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5岁孩子小学毕业家长寄语的女人要比35岁没有考虑过婚姻的女人,成功多少呢?

为什么孩子终究还是需要父母
    之所以以这种方式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是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的。这个问题本身就代表了孩子们的一种态度。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进化理论中也常常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人们繁衍的成果首先得到了肯定,某些基因组合也得到了传播:每一位成为父亲或母亲的人都应该被“奖励”,因为他们都为了自己孩子的生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是多变的文化产物也无法改变的事实。最重要的改变则在于人类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生物基因进化领域,人们只有通过后代和不断地繁衍才能完成基因的遗传。在文化进化领域中 ——十分幸运的 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这种变化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印第安苏族人和斯巴达人衡量好父母的标准是,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最坚毅的战士。今天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时,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父母究竟有什么作用”这个问题被打上了生物学知识的烙印,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则包括了 ——根据人的双重属性 ——生物学和文化两个次元。所以将这两方面综合起来,才能有一个完整的基本架构。大致说来,父母是营养基(来源于衣食父母这种说法)和训练伙伴。
    这个答案让一件事情变得明朗化了,那就是父母具有两种实用功能——但是如果父母长时间地一直发挥这两种功能的话,那么后代的发展会受到阻碍。因为这样父母顾忌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孩子的利益。换句话说也就是:将自己变成可有可无的角色也是父母们应该扮演的角色之一。很
    明显,这样做可能意味着父母们必须要承受巨大的精神痛苦。然而,遇到这种问题时,很多父母却尝试着将过错推到他人身上,并将自己感觉到的精神负荷再转嫁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对于某些所谓的“好”父母,即使到最后或许也没有人能够看透,如果他们老是尝试用这种方式做事的话,他们将与自己的孩子渐行渐远——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很早以前就对他们的这种尝试免疫了。真正的“好”父母必须弄清楚情况,暂时忍受这种短暂的痛苦,并在适当的时候保持自己的尊严——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过程将一直存在,直到父母死亡。父母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为自己的子女创造适合他们生存与生活的空间。当然,这会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人类身上文化的烙印导致父母们必须这样做,即使他们有时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唯有当他们的必要性减退,变成“多余”的人群时,他们这种被勉强的感觉才会得到释放。由于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媒介——文化的关系,父母的角色与生俱来就包含了不可避免的矛盾。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良后果,即本书的主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
    “营养基”这个词无疑是一种十分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法,即使仅仅按照字面意思来看,人们也不难理解。婴幼儿和未成年的小孩子都没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 ——他们需要水、食物和其他的矿物元素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他们还需要衣物(至少在我所在的地区是如此)以及必要的身体护理和保养。与存活下来一样重要的还有肢体接触和信息的输送 ——他们需要父母给他们安全感,需要被父母疼爱,需要得到来自父母的肯定和重视。以上列举的所有“精神养料”都是和一幅名为“母亲眼中的光辉”的画作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为了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所有的孩子都应该看到这样的一幅画作(这是一幅深具独创性的画作,出自美国心理分析学家海茨 ·科胡特之手。这本来只是一幅通俗作品,但是这幅作品却可以使我们了解到调解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许多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人类,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没有感觉和理性的生物。尽管如此,为了掌握生存中必备的技能,人类还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上面。而这些学习过程对于一个个体以后的生活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父母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看做是孩子的老师,事实上他们也的确扮演着“老师”这个角色。但是当父母们还一直为自己的重要性而沾沾自喜的时候,他们作为孩子老师的地位已经开始下降了,父母们或许还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始终高估自己,但事实却早已发生改变。也许父母们还不知道他们还有另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成为孩子的实验对象。当孩子们想尝试什么新的事物的时候,他们拿自己的父母来做实验,从他们身上得到实践经验。
    “你这个该死的同性恋!”我的儿子要做一件事,我却不允许他做,于是他就这样愤怒地朝我咆哮(我也想将这件事情永远烂在自己的肚子里,但是……)。发生这件事的时候,家里正好有客人。当时他 7岁,自然不知道“同性恋”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但是却清楚地了解,这句话会引起他人什么样的反应 ——他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发泄并引起了他人该有的反应;事实上,我真的对此感到十分诧异,但是诧异的程度却远远赶不上我妻子的女性朋友。乍然听到如此劲爆的话以后,我妻子的这位朋友低声但却坚定地说道:“我觉得,我们还是先离开一下比较好……”
    面对来自孩子的挑衅,我从来不认为父母们应该永远用轻松愉快、镇静泰然的态度去处理(例如用这样一种方式来处理前面提到的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啊,这真是太好了,你的词汇量又扩大了,宝贝……),我甚至从来就没有这样认为过。孩子们总是想要知道,当他们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以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人们会作出怎样的反应。让孩子知道,面对他们的过分举动,周围的大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有时也会倾向于用极端的反应来回应他们,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他们可以借此明白大人的底线究竟在哪里,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做的。如果当孩子做出极端过分的举动时,父母还用一贯的沉着冷静和温和适宜的态度去对待他们,那么下次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孩子会用更过分的手段来进行自己的试探行为。  真正重要的不仅是父母对孩子行为的真实反应,还有事后对孩子的教育以及对事情本身的解释说明。我这样重复强调这一点,只是因为有很多父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或者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还存在着疑惑(就我个人的情况而言,我比较倾向于采用一些冲动极端的方式来回应孩子过分的举动 ——事实上我也的确这样做了。有时在我实在忍受不了而选择对孩子们进行“狂轰滥炸”以后,我会在事后请求孩子的原谅。同时我以自己的举动告诉孩子们:不要将一个人逼到极限了还紧追不舍,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你必须考虑到这个人随时都可能失控,并早做防范)。
    在这本书中,“父母究竟有什么作用”这个话题还会被多次谈到,同时会讨论到的还有父母们在扮演自己的角色时遇到的心理难题,比如,为什么我要勉强自己接受这样的一个角色以及我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爸爸或好妈妈。在本章节内容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还要再次明确声明一件事:在抚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我要成为最优秀的父母”是所有父母们的美好愿望,但它同时也还是一个极大的精神负担,而作为人类父母的我们,真的没有必要给自己施加如此大的压力。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最优秀的父母”这种生物。如果真的有人一直在强迫自己朝这个目标前进,那么他的收获很可能会和自己的期望值完全相反,因为这种过分的盲目和自信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并没有好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成为对自己的孩子而言“足够好的”父母 ——足够好,给他们正确的应有的指导,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争取得到自己想要的,让他们自己去了解,当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究竟必须知道并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
    有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大棒加萝卜的政策对待自己的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则是父母们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些情感上的冲击。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另外的一种样子 ——他们是出色的,并且借由自己的行为向我们证明,我们是最棒的父母。然而,事实的情况却是,有些我们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到。有些父母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由于没有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没有接受并鼓励他们的兴趣,自己的性格和行为被孩子给予差评。针对这种情况,父母们绝对有必要接受他人的指点并进行认真的自我反省,正确看待存在于自己与孩子之间的阻力,并努力克服这种阻力进而成功地与孩子互动。 成为“坏”父母,有一件事情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面对孩子的侵略性,“坏”父母们应该摆出接受的态度,他们的反应也应该是具有建设性的。不过,什么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件事也没有例外。成为“坏”父母的第一步 ——应该正确认识到,孩子,即使是由自己身体中剖离出来的孩子,自脱离自己身体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是独立的生命体了,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有自己的利益,而这些利益不可能永远和自己的一模一样。孩子们想要按照自己的利益行事,也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就像作为父母的大人们也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一样;尽管有些喜好或者按照喜好行事所造成的后果是值得商榷的或者甚至是有问题的。由于年幼,孩子们通常会有一些十分单纯的愿望,但是当他们表达出这些愿望以后,几乎永远都只能得到让他们失望的答案 ——这些愿望通常就是这样,我今天不想去上学了,我可不可以只吃冰激凌而不吃水果等等。就像正要开始学走路的幼儿一样,小孩子们只有不断地借助这样的“试探步伐”,而不是一开始就接受成人社会中的各种伦理道德上的严格规范和禁忌,他们才能够理性地逐渐学会控制自身侵略性的能力,尽管这种侵略性在最初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事物。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最重要的,为此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所以在他们眼中,无论孩子做出什么事都是“情有可原”的,他们支持或纵容孩子们所有的举动,并利用这样的态度和方式来避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但是最终结果却往往让他们失望,他们的行为为孩子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另一些父母则选择冷酷地拒绝孩子们的要求,用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们;还有一些父母,他们视孩子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为孩子对自己的敌视和反抗,所以极早采取行动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最终导致孩子养成独立自主性格的机会被扼杀于萌芽状态。走了这三个极端的父母大有人在,但总的来说,这三种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在现代社会中,一方面我们对孩子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又冷落着他们(至少从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这一点上来讲,的确如此);另一方面我们又在过分地宠溺他们,毫不夸大事实地说,正在这样做的父母绝对不在少数,还有很多父母还正在尝试着这样做。在知道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演变成了一场赤裸裸的权力争夺战以后,现代的很多父母希望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能走向另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关于存在于年轻人与老一辈人之间的战争,特奥多尔 ·冯塔纳( Theodor Fontane)用一首简短的小诗对其进行了概括:

