其职能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表3.3沅陵县城镇职能类型结构规划一览表


    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商贸流通中心、






    凉水井荔溪麻溪铺深溪口肖家桥大合坪火场杜家坪楠木铺陈家滩清浪北溶


    工贸型工贸型农贸型农贸型工贸型农贸型工贸型农贸型工贸型旅游型农贸型农贸型


    采掘业、矿产加工业、木材加工业。药材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矿产加工业。级别名称绿色食品基地、中药材生产基地。Ⅰ药材生产基地、木材加工业。沅陵镇(10万人以上)矿产加工业、中药材生产基地。Ⅱ药材生产基地、木材加工业。(2-5万人)官庄矿产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筲箕湾药材生产基地、木材加工业。麻溪铺药材、化工原料加工。凉水井Ⅲ生态文化旅游及旅游产品加工业(1.0-2.0万人)木材、水产品养殖。木材、养殖。二酉借母溪七甲坪马底驿明溪口7五强溪21城镇







    沅陵县现状等级规模中,无论人口规模还是经济规模均偏小。“多而小,散而弱”的现状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很不合理。良好的县域体系是由不同等级规模,相互协调,互为依托的按一定秩序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城Ⅳ




    镇群体构成,不同等级规模的城镇,发挥的作用和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地位也有不同。全县城镇发展将形成以沅陵县城为核心的四级等级结构。



    第一级:县域中心——沅陵镇(即沅陵县城)。楠木铺第二级:次中心——五强溪、官庄。陈家滩第三级:一般建制镇——麻溪铺、凉水井、七甲坪、明溪口、筲箕湾、借母溪、二酉。第四级:乡集镇——马底驿、大合坪、荔溪、盘古、清浪、深溪口、肖家桥、陈家滩、楠木铺、杜家坪、太常、火场、北溶。清浪北溶













    村庄:指行政建制上的行政村概念。自然村:指各行政村村域内的农村住区空间聚落,本规划按村民小组统计。行政范畴的村庄体系:按行政建制的行政村建立的体系。城乡范畴的村庄体系:指突破村庄的行政范畴,按功能划分为城市(镇)地区和农村地区两类所建立的体系,前者由城市或城镇建成区界定。居民点体系:居民点体系一般由城镇体系与村庄体系构成,前者一般由中心城区、中心镇镇区和一般镇镇区组成,后者一般由集镇、行政村(驻地)、自然村或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组成。


    (2)村均规模差异较大。沅陵县域行政村村均人口规模为1165人,自然村村均人口规模116人(不包括沅陵县城的居委会)。行政村村均人口规模超过2000人的有楠木铺乡、荔溪乡和麻溪铺镇;村均人口规模最小的是火场乡,为725人/个。自然村村均人口规模最大的筲箕湾镇为258人/个,最小的杜家坪乡为68人/个。自然村村均人口规模在100人/个有6个乡镇。(3)劳动力劳务输出较多。2006年全县各乡镇常年外出打工的人达到13.2万人,占全县劳动力的38%。表4.2乡镇总人口(人)行政村(个)年末沅陵县各乡镇村庄人口情况一览表年末沅陵县各乡镇村庄人口情况一览表村民小组(个)行政村劳动力总人口(人)368561行政村常行政村村均年外出劳规模(人/动力(人)个)73939自然村村均规模(人/个)



    五强溪镇4.2.1行政范畴的村庄人口规模分析麻溪铺镇官庄镇全县域共有行政村498个,居委会36个,自然村有5009个,总人口677509人。其中沅陵筲箕湾镇县城区有15个居委会,150个自然村,城镇人口114886人。主要特征有:七甲坪镇(1)行政村数量较多。尤其是凉水井、官庄、七甲坪、二酉等4个乡镇,行政村的数量均凉水井镇在40个以上。在沅陵县历次大的行政区划调整中,这四个乡镇的村建制没有变动。行政村的管理事务不多,如此多的行政村,对于乡镇管理来说是个大负担,行政村的合并势在必行。从全国的经验来看,每个乡镇管理的行政村不宜超过20个。表4.12006年末沅陵县各乡镇行政村数量比较10个以下行政村明溪口镇沅陵镇荔溪乡大合坪乡太常乡马底驿乡行政村乡镇个数(个)乡镇名称4政村北溶乡487二酉苗族乡凉水井、官清浪、借母太常、筲箕湾、盘古、肖家桥、火场、深溪盘古乡庄、七甲溪、大合明溪口、荔溪、五强口、麻溪铺、杜家坪、清浪乡







    杜家坪乡楠木铺乡肖家桥乡火场土家族乡陈家滩乡借母溪乡深溪口乡合计
















    (1)城乡村庄划分根据各乡镇建成区调查,全县行政村按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统计见下表。表4.4沅陵县域村庄从城乡范畴划分一览表农村地区行政村名称



    表4.3最大村乡镇村名五强溪镇麻溪铺镇官庄镇筲箕湾镇七甲坪镇凉水井镇明溪口镇沅陵镇荔溪乡大合坪乡太常乡马底驿乡北溶乡二酉苗族乡盘古乡清浪乡杜家坪乡楠木铺乡麻伊洑麻溪铺四居九龙山七甲坪社区松山边东水溪鹿溪口桐车坪王二湾寿山牧马溪朱红溪乌宿盘古廉家湾狮子坪楠木铺


    县域各乡镇最大村与最小村情况最小村村名蒿子溪李家下街龙潭坪高庙界蒙福铁路坪岩罗大元大河滩金溪兴安溪斑竹溪落鹤潭澎溪大竹山大金坪两河口人数(人)规模比(最大村人口∶最小村人口)6.425.77麻溪铺镇9.68官庄镇9.275.552.393.865.792.335.104.037.953.083.703.233.88七甲坪镇七甲坪、伍家筲箕湾镇筲箕湾、三角坪上街、下街、一居、二居、三居、四居麻溪铺、龙岩头乡镇






    乔子坪、瓦窑坪、牛狮坪夸父山、石公坪、柳林汉、家坪、、唐大洞溪、花坡、仁坪、家溪、合头、子溪、塘溪、15荷合蒋四蒿辰金银池千丘田、马家、仰溪铺、庄田、李家、文家坪、肖家坳、四方头




