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入耳式耳机推荐有没有入门知识啥的 听歌完全不懂你们

换了个宿舍,晚上不方便开音箱听歌写论坛了,有什么入门的hifi耳机推荐么?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换了个宿舍,晚上不方便开音箱听歌写论坛了,有什么入门的hifi耳机推荐么?
AKG K420、森海塞尔HD201、拜亚动力DT325、飞利浦SHN5600、宾果B880,这几个耳机都算得上是入门的hifi耳机吧,阻抗也不是很大,一般的电脑也还能带得动,不过大耳机夏天比较热,你最好还买多一个小耳机或者入耳式的耳塞
森海塞尔或者是铁三角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你们口中的HiFi 或许并不是真正的高保真
01如何解释高保真的真正含义
Hi-Fi直译就是高保真,也就是将原本的声音以其原本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仔细想想,市面上Hi-Fi耳机产品多到没有上千也起码有几百款,甚至同价位耳机也有多达几款到几十款的产品,声音味道甚至也能有千差万别,难道Hi-Fi在音质上没有绝对的定义吗?
就拿笔者身边的朋友来举例子,笔者的友人A是一个爱好弹吉他、搞乐队的人,同时他也是一个刚入门的Hi-Fi耳机发烧友。他最近买了一款拜雅DT240pro,他说这款耳机是他的最爱,因为在监听乐队演奏、自练乐器的音准非常高、音调很稳。在我跟他聊起我之前借他的一副三千元级HiFi耳机时他表示:声音在感觉上饱满了,但是有些不像自己弹出的原音。你们口中的HiFi 或许并不是真正的高保真
拜雅DT240PRO是一款监听耳机,监听耳机的音染是所有耳机类型中最小的,所以音准非常高,大部分用在录音室、直播等场所作为监听器材使用,日常佩戴监听耳机的人非常少。可是为什么音准高的耳机反而不受到音乐爱好者欢迎呢?
“白开水”是很多人对监听耳机的形容,意思就是说监听耳机听起来没味道、没感觉。事实上笔者也是这么觉得的,大部分监听耳机低频量小、中频渲染感几乎为零,听小编制的演奏同价位真心没对手,但是流行乐和电子乐也是真心不带感。[经销商] 京东商城[产品售价] 1249元
展开剩余50%
手机应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查看: 29803|回复: 188
听音乐需要低音炮吗?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7:12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yrks 于
10:43 编辑
最近在论坛经常看到有的朋友问家庭影院或HIFI是否需要低音炮?所以本文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听音乐需要低音炮吗?
这其实类似于伪命题,因为听音乐的条件是不同的。受众的听音感觉也不相同。
首先,我们可以做一个测试,用听力测试软件,测试一下你自己的听力范围。用Foobar2000也可以编排一套频响测试,安卓市场也可以下载,比如,《测试你的听力》,用好的监听耳机就可以测试了,我发现不同的人听音范围还真是不一样,一般来说,小孩对高频很敏感,可以听到40-20000hz的声音,30-40岁一般可以听到20-15000hz,60-70岁听力范围更加减弱了,大约是50-8000hz,有的老人弱化更严重,听力范围会缩减到500-2000以内,那就是耳背,需要助听器了。所以,每个人的听力范围都是不同的。
第二,对音色、音质、声音细节的敏感度,也是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对声音的听力范围、音色、音质、声音细节的敏感度都是不同的,就像视觉,有的人眼睛分辨率极高,比如飞行员,有的就要戴眼镜了。听觉也是一样的,因人而异。
就以音准来说,有的人很敏感,比如专业的音乐人,在《我是歌手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评价,说略有点走音了,其实大众就很难听出来。
音质也是一样,有的人很敏感,我在播放APE和SACD的镜像时,一下就能听出来,声音的密度完全不一样嘛,音场,量感都不同,有的人就不行了,我看见论坛里还有人说MP3和APE听不出来差别,那也不错,因为有的人就是听不出来啊,没办法的事啊。
再如,总体来讲,对于自然乐器的失真,人类是比较敏感的,比如,弦乐、笛子、钢琴,萨克斯等,还有人声。尤其弦乐,像小提琴,音箱不够好听着就特别难听,不堪入耳。但对电子乐声就不太敏感了。
所以,我们先设定一个前提,如果你的耳朵足够敏锐,同时要求对音乐中的低频重放有要求,那是应该加入低音炮的。
因为,即使在HIFi音乐中,低于80hz的低音也是存在的,比如:
大鼓可以达到:60hz
钢琴:27.5hz
竖琴:32.7hz
低音吉它:60hz等。
有人说HIFI录音没有超低音声轨,是的,但是在两个声道中,都有50hz以下的音频存在。
一般来说,书架音箱的频响曲线是,从100hz左右开始衰减,到60hz处大约要衰减10db!到50hz处要衰减15db以上!那么在重播如交响乐、鼓乐、大动态音乐时就会明显感到低频不足了,就没有了那种震撼力。还有就是超低频带来的气流冲击感。体感的震动,都没有了。而我在现场听交响乐的时候那种震撼的感觉是很强烈的。比如《1812》,比如《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比如德沃夏克《致新大陆》,用2声道书架箱是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效果的。那么落地箱呢?会好一些。大型落地箱当然更好,但是也更贵!
而加入低音炮可以还原出这一段损失的低频,从而是更好的还原如:音场、氛围感、低频振动感等感官因素。
那么,理论上来讲,低音炮的加入,就可以补足这从约18-80hz的频率衰减,使整个听音的频带完整和平坦。频响曲线啊,难道不重要吗?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
首先,就是低音炮的音色、速度很可能和你的主音箱不匹配!那会带来什么问题?你会发现你的低音炮很难融入到HIFI系统里!要命啊!
还有,低音炮的频响可能和主音箱的低频叠加在一起后,会在低频形成波峰,可能还不止一个,于是,灾难了!你听着这低频很难受!
解决的办法呢?加银子,买EQ,均衡器,对低音炮削峰、填谷。
再有,低频的驻波,你发现门窗柜子,一阵狂响!怎么办,加银子,做低频陷阱吧。
总之,低音炮要做好其实是非常难的!频响曲线、速度、下潜深度,都非常难做好,你说淘宝哪些几百元的低音炮?你听一听试试?差的低音炮对整个音响系统是绝对的灾难!即使是有好的炮,调校、摆位也是要小心伺候着,不然,不仅是达不到增色的目的,还会对整个系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所以,对于2.0的系统增加低音炮,即使你具备了好的耳朵,我的意见仍然:是慎重!再慎重!我自己是有的,调校花了很长时间啦,现在也不能说完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帖子。
如果你只是喜欢听人声,小型室内乐,流行乐,注重音质胜于低音。那我建议是:不要增加低音炮!
如果你的房间只有10平米多?千万不要买低音炮!当然了,像惠威的多媒体2.1那种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是15寸的大型有源低音炮。你还要注意,邻居来敲门了,关心的问:你们家出什么事了?
发了10年烧,最后发现,发烧最花钱的不是器材,而是---------房子!
=============================================================
有的朋友问淘宝的哪些几百元的低音炮能不能买?
我的建议是:这些低音炮的音质很难保证,一定要记住:低音是最难做好的!而如果做不好,一定是灾难性的!记住这2点,大家就知道如何处理了。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02:29签到天数: 1097 天[LV.10]以坛为家III
& &质素差的炮反而破坏声场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3:19签到天数: 149 天[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的语言深入浅出,正适合我等初哥阅读理解,谢谢了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9:53签到天数: 8 天[LV.3]偶尔看看II
个人不喜欢低音炮....我喜欢用2.0的书架箱....
TA的每日心情奋斗 12:58签到天数: 5 天[LV.2]偶尔看看I
高档的音响,低音也很靓,
那种质感加下潜的低频,听了就不会再想搞低音炮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不需要的。。。。摆位也很重要。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2:03签到天数: 1450 天[LV.10]以坛为家III
现在听歌很少开低音炮了。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1:04签到天数: 3 天[LV.2]偶尔看看I
呵呵,惠威H10这个炮还行的吧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16:02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从不用低音炮听音乐,怕听惯了改不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学习了。{:soso_e100:}
捌零对会员“互动”精彩的回复,予以奖励加分。希望您的回复勿过于简单通用,以便大家交流。&
本站联系方式:QQ:
Powered by荣耀v10没有hifi芯片,听歌音质会不会大打折扣【荣耀手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09,044贴子:
荣耀v10没有hifi芯片,听歌音质会不会大打折扣收藏
荣耀v10没有hifi芯片,听歌音质会不会大打折扣
「天猫手机馆」荣耀play手机 多少钱,全新全面屏,超高颜值,性能强劲,智能摄影,带来非凡体验!「天猫手机馆」7天无理由退换货,购物无忧!
荣耀9就有hifi音质,v10在听歌上是不是低一个档次
噢,nova2s有没有HiFi
不会让你失望的
有的hifi(ve)
想要hifi入手nova2s吧
差老鼻子了,唉
我会说一万以下也就听个响
手机的话真心没必要追求HiFi ,术业有专攻
现在都是考虑便携了 自从用上小米蓝牙接收器后 我就没插过手机了 实在太方便了 再也不用考虑线会拉扯到了 一般听歌没啥问题 要听高音质的 还是用的黑砖
苏宁易购综合网上购物商城,全国联保,千城本地快捷配送,可门店自提,支持货到付款.苏宁易购,24小时为您提供不间断的贴心服务!