  年轻人对我们而言是一种令人费解的生物
    他们是否离帕纳塞斯(希腊山名,古时作为太阳神和文艺女神们的灵地,这里指青年人在文学方面取得成就)更近了
    他们控制着整个舞台,他们出现在舞台之上。存在“辈分之间的战争”吗?
    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中,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巨大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促使男人和女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走在一起,如从一次偶然的晚间约会到建立长久的夫妻关系。尽管结婚人群的数目有不断减少的趋势,但是婚姻还是依然存在,婚姻的双方还是会作为一个团体,去进行孕育孩子的工作。但是,即使是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双方因为避孕措施出了问题而导致妻子怀孕的话,那么这个突然出现的孩子也会为男女双方的日常生活带来一系列的不便和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现在有一段话十分流行,每天像回声一样不停地漫布到四面八方:
    伴随着第一个孩子的出生,以往享受到的“爱情的甜蜜”消失了。然后,孩子出生以前对小夫妻而言最重要的事物突然间也都变成了历史,从此以后,小夫妻们不得不相信,自己的一生都必须被改变且已经开始改变了。许多人将这视为一种自然规律。其实不然,夫妻双方之间的爱依然存在 ——只是他们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地放弃了对爱情的希望。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然而受到损害的却是夫妻双方之间的关系。这种情况是十分可悲的,但更可悲的是,很少甚至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种情况。 ①
1981年出版。有趣的是,马里特将自己对孩子出生以后夫妻之间关系变化的思考与《格林童话》中《汉斯和格莱特》这个故事联系了起来(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自己的一对儿女遗弃在森林中,企图抛弃并扼杀他们)。这个童话故事可能是如今流传下来的最早涉及父母与孩子之间剧烈冲突的文学作品了,这个“小哥哥和小妹妹的故事”将不同辈分人群之间的冲突和战争鲜明地摆在大家的面前,为大家展示了一个颇具戏剧色彩的案例。 另一个表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冲突的十分著名的例子是俄狄浦斯( .di-pus)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断地被人们传诵、加工、分析,从西格蒙特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到托瓦尔特 ·德特雷福仁( Thorwald Dethlefsen),这个故事从来就没有被人们淡忘过,并且现在还有一大批人前仆后继地踏入研究这种现象和问题的行列。俄狄浦斯这个故事中充满着残忍的元素,故事本身也十分罕见。这个故事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演变出了不同的版本,细节上有不少差异,人们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注释也各不相同,但是忽略掉细节上的差异不计,有一件事是十分确定的:作为父母们的长辈也会对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曾经有人为奥腊国王做过预测,他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这位强势的君王为此感到十分害怕,为了不让预言成真,他命人将自己的稚子扔到了野外,并且孩子被抛弃时,双脚还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在古代的部落氏族群体中,人们一直用这种方式来完成弃婴这项工作,这种方式在古希腊时期尤为盛行。当奥腊国王想要杀死自己的孩子时,为了不“染脏自己的双手”,他采用了一种间接的方式。从遥远的古代开始,父母们就学会了克制一些自己都不想正视的愿望(比如杀死自己的孩子),这种情况发展到现在,依然如此,不过现在的父母们想要掩饰的不是想要谋害自家孩子的意图,而是过分地执著于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
    但是上帝总是爱和我们人类开玩笑,命运中总是充满了巧合。在多年后的某一天,奥腊国王和那个被自己遗弃的孩子 ——俄狄浦斯相遇了。相遇的地点是一个岔路口,当时两人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对于自己和对方的家属关系也更是一无所知。坐在车中的奥腊国王刁难了步行的俄狄浦斯,为此成年后的俄狄浦斯出于“巨大的愤怒”杀死了奥腊国王 ——自己的父亲。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法国人类学家乔治 ·德弗罗( George Devereux)更倾向于喜欢讨论贯穿事情发展的“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而不是先后受到来自自己亲生父亲两次攻击的俄狄浦斯。来自纽约的心理分析学家马丁 ·伯格曼( Martin Bergmann)则指出:“有人认为导致俄狄浦斯弑父这个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俄狄浦斯的恋母情结,那是因为他们忽视了或者看轻了父母对孩子的攻击性尤其是父亲对自己孩子的攻击性。对于自己的孩子,父母们要比我们想象的残忍,他们会有杀死自己孩子的冲动,而这种冲动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父母们却是清楚知道的。父母们总是向孩子们展示自己对他们的爱,其实这种爱有时并不纯粹,有时则是被夸大了的。更为恐怖的是,父母们有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杀戮的欲望。 ”①杀戮的欲望?这种说法肯定会让绝大多数的读者感到震惊,并且难以相信,因为这离我们的真实生活实在是太远了。有时,孩子们的某些行为的确会让我们难以忍受,伤害到我们,我们也会为此感到精疲力竭,觉得他们太过分,但是 ——杀戮的欲望?听到这种说法,几乎所有的人不假任何思考就会立刻回答道:让我们仔细地翻阅一遍世界史吧,“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看这样的事情会不会真的发生过。你可能会说,俄狄浦斯的故事只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汉斯和格莱特的经历则只是一个童话故事,这些文学作品可能都来源于生活,但是都有被刻意夸大的嫌疑,所以不足以作为例证。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圣经》吧,这本书经常会涉及信奉基督教的欧美等国的历史。论及其内容的广泛,再也没有第二本书可以和它相提并论了。
——例如《新约全书》中,存在于奥腊国王与自己的儿子俄狄浦斯之间的生死冲突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与之类似甚至情节更严重的都有不少。以亚伯拉罕为例吧,上帝为了考验他的忠诚,就残忍地命令他将自己的儿子以撒杀掉(虽然上帝只是为了试验他,但是亚伯拉罕却不知情,他真的打算将自己的独子杀掉),而亚伯拉罕就像是米尔格拉姆实验 ①中的实验对象一样顺从,他听从了上帝的命令。最后如果不是上帝派了一个救赎天使落在他的胳膊上阻止亚伯拉罕的行为,以撒将过早地去见上帝了。根据《圣经》中明文记载,上帝自身难道不是一个典型的专横霸道的暴虐的父亲吗?他总是用阴险恶毒的心思来对待自己的信徒和子民,以折磨他们为自己的最大乐趣,他甚至可以被评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暴虐狂。“因为我,你的主人,你的上帝,是一个善妒的神”(《摩西五经》第 2条)是出现在《圣经》中的一条教义。不光是这样的教义,耶和华的行为也是如此:前面刚刚提到过,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虔诚,他要求亚伯拉罕将自己的独子作为献祭品。耶和华过分的行为还不止如此,由于大卫一个人犯了错,他就迁怒于大卫所属领地内所有的人,让他们遭受瘟疫的迫害,而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数以万计的人失去生命;他因为拉麦说了“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而对拉麦予以惩罚,还因为他人的不顺从而对他们进行迫害。直至“将他碎尸万段”,上帝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的无节制的父亲,他自大地说道:“我创造了光明、我创造了黑暗,我创造了和平,我创造了灾难,我是创造了一切的神。”创造我们人类历史的就是这样的一位先祖 ——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有关他的神话传说中,他始终以这样的形象出现。  从耶和华到亚伯拉罕和以撒,从奥腊国王到俄狄浦斯,从汉斯和格莱特到现在我们从报纸中看到的那些被自己的父母害死的孩子,这一切都说明了什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本身就是一场旷日持久古来有之的战争吗?
    事实上很多实例都证明了这一说法的正确性,不管是在“黑暗的中世纪”,还是其他任何一个过去的时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甚至战争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近现代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让我们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个角度出发,仔细看一下世界史吧,我们可以立刻发现,很长时间以来,双亲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是缺失的 ——前面提到过的那个莫扎特和自己长子的例子即是最好的例证。
    “孤儿院”出现于中世纪末期,是近代社会的产物之一。暂且不考虑其中的恶劣条件,孤儿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国家参与到这项事务中来以后,孤儿院的数量又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①最早的孤儿院出现于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在这些孤儿院中最著名的当数弗洛伦的“无依儿童收养院”了。但是无依儿童收养院并不是最早的针对无依儿童的机构,因为在这种机构出现以前,其他性质类似的组织就已经存在了。早在 1160年的时候,居易 ·德·蒙彼利埃( Guy de Montpellier)就建立了圣神医院骑士团,该组织的遵旨之一就是要收容照顾那些无依儿童。后来这种组织逐渐多了起来。在意大利中部有一条河流名叫台伯河,但是不同于其他的河流,这条河中流动的除了水以外,还有不计其数的儿童的尸体。当时的教宗英诺森三世(Papst Innozenz III)乍然看到这种景象以后几乎可以说是被惊呆了,于是他立刻将居易 ·德·蒙彼利埃这个骑士团的创办人召回到罗马,在罗马的撒西亚,蒙彼利埃在教宗的授意下先后又组织建立了圣神无依儿童收养院和圣马丽娅无依儿童收养院。在欧洲的其他地区,与之类似的慈善机构也相继出现:“被抛弃在社会慈善机构门前的婴幼儿不光有非婚生的私生子,还有很多合法的婚生子女 ——其实这种残忍的做法和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 仅仅在 1760年这一年,巴黎所有被抛弃在医院中的婴幼儿中就有 15%是一个世纪过去了,这个数值仍然没有任何降低的趋势或迹象。已婚父母抛弃自己孩子的原因,除了可怕的贫困以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说他们用冷漠的可怕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 ”①
    年的时候,有 25000个弃婴被安置在圣彼得堡弃婴收容院中,并且每年都还有 5000名新进弃婴。在这个收容院中,共有 12名医生和 600名护士,代替抛弃自己孩子的狠心父母们照顾看护这些婴幼儿。但是即使有这些人的看护和照顾,也会有 30%~ 40%的婴儿在来到收容院后的六周内就死去,只有三分之一的弃儿能够存活下来成长到六岁。 ②
    上面列举到的史实和借用的真实材料给读者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应该是,作为长辈的父母竟然可以对自己的孩子残忍到这种地步,更让人震惊的是,上千年以来,这种状况都没有发生改变。有些存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战争,通常是由父母们挑起来的,然后孩子们来承受战争的恶果:这与屠场和献祭台有什么区别呢?在屠场或献祭台,白发苍苍的酋长、侯爵、将军或任何其他的类似的首领人物将群体中年轻的成员作为祭品献给神。 1795年,以马利 ·康德( Immanuel Kant)在自己作品《论持久和平》中曾连续两次用到了一件逸闻趣事,这件趣闻似乎给这位来自科尼斯堡的终生没有子女的大哲学家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一位保加利亚的公爵和一位希腊的国王之间发生了一些纠纷,但是希腊的国王不想通过发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这次纠纷,而是想用一个友好的赌约将这次的矛盾化解掉。面对这种情况,保加利亚的公爵回复希腊国王时说道:‘一个拥有铁钳的铁匠会借助手中的钳子去取炉火中滚烫的铁块,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拿’……”

