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中国著名古建筑筑有哪些

    古代建筑宏敞且有特色者,多为庙宇。旧时境内庙宇之多,几至无村不有。民国《续修商县志稿》收录其名者有56座。嗣后,毁于兵燹者有之,改设校舍者有之,风雨侵蚀自行倾圯者有之,“文革”中被毁坏者有之。迄今,无庙留名者固多,保存完好者甚微。今存较著者略叙于后:
    大云寺 旧在城北金凤山,初名“西岩院”,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更名为“大云寺”,明初毁于兵燹。清顺治十八年(1661),建新寺于城西门内今址,仍号“大云寺”(俗称“下寺”,以原寺为“上寺”)。光绪三年(1877)知州李素募捐大事增修,工未竣去任。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知州焦云龙始得全部建成。
    新中国建立后,改作商洛军分区教导队驻地。现存前殿、中殿、后殿各5间。屋面经过改建,多已失去原貌,唯梁架依旧。今已为商洛地区文管会收回。
    城隍庙 在南街。据朱元璋《(商州)城隍诰命碑》文,修建年代为明洪武二年(1369)正月。以后各代屡有修葺或增建。
    新中国建立后,改作商洛剧团和军分区家属院。今存献殿、大殿、厢房、抱厦等52间。
建造于明代,旧置莲湖北侧文庙(今看守所址)之前,1953年移筑于金凤山革命烈士陵园。为商州迄今幸存的古代建筑中建造艺术较高的建筑物之一。三楹四柱,中楹为明间檐楼,其构件由下至上依次为:龙门雀替、小额枋、折柱(花板)、龙门枋、高拱柱、单额枋、平板枋、斗拱,斗拱以上为木雕檐楼。东、西两楹也称为次楼,其构件顺序为:雀替、小额枋、杆柱(花板)、大额枋、高拱柱、单额枋、平板枋和斗拱檐楼。两次楼分别置于明间檐楼两侧,与中楹错落参差,相互衬托,辉映成趣。
    东龙山双塔 建造于城东五里的龙山之上。古朴秀丽,为近郊增色不少。据王廷伊《续修商志》载,为明万历十九年(1591)左右抚治商洛道王孟煦(山东安丘人)、知州王以孚(四川达州人)创建。清代于双塔之间建有东岳庙(古历三月二十八日庙会,今废)。
    东岳庙琉璃照壁 在东龙山商州师范学校门前,为已废之东岳庙附属建筑物。相传建造于明代,宽5.3米,厚1.05米。为条石须眉座,琉璃壁身。正面浮雕图案为“三竹两笋”,背面为“二龙戏珠”。绘制逼真生动,色彩绚烂。“文革”中幸得以石灰涂抹,方免劫难。

话说现在好怀念这些慢慢在记忆中的老建筑

它们矗立在那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以及商洛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能将这些美好记忆保存在脑海里

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九月,是商县城区年代最久远的老中学了,也是商州近代教育的开始,可以说有夸时代的意义。看看学校的牌匾,两旁题着成立时间和校长的名字,1936年到现在,第一届学生也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

十号信箱1968年12月在商州城南李家塬村动工兴建,1972年建成投产,1989年搬迁至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园。由于该厂是保密单位,生产的一些产品用于军事,在外人眼里很神秘,周围人都不知道厂子是生产什么东西的。随着厂子的转制,军工企业转为民用企业,十号信箱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其实该厂就是我国功率半导体器件重点骨干企业和电子元器件研制、生产定点企业,是国内最早生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专业厂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领域,为重点工程提供大量配套产品,同时也是信息产业部、总装备部、航空和航天工业部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于1968年7月1日在大赵峪王巷注册成立。主要经营碳酸氢铵制造,货运,注册员工人数为631人,注册资本990万元人民币。

位于商州市北新街广场。坐北向南。1960年始建,1962年春节落成,为砖木建筑。后因倒塌,1980年8月又动工重建,1982年12月竣工对外开业。新建剧场为钢筋水泥建筑,框架式结构。占地总面积二千九百七十四平方米。