如果你是发烧友就不建议买,肯定不咋的。不过内放好的还真不算多,所以我现在用OTG解码耳放。
mate10也没有HIFI芯片
手机这前端还有没几千的耳机真的都是一个响
麒麟970支持最高32bit/486k的音频解码,应该不会差太多
试听了一加,个人感觉塑料音质。听的头都昏。对比苹果6。当即点了退货,明天V10付全款等到了再对比。
荣耀V10 各方面都很好,摄像头虽然不是莱卡的但也是索尼的,就是差一颗HIFI芯片,不然我果断买了
万元以下听个响,什么音质不音质
等荣耀10吧,肯定会有的,v系列主打性能的,对音质不要要求太多
手机听歌的都不是专业的
看楼上那么多告诉你手机没必要HiFi,买好耳机的就知道了,这手机音质不怎么样!
喜欢听歌还是别买这个了
是的很不明白为何V10没有加hifi,不也是卓越青年人吗?
听歌就是一个烂
我觉得挺好,声音大,有点低音炮的感觉
荣耀 V10 尊享版 [ 不 ] 足:1、相比荣耀 V9 的 4000MAH 电池容量,应该说荣耀 V10 尊享版内部的防滚滑架的存在占用一部分厚度,不得不削减一部分电池容量来求得体积的平衡,因此 3750MAH 的电池只能说中规中矩,好在工艺的提升和架构的优化为 V10 争取了更高的效能,续航时间没有太大的影响。2、后置摄像头比较突,补光灯由上一代的双 LED 缩减成单 LED, 没有激光对焦模块,而是采用双 ISP 相位对焦技术,充分利用更大的光圈提升弱光下可视性,从而解决相位对焦弱光下对焦速度慢的问题。3、外放喇叭仅为单侧单个扬声器,不像荣耀 V8 一样有效地利用听筒位置的喇叭双分频。虽然采用 HiFi 级海思 HI6403 解码器,支持播放 32bit/192KHz HiFi 音质,不过外放音质普通,低音下潜不足,对音乐有要求的建议用耳塞听,音质能进一步提升。4、屏幕亮度最高,白底 45 度倾斜后 10cm 左右看可以看到斜纹,应该是触摸屏的电路。
登录百度帐号#双11达人购#从入门到高端,说说我用过的HiFi台机 — 一体机、数字音源部分_值客原创_什么值得买
#双11达人购#从入门到高端,说说我用过的HiFi台机 — 一体机、数字音源部分
小编注:双十一即将到来,剁手季如何买的更值?双十一哪些才是真好价?小编特约站内达人分享独家攻略,#双11达人购#系列将带领大家一起从品牌到品类,买到最值好物,嗨购双十一。更多优质购物攻略,也可关注标签:一.写在前面的碎碎念之前写过耳机和随身的介绍,反响不错。
其实本来随身那篇想和台机一起写来的,但是当时简单拉了个清单,居然有110多个设备……当时工作很忙,没时间写那么多,加上懒癌发作,就只写了随身的部分。等懒癌终于痊愈,于是乎从十一之前开始动笔,然而陆陆续续写着写着就快崩溃了,工作比较忙,东西实在太多实在没那么多时间来码字,决定还是拆两部分来吧,把一体机/数字音源和解码/耳放分开来写,这次就先写一体机和数字音源这部分吧,解码、耳放放到后面写好了。本篇文章主要都是我长期持有或接触过的机器,有些机器虽然也听过玩过,但是没有长期持有,本篇文章没有涉及。另外设备太多,篇幅限制每台设备也无法谈的太细致,有兴趣的可以评论区回复交流一下。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对某一款产品的感觉可能也不同。我这篇文章只是抛砖引玉,写出我自己的一些感想,可能大家听感有出入,这是很正常的,大家可以在评论区里畅所欲言,求同存异,互相讨论交流。HiFi是个挺有争议的东西,在文章前面,我也斗胆啰嗦几句说说我自己的见解。很多人说HiF是玄学,个人持保留意见。确实业界鱼龙混杂,有些产品确实不好,但是我觉得HiFi就像品酒,你不深入进去难以尝得妙处。就好像不喝酒的人,尝什么白酒都是辣的,什么红酒都是涩的,但随着你慢慢深入,自会发现其妙处。没必要忙着否定某些东西,我觉得至少深入的玩一玩再下结论比较好。再者就是关于古典乐的问题,有人纳闷为什么玩HiFi的好多都听古典,还要拿古典曲目来测试设备。其实是这样,因为买了设备,就会想要尝试不同类型的音乐。越好的设备,听古典就越好听,而流行由于录音等和器材搭配问题,反而可能会变得不那么好听。另外,古典曲目更耐听一些,更加久听不厌。我和几个小伙伴就是之前主要听流行,但慢慢的越来越喜欢古典。古典也分很多种类,交响只是其中一种,但无疑用来测试设备非常好。另外,我觉得,音乐这东西,自己喜欢听什么就听什么,本来就是种娱乐,何必勉强自己听不喜欢的呢。我听古典,单纯是因为觉得很多曲子好听,施特劳斯,莫扎特,贝多芬,老柴,勃拉姆斯的曲子我听了觉得非常喜欢,所以才听,马勒,布鲁克那,肖斯塔科维奇我还不大能接受,目前也并怎么喜欢。虽说这是个关于器材的文章,个人也建议多讨论音乐本身,少比较器材,毕竟器材只是工具,辅助我们更好的听音乐,无论买了什么设备,都应该服务于听音乐本身,而不应为了折腾而折腾。实际上,我身边大部分一直折腾人还是为了让自己听的音乐更好听而折腾,只是还没有遇到让自己满意但组合。器材无所谓高低,适合自己就好,但也不能否认不同设备的风格,素质还是有差距。应该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玩HiFi,是为了让自己喜欢的音乐听起来更悦耳,而不是整天去听那几张试音碟折腾设备,本末倒置。设备列表如下:文章总共涉及三十多台设备,篇幅比较长,推荐大家收藏一下,这样一次看不完可以有空翻出来再继续看看。另外使用目录可以快速浏览,如果对某个器材特别感兴趣,可以直接从列表找对应的设备跳转观看。下面就不啰嗦了,开始正文。二.台式一体机一体机,顾名思义就是一台机器解决问题、解码、耳放都有了,有些还有数字输入、模拟输出、前级等等功能。虽然分体式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朋友的要求没那么高,一体机功能齐全、占地少,不少体积还比较小巧,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更加合用。一体机的缺点就是调整起来不那么灵活,如果你对一体机的解码或者耳放不满意,那么升级系统就得推倒重来,不如分体的方便。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台式一体机。所谓台机,就是得插电在桌面听,其实mojo、乐之邦06mx这些也可以算是广义的一体机,不过他们其实还是更偏随身我这里就不涉及了。1.双木三林 M6m8+va2这个组合大受好评,但是小机器分体不大方便,于是双木三林推出了m6。这台机器基本上代表了双木三林的一个巅峰,在当时来说,在小机器里算是调音非常靠谱的。
功能方面,M6输入输出很齐全,usb、coax、光纤输入都有,有耳机口和lo输出,不过没有前级功能。USB支持手机OTG。整体来说M6跟M8的声音对比非常像雅典娜和鼠二界面,比较明显的体现了界面的风格,M6声音略偏中下盘,比较沉稳,高频延伸稍弱,但是密度高一些;M8偏上盘,轻灵活泼一些,高频延伸略好,解析很好,声音偏薄一点,对于我的喜好来说有点发飘。M6的解码素质并不是很高,比M8略逊一点,但是扎实沉稳的感觉听古典还是不错的,解析比06MX低一些,但是高频控制的更好一些,更加耐听。而且,受益于6631界面的加成,整体声音更为饱满,界面上的优势这是一般随身没法比的,M8和M6的主要优势就在这里,虽然解码的素质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占了界面的便宜,使得听感比同价位甚至于两倍价位的解码器USB直插要来的好。
po口相对一般,底噪略大,增益也偏高。总体来说M6更适合放在办公室或者床头推阻抗稍微高一点的塞子和便携一点的头戴。这货推SHP9500还是不错的,扎实的中下盘和略微收敛的高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9500高频亮中频薄的劣势,还算搭调。以这么便宜的价格来说,我觉得这货还是挺值的,即便淘汰下来,留给电视连音箱也是不错的选择。2.Graham Slee bitzie这货比较冷门,但是同门的solo基本上玩耳机的知名度还是很高的,尤其玩的早的人尽皆知。他家的东西素质都不大出众,但是调音蛮有一套,味道很好。
英国人思路比较清奇,包装都比较简陋,朗泉50a就是个破纸盒子,chord 2qute就是个白瓦楞纸盒子,而bitzie更牛,就是个吸塑外壳,还订了一个沁人心脾的订书钉。我只想说英国人你们能好好做一下包装吗。。。
另外,有一点很奇葩的是,这货的界面效果一般,但它自带的coax和光纤。。。是输出。。。大哥这么羸弱的界面你好意思输出吗!!你弄成输入我还能接电视好不好啊!这下倒好,老老实实听耳机去吧。。。这货没有模拟输出,没有前级,最好的用法就是直接去推耳机。设备没有电源,直接从usb取电,支持手机OTG,可以直接使用手机供电来听。这货素质其实挺一般,但是声音水润,就是好听。由于二手价格也不贵,拿它推9500听宫本笑里的独奏的时候,这货是第一个真正让我忘了什么素质之类的听音乐听得特别舒服的东西。听港台流行,那是极好的,听听小提琴独奏也不错,就是别超过三个乐器,不能有钢琴,不然一下子就乱套了。总体来说这货适合对素质需求不高但很看重味道的人群。3.Massdrop M9xxMassdrop的东西一般都是还不错的,M9xx也不例外。这货号称是grace design家参考级耳放M920的缩水版,最大程度上保留了M920的架构。要知道M920定价是2000刀,而M9XX只要499刀,即便缩水也够良心了。但是,根据玩K7XX和TH-X00的经验,以Massdrop的尿性来说,我觉得M9XX之于M920和THX00之于TH900的关系会比较像,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老外又不是傻的,三千多的东西怎么可能赶得上1W多的东西。不过话又说回来,Massdrop的定制系列普遍都不错,M9XX应该也是不错的。