 保加利亚公爵那句看似嘲弄的话其实正中要害。现实生活中,孩子就像是铁匠手中的工具 ——钳子。只有借助钳子这种工具大人们才愿意去碰触火,而这些火还很有可能就是这些大人们点起来的。现在的情况和康德时代的情况没有什么两样,举例说吧,萨达姆 ·胡赛因曾经和乔治 ·布什以及玛格丽特 ·撒切尔都是盟友,但是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乔治 ·布什和玛格丽特 ·撒切尔就要求并强迫萨达姆从被自己占领的科威特撤军,并声称萨达姆 ·胡赛因为“一切罪恶屠杀的根源”,甚至要求处死萨达姆。抛却政治利益,他们的这种行为同时证明了,老一辈的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必要时处死后辈的念头。
    由于种种原因,我并不宜在这里向大家详尽地解释,为什么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父母们对自己孩子的关注可以出现如此大的变动 ——但是有一件事却是十分确定的,那就是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怀有恶意这种现象曾经出现过,以后也将会继续存在;还有一件事也是确定的,对于由自己一手拉扯大的、即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接替自己的孩子,父母们在关心他们的同时,也会对他们怀有憎恶之心,残忍和暴力将伴随着关爱同在;无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在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这种关系也永远不可能是绝对和谐、没有任何冲突的。
    人类的基因造就了人类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和性格,而在这些行为方式和性格中,十分具有特色的则包括了人类的“哺育天性”。但是在很久以前,这种生来就有的天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人们遗失了,或者这种天性已经发生了改变。人们佯装不知道自己身上还拥有“自私的基因”,为所欲为。在这种价值观念的驱动下,一些罔顾人伦的惨剧也发生了。 1995年 6月 6日,年仅 20岁的美国女人珍妮 ·贝恩 ·杜克用安全带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扣在了温度过高的汽车中。珍妮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自己能够不受干扰地参加一场聚会。这两个小男孩一个只有两岁,一个三岁。八小时后,珍妮从宴会离开的时候,那两个小家伙早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①珍妮做出这种事情,已经不是有没有“母性”的问题了,或许,她在潜意识里就想摆脱这两个老给她找麻烦的小家伙了,她早已动了杀死这两个孩子的心思。在不同辈分人群之中,人们犯下的罪行各种各样,而这些罪行又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长辈的父母对作为晚辈的孩子使用暴力;与之对应的另一种则是作为晚辈的孩子对作为长辈的父母使用暴力 ——后者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家庭暴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媒体中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和评论也屡见不鲜,在本书前面提到过的“恐怖的孩子”就属于这一范畴的内容。
    孩子对父母的攻击性不光表现在直接的肢体攻击、想要杀死自己的父母上,更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方式是贬低自己的父母,贬低他们的想法、愿望和感觉。 1376年的时候,教宗格列高利十一世( Papst GregorⅪ)决定将阿维尼翁流亡教廷迁回罗马,为了劝阻他,“他(教宗格列高利十一世)的父亲纪尧姆 ·德 ·博福尔伯爵( Guilaume de Beaufort)跪在他的脚下祈求他,但是格列高利十一世却一脚将自己的父亲踢开,并且毫无怜悯之心地引用了《圣经》中《诗篇》里的一段话:‘这儿写着,用对待毒蛇的态度来对待他,并将这个蛇妖(东方神话传说中看人一眼即可置人于死地的蛇精)狠狠地踩在自己的脚下’……” ① 1105年的时候,德意志圣神罗马帝国的皇帝海因里希四世(HeinrichⅣ)被自己的儿子囚禁并剥夺走了手中的权力。这位君主也曾“主动跪在自己儿子的脚下,祈求着自己的儿子,但是他的儿子却完全不考虑自己父亲应有的权利,这个残忍的人甚至不屑于向自己的父亲流露出任何多余的神情,对于自己父亲的请求,他只当做没有听到……”。②
    据社会历史学家所知,中世纪时期,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以及他们对对方的憎恶感觉可以发展到让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与今天的种种情况相比,中世纪的一切似乎都更加的公开和不加掩饰。父母和孩子之间对权利的争夺从未停止过。发展至今,只是情节上少了一些戏剧性,形式中少了一些悲悯的元素,但是这些经历和发生的事情不会比中世纪社会中出现的少。