    太平铺、宁乡铺、荆竹山海沙坪、三渡水、黄土铺、金坪、、黄沐濯铺、龚家湾、老街、官庄、磨子溪、楠木潭、塘虎坪、界亭驿、楼边、州坪、家溪、家山、湾溪、岩山、牌辰杨叶辽花鱼儿山、屋场马鞍铺荔枝溪、溪冲潘香坪潘香铺、45新、、聂、、马家坪、捷河黄酉溪、溪、溪口、埠溪、头、武清、化丛主沿杨溪、油坊坪、黄壤坪、铁龙洞、通溪、关口溪、舒家溪、沃溪、罗家桥、黄金溪三眼桥、铺坪、五里山、田家坪、金华山、洞底、银华山、野柘、花桥、舒溪坪、蒋家村、株木山、龙潭坪、大坪头、双炉、九龙山、思通溪桃坪村、大桥村、和平、湾头、高桥、两河、团山界、扶桑、石坪、樟木、杨家湾、蚕忙、雷家庄、黄花湾、金河、三星、高庙界、竹尖界、黄岩坝、垭头、大田界、丛林坪、马井、红岩咀、远水坪、铜鼓、楠木、梨树、太平桥、寨溪、拖舟、大岔坪、黄花界、塔园、中坪、汪家、洋泗溪、莲花、潭坪、柳杨、叶家溪、毛塔、刘家坪













    欧家湾、砂子坳、洞头、松山边、刘家坝、白鹤、八一山、陈龙界、云丛洞、蒙福、淘饭铺、何家、涟泗溪、金花殿、江溪口、松溪铺、松溪桥、腊塘、肖家冲、衙司溪、洞溪、寺田坪、塘冲、李家巷、莲花坪文昌阁、、张家坪、上道里、杨家坪、、后坪鲁溪、湖田冲、法官堂、青坡、苏良界、58冉溪、桐油坪、姚家、口、家溪、溪江龙虎坪、张家滩、雾溪渔家洞、白、冉家、广福、六都坪、瞿家、陂头、水田、克铺、张家佬、徐家、亮岩、梁家山、棋楠、大枫溪、小枫溪陈家溪、元耳坪乐怡溪张家窝棚溪、、、山、铁路坪、明溪口、浪潮、近岩溶、大岩头、洞头、王家坪、胡家溪、梓木坪、东水溪、高砌头岩罗、白岩界、向家界、馒头咀、落仙处、鹿溪口、龙溪、郑家村、岩板铺、兰溪口双合、谢村、池坪、明中、桐车坪、官坪、幸福、光明、高家、竹园、芦洞、桥头、坳坪、大元、修溪、张其坳、





    军大坪、曹家村、赵家山、寨溪坪、张家村、符家坪、拖鱼溪、上马山、枫香坪、竹坪、田家、八渡借母溪、学宗溪、溪、叶口、筒车、刘家塔坪、24两岔溪、南溪坪、汆水溪、洪水坪、教家坪、管山、石牌、隆兴、南山新、深溪口、横石、卢家湾、桂竹潭、坝滩、三文家、龙子坪









    (2)城乡村庄人口规模特征全县行政村共有498个,其中城镇地区有居委会36个,农村地区行政村462个。其特征主要有:





    ①城镇地区村庄有36个,占总数的7.2%,说明大部分城镇建成区面积不大。②各镇城镇地区村庄总人口数都比较少。除五强溪等个别镇外城镇地区的行政村人口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③除五强溪、麻溪铺、官庄镇外,城镇地区村均人口规模略高于农村地区村庄,总体表现不明显。说明城镇地区吸引力不大,滞留在农村人口较多。



    谢家溪、团坪、双溪、符家山、大河滩、大合坪、马鞍潭、塘家溶、曹家坪、万池潭、安岗坪、长滩廖家坪、茶溪坪、、阳山坪、庄屋、七甲溪坪、22朱家界、余家、黄狮垭、荆竹溪、天井黔中郡、穿衣溪、立新、朝瓦溪、茶垭、团枣、侯子坪、罗家、白羊坪、沙金滩、槐子坪、碑岩山、金溪、和平、寿山、坳头、栗坡、黄茶





    牧马溪、颜家、马底驿、文昌坪、洞头、白雾坪、王家、喜眉、黑洞溪、坪溪、方子垭、奔溪、小乍溪、长界、东、兴安溪、小塔、太阳池、毛坪、22榨坪、岩底、学堂湾


    大淇口、杨家潭、三八、张朝垭朱红溪、、斑竹溪、洞上坪碣滩、、落坪、14董山溪、覃明头、桐溪浪、蛟口、竹垭庙坪、两岔溪、太平庵乌宿洪树坪、方坪、栗溪、木溪、、、四大桑黄沙溪、四方溪、落鹤坪、落鹤潭、半溪、杨柳垭、长坡、香炉山、桐木溪、血水潭、田坳、灰溪、芙冲溶、早田坪、湖田坪、荷叶坪、棋坪、芦坪、杨家、七家、茶溪、溪地坪、扎坪、清水坪、浪溪、黄泥田、施溪、枫香塘、高竹坪、戈洞、莲花池、刘婆溪木洲、桂花溪、盘古、跳岩、安龙头、溪门桥、双溪、红岩、董家坪、荔溪口、青木、澎溪、小龙溪、杨溪、三洲、舒溪口、岭头和尚坪、白竹溪、小晏溪、产子垭、廉家湾、杨子垭、麻栎坡、大竹山、杜泉坪、田公坪、蜈蚣垭、打岩坡、洞庭溪、茅洲、翻身、符竹坪、鸡公岩、五通庙、天湖池、皇公坪、金子溪、八方、善溪、水田、罗家坪、毛垭、高坪柳林、木王、岩湾、杜家坪、大金坪、狮子坪、松溪、怡溪高坪、黄腊溪、庙王山、楠木铺、溶溪、常德湖、河口两高源、宋家坪、复兴、全家村、甘溪、大坪、花桥、沿江、岔口潭上寨、下寨、桃坪界、赵家峪、中村、杨公潭、石家垭、鹿鸣溪、汾水溪茶溪坪、板长垭、砚石溪、麻伊溪、驮子口、金塔、大庄坪、陈家潍


    4.3.1行政范畴的村庄用地规模分析40根据调查资料统计,全县人均耕地0.94亩,人均拥有耕地资源有限,且各乡镇人均耕地差异较大。最高的杜家坪乡人均耕地2.56亩;最少的陈家滩乡人均耕地只有0.50亩。分析显示,17农村人均耕地面积偏低,不利于发挥规模效益,也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表4.5278799凉水井镇8明溪口镇乡镇五强溪镇麻溪铺镇官庄镇筲箕湾镇七甲坪镇行政村人口(人)006年县域各乡镇耕地规模一览表总耕地面积(亩)人均(亩/人)0.820.700.851.181.080.780.81
