功能方面,M9xx除了有usb和耳机孔以外,支持光纤输出和前级输出,可以配合箱子使用。usb支持otg。这机器价位上就属于入门级别的一体机,原价3000多的价位,基本上对半分那就是解码和耳放都不足2k,自然不会特别生猛,秒天秒地的。总体说来,M9XX的解码相对来说羸弱一点,耳放更好,个人觉得三七开吧。这台机器的耳放口比较适合低阻,相比甩小二的单端口来说,推SHP9500这种低阻耳机显然合适的多,高频控制的更加柔和细腻,甩小二就显得有些冲和粗糙了。但是驱动HD600这种耳机,表现就不如大力出奇迹的甩小二了,尤其甩小二的平衡口表现明显要好的多。解码方面,M9XX整体不错,就是不太润,稍微有点干。这台机器是否小巧,价位也不贵,用在桌面上很不错。4.J.C Audio UDP3UDP3我是和M9xx一起玩的,这两台都是一体机,都是po口偏低阻,都有前级,当初价位都差不多,可谓一对好机友。 外观方面,UDP3的颜值不错,算是国产里难得一见的好看的机器了。
功能方面,输入方面UDP3有coax和usb,输出是一对RCA前级输出和一个6.3mm耳机孔。总体说来,M9XX和UDP3属于比较近似的水平。M9XX的解码耳放大概三七开吧,UDP3稍微好点,四六开,也是解码略弱一点。耳放方面,9XX驱动力稍微大一点,UDP3更细腻一点。这两台机器的增益设置的都比较低,尤其M9XX驱动9500都要开到70左右的音量声压才够大,这机器推高阻大动态声压不太够。而UDP3推高阻声压还是能够满足的。解码方面,UDP3稍好于M9XX。M9XX最大的问题是不够润,稍微有点干。UDP3稍微好一些,但是相比mojo来说,DAC部分还是有差距,不但密度赶不上,声音的流畅度上也差一些。
UDP3的做工都不错支持OTG,可以当前级,声音都还算合格,在同价位来说其实还算不错,尤其适合低阻耳机。考虑到同价位适配低阻耳机的耳放并不多,我觉得值得推荐。不过杰大貌似又用thor-x的壳子搞了个新一体机,耳放部分沿用thor-x,我觉得也可以观望观望。5.J.C Audio UDP2这货虽说叫做UDP2,但是其实和UDP3并没太多相似之处。UDP2是基于杰大的新入门耳放Thor-X开发的一体机。 由于直接使用了Thor-X的壳子,外观自然是一模一样了,体积也十分小巧,跟山灵H1.2比起来相差悬殊。
价格方面,UDP2也延续了Thor-X系列的高性价比,全新在2k2左右。这个价格算比较便宜了,考虑二手还能再低一些,算是蛮便宜的一体机了。UDP2的输入输出非常简单,只有usb输入和一组rca前级输出,外加一个耳机孔。这个输入输出基本上定位就是桌面使用,可以接一有源音箱,比如真力m030、声荟q5什么的。数字输入只有一个usb稍微麻烦点,如果能支持光纤和同轴会更方便些,不过这样也省的折腾和纠结。udp2的usb支持手机和播放器otg,用起来比较方便。同时udp2还支持dsd,在播放dsd音源时,前面板上的dsd指示灯会亮起。UDP2的声底和UDP3轻灵走向的路数不大一样,偏厚重一些,整体素质不错,声音比较均衡,声场不大,中频稍有凸出,声音比较暖,低频弹性很好,韵味不错,整体更适合流行音乐一些,室内乐也不错。耳放部分相比thor-x貌似没什么变化,更适合高阻耳机,与hd600和hd650搭配很好,400i搭配起来也蛮好听。总体来说,udp2体积小巧,外观精致,非常时候桌面使用,是一台偏韵味的机器,素质和听感都蛮不错,属于比较退烧向的机器。6.杨菁mini i pro & mini i pro2s1)mini i pro其实他家应该叫做Matrix/矩声音频,只不过从hifidiy那会叫惯了,所以他家的产品都叫杨菁XXX。mini i pro也算是经典机型了,纯玩耳机的人玩的不多,绿檀紫檀上关注的人比较少,不过由于外观漂亮声音还行并且有前级,兼玩箱子的朋友用它的很多,退烧论坛有很多人用。别看这机器很小,但是接口非常齐全,数字输入有AES、RCA同轴、光纤以及USB输入各一组,模拟输出有XLR和RCA各一组,支持前级。在这个体积的一体机来说,有XLR前级的凤毛麟角,尤其是还支持遥控器的貌似仅此一家。
这台机器的界面使用xmos,过得去,对于这样价位的机器,不必外接界面使用。内置供电也比较省心,免去了购置线电的费用和麻烦,基本上来说这台机器接口和功能挺丰富,用起来也很省心,一根usb,再加一根电源线就ok了。声音不过不失,符合价位,耳放口稍弱一些,推9500够用,推hd600略疲软。现在已经停产,新的没了,二手1k7左右,入门配一对presonus e4.5或者声荟q4p,搭一支shp9500是个非常不错的廉价入门组合,亦可以作为家庭多媒体中心使用,以音箱为主的朋友非常建议尝试。2)mini i pro2Spro2S是mini i最新的产品,相比mini i pro2来说,dac由ess9016升级为ess9026,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二者差价不大,pro2卖3280,pro2s卖3880。这个升级让pro2略显尴尬,个人认为杨菁在推出pro2和2s时欠考虑,其实直接推出pro2s就可以了。
pro2S延续了mini i家族的传统,体积小巧,外观漂亮。由于升级了dac,素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摆脱了pro和pro2声音略为疲软的缺点,同时前级的效果对比pro有比较明显的提升,作为音箱的音源使用更加出色。不过,pro2S的USB界面表现不算太好,这一点略有点遗憾。另外就是屏幕,虽然分辨率更高更细腻,但是前面液晶屏的位置颜色不同,没有保持pro那个纯黑的前面板的一体感。另外,就是耳机口依然还是略弱,以pro不到3k的售价来说那个耳放口够用,但是对于接近4k价位的pro2S来说,这个耳放口略有些疲软了,我觉得至少要达到1.2S的水平才基本合格,最好能有Thor-X的水平才算ok。整体来说pro2S依然是一款小巧漂亮声音靠谱的一体机,很适合搭配音箱系统或者作为多媒体中心使用,推shp9500也够用,不过由于pro现在二手比较便宜,使得pro2s的性价比不算突出,预算充足,对体积和外观比较敏感的朋友可以选择pro2s,如果预算紧张,pro更为推荐。7.歌诗德A20H一般来说,中低价位的一体机往往耳放不是太强,但也有例外,A20H就是其中之一。很多牌子价格管理不行,代理打价格战,各种跳水,搞得老用户怨声载道。老黄由于没有代理自己直接卖,也没有什么内部价,这货出来以后价格一直十分稳定,价格控制个人觉得比较成功。
功能方面,A20H的数字输入有coax、aes、光纤、hdmi IIS、usb输入各一组,模拟输出有XLR和RCA各一组,支持前级。耳机孔有单端和平衡各一个。A20H总体来说是相对均衡的走向,偏向中低频一些。整体密度表现不错,声音比较紧实,声场属于一般水平,不算开阔但也不算拘谨。整体声音略显厚重,不是轻灵的走向,高频的延伸一般,中频比较厚实,低频很扎实,比较适合醇厚男声和古典大编制音乐的聆听。单端口表现一般,对低阻不算太友好,推RS2E、高频略略有些冲,但平衡口表现可圈可点,驱动Ether表现不错,推得比较开,对付hd600绰绰有余了,推hd560、hd800在驱动力上也基本够用。解码部分相对耳放部分弱势一些,虽然一耳朵显得很饱满充实,但是声音显得有些紧绷,显得不够宽松,乐感上差了一些。个人觉得这是A20H为了突出密度和厚重感,把声场调的比较小带来的副作用,如果声场调的开阔一些,不那么过于追求密度的话,乐感应该会好一些。界面部分,A20H虽然使用了Xmos-U8的芯片,但是说实话调教一般,属于整机短板。无论链接本家的U12,还是珍珠2 ,都能感受到比较明显的提升。U12可以使用hdmi线I2S连接到A20H,价格便宜,效果远好于同轴连接,并且支持DSD,U12本身也很便宜,值得推荐。
同时,A20H还具备前级功能,我用它连接了艾诗的MAP1后级功放,效果很不错,比之前用UDP3、M9xx、还有朗泉50A的前级效果都要好,个人觉得使用继电器作为电位器功不可没。使用A20H的话,可以买一对有源音箱比如的M030接上,效果应该会很不错。总体来说A20H是一款耳放很出色的一体机,比较适合古典乐的回放,由于声音稍显紧绷回放流行音乐略欠点感情,需要搭配味道好一些的耳机使用。8.Aune S63-4k价位的入门一体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市场,各家都在争夺,而以性价比著称的Aune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市场。在1k价位的X系列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以后,Aune推出了定位高一些的S系列,S6就是一款3k价位的一体机。
它的界面部分表现还不错,比起珍珠2、730U这样的数字界面尚有欠缺,但是可用性不错,并且与机器本身的调音融合的也更好。作为一体机来听的话,S6延续了Aune一贯相对柔软一些的调音,它的声场不算大,不刻意突出素质,走的是均衡的路子,三频分布整体稍微偏中下盘一点,高频不亮,声音比较干净,低频量感略大,凝不错,人声表现中规中矩,不那么近,味道也比较清淡,听大编制来说在密度和整体爆发力上还是略有欠缺,但是不容易刺激,小编制和室内乐表现不错。
解码和前级部分,S6的表现可圈可点。同价位除了S6好像也就只有杨菁的机器有平衡前级了,如果对体积没那么敏感,我更推荐S6一些,乐感和耳放效果都更好一点。耳放部分,个人感觉比X7S还是稍微差一点的。S6的整体感觉就是全面加强的X1S,价格不贵,界面和耳放够用,解码不错,直接当一体机用不错,但也为后期升级数播和耳放留好足够狗的空间,这个度把握的很好,我该说厂家是老道呢,还是阴险呢。。。总之有需要可以考虑,这个价位带平衡前级的产品可选余地本身也不大。9.山灵H1.2S我当初听的是H1.2的升级版,1.2S的声音其实和1.2升级版是一样的,只是当初1.2升级版出了以后大家纷纷吐槽难以与老版区分并且遥控器80%的按键用不到,厂商才重新编了个号,外加换了一个小号遥控器。这款机器虽然带了个耳放口 ,其实严格来说应该算是送了po的解码器,不过看在这台机器直推600也还算够用,就把它归类到一体机里面了。这货定价3800,但是实际上找代理拿货基本上不到3k就能拿到,价位上还是比较便宜的。
