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反思如何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林明名师工作室
& 文章详情
林明论“融合:自媒体与专题读写活动教学”(15):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素养
作者:林明发布时间: 10:34:05阅读(106)评论()
曾试图查找词典给“高效课堂教学”下个定义,但没有这个定义,只有课堂、课堂教学、高效这些名词。具体是这么说的——什么是“课堂”?《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教室在用来进行教学活动时叫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这种解释不是很具体,按百度的解释“课堂,学生学习的场所,育人的主渠道”,这样的解释还是比较符合当下教学实际的。什么是“课堂教学”?是教育的手段,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给学生的全过程。但我比较认可前半句话,因为后半句话似乎比较片面,他只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而且认为教学是单方面传输式的。什么是“高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效能高的;效率高的。对于教学而言,我更倾向于“效能高的”(强调的是有利的作用而不是工作量)。我斗胆给“高效课堂教学”下个定义:在各种教学活动场所中,教师灵活自主地应用各种教育手段传授知识和技能、并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进而取得高效能的全过程。但当下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是自己在唱主角,基本的理由是:我不讲,学生不会。结论对,但前提不全对。课堂上学生如果只“学”而不“习”,只学”而不“思”,我想,这样的课堂有效就很不错了,哪里还能奢望“高效”呢?语文课堂教学要高效,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教学素养要高。这里,以问题的方式,结合教学实践和认识,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教学素养。问题之一:课堂视界小而窄、短而低什么是“视界”?“视界”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现在指一个事件刚好能被观察到的那个时空界面。或是我们自身能达到的上的对周围所认知的一种。课堂视界小而窄、短而低,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能围绕教科书授课,很少链接与教科书内容相关的知能,更别说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而且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不仅普通中学教师存在,所谓的重点中学教师似乎更严重存在。有人就曾批评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板块式”教学过于重视工具性的一面,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其中真伪还请大家仔细辨别,但当下教学的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初中或高中的教学似乎就是为了中高考而准备的,更有甚者,有人提出“一年高考,三年准备”,从初一高一开始就针对中考高考组织学生进行各种题型的训练,教学也尽可能往考试上靠。有人可能会反驳:那在你看来,就不要看中高考了?其实不是的,从教学时间安排的角度看,高初中的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上学期,都可以用来做各种夯实基础、拓展视野的教学活动的,如举办学科竞赛、开展辩论赛、搞各种社团活动等等,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各种旨在提升学生知能水平的活动,到了高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再开始以中高考为核心训练学生的做题能力,时间上来说是没问题的。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看,教学也是为中高考服务的,教学本身要领会、把握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并贯穿到教学中去。但为什么这会成为问题?实质上是老师(包括学校领导)缺乏本必须具备的三大品质:大眼界、大胸怀、大气魄。为什么一定要“大”呢?这不仅是一种气势问题,也不仅是一种气场问题,而是决定了你的教学视界是否阔大精深的问题。具备了三大品质,才能站在教学的制高点,高屋建瓴,你的课堂才能跳出学科视野,又能纵横学科世界,引领学生感受知识的魅力,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视界的广度、厚度和深度。课堂视界要大而广,远而高,必得大眼界。大眼界,意味着你的知识视野足够宽广而且深邃,往往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日本很小,却自称“大日本”,韩国很小,却自称“大韩”,至于英国,早就称自己为“大英帝国”,他们都曾经而且也还是当今的世界强国,没有别的,他们的眼界高呗。教育其实同样如此,你看——衡水中学地处落后地区,却不仅实现满堂彩而且有了自己的品牌;上海如此发达,发达到可以将教材输送到大英帝国!这不是高眼界、广胸怀、大气魄又是什么呢?眼界狭而低的老师,一定是个知识视野狭窄、常常满足于现状的人,他们不愿积极改变自我,充实自我,这种人往往有时间浏览微信,没时间阅读图书(纸质的);有时间打麻将,没有时间研究学生;有时间聊天喝酒,没时间推敲教材教法;有时间有偿家教,没时间总结反思,更别说写作提升!大眼界从哪里来?首推阅读。但现实中,许多老师接受中小学甚至大学教育阶段,除了读教材外,其他书读得不多;出来工作后,就更不喜欢读书了,写呢,就更少了,要不是为了应对检查、评职称,有些老师几乎一个字也不写。