  “‘有时候,我甚至希望他的自杀尝试真的能够成功。’一位母亲含着泪这样说道。这位母亲正在谈论的人是自己 14岁的儿子拉尔斯,母亲认为正是拉尔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水深火热,如同生活在地狱之中。来自儿子的蔑视、咒骂和殴打是这位单身母亲的家常便饭。这位母亲并不是唯一一个被这样对待的人。对父母施暴这种事情在今天的社会上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通常,施暴者都是家中的男孩子,他们用殴打、咒骂和其他各种各样‘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来对待自己的父母。‘村子里的人都对我指指点点,因为我没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一位来自斯瓦本地区的名叫伊尔卡 ·霍夫里希的母亲说道。每一次父母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抓住管教孩子的适当方法……” ①
    霍夫里希女士的说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父母们害怕失败导致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并为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如果父母们能够正视自己与孩子之间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关系 ——毫无疑问,所有的父母都在承受着这种关系带来的折磨 ——那么让父母接受自己的矛盾心理和负面感觉也将变得更容易。在这里和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带领父母们认识到,当自己受“负面感觉”影响时,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冲动。这种认识不是为了强调义务和责任(内聚力,尤其是爱)有多么的重要,只是单纯地让父母们正视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们经常提到的“好斗的”或“让人讨厌的”情绪,例如嫉妒、仇恨等等)。
    上面所说的一切,绝对不是为了向父母们证明,你们应该允许自己的负面情绪随意地滋长泛滥,而是为了指出父母应该诚实地面对它们,坦诚地和大家探讨它们。在有一些哗众取宠专以耸动新闻吸引大众注意力的媒体报刊杂志中,有一些事实会被过度夸大,而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常见冲突也会被刻意尖锐化。曾经,有一篇报道的内容让人十分震惊:宝马汽车公司的首席设计师盛怒之下枪杀了自己的儿子,而导致他盛怒的原因则是儿子沉迷于吸食毒品。这种报道通常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已经恶化到了这种地步!     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有些人想要排除自己的某些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失败以后,他们就总是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刻意地夸大。针对这种情况,心理学大师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在很早以前就说过:“越是想要刻意排除的情绪反而越容易反复出现。 ” 如果将家庭关系比作是一场持久战的话,那么父母和孩子则分别是参与到这场战争中的两支敌对军了。下面让我们再将话题的重点移回到参战的一方 ——父母这边吧。 ②究竟是为什么,作为长辈的父母要对作为晚辈的孩子们实施一系列的具有攻击性的伤害行为呢?针对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有一点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父母们害怕自己的孩子成年以后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行为:他们会和我们争夺有限的食物,当食物不足时,我们应得的那一份就自然成问题了;他们会夺走我们的皇冠和地位,必要时甚至不惜迫害我们的生命;在未来的某一天,将我们从财富、权利、地位和名誉的舞台中推出去。(心理分析学家狄奥多 ·莱克,在谈到“对遭遇报复的恐惧”时曾经这样说道。)③“对遭遇报复的恐惧”这种说法是由一位名叫 C.F.克鲁格( 1752年提出的。由于时间太过久远,他的详细名字已经被遗忘了。但是由他提出的“对遭遇报复的恐惧”这种观点却成了“黑色教育学”的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基础:你们的儿子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夺走你们的领导权,为了加强并保持你们的威望,你们可以并应该选择以暴制暴的手段来对付他们。如果不用这种方式,那么对孩子的管教将无从谈起。责打孩子时必须下手够狠,不能让他们感觉你只是在和他们闹着玩,严厉的责打会让孩子们明白并坚信,你才是他们的主人和神。对孩子的责打行为是不能停止的,除非他们已经对你唯命是从,不敢拒绝或逃避你对他们所做的任何行为,即使是恶意的行为。     现在,我们很少再能听到这种言辞如此激烈观点如此偏激的言论了 ——但是,父母们的这种念头真的已经完全消失了吗?害怕自己的孩子随时都会夺走自己手中的权利,因为“自己的时代过去了,孩子的时代已经到来”,自己已经过气了,为此心中总是充满恨意,嫉妒自己的孩子,即使到现在,这种复杂的感情仍然困扰着父母们,依然影响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公开地表现出自己对遭遇报复的恐惧以及由此引发的暴力和惩罚手段,还是因为羞愧而将这一切都掩饰起来?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从侧面反映了一个事实: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总是缺少了那一份“应有的和谐舒适”。有一件事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就像曾经的一位人类文化学家写到的一样,“人类社会中,相邻的两代人(紧紧相邻的两代人,父母与自己的孩子)总是处于敌对状态,他们之间的关系总是那么紧张,有时他们甚至会仇视对方。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又和最初的情形有关,作为长辈的父母们用专制的手段对待自己的孩子,而他们专制的行为又会引起孩子对他们的仇恨。”而父母们会这样做的原因则又可以向前追溯,团体中的老一辈(父母)成员视后辈(孩子)为未经授权就擅自闯入自己领地的入侵者,想要排挤他们,同时后辈(孩子)想替换掉老一辈(父母)的成员,将老一辈成员视为妨害自己实现雄心壮志的障碍。 ① 现在,我们经常可以从媒体上看到一些报道,报道的内容是出现在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充满残忍元素的、争夺激烈的战争场面。我挑选了某一个地区的地方报(这是这个地区唯一的地方报),仅仅在一天的报纸上,我就看到了下面的四则消息:
    周三,两个男孩子的尸体出现在上法尔茨地区的诺伊马克特县城里。这两个男孩子应该是被自己的母亲扼住喉咙窒息而死的。第一份尸检报告证实了孩子是被扼死的说法。
    菲尔特(德新社)——在寻找停车位的过程中,来自菲尔特的一位年轻妈妈将自己的两个孩子从车上甩了出去,最后导致他们严重受伤。当这位年轻的妈妈注意到自己的孩子从车中飞了出去以后,她马上将车倒回,但是在倒车的过程中,汽车从两岁的那个男孩子的脚上碾了过去,开着的车门又撞到了 5岁的那个男孩子的头部。这位妈妈也因此受到惊吓。最后三人都被送往诊所。了解情况以后,警察表示他们会以疏忽大意的名义对孩子的母亲提起诉讼。事故的起因可能是,坐在后座的某一个孩子将车门打开了,汽车在快速前进及转弯的过程中,孩子飞出了车外。而导致孩子可以打开车门的原因则是母亲忘记了开启汽车上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安全装置。
    绿恩维勒(Lynnville)(德新社)——由于连续两年来成绩都很差,一位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绿恩维勒的 17岁少年用一支小口径步枪杀害了自己的老师和一位年仅 16岁的女同学。“他当天来到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杀掉自己的老师,”来自警局的工作人员米歇尔·查普曼说道,“被杀掉的那个女孩子则是他偶然遇到的同学。”这个名叫杰米·洛兹的 17岁的少年带着枪来到学校,并将枪口指向了自己 57岁的女老师和老师的同事。与被害老师同时中枪的是另外一位女老师,年龄为 47岁,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