后来修整后的商洛影剧院

于1958年1月1日在陕西商洛,南郊侯家塬。是造纸厂,但看起来像老旧的居民楼。老厂房都是红砖盖得,然后只有两三层的楼房。很有年代感。

成立于1978年,也已经是三四十年的老建筑了!老辈人称之为商洛地委,院子里面的树都看起来很高大,水泥台阶跟老式花坛。很有亲切感的老院子。

成立于1960 年 ,位于商州市北新街东段。看这红砖厂房跟烟囱还有沿着楼外面的斜楼梯,也知道年代十分久远。

楼上的阳台都是拱门型,一户一户的挨着,三层老楼,从远处看还会觉得设计得很有美感,整整齐齐的一排楼房。

具体建成时间不详,但看看这几个字跟这老楼掉色的红砖,还有斑驳的窗户,跟那么高的砖头门顶,墙上还有现在几乎少见的竖铁皮排水管,可以想见也是好多年了。

这店人来人往大家应该是很常见。门头的白底字几乎都看不清了,蓝门上的漆也掉得差不多了,从门里面望进去,里面的老楼跟房沿。多少年了,这店却还在,应该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吧。

感觉从这个角度看老楼真心很美啊,树的枝桠交叉遮挡着,青砖层叠堆砌着。又简单又有年代的美感。

洛南卫东国防电子厂和406医院

在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位于洛南西部卫东镇的国防电子企业4320、4310、853、859厂和406医院,曾经是商洛的骄傲。这些厂区依山而建,数万人工作、生活在这里,使整个卫东成了一片沸腾的红色热土。在人们的记忆里,这里被称为商洛的“小香港”,当时堪称豪华奢侈的职工家属楼、子弟中学、剧院、浴池、子弟幼儿园、灯光球场等,成为人们竞相参观、游览的“景点”。

商洛的旧戏楼也不少,大荆果园也不算个例,但也是一个缩影!

看完商州区的老建筑,是不是突然感慨万千,多少年都过去了,当时的年轻小伙儿都是大叔了,时间带走了很多,唯有这些老建筑还留在我们身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下面小编带你看看其他几个县的老建筑

古旧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特色

位于陕西洛南县石坡镇境内,分布有始建于元代的张家大院、杨家大院、刘家大院和乔家大院四个古院落群,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古村落中建筑、路基、墙壁、屋顶均采取于当地山上的石板,与当地景色浑然一体,十分壮观。被誉为”洛南原始民居的活化石“。始建于元代末年的石板建筑群落,至今已逾700年,当地人习惯称这里为鞑子梁。

位于城西15公里的棣花镇贾塬村东街,这里也是文化名人贾平凹的故乡。棣花曾有“昙花胜地”之称,是“商州十观”之一,唐为棣花驿。建于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是陕西省现存的唯—金代建筑。 据载,秦桧曾“割商界给金”,为立标志界筑此二郎庙。建筑溶金汉艺术于一炉,为金汉艺术之合璧。元稹、白居易等诗人多次吟诗赋词于此地。

位于丹凤县城西南隅,又名“平浪宫”,“明王宫”,“花庙”,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年)。建筑雄伟,高27米,巍峨壮观。会馆面临丹江,北靠凤冠山,现保留戏楼和大殿个一座,呈南北对峙状。会馆现在的名字由鬼才作家贾平凹手书,乐楼正面木雕精品荟萃,大禹耕田,文王访贤,囊萤映雪,赤壁怀古等数十典故,数十画面,数百人物栩栩如生。尤其是“和声鸣盛”题额两边之八组浮雕人物组成一副画联,迄今尚无人能够破译,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百年之谜。

