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女孩经常回她父母家,毕业后和父母住一起更是不到五年就在她父母所在镇上中学谋了个教书的职位,在那里教书了

我们这代人上小学的时候正好赶上亚洲金融风暴,那个小地方支柱产业倒了一大片,大人们纷纷失业,兜里都没钱。我家也不能幸免,一穷二白,日子很苦。那时候没有权利想怎么活,只能是活着。

我爸妈都没上过大学,但是他们知道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翻身的唯一机会只能是靠读书。只有 8 岁的我自然不会思考复杂的人生,我只关心这周日的《数码宝贝》会出现什么新怪兽,以及我妈什么时候带我去吃肯德基。我妈很聪明,她规定我只有考试最少拿两个 100 分,才可以去吃肯德基。

从小就是个吃货的我,就被这股原始驱动力推动着,努力读书。小学的很多事情我已经想不起来,但现在仍然依稀记得去肯德基我妈会点个套餐,套餐里有两块炸鸡,一个土豆泥一个沙拉。炸鸡都给我,我妈只吃土豆和沙拉。直到懂事以后,我才知道我妈并不喜欢吃土豆泥,只是因为我经常考 100 分,天天上肯德基要花很多钱,所以能省则省,把肉给我,她吃土豆。

小学前三年平平无奇,经常因为顽皮被老师罚出课室的我,却在三年级分班的时候考了全级第一。班主任告诉我妈,我很可能有读书的天分。而后我又考了两次全级第一,紧接着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当地有名的中学。

我会读书这件事很快就街知巷闻,人生的第一关就此开启,通关条件是考上世界顶尖的大学,不要辜负大人们的期望。

但是上了中学,事情没有按照剧本正常往前走。我初中一的班主任是个很特别的老师,在那个迷信填鸭式教育的年代,他却坚持推行素质教育,认为一个人要成功,学识固然重要,整体素养更是重中之重。他鼓励我们培养课外兴趣,让只有初中一的我们上台当着全校的人演讲,训练我们的胆量。很快,家长联合起来把他给搞下台了,但是他却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原来人生不仅仅是由成绩单的分数决定的,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开拓。

于是我开始了不学无术的五年,先是开始玩音乐,参加管乐团,跟着到处演出;还跟同学组织了足球球会,天天踢球。上了高中喜欢上玩 dota,天天流连网吧。反正就是沉迷课外活动,一上课就打瞌睡,成绩下滑很快,天天跟父母吵架。是的,我从全村人的希望,变成了一个数学考试经常不及格的混子。

很快高三来了,决定命运的考试迫在眉睫,我也不蠢,我知道考试就是独木桥,掉下去就死了,没有机会再来一次。我这种死脑筋的人有个好处,就是如果认死了要做成这件事,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不睡觉也行。我还是幸运的,最后大部分科目考试成绩不错,唯独数学终究还是落下了太多,没有考好。

当时我的第一志愿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台湾的大学,没有认真考虑过来大陆留学。意外的是,我被新大刷了,却被中国最好的清华大学录取了。其实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的抉择,我知道清华是一家很好的大学,但是当时并不流行来中国留学,每年来清北的人加起来不到 30 人。而且出国留学需要一笔非常庞大的费用,而我家里其实依然过得很困难。最后,在奶奶亲戚都反对的情况下,我毅然选择了来未知土地上探索。

所以我觉得人的一生很奇妙,如果我当时被新大录取了,现在可能就是个兢兢业业工作的工程师,也许甚至都有了家庭孩子,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人生的第二关就这样开启了。

大学的第一年,是美好的。

美好的是,我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接触新的人,接触新的文化,很多东西对我来讲都是很新鲜的。人生第一次知道了有麻辣烫这种东西,第一次认识了一个韩国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坐动车,好多好多的第一次....

但是同时这一段时间,我也是迷惘的。

从小我被灌输的是,念书好就要念理科,以后当个工程师,有个稳定的职业,在大城市生活下来,不要再回到农村。但是大学的第一年,虽然我能勉强跟上艰涩的代数和微积分,但是我已经完全对理科失去了兴趣,也开始担忧自己不能在这个领域上走得更远。

与此同时,北京对我来讲,太可怕了。

看话剧,听地下乐队,参加文化沙龙,这些以前在老家里甚至首都吉隆坡都没有的东西,一下子填满了我的生活。世界在我面前突然变得很大很大,我发现其实我对电影很感兴趣,只是以前我呆的地方太小,没有机会接触到。

2011 年的某个晚上,我看了《杀人回忆》,我一整晚都睡不着觉。我很兴奋,想说我以后也要拍一部这样的电影。

当时跟我妈打了几次电话,她哭了,我也没忍住。我说我已经没法在工科坚持下去,我很喜欢电影,无论如何我都要去做,要不然对不起自己。对家里来说,做电影是个非常高风险的职业,十年里面能成的导演又有多少个?尤其是 2011 年,中国电影根本没有现在这种体量,而马来西亚电影则是到现在都还发展缓慢。

最后她还是说:你喜欢,就去吧。

直到今天,还是会有老师,或者亲戚看到我,觉得可惜,没有继续在理科的道路走下去,而选择了做一个朝不保夕的艺术工作者。

但是我很开心,这是我第一次主动选择了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第三关走起来,其实非常艰难。

拍了一个短片,拿到国际电影节上去,发现自己宛如垃圾,毫无天分。

毕业作品野心太大,再加上学校不断拖后腿,最后完全搞砸。

毕业后参加了一个乒乓题材的编剧组,第一次试写完全写成了一坨翔。老师人很好,委婉地给了我建议,其实我自己都知道写得很烂,但是死皮烂脸地留下来当了助理,希望可以努力跟厉害的人学习。

然后每天死磕,学习中国人说话的语气和方式,专研各种乒乓球技术到深夜,反复研究组里大神的写作技巧和文风。到今天,我已经成为了组里稳定的一份子。写的第一部作品已经杀青,第二部作品马上要开拍,算是勉强在这一行存活下来。

写到这里,看起来像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是吗?其实不是。

像我们这种人,注定是悲剧的,很难拥有高票答案说的那种幸福人生。第一次出来留学,远离家人,8 年里每年见家人的时间不超过 20 天,高中的挚友也只能偶尔联系。第二次去香港,又跟北京的朋友失联很长时间。然后又回到北京,三年里交的香港朋友又没了,在北京的老朋友也生疏了,所有的人际关系几乎从零开始。

有时候下班回家,经过空无一人的通道的时候,会忍不住掉眼泪,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苦苦坚持着,却连一个分享喜怒哀乐的对象都没有。

我也会质疑,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子才是最好的。

很多人羡慕我第一部电视剧就有署名,我却羡慕他们睡觉前有人互道一声晚安。用刘建明的话来说:“我想跟他换”。

说真的,这段时间我觉得特别特别疲劳,2011 年那个春天,我觉得我找到了我一生最爱的东西——电影。我一直努力在追赶着这个梦想,却渐行渐远。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变得一塌糊涂,爱情没了,友情难寻,因为我总是把事业排在最优先的地方。你说难道不能事业人际关系两全吗?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我做不到,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傻逼吧。

我总是假装自己一个人也过得很好,一个人去餐厅点三样菜吃大餐,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喝闷酒。但是我很怀念小时候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想要跟我妈一起去吃肯德基大餐,想要跟高中死党一起看世界杯。但是想要获得这些,意味着我要放弃我用 20 年努力换来的今天,要放弃追寻现在的梦想,我舍不得。

我以为我知道自己应该活成什么样子,其实我没有,我也很迷茫。真实的生活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痛苦的。人也只有学会与痛苦相处以后,才能慢慢接近幸福。

希望我们都能早日脱离苦海吧,哈。

我们这代人上小学的时候正好赶上亚洲金融风暴,那个小地方支柱产业倒了一大片,大人们纷纷失业,兜里都没钱。我家也不能幸免,一穷二白,日子很苦。那时候没有权利想怎么活,只能是活着。

我爸妈都没上过大学,但是他们知道我们这些农村长大的孩子,翻身的唯一机会只能是靠读书。只有 8 岁的我自然不会思考复杂的人生,我只关心这周日的《数码宝贝》会出现什么新怪兽,以及我妈什么时候带我去吃肯德基。我妈很聪明,她规定我只有考试最少拿两个 100 分,才可以去吃肯德基。

从小就是个吃货的我,就被这股原始驱动力推动着,努力读书。小学的很多事情我已经想不起来,但现在仍然依稀记得去肯德基我妈会点个套餐,套餐里有两块炸鸡,一个土豆泥一个沙拉。炸鸡都给我,我妈只吃土豆和沙拉。直到懂事以后,我才知道我妈并不喜欢吃土豆泥,只是因为我经常考 100 分,天天上肯德基要花很多钱,所以能省则省,把肉给我,她吃土豆。

