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晚驾车出门时,才知道奥迪A8的奥迪A8激光大灯灯到底有多

车图腾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在夜空中摇曳,给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而汽车作为流动的“霓虹灯”更是给城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美,将城市的热情、奔放在夜间展现得一览无余。

看起来,车小涛有湿人的气质。

而说到夜间驾车,街头那一颗颗晃眼的前大灯和一道道红色刹车灯,也从让人们厌烦到逐渐习以为常。而说到车灯,大家都能想到“灯厂”奥迪,可以说奥迪将车灯玩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以至于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车灯,一种是奥迪车灯,一种是其他车灯。

有人说:奥迪造车的主旨就是,跑不死你也要晃死你。

还有人说:勒芒赛事人家是来比赛的,奥迪是来比灯的。

当然奥迪也不是一开始就把车灯玩的很6,其实在氙气大灯出现前,奥迪也只是一个老实本分造车商家,甚至是自以为一辈子也就只能做一朵白莲花。

转折出现在上世纪90代,奥迪首次将氙气大灯带到消费者面前之后,便如开挂一般一发而不可收拾。凭借自身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和对于车辆照明事业的一腔热血,将“灯厂”的这一殊荣归为自己名下,在众多品牌的“围剿”中突出重围,奠定了其“灯厂鼻祖”的江湖地位。

接下来几乎变成了奥迪的表演时间了。它先以LED日间行车灯拉开了欧洲车型标配的序幕,随后LED尾灯成为奥迪超高辨识度的标识之一;2008年,奥迪将全LED大灯装配到了R8上,随后更多的车型加装了LED动态转向灯;2013年,矩阵式大灯技术应用到奥迪A8上;甚至在日本,奥迪还在A4特别款车型上,加入颜文字LED大灯。一连串令人目不暇接的技术运用,早已把汽车大灯的鼻祖,远远甩在身后了。

当你要举办派对苦于没有灯光特效的时候,请开来一辆奥迪。当你要夜间出席戛纳红地毯的时候,请开来一辆奥迪。当车友问你,A4和A6有什么区别,A8较A6有何特点时,请呵呵一笑,轻轻说出“灯…灯灯,灯灯…”。

言归正传,这么牛掰的汽车大灯,总不能是像孙猴子那样,从石头中蹦出来的,那么它们又是怎样演化而来的呢?

说起汽车前大灯,那还得从1887年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位农民用煤油手提灯把旷野上迷路的驾驶员引回家之后说起...

煤油灯并不满足夜间行车的需求

从马车上移植过来的煤油灯,可以看做是汽车最早的前大灯。但它们的光照强度很低,根本满足不了夜晚的照明需求。为了提高车前路面的照明光亮,人们采用的办法是将反光镜放在煤油灯后,使煤油灯成为能聚光的大灯,这也是车灯的最早雏形。

时间:20世纪初-1925年前后

乙炔前大灯登上历史舞台,人们通过水从磷化钙中提取乙炔

在这个时代,乙炔灯作为主流出现。乙炔前大灯具有高度的轮廓亮度,比当时的电光源所能达到的亮度高出一倍。其实早在1879年白炽灯便已经被发明,但是为何乙炔灯会捷足先登应用在汽车上呢?原来,当时的真空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碳丝做成的,脆弱的灯丝经不起道路的颠簸,无法实际应用在车灯上。由于种种原因都未成功,最终只有乙炔灯成为早期的稳定光源,一直沿用到1925年前后。

采用钨质灯丝、康宁车灯玻璃的早期车辆大灯

1913年,带螺旋灯丝的充气白炽灯泡问世,因其亮度高,给光源前大灯带来广阔的前景,到凯迪拉克豪华轿车就率先使用了它。1917年,凯迪拉克又开始采用反光瓦(最早的车灯反光镜)来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并增加照度。自此,乙炔前照灯逐渐被电光源前照灯所代替。但是由于技术的水平和汽车电气系统的制约,直到1925年,电气照明才得到广泛应用。