历史悠久。春秋时为蛮子国;战国时,楚至方城经此通过,秦楚分界碑今还尚在;北朝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33年)置漫川县,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并入丰阳,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5年)设巡检司,清为里,民国为镇。南宋时,这里是宋金双方反复争夺的迂回战场。明清两代,这里水运发达,当时兴建的船帮会馆、湖北会馆、武昌会馆、骡帮会馆,武圣宫等建筑物今被列为保护文物。清光绪十二年修建的骡帮会馆,为四水归堂式清代砖木建筑。近代曾发生过关系到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漫川关战役。

初名“西岩院”,旧址在商洛市商州区城北的金凤山上。大云寺是1992年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商州大云寺是其中比较完整的一处。它坐落在商州城西街,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四座大殿几经维修,依然保持着历史的风貌。大云寺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制颁天下,令两京诸州”所修建的。其目的是利用佛教为其登上帝位大造舆论。

位于葛条乡位于山阳以北甘沟脑,向北至流岭与商洲市接壤。史载雍正年间(1730年),龙崇山已有天主教活动。同治十年(1871年),已建教堂;光绪十四年(1888年)至1914年,先后有神父穆某、彭某、杨某主教并“办学校、兴教育”,修建“若瑟堂”;1916年修建分堂“圣母山堂”,“十字山堂”;1940年修建“方济名山堂”。建国后,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天方教被视为“洋迷信”受到批判而停止活动,教堂也被摧毁。八十年代后,落实宗教政策,重修“圣母山堂”、“十字山堂”、“方济名山堂”。1993年至1995年教堂扩建、拆旧建新,建成罗马式建筑的教堂,面积615平方米,有神父1名、修道1名,会长5名,教徒700余人。

据《柞水县志》记载,凤凰镇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更名为“凤凰镇”。凤凰镇老街弯曲的街道和两边遍布的明清老房是这里的最大特点。在这里传统的手工造纸和锻造依旧沿袭着往日的格局。在这条东西两千多米长的古镇上至今仍完好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沿主街有一条石板覆盖的小溪,另有一条与之垂直的小溪穿镇而过,形成十字形水系。老街两旁靠街全是商铺,商铺后面是住宅。临街大门一般用结实耐磨的核桃木或漆木板做成,用土漆油染,明净光亮;门墩为石雕花卉。古旧而富有韵味。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坐落于洛南县城中街西段,建筑占地面积3115平方米,为纵轴式古建筑群,分前、中、后三院。棂星门为其牌楼。洛南文庙被称为“陕南第一文庙”,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建筑气势恢宏,上有花脊飞檐,龙飞凤舞。内有金碧辉煌,画栋雕梁。轮廓清秀,气象雄浑,它的雄伟建筑主要为大成殿和欞星门。

座落在县东70公里熨斗乡王卯山腰,始建于汉,唐、宋、元三代均有增修,占地30余亩。明洪武年间被毁,弘治六年(1493)邑人张全偕众重修。正德十四年(1519)立碑记。清道光时对大佛殿再次重修。1949年尚有殿宇15间,九层砖塔一座。塔上有铜、木、石、泥佛像13尊,钟楼一座,大钟一口。1966年8月在“破四旧”的浩劫中砖塔被炸,佛像和铁钟被砸,古柏被砍,壁画和雕刻被毁。现仅存石佛三尊,上殿、娘娘殿、大佛殿尚完好无缺。原有石碑三通,除尚存一通残碑外,两通于1970年被熨斗公社在峡口修水轮泵发电站时砌入隧道。

是永远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原标题:这些年,商洛正在消失的22个建筑,你见过几个?满满的回忆,隐隐的痛……

话说现在好怀念这些慢慢在记忆中的老建筑

它们矗立在那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以及商洛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能将这些美好记忆保存在脑海里

成立于民国二十五年九月,是商县城区年代最久远的老中学了,也是商州近代教育的开始,可以说有夸时代的意义。看看学校的牌匾,两旁题着成立时间和校长的名字,1936年到现在,第一届学生也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