三分之一的美国女性都有过被虐待的经历
    巴尔的摩(联合通讯社)——三分之一的美国女性都有过被家庭中男性成员虐待的经历,而这些家庭男性成员主要是自己的父亲或伴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为巴尔的摩医药署做的一份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被虐待的女性中有大约 50%的女性年龄都低于 18岁。这项调查于 1952年展开,目的在于了解女性在家庭中受虐待的程度和范围。受调查的对象则是巴尔的摩地区到诊所内就医的女性。在所有受访对象中,有 639名女性表示,自己曾有过至少一次被家庭中男性成员虐待的经历。被虐女性中有一半都曾经受过骨折、烧伤烫伤、内伤或头部创伤的折磨。被虐待过的女性更容易有自杀倾向。
    一份警务报告显示,四分之三的暴力行为几乎都在家庭内部上演。从这份报告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推论: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暴力行为可以像家庭暴力一样,会被当事双方或至少一方主动否定或隐瞒。 ①
    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常见的家庭暴力犯罪,还尤其符合家庭中孩子遭受暴力的情况:警局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导致儿童死亡的犯罪案件中, 44%的作案者是孩子的母亲, 18%的作案者是孩子的父亲, 4%的作案者是孩子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亲人 ——在一些疑案中,作案嫌疑最大的是孩子的亲人,比例高达 11%,陌生人所占的比例仅为 4%(在 17%的儿童凶杀案中,没有人知道作案人是谁)。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儿童凶杀案都是在儿童熟悉的生活空间中发生的,在这些凶杀案中,亲人作案的嫌疑超过了 75%。”②儿童遭受到的威胁除了凶杀案以外,还有性侵犯:“与凶杀案的作案人主要是亲人不同,对儿童实施性侵害行为的绝大多数都是陌生人。那些犯罪嫌疑人埋伏在儿童游乐场、公园或者自己的汽车中,伺机作案。在所有与儿童性侵害有关的案件中,只有 3%~ 4%的案件的作案者不是陌生人。 ”③
    专业人士解释道,不管是从不断增加的暴力行为还是从越来越严重的暴力情节来看,家都成了最主要的暴力案件发生地,尤其是针对儿童的暴力犯罪行为。对此,实践家们认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总结出,我们周围存在更多的虐待事件。我们想要向大家证明的是,在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社会中,社会关系网变得越来越脆弱。来自慕尼黑社会服务机构总部的亚瑟 ·莫桑德认为,逐步恶化的经济形势、越来越高的失业率和离婚率、不断变小的居住空间,这一切不好的情况都必须要由成人们来面对,他们无法逃避。来自外部的压力让成人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随后他们借助各种各样的消极方式和手段将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在比自己更弱势的群体身上,而儿童首当其冲。 ”①
    如果父母们对自己的恐惧少一点,不要那么害怕自己会做出某些看似不合父母身份的行为,那么正视和开诚布公地谈论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也会变得容易得多;父母们坦诚地招认,自己不能也不愿“只为了孩子”而活着也不是一件那么“不合礼教”的事;父母们可以直言不讳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不满、愤怒和失望,而不用一直尴尬地隐藏着自己的情绪。父母和孩子的利益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会背道而驰,这本来就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所以父母们应该正视自己与孩子因为兴趣利益不同而引发的一些争端和冲突,因这些争端和冲突引发的感情混乱也应该是被容许的。如果父母们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的改善就前进了一大步,因为父母们可以不用担心自己的负面情绪在久经压抑后,会在某一个突然的时刻毫无预警地爆发,而他们发泄的对象则是毫无自卫能力的弱势群体     导致父母虐待孩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父母对自身角色的惧怕以及他们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但是在这些原因中,有一种因素十分明显且最为重要,那就是父母们小时候自身受到的伤害。会殴打、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来自那些内部关系并不和睦的或不太正常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受到殴打、虐待等折磨,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又会将从小耳濡目染的恶习传承下去。其实,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孩子对和睦的家庭关系特别向往,他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自己现有家庭的和谐,避免让以往的噩梦延续到现在,有时甚至都达到了苛求的地步:在他们的社会价值观中,善于交际、遵守秩序、保持和谐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现实情况总是不尽如人意,他们好不容易建立维护的东西(和谐、秩序、友好氛围)总是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冲突和干扰,为了保持已有的和谐,他们会计划用严厉的手段来捍卫自己,必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实施那些手段。早在几年前,著名的美籍精神病医师弗雷德里希 ·哈克( Friedrich Hacker)就曾注意到了这一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年幼时有过被殴打经历的父母们特别渴望家庭生活的和谐,但是当现实中他们期望的和谐落空了以后,他们会感到惊慌,不知所措。他们认为孩子们麻木不仁、残酷无情,辜负了自己对他们的信任,并因为孩子们对他们信任的辜负而痛苦不堪 ……通常情况下,那些所谓的最受钟爱的、被管教的最好的孩子也是最直接的受虐者。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他们会使用暴力手段对付孩子的机会和可能性也就越高。父母们在失控或愤怒的情况下,会条件反射式地对孩子施暴来发泄自己期望落空的痛苦。此时,暴力手段也就成了父母们最后的、也是唯一的手段了。 ”①
    在一场在洛杉矶举办的关于儿童受虐的研讨会上,哈克指出:
    存在于现代大都市中的家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家庭成员超不能分就业,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人数不断减少,家庭规模越来越小,这一切都导致现代大都市中的家庭经不起任何干扰,即使这些干扰是必然出现的,无可避免的。家庭成员不能忍受其他成员对自己独立性的干涉,不能忍受其他成员制造的噪声以及他们的无纪律性。与渴望完全不受干扰相反的,父母们又都希望得到孩子的认同,希望孩子能够尊敬爱戴他们,而尊敬爱戴他们的起点则是孩子与父母之间那种相互的爱慕和好感。人们深信和谐是业已存在的,是天经地义的。而人们对先天责任意识的猜想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他们认为家庭成员的个体利益从一开始就是可以互相协调配合的,各种各样的利益可以没有冲突、没有摩擦地共存。     在这种相互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一种恐惧,父母们惧怕孩子会将自己迫切期待、渴望已久的和谐秩序打破,害怕当这种干扰真的出现的时候,自己对此无能为力,因此会生气,甚至勃然大怒。为了解释清楚,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我们有必要将父母与孩子的利益状况和行为动机分开来研究。

 真正的成功是终点的成功,而不是起跑时的快与慢,因为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耐力赛,不是短跑;
    个性化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成功,就是每一个孩子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到极至以后的效果;
    男孩教育危机的出路与突破,从这里可以找到可操作的线路。
    我不建议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或者名校,但是我赞成男孩子可以从低起点起步。事实上,本来要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重点高中的家长,在听从我们的建议后,把孩子送入普通高中,孩子从底层开始奋斗,踏上自我发现之旅,也呈现出了后劲十足的良好发展态势。
    ——著名教育专家林格(著有《管一辈子的教育》、“杰出青少年自我发现之旅”系列等)
    于智博的人生经历之所以对学生有意义,是因为他的经历是可复制性的。
    书中的主人公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不属于优秀中的一员,但却发展得很好,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教育能够注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能够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选择;能够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能够多一把尺子衡量时,受教育的对象将迎来别样的人生。因此,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读的好书。
    本书谈到注重体育锻炼,让孩子“能从运动中体味坚韧、顽强、自信、智慧、洒脱、勇敢、团队精神”,这对于过分强调孩子智力发展的家长会有很大的启发。
    书中主人公在选择大学时不是看重名牌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因为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要什么,还有同等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这可以警醒那些认为只要进了名校就等于成功了的人。 这是一本适合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书,很有阅读价值。希望这本书能引起更多的家长和老师关注学生的教育透支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痛苦指数”,进而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或者如书中所说,如何提高软能力。
    好马蹄自扬!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告诫我们:“认识你自己。”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自我发现,正如这本书中所说,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然后自我实现。
    从来没有书像这本书那样,真正发自内心为男孩子们加油!
    现在的男生越来越妹,太需要这样的书为他们树立榜样了。还有,教育和励志书从未如此有诚意!我强烈推荐每个人阅读这本书。
    于智博能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喜欢独立思考,具有将这种思考和理想变成现实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并且总是寻求最简便最科学的方法来实现目标。这种独立思考、坚韧不拔与重视方法的个性,来自于他父亲的影响。因此,此书不仅对年轻人的成长有所激励,而且家长们也能够从中得到启迪。
    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我愿意跟读者们分享我的点滴体会。在我眼里,智博的不畏难、不言败、积极进取的心志,很值得海内外的年轻人学习。人生路上总是风风雨雨、走走停停,但雨后彩虹,拨云见日似是恒常规律。“成功需苦干”,不就是我们的座右铭吗?

