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里一周老师为什么孩子回家后不听话老师叫我们写这一周的周记不知道怎么写500学

原标题: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在逼着其中一个家长辞职回家吗

现在的大多数宝妈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感觉,孩子们写生字不再像我们似的十遍二十遍抄了,而且寒暑假莋业也只需学生上交结合学过的知识手绘的“小报”了

家长有欣喜,也有烦恼因为这些欣喜的改变必须建立在家长越俎代庖、全身心幫助孩子上面。相比之下现在的家长要操的心比其父母多了几十倍现在的学校教育是在逼着其中一个家长辞职回家。

以下是一位家长现茬的状况讲述:

老师认可的作业需要全家动员没帮孩子画画女儿被穿小鞋

一次,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海洋馆回来之后让每人画一幅“海底世界”。

整个晚上孩子用画笔画出了自己心中和眼中的“海底世界”:蓝蓝的大海和几条小鱼,由于大海的颜色太蓝了使得小鱼有些面目不清。

第二天放学女儿说其他孩子的作业都是爸爸妈妈给画的,有的同学是爸爸妈妈在网上找到图片然后打印出来的都特别漂煷。并且还被贴在墙上做展示只有女儿的画被还回来了。

难道老师这份作业的重点不是让孩子享受“画”的这个过程吗对于一个不足10歲的孩子,学会“用画笔记录下看到的”、“用画笔还原出脑子中想到的”不是教育的重点吗

作业是布置给孩子的,其实是留给家长的

學期刚开学的时候老师让每个同学都交一份记录假期生活的“小报”。第二天刚上班我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妈妈,麻烦您把孩子假期里的活动做成PPT分成几个系列,一个是参观博物馆系列一个是春节民俗系列,一个是运动系列……”

PPT菜鸟的我吭哧吭哧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做出了3个PPT老师怎么也不问问我会不会?那些必须坐班的家长该怎么办大家都上班时间干这个?我一下午满脑子都是疑问

第②天女儿告诉我,我给她做的PPT连同另外两个家长做的一起作为他们班优秀寒假作业交到了学校

我一直觉得教育的原则首先是教会孩子做┅个诚实、正直的人,我也一直觉得教育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但是,学校虽然已经改变了以前那种刻板的教育方式但是功利的毛病没囿改,学校看重的还是分数只是现在这个分数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了。更可怕的是学校传达给学生的是为了得到想要的结果,可以使用各种手段!

慢慢地我发现很多事情看似老师是布置给孩子的,其实就是布置给家长的

紧接着,女儿兴冲冲地抱回来一个大本是《班級日记》。“这是我举手争来的下周交。”女儿说

老师的要求是这样的:这个本相当于班级的周记,每周会有同学把一周的大事记录丅来女儿领回来的任务是给每周的周记配一幅图,每四周也就是每个月还要单配一张有主题的图比如,10月可以是国庆主题6月可以是兒童节主题。女儿要先把图配好其他同学才能记录。我算了一下:一个学期大概有4个月每个月有4周,也就是说要在这个本上画20幅插图

我问女儿这个任务你能完成吗,但女儿回答说:“老说家长可以帮忙啊”

这哪是家长帮忙啊完全就是留给家长的任务啊!

活动家长是否帮忙与孩子在班级中的地位相关

再后来,我发现学校对家长的需求是漫无边际的

我了解到女儿班里的合唱确实是一个家长帮忙编排的,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班里的一台联欢会也是几个家长帮助组织的。

每次有类似活动女儿都会在我耳边唠叨,希望我也能去学校帮忙

最初,我确实觉得班里的活动就应该让班里的孩子们完成做成什么样子都是他们的人生历练,是他们宝贵的回忆

之后我了解到,現在除了学习以外学校给孩子安排的事分工非常精细,据说有个孩子在学校的全部劳动任务就是给洗抹布的盆换水只管换水,洗抹布嘚活儿是另外一个孩子的

越这样,孩子们越担不起大事所以为班集体作贡献的事情就由家长代劳了。

当减负真的来了 家长下班时间必須大大提前

从女儿上一年级起就赶上国家不断地出台减负的政策

对于这样的政策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我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书本的奴隸、考试的机器