十号信箱1968年12月在商州城南李家塬村动工兴建,1972年建成投产,1989年搬迁至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工业园。由于该厂是保密单位,生产的一些产品用于军事,在外人眼里很神秘,周围人都不知道厂子是生产什么东西的。随着厂子的转制,军工企业转为民用企业,十号信箱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其实该厂就是我国功率半导体器件重点骨干企业和电子元器件研制、生产定点企业,是国内最早生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专业厂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领域,为重点工程提供大量配套产品,同时也是信息产业部、总装备部、航空和航天工业部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于1968年7月1日在大赵峪王巷注册成立。主要经营碳酸氢铵制造,货运,注册员工人数为631人,注册资本990万元人民币。

位于商州市北新街广场。坐北向南。1960年始建,1962年春节落成,为砖木建筑。后因倒塌,1980年8月又动工重建,1982年12月竣工对外开业。新建剧场为钢筋水泥建筑,框架式结构。占地总面积二千九百七十四平方米。

后来修整后的商洛影剧院

于1958年1月1日在陕西商洛,南郊侯家塬。是造纸厂,但看起来像老旧的居民楼。老厂房都是红砖盖得,然后只有两三层的楼房。很有年代感。

成立于1978年,也已经是三四十年的老建筑了!老辈人称之为商洛地委,院子里面的树都看起来很高大,水泥台阶跟老式花坛。很有亲切感的老院子。

成立于1960 年 ,位于商州市北新街东段。看这红砖厂房跟烟囱还有沿着楼外面的斜楼梯,也知道年代十分久远。

楼上的阳台都是拱门型,一户一户的挨着,三层老楼,从远处看还会觉得设计得很有美感,整整齐齐的一排楼房。

具体建成时间不详,但看看这几个字跟这老楼掉色的红砖,还有斑驳的窗户,跟那么高的砖头门顶,墙上还有现在几乎少见的竖铁皮排水管,可以想见也是好多年了。

这店人来人往大家应该是很常见。门头的白底字几乎都看不清了,蓝门上的漆也掉得差不多了,从门里面望进去,里面的老楼跟房沿。多少年了,这店却还在,应该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吧。

感觉从这个角度看老楼真心很美啊,树的枝桠交叉遮挡着,青砖层叠堆砌着。又简单又有年代的美感。

洛南卫东国防电子厂和406医院

在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位于洛南西部卫东镇的国防电子企业4320、4310、853、859厂和406医院,曾经是商洛的骄傲。这些厂区依山而建,数万人工作、生活在这里,使整个卫东成了一片沸腾的红色热土。在人们的记忆里,这里被称为商洛的“小香港”,当时堪称豪华奢侈的职工家属楼、子弟中学、剧院、浴池、子弟幼儿园、灯光球场等,成为人们竞相参观、游览的“景点”。

商洛的旧戏楼也不少,大荆果园也不算个例,但也是一个缩影!

看完商州区的老建筑,是不是突然感慨万千,多少年都过去了,当时的年轻小伙儿都是大叔了,时间带走了很多,唯有这些老建筑还留在我们身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下面小编带你看看其他几个县的老建筑

古旧是一方面,更多的是特色

位于陕西洛南县石坡镇境内,分布有始建于元代的张家大院、杨家大院、刘家大院和乔家大院四个古院落群,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古村落中建筑、路基、墙壁、屋顶均采取于当地山上的石板,与当地景色浑然一体,十分壮观。被誉为”洛南原始民居的活化石“。始建于元代末年的石板建筑群落,至今已逾700年,当地人习惯称这里为鞑子梁。

位于城西15公里的棣花镇贾塬村东街,这里也是文化名人贾平凹的故乡。棣花曾有“昙花胜地”之称,是“商州十观”之一,唐为棣花驿。建于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是陕西省现存的唯—金代建筑。 据载,秦桧曾“割商界给金”,为立标志界筑此二郎庙。建筑溶金汉艺术于一炉,为金汉艺术之合璧。元稹、白居易等诗人多次吟诗赋词于此地。