    沅陵镇荔溪乡大合坪乡太常乡马底驿乡北溶乡二酉苗族乡盘古乡清浪乡杜家坪乡楠木铺乡肖家桥乡火场土家族乡陈家滩乡借母溪乡深溪口乡合计





    常乡、杜家坪乡、火场土家族乡等经济水平一般,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


    表4.6乡镇名五强溪镇麻溪铺镇官庄镇筲箕湾镇七甲坪镇凉水井镇明溪口镇沅陵镇荔溪乡大合坪乡太常乡马底驿乡





    北溶乡二酉苗族乡4.4.1行政范畴的村庄经济分析盘古乡清浪乡沅陵县域村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随地形地貌而均质分布的态势。总体来说,县城周边地区及319国道沿线地区村庄的经济水平相对发达,县域中南部村庄的经济水平次之,北部山区村庄的经济水平最为落后。肖家桥乡(1)行政村人均纯收入火场土家族乡沅陵农村人均收入远远低于湖南省和怀化市的3390元和2387元。人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陈家滩乡的行政村153个,占总数的32%;人均收入在1000元-2000元的行政村297个,占总数的61%;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行政村33个,只占总数的7%。从空间分布来看,县城周边地区、五强溪及319国道沿线地区村庄,人均收入均在1000—3000元不等,村庄经济水平相对发达;太借母溪乡深溪口乡合计49153杜家坪乡楠木铺乡







    (2)农村工业经济现状沅陵农村工业基础薄弱,大部分行政村没有工业。少数村庄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包括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碎石加工、小水电等。










    (3)农村第三产业现状根据已有调查资料统计来看,全县农村第三产业产值不高,部分村庄三产尚属空白,现状第三产业包括运输、建筑、商业,餐饮等。表4.8乡镇五强溪镇麻溪铺镇官庄镇筲箕湾镇七甲坪镇凉水井镇明溪口镇沅陵镇荔溪乡大合坪乡太常乡马底驿乡北溶乡二酉苗族乡盘古乡清浪乡杜家坪乡楠木铺乡肖家桥乡火场土家族乡陈家滩乡村庄(个)8人口(人)年县域各乡镇行政村第三产业一览表总产值(万元)---2404.6---------101---1049------700---.0.6村均产值(万元)人均(元)内容从县域居民点体系来看,可分为中心城市城区、建制镇镇区、集镇、行政村、自然村五个层---运输,餐饮,商业-运输,建筑,服务运输,外出务工建筑,运输,服务它位于建成区外的有了本质的区别,村民从事的工作和城镇居民较为接近,村庄和城市(镇)景---观交错混合。建筑,运输,商业,餐饮二是在集镇范围内,包括15个乡政府驻地建成区内所包含的行政村由于现状为乡政府驻地,建筑,运输,服务商业、文化娱乐、医疗卫生、学校等公共设施和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有一建筑,运输,服务---建筑,运输,商业,餐饮---运输,服务,建筑建筑,服务,运输------建筑,运输,商业---商饮,服务,运输运输,建筑,服务定基础,但由于沅陵县总体上经济属我省欠发达地区,集镇功能仍非常有限。三是除上述两种情况以外,其余为农村地区的行政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薄弱。村民以务农和劳务输出(外出打工)为主。次。其中中心城市1个,建制镇8个,集镇15个(现状乡政府所在地),498个行政村,5009个自然村。除中心城市所在地外,其余建制镇规模较小,城市首位度高,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居民点体系结构不合理。4.5.2村庄空间分布分析一是在城市(镇)建成区内,包括8个建制镇建成区内所包含的行政村。这些村庄已经和其4.5.1县域居民点体系








    通过分析,现状的乡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较低;乡村聚落布局分散,规模大小不一,不利于组织有效的城乡分工与推动乡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


    要构建体现人本思想资源集约利用的现代化乡村人居环境,必须建设高质量的有一定人口规模的5.1.1城市地区的扩张影响将是深远的新乡村社区。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地区的吸引力和辐射范围也将不断扩大,农村地区居民向城市地区寻求更好的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的愿望更加强烈。农村地区就业、就学、购物等与城镇



    地区的密切联系必然会影响农村村庄的发展。5.1.2村庄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沅陵县农村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即使是农村地区,其生产、生活、娱乐等生活方式也应不断高质化、城镇化。农村地区村庄主要仍以农业型为主导,部分村庄可以在现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二、三产业基职能多元化、5.2.2职能多元化、专一化础上,继续发挥其优势经济,总体上村庄将呈多元化发展格局进行合理的产业调整,发展多元化农村经济。从沅陵县域各乡镇农村经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可以看出:一般经济较好,工农业产值沅陵农村地区经济职能呈现多元化与村庄职能相对单一化并存的局面,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综较高的村庄,人口相对聚集,规模较大,具有继续发展非农产业的条件。合型、工业型、农业型等几类。多数村庄主要还是以单一的农业职能为主,保持原有的农村特色。5.1.3农村生产、生活将呈现越来越开放的趋势农村生产、5.2.3服务社会化、网络化服务社会化、


    现代化的城镇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以及较高的收入水平等,深深地吸引着广大农乡村城镇化需要社会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高度的健全,并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使整个城乡村居民。随着城镇文明的扩展和城乡人口流动的增长,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也将呈现日益开放的地区真正做到服务的社会化、网络化。当然这是在村庄撤并、整合基础上的。态势,如2006年沅陵县在外务工人口约有13.2万人,占全县劳动力的38%,这将为明显改善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作出贡献。5.1.4区位与交通条件改善将促进农村地区生活质量的提高5.2.4环境生态化、田园化环境生态化、


    沅陵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维系着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其发展仍应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保育为主,并充分体现其山区农村的特色。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区内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同时省、市、县村村通公路工程在逐步实施,村庄发展条件将会不断改善。而且依托发达的交通网络,更能增强城乡之间联系,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地区生活质量的提高。以提高农村地区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为目的,村庄建设需要寻求适合农形象特色化、5.2.5形象特色化、品质化






    村的建设模式和居民生活组织,追求农村风貌的高品质和特色化。


    虑湖南省和沅陵县的情况,确定近期城镇化水平增长保持年均1.0个百分点的速度,远期年均增长1.1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水平预测如下:沅陵县域城镇化水平近期为33%,远期为44%,城



    镇人口近期为22万人和远期为32万人。按此预测推算,则沅陵县农村人口总量如下:2010年,近期期末可能为47万人;


