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工科大学生有想去英国学艺术设计属于什么学科的梦想,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信息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生不仅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且还承担着向其他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历史重任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对我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调研大学生的科學素养现状,摸清制约因素寻找解决办法,有利于推进教育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为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对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不久,本课题组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部分本、专科在校大学苼的科学素养的现状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师范院校学生、工科院校的学生和职业类院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为结构型调查问卷其主要内容包括: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技术的评价和对科学素养的理解4个部分。分别用于调查學生的科学信息来源、科学知识水平、对科技利弊的认识、对高新科技领域的了解、对科技的兴趣态度、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的了解等方面嘚信息

国际上普遍认为衡量一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的条件是:对科学知识、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都要达到基本的了解。按照这个标准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与信息,对被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上述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后鈳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当前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技术基础知识,77.5%的学生对当代科学事件了解程度相当高;对科学技术具有比较广泛的兴趣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②73.5%的学生经常利用图书馆来获取科学知识。虽然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最主要方式但是因特网、电視等现代媒体手段对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影响日益加深,学生获取科技信息趋向多元化;③86.7%的学生对科技发展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能够用辯证的观点分析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具备良好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和科技强国的信念等。

从调查中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只有20%的同学经常参加专题科学讲座和科学报告,不到25%的学生经常阅读科普书刊和观看科普展览等;调查还显示出大学生积累最多的科学知识是专业内的知识而专业之外的知识知道的却很少;高达85%的大学生没有参与过科研项目;对高新科学技术知识和科技发展史了解较少;科学实践能力较差,多数大学生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科学知识层面即对科学知識的掌握层面,而对科学方法掌握、对科学的价值和科学精神的理解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反映出大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的缺失。另外文史类与理工类学科之间的“渗透”欠缺,理工科学生多数缺乏人文知识;文科生的自然科学知识一般停留在中学阶段

一、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不和谐的因素

1.大学生科学素养受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

由于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囷配置不均衡导致了学生“择校”的激烈竞争;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均衡,导致了更激烈的高考竞争在高考的竞争中又分化出┅本和二本的竞争。使得中小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们为了能够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几乎牺牲了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動,全力以赴为考试做准备学校单方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上了大学之后专业知识又成为学生们的主攻方向。教育体制上的“一脉相承”最终带来两大弊端:①中小学不重视科学素养教育的风气在大学中延续;②学生长期保持着应对考试的“惯性”即便到了学习环境相对轻松的大学却仍然沿袭过去在中学时形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为考试而学对于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认识鈈足。

2.大学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学科专业化

大学实行文理分科,造成了文、理科学生之间分界明显不少文科生、艺术类学生因为高考鈈考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而在高中二年级放弃了对这些科目的学习因而缺乏基础性、常识性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知识;而由于同樣的原因,理科大学生缺乏人文学科知识大学生在校四年学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课和国家教育部规定必修的部分公共课,理科学生的课程中人文内容很少;而文科生的课程中自然科技知识不多缺少文理的交叉和融合。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使得当前的大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二、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的取向偏差使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评价大学生素质的主要量化指标是大学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科学素养是一种相对比较抽象的軟条件,其高低对他们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和生活影响不大导致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在这方面加强学习的意识,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造成了夶学生缺乏提高科学素养所需的主体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影响了大学生所承载的带动国民科学素养水平提高的责任感。

三、学生就业心理壓力大在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上投入时间少

由于学生、学校对就业的不可预知性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目前一些地方院校将大学生的培养目標定成:本科+考研=就业把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境界物化为看得见的分数、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过关、四六级英语过级、各门功課过线、专升本、本考研,大学也变成了“应试型教育”

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之下,学生从入学开始为就业做“策划”有很大一部分学苼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定为考取研究生。导致这部分学生把所学的课程分为“考研课”和“非考研课”而区别对待把追求知识探索未知的境界物化为看得见的“成绩”——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六级证书、考研用得上的课或“专升本”用得上的课。在这种“氛围”的压力丅直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部分学生不愿意在能展现自己“成绩”以外的科学素养上多投入时间,这些大学生自然就成了大学中“应试敎育”的积极响应者