大部分的一体机,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短板,而其它某个部分会比较突出,让你觉得这机器不错,但总是有点遗憾,于是给它加界面、加解码、加耳放。好好的一体机,本来是想省事,结果弄得一点都不简洁。它的界面还不错,能达到低价位独立界面的水准。比起歌诗德U12和不加电池的珍珠来说,略好一些,而即使对上卷绕电池供电的珍珠2,也只是显得软了一点,整体上来说差距不大,千元级能拉开明显差距的也就是加了线电的QA730U了。很多国产的解码素质都可以,但是声音过于“中正大气”,比较生硬紧绷,听起来比较木讷,一耳朵好像很厉害,但是。H1.2所幸没有沾染这种毛病,声音有一定的素质,不似nuwave那般凶猛彪悍,也不似老头家那么妖冶绵软,阳刚中带点柔润,中性略带点甜味,声音很健康,也很舒服,初听没什么过人之处,但久听则觉得甘之如饴。即便忽略1.2的耳放部分,它的解码在类似价位产品中也算是不错的了,比idac6这种价格相近纯解码还要强一些。H1.2的耳放部分不算出色,但还算够用。基本上来说,1.2的耳放还是更适合好驱动一些的耳机,用来推推、RS2E这些耳机是足够用了,K812这种耳机也能搞到听着不错的水平。而HD600,880和400i这个级别的耳机搞起来听听流行还是可以的,听古典还是略差一点。1.2的耳放口适应性还不错,就我听过的几个耳机和几位朋友听过的耳机来说,都还不错,即便推不好,也不出恶声。
H1.2是一款相对平衡的一体机,界面不错,解码出色,耳放够用,聆听流行乐的话,基本上只需要一跟电源线和一根usb线,插上耳机听就可以了,不需要折腾。如果是听古典,对素质要求较高,加一台QA730U界面和一台IHA6耳放就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了,万元内有这套系统,基本上算是听古典比较不错的搭配了,目前我试过的搭配里面也没有什么太好的选择了,素质上解码换成x20p会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声音相对来说会干和紧一些。这货以目前的二手价格来说很值,要说主要槽点,一是没有前级,二就是形状是长条的,摆放上比较麻烦。10.山灵H2.2这是一个比较奇葩的玩意,当初大家都吐槽他家的1.2要是有前级、有平衡耳放就好了,结果后来还真出现了这么个东东。
这货的功能倒是非常齐全,有usb、光纤、coax、蓝牙数字输入各一组,rca模拟输入一组,coax数字输出一组,支持前级的XRL和RCA模拟输出各一组,耳机孔有单端和4芯平衡口各一个。这货既可以做解码,也可以做耳放,另外有蓝牙还可以连手机。支持数字输出使得这货还可以作为usb数字界面使用。。。当然这个用法有点超乎常理目前我想不出应用场景来。。。声音上这货还算靠谱,解码、耳放都不差,基本上来说,能对得起它的价格。但是!我要说,这货借一个当玩具玩玩还可以,买还是免了。下面我就来吐槽一下,说说为什么这货不能买吧。首先,这货的体积是比较奇葩的,它有1.2的一半长,但是有2倍厚,就是一个大胖墩,摆放起来相当麻烦。然后更奇葩的是,这货内置锂电池,这还不算完,最奇葩的是,它不能插着变压器用。。。葛格,连随身砖都能插着变压器听的好吗!而且,它续航还不长,我印象中四五个小时就没电了,连一天都撑不过去这!是!什!么!鬼!一个台机,只能充一会听一会这!是!什!么!鬼!这让人怎么用!我觉得唯一可能有需求的,也就是在校大学生熄灯以后使用了,还得另找一个随身来充当usb数字源。。。总之这么纠结的用法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足以写入他家产品的黑历史。11.Mytek Brooklyn说起万元一体机,卖铁的布鲁克林算是一台代表性机器了。
这货的体积非常小巧,比一支头戴式耳机多占不了太多的地方,放在膝盖上还盖不满大腿。同时它的输入输出非常丰富,支持数字输入USB、光纤、aes、时钟各一组、coax两组,RCA模拟输入一组,RCA和XLR模拟输出各一组,支持时钟输出,电源方面既可以使用内置开关电源,也可以使用外置7-14V电源输入,也就是说可以使用电池或者线电供电。之前在北京1-4W解码器大乱斗里面提到过这台机器,帖子里对布鲁克林评价并不怎么高。其实我在帖子里也说了,主要还是因为布鲁克林是一台全功能一体机,还是各方面比较均衡的一体机。拿一台万元一体机的解码去pk纯解码器本身也不大公平。其实从一体机的角度来评价布鲁克林,他是一台非常均衡而且高性价比的机器。它的输入输出十分丰富,自带的usb界面表现出色,超过1k级别的独立界面;解码部分的素质也不错,与很多5,6k的独立解码去比较也不吃亏;耳放部分可以用双6.3转换成平衡口,推HD600这一级别的耳机表现不错;而且前级非常靠谱,无论是耳机还是音箱的系统都很适合,是一机解决所有需求的好选择,个人认为作为单机使用,布鲁克林是好于lyra2的。不过布鲁克林也有缺点,第一是声场较小、第二是解码部分的声偏干和紧,缺少韵味,作为监听回放可能更为合适,如果用在音乐欣赏上,需要注意搭配味道浓郁一些的耳机和音箱。如果选择布鲁克林,可以购置线性电源,素质和安定度上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12.Prismsound Lyra2说起大名鼎鼎的Prismsound,大家第一反应一般都是他家已经退休的老大哥DA2和现在的带头大哥8XR,而他家还有个小弟lyra2在烧友中口碑也不错,不过更多的人认识lyra2可能是通过数码多那篇万元lyra2被fiio随身干掉的评测,现在lyra2还挂在数码多的16年不推荐榜单上。对于这个评测吗,我不置可否,大家都是长着耳朵的,可以自己去听嘛。
lyra2现在1W出头能拿到,价格不算太贵。它其实是个专业机器,支持usb输入,coax、光纤、时钟都是输出输出双向支持,模拟支持一组trs输入和两组trs输出,同时还有两组话放,既可以当做一体机用,也可以独立的作为数字界面、解码、耳放或者录音设备使用。模拟输出虽然支持前级,但是是数字音量,低音量时候动态和低频压缩较大,并不实用。不过实话实说,管lyra2叫一体机从本质来说不大合适,其实它应该说是一个送了解码耳放和话放的数字界面,放在数字音源部分比放在这里合适。。。由于各个部分都可以独立使用,我觉总和为10的话,界面、解码、耳放和话放这四部分的能力配比大概是,6:2:1:1,这货当界面来说属于一流界面的水准,可以与int204和hydraz一争高低,而解码和耳放的部分就不那么乐观了,与独立的解码和耳放比起来都不大好,解码我觉得还不如h1.2,而耳放部分也就是比1.2稍一点,解码耳放抛开听感来说与布鲁克林差距较大,前级更没法比。基本上lyra2整体使用的良好听感我觉得完全是界面或者说机器的数字处理部分带动起来的。使用上,lyra2的控制略繁琐,需要依赖控制台,作为民用设备使用起来不大方便。如果是有录音等需求的话,lyra2确实是一台非常好用的机器,但如果你只想听听音乐,其实一体机里布鲁克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当然同价位分体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就是东西多而且周边调整麻烦一些。13.珀璞数字功放玩耳机有个邪道的玩法,就是用功放来推平板。而功放也有个邪道的玩法,就是数字功放。这种功放不同于传统的功放,它没有DA部分,而是直接放大数字信号,最后通过滤波直接输出给喇叭。由于省去了da,并且能量转换效率极高,因此这类功放可以在很小的体积下做到比较大的功率。而数字功放通常也具备一台一体机的所有要素——输入和输出都具备,输出无论是喇叭还是耳机,都直接捅到喇叭口上就好。珀璞的东西很偏门,正常来说从一般渠道也了解不到,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珀璞应该是他家在绿檀推自家的dh70升级版,当时说是可以推hek,遭到一堆人的鄙夷。其实如果我没有实际接触他家的东西的话,我也会把他家当成一个吹牛的山寨小作坊。当然,接触过以后,我对他家的印象是一个生产东西靠谱性价比很高的小功放的。。。。小作坊。。。我最第一次接触他家数字功放是一位朋友来我家听耳机拿来一个d2p,经过推箱子推耳机各种毁三观以后,我被这类小玩意折服了。1)d2p&Mercury下面这东西就是d2p,最初完成毁三观任务的小玩意,他只有巴掌大,但是可以输出每声道40W(4Ω)的功率,足够把我家那个双六寸的小落地推的响到让人不适的音量,不管推的好不好,起码声音够大。而且这货价格便宜,当初清仓甩货,打折只要299,性价比出众。这机器自带usb和同轴输入,还有一组模拟输入,输出就只有喇叭口了。由于输入输出齐备,它一台机器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任务了。不过usb稍差,个人觉得配一台数字时代2更好。数字功放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如果你前面给的数字信号足够好,它的输出表现会让人大跌眼镜。在前端用204输入的情况下,喇叭口的输出 可以去和贵得多的690甚至帝瓦雷去见个高下。当然说比帝瓦雷好就是自欺欺人了,但是在价格差了100倍的情况下,某些方面表现居然还能有赢面,这真是不可思议。详细可以去看看我之前发的帖子。
