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读生回原籍学校上学只能回原籍考试吗?

  郑州中考网3月13日  关于郑州体育考试,凡郑州市户口(含四县市)的考生,必须参加由户口所在地教育局组织的升学体育考试,在郑州市(含四县市)以外地区所考体育成绩一律不予承认。全市体育考试应在 2013 年 4月10日至5月30日之间进行完毕。

  在外地借读的郑州市市区户口的考生,要在5月27--31日,携带市区常住户口簿、2张近期2英寸正面免冠照片,办理中招体育考试手续。体育成绩按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考分数×25

  一些人对登记要求还准备不足
  “三不对应”的家长慌了

  户口在玄武区,房产在白下区,孩子在中山小学读完了六年,居然还是“择校”。房产、户口和现有居住地“三不对应”,在南京某高校老师王女士的身上便发生了这样的事!在工作人员的再三逼问下,王女士才不得不说了实话:“我是被玄武区退回来的,念玄外少套房子,去郑和的话又缺个户口。你们帮我看看,按照我这套紫金明珠的房产,能在白下念郑和外校吗?”她告诉,到了南京后就一直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里,户口也一直挂在学校了,前几年买房子,只图价格和地理位置远近,压根没考虑学区的问题。孩子上到小学二年级,原来的小学遭遇整体规划合并,王女士便选择让孩子就近到中山小学入读。“我们的户口还是在玄武区,上小学时就已经交了赞助费了。”

  聊天时,王女士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其实我刚刚还有句话没和教育局的人讲,我一直没迁户口就是想让孩子升学时能多个选择的,但谁知道会查得这么严格!”


临时迁户口地址都搞不清

  一边填写表格,一边在手机通讯录里找到“老妈”的号码,麻利按下“通话”键,现场记录“家庭地址”。在登记现场,找到了这样一位举止有些怪异的家长朱先生。填表时总是对着户口本遮遮掩掩。原来,户口本上的户主是孩子的外公,朱先生一家五口人的户口都塞进了60平米不到的一套房子里。“我没有房,一直和老人住在一起。”朱先生面对采访有些慌乱,但“一直和老人住”的他在填写登记表时,甚至连“所在社区”都填不出,最终只好在电话里在“老妈”的远程遥控下填完了整个表格。

  “算了不瞒你了,我是临时迁的户口,丈人家的学区能让小孩上初中,今年的政策实在搞不懂,我们也不搞什么择校了,能在本区里念到学校我也知足了。”朱先生说。


想给孩子找一条“退路”

  受今年南京的择校新政影响,不少家长一方面在等待目标学校的动静,一方面在给孩子想“退路”。“名校和其他学校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初中我还是会让孩子去择校,已经在树人报了名了。”家长陈先生向念叨着自己的“名校理论”。

  了解到,陈先生的女儿小学就是择校去了力学小学,初中想去树人“奋力一搏”。“你别说我贪心,这次回来登记我就是想多要个机会,自己区里公办校占个位子,然后定心去对付还不知道怎么样的摇号。”陈先生告诉,如果让女儿在白下区上初中的话,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保底”也能进入还不错的初中,另外还多了个机会去摇本区的热点公办初中。“现在树人转公办,我天生不能摇它的号,只能看自主招生。现在我这样的情况,反而算多了个摇公办的机会。”


  6月6日,不愿意公开姓名和面孔的安徽籍在京借读生张语桐(化名)在家里使用电脑 摄影:黎萌

  原标题:打包回原籍 一个北京高二借读生无奈的选择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黎萌):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开考。北京和平街一中的张语桐(化名)尽管学习成绩优异,但已不对2014年能在这座她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参加高考抱任何奢望。“放了暑假,我就准备回安徽蚌埠老家了…..”

  想参加高考只能回原籍

  “哪怕能让我们孩子借考呢,然后再回原籍参加录取,这样我们也不会觉得不公平,最起码有在借读地参加高考的机会,现在就没这个机会。”6月6日,2013年全国高考前一天的傍晚,记者见到了张语桐母女俩。在北京光熙门地铁站边的一个居民小区楼内,孩子的母亲说,在她女儿就读的学校里,这种情况的学生有不少,“有的已经回原籍,更多的还在纠结。”

  张语桐1996年生在北京,她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头两年都是在北京上的,学籍完整。但根据北京市2012年底出台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014年她最多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确实很不甘心,所以要想参加高考只能回原籍。”

  在张语桐的母亲看来,高职学校招收的是普通大学都上不了的孩子,“其实就是大专。”她说,原来也想过让孩子先上高职,然后将来再“专升本”,但孩子的班主任说,因为学生多,名额很少,大家都想走这条路,很难走过去。另外,专升本需要总共5年的时间。总之是不确定性很大,不敢去这样赌一把。“毕竟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前途问题。”

  目前,张语桐的母亲已基本上定下带孩子回蚌埠后进当地知名的固镇一中续读高三。而能进这所学校,一方面是因为张语桐在北京的学习成绩不错,另外也是托人找了关系。原本打算明年春节后,也就是高三的下学期再回。但对方说了,要想回来要赶早,因为必须要尽早适应当地教材和题型,否则高考时肯定会吃亏。

  想来想去无路可走,还是只能回去。张语桐的母亲说,现在就是特别地难以选择。“我们担心晚了来不及,所以现在准备暑假就回,从高三跟起,让孩子和当地学生的学的教材和进度保持一致。”

  希望女儿将来选择二三线城市生活

  而根据《方案》所述,自2014年起,满足一定条件的考生可选择在京借考高考。北京市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经学生户籍所在省同意后为学生提供高考文化课在京借考服务,学生回户籍所在省参加高校招生录取。

  对于这一说法,张语桐的母亲早已知晓。“但我们以此向孩子借读的学校询问时,校方说他们没有接到过跟这一说法有关的任何具体办法,就是说只要是非京籍考生,至少在2014年高考时是一律要回原籍的。”

  在京借考无望,那有没有考虑过直接送孩子到国外上大学?对此,张语桐的母亲说,一方面是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另外,女儿也不想去国外。“我更愿意将来有机会多陪陪母亲。”张语桐说,她的理想是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将来做一名教师。“不让我在北京参加高考,那我就再考回北京来上学。”

  已在北京打拼了近20年的张语桐的母亲说,鉴于北京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存压力,她倒是希望,将来女儿大学毕业后选择一个二三线的城市生活。“毕竟在北京挣再多的钱,也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吃不到原生态的东西。”

  张语桐说,他们班里跟她情况类似的同学至少还有两个,其中一个四川籍的同学已经定下回去,另一名湖北籍的同学好像还在纠结,但应该也没有其他选择。

(原标题:打包回原籍 一个北京高二借读生无奈的选择(图))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读生回原籍学校上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