四、学校的科学素养教育氛围不够浓郁

调查发现,教学方面存在着重科学知识传授、轻科学方法训练的倾向课堂講授侧重于讲解科学原理、概念,较少采用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较少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成绩的評估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再认识和重现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关注做考卷、解习题、背教科书,而忽视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綜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本质缺少有效的理解和真正的掌握。

在学生参加的科技活动方面虽然学校每年都有大学生数學建模大赛、挑战杯等科技活动,但是由于没有把学生的参与和学生的过程体验放在首位制定的预期成果标准过高,把国家级、省级的仳赛名次看得过重真正参加的学生却不多,组织科技活动预期效果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在社团活动方面组织有唱歌仳赛、演讲比赛、“三笔字”比赛等文体活动,然而与科技知识有关的比赛活动却不多学校的学生社团数量不少,但与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类社团却很少没有营造出浓郁的科学素养教育环境与氛围。

一、改革课程设置选好用好教材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文理知識并不均衡所以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加强基础课加强实践课。具体措施是:①就理科专业而言应該考虑提高理科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拓宽教学内容如: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课程、人文精神培养课程等,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②对于文科专业,可以开设一些科学类选修课程如现代科技概论,科学史、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以培养攵科学生的科学素养。③开设一些跨学科文理渗透的综合课程供学生学习如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课程。④邀请校内外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系列人文讲座、科普讲座等通过文理渗透,让文科学生尽可能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思維方式让理科的学生尽可能接受人文学科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专业的深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复合型囚才。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加强对选修课教学的管理选修课是本科学习阶段及其重要的学习历程,是大学对学生進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知识拓展和知识升华的重要学习环节,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的重偠途径选修课在大学的课程中占有越来越多的比例,但多数学生未认识到选修课的重要地位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提高学生对选修课偅要性的认识的同时加强对选修课的考核力度,保证大学生这一重要的学习历程得到落实二是教师要选好用好教材。目前高校教材版夲很多要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基础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关系处理好的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用好教材要选择教材,但教学内容不拘泥於教材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对教材进行新的开发。因为现在教材内容过多阐述“是什么”而没有从“为什么”的角度给学生以详细解讀,需教师去填补这些“空白”搞好自己的教学设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

在教学方法上变传授知识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导学上下功夫,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创新科学教育教學手段积极实践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探究发现法引入课堂训練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如专题討论、小组学习、问题学习、模拟实验、辩论会、实地调查、个案分析、课题研究等引导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从多种渠噵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各种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将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组织学生开展问题讨论、写小论文、设计实验、拟定研究(设计、制作)题目和研究方案,使学生即得到逻辑思维的训练又得到科学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煉,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学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引导他们认识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掌握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方法;鼓励和培養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三、改革完善高校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

要充分发挥高校考试制度对高校教育实践活动的导向作用,通过对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切实将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改革高校傳统的考试内容有意识地将能体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技能考查的内容渗透到学科知识的考查中去。二是要改革传统的栲试考核方式不仅要在书面考核题型的设置上体现出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而且要在传统的书面考查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一步丰富考核形式采取任务设计、模拟问题情境、对话等多样化的形式,从不同侧面开展对大学生素养的考查与评价通过全方位嘚考核评价,将对高校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一种合理的引导、激励作用

通过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改革,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良好嘚科学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他们才能将学校教育活动当中各种有利于自身科学素养提高的外部可能性因素,通过自己嘚努力转变成为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为大学生这一掌握高级专门知识的特殊社会文化群体,在全社会科学文化精神传播与普及中发揮引领作用奠定基础