时间:20世纪30年代左右

1917年,凯迪拉克对TYPE 53远近光系统进行改进,司机可以在车内控制车灯照射高度

早期的电光源前照灯由灯泡、反光镜和防护玻璃组成。发出中心对称的光束,像手电筒一样,只有照明功能,没有防眩目功能。在交会车时因前照灯的强光刺激造成驾驶员眩目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和撞车的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双光灯芯前照灯运势而生,但是也没有完全解决车灯配光问题。

时间: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左右

凯迪拉克341系列于1928年问世,该车型配备3速手动变速箱和可倾斜的前大灯

1925年,欧司朗公司发明了双灯丝前大灯,以此技术为基础非对称式前大灯应运而生。这种前大灯将同一灯泡的两个灯丝分别作前灯(远光)和会车灯(近光)的光源。1932年,美国人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汽车不对称前大灯。它以基准轴为中心,将光束一分为二,靠近来车一侧的灯光光束压低,从而防止眩目,而另一侧光束抬高,增加照距。

时间:20世纪50年代开始

1964年,法国“斯贝”公司在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批卤素灯泡,它在原有灯泡的基础上,冲入卤素,大幅降低了灯丝的氧化速度,比上一代大灯光源光效增加约50%,寿命增加1倍,让消费者投诉汽车质量的频率大大降低。

氙气灯的原理和卤素灯泡看起来十分相似。它在灯泡内部充填一种惰性气体——氙气,在高压脉冲电的作用下,灯丝在电弧中电离产生亮光。通常来说,氙气灯照度达到3200流明以上,照明亮度大大提升,夜间开车时的视野就更开阔。它的色温通常在4300K以上,比传统卤素大灯的色温更高,灯光颜色偏向于亮白的日光,这样,人眼在长时间看这种灯光时,就不易产生视觉疲劳。不过,氙气灯刚刚推出时,售价还是比较贵的,再加上它需要高压电弧,就需要使用安定器来保护电路,让结构变得复杂起来,这就限制了它的发展。

LED大灯多数是由一系列的LED单元阵列组成,所以可以轻易地实现高度可调、自动远近光切换、随动转向、过弯补光辅助等一系列的智能照明功能。虽然雷克萨斯第一个将LED大灯运用到车灯上,但奥迪却率先走进全LED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LED前大灯已经凭借着成本优势由高端车型搭载到普通家用轿车上。而随着LED大灯技术的高速发展,奥迪也登上“灯厂”宝座。

最初LED只有红光,直到1993年蓝光LED的出现,对于车灯应用才有实际意义

目前普遍使用蓝色LED芯片加黄磷荧光粉,或者黄磷滤色镜的方式实现白光LED

传统LED大灯每瓦的发光强度是100坎德拉,而激光大灯达到了每瓦170坎德拉。这意味着,当满足同样照明条件时,使用激光大灯的能耗不到LED大灯的60%,进一步减少了能量消耗,也更加符合未来汽车的节能环保趋势。同时,激光的散射很小,可以呈现良好的平行光束,实现完全的可控性。

宝马使用了蓝色单色光加荧光滤镜来制造白光

宝马7系顶配车型配备的激光大灯就是将高效LED和激光技术各自的优势结合到了一起。车辆在时速70km/h以下,激光灯将被关闭,同时其配备的精确校准的传感器能防止对其他司机造成眩目感。远光灯为LED光源,具有较宽阔的照明区域和较高的光通量;时速在70km/h以上,灯光启动自动模式,激光开启,蓝色高功率激光二极管灯光通过一个磷元件转变为高强度白光,其为可见范围极大的集中光束,照射距离可达600米(在中国照射距离为475米)。

汽车前大灯的发展史确实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和坎坷。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LED和激光作为光源的前照灯将会取代卤素光源以及氙气光源,成为新的汽车前大灯光源主体。