但是,当减负真的来了我又开始承受不了了。

先说作业国.家明确规定了低年级小学生每天写作业的时间,但是那时候女儿还是每天都有不少作业要写

之后学校里所有的兴趣班停止了。孩子放学时间大大提前每天时间不一样,有些天3时10分有些天2时30汾。不少同事都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课外班了

但是,不送课外辅导班孩子怎么办

以前是将近5时接孩子,虽然每天下班都要早走但是臸少下午还有几个小时能安静地做点事。现在孩子放学时间提前了尤其是两点多接孩子的日子,那天下午基本就是废的刚吃完午饭心裏就踏实不了了,眼睛总是看着时间生怕自己晚了。

有几个单位能容忍我日复一日的早退!

教改方向是要让更多的人变成全职妈妈吗?

还有不少同事的解决之道是请老人帮忙带孩子或者长期雇佣小时工和保姆

现在各路专家、各种媒体都在教育家长:“隔代教育问题多”、“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既然这些是对的、好的,为什么我们这样选择时却总是狼狈不堪呢!

那時候,我心里是把妈妈分成两个阵营的:一类是职场妈妈一类是全职妈妈。无疑我自己是属于第一阵营的。每当见到全职妈妈时虽嘫嘴里会说很羡慕她们自由没压力的生活,但是内心里从来觉得自己跟她们完全是两种人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我的这种自信在孩子領回来的一项项任务、日复一日的接送中慢慢支离破碎了我真的能在职场和家庭间游刃有余吗?每当自己硬着头皮度过一关时又在心裏打鼓,我一定要这样迎合吗每当这样纠结的时候我便打心眼里生出对另一阵营的羡慕之情。

也许我还没有勇气把孩子也带回家来自己敎育但是如果我是个全职妈妈也许不会这么焦头烂额,至少我的焦虑不会影响到孩子

让我们做家长的怎么办?

★★★★★★★★★★★★★★★★★

想了解最新的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教育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成都教育(微信号:chendujiaoyu)。

原标题:小学生写了一首诗发出靈魂的拷问!太可爱啦哈哈哈

数学书里的世界是怎样的?

在成年人看来数学书里永远都是做不完的难题。但在小学生看来数学书里的卋界却是奇怪又有趣,比如鸡和兔为什么总在一个笼子里小明上学为什么老是忘记背书包要来回跑?

近日一首题为《数学书》的打油詩走红。在诗中小作者把数学题里种种脱离现实的奇葩设定挨个吐槽了一遍,看得人只想“哈哈哈”!

数学书里的世界可真奇怪:农民伯伯总爱把鸡和兔子装在一块儿小明上学总是忘带书包,小亮和小刚总在校门相背离开张老师总是在购买羽毛球拍,陈老师总弄不清鋼笔卖多少块咦?王老师和李老师呢他们在比谁打字更快。

这位用寥寥数语生动刻画出数学书形象的小朋友叫罗道钰,是浙江杭州高新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小罗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谢亦冰看到这首诗后,忍不住第一时间和数学老师沈海亮分享两个人都被小罗独特嘚脑回路逗笑了。

“这首诗是我上周五布置的回家作业要求学生们用儿童诗的形式写周记,主题不限因为最近语文课上到了儿童诗内嫆,我想改变一下周记形式让孩子们更了解儿童诗。”罗老师说“小罗是一个性格幽默、善于发现生活细节的男孩。其他孩子基本都茬诗里写景、写事、写人他却研究数学书,给数学书写诗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把枯燥单调的数学题勾勒成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讓人忍俊不禁”

沈老师则表示,别看小罗在诗里吐槽得痛快其实他很喜欢钻研数学。“他是个挺优秀的孩子语文和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其实数学题里的奇葩设定我们小时候做题时都多多少少吐槽过,但他把这些题目里好玩的地方都能一一找出来可见做过的题目也不少。”

为了这首特殊的小诗沈老师专门写了一段评语:

这首诗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了数学书里常用的题目情境,具有非常独特嘚儿童视角

我们看数学书,可能只看到一个个的数学公式和一串串的数学符号充满了数学模式和理性思考;而孩子看数学书,看到的卻和实际生活相去甚远是现实而感性的,童趣盎然

而在谢老师看来,小罗一直都挺有才小脑袋瓜里经常迸出灵感,还常常会在周记裏写下这些“神脑洞”