书中三考GMAT的经历实在精彩。我就是考试考出来的,也考了学生很多年,从来没想过考试有这样的好处,强烈建议每个学生阅读,老师和家长读后也会深受启发。
    我不想报考哈佛,也不想上名校,但我喜欢这本书,并把它放枕边。它不仅好看,更重要的是,它心平气和地激励了我,让我从内心深处认识了一个真理:每个人都可以精彩、成功。
    什么样的人能赢到终点?如何修炼核心竞争力?尽快看这本书,尽早思考这些问题,千万不要“赢”得一时,输掉一生!
    ——著名职业指导书《开心课堂》作者开心兄弟公司总裁涂文开
    从教23年,每当见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时,总觉得这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既不科学也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并且容易对家长产生误导;所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评价单一造成的,过于追求功利。
    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经受失败与挫折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任何人的憧憬和梦想都不是直线式发展的”。书中的主人公在中国的教育模式下不属于优秀中的一员,但却发展得很好,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教育能够注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能够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选择;能够满足人的多方面发展需求;能够多一把尺子衡量时,受教育的对象将迎来别样的人生。因此,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读的好书。
    书中主人公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谢父母培养了他良好的运动习惯,感谢爷爷奶奶对他幼小心灵的尊重与呵护,我想这是中国儒家价值体系的一个小小缩影,这与西方价值观中提倡的互助与奉献是有相似之处的。
    书中谈到主人公因为家长注重体育锻炼,培养了孩子热爱体育的好习惯,使他很快融入当地的学生团队,并成为学校篮球比赛的主力,成为学校和当地社区的骄傲,正如书中所说“你能从运动中体味坚韧、顽强、自信、智慧、洒脱、勇敢、团队精神”,这对于过分强调孩子智力发展的家长会有很大的启发。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有一种从众心里,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落在别人后面,总是鼓励孩子不停地练习怎么得到与别人同样的高分,学习和别人一样的乐器,拿和别人一样多的奖状或证书……完全不考虑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和个人爱好。这种从众心里促使“早教”红红火火,促使中国的学生该玩的时候不能玩、不敢玩、不会玩,该学习时不愿学、不想学、不会学,这样的学生哪会有竞争力?
    书中主人公在选择大学时不是看重名牌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因为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要什么,还有同等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目前,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进名校,认为只要进了名校就等于成功了,但如果孩子没有利用名校的优质资源和良好学习环境的能力,进名校反而压力加大,不易脱颖而出,成功的可能性更小。
我们喜欢读成功人士的书,因为我们期望复制他们的成功。但是,太多成功人士的传记给我们的感觉是:主人公太过优秀,我等望尘莫及,最后,彻底打消了复制成功的念头,还无端增添了抱怨:“老天为何如此不公,把人家生得这般优秀,却把我生得如此平庸!”于智博的书给我们最大的震撼不是他精彩的成功历程,而是只在香港发行如此少量复本的情况下,仅仅过了三年,就已经有不同年龄的青少年完全复制了他的成功和被他激励,这几个幸运的青少年,用他们亲身经历说明了:于智博的成功确实、真的——可以复制!于智博的成功可以激励青少年!
    有时候,每个人都人生轨迹只需要一小点外力就会发生质的改变。2007年末,这样改变我一生轨迹的外力出现在了我面前。
    2007年末,我放弃武汉大学的录取,怀揣着“香港梦”成为香港教育学院的一名英国语言教育学专业学生,但没过多久我开始质疑自己的生活,不断询问自己一生的追求是什么,是恬静的大学学习氛围,还是按部就班的年复一年;是安逸的未来教师职业,还是留居香港只为拿到一个永久身份。那时候的我正在经历着第一次成长,成长是痛苦与迷茫的。此时,“于智博”这个名字巧合地名字走进了我的生活。十二年留美,从美国乡村高中生到哈佛商学院毕业生,这不就是美国梦麽?但在他一步步脚踏实地的攀登中,我发现了自己的“可能性。”
    我决定离开香港,毅然前往美国。在之后的二个月日夜中,枕头下放着两样东西,于智博的书与SAT词汇手册。从那时起,在正常上课之外,会准备雅思、SAT考试、申请学校一直到清晨两点,七点起床上早课,这样的生活持续了近两个月。不夸张地说,那本单薄的自传俨然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我心里默念,我要去美国,去那个充满可能性的地方,和智博一样从最底层开始向上爬。寻找自己的梦,跟随自己的心,追求自己的理想,做个独立的人。2008年2月,我正式从香港教育学院退学回到上海。3月与朋友共同创立了守护阳光公益(智博在书中讲了很多他做公益的事情,对我很大启发),并前往震区北川进行了守护阳光的第一次公益行,2010年是守护阳光的第三年。
    之后,幸运的我被所有申请的美国大学录取了。而在我已经做出了去位于明尼苏达州的天主教圣约翰大学(SaintJohn’sUniversity)后,意外地成为了新加坡管理大学(SingaporeManagementUniversity)2008年内地唯一转学录取的学生,但最后我还是决定离开华人文化背景,坚持自己的美国梦。2008年8月,我开始了留美的学习。
    我还记得智博书中的一件事,1美金买车,车不能用,但因此就了解到了美国车辆过户的流程。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在我2年多的学习中我一直都没有忘记。2年中,怀着如此的对世界的好奇心,我从一个厌恶旅途劳累的人变成了每个假期都一定独自周游美国的人;与智博一样我在第一年末申请成为了一名学生宿舍管理员(ResidentAssistant),管理一个楼层的一年级美国以及国际学生。2009年9月,我参与大学学生参议院竞选,成功以45%的选票击败其他四名美国参选人,加入圣约翰学生参议院,成为圣约翰历史上第一名中国籍学生议员。参与学生政治,让我第一次体会到民主的意义,选于民,服务于民众。2010年我获得了连任。2009年10月,看到智博在密歇根开拓第一届中国供应链论坛,我也与圣约翰的同学开始了明尼苏达中国商业峰会(Minnesota-ChinaBusinessOpportunityConference)的筹备工作,峰会将在2010年10月开幕。2010年夏天,在经过了长达将近半年的联络、申请以及等待中,强生中国、通用磨坊以及花旗银行给来了期待已久的暑期实习机会。最后,综合考虑,我选择了两个月在花旗银行的暑期实习,终于与我敬佩的智博在花旗成了短暂的“同事。”仍然是2010年夏天,我被北卡罗纳大学,明尼苏达大学Carlson商学院,德州奥斯丁大学McCombs商学院以转学生的身份相继录取。在又一次的抉择面前,我最后选择留校,虽然这次我没有执着地追随智博的转学足迹,但其实这样的决定才让我发现智博的书告诉我更多的不是如何重复他的路去成功,而是如何探索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并做出决定后坚持地走下去,追求心中耽误属于我自己的“梦想。”
    记得智博在2010年离开美国前往巴西花旗时候的一小段话,“十二年来,从一个乡村高中生到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从一个农场牛仔到华尔街银行家,从一个男孩儿到一个男人,是时候让我继续下一段人生的拼搏了。”
    守护阳光、宿舍管理员、参议院议员、花旗银行实习、中美峰会,如果没有辍学香港、留学美国的坚决,这一切或许一辈子不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而一切都有因为这一本书,一个人,一段故事,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在大三门槛上,这又将是紧张忙碌的一年,困难,未知,挑战,我选择追随自己的心,迎难而上。
    当初我是抱着一副好玩的心情来阅读于智博先生写的书的,并没有想到这本书后来会对我人生有这么重大的影响。这本书,若单论文笔而言,作者与众多名作家相差甚远。但这正是这本书的优势,他没有任何修饰,胜在够真实朴素,智博在书内如实呈现他当年如何孤身一人,远赴美国求学,最终顺利完成学业,在戴尔公司任职,之后更努力超越极限,三考GMAT,步入美国第一学府的经历。作者虽没有妙笔生花,但在文字之间所流溢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深深地触动了我。当时我已经随父移民美国,刚从高中毕业不久,学业很不顺利,不知未来的道路何去何从?于智博先生的书刚好给我一个指示:天无绝人之路,身处逆境越要奋发图强。同样身处异国,于智博先生锐意进取,不断挑战自我,即使是身处低谷,也毅然面对困境,不做无病之呻吟的斗志对我触动甚大。看过智博的书后,我突然来了一股劲,觉得人生不应活在懊悔过去当中,应当勇敢面对未来,追逐梦想,才不会浪费青春。我于是决定报考上大学,由于成绩原因,我没有报考当地名列前茅的德州大学,而是报考了德州农工大学,贝勒大学和德州州立大学。在等待录取信期间,更受到了智博图书的鼓励支持,去探访三家大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至今仍记得智博的一句话:不要让学校选你,而是你选择学校。当智博踏上哈佛大学门前,迈向他梦想之时,我也进入了贝勒大学,成为芸芸学子之一,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贝勒大学三年期间,我时时翻阅智博的书,不断鼓励自己,以智博为榜样,完成自己的大学之梦。机遇是靠自己争取,如果自己都没尝试就放弃了,损失的是自己。在贝勒大学这几年,受到智博图书的鼓舞,逐渐找回自我和找到自信,在学校的成绩不断上升,三年里,我成为PhiAlphaTheta荣誉会员之一,名列学校TOP15%和dean’slist(类似于优秀学生奖),受到众多荣誉学会诸如GoldenKeyInternational的会员邀请,并向自我挑战,成功拿到历史和经济两个学位毕业。在我登上台前,拿我的毕业证书那一刻,恍如一场梦,难以置信我竟然做到了。 这一切起源于智博的一本书,因此尤为感谢作者。虽然如今是21世纪,中国留学生多如牛毛,作者的经历似乎众多海外学子都经历过,但是却很少有人不添油加醋写下和如实地记载他们在美国的人生旅程。初读作者的作品时,不禁令我想起之前在网上看过的周总理在日本的日记,虽有所区别,但文字散发出来的那股锐意是相同的。不管做什么事,就要全力以赴,宁可跌个头破血流,也要有不达目的,誓不回头的气势。或许这就是智博的父亲在书中所倡导的做人要有一股霸气。