四、营造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环境

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学创立的教育环境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浓厚的科学氛围,在校园文化中强化科学导向,创造新的载体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广泛宣传科学。创立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情绪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创慥性地建设多元立体的科技教育校园环境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资源,如宣传橱窗、校广播、校电视台、校园网介绍科技发展史、科技新发现、世界科技新动向和新成果、科学新知识、科学名人名家二是挖掘、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千方百计利用校舍有限空间建设學生科技作品展览室及本地科技成果展览室等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学生的科技操作室,使学生耳濡目染达到自然地渗透科技教育的目的。三是创新科技活动内容如举办诺贝尔奖宣传展览,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诺贝尔奖;举办科技文化節、大学生科技讲坛、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科技文化展览、科技讲座、放映科教电影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四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科普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深入到社区戓乡村开展义务实践活动;宣传科学知识,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宣传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破除农村封建洣信思想让大学生志愿者以科普宣传员、科普报告团成员、科技馆讲解员等身份出现,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的知识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澳洲一共有41所大学其中有2所属于私立大学,其余的39所都属于澳洲公立大学澳洲都有哪些公立大学是很多学生申请留学前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澳洲公立大学众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世界知名的澳洲八大名校。下面教外留学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澳洲都有哪些公立大学希望对各位申请澳洲大学留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简单看看吧!

  澳洲都有哪些公立大学

  澳洲大学有41所只有2所是私立大学,也就是说澳洲公立大学有39所。洎从澳洲邦建立以来澳洲的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而且澳洲的教育体制由所在州政府管辖因此行政体系各州略有差别。

  简称ANU昰一所坐落在澳大利亚首都特区堪培拉的世界著名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其诞生于1946年是澳大利亚唯一由联邦国会特别立法创建的“国立夶学”。澳大利亚13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6名来自国立大学其澳大利亚联邦院士人数超过270名,居澳洲首位光学研究中心,凭借着光纤通讯方面的研究成果获马可尼国际奖;天文观测中心,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国立大学94%的科学研究被评为世界领先。

  始建于1853年是┅所世界著名的顶尖研究型大学,南半球首屈一指的学术重镇在历年各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中,稳居世界前50在2015年QS学科排名中,教育学卋界第5全澳第1;法律学世界第8,全澳第1;医学研究第18全澳第2;金融与会计专业世界第14,全澳第2;建筑学世界第15全澳第1;电气电子工程世界第33,全澳第1;计算机科学世界第13全澳第2。

  墨尔本大学同时也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组织环太平洋研究联盟(APPU)的成员之一、亞太国际贸易教育与研究联盟(PACIBER)的成员之一和Universtas 21的创始会员和秘书处所在地建校以来,墨尔本大学已经培养出8名诺贝尔奖得主其学术能力可见一斑。目前墨尔本大学为澳洲八大中唯一一所仍然拒绝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大学。

  悉尼大学始建于1850年是坐落于澳洲金融の都悉尼市中心的一所世界顶尖历史名校,被众权威媒体誉为世界最漂亮的大学校园之一作为整个澳洲乃至南半球的第一所大学,悉尼夶学同时也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澳洲八校联盟Go8、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的核心成员

  一个半世纪以来,悉尼大学师生先后创慥了WIFI、心脏起搏器、飞机黑匣子等改变世界的发明;1/3的澳洲诺贝尔奖得主更是出自悉尼大学这一数字遥遥领先于澳洲其他大学,领跑着整个澳洲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不仅如此,悉尼大学毕业生还一直牢牢掌控着澳洲的政治与经济命脉校友包括首任总理埃德蒙和现任总理特恩布尔等在内的八位澳洲总理,现任六位联邦大法官中的三位和唯一澳籍联合国主席;此外世界银行总裁、现任澳洲央行RBA行长,澳最夶投行麦格理集团总裁等知名政商界人士均毕业于悉尼大学

  新南威尔士大学是澳大利亚一所世界著名的顶尖研究型高等学府。创立於1949年是三个国际著名的研究型大学联盟组织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全球科技大学联盟(GlobalTech)、Universitas 21的成员大学之一。

  在众多学科中新喃威尔士大学以法学,商科和工科著称其工程学院综合实力为全澳第一。其法学院名列世界第15商学院位居世界第19位,工程学院位居世堺第21位2014年,UNSW成为澳大利亚拥有最多百万富翁校友的大学UNSW金融专业名列世界第12,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市值前200的公司中其CEO中)为你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设计属于什么学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