    (1)农作类型与农作半径村庄合理分布与农作类型及半径密切相关,而这又与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相联系。据调查,目前户均经营耕地面积为3.83亩,农业集约化水平不高。因此,由于目前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为低下,未来农村户均经营耕地面积应有较大提高。(2)接受公共服务距离接受公共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受现状地形及生产方式的限制,沅陵县农村居民点分布比较分散,有的位于高山地区,交通条件比较差的村庄很难受到城镇公共服务的辐射,尤其是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农村居民点没有通公路,这些都制约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要求农村居民点的分布既需要一定的相对集中并分布于基础条件较好、与外界联系方便的地区,又具有一定的职能分级,完善农村服务网络。(3)现状基础在村庄整合中,村庄的现状基础也需要一定的考虑。目前人口相对较大、区位条件较好、分布有一定服务设施(如小学、卫生院等)、甚至有少量产业发展的村庄应优先考虑保留。(4)外界引力影响



    村庄是最不稳定的人居点类型。因受外界城镇的强大影响,其人口总体上外流应属必然,这明溪口镇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致富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规划应在这方面加大引导力度。同时由沅陵镇于人口迁移通常是跨越式的,甚至中心村的人口聚集都有相当困难,因此中心村的培育需要政府荔溪乡的扶持,一方面应有相应的设施配套,另一方面对自然村需要加强控制。大合坪乡太常乡5.3.2农村人口合理容量规模马底驿乡(1)根据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预测根据《沅陵县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的预测,城镇化水平每年将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沅陵县今年来城镇化呈现加速发展势头,随着基数的增大,增长速度将趋于稳定,综合考北溶乡二酉苗族乡






    盘古乡清浪乡杜家坪乡楠木铺乡肖家桥乡火场土家族乡陈家滩乡借母溪乡深溪口乡合计






    全县483个行政村还剩331个行政村,村均人口规模约1160人/村。按中心村占村庄总数的20%计算,则此时需有近66个中心村。考虑到中心村的吸引力与辐射力,一般情况下人口会增长,至少也与原村人口持平。因此,至少还有2—4个行政村应合并入中心村,使中心村人口达到3000—5000人左右。(2)按理想村庄规模推算合理村庄数量根据沅陵县现状行政村村均规模1170人/村的标准,保持该标准不变,即规划基层村理想规模约为1200人/村,则规划中心村理想规模约为3000—5000人/村(先以中心村规模3000人/村进行推算)。设规划基层村为X个,规划中心村为Y个,中心村数量约为村庄总数量的20%,则可列二元一次方程:0.12X+0.3Y=38.5X=4Y


    注:容量计算参数依据农业现代化要求。户均经营耕地面积近期取5亩,远期取7亩。本表计算人口为农村常住人口,户均常住人口取3.5人/户,主要从事以种植业为主的第一产业。



    预计农村地区实际人口容量除常住农村地区从事种植业的农业人口外,还包括从事畜牧水产此时,村庄总数约为195个,其中基层村约为156个,中心村约为39个。业的农业人口(沅陵水网纵横,专门从事渔业的农民较多)。此外,还应包括农村地区从事二、(3)规划合理村庄数量及规模三产业的农业人口和旅游业等三产业发展带来的暂住人口,预测总计为:近期2010年46万人左右;远期2020年38万人左右。(3)农村人口容量预测结论口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应该是每个村的人口都减少,而不是某部分村人口大量减少,另综合上述两种预测方法,考虑到规划的适度超前性,将沅陵县农村人口总量预测为:2010年,近期期末可能为46.5万人;2020年,远期期末可能为38.5万人5.3.3、村庄数量及规模估算、一部分村的人口基本上不减少。因此,行政村撤并数量并不能完全以人口减少作为基础依据,但可以作为参考。综合以上分析,大致估算至2020年规划期末,沅陵县行政村总数宜控制在200—250个左右为宜。即行政村撤并搬迁230—280个左右为宜。综合分析以上两种方法及其结论,方法一是以减少人口均质分布为前提,即人口减少是整村整村地减少,这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方法二则过于看重了村庄的理想人口规模,完全为了保证村庄的人口规模而进行行政撤并,在实际中完全没有必要。实际上,分析沅陵县农村人



    根据上述农村人口容量预测结论,2020年规划期末,沅陵县农村人口总量约为38.5万人,而现状(2006年)农村人口约56.3万人。规划期内农村人口减少了约17.8万人,按现状行政村平均规模约1170人/村算,则相当于要撤掉约152个行政村,将其人口全部转移至城镇。此时,按《村镇规划标准》将村庄分为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等三个职能等级,其中集镇一般是指5.4.1村庄分级






    乡域或城镇片区的中心,本次规划指建制乡、镇政府驻地,由行政村构成,规划不再设置。从行政范畴划分,沅陵县城乡居民点体系结构自上而下为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5.4.2村庄分类村庄分类


    的村庄,位于风景区核心区和水源保护区内需搬迁的村庄以及有严重地质灾害影响需迁移的村庄。此类村庄依据不同情况可具体分为整体搬迁和逐步搬迁两类。各乡镇村庄分类情况如下表所示:表5.2乡镇城中远期远景村村村---12-111-21--1-1123分乡镇村庄分类情况一览表整合村控制型萎缩型116搬迁村新建型------------------------1-2-363--2-小计



    依据城乡地域范畴,将沅陵县村庄分为城中村、远期村、远景村、整合村(聚集型、控制型、五强溪镇萎缩型和新建型)、搬迁村五种类型。具体如下:麻溪铺镇(1)城中村:指城市及建制镇现状建成区范围内的村庄,此类村庄一般区位条件较好,村庄周边城市基础设施较为齐全,近期具备纳入城市一体化改造的条件,因此需要对其改造控制。近期内行政管理方式由农村社区转化为城镇社区。(2)远期村:指除城中村外,总体规划确立的城市规划建成区内的村庄,此类村庄近期主要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整治为主,涉及局部改造,中远期将纳入城市统一建设,确有必要进行沅陵镇城镇或村庄建设应聚集发展,避免给远期城市建设带来不必要的影响。远期内行政管理方式应由荔溪乡农村社区转化为城镇社区。大合坪乡(3)远景村:指位于城市发展备用地、城镇远景规划控制范围内的村庄。此类村庄主要以太常乡适量发展为主,建设应相对聚集。行政管理方式视情形在远期或远景由农村社区转化为城市社区。马底驿乡(4)整合村:指规划为农村地区的村庄包括聚集型、控制型、萎缩型和新建型四类。北溶乡聚集型整合村:主要指规划中心村,具有发展前景,有一定发展规模和基础的村庄。此类村二酉苗族乡庄需要在现状布局分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整合,聚集发展。盘古乡控制型整合村:主要指规划基层村。依托中心村,需要对其发展规模进行一定的控制。此类清浪乡村庄为适量发展。杜家坪乡萎缩型整合村:主要指规划需要行政撤并的村庄。由于受到发展条件或特殊条件制约而需要在行政撤并的基础上进行部分迁移,依据实际情况可适当保留部分农居点。此类村庄需限量发展。新建型整合村:主要指规划或目前为止整体新建的村庄,并具有独立的行政村建制。此类村庄有较好的基础设施配置,依据所在地区周边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情况,可在此基础上合并周边借母溪乡需撤并的村庄,聚集发展;或行政撤并到周边发展条件好的村庄,但保留其现有较好基础的居民点,适量发展。(5)搬迁村:主要指位于条件发展受到限制需下山脱贫的村庄,重大工程设施建设须拆迁深溪口乡合计楠木铺乡肖家桥乡火场土家族乡陈家滩乡官庄镇筲箕湾镇七甲坪镇凉水井镇明溪口镇