位于丹凤县城西南隅,又名“平浪宫”,“明王宫”,“花庙”,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年)。建筑雄伟,高27米,巍峨壮观。会馆面临丹江,北靠凤冠山,现保留戏楼和大殿个一座,呈南北对峙状。会馆现在的名字由鬼才作家贾平凹手书,乐楼正面木雕精品荟萃,大禹耕田,文王访贤,囊萤映雪,赤壁怀古等数十典故,数十画面,数百人物栩栩如生。尤其是“和声鸣盛”题额两边之八组浮雕人物组成一副画联,迄今尚无人能够破译,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百年之谜。

历史悠久。春秋时为蛮子国;战国时,楚至方城经此通过,秦楚分界碑今还尚在;北朝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33年)置漫川县,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并入丰阳,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5年)设巡检司,清为里,民国为镇。南宋时,这里是宋金双方反复争夺的迂回战场。明清两代,这里水运发达,当时兴建的船帮会馆、湖北会馆、武昌会馆、骡帮会馆,武圣宫等建筑物今被列为保护文物。清光绪十二年修建的骡帮会馆,为四水归堂式清代砖木建筑。近代曾发生过关系到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漫川关战役。

初名“西岩院”,旧址在商洛市商州区城北的金凤山上。大云寺是1992年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商州大云寺是其中比较完整的一处。它坐落在商州城西街,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四座大殿几经维修,依然保持着历史的风貌。大云寺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制颁天下,令两京诸州”所修建的。其目的是利用佛教为其登上帝位大造舆论。

位于葛条乡位于山阳以北甘沟脑,向北至流岭与商洲市接壤。史载雍正年间(1730年),龙崇山已有天主教活动。同治十年(1871年),已建教堂;光绪十四年(1888年)至1914年,先后有神父穆某、彭某、杨某主教并“办学校、兴教育”,修建“若瑟堂”;1916年修建分堂“圣母山堂”,“十字山堂”;1940年修建“方济名山堂”。建国后,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天方教被视为“洋迷信”受到批判而停止活动,教堂也被摧毁。八十年代后,落实宗教政策,重修“圣母山堂”、“十字山堂”、“方济名山堂”。1993年至1995年教堂扩建、拆旧建新,建成罗马式建筑的教堂,面积615平方米,有神父1名、修道1名,会长5名,教徒700余人。

据《柞水县志》记载,凤凰镇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更名为“凤凰镇”。凤凰镇老街弯曲的街道和两边遍布的明清老房是这里的最大特点。在这里传统的手工造纸和锻造依旧沿袭着往日的格局。在这条东西两千多米长的古镇上至今仍完好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沿主街有一条石板覆盖的小溪,另有一条与之垂直的小溪穿镇而过,形成十字形水系。老街两旁靠街全是商铺,商铺后面是住宅。临街大门一般用结实耐磨的核桃木或漆木板做成,用土漆油染,明净光亮;门墩为石雕花卉。古旧而富有韵味。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坐落于洛南县城中街西段,建筑占地面积3115平方米,为纵轴式古建筑群,分前、中、后三院。棂星门为其牌楼。洛南文庙被称为“陕南第一文庙”,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建筑气势恢宏,上有花脊飞檐,龙飞凤舞。内有金碧辉煌,画栋雕梁。轮廓清秀,气象雄浑,它的雄伟建筑主要为大成殿和欞星门。

座落在县东70公里熨斗乡王卯山腰,始建于汉,唐、宋、元三代均有增修,占地30余亩。明洪武年间被毁,弘治六年(1493)邑人张全偕众重修。正德十四年(1519)立碑记。清道光时对大佛殿再次重修。1949年尚有殿宇15间,九层砖塔一座。塔上有铜、木、石、泥佛像13尊,钟楼一座,大钟一口。1966年8月在“破四旧”的浩劫中砖塔被炸,佛像和铁钟被砸,古柏被砍,壁画和雕刻被毁。现仅存石佛三尊,上殿、娘娘殿、大佛殿尚完好无缺。原有石碑三通,除尚存一通残碑外,两通于1970年被熨斗公社在峡口修水轮泵发电站时砌入隧道。

是永远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著名古建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