久而久之成为一个腹中空空而毫无书卷气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的教学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如果没有课本和教学参考资料,他连课都不会上!写一篇论文若不参考他人文章,是无法写到3000字的(其实很多内容还都是抄袭来的)。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省级课题的结题鉴定会,结果发现,他们提交的研究报告,第一句就是病句,其实连标题都是病句。个中原因不言自明。但教师是一个最必须阅读的职业,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去,你总得自己有。怎样才能“有”?最好的途径就是阅读(纸质书为主)!我特别主张教师必须让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读书一是求广,语心社,经史哲,无书不读。既要浏览一些“闲书”,也要研读一些专业书籍;二是求快,只有更快,才能更高、更深。事实上,机遇往往也更垂青于早作准备、快做准备的人!如今,就是小小的快递也在追求速度,更不用说“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了。这两点的深刻意义在于:(1)契合高考。如今的全国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更强调阅读面的广泛,如2017年北大“博雅计划”自主招生试题(见前述例子),你看,它所涉及的范畴既有科学前沿的东西,也有普罗大众关心的现实问题,既有对哲学命题的思考,也有对固有思想理解,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肯定的是,一个阅读面不广、阅读能力弱的学生甚至连入围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都没有!(2)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对世界的敏锐的感知、反应、观察、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幸福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如果学生问你“梅州目前有几位两院院士?”“梅州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你说不知道,学生会怎么看你还在其次,你应该为不知道这些家乡人物和大事而羞愧,这样的认知和眼界,怎么要求学生去读书?怎能去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世界的能力?又怎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并满怀激情投身于“世界命运共同体”建设?其次,认真备课。北京市特级教师程翔先生曾经说过,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是不应该被学生问倒的,这话在今天来说似乎有点绝对,但也告诉我们:无论任何学科的老师,要不被学生问倒,必得认真备课,准备好必须的各种“弹药”。认真备课,一凭教学经验和感觉——但经验往往守旧;二要基于全面把握和理解课堂要素(理解五要素),包括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这是一切教学的依据和出发点)、对本学科考试大纲的理解(虽然这与课程标准并不矛盾,却更细致、具体地提出了知识能力等的目标要求)、对文本及其作者的理解(比如知人论世的基本方法)、对编写者的意图的理解、对自身和学生的特点的把握等等;三提倡数据调查和文献佐证(第一手资料是高效课堂的有力支撑)。因为课堂教学归根到底就是为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服务的,所以,你得掌握一手学生的真实现状。问大家一句:你有做过调查并写过调查报告吗?建议大家每学期或每学年都做一次问卷调查。我的国培学习时的导师就针对我对每届学生正式上课前必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情况问卷调查并写出报告的做法很是赞赏,认为教学就是要基于学情。事实上这已经是我教学的常态了。但是,当下的学校管理因为是以年级负责制为基本管理单位的,这种制度强化了学生管理,但同时往往又弱化了教学管理。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分管领导和年级组长往往并不精、专于教学管理;学校有意无意淡化了教研组的作用(班主任和教研组长的补贴标准往往悬殊);更强调备课组的作用,只是备课组往往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总之,一个人如果没有大眼界,就一定没有大视界,更不会有纵横自如的课堂教学!大视界也必得有大胸怀,大胸怀即如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心胸比天更阔、比海更广;即无论何时、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即心中有远大目标,既能仰望星空,更能脚踏实地。他不会在乎生活给自己的打击、干扰,不会在乎客观存在的不足、不利因素,总能专心、专注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是永远在路上的探索者、先行者。大胸怀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以宽容学生为大。面对学生,必须把学生看成是正在成长的孩子,把学生看成是即将成长为有责任担当的成人。学生为什么来学校学习?因为学生“不会”,所以,才要“学”“习”的,从“不会”到“能”再到“会”(“能”指你能够并且有能力做,但做得是否尽可能完美、极致,代表较高甚至最高水平,就不是“能”,而是“会”,“会”则是通晓、擅长,显然比“能”更胜一筹)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在等待的过程中,教师务必宽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或不足,更不能嘲笑学生的缺陷和不足——那怕是只一个词、一个小小的动作或眼神,都是不允许的。