    5.4.4村庄空间结构分析结合沅陵县实际情况,县域村庄体系空间结构主要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1)放射性均衡布局放射性均衡布局一般适合于平原地区中心村与基层村之间的空间布局形态,一个中心村辐射于周边多个均衡发展的基层村。(2)放射性非均衡布局放射性非均衡布局一般适合于平原与山区过渡地段等中心村与基层村之间的空间布局形态,


    (1)从城乡地域范畴角度分析,村庄体系分为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两类不同区域:城镇地区——其村庄与城镇联系密切,受城镇影响较大,基本上位于城镇建成区的周边,因为与城镇的交流频繁,不仅从事第一产业,大多数也进入城镇参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分工。城镇地区主要包括城市型、城镇型和产业新城型三种。农村地区——基本以从事第一产业为主。包括风景区等特定地区和其他农村地区二种地域类型。(2)沅陵县村庄布局规划分级体系树状图如下:


    中心村位于中部,辐射于部分周边的多个基层村,呈非均衡发展。(3)线型均衡布局线型均衡布局一般适合于山岙沿道路轴线等中心村与基层村之间的空间布局形态,中心村位于中部,基层村在两翼较均衡发展。(4)线型非均衡布局线型非均衡布局与上述空间形态相似,中心村在一端,基层村在中心村一侧现状延伸。(5)混合型布局位于山区水系和平原交界地域及其它复杂地域,中心村和基层村布局关系相对复杂,产生以上几种形式的混合布局形式。













    (1)根据全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乡村城镇化应“重点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适当兼并自然村,加快改造空心村”,沅陵县在大力发展中心村的同时,应适当撤迁较为分散、规


    农村与城镇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物质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从生态角度而言,农村与城镇是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城镇地区离不开具有强大的生态保育功能的农村地区。沅陵县域总体规划确定沅陵县采取集中式的城镇发展模式。考虑到城镇地区担负着广大农村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且有一定服务半径,沅陵县域属于山区,需要城镇地区能相对均衡分布,各个城镇地区相对独立,与农村地区相互渗透。6.1.2发展特征


    模小、发展阻力大的村庄。(2)保持村庄体系结构的科学合理,以中心村的规划布局为重点,结合远期发展与近期实施的关系进行中心村、基层村的布局,促进沅陵县城乡一体化的有序发展。(3)综合考虑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前景对村庄建设发展的要求。(4)综合考虑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及使用服务半径的要求。(5)考虑农村人口生产、生活习惯,应与农业耕作半径、渔业、牧业等发展相结合。6.2.2村庄布局规划


    (1)沅陵县地势西高东低,现状农村地区受沅水及道路交通条件影响,居民点主要分布河谷两侧,且规模较大、分布较密,高山地区则规模较小、比较分散。(2)沅陵县属湘西欠发达地区之一,农村经济落后,收入来源主要以第一产业或外出劳务收入为主。(3)县域城镇空间发展落后,主要沿国道、省道等交通走廊分布,并聚集了大量的村庄,形成带状的村庄发展轴线。6.1.3发展策略②远期规划:在2020年规划期末,对已划入城市规划建成区内的村庄进行改造,共计72从整个沅陵县域村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可把沅陵县域村庄发展分为积极发展区、引导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三类策略。积极发展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市带状发展区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发展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聚的村庄;引导发展区主要包括围绕积极发展区、海拔在500米左右、村庄空间分布属较分散区、有一定发展条件的乡镇域内的村庄;控制发展区主要包括海拔较高、位中心村是指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具备一定规模、配套相对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于县域村庄空间分布分散区内的村庄。施,是本村及相邻地区村庄的公共活动和服务的中心,并且对相邻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庄。合理规划建设中心村,使之成为相对集聚、功能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居住变为城市社区管理模式。(2)农村地区中心村规划个村庄,包括29个城中村、20个远期村和23个远景村。其中远景村规划应合理控制规模,在空间上进行适当撤并、集聚,为远景城市发展预留空间以及降低城市发展成本,远期或远景将转(1)城市地区村庄布局规划城市地区村庄主要包括位于现状建成区内的城中村、规划建成区内现状建成区外的远期村以及城市远景规划范围的远景村。作为未来城市地区,村庄建设主要应符合有关城市规划,同时逐渐将由农村管理模式转变为城市社区模式。①近期规划:近期2010年全县域村庄通过旧城改造、整治发展成为城镇型居住用地或迁入村民安置地块及其它城镇型功能区。






    条件和环境良好的村庄,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并逐步向中心村集中,是当前沅陵县实现城乡一体太常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①中心村确定的原则具体如下:马底驿乡现状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村庄;北溶乡交通与资源条件较好的村庄;中心村确定可以是原乡镇行政驻地或是乡镇内某一片区具有中心功能的行政村;二酉苗族乡与镇区和其他中心村之间有合理的间距,服务半径也较适宜;中心村规划布局结合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各乡镇域的村镇体系规划;盘古乡规划中心村数量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结合,一般为村庄总数的20%左右。②中心村规划清浪乡根据中心村规划原则,规划沅陵县域中心村总数为42个。详见下表:杜家坪乡表6.1乡镇个数(个)沅陵县域中心村规划一览表楠木铺乡中心村五强溪居委会柳林汊村夸父山村千丘田龙岩头居委会黄壤坪村荔枝溪村五里山大坪头中坪蚕忙上道里张家滩明溪口向家界郑家村竹园桐车坪池坪马鞍潭七甲溪人口规模(人)职能综合型农业型农业型综合型综合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综合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备注肖家桥乡火场土家族乡陈家滩乡借母溪乡深溪口乡合计2-112-4233223





