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考生服务平台考生,高考比平时少考50分,现在高一本线49分,上了延边大学的普通专业,想复读,值得吗?

原标题:高考常识 | 什么是“211工程”大学?什么是“985工程”大学?

很多家长对于“211”、“985”、“双一流”这些名词都有点晕头转向,为大家收集了一些资料,这是一篇常识,也是一篇干货,有点长,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看完,必须要搞懂噢!

什么是“211工程”大学?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

什么是“985工程”大学?

在“211工程”院校建设的基础上,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9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是谓“985工程”。截止到2011年3月,全国“985工程”建设院校共有39所高校

“985”工程大学名单(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

“211”工程大学名单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版高校名单

“211 工程”大学分级概况

根据不同“211工程”大学的办学实力及其在政府心目中地位的不同,将211工程大学分为8个“档次”,其中前4个档次为“211工程”大学中的“985工程”大学,共39 所;后4个档次为“211 工程”大学中的非985工程大学,仅供考生和家长在挑选学校时参考。

第1档次高校——国家优先发展大学,共 2 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985 工程”最初只有北大和清华被确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且两校分别获得教育部18亿的拨款额度。因此将这 2 所学校定位为第一档次高校——“国家优先发展大学”。

第2档次高校一一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共7所: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7所大学连同北大、清华都是 1999 年就被确定的首批“985 工程”建设高校。2009 年10月9日至1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第七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来自首批 985 高校的 9 所大学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含威海校区)校长(或党委书记、副校长),经过讨论,决定学习美国常春藤和英国罗素盟校、澳大利亚 G8 模式,成立学术联盟“九校联盟”,旨在互相借鉴对方的优势学科,共同发展,会上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即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联盟——九校联盟(C9)。因此将这7所学校定位为第二档次高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第3档次高校——除前面2个档次高校之外的副部级“985工程”大学,共23所(前面两个档次的9所高校都是副部级大学,加一起共32所)。所谓副部级大学,就是说他们的校长、书记等高层领导由中央组织部任命而非教育部任命的大学。一般学校介绍时说“中央直管”,就是副部级大学,也称副部级高等学校(简称“副部级高校”)、中央直管高校等。虽然由于现在高校去行政化的改革,副部级大学已经取消,所以大学校长都没有官阶,这个概念已经是过去式了。但是在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一个单位的行政级别是相当重要的。一所高校的行政级别不仅可以反映该校的的办学实力和水平,而且还可以反映出该院校在中央心目中的地位。同是“985 工程”大学,副部级的高校比正厅级高校实力更强,在国家的地位更高。因此将非九校联盟的23所副部级“985 工程”大学列为第3档次高校。

第4档次高校——非副部级(正厅级)“985 工程”大学,共7所:东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这7所大学虽然也都是“985 工程”大学,但是它们却不是“副部级高校”,故列为第4档次高校。

第5档次高校一一“特色985”大学。“特色985”高校由两部分组成:常规立项高校33所,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高校 3 所(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这36所高校列为第 5 档次高校。

“特色985”指的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截至 2011 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此后,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于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在非“985工程”高校且是部属 211 高校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官方也称“特色985工程”,民间俗称“小 985工程”,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负责。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提升行业特色型大学全国顶尖的优势学科实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

“特色985”高校基本上是没有经历过合并重组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精度极高,拥有一至两个全国顶尖的学科,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只有国家中央部委直属的“211 工程”高校才有资格入选该项目。

“985 工程创新平台”名单:

第6档次高校——除前面5个档次高校之外的部属“211工程”大学,共9所。部属高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在 112 所“211 工程”大学中,有84所是部属高校;其中前文所述的 5 个档次 75 所高校均为部属高校,剩下的9所部属“211工程”大学列为第6档次高校。