而推耳机的话,无论是400i还是500都还不错,你只需要做一根喇叭口转卡农头的线,然后给耳机改个平衡头就好了。数字功放由于底噪极小,声底很干净,只要不是灵敏度特别高的耳机都ok,推动圈的话略有些冲,但平板耳机并没有这个问题。由于400i打折已经非常便宜,由d2p和400i外加一对4寸小喇叭组成一套入门系统,很可能会比整套六七千搭配的不那么合适的系统表现更好。不过现在d2p已经停产了,它的升级产品水星(Mercury)现在售价在800元左右,虽然价格贵了一些,不过USB效果更好,功率也增大到了80W(4Ω),同时也增加了光纤输入,作为客厅多媒体中心使用更加方便了。2)D5N、D5H被d2p毁过三关以后,我对数字功放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正好珀璞的d5n也在打折,我就买了一台。这货每声道是100W(4欧),功率比d2p翻了一倍有余,能搞更多的箱子。输入方面与d2p相比少了usb多了光纤,客厅用起来略方便一些,不过接pc的话就需要数字界面了,所以性价比和d2p相比略差一点。不过,无论是推箱子还是耳机,d5h的素质味道都稍微好一些,也算是物有所值吧。还有一款D5H,外观和D5N基本一样,功率更大有150W。我买D5N的时候还没有打折,当时1k7左右,现在也打折了,1k出头,我觉得也不错。d5n的功率是4欧100W折合8欧差不多是是50W,我之前在用的朗泉50A的功率是8欧55W,两者功率接近。使用同一台解码器模拟输入的话,朗泉的韵味和声场纵深会略好一些,但是声音比较软,而且速度比较缓慢,d5n的声音更加干净透明,解析更好,速度快不少,低频更扎实。而d5n改用204直入以后,透明度和速度还有提升,解析大幅加强,但味道变得更直白一些,声场变得更扁平一些。二者可以说是互有优劣,如果是听歌的话,朗泉会更好一点,兼顾看电影的话,d5n会更好一些。朗泉原价要6k+,二手也要三千多,说实话1k不到的玩意比较之下没有全面落败,而且某些方面还明显胜出,实在是比较难得。而且无论是d2p、d5n、qa690还是帝瓦雷,都有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声音非常干净透明,解析出色,速度快,低频扎实,这可能也是数字功放的共性,比起便宜的传统功放来说,这些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3)Venus珀璞的新产品名字都很骚气,又是Mercury又是Venus的,都是行星名称。Venus的中文名字是启明,估计是取的金星启明星的意思。相比D5N来说,Venus取消了旋钮改为4个按钮,整体外观也好看一些。功率方面Venus和D5H差不多,是160W(4Ω),算是比较充沛了,对付4-6寸的箱子,只要不是灵敏度特别低或者封闭箱,基本上都ok。同时,venus的输入同时具备usb、同轴、光纤和rca模拟输入,弥补了上一代d2p缺光纤d5n缺usb的缺憾。USB输入相比d2p有长足的进步,即便不加外置界面个人觉得也比较ok,如果加的话2k档可能更加合适。考虑到使用数字功放更多是为了节省预算,个人更推荐直接使用内置界面。相比D5N来说,启明的密高一些,高频也压暗了一点变得更柔和耐听一些,但没有牺牲两端延伸,总体来说属于全面加强,实际上在推箱子和耳机上也确实感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而且启明的可调节选项比较多,相对来说容易找到让自己觉得舒服的选项。不过,价格也水涨船高,带USB界面的款式接近2k元。但是其实你考虑一下D5H+一个数字时代2也得1k5左右了,算上各种提升,其实venus卖2k倒也不贵,当然如果后期降到1k5左右肯定是皆大欢喜。4)关于数字功放的玩法其实数字功放现在还算相对邪道的玩法,它声音上的优缺点同样明显,优点主要是解析出色,声音干净透明,速度快低频好;缺点是声音表现对数字信号依赖比较强,稍微有些干,韵味不突出。而且,数字功放对于模拟接入的信号要做一次ad,因此对于输入信号的素质和风格会有比较强的过滤效果,减小前端的差距,因此其实更推荐搭配好的数字源使用,除非为了增加染色不然不建议使用模拟输入。推耳机的话,动圈会略冲,但是平板耳机则可以推得很开,获得中低价位(6k以下)耳放难以企及的速度、透明度、低频和动态。箱子的话,需要在搭配上费些心思,总体上来说虽然偏科但是如果搭配得当、风格对路是极好的。由于只需要数字信号即可工作,因此无需解码器,在整体预算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可以把更多的预算投给喇叭和耳机。比如一套总价1W的系统,比如拨2k给数字功放和界面的话,则可以把8k块拨给喇叭或耳机,而传统方案则需要解码和耳放/功放,即便是入门级3k解码+3k功放/耳放,喇叭/耳机的预算则只剩4k,这还没算分体系统多出来那些线材。这么大差价的情况下,即使搭配得当,喇叭的优势是前端很难弥补的,更不要说分体系统的变数很多,很容易出现搭配偏差的情况。而如果预算压缩到6k的话,分体系统则很难留出足够的钱给喇叭来,这时候数字功放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可以说其实预算越低,数字功放的性价比优势越大。典型的搭配比如水星/d5n+数字时代2搭配一支he400i耳机、一对mc14,又或者启明/d5h+730U搭配一支he500/he560耳机、一对opus0.5/gt1音箱,都可以以较少的投入换取不错的效果。且不说低端系统,就算是我int204+nv4000+朗泉50A这一套2W左右的系统,推he500、he6耳机,atohm gt1、opus 0.5音箱不仅无法全面胜出,在速度、低频、透明度上还不如数字功放直推。数字功放的劣势主要在韵味和声场的纵深上,通过选择韵味好一些的音箱,通过喇叭线调音可以适当弥补,总体上来说个人还是很推崇这种玩法的,墙裂建议新入门预算不足的小伙伴们尝试一下,相比正统玩法来说别有一番新天地。不过再往上的话,高端系统在韵味、安定度和自然上的优势越来越大,这方面慢慢会变得无法通过前端差距来弥补,就不建议玩数字功放了。14.乾龙盛QA690其实要说数字功放,我最先感兴趣的并不是珀璞,而是乾龙盛。当初对数字功放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了解,对于690感觉就是QLS新出了一台功放。我对朗泉声音偏软这方面一直不是特别满意,因此对这货有了一定的兴趣。结果没过多久,我就被d2p毁了三观,对690的兴趣就更大了,正好困总搞了台690,我就让他带来给我听听。
690的输入输出和珀璞的水星启明差不多,usb、光纤、同轴、rca模拟输入,喇叭口输出,输入比较丰富,功率是160W(4Ω)/100W (8Ω),与珀璞启明功率差不多。做工方面690显得好一些。体积上690比珀璞的数字功放大了不少,重量也很沉,不过相比于传统的功放来说,体积依然不算大。乾龙盛的产品一向调音不错,从随身qa360mod,到界面数播qa730u、qa661,还有解码qa860,味道都不错。qa690作为数字功放来说,与珀璞和帝瓦雷偏清淡的风格有所不同,两端有所收缩,高频有一定的打磨,中频的能量比较突出,声音更为厚重浓郁一些,听流行显得味道更好。但是,690毕竟还是数字功放,还是存在之前讨论的数字功放的缺点。
个人认为690最大的问题还是价格。690的价格在4k上下,比起珀璞的数字功放价格贵得多,但是素质上并没有什么明显优势,味道上的差别要看口味是个见仁见智的事。个人还是觉得数字功放更适合组中低价位的系统,这时候数字功放偏贵的话对于系统的性价比会有负面影响。当然,如果是对于小厂的产品不放心,乾龙盛的690倒是大可放心选择——他家的产品质量一向靠谱。15.Nuprime ida8新派的东西在做工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外观精致,风格比较现代,颇有苹果产品一样的美感。ida8是他家推出的A+D混合功放一体机,也就是甲类和数字混合放大,使用甲类前级+数字后级的方案,并非纯数字放大。 因此ida8和纯数字功放的原理不大一样,里面是有解码芯片的,和帝瓦雷AD并联的方案也不大一样。
价位方面,ida8定价是8800,并不算低。功能方面,输入支持usb、同轴、光纤和一组模拟RCA输入,还有一个usb口可以扩展蓝牙或者wifi串流输入模块。输出方面,除了喇叭口,还有一组低音炮接口,比较贴心,充分考虑了用户的扩展需求。声音上,ida8确实结合了甲类温暖柔和和D类干净快速的风格,体现出了两种类型的优点。不过个人感觉由于后级D类功放的过滤和放大,甲类的风格还是有一定的削弱。整体来说ida8的声音表现不错,无论是素质还是推理都够用,接我的opus0.5显得比较游刃有余。不过,ida8由于基础底噪略高,直推耳机会有明显可闻的底噪,因此不大适合推耳机,只适合音箱。从这个角度来说,ida8的性价比收到了一些影响,毕竟如果要听耳机的话,需要另外购置耳放或者rkv vetro适配器,无论哪一种都要继续追加投资。不否认这是一台不错的功放一体机,从设计做工到声音都很用心,但是从价位来说,个人觉得还是偏贵一些,适合资金充足,对外观和做工有一定要求,需要一体功放的朋友购买。16.Devialet 120说道功放一体机,就不得不提帝瓦雷。他家的东西非常有设计感,完全脱离了传统hifi产品的形象,把产品做成了现代家居的感觉,可以很好的融入家居环境之中。当然了,作为法国的高端音响品牌,价格自然是不含糊的,一台要4W大洋。
帝瓦雷使用了独家的ADH混合技术,与nuprime的前甲后D不同,帝瓦雷120使用5W的甲类和120W的D类同时来驱动音箱,使得声音可以兼具A类温暖有韵味和D类快速透明的特点。实际听下来,可能是只有5W的甲类占的比例偏小吧,个人觉得A类的效果并不明显,还是D类起了主导作用,整机的风格特点趋向D类的特性:良好的瞬态、极高的透明度、快速而弹性良好的低频。