可能各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香港的小学老师,将一篇错漏百出的作文,视为优秀作文,这位老师的解释是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时,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校园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每天都吸引了很多学生来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看见一个小女孩摘下了这朵玫瑰花,你认为他将怎样做?他的做法是:问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这朵玫瑰花。小女孩就告诉他,是她的奶奶病得很重,奶奶不相信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摘下来是想让她的奶奶看看自己说的没错。听了这样的解释后,他会怎样做?他立即又摘下了两朵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的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面对这样的事,恐怕我们的老师早就大喝一声:“不准摘!”然后是苦口婆心的教育乃至对学生进行处分。但上述两位却用行动教给学生是爱与宽容而不是粗暴、不耐烦,是善与美,而不是丑与恶。大胸怀,还要能善于接纳。从学习的角度上说,教师应有“拿来主义”的精神和理念。鲁迅先生说:“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尤其是新事物、新观点,无论对错、好坏,拿来再说,道理很简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未必合情更未必合法;然后再辨别它、挑选它、学习它、尝试它。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一定不要随意、轻易甚至轻率地否定学生的劳动和创造性成果,哪怕再丑,也是他的创造!哪怕再丑,也有他的亮点!我是语文教师,我和我的学生常常说,今后不要把自己写的作文叫“作文”,请叫“作品”,请看成是自己生的孩子!因为是你花了不少心血原创出来的东西,得视如宝贝好好珍惜。而胸怀小之人,他必常常抱怨生活,永远认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有问题的;他只记得他人之过,却记不起他人曾经的帮助。我曾经有一个同事,论学历他全日制本科毕业,论智力似乎比我高,论教学水平也并不比我差,也曾经是骨干教师,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经常妒忌他人取得的进步,一旦他人有点失误,他就会抓住机会贬低他人,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听他的话了,现在已脱变为一名普通教师。大视界,还必得要有大气魄。大气魄即对自己有强烈的信心、有坚定的信念、坚强毅力,无论何时何地都充满激情和活力,凡是认准的目标就会全力以赴想办法达成。在一次全国性课堂教学研讨会上,一位来自甘肃的老师开口便自我介绍说“我来自欠发达地区甘肃……”话未说完,便被教授打断了:“不要一说就来自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又怎么了?”很明显,教授的意思是不要这样作践、矮化自我。回头看看当下的中高考,尽管最终的话语权还在发达地区的少数人手里,但在信息化、加上言论相对自由的社会中,谁都似乎有话语权——谁都可能是专家、学者。那么,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在我的课堂上,在我的学生面前,我就是那位专家、学者,我在引领着我的学生!我的学生写了一篇关于我的散文,这里我有点自恋地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文章的片段:老师说“聪明的脑袋不长毛”,他说话总是那么幽默,总是可以在一个很不经意的瞬间悟出很多东西来。“速度比什么都重要”“学习是自己的事”,老师一向提倡自主发展,主动学习。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果我们不努力,不主动,那么通往成功的入场券将不再属于你。各行各业都被高科技所占领了,以后恐怕连搬砖都干不了,因为有起重机。我这只迷失了很久的船才终于找到了那个灯塔。从前,我总是非常自卑,一遇到困难就哭,就想为科学做点贡献——表演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可现在我会给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我真的很棒。……天气逐渐变得寒冷,冷风嗖嗖的。我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老师的头会不会冷呢?会不会因此而感冒呢?后来,我听说“胖子”的世界不会冷,因为有脂肪保暖,老师也常说要注意身体健康,我放心了,因为心暖,话也暖和,老师不会感冒。老师的话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说什么都是屁话!命都没了,还拿什么拼命呢?人生路上,且行且珍惜,多点感恩,常常谢谢所有对你好的人。所以,我要对那位谢顶男神说一声:谢谢!一个五十来岁的谢顶老教师居然被一群00后如小鲜肉般被尊为“男神”——那也是极好的!本片段从教学的角度而言学生表达的核心是老师的课堂语言引发了她对生活、人生、学习的深思,以至由对生活失去信心竟然开始关心起老师头上不长毛会不会因此感冒,这种转变,表达的是对生命价值和成长思考而不是消极的唤醒,我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教学是成功的。事实上,我还和我的学生有一个微信朋友圈——“畅游书海2017”,我们开始在探讨阅读和创作、生活与人生呢!说到微信朋友圈,向大家推荐几个很实用的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公众号:中国教育研究;广东教育研究;新校长传媒;总裁读书会。网站:悦叮网(广东省中小学阅读平台);国家(广东)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因此,一个老师,要成为优秀或卓越教师,培养出优秀或卓越学生,是必须具备这三大品质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老师没有“三大品质”,那怎么可能培养出“三大品质”的学生来呢?