小学前三年平平无奇,经常因为顽皮被老师罚出课室的我,却在三年级分班的时候考了全级第一。班主任告诉我妈,我很可能有读书的天分。而后我又考了两次全级第一,紧接着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当地有名的中学。

我会读书这件事很快就街知巷闻,人生的第一关就此开启,通关条件是考上世界顶尖的大学,不要辜负大人们的期望。

但是上了中学,事情没有按照剧本正常往前走。我初中一的班主任是个很特别的老师,在那个迷信填鸭式教育的年代,他却坚持推行素质教育,认为一个人要成功,学识固然重要,整体素养更是重中之重。他鼓励我们培养课外兴趣,让只有初中一的我们上台当着全校的人演讲,训练我们的胆量。很快,家长联合起来把他给搞下台了,但是他却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原来人生不仅仅是由成绩单的分数决定的,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开拓。

于是我开始了不学无术的五年,先是开始玩音乐,参加管乐团,跟着到处演出;还跟同学组织了足球球会,天天踢球。上了高中喜欢上玩 dota,天天流连网吧。反正就是沉迷课外活动,一上课就打瞌睡,成绩下滑很快,天天跟父母吵架。是的,我从全村人的希望,变成了一个数学考试经常不及格的混子。

很快高三来了,决定命运的考试迫在眉睫,我也不蠢,我知道考试就是独木桥,掉下去就死了,没有机会再来一次。我这种死脑筋的人有个好处,就是如果认死了要做成这件事,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不睡觉也行。我还是幸运的,最后大部分科目考试成绩不错,唯独数学终究还是落下了太多,没有考好。

当时我的第一志愿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台湾的大学,没有认真考虑过来大陆留学。意外的是,我被新大刷了,却被中国最好的清华大学录取了。其实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的抉择,我知道清华是一家很好的大学,但是当时并不流行来中国留学,每年来清北的人加起来不到 30 人。而且出国留学需要一笔非常庞大的费用,而我家里其实依然过得很困难。最后,在奶奶亲戚都反对的情况下,我毅然选择了来未知土地上探索。

所以我觉得人的一生很奇妙,如果我当时被新大录取了,现在可能就是个兢兢业业工作的工程师,也许甚至都有了家庭孩子,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人生的第二关就这样开启了。

大学的第一年,是美好的。

美好的是,我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接触新的人,接触新的文化,很多东西对我来讲都是很新鲜的。人生第一次知道了有麻辣烫这种东西,第一次认识了一个韩国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坐动车,好多好多的第一次....

但是同时这一段时间,我也是迷惘的。

从小我被灌输的是,念书好就要念理科,以后当个工程师,有个稳定的职业,在大城市生活下来,不要再回到农村。但是大学的第一年,虽然我能勉强跟上艰涩的代数和微积分,但是我已经完全对理科失去了兴趣,也开始担忧自己不能在这个领域上走得更远。

与此同时,北京对我来讲,太可怕了。

看话剧,听地下乐队,参加文化沙龙,这些以前在老家里甚至首都吉隆坡都没有的东西,一下子填满了我的生活。世界在我面前突然变得很大很大,我发现其实我对电影很感兴趣,只是以前我呆的地方太小,没有机会接触到。

2011 年的某个晚上,我看了《杀人回忆》,我一整晚都睡不着觉。我很兴奋,想说我以后也要拍一部这样的电影。

当时跟我妈打了几次电话,她哭了,我也没忍住。我说我已经没法在工科坚持下去,我很喜欢电影,无论如何我都要去做,要不然对不起自己。对家里来说,做电影是个非常高风险的职业,十年里面能成的导演又有多少个?尤其是 2011 年,中国电影根本没有现在这种体量,而马来西亚电影则是到现在都还发展缓慢。

最后她还是说:你喜欢,就去吧。

直到今天,还是会有老师,或者亲戚看到我,觉得可惜,没有继续在理科的道路走下去,而选择了做一个朝不保夕的艺术工作者。

但是我很开心,这是我第一次主动选择了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第三关走起来,其实非常艰难。

拍了一个短片,拿到国际电影节上去,发现自己宛如垃圾,毫无天分。

毕业作品野心太大,再加上学校不断拖后腿,最后完全搞砸。

毕业后参加了一个乒乓题材的编剧组,第一次试写完全写成了一坨翔。老师人很好,委婉地给了我建议,其实我自己都知道写得很烂,但是死皮烂脸地留下来当了助理,希望可以努力跟厉害的人学习。

然后每天死磕,学习中国人说话的语气和方式,专研各种乒乓球技术到深夜,反复研究组里大神的写作技巧和文风。到今天,我已经成为了组里稳定的一份子。写的第一部作品已经杀青,第二部作品马上要开拍,算是勉强在这一行存活下来。

写到这里,看起来像是一帆风顺的人生是吗?其实不是。

像我们这种人,注定是悲剧的,很难拥有高票答案说的那种幸福人生。第一次出来留学,远离家人,8 年里每年见家人的时间不超过 20 天,高中的挚友也只能偶尔联系。第二次去香港,又跟北京的朋友失联很长时间。然后又回到北京,三年里交的香港朋友又没了,在北京的老朋友也生疏了,所有的人际关系几乎从零开始。

有时候下班回家,经过空无一人的通道的时候,会忍不住掉眼泪,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苦苦坚持着,却连一个分享喜怒哀乐的对象都没有。

我也会质疑,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子才是最好的。

很多人羡慕我第一部电视剧就有署名,我却羡慕他们睡觉前有人互道一声晚安。用刘建明的话来说:“我想跟他换”。

说真的,这段时间我觉得特别特别疲劳,2011 年那个春天,我觉得我找到了我一生最爱的东西——电影。我一直努力在追赶着这个梦想,却渐行渐远。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变得一塌糊涂,爱情没了,友情难寻,因为我总是把事业排在最优先的地方。你说难道不能事业人际关系两全吗?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我做不到,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傻逼吧。

我总是假装自己一个人也过得很好,一个人去餐厅点三样菜吃大餐,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喝闷酒。但是我很怀念小时候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想要跟我妈一起去吃肯德基大餐,想要跟高中死党一起看世界杯。但是想要获得这些,意味着我要放弃我用 20 年努力换来的今天,要放弃追寻现在的梦想,我舍不得。

我以为我知道自己应该活成什么样子,其实我没有,我也很迷茫。真实的生活里,大部分时间都是痛苦的。人也只有学会与痛苦相处以后,才能慢慢接近幸福。

希望我们都能早日脱离苦海吧,哈。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标题是《育儿师一招搞定熊孩子》。

当时转发的时候,看了一下微博上的评论,舆论争执非常大,其中包括有很多人说,“这样子的孩子就应该打一顿,别舍不得惩罚的”。

对我来说,这个感受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的。我并不同意育儿师分析和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方法,因为视频中孩子所呈现出来的那份崩溃和无助,其实是孩子心底最深的“求助信号”。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以及我们可以怎么做。

如何识别孩子的“求助信号”?

视频中有一个特征很明显,10分钟的视频里孩子哭了9分半,采用了自残、发泄、哭闹和执拗等行为,育儿师说,“孩子就是欠管教”。

的确,孩子能够采用如此多极端的方法来发泄,在一定程度上,和家庭最早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不足有关,他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合规则、合情理的行为表达方式。

但是,家庭早期的规则意识培养不足,并不是这个行为问题的“根源”,实际上孩子缺失的,是合理的“情绪教育”。

因为即便是我们理智的、懂得基本为人处事规则的成年人,回想一下,我们是否会有过情绪失控的时候?