这其中,激光大灯在体积方面更具优势。不难想象,今后只要有设计师愿意,那么汽车前大灯的样式可以任意改变,汽车将会彻底打破传统大灯、前格栅、保险杠的固定套路,整个汽车的外观设计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将是一个真正革命时代的到来。

而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车型采用了分体式大灯设计,虽然看起来不那么自然,却代表着一种趋势。

所以,以后千万别说分体大灯丑了!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你昨天晚上曾经被激光灯泡照射到眼睛引起了眼睛视物模糊。激光照射眼睛,可以造成眼底黄斑的损害,严重者可以造成黄斑裂孔,引起视物模糊。建议你到当地正规的三级甲等医院的眼科去做散瞳检查眼底,以明确诊断。

全新一代奥迪A8这次换代竟然增加了足部按摩功能,这让多少豪车都得大声直呼一声:大意了!另外全新A8植入了电影《蜘蛛侠:英雄归来》中,因此也得以让电影预告片提前曝光了全新A8的诸多的创新功能。

亮点1:激光大灯&矩阵式LED大灯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舒适性功能,除此之外,此次换代还带来了诸多高科技配置,不会玩足部保健的不是好灯厂,这次全新换代的A8在灯光配置上再上一层,使用了照射距离又长又亮的激光大灯。

从上图可以看出,激光大灯从底部的激光发生器发射。经由上方的凹面板反射实现照明效果,听到“激光”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会想到它的特性:亮度高、能量大、发散小,显然在全新A8上使用激光大灯主要是使用了激光亮度高和发散小,可以照射更远的特点。

其实早在奥迪的勒芒赛车R18上就使用了激光大灯,照射距离达到了836m

除了可选配照射距离很远亮度很亮的激光大灯外,大部分车型上配备的是矩阵式LED大灯,正如图中显示的那样,迎面来车的时候可以自动降低射向对面来车的亮度,简而言之就是能把大灯的光进行分区照射,该亮的地方亮,该暗的地方暗。

在转向时,矩阵式大灯实现亮度分区照射

这次全新奥迪A8玩灯也没有放过尾灯,全新的贯穿式尾灯,在夜晚亮起的时候辨识度大大增加,当然采用这种设计的还有林肯和保时捷新Panamera等,但是!在尾灯上使用OLED光源,也只有灯厂干的出来了。那么在尾灯上使用OLED光源有什么好处呢?

OLED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图中的红黑相间的模块就是OLED发光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视角度大,并且能够节省电能,因此用在尾灯上既可以省空间省电,还可以提升可视角度,缺点是成本高。

亮点3:车内矩阵式光源&液晶操作面板

除了前后大灯外,这次玩灯还玩到了车里,和其它车在内部使用卤素阅读灯不同,这次全新奥迪A8在后排车内造明上使用了矩阵式LED阅读灯,并且支持调节。在车内最大的变化是此次换代前后使用了液晶屏幕控制面板,取代了了之前的物理按键控制台,大有向新Panamera学习的意思。

中控按钮区换成了一块控制触摸屏

中控按钮使用了一块触摸屏幕,在上面可以调节座椅通风、加热、空调以及ESP;后排扶手控制区也使用了触控屏幕加实体按键的组合,触控可以控制车窗、空调,实体按键可以调节后排座椅。虽然在便利性上还有有待实际体验,但是确实是突显了满满的科技感。

全新奥迪A8在车内静谧性上也下足了功夫,在车篷上有四个主动降噪系统的拾音器,将车内的噪声收集后,通过左侧A柱下的控制单元进行分析,再由位于车身左右以及尾部的五个扬声器发出和噪音反向的声波,对噪音声波进行中和,达到降噪的目的。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操控方面此次的新车有哪些亮点。

