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师生热议北大什么事情?

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继政协之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拉开了帷幕。“两会”的召开是对过去一年中国的国情进行总结,并就当下中国国情对未来进行规划 。在“两会”召开期间,延大师生密切关注会议进程并认真领悟“两会”内容。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李钟林

今年的“两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在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在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年份,这个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因此举世瞩目。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诸多困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数量,为此,要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区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最终落脚点是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这也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目标所必需的经济增速的根本保证。要重新塑造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动力,除了完成上述的“五大任务”外,还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一代新兴产业,使之成为经济新增长的强大增长动力;要转向创新驱动,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打通要素流动和再配置的通道,使生产要素从无效需求流向有效需求领域、从低端领域流向中高端领域,进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2016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初见成效。在此基础上,2017年的“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包括去库存,尤其是玉米去库存,增加农民收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方面,有望成为今年“两会”讨论热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金洙成

2017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因此我们更加期待今年的“两会”。具体来讲,在外交方面,更加期待主动、包容和自信的外交政策,以持续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在内政方面,更加期待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矛盾,给全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2017年,我院要借助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契机,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新时期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新路子;借助国家“双一流”和我省“双高”建设契机,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构建省内较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平台;落实国家、吉林省有关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和我校“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队伍;进一步深化我校管理效能建设,提升学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管理系统;落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渠道和第二课堂建设,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平台。

迎接非同寻常的2017年,我们要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努力探索我校发展的“最佳”模式,给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延大人”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艺术学院表演专业教师、团委书记 王宇新

又是一年两会时。利用周末的时间我集中观看了两会的相关报道。真切的感受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各项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透过脱贫攻坚、绿色发展、中国方案等等这些关键词,也看到,今日的中国,更加自强自信、更加民主开放。我们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对于今年各位委员的提案,最吸引我的当属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军了。他特别关注了在青年群体中非常流行的“网红”的提案。在朱军看来,“网红”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当下不少年轻人的内心缺少了一份安静、一份定力。的确,以艺考为例说,当问考生为什么参加艺考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想当明星。如果通过努力,真成了,那没错。但错在哪?错在太急躁了。这与当前社会的舆论引导也有关系,过多的选秀节目仿佛在告诉年轻人,成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却没有告诉他们这背后坚持的重要性。

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站在国家的高度、社会的全局去尽心竭力的完成教育的使命。工作中,不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赢的荣誉即可。我想无论是从专业教学还是思想教育,都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艺先做人,既要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这不仅要灌输给学生,也要时刻要为自己警醒。追求学术、真理的求真、追求人格、品行的至善、追求多元文化与历史文明和时代创新的不断融合。让“自强、和合、日新”在青年一代的朋友圈里蔚然成风。

博士生代表 2016级东方文学专业学生 路庆帅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全国两会也带着全国人民的寄托胜利召开,两会关注的是民生大事,代表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名博士生,我时刻关注两会进程,深受教育,感受良多。

无论是房地产调控,缩小收入差距,亦或是调整退休年龄等,都可以看出今年两会的重心更加向民生倾斜,人民的主体地位,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作为一名博士生,与时代共呼吸是新背景下祖国对我们的要求,一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把握精神实质。要按照两会提出指导性思想,加深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的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二要紧密联系自身实际,潜心研究,开拓创新,进一步提高自身价值,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人生的价值。

功崇惟志业广唯勤,两会并不遥远,与我们息息相关,让我们立下志向,行动起来,祖国的明天定会大放光彩!