我之前和老公有过一次很大的争执,气得发抖的我,下一秒把身边的书砸向了老公。砸完后我和老公都愣在当下,我蹲下来把头埋在膝盖上,哭得颤抖、哆嗦不已。

那一刻我的难受如泉涌,愤怒当下的发泄总是不理智的,而自己几乎无力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懊恼和难堪,即便是对身为成年人的我,影响依旧很大。

在不知道如何表达愤怒之前,学龄前孩子的“求助信号”表现方式很多,可以是视频中的自残、发泄、哭闹和执拗;也可以冲着我们说“我受够你了!”“我不要你了!”;或者推搡和殴打我们……这些实际上孩子更受伤的“情绪求助信号”。

也许,被攻击的我们可能会很受伤,但实际上孩子内心的受伤的难过,往往比我们更多更多。

断裂的情绪教育,恶化的亲子关系

愤怒就像是孩子心底的一个火山,当喷发出来的时候,熔浆可以毁天灭地。

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很多的机会去学习如何进行情绪疏导,那么孩子年纪越大,他们的行为失控的机会就越高,只能在最原始的发泄方式里“打滚”,比如大哭、大闹、攻击和指责他人。

而如果仅靠孩子的单薄力量去对抗愤怒情绪,他们只能感受到情绪背后的失控和深深的不安全感。

前面提到孩子的问题根源在于缺乏情绪教育,如果孩子始终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安慰和情感接触,那么从关系学上,会有五个阶段的梯度恶化趋势(嗯,就好像病理学一样,恶化的亲子关系也是分阶段的):

第一阶段:“生气地抗议”

第二阶段:“紧跟不放”

最后阶段:“情感抽离”

第三阶段的“抑郁”是关系断裂的转折点,前面的两个阶段,就是我们看到的典型的“熊孩子”行为,孩子会抗议、会愤怒、会紧跟不放,但如果持续没有机会被我们接受、被承认,重新调整和面对,那么整段关系最终都会被推向绝望、抽离和胁迫。

我之前跟进的很多家庭案例,在介入的时候,就已经是绝望阶段,或者处在情感抽离阶段了,每一次我都会感到很遗憾。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要等到无法挽回,才后悔莫及呢?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去重新调整,却要把彼此推向分崩离析的地步呢?

这些反思让我明白,亲密关系的维护,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还是家庭关系,能预防和觉醒当然是最好,如果发展到第一、第二阶段,即便看似很痛苦,但只要能好好重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我们就有机会去调整这段关系。

只要能提早意识到时机,就不会太迟。

撕掉行为标签,重新调整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看,在任何的关系相处中,情感是依恋的中心。很多时候,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即便是生气、暴躁、痛哭和难过,都比没有反应要好,这是我们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信息。

在关系中受伤了,本能的第一反应是“自卫”,这是人之常情。

比如视频中不管是育儿师还是妈妈,第一件事情是指责,“你怎么成了这样子的孩子”,而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孩子冲着我们大吼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也是吼回去?

但这些做法,不仅加剧了冲突,还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迅速调整关系,重塑情绪教育。

很多时候孩子处在情感漩涡的当下,和孩子讲道理就是在“火上浇油”。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愿意蹲下来拥抱孩子,这份接纳,会比任何道理更加有力量。

每次在家里我家俩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我都会第一时间去拥抱他们。虽然一开始孩子会反抗和挣扎,但是这份拥抱也实实在在地给了他们冷静和平复下来的力量,帮助孩子制止了“持续加剧”的冲突行为。

2. 代入孩子感受,优于代入自己的感受

如果孩子表达了不好的行为,我们往往很容易着急,下一秒就脱口而出,“你这些行为我无法接受”、“你这些做法我很受伤”,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真正表达理解的做法。

在冲突发生当下,安抚孩子的同时需要我们先用“代入角色法”进行角色转换。

可以先问问自己:“如果我是那个孩子呢?我会有什么感受?” 代入角色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孩子的位置,去试着想孩子可能会体会到的感受。

然后把这份代入的感受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现在很生气,是因为_________”。以视频中孩子为例,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你很想要那包零食,但是妈妈却直接拒绝了你。”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重新定义情绪,当我们注意到孩子的情绪,他们会感到终于被理解了。


3. 接入情绪疏导方法,帮助平复心情

当表达了情绪和代入感受之后,我们可以引入情绪疏导的方法,比如我之前分享过的“冷静游戏”,或者做一些肌肉放松训练,引导孩子学习运动时的呼吸节奏,比如告诉孩子:

“我知道你现在很愤怒,这个感觉让你很难受。我知道怎么样可以让你的身体舒服一点,你可以尝试跟着我一起做:

用力的吸气,感受空气从你的鼻子里跑进去,再用力的呼气,张开嘴巴大力的喘气,把愤怒从嘴巴里吐出来,吸气——呼气——吸气——呼气……

是的,你可以跟着我的节奏来做,你这样子会不会就会感觉好一点。”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身体在愤怒时候的状态以及调节方式,让自己一直紧绷的身体状态慢慢放松下来。

4. 引导孩子讨论解决之道

孩子的情绪出现了问题,其实孩子自己也会有很深的挫败感,因为情绪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他们面对各种状况时的困惑和困扰。

如果孩子总是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又得不到足够的情感支持,或者我们只做到了情绪疏导的阶段,那对孩子来说,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的。

每个孩子的碰到的问题个性化很强,没有通用的公式,但是有一点很关键,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尝试:

引发问题的触点:了解孩子在什么时候,因什么原因,产生了这样的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我留意到,你每次遇到了哥哥抢了你的玩具,你就会特别生气,因为你感觉被欺负了。”

启发式的讨论: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孩子换个视角看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你这次愤怒得发泄自己的不满,其实你也很难过,并且这次发泄也没有办法帮你解决目前的问题,你觉得我们下一次,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做的吗?”

倾听孩子的回答,不干涉,只复述,当孩子自己的脑海中,主动产生越来越多的解决之道的时候,即便再天马行空,都是打破僵局的起点。

积极的正向关注:记得关注孩子的进步,哪怕这些进步在我们看来是微弱的,也要强化。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注意到,这次你在表达愤怒之前,其实你有先告诉哥哥, ‘你拿了我的玩具我很生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都看到了。”

“尽管这次你冲我说我受够你了,但是我知道,在你内心并不是这么想的,你爱我,这种感受我一直都明白。”

其实孩子的育儿烦恼无小事,按照整个建议走下来,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起码得花上20分钟。


我刚开始在家这么做的时候,涉及到了很多场景,比如孩子的情绪调节、行为自控,还有手足争执……长辈一开始不大能理解,为什么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去解决这么一个“简单的小问题”,但事实证明,恰恰是这种愿意花时间的“交流”,最终让孩子把每一次的挫败和沮丧,都变成了自己成长的机会。

当我们知道并且掌握更多的处理方式的时候,我们自然就懂得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也同样适用于成人。

我们之所以会对孩子咆哮、伤心、失望,恰恰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原来还可以用新的方式处理彼此的关系,换个视角看待彼此的问题,同样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真正的内心,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愿意用“心”来看待孩子的问题,我们才能明白孩子内心的求助信号。

当我们责备孩子“怎么这样子”,或者评判方法“一点效果都没有”,其实我们看的还是管教而非关系,我们缺乏反思孩子的处境是什么,我们的亲子关系出了什么问题,这种缺乏会让我们在教养上“寸步难行”。

不要总是盯着管教的方法去看待孩子的言行,真正的爱和接纳,是愿意花时间去搭建桥梁,重新创造新的关系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需求,然后和孩子一起面对和讨论问题。

让孩子感受到,不管发生什么问题,我也愿意陪你一起走下去。

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好的养育之道,成为一个独立、自由、健康的人,但唯有真正的爱和接纳,才能陪伴孩子走到这一步。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视频,标题是《育儿师一招搞定熊孩子》。

当时转发的时候,看了一下微博上的评论,舆论争执非常大,其中包括有很多人说,“这样子的孩子就应该打一顿,别舍不得惩罚的”。

对我来说,这个感受其实是非常不一样的。我并不同意育儿师分析和处理孩子行为问题的方法,因为视频中孩子所呈现出来的那份崩溃和无助,其实是孩子心底最深的“求助信号”。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情绪行为问题,以及我们可以怎么做。

如何识别孩子的“求助信号”?

视频中有一个特征很明显,10分钟的视频里孩子哭了9分半,采用了自残、发泄、哭闹和执拗等行为,育儿师说,“孩子就是欠管教”。

的确,孩子能够采用如此多极端的方法来发泄,在一定程度上,和家庭最早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不足有关,他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合规则、合情理的行为表达方式。

但是,家庭早期的规则意识培养不足,并不是这个行为问题的“根源”,实际上孩子缺失的,是合理的“情绪教育”。

因为即便是我们理智的、懂得基本为人处事规则的成年人,回想一下,我们是否会有过情绪失控的时候?