    当我还在操场上与同学打打闹闹的时候,他已经受聘于世界第一大电脑DELL总公司,成为了统筹计划高级分析员,年仅21岁。
    每当我学习疲倦的时候,我都会打开书来翻一翻,当作是精神的调和剂。次次读这本书我都是怀着轻松的心情,仿佛作者就站在我的面前,与我对话。
    本书介绍了作者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在DELL总公司的工作,通过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及自身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体会,没有一种作者高高在上的感觉,无形中给读者树立了一个榜样的精神。
    整本书中,对我启发最大且最有价值的便是作者进取哈佛的过程。为了成功考上哈佛商学院,作者放弃了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那种为了目标、理想而舍弃一切无关紧要的精神令我十分佩服。
    初次考试550分的大败令作者十分失望,但灰暗过后有重振旗鼓,从失败的地方有坚强地爬了起来,并且告诫读者:轻敌就是笨蛋。正是如此,看似简单的知识便草草了事,最终必会栽倒与那里,对待学问可不能马虎。
    作者为了能专心应付好第二次的,硬是停止了一切的娱乐活动,甚至连周六周末的休息时间也贡献了出去。看到这里,我扪心自问:要是换成了我,我能否像他一样坚定?过不久,我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我才不要像他一样!我要比他更坚定!
    当两次重要的考试都大败而归之后,若还能硬着头皮站起来,做到屡败屡战的话,那才叫绝。但是这本书的作者——于智博哥哥他做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以720分成功迈入哈佛的大门,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赞叹不已。
    就如书中所言:“天降大任必苦其心志”,我明白,以后的道路会有许多挫折,但我不会放弃,我会以哈佛哥哥为榜样。 深圳市海湾中学7(5)班伍汶奇
    我很幸运地在图书还没有印刷前看到了这本书的草稿,从留级在小学到GPA3.7,从倒数在初中到GMAT720,从美国最小级别的乡村高中到哈佛商学院,于智博哥哥在学习方面的成就确实可圈可点,他所付出的令人敬佩。但学习成绩难道是评为密西根州立大学的最佳学生和敲开哈佛大门的唯一途径吗?我看到远远不是这样,于智博哥哥精彩丰富的各种经历也占据其中的一部分,甚至份量比学习成绩还要重。
    很多存在误区的想法都认为,学习成绩就是学生们的命根。特别是在国内高考一考定终身的逼迫下,很多学生虽然并不看重分数,但也不得不为了自己今后的人生而废寝忘食地去学习。于智博哥哥在小学和初中学习成绩都不理想,但到了高中和大学,却成了一名被同学尊重的优异学子。当然一部分源自于后来他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丰富多彩的经历。从仅仅为了一千多美金而在暑假里干了将近2个月的农活,到为了获得一份每小时仅7美元的工作而在面试地点冒雪苦等一小时,再到在学校带领大家成立中国物流论坛……正是这诸多令人羡慕的经历成就了他的梦想。有的人会想,不就是在农场里干农活,在应聘门口等1小时吗?这些事不谁都能干吗,哪里有学习重要?我想这就错了,2个月,每天8小时的农活,仅仅为了每天平均下来还不到10美金。8小时在外面的暴晒,仅仅为了这连吃顿饭都不够的工资,值吗?很多人干了几天就受不了而退出了,觉得工资太低。但于智博哥哥所看到的并不是工资,而是宝贵的经历。现在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哪有机会干农活?这里既能使用平时没见过的机器,又能享受在乡村生活的简单和平静,不仅锻炼了自己吃苦精神,之后还能自豪地为自己的简历填上宝贵的一笔,又小赚了一桶金,这何乐而不为呢?
    这本书让我不断思考,课堂学习固然重要,但我不会让它成为我的一切。更重要的是,我要利用课余时间来丰富我的经历,让我的人生像于智博哥哥那样,变得多姿多彩。于智博哥哥成功的人生激励着我,让我向着标杆直跑,我明白了成功的人生不光是拥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更要有精彩的人生经历。
    这本书激励我们这些普通高中的学生!尽管我们没有考上重点学校,也许我们输在了起跑线上,但是,我们可以去创造节节上升的人生道路。我不再自暴自弃,我也是有希望的,相信总有一天,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人生经历,我都会超过那些瞧不起我的同学,到那时候我也写一本书,并且我一定会署名。
编辑寄语:让孩子以最真实的方式成长
    大多中国孩子从小都把硬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放在第一位,所谓软能力或者素质的培养,都是锦上添花的摆设,一方面觉得用处不如硬能力大;另一方面,觉得软能力到成年后培养来得及,也只有那时候才用得上。
    而本书的主人公于智博恰恰相反,小时候把培养软能力放在了首要位置,成年后才开始培养硬能力。看了他的事迹,最大的感觉就是,他什么都没失去,而那些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们,他们失去了太多几乎再也找不回来的重要东西。根据那些“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于智博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典型,这也是我们出版这本书的理由——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典型了!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麦道卫来北京讲课的时候,每场都是爆满,会上有一个家长提出一个问题:“我很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可是又担心会耽误他的功课,将来考不上好大学,请问我该怎么办?”麦道卫说:“我不了解你们的国情,不好惘然评判,只是提醒你一点,‘请想清楚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希望他名校毕业还是健康幸福?’”
    为了高考,为了在将来狭路相逢时取胜!这些孩子从小丢弃了所有爱好和快乐,只为应付没完没了的考试。而残酷的就业危机又告诉他们,社会还将考很多学校从来不考不学的内容,而这些考试内容才真正决定他们的命运!到那时候他们考不好,通不过怎么办?更不要说将来的婚姻和人生,又会考多少、他们从小一根筋地只顾学习所谓知识,而从来没有学过和想过的问题?!那时候他们考砸了,谁来救他们?
    这是最幸福的一代,他们的前辈所顾虑的没学上、缺衣少穿的事情,不再是他们童年的苦难;这是最可怜的一代,他们吃了那么多营养食品,学了那么多前辈没有学的知识,却没有获得健康的身体和生存的技能。他们没有吃劳力的苦,却吃尽了劳心的苦!
    对此疑问越来越大的人们开始寻求其他出路,于是出现了上面的问题。这是几乎每个迷茫中的家长和孩子都希望找的答案,韩寒和李想似乎是很酷的榜样,可是他们几乎没有复制的可能。许多教育专家开始著书立说,提醒家长,回归教育的本质,但是家长们害怕尝试。因为,他们只有看到每天孩子乖乖地在做作业,考试排班里前几名才心里才踏实。如果别的孩子都在努力“学习”,只有自己的孩子在“玩”,家长们心里会非常慌乱。所以,起初看到这个书稿的时候,我避之唯恐不及,以为又是一个如何从胎教时就抓紧训练的常春藤“英才”。后来由于种种缘故,我深入了解于智博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的激动,因为这是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榜样,是一个可以复制的榜样,是一个可以激励孩子的样板而不是一个只让人艳羡的明星!
    我们提前做了一些试读本分发给家长、老师和学生提意见,难得一致地,家长、老师和孩子们都爱不释手,很多家长都为自己孩子以于智博为偶像而高兴!
    他是一个典型的放养成功的例子,虽然不多见(因为几乎没有家长愿意放养自己的孩子,他们太执着于计划孩子的未来),但确实太有启发性了。
    和国内很多上哈佛这类常春藤名校的孩子不同的是,那些孩子能上常春藤名校,是父母精心策划和培养的结果。他们的父母有一箩筐教育经验,而智博上哈佛却是他自己在23岁时思考计划出来的。
    于智博一上小学就被分在了谁也不愿意去的体育班,还留过级,可以说,犯了很多人心中孩子成才的大忌:
    (4)并非聪明过人,考GMAT第一次只考了550分,还不如不复习的人考得好,考了三次才考过。
    但是,没有特殊背景的他,却实现了很多家长精心策划也不一定能实现的哈佛梦,本书披露这些细节,并不是告诉你另一条通向哈佛的路,而是希望用这个家长容易接受的案例,提醒执着龙凤梦的家长和孩子们:即使你怀着一定要成龙成凤的梦想,成功的道路也是有无数条,而不是一两条。
    有一种成才之路叫等待,等待孩子进入高速成长的那一天,不管多久。不要着急,尤其是男孩子,即使小时候输得很惨,哪怕到了20岁才开始醒悟,照样来得及。那些在起跑线上着急忙慌的家长,可以喘口气,静下心来,看看书中的于智博,想想自己孩子与众不同的那一条路在哪里?
 由于尖子和精英永远都是少数,所以大部分家长和孩子不管多么努力,如果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万条路中的一种,那么注定难逃平庸的命运,更不要说还要遇到于智博这类中场杀入的黑马!
    我国的教育因为人口众多等种种原因,目前还处在计划经济阶段,容易让家长和老师一根筋地走批量生产的模块化道路。