    麻溪铺镇官庄镇筲箕湾镇七甲坪镇凉水井镇明溪口镇沅陵镇


    黔中郡栗坡沙金滩方子垭长界桐溪浪落坪棋坪落鹤坪清水坪三洲岭头舒溪口廉家湾高坪-溶溪高坪-下寨大庄坪枫香坪洪水坪--



    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农业型综合型综合型--


    (3)农村地区基层村规划①基层村确定的原则具体如下:原则上不保留高程较高、村庄规模300人以下的行政村;不保留城中村和远期村、远景村;原则上不保留位于风景区核心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行政村;不保留因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拆迁的行政村;不保留因中心村建设需要进行合理撤并的村庄;根据合理的农作半径和方便山林管理进行基层村规划布局;基层村规划布局与各乡镇域组织合理的村镇体系规划相结合,与未来建制乡行政区划调整相结合。










    ②基层村规划布局合理农作半径2006年沅陵县域耕地面积52.61万亩(资料来源:各村调查表),林地面积663万亩,户均经营耕地面积3.7亩,户均经营林地地面积47.1亩。农作半径计算公式:R=(A/C*л)0.5R:农作半径C:耕地或林地系数,区块内耕地或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л:圆周率


    沅陵镇荔溪乡大合坪乡太常乡马底驿乡北溶乡二酉苗族乡盘古乡清浪乡杜家坪乡





    A:全村耕地(林地)面积楠木铺乡通过统计县域各乡镇平原地区和山区农作半径,得出农作半径平均值分别约为300~800米。肖家桥乡具体分乡镇情况见下表。火场土家族乡表6.2乡镇名称五强溪镇麻溪铺镇官庄镇筲箕湾镇七甲坪镇凉水井镇明溪口镇保留有一定人口规模,宽裕的建设用地条件,道路通达性较好,有一定的资源条件。行政村村部所在地自然村。口较少(平原<80人,山区<50人),但与其它成规模自然村聚落形态相连,能够相对集中布局的自然村。人口较少(平原<80人,山区<50人),但区位条件较好,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交通方便,建设用地宽裕,可作为撤并村庄安置地的自然村。6各乡镇村均耕地农作半径一览表陈家滩乡村均耕地面积(亩)耕地系数(%)耕作半径(米)借母溪乡50~30~50~深溪口乡349~307~


    规划按山区和平原不同农作类型测算农作半径,平原地区户均经营耕地面积按20亩计算,山区户均经营林地面积按120亩计算,村庄规模按基层村500人,户均3.5人计算。耕地经营管理半径:R=900~1100米


    393~508林地经营管理半径:R=米610~721不保留人口较少(平原<80人,山区<50人)的自然村,无特殊情况原则上不保留。人口较多(平原≥80人,山区≥50人),但无或有少量的建设用地,道路通达性差,与外界联系不方便,无发展潜力。位于特定地区(风景区的核心区、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自然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所影响的自然村。规划沅陵县域村庄布局可以耕地经营管理半径控制在1公里左右、山区林地经营管理半径控制在3公里以内。③基层村规划规划近期共保留392个行政村,规划远期共保留261个行政村。近远期都保留的村庄,规划保留若干个农居点。近期保留远期撤并村庄在近期要控制发展,村庄建设向本村庄保留的农居点转移,远期依据规划一并划入所属基层村。另,农居点保留建议依据下表自然村撤并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表6.3沅陵县域自然村撤并原则






    通达性:公路能够通机动车,且路况较好,自然村之间联系方便。通村公路包括现状已建、在建及规划需建设的。资源条件: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充足的生活用水。







    乡镇(4)村庄布局规划结果规划近期2010年县域村庄总数为392个,撤并91个(其中城镇地区转型29个行政村,农村地区撤并54个行政村,近期整体搬迁8个行政村);规划农村地区总人口约为46.3万人。规划远期2020年县域村庄总数为261个,在近期基础上再次撤并131个(其中城镇地区转型43个行政村,农村地区撤并62个行政村,整体搬迁26个行政村);农村地区总人口约为36.6万人。中心村42个,基层村218个。凉水井镇明溪口镇沅陵镇表6.4沅陵县域村庄布局规划结果一览表荔溪乡大合坪乡本次规划各乡镇近远期搬迁村共有34个,具体情况见下表:表6.5各乡镇搬迁村规划情况一览表近期规划远期规划现状人口人口(人)空间策略人口(人)空间策略(人)788逐步搬迁500整体搬迁------362逐步搬迁250整体搬迁-714逐步搬迁600整体搬迁------760整体搬迁--511逐步搬迁300整体搬迁-274逐步搬迁150整体搬迁-884整体搬迁---382逐步搬迁150整体搬迁-275逐步搬迁200整体搬迁-879逐步搬迁500整体搬迁-727整体搬迁---378逐步搬迁150整体搬迁-827整体搬迁---太常乡马底驿乡北溶乡二酉苗族乡盘古乡清浪乡杜家坪乡楠木铺乡肖家桥乡火场土家族乡陈家滩乡借母溪乡深溪口乡合计五强溪镇麻溪铺镇官庄镇筲箕湾镇七甲坪镇


    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行政村(个)行政村(个)行政村现状人城镇地规划人规划人农村地城镇地农村地(个)口(人)区转(人)保留口(人)保留口区撤并区转型区撤并型--0103054近岩溶0




    村庄个数村庄名称(个)1-2-3金银池村-沿途村黄金坪村-大田界竹尖界团山界江溪口青坡苏良界洞头姚家瞿家洞头













    --阳山坪天井侯子坪岩底小乍竹垭七家香炉山溪地坪黄泥田刘婆溪



    --整体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整体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整体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整体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逐步搬迁--



    ---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整体搬迁---









    老街村、官庄村、上街、罗家桥、太平铺、化溪、马鞍铺、清捷河、下街、一居、二居、三三渡水、塘虎坪、主埠溪居、四居筲箕湾七甲坪社龙潭坪、株木山和平、汪家、两河、樟木、柳杨、太平桥、远水坪、雷家庄欧家湾、何家、肖家冲、李家巷、张家坪、鲁溪、法官堂、江家溪、渔家洞、冉家、陂头窝棚溪白岩界修溪万池潭、余家、团鼓岩、王二湾穿衣溪小塔、奔溪蛟口扎坪、半溪、高竹坪、荷叶坪红岩、安龙山杨子垭、打岩坡、金子溪、---桃坪界-叶口、上马山、田家-54




    凉水井--坳坪大合坪立新颜家、马底驿朱红溪乌宿盘古田公坪杜家坪楠木铺全家村中村陈家潍军大坪深溪口29





    盘古乡清浪乡杜家坪乡楠木铺乡肖家桥乡火场土家族乡陈家滩乡借母溪乡深溪口乡合计



    荔溪乡大合坪乡太常乡马底驿乡北溶乡二酉苗族乡盘古乡





    ;6.2.3近期村庄布局建设近期村庄撤并包括城镇地区转型29个,农村地区行政撤并54个,搬迁村8个,总计91个行政村。具体见下表。表6.6村庄个数(个)3各乡镇村庄近期撤并一览表行政村村名城镇地区转型麻一伏居委会农村地区撤并学堂坪、四合头搬迁村--