我之前和老公有过一次很大的争执,气得发抖的我,下一秒把身边的书砸向了老公。砸完后我和老公都愣在当下,我蹲下来把头埋在膝盖上,哭得颤抖、哆嗦不已。

那一刻我的难受如泉涌,愤怒当下的发泄总是不理智的,而自己几乎无力控制自己的行为,这种懊恼和难堪,即便是对身为成年人的我,影响依旧很大。

在不知道如何表达愤怒之前,学龄前孩子的“求助信号”表现方式很多,可以是视频中的自残、发泄、哭闹和执拗;也可以冲着我们说“我受够你了!”“我不要你了!”;或者推搡和殴打我们……这些实际上孩子更受伤的“情绪求助信号”。

也许,被攻击的我们可能会很受伤,但实际上孩子内心的受伤的难过,往往比我们更多更多。

断裂的情绪教育,恶化的亲子关系 愤怒就像是孩子心底的一个火山,当喷发出来的时候,熔浆可以毁天灭地。

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很多的机会去学习如何进行情绪疏导,那么孩子年纪越大,他们的行为失控的机会就越高,只能在最原始的发泄方式里“打滚”,比如大哭、大闹、攻击和指责他人。

而如果仅靠孩子的单薄力量去对抗愤怒情绪,他们只能感受到情绪背后的失控和深深的不安全感。

前面提到孩子的问题根源在于缺乏情绪教育,如果孩子始终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安慰和情感接触,那么从关系学上,会有五个阶段的梯度恶化趋势(嗯,就好像病理学一样,恶化的亲子关系也是分阶段的):

第一阶段:“生气地抗议”

第二阶段:“紧跟不放”

最后阶段:“情感抽离”

第三阶段的“抑郁”是关系断裂的转折点,前面的两个阶段,就是我们看到的典型的“熊孩子”行为,孩子会抗议、会愤怒、会紧跟不放,但如果持续没有机会被我们接受、被承认,重新调整和面对,那么整段关系最终都会被推向绝望、抽离和胁迫。

我之前跟进的很多家庭案例,在介入的时候,就已经是绝望阶段,或者处在情感抽离阶段了,每一次我都会感到很遗憾。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要等到无法挽回,才后悔莫及呢?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去重新调整,却要把彼此推向分崩离析的地步呢? 这些反思让我明白,亲密关系的维护,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还是家庭关系,能预防和觉醒当然是最好,如果发展到第一、第二阶段,即便看似很痛苦,但只要能好好重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结,我们就有机会去调整这段关系。

只要能提早意识到时机,就不会太迟。

撕掉行为标签,重新调整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看,在任何的关系相处中,情感是依恋的中心。很多时候,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会产生了一系列的反应,即便是生气、暴躁、痛哭和难过,都比没有反应要好,这是我们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信息。

在关系中受伤了,本能的第一反应是“自卫”,这是人之常情。 比如视频中不管是育儿师还是妈妈,第一件事情是指责,“你怎么成了这样子的孩子”,而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孩子冲着我们大吼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也是吼回去?

但这些做法,不仅加剧了冲突,还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迅速调整关系,重塑情绪教育。

1.用拥抱替代讲道理 很多时候孩子处在情感漩涡的当下,和孩子讲道理就是在“火上浇油”。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愿意蹲下来拥抱孩子,这份接纳,会比任何道理更加有力量。

每次在家里我家俩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我都会第一时间去拥抱他们。虽然一开始孩子会反抗和挣扎,但是这份拥抱也实实在在地给了他们冷静和平复下来的力量,帮助孩子制止了“持续加剧”的冲突行为。

2. 代入孩子感受,优于代入自己的感受 如果孩子表达了不好的行为,我们往往很容易着急,下一秒就脱口而出,“你这些行为我无法接受”、“你这些做法我很受伤”,这种表达方式,并不是真正表达理解的做法。

在冲突发生当下,安抚孩子的同时需要我们先用“代入角色法”进行角色转换。

可以先问问自己:“如果我是那个孩子呢?我会有什么感受?” 代入角色可以帮助我们去思考孩子的位置,去试着想孩子可能会体会到的感受。

然后把这份代入的感受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现在很生气,是因为_________”。以视频中孩子为例,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你很想要那包零食,但是妈妈却直接拒绝了你。”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重新定义情绪,当我们注意到孩子的情绪,他们会感到终于被理解了。

3. 接入情绪疏导方法,帮助平复心情 当表达了情绪和代入感受之后,我们可以引入情绪疏导的方法,比如我之前分享过的“冷静游戏”,或者做一些肌肉放松训练,引导孩子学习运动时的呼吸节奏,比如告诉孩子:


“我知道你现在很愤怒,这个感觉让你很难受。我知道怎么样可以让你的身体舒服一点,你可以尝试跟着我一起做:

用力的吸气,感受空气从你的鼻子里跑进去,再用力的呼气,张开嘴巴大力的喘气,把愤怒从嘴巴里吐出来,吸气——呼气——吸气——呼气……

是的,你可以跟着我的节奏来做,你这样子会不会就会感觉好一点。”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身体在愤怒时候的状态以及调节方式,让自己一直紧绷的身体状态慢慢放松下来。

4. 引导孩子讨论解决之道 孩子的情绪出现了问题,其实孩子自己也会有很深的挫败感,因为情绪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他们面对各种状况时的困惑和困扰。

如果孩子总是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又得不到足够的情感支持,或者我们只做到了情绪疏导的阶段,那对孩子来说,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的。

每个孩子的碰到的问题个性化很强,没有通用的公式,但是有一点很关键,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尝试:


引发问题的触点:了解孩子在什么时候,因什么原因,产生了这样的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我留意到,你每次遇到了哥哥抢了你的玩具,你就会特别生气,因为你感觉被欺负了。”

启发式的讨论: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孩子换个视角看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说,“你这次愤怒得发泄自己的不满,其实你也很难过,并且这次发泄也没有办法帮你解决目前的问题,你觉得我们下一次,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做的吗?”

倾听孩子的回答,不干涉,只复述,当孩子自己的脑海中,主动产生越来越多的解决之道的时候,即便再天马行空,都是打破僵局的起点。

积极的正向关注:记得关注孩子的进步,哪怕这些进步在我们看来是微弱的,也要强化。

比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注意到,这次你在表达愤怒之前,其实你有先告诉哥哥, ‘你拿了我的玩具我很生气’,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都看到了。”

“尽管这次你冲我说我受够你了,但是我知道,在你内心并不是这么想的,你爱我,这种感受我一直都明白。”

其实孩子的育儿烦恼无小事,按照整个建议走下来,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起码得花上20分钟。


我刚开始在家这么做的时候,涉及到了很多场景,比如孩子的情绪调节、行为自控,还有手足争执……长辈一开始不大能理解,为什么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去解决这么一个“简单的小问题”,但事实证明,恰恰是这种愿意花时间的“交流”,最终让孩子把每一次的挫败和沮丧,都变成了自己成长的机会。

当我们知道并且掌握更多的处理方式的时候,我们自然就懂得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也同样适用于成人。

我们之所以会对孩子咆哮、伤心、失望,恰恰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原来还可以用新的方式处理彼此的关系,换个视角看待彼此的问题,同样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真正的内心,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愿意用“心”来看待孩子的问题,我们才能明白孩子内心的求助信号。

当我们责备孩子“怎么这样子”,或者评判方法“一点效果都没有”,其实我们看的还是管教而非关系,我们缺乏反思孩子的处境是什么,我们的亲子关系出了什么问题,这种缺乏会让我们在教养上“寸步难行”。

不要总是盯着管教的方法去看待孩子的言行,真正的爱和接纳,是愿意花时间去搭建桥梁,重新创造新的关系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感受、需求,然后和孩子一起面对和讨论问题。

让孩子感受到,不管发生什么问题,我也愿意陪你一起走下去。

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好的养育之道,成为一个独立、自由、健康的人,但唯有真正的爱和接纳,才能陪伴孩子走到这一步。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这个时代最高频的一个词汇:焦虑。


焦虑总是无声无息的袭来,却又慢慢吞吞的不走。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已经很难找到焦虑水平低的人了,尤其是妈妈们,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她们在这个时刻承担着一生中最多的角色,平衡着一生中最多的关系。所有的一切“不确定性”和压力都会给妈妈们带来或多或少的焦虑,我们迫切想改变现状,却又害怕前往不确定的未来……

因为没有人告诉我们成为了妈妈后,熟悉的生活将从此改变;也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经历旧我的灭亡,同时却对如何生成新的自我一无所知;没有人向我们解释当把所有的热情奉献给孩子后,如何避免同真正的自己渐行渐远……

34 岁的“中年危机”

小辛今年 34 岁,孩子 4 岁,她的境况是我见过最复杂的。

一年前离了婚,女儿由她抚养,姥姥姥爷身体不好,无法帮她照看孩子,所以她不得不成为一个离了婚的全职妈妈。

每天一个人照顾孩子的辛苦可想而知,在孩子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必须兼职做一些工作来补贴家用。去年冬天,她的爸爸因为心脏病住院,她带着女儿赶回内蒙老家,照顾父亲,同时女儿却因为环境的变化发起高烧,需要治疗,照顾完老的照顾小的,没日没夜的连轴转,让她身心俱疲。

等我再见到她时,瘦了一圈的她对我说了一句话,“独生子太辛苦了,可我的孩子注定是独生子”。

作为父母的孩子,作为孩子的妈妈,小辛的生活被这两个角色占满。天天陀螺似的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她似乎迷失了自己,仿佛来到了一座四面看不到陆地的孤岛。