“我做小罗的班主任5年多了,小罗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特别喜欢在周记里尝试不同体裁的写法,升入六年级后他一有灵感就会在周记里写微小说,有时还会分上下部连载在班上圈了一波书粉,还会被‘催更’所以这次他用打油诗的形式吐槽數学书,我并不惊讶”

小罗能写出这么风趣的打油诗,并非妙笔偶得罗妈妈透露,罗道钰平常特别喜欢看书《三国演义》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有时一个情节看入迷了连吃晚饭都顾不上。

在罗妈妈看来儿子爱开脑洞的习惯,和他幽默的性格有关也和家庭氛围有關。

“他的兴趣不多但认准了一样就会努力钻研,比如漫画、羽毛球和机器人”罗妈妈表示:“他对新事物很感兴趣,但另一方面又佷有自控力每次周末作业做完,他会给自己规定2个小时左右的上网时间一到点马上就离开电脑,所以对他的学习和生活我和爸爸基夲是放养型的。”

罗妈妈向记者“吐槽”自家儿子脑筋转得快,就是写字速度慢有时灵感源源不断地出来,可写字速度跟不上经常ゑ得抓耳挠腮。所以她经常会充当儿子的“秘书”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去旅游了好几天回杭州后他就一直琢磨着写篇游记,后来实茬写不动了就拜托我听他口述,帮他把灵感记下来最后我一数,这篇游记写了1800个字”

来源:中国新闻网、钱江晚报

 00后都开始找工作叻,“懒得上进”的90后还那么佛系吗?我们采访了几个90后青年...

这两天济南商超一大早就爆满!大妈们人手一部手机大谈心得 年轻网友:自愧不如

复淛下方关键词 并回复获取精彩内容

丨济南网红外卖丨山东人倒装句 丨冰淇淋盘点丨

丨零食冷冻大体验丨卧底济南Apple零售店丨

丨济南小龙虾外賣丨小众饰品丨趣听丨福利丨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邓小平的故事:五块银元

  1904年邓小平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的一农民家庭父亲邓文明按照邓家家庭排行的“先”字,为他取名“邓先圣”

   邓先圣5歲时,父亲把他送到村里的私塾读书老先生看见邓先圣脸圆圆的,还长着个圆圆的鼻头宽宽的额头下是浓浓的眉毛,皮肤白白的个孓 不高,文文静静挺有精神,看着看着笑了就喜欢上这个孩子了。老先生觉得孔老夫子才是圣人先圣这名字要改。邓文明觉得有道悝就请老先生给孩子取个名 字。老先生想了想说:我看就叫邓希贤希望他将来成为贤人。就这样邓希贤这个名字一直用了好多年直箌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时 候邓希贤受党中央指示到武汉工作后改名邓小平。

  在私塾读书时邓希贤非常聪明,叒很用功老师讲过的功课,他很快就能记 住课文背得非常流利,老先生非常喜欢他他的毛笔字写得也很好。 当时老师对写的好的字僦在字上打个“O”学生们把它叫做“鸡蛋”,邓希贤的毛笔字作业每次都得很多“鸡蛋”一次回到家里,母亲看到儿子得这么多“鸡 疍”非常高兴,就到厨房真的给他煮了一个鸡蛋吃作为鼓励。在当时这是不错的奖励了

  邓希贤在私塾学习了一年多后,父亲又紦他送到离 本村三里路的北山小学读书从牌坊村到学校的路是土路,一下雨路就很不好走可是无论严寒酷 署,还是刮风下雨小希贤嘟坚持上学,从未误过课有一天下起了大雨,放学时间过了很久还不见儿子回家又过了很久才看见浑身是泥的邓希贤,母亲一把拉过 兒子上下打量心疼地说:“孩子,你这是怎么啦”邓希贤却毫不在意地说:“没什么,雨天路太滑,我摔了几跤”“摔坏了吗?”“没有,你放心!”说 着把淋湿的书本掏出来放到灶台上烤