    工业型:P2>10P1,P2>10P3,P2≥500万元;三产型:P3>P2×10%,P3>3P1;综合性:其他其中:P1表示村庄农业产值,P2表示村庄工业产值,P3表示村庄第三产业产值在现状483个村庄中,主要以农业型、工业型和综合型村庄为主,农业型占大多数,三产型村庄少。6.4.2职能结构规划


    结合全县各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规划将中心村和基层村职能分为农业型、工业型、旅游型和综合型四类,农业型和工业型可依据各个村庄现状特色确定其特色经济。



    本次规划中农村地区居民点分为中心村——基层村二级。城镇地区村庄按照城镇社区模式进行组织与管理。根据当前我国乡村城镇化发展特点,一般情况下一个行政村宜保留3~5个左右自然村,相对聚集发展并适当改造居住环境。从社会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出发,以交通设施、学校分布、医疗卫生设施的配置为核心,合理规划中心村。部分中心村为原乡政府所在地,通过合理合并联系紧密的行政村,人口规模宜控制在2000~3500人;其他中心村的建设应保证有一定规模,并注意节约用地,近、远期规划建设应有机统一,平原地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500~2500人,山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1500人,其中人口规模3000人的有三个、3500人的有2个。基层村人口规模一般控制在500~1000人,部分有所突破。



    通过现状村庄三次产业调查,将现状村庄分为四种类型,分类标准如下:农业型:P1≥P2×10%,P1≥3P3;






    ③继续和发扬具有沅陵特色的传统文化原则。本着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保



    护具有沅陵特色的人文景观,如具有浓厚地方文化特色的腰鼓、龙舟活动等,并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留足空间。7.1.3村庄布局


    7.1.1规划目标(1)就地改造为主。因城市(镇)建设的特殊要求,需要搬迁的村庄,按规划要求搬迁。(1)总目标:通过改造,使城中村融入城镇,彻底完成现状城市(镇)建成区村庄的城镇由于较大部分的周边地区己基本或近期内开发,现有村庄散布于城市(镇)建成区,成了城化过程,提升城市(镇)的总体建设水平,改善投资环境。市中的孤岛或城镇中的主体,调整村庄布局余地极小,一般采用就地改造的方式进行。但也不排(2)分目标除少量村庄或村庄的局部地段,因城镇建设的特殊要求需要搬迁或统一开发的,按规划要求实施。①保障村民利益,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城镇环境。就地改造的优点:有利于保持原有社区的完整性,村民容易接受;推进旧村改造的难度较小。城中村的存在不仅影响城市(镇)环境和面貌改善,无法满足村民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同就地改造的弊端;旧村改造后的住宅用地与城镇的其它功能区穿插(如开发区的工业用地与时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城中村改造,主要以建新社区而不是新村作为规划和建设的目标,是彻住宅用地穿插),对城市功能、景观、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对村民的居住环境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底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居住模式与居住空间环境质量的提升,通过生活方式的城镇响,如工业用地包围的住宅用地环境较差,房价也会受到影响。化引导村民向城镇居民转变。(2)返还用地布局:二产返还地由政府统一在工业园区内安排。三产返还地在不与城镇规②通过规划、政策等手段,求得旧村改造的资金平衡。划相冲突的前提下,在村庄周边安排;原村庄内无法落实的,可以跨村庄集中安排。资金平衡是旧村改造顺利实施的经济保障。应积极创造条件,多方筹集资金,通过规划、政(3)改造地区内部功能布局:规划的住宅布局可划分成村民安置区域与商品房出售区域。策等手段,求得旧村改造的资金平衡。对外出售的住宅宜相对独立,并且与外界有方便的关系。(4)村庄周边尚有未开发地块的,应与旧村改造同步规划。7.1.2建设标准与规划原则7.1.4政策建议(1)建设标准旧村改造纳入城镇社区范畴,必须按照沅陵县城市总体发展要求,条件许可时宜按城市居住城中村改造拆迁住宅用房,实行货币安置、迁建安置或产权调换安置三种措施。区标准执行。(1)货币安置指由用地单位按被拆迁住房的补偿标准,提供安置资金,由住房所有人自行(2)规划原则安置住房。①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对建立社区的功能和配套设施标准等方面提出科学合理、适(2)迁建安置指由用地单位按被拆迁住房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率进行补偿,提供迁建费用,度超前的规划要求,为建设文明有序、设施完善、环境宜人的现代化社区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征好土地,由被拆迁住房所有人按规划要求自行建造安置住房。②可持续发展原则。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珍惜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城中村住宅迁建用地均实行行政划拨供地,面积按下列标准执行:地和环境资源,在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①被拆除房屋占地面积140平方米以上的,新划拨宅基地面积140平方米。






    ②被拆除房屋占地面积120~140平方米之间的,新划拨宅基地面积120平方米。③被拆除房屋占地面积100~120平方米之间的,新划拨宅基地面积100平方米。④被拆除房屋占地面积80~100平方米之间的,新划拨宅基地面积80平方米。⑤被拆除房屋占地面积60~80平方米之间的,新划拨宅基地面积70平方米。⑥被拆除房屋占地面积20~60平方米之间的,新划拨宅基地面积60平方米。


    (4)区内不安排二产返还用地。原有村集体二产用地在村庄改造后不保留,宜在市、镇级工业区中的工业用地中安排。7.2.3改造时序和方式


    (1)如近期有建设项目范围内的村庄改造应与周边地区开发相协调,以整体搬迁和原地整(3)产权调换安置指由用地单位提供公寓式或其他形式的住宅作为产权调换用房,安置被体改造为主,同步完成村庄改造。拆迁住房所有人。(2)中远期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近期在严格控制的同时进行整治,改善与逐步搬迁为主,①建筑面积:可分大(150平方米)、中(120平方米)、小(80-100平方米)几个档次,以后随着城市的扩展,逐步同步完成村庄改造。此外,还应考虑部分最低标准户型(50平方米左右)。(3)允许村庄自筹资金,在确保满足相关规划和改造要求的前提下,提前实施改造。②建造形式:鼓励以多层为主。宜不低于三层,按沅陵县建管规定的开发强度和该地域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确定。7.2.4村庄建设管理


    (1)规划管理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在建设管理中严格把好“村庄建设用地关,建设项目审批