她说,每天晚上在孩子睡着后她都舍不得入睡,因为 24 个小时只有睡前的一段时间可以放松得做自己,熬夜成为习惯,疲惫的恶性循环,永远处于休息不够的状态。

34 岁的小辛感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机”,焦虑让她难以入睡,压力压得她一刻都停不下来,在她的世界,“崩溃”是一个奢侈的选择。老人开始不停的身体不舒服,孩子的各种费用随着年龄的增大变得更多。而老公已然远去……

小白时常想,作为一位 35 岁的妈妈或许还算得上称职,但作为一位职业女性她却是失败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却由于怀孕放弃了这份职业,成为全职妈妈。因为没有人能够分担照顾孩子的重担,同时她也期望可以陪伴孩子一同成长。

从 29 岁到 35 岁,孩子五岁多,小白工作却一直都没有稳定下来,因为 35 岁的“高龄”,不仅生孩子是高危,而且在职场也很高危。

身边的同事从同龄人变成了 95 后,同龄人也大都在单位混上主管经理了,而断档的自己,依旧处在重新摸索寻找定位的阶段。

在工作上,10 多年的工作经验,既不甘心让 95 后的孩子教育,又没有办法立刻混上总监;作为研究生,即不想随便找个收入低而简单的工作做,带着孩子,又应付不了高收入工作的高强度加班……

在生活上,小白的目标似乎很明确,却又仅限于母亲的责任。随着孩子的长大,她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愿望,就是期望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目标,渴望独立于孩子之外的身份感……但却一直苦于找不到建立这种感觉的途径,强烈的期望找回过去的自己,却又明确的知道过去的自己已经“死去”。

“既不想这样又不想那样,我到底要怎样?”小白在这些选择与未知中,感受到的并不是更多自由,而是一种消极的无穷无尽感以及“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

于是,小白当妈后的三十多岁,在职场上就这样尴尬的不上不下。在生活上就这样迷茫于新的目标,35 岁的“高龄”依旧没有找到自己工作、生活上合适的位置,不断焦虑地思索着“我该做什么?”以及“我该怎么做?”

弗洛伊德在《抑制、症状与焦虑》(1926)一书中指出,所有的焦虑都来源于冲突。小辛由于母亲、女儿的角色与“自己”之间的冲突而感到焦虑,小白由于职业女性与妈妈角色的冲突而感到焦虑。

作为这个时代的“妈妈”,引起我们焦虑的原因会有很多,因为我们承担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女性都要多的功能,包括自我实现的功能。所以更容易引起各个角色之间的冲突,比如“妻子”与“妈妈”的冲突、“妈妈”与“自己”的冲突等等……

适度的焦虑可以促使人们更好的为未来做准备,但长期处于焦虑之中,会使得人们对于环境中的负面信息过度敏感。而这会极大地降低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焦虑的人的眼中,世界似乎总是动荡不安的、萧条的、很丧的……

所以不要让焦虑没头脑地一大波前来,最终被它打垮,“中年妈妈”们的焦虑需要调整并“有序”的进行。

在这个阶段我们扮演了人生中最多的角色身份,比如:女儿、妈妈、老婆、儿媳、工作者、爱好者、学习者、朋友等等……当然还有自己!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 24 小时,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中,没有人能面面俱到,妈妈们要学会如何分配用在每一个角色上的时间。

至于谁多谁少,这个需要问问自己:未来最想要和最喜欢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五年后自己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然后在纸上写出来。

对比现在的境况,这五年时间要达到你理想的状态,需要重点在哪几个角色上付出努力?相应的舍弃哪些角色上的时间和精力?

甘蔗没有两面甜,你总要放弃一些,才能收获一些。No pain,no gain。

例如小白,如果她期望五年后事业有成,至少现在需要调整“妈妈”与“工作者”之间的冲突。

如果因为工作暂时疏忽了孩子的需求,也请淡定,不要焦虑,因为我们可以在下一个时刻补偿孩子,而当时当刻的左右焦虑,只会让自己在两件事情上都做不好。

依照自己想要的,调整每一个角色的时间与比例,让我们那些冲突的焦虑感按照排序,依次进行,从而完成我们的生涯规划。

每一位妈妈都需要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的生涯规划师;学习把焦虑感降到最低;学习在各种角色之间取舍、安排,因为只有把自己过舒畅了,才能更好的面对家庭与孩子。

焦虑不可怕,从现在起排序你想要的人生。

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这个时代最高频的一个词汇: 焦虑总是无声无息的袭来,却又慢慢吞吞的不走。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已经很难找到焦虑水平低的人了,尤其是妈妈们,作为家庭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她们在这个时刻承担着一生中最多的角色,平衡着一生中最多的关系。所有的一切“不确定性”和压力都会给妈妈们带来或多或少的焦虑,我们迫切想改变现状,却又害怕前往不确定的未来……

因为没有人告诉我们成为了妈妈后,熟悉的生活将从此改变;也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经历旧我的灭亡,同时却对如何生成新的自我一无所知;没有人向我们解释当把所有的热情奉献给孩子后,如何避免同真正的自己渐行渐远……

34 岁的“中年危机” 小辛今年 34 岁,孩子 4 岁,她的境况是我见过最复杂的。

一年前离了婚,女儿由她抚养,姥姥姥爷身体不好,无法帮她照看孩子,所以她不得不成为一个离了婚的全职妈妈。

每天一个人照顾孩子的辛苦可想而知,在孩子去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必须兼职做一些工作来补贴家用。去年冬天,她的爸爸因为心脏病住院,她带着女儿赶回内蒙老家,照顾父亲,同时女儿却因为环境的变化发起高烧,需要治疗,照顾完老的照顾小的,没日没夜的连轴转,让她身心俱疲。

等我再见到她时,瘦了一圈的她对我说了一句话,“独生子太辛苦了,可我的孩子注定是独生子”。

作为父母的孩子,作为孩子的妈妈,小辛的生活被这两个角色占满。天天陀螺似的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她似乎迷失了自己,仿佛来到了一座四面看不到陆地的孤岛。

她说,每天晚上在孩子睡着后她都舍不得入睡,因为 24 个小时只有睡前的一段时间可以放松得做自己,熬夜成为习惯,疲惫的恶性循环,永远处于休息不够的状态。

34 岁的小辛感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机”,焦虑让她难以入睡,压力压得她一刻都停不下来,在她的世界,“崩溃”是一个奢侈的选择。老人开始不停的身体不舒服,孩子的各种费用随着年龄的增大变得更多。而老公已然远去……

小白时常想,作为一位 35 岁的妈妈或许还算得上称职,但作为一位职业女性她却是失败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却由于怀孕放弃了这份职业,成为全职妈妈。因为没有人能够分担照顾孩子的重担,同时她也期望可以陪伴孩子一同成长。

从 29 岁到 35 岁,孩子五岁多,小白工作却一直都没有稳定下来,因为 35 岁的“高龄”,不仅生孩子是高危,而且在职场也很高危。

身边的同事从同龄人变成了 95 后,同龄人也大都在单位混上主管经理了,而断档的自己,依旧处在重新摸索寻找定位的阶段。

在工作上,10 多年的工作经验,既不甘心让 95 后的孩子教育,又没有办法立刻混上总监;作为研究生,即不想随便找个收入低而简单的工作做,带着孩子,又应付不了高收入工作的高强度加班……

在生活上,小白的目标似乎很明确,却又仅限于母亲的责任。随着孩子的长大,她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愿望,就是期望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目标,渴望独立于孩子之外的身份感……但却一直苦于找不到建立这种感觉的途径,强烈的期望找回过去的自己,却又明确的知道过去的自己已经“死去”。

“既不想这样又不想那样,我到底要怎样?”小白在这些选择与未知中,感受到的并不是更多自由,而是一种消极的无穷无尽感以及“现实与可能”、“当下与未来”之间的不确定。

于是,小白当妈后的三十多岁,在职场上就这样尴尬的不上不下。在生活上就这样迷茫于新的目标,35 岁的“高龄”依旧没有找到自己工作、生活上合适的位置,不断焦虑地思索着“我该做什么?”以及“我该怎么做?”