研究生代表2015级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任超敏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举国上下一派生机勃勃,举国瞩目的“两会”也带着全国人民的寄托胜利召开,这次盛会关注的是民生大事,代表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我时刻关注两会进程,关心两会热点。

今年,我们党即将迎来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回顾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影响力显着提高,这五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更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我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广大青年的教诲,深知要努力提升自身价值,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思想上,我将继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锻炼,不断提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在工作上,要脚踏实地,潜心学术研究,开拓创新。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某个领域的精深程度,争取做到独当一面;在学习上,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框架,把最前沿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使自己不会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落伍,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更大的潜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4级法学院学生 王振国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召开的全国两会举世瞩目。今年两会热点之中,我比较关注的就是民法典的编纂。

作为法学院的一名学生,我可能对法律名词比较敏感,在浏览新闻的时候,很快的就抓住了民法典编纂的热点。党在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如今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在两年多的时间中,符合中国特色的,时代潮流的,人民所期盼的民法典框架逐渐明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透露,草案三审稿详细的规定了基本民事法律制度,适应了我国对于民法的需求,总体上比较成熟。

我国曾三次启动民法典的编纂工作,但都没有结果,在1986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下简述为《民法通则》)作为“准法典”来使用。可能了解民法的人会知道,我国民法体系庞大,内容复杂,民事立法主体多元化,法律渊源众多,各个单行法存在矛盾,且体系未形成。

我认为,民法典相当于“私法领域”的宪法,对公民的财产,人身,基本政治权利都能做到更好的保护,民法典的编纂符合中国发展的潮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最重要的是,一旦民法典制定,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各个单行民法之间的矛盾,公民能更好的援引法律保护权益。对于民法典编纂提上日程我是相当高兴,于私来说,现在民法体系的学习相当难受想哭,可能民法典的出台会使得像我一样的法律专业学生减轻学习痛苦。如今,民法总则(草案)已经进行了审议,很多人也清楚民法总则在民法典的体系结构中起基础性作用,是很多具体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民法通则》的升级版,其编纂工作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法的精神,体现了中国法治建设的特色,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总结。

2015级医学院学生 赵馨悦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一年,每年的两会都将聚焦全国的目光,让人们期待新的政策的出台,新的议案的提出。身为一名医学生,我重点关注了医疗制度改革方面的提案。会议第一天,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重点提出的《加强基层医院建设——把好医生留在家门口缓解“看病难”》这一提案。该提案为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招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方案,为基层医疗创新改革开辟了一条新路。身为医学生的我通过两会中医疗界前辈提出的提案,更加直接地接触到了医疗改革政策的最前沿,明确自身发展方向,为日后专业技能的学习增添动力。

2015级护理学院学生 郭胜男

改革辟新路,创新迎发展。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的攻坚时刻。每年的三月份,全世界媒体聚焦于人民大会堂,而人大代表们的各项提案也汇集于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过去一年我国在深化改革、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提出2017年将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促进国际及地区关系稳定,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把握时代发展契机,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发展改革献力。

  11月8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全国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收听收看开幕式盛况,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大家纷纷表示,十八大报告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非常鼓舞人心,要坚持立德树人,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范明: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如何化解我们面临的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十八大给我们指明了道路。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性发展”转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我们要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针对影响和制约学校办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出改革思路、想创新举措、抓最终落实,加快提升育人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顺洪:营造良好人才培养环境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对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新目标、新要求,给我们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全新的定位。

  作为一名在高校工作的纪委书记,我还格外注意听取了报告中关于“坚定不移反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的讲话要求。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作为高校反腐战线上的一名士兵,要按照“干部清正、政府廉洁、政治清明”的要求,不断努力做好工作,为高校教育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党委书记成孝予:探索特色鲜明创业发展之路

  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创业工作和就业质量的关注,使我们促进就业扶持创业的决心更加坚定。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推进需要为创业大学生解决创业动机、创业知识、创业资金和扶持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多年实践,为学生创业提供了政策、资金、场地和创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使毕业生总体创业率达到4.5%,涌现出广东省创业先进个人、中山市十大杰出创业青年等一批创业标兵。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贯彻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就业创业指导思想,进一步探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就业创业发展之路。

  吉林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秦磊:把触角延伸到教育薄弱地区

  十八大报告阐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要求,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部署、指明方向。

  发展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做好教师的职前培养,更要重视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切实加强各级教师进修院校系统建设,转变培训理念,着力培训学历低、素质低、水平低的教师;实施研培结合策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激发教师内在的专业成长动力,引导教师做学习型教师;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备,采取流动教师、短期代教等方式,有条件地推进优秀教师把教学触角延伸到教育落后地区。