1. 孩子,你可知道,没有一种给予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要心存感激,你要学会有情有义,懂的珍惜和感恩。想一下,偌大的世界,伴你左右有缘而行的有几人?事事感恩,会活得更快乐。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发自内心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足矣。

2. 母爱是为儿女成长累白的丝丝鬓发,母爱是怕儿女担忧撒下的善意谎言,母爱是天底下最温馨的爱,母爱是人世间最圣洁的恋。祝天下母亲安康,母爱无疆!

3. 在新的学期里,世豪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健康快乐!学校家庭共同配合!

4. 航航尽管成绩有所提高了,但是她的缺点还是没有改掉,作业不自觉,脾气很不好。我们真希望她能彻底改掉这些毛病,那你的成绩会更好!

5. 希望你一生平安,幸福,像燕雀般起步,像大雁般云游,早日像鹰一样翱翔。

6. 始终像你并不需要钱一样工作;始终像你从未受到过伤害一样恋爱;始终像没有人在注视你一样跳舞;始终,始终像你住在人间天堂一样生活。

7. 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会帮家长解决问题。但在学习上总是不用功,贪玩,不用心,妈妈相信,你会改掉缺点,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

8. 你与同学们相处愉快,爱劳动,讲卫生,爱护环境,诚实勇敢,意志坚强,坚持做好两操,学习认真主动,积极思考,有时还会大胆发言,课堂练习独立完成,思维开阔,知识面广,老希望你继续努力,早日成才!

9.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这句话对大家也很有用的,记住!在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就想想它吧。

10. 孩子在小学第一学期,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家独立完成各科作业,以及按要求阅读优秀课外读物。本学期讲故事比赛被评为"故事大王"让我们非常惊喜。希望在下一个学期有更好的成绩。

11. 在这世界美好,祖国繁荣,社会安定,气象万千的岁月中,原天下所有的小朋友都能渡过一个美好的童年,都能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12. 你是一个机灵. 可爱的小男孩,这学期你的进步很大,能认真听讲,有时还能积极举手发言,绘画比以前有进步,你的手工做得很棒!,不过,有时候还比较淘气,不能管住自己。就要上小学了,如果你能严格要求自己,那就会更能干了。

13. 莲莲在第一学期各门学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是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教育,希望第二学期学习更认真努力,争取各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14. 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妈. 爸,每时每刻地都关心爱护着你。虽然你在这学期中没有进步,但我还是希望你更加努力学习,注意学习方法。把成绩搞上去,同时还要注意身体,上学的路上注意安全。关且更快地加入团员。

15. 你在期中考试时克服了疾病带来的痛苦,坚持参加了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妈妈非常 佩服你,希望你今后更加努力,妈妈会全力帮助你,支持你!让我们一起进步。

16. 成年意味着独立,三个月后你将离开我们,独自前往一个陌生的国度学习和生活,这将会可能成为你人生的转折点。我们佩服你的勇气并羡慕这个令人激动的机会。此时此刻,我们从没像现在这样更加希望你知道我们是如此的爱你。

17. 爱国不是背诵政治口号,爱国要从你身边做起。自尊自爱,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保持环境整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上完厕所要冲洗,不随地吐痰,按顺序排队,如果你还不知道哪种国货是比较能用的至少要提醒你的父母不购买某国家的产品。(孩子,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国家,如果我写明了,就贴不上去了。现实有时是无奈的,越是这样越要更加爱我们的国家)。

有这样故事:一个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之后,迎面又见到两扇小门。一扇门上写着:美丽的;另一扇门上写着:不美丽的。他推开了美丽的门,又见到两扇门??就这样,男人一路走下来,又推开过年轻的善良温柔的有钱的忠诚的勤劳的文化程度高的身体健康的有幽默感的等九道门,当他推开最后一道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你追求过于完美了,请你到大街上去找吧。原来,他已经走到了婚介所的后门。男人的失败在于他过于追求完美。其实,在高中阶段,很多同学的失败也与过分苛求完美不无关系。一个人将目标定在分上,要求自己时时得分,他可能更多的时候要面对失败。对于中学生来说,过多失败的结果不仅不能带来成功,反而会导致自信心的丧失和学习积极性的低落。处在高中紧张的学习阶段,这种不良的情绪和心态无疑会抑制学习的效果。况且从研究的成果来看,学习效果并不是随压力的增加而变得更好。因此,要为自己留有适度的发展空间,让自己能稍微轻松一点,不让完美成为成功的绊脚石。

19. 你上学了,老师成为你接触最多的人,你每天都仰视着讲台上衣冠楚楚的他,眼神中充满敬畏。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老师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高尚,也有老师龌龊,甚至无耻。他尖刻地批评你,用恶毒的语言在众人面前伤害你敏感的自尊,甚至野蛮地掴你耳光,殴打你,在你父母面前说你坏话,向你的父母赤裸裸地索要财物,讨取哪怕只是一点点的便利。

20. 你曾为考了一百分而欢呼雀跃吗,那你肯定也为考得不理想而悲痛欲绝过吧!你觉得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关注你的考分,都只关注你的考分。你觉得游刃有余还是焦头烂额?可是我要告诉你,考分真的不是生活的全部,雀跃也好,沮丧也好,就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你努力了,快乐地生活吧。

21.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沉下一颗心,以不变应万变。

22. 希望韩煜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上课专心听讲,改掉粗心马虎的毛病,跟同学们相处愉快,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妈妈

23. 天津卷:好男人是女人的一面镜子,让女人不失纯真,更加睿智。好女人是男人的一面镜子,让男人充满自信,更加成功。好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懂得人伦道德。

24. 半年的小学生毛丫长大了不少,也在老师的教导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好样的。你不是个特完美的孩子,爸妈只希望你能快乐地生活和学习,快乐地度过自己的童年。

25. 愿你在这短暂的学习时日里,获得高超的本领顽强的意志博大的胸怀;像赛马一般,越过一道又一道高栏;让生命扬帆前进,驶向碧波滔滔的大海。

26. 老师很喜欢你,你知道吗?因为你热爱班集体。虽然父母收入不多,但你能把自己的一点零用钱攒起来帮助家庭,你是一个助人为乐. 懂事的孩子。在学习上你还要下苦功,千万不要辜负家长. 老师的期望啊!

27. 你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但不善表达的男孩,你有思想. 聪明。在班里你团结同学,劳动踏实,有集体荣誉感。在学习上你能认真听老师上课,作业能按时完成。老师记住了你的优点。老师希望你在学习上再刻苦些,对不会的问题要大胆地问,注意学习方法。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28. 虽然平日你默默无闻,却看得出你样样要强,你用实际的行动证明,你无愧于班干部的称号,你用点滴汗水,浇灌着成功的花朵,你爱好写作. 唱歌。你有助人为乐精神,但你还有不少缺点,同学们正以更高标准要求你。愿你扬长避短,我永远是你忠实的朋友,我会做你的有力支持者!

29. 你是一个聪明好学. 活泼热情的好女儿,生活上已基本自理,不仅学会自己穿衣. 吃饭. 洗澡,而且还能帮爸爸妈妈扫地,洗衣服,买早点等等,我们可以享福喽!学习上,积极主动,对新事物有浓厚兴趣,成绩大多让我们放心,如果你能学习更认真,与朋友相处更大方,我们就更喜欢你了。

30. 你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小姑娘,性格开朗又独立,有个人思想,也相当地倔强,对很多事情能够一笑置之,不会斤斤计较,有责任心,做事踏实,聪明机智,学习成绩优秀,希望在学校上课能积极举手,大胆发表个人意见,课堂练习完成得又快又好,老师希望你能积极地融入集体,快乐地在学校里生活!

31. 在新的学期里,世豪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健康快乐!学校家庭共同配合!

32. 天道酬勤。人世间没有不经过勤劳而成为天才的。愿你日夜勤奋,早日成才!

33. 你好!我得知你的成绩在进步。我们十分高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活泼可爱的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会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进步。

34. 亲爱的女儿:你长大了,长高了。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许许多多不同的事情和问题,有甜有苦也会有泪水。但是无论遇到什么,妈妈都希望你坚强,理智,自信。愿我的墨子幸福,上进,愿欢乐永远伴随你!

35. 进入初二后明显感觉你懂事了懂得学习了,也会主动问做应该做的事情。作为父母当然希望你学习优秀成材,也希望你努力。但不论怎样,你如果努力了,付出了,就值得我们骄傲,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是父母的骨肉。

36. 希望xx在新的学期里,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做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朋友!

37. 希望傅诗怡在新的一年中以有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多些耐心,多动脑子,胆子再大一些,在各方面都在进步!

38. 希望xxx在新的一年里学习习惯有大的进步,成绩与心身并进,老师与学生生活学习工作愉快。

39. 希望xx能自觉学习. 看书,不要再让大人催促才肯完成作业,愿他健康. 快乐!

40. 通过一年级一学期的学习,xx改掉了许多坏习惯,爱到学校去学习就是很好的表现。而且针对某一方面,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一个人默默的干上一会,直到完成!琦琦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爱说话,偶尔不高兴就乱发脾气,甚至会骂几句脏话。希望琦琦在新的一学期里,努力学习积极举手发言,改掉上课做动作,做作业粗心的小毛病,相信琦琦一定在学习上. 生活上更上一层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小学毕业家长寄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