之前进行了一个300vs的毁三观数字功放大乱斗,其中3W的就是帝瓦雷120。要说没有区别那是胡说,但在环境处理和周边不到位的情况下,我真心觉得差距没有价格那么大。。。总体来说这货外观还是相当漂亮的,但是价位实在过高,主要优势也就是方便了,适合觉得分体hifi系统太麻烦的壕们购买。追求音质的话,个人觉得还是有别的更好选择。三.台式数字音源这部分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数字界面,混有数播和两台奇怪的东西,不过都是数字源,个人就把他们统称为台式数字源了。其实数字界面应该和PC/随身USB数字源合在一起才能说是数字源,不过大家就不要太纠结于定义的问题,关注内容吧。1.Titans Athena雅典娜是titans推出的第一款数字界面,也是我接触的第一款数字界面。当时使用的是HM901,正好准备更换4040,由于4040没有自带界面必须外接数字源,因此就选了当时比较热门的雅典娜界面。
雅典娜的密度不错,整体偏中下盘,声音比较沉稳,主要缺点是高频的延伸和透明度相比同期xmos界面略逊。除了可以使用内置电源供电,还可以使用外接线性电源,不过雅典娜自带的电源还过得去,因此更换线电的话,如果不是太好的线电其实提升较小,还得外置一个电源模块,并不推荐。另外虽然用了6631芯片,但是不知为何不支持OTG输入,没法用手机或者随身设备做数字源,便利性上略有不足。现在这货已经停产,二手八九百左右吧,价格是真坚挺,我买那时候就900,现在过了2年没怎么掉价。不过这里主要也就是介绍一下,近两年数字界面发展比较快,老款雅典娜不推荐再买了,个人觉得现阶段QA730U是更好的选择。 2.Titans Athena SE在Athena获得了比较好的反响以后,titans推出了雅典娜的新版界面Athena SE。
作为新版,音质有所提高,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雅典娜SE定价在2480元,但实际有一段时间1780预售,后来二手基本上也一直稳定在1700左右没有再往下跌多少,titans的价格控制我还是比较服的,当然物以稀为贵,他家东西产量还是偏低。
相比老款的雅典娜来说,SE的改变不只有外观。SE维持了雅典娜的走向,不过整体素质有比较明显的提升,密度更高了一些,背景更黑,显得更干净。同时低频的弹性有所增强,高频的泛音也有所加强,总体来说让我感觉升级幅度对于价格差来说完全值得。不过经过后期的持续使用,发现了SE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声音略有些偏紧和干,有些燥,初听比老款素质高不少,但是久听下来不如老款更加宽松安定。放到2k以内的界面来说,雅典娜SE的素质算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听感上实在是不太好,现阶段,便宜些的730U有好得多的听感,贵一点的船SU1、杨菁x-spdif2有更好的素质,mutec mc1.2则在素质和听感上全面胜出,个人觉得se的价值难以体现。3.GoldenWave Peal2在我目前用过的台机设备中,金波的珍珠2应该是台机里面我留存时间最长的一台设备了,从去年2月份收过来,期间别的东西来来回回换了不少,唯独这个东西我是8月底才出掉的,出掉的主要原因不知为何是它和山灵M1、M2S的OTG输出不兼容。之前的不少晒点能看到这货和它的好基友蓝皮卷绕电池一起出镜。这东西我收过来时候就已经停产了,现在二手价格在五六百吧,带上卷绕电池700以内可以搞定,不过难得一见。输出比较奇葩,没有coax,只有bnc、光纤和aes,如果是只有coax的解码,还需要配一个转接头。由于支持6-9v外置直流供电,所以这货可以使用物美价廉的6v卷绕电池进行供电,声音的安定感远好于三五百的线性电源。另外这货也是支持USB供电的,特殊情况或者音质适当妥协图省事也可以用。珍珠2和雅典娜同样使用6631界面芯片,有种说法是珍珠2是titans帮金波设计的,是雅典娜的前身。听下来和雅典娜声音确实有一定的共性,但是三频更均衡一些,透明度更好,而且得益于卷绕电池加成,声音比雅典娜更安定。不过珍珠2的OTG兼容性比雅典娜要好,我用Sony A15、手机都可以OTG连接珍珠2使用,十分方便。总体来说如果考虑性价比,又正好有人出,珍珠2是个不错的选择,个人觉得比数字时代2靠谱。而如果资金充裕些,还是730U整体更好。4.ORAVA UT02当初我买雅典娜的时候,正好朋友也买了个界面,是鼠界面UT02。这东西小巧的多,还没有一个5寸手机大。ut02使用的是xmos界面,USB取电,输出为BNC头。这东西有个比较有意思的配件是bnc转rca公头座子,然后可以直接把它挂在解码后面,就像是就是解码直接出来的usb,比较省地方。
鼠界面的声音走向偏上盘,高频延伸不错,整体声音比较轻灵,但是略有些下盘不稳,密度也一般,听古典感觉声音不扎实。经过了两年,东西的本体没有太多变化,只升级过一次UT02+,略有改善。后来又加了双头USB线,独立线电供电,但本体没有什么变化。UT02+我升级了,但是我觉的整体略有加强,风格和整体素质没什么质变。使用双头线加外置供电确实密度和低频有所改善,但我个人觉得还是没有跳出1-2k级这个整体水平框架,距离2-3K级的船SU-1、杨菁x-spdif2还是有差距,跟更高价位的hydraz和int204就更没可比性了。
而价位上这东西并不便宜,新的裸机就要1k8左右,二手算上线电一套也得小2k,价位并不低,个人觉得性价比不算高。便宜些1k价位有qa730u效果不比它差多少,贵的2k价位有船su-1、杨菁x-spdif2,二手mutec mc1.2比它效果好,我觉得ut02+在现在就略显尴尬了。5.ifi iLinkifi是个比较有意思的公司,他家的产品都是银白色的小条,而且同一个系列的所有产品都一样大长得基本上一模一样,产品从电源模块USB信号处理到界面解码耳放胆前唱放一应俱全,一整套摞起来看着很不错。这个品牌有些争议,开始宣传是英国公司,后来被爆出其实是国内的。
虽然看着挺好看,但是他家的东西价格都不便宜,micro系列从1k7-3980不等,集齐iusbpower,ilink,iusb3.0,idac,ican se,iphono2,itube2一整套需要1W6左右,还不算中间的连接线材和器材架。说实话这价位,买大个的台机远好于这一套,这套基本上也就是土豪的玩具了。
当时我这个ifi的数字界面是找一位有一整套ifi的大佬借的,一起借来的还有一个ifi的usb供电设备iusbpower。ilink使用的是Xmos芯片,总体来说还是xmos偏高频和轻灵的走向。不加iusbpower的时候,整体的声音偏软一点,低频的弹性也不足,整体比雅典娜略差一些。然而加了iusbpower以后则像打了鸡血一般,声音硬朗很多,低频弹性也好了不少,相比鼠界面2来说下盘稳重的多,不过密度还是比雅典娜稍差一点,总体表现好于雅典娜。看来加了iusbpower的ilink才是完全体。另外,还有USB滤波器和线性电源可以选购,貌似可以进一步提升音质。鉴于本身ilink+iusbpower+双头usb线已经价格不菲,再加上这两个货价格会更贵,而声音并不会比雅典娜好多少,这价格都能买hydraz了,个人觉得如果不是特别喜欢那个体积和外观不建议考虑。6.乾龙盛QA661乾龙盛的产品大都味道不错,外观和UI都比较“工程师”风格。给大多数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QA360就是这种风格的典范,巨大的体型,粗犷的风格,简陋到感人的UI,不过操控流畅声音不错。
QA6612015年上市,发售价格3980元,实际成交价格低一些,二手价格在2k8左右。 在二手这个价位来说,作为一款兼具数字界面功能的数播来说,QA661的声音表现是不错的。它的素质要好于老款雅典娜,略逊于SE,三频略偏向中低,声音比较温润,可谓值回票价,声音上其实没有太多槽点。由于数播可以脱离电脑,减少了很多PC的干扰,因此相比数字界面连接PC更容易获得更好的声音,放在音箱系统里,理论上来说,摆放和操作也应该更方便一些。而由于具备数字界面,也可以同时连接PC完成多媒体用途,可谓一机两用,十分方便。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如果只是看文章的话,是不是觉得棒透了?然而,我不得不说乾龙盛在设计这款数播时候,恐怕都是一拍脑袋就脑补了用户的使用场景,完全没有仔细考虑到实际场景中使用会遇到的问题。
首先,我得说这个单片机系统的文件管理逻辑做的很有问题,它会遍历所有的文件夹,然后把它们不由分说的全部展开到同一个层级里去。我辛辛苦苦分门别类整理的文件夹就被它直接跳过了,把流行的专辑和古典的CD抓轨大大小小几百个文件夹权展开到一个层级上,自己脑补一下,以每页五个文件夹的速度在几百个文件夹的海洋里寻找自己想听的那张专辑,是多么酸爽的一种体验。。。如果是把它用在耳机系统里的话,大多数朋友并不会配备专用的器材架,都是桌面摆放。661的体积着实不小,形状也很成问题:宽度一般,厚度很厚,摆放时不容易和其它设备摞起来,比较麻烦,从我上面晒单那个图也可以看出来。并且661作为一款纯数字数播,并不包含解码,而用这款数播的话,就需要连接解码、耳放或者一体机,更占地方。在耳机系统中,与其放这么大个的一个数播,显然不如来一个同门的QA730U方便,体积小得多声音却差不多。而如果放在音箱系统里面的话,通常使用者距离设备会有一定的距离。这时候661最大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它不支持APP。不支持APP的话,无法用手机遥控,那么就只能看着屏幕操作了。这时候就面临一个问题:屏幕太小,导致字小。你现在从电脑屏幕前面推开2m,看一看能不能看清楚这个字?我坐在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柜上的661就是这感受,而且这还是大字体,如果选小字体,酸爽度可想而知,那就有坐在机器旁边,脸凑过去才能看清了。于是,这个机器的遥控器基本形同虚设,也就上一首/下一首和暂停有点用处,选歌?那是mission impossible。因此,虽然这台机器看起来功能如此的美妙,但实际上非常不实用。 箱子系统没什么便利性,放桌面又太大,个人还是更推荐同门的QA730U,加了线电比661的数播声音稍差界面声音稍好,体积小巧的多,至于遥控么,下面这个文章里有大把的方式可以让使用变得更加愉悦舒适。