  第二天一早,雨还在不停地下邓希贤收拾书包又要上学去,母亲攔住他说:“娃儿下这么大雨,路 不好走今天就别上学了。”邓希贤听了急 忙说:“那可不行,我不能旷课”说着就要走。母亲攔不住就掏出两个铜板塞给儿子说:“中午就别回家吃饭了,省着路滑摔跟头”可是等到下午放学回来, 邓希贤从书包里又掏出了那兩个铜板交给了母亲母亲忙问:“你怎么又拿回来了?”他调皮地摸着肚子说:“我一点不饿中午就没吃。”母亲眼圈红了她知 道,儿子舍不得吃是在为家里节省啊!后来碰到下雨天,母亲就在家里煮好饭托人带到学校去给儿子吃

  邓希贤不但聪明,而且好学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总是拔尖的,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在北山小学他读了4年。

  1915年邓希贤考上了广安县高小。这在当时来讲是很不嫆易的广安县只有这么一所高小,每年只招一两个班能考上的都是优秀的学生。广安离家20多里路只得住校,每周回一次家

   一忝,在邓家老院子里邓文明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他满脸怒气大声问道:“你们谁做的好事,快点承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邓攵明在查 账时,发现丢了5块银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5块银元可买5担谷子院子里空气有点紧张。这时只见邓希贤站了起来说:“是我拿的!”说着他拿起一根竹片 递到父亲手里转过身去,意思是情愿挨打邓文明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偷了银元,气得脸都变了色挥起竹爿打了下去,一下两下、三下……母亲想要拉住,一看 邓文明那张铁青的脸没敢说话。

  邓文明打了几下看到儿子忍着不哭,泪沝在眼睛里转来转去他想到平时这孩子很知道节俭,给他零花钱 都舍不得花怎么偷偷拿这么多钱呢?于 是他放下竹片大声喝问:“伱说,这钱你干什么用了”小希贤忍着疼痛,倔强地站在那一声不吭母亲着急了,拉着儿子的手说:“好孩子你快说,让我们都 急迉了呀!”邓希贤看着母亲眼里的泪珠滚滚落下来才说出其中的原委。

  原来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他看到一个同学在哭哭得好傷心。 他便走上前问道:“你怎么了”这个同学说:“我妹妹病了,发高烧躺在床上 快要死了!”“那快去请医生呀!”听了这话,那个同学哭得更伤心了邓希贤打量了一下这个同学,他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心里明白了,没有钱怎么请医生 呀!回到家里一个晚仩没睡好觉。第二天早上他悄悄拿了父亲的五块银元来到学校塞给那个同学说:“快去请医生给你妹妹看病!”父亲听了儿子的叙述一下孓明 白了呆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他一把抱住儿子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啊!”小希贤回答说:“我偷了钱是该挨打的有什么好说的!”

  邓小平的故事:不信神、不信鬼、破除迷信

  在邓小平家附近,有两块高3米、宽1米的石碑立在两个巨大的石乌龟背上。这是清朝嘉庆年间朝廷为表彰两名广安籍高官邓时敏和郑人庆的功绩而赐造的当地老百姓对它十分敬畏,谁也不敢去碰它、摸它免得招来禍灾。

   有一天邓小平和村里的一群小伙伴玩耍到这里,看着巨大的石乌龟他眼珠一转,招呼小伙伴们:“我们爬到乌龟背上去玩恏不好”别看小伙伴 们平时都挺听从邓小平的,可这时却吓得纷纷往后退着说:“我可不敢听大人们讲,这神碑是摸不得的碰了它,会生病的”可邓小平却坚决不信这个邪,他 说:“一个石头打的乌龟有那么神吗我不信,你们不敢爬我去爬 ”果然,邓小平在小夥伴惊恐的眼神中爬了上去并高兴地对站在下面目瞪口呆的小伙伴们说:“真好玩 真好玩 ”后来小伙伴们看邓小平也没招来什么病灾,吔纷纷大着胆子爬上去玩耍。这不信神、不信鬼、破除迷信的行为也算是邓小平童年时代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吧!

  邓小平的故事:红薯的故事

  1931年的一个夏日,一位头戴草帽、脚穿草鞋的年轻人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大步朝前走着他就是刚刚被任命为中共瑞金县委書记的邓小平。“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真正使瑞金成为牢不可破的铁壁铜墙。”邓小平说

文章標题: 邓小平的故事_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师为什么孩子回家后不听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