你无法平衡所有的角色 弗洛伊德在《抑制、症状与焦虑》(1926)一书中指出,所有的焦虑都来源于冲突。小辛由于母亲、女儿的角色与“自己”之间的冲突而感到焦虑,小白由于职业女性与妈妈角色的冲突而感到焦虑。

作为这个时代的“妈妈”,引起我们焦虑的原因会有很多,因为我们承担了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女性都要多的功能,包括自我实现的功能。所以更容易引起各个角色之间的冲突,比如“妻子”与“妈妈”的冲突、“妈妈”与“自己”的冲突等等……

适度的焦虑可以促使人们更好的为未来做准备,但长期处于焦虑之中,会使得人们对于环境中的负面信息过度敏感。而这会极大地降低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焦虑的人的眼中,世界似乎总是动荡不安的、萧条的、很丧的……

所以不要让焦虑没头脑地一大波前来,最终被它打垮,“中年妈妈”们的焦虑需要调整并“有序”的进行。

在这个阶段我们扮演了人生中最多的角色身份,比如:女儿、妈妈、老婆、儿媳、工作者、爱好者、学习者、朋友等等……当然还有自己!每个人的一天都只有 24 小时,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中,没有人能面面俱到,妈妈们要学会如何分配用在每一个角色上的时间。

至于谁多谁少,这个需要问问自己:未来最想要和最喜欢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五年后自己最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然后在纸上写出来。

对比现在的境况,这五年时间要达到你理想的状态,需要重点在哪几个角色上付出努力?相应的舍弃哪些角色上的时间和精力?

甘蔗没有两面甜,你总要放弃一些,才能收获一些。No pain,no gain。 例如小白,如果她期望五年后事业有成,至少现在需要调整“妈妈”与“工作者”之间的冲突。

如果因为工作暂时疏忽了孩子的需求,也请淡定,不要焦虑,因为我们可以在下一个时刻补偿孩子,而当时当刻的左右焦虑,只会让自己在两件事情上都做不好。

依照自己想要的,调整每一个角色的时间与比例,让我们那些冲突的焦虑感按照排序,依次进行,从而完成我们的生涯规划。 每一位妈妈都需要学习如何成为自己的生涯规划师;学习把焦虑感降到最低;学习在各种角色之间取舍、安排,因为只有把自己过舒畅了,才能更好的面对家庭与孩子。

焦虑不可怕,从现在起排序你想要的人生。

从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来说,大部分的领导或者老员工,并不讨厌职场新人来向自己请教问题。毕竟大家都是从职场小白这个阶段过来的,稍微有点同理心的人,都会愿意指引你在岗位上更快的成长。你成长的越快,就越能帮领导或者老员工分担更多的工作,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但是,你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个不讨厌是有两个前提条件的:

1、在请教之前,一定先搞明白问题是什么。

不要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其实安排给职场新人的工作,大多还是以最基础的工作为主,你能被招聘进来,就说明你大概率已经具备了解决这种基础问题的能力。而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能解决,更多的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思考清楚,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你并没有“理顺逻辑”。

“理顺逻辑”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有点不接地气,那我再给大家换种说法,其实就是去搞清楚真正的因果关系。不过,听起来虽然简单,但这就像是很多“成功人士”会告诉大家的一样,只要你走的方向正确,那么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后,你一定会成功。而很多人会忽略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有多少人真的能够长期坚持呢?

搞清楚问题真正的因果关系,同样也是这样,就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应该去做的,但有多少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真的沉下去心去细细琢磨,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呢?你要真愿意去用心思考这个问题,你会发现这多走的一步其实也很简单。你只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究竟是谁需要你去解决?

就以我所从事的投行来举例吧。比如说在投行的工作中,领导安排你做一个融资产品建议书,这个产品又是一个新推出的业务,你也是刚听说,怎么办?行外人不要笑,也许你们不了解,但投行业内人应该都门儿清,我举得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没错,很多时候,我们在向客户推介新业务之前,我们确实并没有具体的操作过。但是没具体操作过,不代表我们就做不了,投行的专业性其实恰恰就体现在这一点,那就是任何新业务对投行从业人员来说,都不应该有在专业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否则那就是你本人不够专业。

不过,投行新人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会一头雾水了。别着急,你试着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究竟是谁需要你去解决?答案是有两个层级,第一层是领导需要,更深的第二层是客户需要。所以,针对客户需要,你要去了解客户从你们公司或者部门收到的业务建议书,一般都是什么样的标准格式和模板。而针对领导需要,你要去了解领导希望通过这个建议书去让客户获取哪些信息。这两方面的具体内容,就分别代表这份建议书的框架和内容,也是你解决这个问题真正需要去琢磨和请教的。

2、同一类型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要重复的问。

同样的,你们不要觉得我这是在开玩笑。几乎所有的行业或者岗位,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重复性其实是非常高的,包括像“投行”这种所谓高大上的职业。当然,我所说的“重复”,并不是单纯的指都是同一个问题,而是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同一类问题。

而很多职场新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或者感受不到这种“重复性”,主要原因是你们还只会去看问题的表面,而没有试着多了解问题的本质。你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们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并没有学会去“归纳总结”。

我所说的“归纳总结”,具体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不断的去探索、去试验,找出来最合适的方法,然后再把这个最合适的方法,归纳总结成自己的一个方法论。这就像是在高考前复习数学,你总结并学会了各种类型数学题的解决办法,那么当你拿到高考试卷看到问题后,首先是能快速分辨出这个问题属于什么类型,其次脑子里也会快速反映出该用什么样的解题思路。

我们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当我们掌握了“归纳总结”的习惯,那么未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自己就可以判断出属于哪一类问题,其次我们还可以拿出自己总结的解决办法,再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调整后,直接去套用。而这样通过不断的运用,不断的更新方法论,不仅自己能越用越娴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也能不断加深自己对专业的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很快你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你已经不需要去请教别人了。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接着上面的例子说吧。比如说在投行的工作中,领导安排你做一个融资产品建议书,这个产品又是一个新推出的业务,你去请教领导通过这个建议书希望让客户获取哪些信息。那么在领导告诉你之后,你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你并没有在事后进行归纳总结的话,那么当领导再安排你做一个其他新融资产品的建议书,可能你还要再去跟领导请教。表面看这是一个新问题,但在很多领导心里,这就属于重复提问。因为已经告诉过你一次,新产品要让客户获取哪些信息,那么除非领导特别提醒,其实这就已经代表所有新产品建议书的解决思路。所以,你在事后的归纳总结,是防止自己未来重复请教的重要步骤。

比如上述问题,你就需要形成一种解决思路:在面对先融资产品的时候,应该先去分析这个产品到底是什么属性,是属于股权范畴,还是债权范畴?在这个具体范畴里,是脱胎于哪个老产品?如果是全新的产品,又是根据什么政策制定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融资问题?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再去寻找可以提供参考建议的,类似项目的材料和法规,并根据这个新业务的新特点,去进行具体调整。而这一整套探索分析方式,适用于你面对任何的新融资产品。

如果你们能做到这两个步骤的话,你会发现工作上的很多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去请教别人。除此之外的问题,你如果选择自己琢磨而不是请教别人的话,大概率就像是小孩子不敢向老师提问,你需要的只是勇敢一点而已。

从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来说,大部分的领导或者老员工,并不讨厌职场新人来向自己请教问题。毕竟大家都是从职场小白这个阶段过来的,稍微有点同理心的人,都会愿意指引你在岗位上更快的成长。你成长的越快,就越能帮领导或者老员工分担更多的工作,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但是,你们需要了解的是,这个不讨厌是有两个前提条件的:

1、在请教之前,一定先搞明白问题是什么。 不要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其实安排给职场新人的工作,大多还是以最基础的工作为主,你能被招聘进来,就说明你大概率已经具备了解决这种基础问题的能力。而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能解决,更多的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思考清楚,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你并没有“理顺逻辑”。

“理顺逻辑”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有点不接地气,那我再给大家换种说法,其实就是去搞清楚真正的因果关系。不过,听起来虽然简单,但这就像是很多“成功人士”会告诉大家的一样,只要你走的方向正确,那么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后,你一定会成功。而很多人会忽略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有多少人真的能够长期坚持呢?

搞清楚问题真正的因果关系,同样也是这样,就是大家都知道这是应该去做的,但有多少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真的沉下去心去细细琢磨,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呢?你要真愿意去用心思考这个问题,你会发现这多走的一步其实也很简单。你只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究竟是谁需要你去解决?