7.乾龙盛 QA730U前面猛烈的吐槽了QA661,这里来聊一聊QA730U吧,这是我在2k以内最喜欢的一款界面了。
这款界面定价1298元,刚发售那会有预定促销,998软妹币即可拿下,因此后来的实际成交价格基本上就是这个价格,而二手则基本上保持在800左右。考虑到如果想把素质发挥出来配一台线电,开销在400元左右,因此总成本基本上在1500元左右,不是很便宜也不算贵。
之前听雅典娜、雅典娜se、珍珠2、鼠界面2、节奏坦克圆舞曲、ifi界面,以及双木三林M6、M8、sansikrit pro、ps nuwave自带界面的时候,大体上663X的界面都会偏向中低频,而xmos界面会偏高频。663X的界面虽然会听着沉稳扎实一些,但是高频延伸插一些,通透度会略差一点,并且会显得略沉闷一些,偏干一点。而xmos界面会活泼灵动一点,但是通常下盘不稳,显得飘。而730U的调教则好一些,整体三频比较均衡,低频相对扎实一些,并且难能可贵的是声音比较流畅,这在1-2k价位的界面来说算是很不错了。考虑到我那个线电比较差,如果换成五六百的线电,估计表现还能再稍微好点。类似价位来说,个人觉得比他略好的也就是何庆华的DI2014了。不过DI2014已经停产了,现在界面方案也换成xmos U8了,不知道表现会不会更好。雅典娜SE虽然素质高一些,但是声音比较干涩,一耳朵感觉很好,久听易累,不推荐,老雅典娜虽然素质低些但是味道更好。总体来说,乾龙盛的QA730U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数字界面,声音靠谱,价格便宜,相比蛋疼的QA661来说,QA730U算是很良心的产品,十分推荐入门使用。8.何庆华 di-2014 & di-U8老何家也是比较奇葩的,无论是一贯傻大黑粗的外观,还是奇葩的只能在官网先款购买的方式都独树一帜。他家的产品大都素质不错调音一般,2k价位保有量很大的NFB6就是这个类型的代表。DI-2014是他家2014年推出的数字界面,外观也是黑粗风格,当初其实是我和神仙开玩笑,问他有没有能和4040、sfb03凑成一组“谁敢比我丑”套装的界面,神仙推荐了这货,也确实难找出来一个比这货更难看的界面了。这货我15年底收来以后中间出掉过一次,后来又从一位大佬那捡了个白菜一直用到现在。di-2014现在已经停产,它的升级产品di-u8也已经停产。U8相比2014界面芯片从usb32换成了xmos U8A,整体素质略有提升,其他方面如外形、输入输以及整体电路设计方面没有变化。以前这货加全配置要2200+,二手的话,2014大概在1k2,U8在1k6左右。这货输入输出很齐全,除了USB界面以内,它还支持数字输出重整,可以提供额外的一路coax和一路光纤输入,这对输入不丰富的解码来说非常方便,如果使用明大1704、nv4040这些只输入少又不带光纤的解码,还想使用光纤接入连接电视,2014是低价位里面的唯一选择了。另外它的USB输入对otg支持的很好,我的几个老手机都能支持,这一点比较方便。堆料何是名不虚传的,连一个数字界面都在这么个小盒子里面塞下了这么多的东西。其实他家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分立元器件,并不是有意去堆料的。总体来说di-2014的声音还是挺不错的,三频均衡,密度较高,透明度很好,两端延伸不错。最难得的是,它的声音不硬不干,这一点在老何同期的产品里面可谓是凤毛麟角,毕竟是连M7这种用了8片1704都能把声音做的硬邦邦的厂商,能做出这种很透明的声音也真是难得。不过,作为一款售价 2k+的数字界面来说,di-2014和di-u8确实要比2k以内的界面在总体上略好一些,但是与船su-1、杨菁x-spdif2或者二手的mc1.2比起来,还是略有差距,主要还是靠着独特的功能性来错位竞争。不过di-2014和U8保有量都不高,二手也不太便宜,考虑到外观方面,如果对于多路输入整形没有需求,个人还是建议考虑其他数字界面。9.杨菁 x-spdif2前面聊别的界面时候提过这货。杨菁的x-spdif定价2580,和船su-1接近, 属于介于雅典娜、730U这些入门界面和hydraz、int204这些高端界面中间的一类界面,暂且称为2-3k级别的中端界面吧。
x-spdif2的体积不大,输出有AES、COAX、光纤和hdim接口的I2S。默认使用USB取电,支持6-9V外部直流电源输入。可以使用USB取电有一个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如果是连接PC使用的话,可以不用操心电源的问题,PC开机就有电,关机就断电,省去一个电源插孔,也可以少开一个开关。不过,使用外部供电后,相比使用usb供电,密度、动态和两端延伸会有明显的改善,可以说,外部供电的x-spdif2才是完全体。不过带来了一个问题,与内置供电的船SU-1或者二手的MC1.2相比,另配线性电源或者卷绕电池要再进行额外投入几百元,这样一套下来的就价格就接近3000元,性价比略受影响。素质方面就不细说了,相比QA730U、雅典娜有十分明显的提升,USB供电的话比船SU-1略差些,上了线电则稍好一点。声音方面解析不错,整体比较均衡透明,没什么韵味,算不上润,但也不算干,有点像x-sabre pro的意思,他家最近出的东西都是这个路数,个人觉得其实素质都够了,还是应该在调音上多下下功夫,完成从透明到有韵味的转换。整体来说这个界面声音还不错,性价比由于需要线性电源不算高,同级别如果没有I2S的需求,有条件尽量去headfi去蹲MC1.2,而有I2S需求的话,买SU-1也是不错的选择。10.声韵 Aries Mini其实小白羊其实是有模拟输出的,严格来说可以算作数播,然而那个模拟输出相比价位来说实在是比较惨,这里就不细说了,还是忽略它的模拟部分把它当做纯数字源来对待吧。 声韵家的定价成迷,本来之前发售是2499,不知为何去年声韵的产品集体涨价,小白羊也涨到了3699,老实说本来原本的价格性价比不错,现在这价格说实话就有点贵了。
由于不仅能输出同轴、光纤信号,还能输出USB信号(相当于代替电脑),使得小白羊的连接方式比较灵活。既可以使用同轴、光纤数字输出直接连接解码器,也可以使用USB连接解码器的USB输入,还可以连接数字界面,比如Hydraz或者int204,让这些高级数字界面获得遥控和网络播放的能力。声韵的lighting ds的操控是有口皆碑的,没什么槽点,唯一让人不爽的也就是只支持IOS而且必须要7.0以上的系统了,老的touch和pad想当当遥控器都不行。。。
声音方面,小白羊的表现比较一般。作为一款售价2k5的数字源来说,即便使用外置线性电源,coax同轴输出的水平比线电730U还稍微差点,模拟输出也不尽人意。不过它可以输出USB信号,比没有优化的电脑效果还是要好一些的,个人觉得它的最主要作用就是代替PC作为usb数字源使用。由于涨价,小白羊的性价比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本来1k7,8的二手价格买一台来代替pc,并获得一个很好用的遥控软件是蛮划算的,但如今成本一下上涨1k多有点吃不消。况且这个价位可以购买到欧博的X5pro——虽然操作差一些,但是X5pro的模拟输出已经可以去和同价位的纯解码一较高低,远不是小白羊可以比的。总体来说如果是连接hydraz、int204这样的高端数字界面,对于软件交互的要求高一些,那么aries mini作为PC的替代品以及软件UI交互层面来说是很合格的,在音箱系统中年可以大幅提升便利度,值得购买。但如果系统比较一般,小白羊的价值难以得到体现,而且性价比也低,不如先更新解码耳放功放等器材,不推荐购买。11.Mutec MC1.2Mutec是一家德国公司,生产专业音频设备,主要用于录音棚等场景。他家比较出名的是MC3,一款具有多路输入整形、时钟同步功能的专业USB数字界面,不光功能强大,音质也可以与hydraz以及int204一争高下。而mc1.2是mc3的小弟,定价449美元,不计算关税和运费约合3000软妹币。MC1.2是一个coax、bnc、光纤、aes和USB双向转换的界面。也就是说,它既可以USB输入,通过其他数字接口输出,也可以通过其他数字接口输入,转化为USB信号传输给电脑,在数字录音中应该用的上,可以配合专业设备中的ad板使用。看看MC1.2既可以使用USB供电,也可以使用内置的电源供电,不过不能外接电源模块。这样在使用上会比较灵活方便,在不方便外接电源时候使用usb供电也可以出声,而且没有升级线性电源的空间,不会有额外的投入。相比USB供电来说,内置电源供电的声音更好,除非特殊情况都建议使用电源供电。它的声音相比便宜一些的x-spdif2和su-1来说素质只高不低,但声音更宽松耐听,要说缺点也就是没有I2S还有不好买了。如果不需要I2S,2-3k的数字界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优先入MC1.2。12.AudioByte Hydra ZHydraZ是是这两年炒的比较热的界面,它的价格并不便宜,国行6800,水货5800左右,不过二手价格不算贵,4500左右就可以收到,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一直处于断货状态,一机难求。由于保有量比较小,东西又好,基本上一出来就被秒掉,都是群内消化,收的话纯靠缘分,很难抢到。