部属高校与非部属的地方性高校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在 2015 年 3 月 7 日全国政协民盟的联组会议上发言时说:“在全国 800 多所本科高校中,有三支队伍,中央财政拿钱的(即部属高校),地方财政埋单的(即非部属的地方性公办高校),还有民办的。如果把它们比作高等教育的中央军,地方军和游击队,那么河南就没有一支纯正的中央军,我所在的河南大学只是地方军。”(因为整个河南省没有部属本科院校)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就遭受过这种待遇的“落差”,以前担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时,他三天两头就要去教育部开直属大学会议,为此常常发愁“开会多”,如今却要为“没会开”而发愁了——“到贵州大学两年了,教育部的会我一次都没权利参加,我的声音都传不到那儿去。一个直接的结果是,离部委远的高校,自己碗里肉也就少了许多。”由此可见,部属高校与非部属的地方性高校相比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第7档次高校——“211工程”大学中除后面第8档次5所高校外的非部属大学共23所。在“211工程”大学有28所高校是省属而非部属的高校。与部属高校相比,这些院校是有差距的,这里将非国家照顾性质的非部属 211工程大学列为第7档次高校。

第8档次高校——国家照顾性质的“211 工程”大学,共5所:宁夏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这5所高校是最后一批(第四批,2008年)入选“211工程”的大学。具有国家政策照顾性质。也就是说这5所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本来是达不到“211工程”大学水平的,但是考虑到高水平大学的合理布局,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至少要有1所“211工程”大学,就这样这5所大学才进入“211工程”大学之列。故将这5所大学列为最后一个档的“211工程”大学一一第8档次高校。

有的同学可能上次看到我的帖子,没错,我就是本科10级注会专业于17年成功考回辽大的经济学博士,老辽大人一枚~

之所以说这个 话题,是因为很多人对这个话题很关注,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我先抛出我的观点和态度:

1、辽大的综合实力不强,这个是实话,不过分追捧自己

2、辽大的优势也很明显,做人需要实事求是,正视自己的优势

3、人需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母校,既要看到不足,又要利用资源,正确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学校

一、咱们平时评价学校,也就是所谓的综合排名,其实是有一定的标准在里面的,大家并不一定要特别在意这件事

我举个例子,因为我硕士是在吉林大学读的,就以吉林大学为例:

吉林大学排名基本上在前十或者十名开外(几名不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吉林大学的学科设置太过于全面。吉林大学本来就是一所文理兼收的综合类大学,又并入了医学、工学、农学等学校,几乎是一个巨无霸。

与此相反的就是中央财经大学,我前几年看排名好像是70多吧(具体的变化可以忽略)。但是,你能说这个学校很差吗?不能。因为这个学校的管理类和一部分经济类专业都是国内顶尖水准的,就业相当好,科研做得也不错。但是,它就这个排名,为什么?因为这个学校专业少,许多工学、理学、文学的专业都没有或者说科研实力不足,但是这个不影响它的地位。

所以,有的学校是专业多而全,有的学校是专业少而精。这就好比两个超市,一个说我什么都有,什么都卖。另外一个说我就卖水果,但是我家的水果比其他超市的都好。

咱们辽大虽然说是专业齐全,但是这点有点名不副实。首先,作为一个以省命名的综合类大学,咱们的工学几乎就没有,医学也没有,农学也没有,轻工纺织也没有,说白了就是基础的文科+理科专业。和许多学校相比,这个就不占什么优势。

举两个例子,河南省的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人数都7万左右,专业齐全,校区多,不说专业之间的差距,就单说排名比咱们靠前,也是理所当然的。(没有黑谁的意思,我尊重这两所学校,只是举例比较有代表性,郑州大学工学还挺好的,河南大学也不错)

二、排名的时候,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个人钻研多年):工科>理科>社科>人文 and 综合>单一

985高校和211高校在内,本身就是理工科居多。其实这也难怪,本来社会上就是高中理科生占绝大多数。所以,相比较之下,工科比较占优势。

因为工科是社会的生产力制造者,而基础理学相比之下次之。同理,社科尤其是经管,比较容易赚钱而且被企业家和政府应用,而人文学科需要多年的积累积淀才能出成绩。所以,理工类院校占据了半壁江山。

大家可以 发现一个规律,一般的城市,都是一个综合类院校(文理)+一个理工类(工)院校相互搭配,也就是所谓的“二元结构”,我举一些例子:

沈阳:辽宁大学+东北大学

长春: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为吉大南岭校区,以机械、电器为主)

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武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南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广州: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合肥:安徽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河南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这个严格意义上说不算,两个学校都已经是巨无霸了,什么专业都有)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