就以我所从事的投行来举例吧。比如说在投行的工作中,领导安排你做一个融资产品建议书,这个产品又是一个新推出的业务,你也是刚听说,怎么办?行外人不要笑,也许你们不了解,但投行业内人应该都门儿清,我举得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没错,很多时候,我们在向客户推介新业务之前,我们确实并没有具体的操作过。但是没具体操作过,不代表我们就做不了,投行的专业性其实恰恰就体现在这一点,那就是任何新业务对投行从业人员来说,都不应该有在专业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否则那就是你本人不够专业。

不过,投行新人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就会一头雾水了。别着急,你试着考虑一下:这个问题究竟是谁需要你去解决?答案是有两个层级,第一层是领导需要,更深的第二层是客户需要。所以,针对客户需要,你要去了解客户从你们公司或者部门收到的业务建议书,一般都是什么样的标准格式和模板。而针对领导需要,你要去了解领导希望通过这个建议书去让客户获取哪些信息。这两方面的具体内容,就分别代表这份建议书的框架和内容,也是你解决这个问题真正需要去琢磨和请教的。

2、同一类型问题的解决办法,不要重复的问。 同样的,你们不要觉得我这是在开玩笑。几乎所有的行业或者岗位,在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重复性其实是非常高的,包括像“投行”这种所谓高大上的职业。当然,我所说的“重复”,并不是单纯的指都是同一个问题,而是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同一类问题。

而很多职场新人并不知道这个情况,或者感受不到这种“重复性”,主要原因是你们还只会去看问题的表面,而没有试着多了解问题的本质。你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你们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并没有学会去“归纳总结”。

我所说的“归纳总结”,具体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不断的去探索、去试验,找出来最合适的方法,然后再把这个最合适的方法,归纳总结成自己的一个方法论。这就像是在高考前复习数学,你总结并学会了各种类型数学题的解决办法,那么当你拿到高考试卷看到问题后,首先是能快速分辨出这个问题属于什么类型,其次脑子里也会快速反映出该用什么样的解题思路。

我们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当我们掌握了“归纳总结”的习惯,那么未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自己就可以判断出属于哪一类问题,其次我们还可以拿出自己总结的解决办法,再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调整后,直接去套用。而这样通过不断的运用,不断的更新方法论,不仅自己能越用越娴熟,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也能不断加深自己对专业的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很快你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你已经不需要去请教别人了。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接着上面的例子说吧。比如说在投行的工作中,领导安排你做一个融资产品建议书,这个产品又是一个新推出的业务,你去请教领导通过这个建议书希望让客户获取哪些信息。那么在领导告诉你之后,你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你并没有在事后进行归纳总结的话,那么当领导再安排你做一个其他新融资产品的建议书,可能你还要再去跟领导请教。表面看这是一个新问题,但在很多领导心里,这就属于重复提问。因为已经告诉过你一次,新产品要让客户获取哪些信息,那么除非领导特别提醒,其实这就已经代表所有新产品建议书的解决思路。所以,你在事后的归纳总结,是防止自己未来重复请教的重要步骤。

比如上述问题,你就需要形成一种解决思路:在面对先融资产品的时候,应该先去分析这个产品到底是什么属性,是属于股权范畴,还是债权范畴?在这个具体范畴里,是脱胎于哪个老产品?如果是全新的产品,又是根据什么政策制定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融资问题?弄清楚这些问题后,再去寻找可以提供参考建议的,类似项目的材料和法规,并根据这个新业务的新特点,去进行具体调整。而这一整套探索分析方式,适用于你面对任何的新融资产品。

如果你们能做到这两个步骤的话,你会发现工作上的很多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去请教别人。除此之外的问题,你如果选择自己琢磨而不是请教别人的话,大概率就像是小孩子不敢向老师提问,你需要的只是勇敢一点而已。

四年前吧,我嫂子姐姐家的小姑娘,4 岁,一个语言能力超发达的小美女。

那会儿我嫂子的爸爸,也就是小美女的姥爷,查出来肺癌晚期,到后期已经在沙发上窝着了,不能说话,不能动。

4 岁的小女孩其实挺皮的,她并不懂啊,所以在家会大声说话啊什么的。

然后有一天,小美女又一次在家玩闹被妈妈制止了。然后她又一次问妈妈,姥爷怎么了。然后妈妈决定坦白告诉她,姥爷得了一种很严重的病,已经治不好了。

然后说完以后,全家都泪崩了,然后这个 4 岁的小女孩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我觉得现在最难过的,应该是姥爷,我们失去的,可能是姥爷一个人,姥爷失去的,却是我们一家人”。

我发誓这是原话啊,小姑娘现在才小学一年级,一般人根本怼不过她,只有她妈武力能镇压。

 毒菇水水,囧脸难收

儿子刚过完两周岁生日不久,我妈妈查出来恶性肿瘤,在医院挣扎了半年时间,最终不治,这半年里只有过春节回家住了几天,其余时间一直在医院里。

我妈妈走了之后,儿子一直没有问姥姥哪去了。有一天,儿子在小广场玩,有个不熟的老太太问他,姥姥怎么没陪着你啊。我儿子看我不在附近,说:

我姥姥不在了。姥姥病了,姥爷一直给她送饭,突然有一天就不送了,如果姥姥在医院,姥爷不会不给她送饭的,姥姥一个人该有多害怕呀。姥姥不在医院。如果姥姥病好了,为什么不看我呢,姥姥最喜欢我了。所以姥姥一定是不在了。

说完抹干净眼泪笑着跑到我跟前继续玩。

如果不是这个老太太学给我听,我真的想不到小小孩子的心理竟然装着这么多事,竟然只有陌生人问起的时候才说出来。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有阵子,儿子突然特别叛逆,有一次说他,他竟然说,我要重生!我说,你怎么重生?他说,从楼上跳下去不就行了?!我当时吓的汗毛都竖立起来了,心一横,说“我不知道你从哪听说这个词的,但是我要告诉你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要珍惜!你知道姥姥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如果真的可以重生,为什么我们还会这么伤心?为什么姥姥再也没有出现过?”儿子愣了一下,哭着说“我想姥姥了”,我也哭了,抱着他说,“所以以后不要说这样的话了,我们都要好好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谁也不能重生。别哭了,你一哭我也想哭了”。“妈妈我知道你没有妈妈了,以后我当你的妈妈吧。”

写着写着哭出来了,就写到这吧。

平静了一下心情,把一些细节补充完整。

感谢大家认真看完,安慰我的,夸儿子的,陪着掉眼泪的,你们的善意我都收下了,谢谢你们。确实我儿子不是“熊孩子”,我把重点放在了“震惊”两个字上了,也算是跑题吧。

来轻松一下吧,前天,我儿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小手放在我肩膀上拍呀拍,他说“妈妈你现在是小宝宝了,我在哄你睡觉,我现在是妈妈。”我说“好啊好啊,我也好久没有妈妈哄了。”,他就拍呀拍呀拍呀拍呀拍呀拍呀拍呀拍呀拍呀……然后我听见他嘟囔说“当妈妈还真是不容易啊”,然后他就睡着了,哈哈哈哈哈。。。

我记得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上,有一个小男孩选手,没有答好,掉下了眼泪,还说是没有眨眼睛的原因,然后专家老师有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对,他说一个敏感的孩子也是有诗意的孩子。虽然我并不想要儿子这样敏感,但是他同时的确是一个有诗意的孩子,我很感激生命中有这样的美好,让我们全家充满爱意的走下去。

四年前吧,我嫂子姐姐家的小姑娘,4 岁,一个语言能力超发达的小美女。

那会儿我嫂子的爸爸,也就是小美女的姥爷,查出来肺癌晚期,到后期已经在沙发上窝着了,不能说话,不能动。

4 岁的小女孩其实挺皮的,她并不懂啊,所以在家会大声说话啊什么的。

然后有一天,小美女又一次在家玩闹被妈妈制止了。然后她又一次问妈妈,姥爷怎么了。然后妈妈决定坦白告诉她,姥爷得了一种很严重的病,已经治不好了。

然后说完以后,全家都泪崩了,然后这个 4 岁的小女孩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我觉得现在最难过的,应该是姥爷,我们失去的,可能是姥爷一个人,姥爷失去的,却是我们一家人”。

我发誓这是原话啊,小姑娘现在才小学一年级,一般人根本怼不过她,只有她妈武力能镇压。


 毒菇水水,囧脸难收

儿子刚过完两周岁生日不久,我妈妈查出来恶性肿瘤,在医院挣扎了半年时间,最终不治,这半年里只有过春节回家住了几天,其余时间一直在医院里。

我妈妈走了之后,儿子一直没有问姥姥哪去了。有一天,儿子在小广场玩,有个不熟的老太太问他,姥姥怎么没陪着你啊。我儿子看我不在附近,说:

我姥姥不在了。姥姥病了,姥爷一直给她送饭,突然有一天就不送了,如果姥姥在医院,姥爷不会不给她送饭的,姥姥一个人该有多害怕呀。姥姥不在医院。如果姥姥病好了,为什么不看我呢,姥姥最喜欢我了。所以姥姥一定是不在了。

说完抹干净眼泪笑着跑到我跟前继续玩。

如果不是这个老太太学给我听,我真的想不到小小孩子的心理竟然装着这么多事,竟然只有陌生人问起的时候才说出来。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有阵子,儿子突然特别叛逆,有一次说他,他竟然说,我要重生!我说,你怎么重生?他说,从楼上跳下去不就行了?!我当时吓的汗毛都竖立起来了,心一横,说“我不知道你从哪听说这个词的,但是我要告诉你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要珍惜!你知道姥姥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如果真的可以重生,为什么我们还会这么伤心?为什么姥姥再也没有出现过?”儿子愣了一下,哭着说“我想姥姥了”,我也哭了,抱着他说,“所以以后不要说这样的话了,我们都要好好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谁也不能重生。别哭了,你一哭我也想哭了”。“妈妈我知道你没有妈妈了,以后我当你的妈妈吧。”