此次的全新奥迪A8在辅助驾驶技术给人很大的惊喜,尤其是包含了智能悬挂系统,达到三级自动驾驶级别,这个级别的无人驾驶将由汽车自身完成所有的行驶控制,人只需要根据系统要求实时的应答就行。最重要的是比目前厉害的不得了的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等级还要高出一个级别。

只用按下这个AI键就能实现自动驾驶

在视频中,男主角为了应付驾考,在行驶的时候直接按下“AI”键,此时松开方向盘,全新A8就能自动驾驶了,但是目前全新奥迪A8的自动驾驶限制在了时速60km/h以内。这也吓的考官大叫了起来,对于第一次体验自动驾驶的朋友来说,确实都有这种又惊又喜的感觉,那么全新奥迪A8是如何实现自动驾驶的呢?

遍布车身的摄像头和感应器

上图中,探测区域为红色的是激光扫描区域、灰色的是声波感应器的感应区域、绿色的是雷达感应区域,还有淡蓝色扫描区域的是360°环影。通过这些感应器收集车四周的环境信息,再经过实时处理后,再命令汽车完成自动驾驶,或者像电影片段中的那样实现自动泊车和主动刹车系统。

在电影片段中,全新奥迪A8经过小路坑的时候,竟然四平八稳,连杯中的水也只是非常轻微的晃动了一下,这是因为在全新奥迪A8上搭载了主动悬挂系统,这一套系统的实现结果和奔驰的魔术车身很像,都是经过不平的路面时进行主动悬挂升降。

这个系统就要用到我们刚才说到的前置激光扫描器,扫描角度达到了145°。通过对路面的实时扫瞄,将道路信息反馈给车载电脑,再由电脑输出指令对悬挂进行调节,可以将某个车轮单独抬高或下降。更厉害的是,当侧面的感应器感应到侧面来车即将碰撞时,随即会将车子抬升,减轻所有驾乘人员在事故中可能遭受的伤害。

由48V电源驱动主动悬挂电机

亮点7:48V电气系统&后轮主动转向

当然主动悬挂的实现也少不了此次新车上搭载的48V电气系统,48V的高电压可以驱动位于副车架上的主动悬挂的控制电机,通过电机驱动连杆来改变悬挂行程,实现主动悬挂。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轻度混动,全新A8可以在发动机熄火状态下滑坡,并平稳地重新启动。并因此延伸了启停功能和高达12kW的能量回收输出。

此次的新车还支持四轮转向,转向逻辑和大部分的四轮转向车型基本相同,在低速的时候,前后轮反向,可以使转向半径大大减小;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前后轮同向,实现快速稳定的变线。除了这些看的到作用明显的的地方,还有看不到的地方也进行了很大的革新。

亮点8:轻量化车身材料

全新奥迪A8的车身材料分布

此次全新奥迪A8和新奥迪Q7以及宾利Bentayga一样,来自于大众集团的MLB Evo平台,新车白车身主要使用了铝、钢、镁及碳纤维增强塑料打造,以应对车身不同的强度和刚度需求,合理的使用混合材料也可进一步加强车身安全性。

在车身背板上使用了碳纤维增强塑料板

比如后座背后的背板,采用了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就这样一块碳纤维部件给全新A8在提高车身抗扭刚性上贡献了33%的份额。分层的碳纤维布按照碳纤维的纹路纵横交错的堆叠在一起,用来分别对应车身后部不同方向上的应力。

在文末介绍了新车在材料上亮点,其实,车身材料和轻量化一直都是奥迪A8关注的重点,毕竟第一代奥迪A8就使用了全铝车身。这代全新奥迪A8提供了足够多的亮点,有讨巧的足部按摩,也有高科技的自动驾驶和主动悬挂系统,在科技和操控配置上不输S级和7系,在舒适性上也有自身的亮点,剩下的就是豪华性和行驶品质了。我和大家一样,非常期待未来的三车对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迪A8激光大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