    关,整体布局关,建筑造型关”,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盘棋”,坚持“一书两7.2.1规划目标证”制度,严格控制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不得突破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1)总体目标:通过政策、规划、管理手段的综合运用,引导远期村健康有序发展,为未(2)加强农村建筑市场管理,把好村庄规划建设设计、施工资质关,严禁无牌设计和施工。来顺利向城镇社区过渡做好准备。村庄的建筑设计要符合现代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居住习惯,讲究新颖、美观、实用,有现代气息,(2)建设目标努力做到“标准不高水平高,造价不高质量好,面积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①村庄改造与周边地区开发相协调,积极鼓励以城市居住小区或组团为建设标准,尤其是(3)加大村庄建设行政执法力度。规划部门与国土、城监、建设管理部门密切配合,联合中心城市更应积极引导。执法。②村庄近期宜予整治改善。其重点在于理顺和拓宽村庄内部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改善环境。7.2.2村庄改造总体思路



    城镇远景用地范围内的村庄。由于处于远期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存在一定发展的变数,给村庄的整治和改造带来了规划和管理方面的困难。此外,资金筹措也有难度。此类村庄主要以


    (1)集中为原则,兼顾原有村庄的独立性要求,在满足城市发展功能格局要求的情况下,适量发展为主,鼓励村民向附近城市(镇)转移,居民点集聚发展。改造总体思路具体包括:可在原地进行村庄改造,但自然村应加强整合。(1)以改善为主实施旧村改造,对部分规模小,配套设施少,发展余地小的村庄进行搬迁。(2)分布较为独立的村庄,条件许可时应向临近村庄搬迁,或搬迁至安置小区内。搬迁村庄应向临近村庄搬迁;或搬迁至临近城区的安置小区内。(3)符合城镇总体规划与其它相关规划的要求,逐渐成为城市各功能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






    (2)与周边的城市远期建设用地相协调,符合部分远景布局规划要求。(3)在功能布局上应与自然环境形成良好的融合关系。(4)二产返还用地在县、镇级工业区中落实。(5)三产返还用地尽可能结合未来居住社区配套生活服务设施设置。


    ①因重要公路、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建设需要搬迁或改造的村庄;②在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重要河流沿线的村庄;③其它有改造愿望,且改造条件成熟的村庄。对于有改造愿望,且有自主改造能力的村庄应给予鼓励和引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改造,并在税费、规划审批等各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7.4.2政策建议7.4.1规划策略(1)旧村改造实施模式(1)规划目标①总体目标促进村庄有序建设,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完善城乡管理体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②分目标明确全县示范乡镇、整治村名单,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改造策略。对不同时期下山脱贫村庄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提出适宜的村庄建设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旧村改造,促进村庄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分期建设目标:到2010年,农村地区村庄有一半以上达到整治村要求,并争取建成多哥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规划期内中心村和基层村全部达到整治村要求,并全部达到小康型及以上目标。(2)改造方式对确定为中心村的村庄进行就地改造,原则要求整体规划逐步改造;近期撤并的村庄在适当保留的农居点之外实施整体搬迁;中远期撤并的村庄应与并入村一起规划,除保留的农居点外,其它的农居点以整治为主并实施逐步搬迁;规划保留的基层村以整治改善为主。(3)改造时序农村地区村庄的分散局面有其历史、复杂、必然的因素,改变这一状态同样需要长期的工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决不能急于求成。而且,村庄的外来推动力因素比较少,其改造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完成。但属于下列情况的村庄应优先改造:村庄改造宜由政府组织和实施为主,鼓励有条件的村庄自筹资金完成改造,也鼓励结合城郊房地产、旅游等项目以市场化方式实施旧村改造。(2)宅基地政策在规划中心村和基层村内,村民宅基地审批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执行,鼓励建设联立式住宅。规划确定搬迁的村庄或自然村不再新批宅基地。具体措施可在“对调、调整、收归”6个字上下功夫:集体留有一定机动田的村,可用机动田与承包给村民的建设用地对调;利用调整承包田的时机,先划出建设用地,其余土地再承包到户;既无机动田,统一调整承包田的时间又没到的村,可先将建设用地收归村,由村集体分年支付给承包户相应补偿费。对于下山脱贫村庄,可给予优惠的宅基地政策。近期建设安置用地进行过度;远期由于土地紧张,应集约化使用土地,建设公寓式住房安置。对于一些特殊村民,如在中心城区或重点镇周边务工,且已完全脱离村庄及农田的村民,政府可出台优惠政策,在务工地划拨安置用地,或给予适当的拆迁补助,收回其原有宅基地,顺利的完成非农化。(3)拆迁安置政策村民外迁后,原宅基地收归集体所有,房屋产权属于原所有人,可由政府折价收购。收购后的房屋可以考虑用于临时安置本村住房困难户,或用于旅游等三产开发及还耕还林。(4)社会保障政策采用政府补贴、村民自筹、集体出资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村民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金。(5)资金扶持在建设资金筹措上,建议5年内沅陵县每年从土地出让纯收益中划出5%滚动使用,对全县






    的示范村、整治村建设给予奖励补助。村庄改造资金紧缺的解决方法大致可归纳为6个一点:即各级财政挤一点,建设规划、邮电、电力、交通等部门扶持一点,各受益单位和住房户分摊一点,土地有偿使用的出让费补充一点,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取一点,积极向上级争取一点。解决资金问题要实行以农民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鼓励的方针。政府和集体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基础建设和典型示范上。7.4.3实施措施


    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偿。近期内,村庄按环境整治型标准进行整治,重点解决村民急需解决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问题。(5)空心村改造空心村主要表现为村庄内部建设用地闲置和房屋空置。空心村改造类型可分为:就地改造、异地改造、部分异地改造和转型改造,对规划保留的村庄规划要有弹性,留有发展余地。对建房户原则上执行先拆老屋再批新基地的规定。对少数先拆旧房确有困难的住户,经村两委同意,允许保留一年或几个月的期限,但必须交纳一定押金。超过期限实行罚没。对一些半新


    (1)迁村并点实施措施不旧的旧房,可调剂给“空心村”中的鳏寡老人户和贫困户居住,并收回其原旧房。三是对超过迁村并点方式可有以下两种,视不同情况具体确定。宅基地限额标准的,面积收取土地使用费。①整体搬迁由政府出资在中心村

汶川Ms8.0地震驱动的同震及震后地质灾害空间分布

汶川大地震驱动了大量的同震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同时造成了山谷中大量的松散堆积物堆积,并将以泥石流的形式进入河流系统,造成震后大规模的泥石流地质灾害,这也是地震灾区在震后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根据本项目组的卫星影像处理和实地观测工作,以及前人对同震地质灾害研究获得的数量资料,对同震地质灾害数量在平行于断裂方向和垂直于断裂方向两个方向上的分布特征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质灾害易发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