它的输出还算全面,AES、BNC、coax、hdmi I2S,光纤输出一应俱全,还有时钟同步接口,不过只能做主时钟使用。电源方面支持usb取电或者外接5V电源。不接线电的时候,hydraz整体的声音更柔和一些,但比较软,解析、密度和动态都与使用线电有比较大的差距,味道上不加线电更松软模拟味更浓一些。资金紧张可以使用定制线电, 资金宽裕的话,推荐原厂zpm,虽然看着里面很坑,但是实际效果确实比1k来块的定制线电要好。
Hydrdaz没有使用现成的芯片架构,而是使用了FPGA,算法自行开发。虽然Hydraz+线电价格并不便宜,但一旦把hydraz接入你的系统,你会觉得,这钱花的值了。素质自不用提,相比2-3k级别有比较明显的提升,相比204来说,它素质略低一点,但是整体声音比较柔和耐听,整体的声音尤其是低频部分其实并不是特别凝聚,而是稍稍有点“散”,而且散的恰到好处,不会显得素质低但是却产生一种非常舒服的蓬松感,使得整体的听感非常有“模拟味”,安定度很好,可算是数字界面中的一股清流。说实话如果不是对素质要求特别严苛,或者有特别的功能需求,在mc3、int204和hyz这桑里面选,我更推荐hydraz。13.Weiss INT204 虽然我个人更喜欢hydraz,但是不得不承认,现阶段的民用数字界面之王还是非int204莫属。
作为民用数字界面头把交椅,又是瑞士制造,自然价格不菲,这个其貌不扬的小铁皮盒子定价1W+,即便优惠也要9k左右。而且它还有配套的线性电源,又是1W大洋,价格上也同样名列前茅,和他这一套比起来,MC3还有Hydraz套装就是毛毛雨。输出方面,它支持bnc、coax和aes输出,电源方面则需要6-9v外置供电模块。自带的开关电源效果较差,换成线性电源效果会好得多。另外这个电压比较方便,可以使用非常经济实惠的6V8A卷绕电池,价格实惠,效果比几百元的线电明显好一些,声音干净的多。比起贵一些的线电来说,差距主要在声场略小一点,动态密度略差一点,但声音依然还是更干净一点。不过相比于2k来块的差价来说,我还是老老实实的用电池吧。。。
int204这么贵,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在它的算法上。它支持硬件上的DSD-PCM转换,可以把输入的DSD码流转换成PCM码流输出。这对于不支持DSD的解码器,尤其高端解码器很有用。对比hydraz来说,这两者就比较微妙了。首先是价格方面。二者都是是外接电源效果才会好一些,204由于是6-9v宽幅电压,可以使用性价比高一些的卷绕电池,而hydraZ是5V固定电压,只能使用线性电源,而且还得是贵一些的,就导致二者的差价其实有所减小。另外hydraz还有个问题,就是已经停产,存货很少,保有量也不大,无论全新还是二手都不大好买。第二是素质和调音方面。相比hydraz,204的密度更高,高频延伸更好更鲜活,低频也更凝聚有力,质感更佳。hydraz也有自己的优势,它的声音更加宽松,模拟味更浓,虽然204的素质更高,但是听起来容易显得累,而hydraz就耐听一些。第三是功能方面。hydraz比204多了I2S、光纤和接口,接口上占了一定的便宜。不过int204拥有高素质的DSD硬件转换功能,扳回一城,Hydraz虽然也有这功能,但效果没有204好。第四是体积方面。hydraz体积本身就不小,线电更大。而204配上电池,非常省地方。对于种空间紧张的,还是204的体积更友好。总体来说,音质方面204略胜一些,但是hydraz宽松耐听一点,便宜一些。选择哪个,看自己的喜好而定了。玩到这层次,就不用人推荐了,各取所需吧。老实说个人其实更喜欢hydraz。14.Sonos Connect用过sonos的音箱以后,我一直对他家强大的全流媒体平台制霸非常赞赏和口水,但是对于他家音箱的音质却不大满意。不过后来翻了翻他家的产品,还有这么一款数字界面产品存在。
sonos connect输出十分简单,只有coax、光纤和一对rca模拟输出,不过输入方面还支持一对rca输入。这货价位不便宜,要3k元左右。还有个自带amp的版本贵1k。Sonos是我见过的产品里面,对流媒体平台的整合最为出色和完整的,他家的APP软件也是我用过的音频产品里人机交互体验最好的几个软件之一。无需赘言,这个足足有40家流媒体的庞大列表,就是Sonos能够凌驾于其它流媒体音频厂家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像Apple music和网易云音乐,在三方厂中是只有Sonos拥有的,在使用网易云和AM的用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支持这两个流媒体平台是一项非常巨大的竞争优势。Sonos最优价值之处,在于它打破了流媒体平台之间的藩篱。如今每个流媒体平台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一些独占资源,如果你喜欢听的曲子1恰好流媒体平台A有BC没有,而曲子2AC没有而B有,曲子3AB没有而C有,这时候就得A、B流媒体平台软件各装一个了,如果流媒体平台多的话会很痛苦,试想一下手机里一个qq音乐,一个虾米,一个网易云,再来个蜻蜓和喜马拉雅,然后轮番来播是个多么酸爽的感受。而如果你使用connect,那么你只需要在APP中把这几个流媒体平台添加进去就ok了。它不仅仅是集成了多个流媒体平台入口而已,它还能够跨平台进行搜索。在搜索框里搜索你想要的内容时 ,手机上、NAS、不同流媒体平台上的搜索结果会一并展示出来,十分方便直观。而且,你甚至可以把不同流媒体平台的曲目混编为一个歌单,更进一步你还可以混编NAS里的曲目,这也是目前只有Sonos才能够完成的任务,对于其他任何厂商的设备,即便是苹果来说,都是Mission Impossible,这一点也是是我用Sonos时感到最为满意的地方。音质上其实这货并不出色,声音还稍微有些糊,跟qa730完全没得比。不过,用sonos肯定是冲着流媒体去的,音质其实是次要的。connect用在耳机系统中优势还不算太明显,因为如果是usb连接pc也可以播放流媒体。用在箱子系统上,流媒体的支持和方便好用的app使得整个系统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可以和小白羊在软件交互体验和整体使用便利度上一较高下。总体来说,connct个人觉得更适合作为系统的流媒体入口补充使用,并不大时候作为主力使用,对于音质要求不高的朋友,完全可以用sonos连接一对多媒体或者有源监听音箱,又或者直接购买connect amp连一对无源音箱,就可以享受到自由的音乐了。15.Sony PS3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绝觉得比较奇怪,不是再谈hifi数字音源吗?这么ps3冒出来了?对,你没看错,就是ps3,它是一款非常廉价但是效果不错的cd转盘。我一直很喜欢廉价毁三观的货,ps3就是这样的一个转盘,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多人家里都有。这货当CD转盘的能力让人大跌,光纤输出的效果居然比macmini(播放器amarra)/PC(播放器HQplayer)+线电hydraz的效果更好,实在是有点毁三观。考虑到这货便宜的价格,外加还能打打游戏,如果想买个廉价转盘偶尔播播CD的朋友可以考虑。不过这货有两个缺点,一是必须要配合/才能用,二是有些录音比较早的碟会有爆音,比较新的录音和流行大都没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得接合自己的使用场景考虑考虑。总体来说家里有的话墙裂建议试一试,想买个廉价转盘的朋友也可以收一台试一试,毕竟就算不听歌还可以玩游戏,不过就是二手机光头状态难以保证需要慎重一些最好找熟人来收。16.Sony BDP6700前面说了一下PS3,最后这个还是Sony大法的产品,他家的一个小蓝光机,BDP6700。这机器的体积非常小,也就是四个5.5寸手机稍微大一点的大小,十分小巧。从伸出的盘仓可以估测机身和1张光碟的比例对比。这台机器没有模拟输出,只有coax,也就是说需要连接av功放或者解码耳放才能出声。不过它同时也支持蓝牙,可以连接耳机,晚上看电影可以用蓝牙耳机,算是个挺方便的功能。这机器声音上相对直白点,没有PS3那么好,但是价格也比较便宜,而且相比于一两千的界面来说表现还是要更好一些。同时,不光能放cd、蓝光,他还能播nas和U盘里的内容,而且反应挺灵敏,操控手感还不错,可以作为cd/数字转盘使用,蛮方便的。手机上也可以装app代替遥控器,但只是模拟按钮,不是纯app遥控略残念。总体来说这台机器可以在砍碟之外顺便听听音乐,值得一试。另外如果家里不用的蓝光机有coax接口也可以拖出来试一试,我家里那个松下的蓝光机档转盘用效果就不错。四.结语文章写道这里就结束了,多谢大家耐着性子观看。由于每个人听感不同,所以大家的听感可能有所差异。希望大家求同存异,理性讨论,多聊音乐本身,少聊器材素质。住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播放器,听的开心!
点击继续阅读
你已经点过赞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价比高的hifi耳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