写着写着哭出来了,就写到这吧。

平静了一下心情,把一些细节补充完整。

感谢大家认真看完,安慰我的,夸儿子的,陪着掉眼泪的,你们的善意我都收下了,谢谢你们。确实我儿子不是“熊孩子”,我把重点放在了“震惊”两个字上了,也算是跑题吧。

来轻松一下吧,前天,我儿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小手放在我肩膀上拍呀拍,他说“妈妈你现在是小宝宝了,我在哄你睡觉,我现在是妈妈。”我说“好啊好啊,我也好久没有妈妈哄了。”,他就拍呀拍呀拍呀拍呀拍呀拍呀拍呀拍呀拍呀……然后我听见他嘟囔说“当妈妈还真是不容易啊”,然后他就睡着了,哈哈哈哈哈。。。

我记得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上,有一个小男孩选手,没有答好,掉下了眼泪,还说是没有眨眼睛的原因,然后专家老师有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对,他说一个敏感的孩子也是有诗意的孩子。虽然我并不想要儿子这样敏感,但是他同时的确是一个有诗意的孩子,我很感激生命中有这样的美好,让我们全家充满爱意的走下去。

可能人到早期中年的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一种幻想:“只要拥有______ , 我就可以幸福。”

像是只要考进大学,我就不再有烦恼;只要有钱,我就可以成功;只要有对象、只要付得起房贷、只要消费得起某品牌、只要孩子上补习班……我就可以幸福。

可等到某天真正达成了那个目标,却发现并不能实现所有美好的期望。

其实,这些东西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甚至大大)提升幸福感。但问题是,它们不是“获得幸福”的唯一条件。

我们听说美好生活必须具备一些东西,就把所有美好的期望都寄托在一个目标的达成上。不敢放弃,也不敢探索目标之外的东西。我们认为,对美好生活有所幻想(没有被实现的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幻想)并不是坏事,但这种对幸福的单一幻想,可能本身就是一种限制和伤害。

单一幻想是一种残忍的乐观

幻想是一种隐藏的乐观。由于人们有些无法自己产生的“满足感”,需要依赖外界对象才能发生,比如得到一个人的感情、拥有一件物品、进入一种场景。

如果对什么东西感到特别渴望,也是基于相信它们能带来一些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比起不相信,人们看起来更加靠近了“满足”的状态,所以总是充满了乐观和希望感。

但乐观不总是理性的。当我们强烈相信“得到某个东西一定会让自己幸福”,又不曾真的得到(没得到 or 得到了却没有带来幸福)的时候,幻想和现实就产生了痛苦的落差。

而人类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本能,会不停地将我们拉回幻想里,我们也会再次燃起渴望——为了再一次靠近“满足”的状态。由幻想带来的、虚幻的乐观和希望感是残忍的,它们无限接近真实的满足,却又没有真正的发生。

如果发现自己处于这样的处境:某一样事物在给自己带来威胁感的同时,也带给自己确信感——这种矛盾感,往往意味着此时你就处于一种残忍的乐观性之中。

比如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人,觉得必须有孩子而生孩子的伴侣,不敢少赚钱而明明工作环境令自己厌恶的职场人士,显著感到不安痛苦被羞辱却继续不敢离开的人。

这种单一幻想,本身就会让生活陷入僵局

a.过于单一的幻想本身就与目标背离

这种乐观主义在 Berlant 眼里,对幸福生活的单一幻想是残忍的。因为,如果你特别渴望的幸福,却把“可能性”寄托于拥有某些东西,那么追逐的目标就发生了变化——你的渴求与你的初衷已经违背。

就好像一些人认为“生活的不幸都是因为没钱”,于是拼命挣钱,但幸福感仍然不强。虽然他们的初衷是“获得幸福的生活”,但当他们关注“怎么赚钱”而不是“怎么幸福”的时候,努力的目标本身就发生了偏移。

b.过于单一的幻想容易落空

过于单一的幻想,让“幻想落空”的概率大幅提升。例如有多少幻想亲密关系会持久甜蜜、幻想“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人,被这种幻想无法实现而伤害。在那个金钱的例子中,人们可能会忽视金钱对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也会忽视其他提升幸福感的因素,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健康(1960,荣格幸福五要素)。

c.过于单一的幻想让人难以逃离

有时,人们不敢放弃一样带给自己痛苦的东西,甚至认为一旦失去将无法存活,却忘记“得不到”正是当下给你痛苦的东西。

一个经常举的例子是,你的婚姻伴侣出轨了,伤害了你,但你并不愿意离开 ta。因为你觉得,稳定的婚姻是这个社会对于“好生活”的标准之一。如果你离开 ta,这对你自身有利,但你却渴望留在这个关系里,因为你不愿意失去参与这种“关于好生活的幻想”的权利。如果你失去了婚姻,你会觉得自己好像不再有对好生活感到乐观的一种基础。——你觉得你需要婚姻,因为你认为你可以通过它得到好的生活;当你的婚姻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痛苦的来源,你却仍然不敢放弃它。这就是残忍的乐观性。

集体对幸福的单一幻想,限制了更多的可能

当社会告诉你,好的生活必须具备一些东西:比如婚姻、美貌、财富、孩子等等,这就是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单一幻想。它被深入地建构成了一件“无需质疑”的事情,像是给每个人规划了一份“美好生活的蓝图。”

“美好生活的蓝图””反映了一个社会中普遍的价值观,维持着生活不断再生产(the reproduction of life)。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把幸福的复杂性降为简单。

比如,“美好生活的蓝图”不要求你培养对幸福也很重要的、相对复杂的能力,例如对自然和美的的感知、应对世事变迁的哲学或宗教的视角(1960,荣格幸福五要素),而你只要具备另一些东西:像是体面的工作,就可以拥有幸福。

不得不承认,按照传统范式去生活,看起来省事且安全。(因为探索性的生活不仅耗费精力还有可能会失败)但安全的路径,并不能保障人生从此无虞地走下去。

a. 担心打破幻想失去幸福的筹码

但一个矛盾之处在于,模板式的规划不可能符合一个人的全部需求。当认知到这一点,人们就陷入到了一种不可避免的失去里——如果你选择舍弃它们,你就偏离了社会的主流轨道,你仿佛因此失去了一些对幸福生活感到乐观的筹码、甚至就失去了一些幸福的可能性;如果你选择坚持它们,痛苦就已经在日常生活里发生。

或者,有些个体即便尝试质疑这种幻想,也仍然会感受到它对自己的影响力——大龄未婚的人无论曾经多么洒脱,或多或少都感受过压力;那些觉得素颜一样很美的女生,还是会选择做微整形(想把自己打造成素颜美女),她还是没有摆脱“好的生活”的幻想中对女生的描绘。

b.为了维持幻想,放弃更多的可能性

很多人会因为“美好生活的蓝图”里没有书写其他一些可能,于是自然得选择放弃更多的可能性——他们害怕偏离蓝图,从而成为被幸福抛弃的群体。就比

其实关关不是唯唯诺诺 她比邱莹莹有主心骨多了 只是对她这样的女生来说 要超越原生家庭束缚需要很痛苦的过程 现实中这样的女生很多都是回老家工作 很快相亲结婚 要不就像她一样一点点挣脱

其实关关不是唯唯诺诺 她比邱莹莹有主心骨多了 只是对她这样的女生来说 要超越原生家庭束缚需要

其实关关不是唯唯诺诺 她比邱莹莹有主心骨多了 只是对她这样的女生来说 要超越原生家庭束缚需要很痛苦的过程 现实中这样的女生很多都是回老家工作 很快相亲结婚 要不就像她一样一点点挣脱

关关才不唯唯诺诺呢,她特别有思想,关键时刻说出的话也非常有道理!可比邱莹莹有主见多了!

关关才不唯唯诺诺呢,她特别有思想,关键时刻说出的话也非常有道理!可比邱莹莹有主见多了!

关关才不唯唯诺诺呢,她特别有思想,关键时刻说出的话也非常有道理!可比邱莹莹有主见多了!

对 她只是不大嘴巴 想太多 行动跟不上头脑的速度 需要历练而已 特别不懂为什么说她腹黑 惦记别人男朋友。。。谁还没有过暗恋? 还有什么他去学跳舞 学打扮就叫黑化、、、、那不是正常的成长么?看她学肚皮舞特别感同身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后和父母住一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