西安: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诸如此类,不再一一列举。(像华中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因为是单一类专业类学校,我就没有拉进来比较。同理,不存在任何看不起谁的态度,希望有的同学理解)

与此相并列,单一类学校排名吃亏:医学、法学、农学、轻工防治水产、药学、外语、财经、师范等。

大家可以发现,后面的工科院校几乎都是985大学。而前面的综合类大学,则多数为211大学。可见,在这个排名中,工科院校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其次是综合类院校,最末是单一类型学校。

所以,虽然咱们辽大是辽宁省唯一一所综合类院校,却不如东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这个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文科和理科不太具有可比性

因为文科和理科高考学科不同,专业不同,所以很多时候不具有可比性。

以辽宁省的大学为例,因为正常的学生,文综合240分已经接近瓶颈,而理综合可以达到270甚至290分。实力相近的学生,在不偏科的情况下,假设语数外不变,文科生比理科生少20甚至30分都算是正常的。

如果是一个理科生,一般情况下,辽大学生的分数不如东北大学的分数,可能辽大理科生会略逊于东大理科生。但是,东北大学甚至大连理工大学招收部分文科生,相关的专业分数不高。假如一个文科生考了大连理工大学,我们不能因为大连理工大学比东北大学好些认为大工文科生就比东北大学的理科生更优秀。

所以,尤其是文科生同学,大可不必在意和工科类院校的比较,甚至人家是985也没必要失望。尤其是东北大学和辽宁大学本来就是沈阳的兄弟院校,对于一些互怼的行为我深感遗憾。

说了上述三点,总结一句:辽大在这种排名评比中先天就不具备优势。所以,你说从我入学那两年70、80名也好,说是这两年120名开外也好,我不会因为这个对自己学校就轻视或者怎么怎么样。我们的学校并不像排名所表现的那样差劲。这种排名并不完全科学,有一定的问题。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学校有非常多的不足。

我们的劣势:主要就是工科基本没有、理学太弱、人文一般、社科除了经济类都差强人意。

还是拿吉林大学说事,吉大并校之后,工科很猛,这个咱们比不了,让自己的兄弟学校东北大学去比一比差不多。吉大的理学真心很好,尤其是化学(于吉红院士是领军人物,化学系同学可能知道)。咱们辽大最好的理学就是化学,但是差距太大。吉大的物理和数学也在国家前列,如果化学是一等,数学物理就是二等。我估计咱们的化学也就是三等甚至四等。

人文差的也不少,吉大的考古国家第二仅次于北大,哲学全国有名,历史也不错,中文也很好......没办法,吉大的历史传统太好了。咱们辽大哲学也还好,历史学不知道为什么没发挥出优势,中文算是也还不错。整体上相比吉大还是差了一定的水平。

社科是咱们传统优势,这点算是接近,但是还有差距。吉大法学又是全国高水准,经济学数经贼厉害,而且杂七杂八经济学也多,管理学一般般也不弱。咱们法学也算是很强,但是在东北还是被吉大压一头。咱们经济多年和吉大比较接近,或者说能占点便宜吧,偶尔吉大比咱们好点,多数咱们强一些(可能是唯一比吉大好的学科了)。咱们的管理学不算很好,虽然吉大不强,咱们更弱。

经济学。全国除了南开、厦大、人大、武大这种一级重点学科以外,算是很强的了。我们握着全国最多的二级重点学科国民经济管理、金融学和世界经济,这也是辽大唯一存在的重点学科(说起来很惭愧,咱们学校整体实力确实不强啊)。而且这些年的政治经济学也逐渐走向了全国的一流水准。这也是我考博士舍弃了山东大学(威海)和东北财经大学而最终选择了辽宁大学的根本原因(三选一很纠结,当时苦恼了很久)。其实咱们学校的经济学就是咱们科研实力评比的半壁江山(此言不虚,绝非夸张)

法学。东北除了吉大算最好的了(东大和东财同学求轻拍,你们法学也有特色学科的哈)。今年不是有长江学者了嘛,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除经济学之外,也挺厉害的了。

行政、哲学、中文等。除了吉大和辽师算不错的,不过出了东北没什么太大优势。

化学。咱们辽大理学最好的,因为我们的物理学博士就是用化学附带出来的。(汗颜,理学确实弱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高考考生服务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