  北京外国语大学团委书记陈洪兵:拓展青年的全球视野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号召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这对高校青年学生和青年工作者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

  北京外国语大学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将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通过建设歆语工程、多语言中心、全球化中心、创业中心四大特色实践平台,培育青年的全球视野、国家情怀、专业气质、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五项品格,全面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努力培养造就了解中国国情、通晓国际规则、自由往返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青年精英。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鉴:加快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十八大报告既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基本经验,又全面部署了今后的发展方略和重要工作,把教育提高到立国之本的崇高地位,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办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信心。

  报告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立德树人,特别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担负着重要责任。我们要不负使命,用加快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作出应有贡献。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职校党委书记、校长刘亚乔:办国内一流职业学校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振奋人心。

  我们将在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心全意谋发展,凝聚力量干事业,把已经形成的五所中专学校和一所开放学院合为一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关注贫困山区孩子的就读问题,把劳动力输出和转移作为职业教育的目标来抓,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把学校办成国内一流的职业学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阳旭:青年要投身基层实践

  听完十八大报告,我有一个深切的感触,青年要投身实践,勇于担当历史使命。不仅要在学校学好理论,更要积极走出去,到基层去,为社会做一些实在的事情,争取有所作为。

  我学的是建筑学,希望能够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产生活,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新农村起到作用。在进行建筑设计、建设规划时注重社会责任,力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洛阳师范学院大四学生王颖:当好群众意见信息员

  满怀欣喜听完十八大报告,内心感触很深。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永葆坚定的爱国心,加倍珍惜学习机会,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服务社会。同时,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当好党的理论政策的宣传员、党群关系的沟通员、群众意见的信息员,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广东省电白县教育局局长王业政:学校要成为传播文明的主阵地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基层教育行政管理者,我认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建设规范化学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另外,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当地的社会风气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我们要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引领文明社会风气”为主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创新形式,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使每所学校都成为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使者,让当地人民群众感受到学校的文明气息。

  云南省彝良县新场中学校长李发强: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充满信心

  十八大报告指出,国家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彝良县是一个偏远地区的贫困县,以前,我们学校的教师调动、改行、辞职现象很普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但现在这种现象少了,因为教师工资在不断增长,国家为教师修建了廉租房,教师们每月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入住,没有购房压力。而且,学校每年还轮流选派一定比例的教师外出培训或交流学习,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十八大为农村教育描绘出了更美丽的发展蓝图,彝良县今年遭受了严重的地震灾害,现在正在加紧进行灾后重建,我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湖南省株洲市八中校长曾湘漳:让孩子心中有梦想脸上有笑容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我认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有高度的提法。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是有思想、有个性、有健全人格的个体,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手中,是许许多多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的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个都如此不同,每个都如此重要,他们都依赖我们的指引、塑造和培育,才能成为合格的公民。

  北京四季青行知实验学校教师董丹丹:农民工子女也应享受优质教育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听到这句话,我的心为之振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为城市的建设贡献了青春,可是他们的子女进城入学却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应该享受同等的待遇,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教育是保证我们国民素质整体提高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孩子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社会的安定及发展。十八大报告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让我深信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一定能解决。

  上海奉贤区育秀幼儿园园长何群英:带着爱关心孩子投身教育

  听了十八大报告,我备感鼓舞和振奋。身为园长,我能真切感受到这四五年幼儿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我们每个班都配备了钢琴、电视机、电脑,儿童盥洗室全都改建一新,这在5年前都是梦想。

  这些年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这是民众之福。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带着爱去关心孩子,投身教育,提升师德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学前教育发展得更好。

  郑州鹤立幼儿园园长雷从琴:坚决杜绝虐待孩子的恶行

  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以“下功夫”为着力点,努力推进幼儿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在幼儿教育改革上下功夫。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结合本园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幼儿教育研究和创新,不断开创幼儿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在强化师德教育上下功夫。引导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师德教育,真正做到关心、关爱孩子,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坚决杜绝虐待孩子等恶行的发生。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李见新、刘磊、李配亮、刘文彧、董少校、沈大雷、阳锡叶采访整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师生热议北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