从学校角度和层面上说,如果一所学校具备了这三大品质,那其所产生的能量是暴风雨洗礼般的,结果只有一个:大育大成,其师生必定信念坚定、信心百倍,必定挺起胸膛做人做事,必定身心健康、相亲相爱。比如重庆杨家坪中学,其办学理念是“人皆能大成”,这个理念的内涵是五个“大”——大爱的情怀、大志的抱负、大雅的风度、大气的品格、大写的业绩。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校长提出办“有温度的学校”,当这些理念被所有教师认可、认同后,很容易就转化为教师自觉的教育教学行动,并贯彻在每一个教育教学行动的细节之中。所以,这所学校在五年之内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一所本是三流的学校一跃成为一流学校,高考一本率翻了一番还多,师生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回头看看我们梅州,也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地方。既有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也有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近三十位两院院士!既有认识世界第一人谢清高,也有抗日英雄谢晋元、姚子青,既有教育家黄遵宪、足球名将李惠堂,也有爱国大企业家田家炳、曾宪梓……可以说梅州并不比任何一个地方差,梅州人的眼界、气魄、胸怀如同大山一样,也并不比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差!未来也必定会有一大群优秀教师、很多名师和不少教育家!因此,我想说的是:课堂要高效,首先必得有大视界!问题之二:缺乏研究和研究精神这里所说的“研究精神”,既是指教师对日常教学的反思、总结、调查研究教与学的效果、阅读经典图书、查证文献资料等具体行为;也是指热情地、有目标地基于教学问题并就此形成一个课题展开比较系统的研究工作的理念和行动。一个有研究精神的老师,其学识一定渊博,视野一定开阔,谈吐一定风趣幽默,举止一定温文尔雅。对学生而言,其亲和力一定更强,因为学生特别钦佩这样的老师。但现状是整个社会的浮躁之风已经严重影响并改变了教师本应该有的严谨治教之风:有一定经验的教师往往凭经验和感觉教学,中青年教师往往凭热情和为完成教材任务而教学,为什么?我认为就是缺乏研究精神——老师没有时间去研究;找不出问题来研究;不愿、不想去研究;更不知道怎样去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缺乏研究精神的老师,一定和只会拼命做题却不注意反思总结,即使做再多的题目,学习力也不会有多大增长的学生一样,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变为一个胸无抱负、麻木机械、只把教育当成谋生的职业而不是事业、艺术来追求的人;学生也将反感甚至厌恶这样的老师,更谈不上有多少亲和力。学生碰上这样的老师,可以肯定地说,是不幸的。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研究和研究精神呢?第一,从事教育科研。嘉应学院杜德栎教授说:“教学名师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了属于自己时代的教育教学重大的新成果,引领教育教学发展,拥有属于自己那个时代教育教学的最先进的理论与教学技术专利,是时代教学改革的旗帜。要达到这个层次,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科研。”对此,我十分认同。主持或参与教育科研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用、实惠,立即见效。因为课题研究要做得好,你得写作论文、完成教学案例甚至撰写论著,而这些东西对你评一级教师、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评需要硬件的各种“优秀”“先进”包括特级教师、名师都十分有用。主持或参与教育科研,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须。是教师由合格成长为优秀、骨干、名师、卓越教师等自我成长与发展的最佳途径。比如我本人,前面我说过,我参评特级教师时已经年过五十,但学校还是推荐了我,最“硬橙”的就是我的教科研成果全校无人能比——近十年我主持的市级以上课题就有六个;已经出版了四部论著,发表了三十多篇论文。前两个月我省遴选名师工作室,也是在校长动员和同事的鼓动之下,凑热闹报了个名,结果一不小心就榜上有名了。第二,课堂是教育研究和学习的最佳地点。广东省实验中学的罗易老师在他的《墨谈》里说:“教育是我的宗教,课堂是我的学堂。”他将“教育”作为宗教来追求,将“课堂”作为自己的研究和学习的最佳地点,于是虽老却还有大成。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季羡林先生八十还写作研究印度吐火罗语;褚时健八十还在开发“褚橙”;何鸿燊百岁还打理业务……大师们的故事给我们的感悟是:一个合格或优秀的老师,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但现实是,很多老师似乎真的忙于学校里的各种事务,似乎真的挤不出时间来学习或阅读。可是鲁迅先生说时间是挤出来的——对此我感受颇深:时间的确是挤出来的,就看你愿不愿会不会“挤”。有一次,几位老师外出学习一周,闲暇时间聊天时,我说,我已经写了近万字的学习感悟文章,他们大吃一惊,本来我没觉得怎样,因为我外出学习有一个习惯,就是要求自己每天写1000字左右的反思文字。后来我想想,可能这就是我和一般人最大的区别:你只晓得听课记笔记,甚至只晓得拍拍照,我却重在反思、重在感悟并及时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感悟,感悟积累多了,零散就成了系统,个别就成了整体,想法就成了思想。第三,读好书、用好书是教师最必须做的事情,也是很实用、很有效的“研究”工作。一个教师如果不能经常读点书,尤其是优秀或经典图书,那么,他将很难驾驭学生,甚至跟不上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脚步。我的一位同事和我一起搞科研,我要求她每个月除了读通教学文本外,还至少要阅读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几个月下来,她很感慨地对我说:过去似乎都白忙活了——几个月阅读的书居然是过去几年读的书!然后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我高中的时候老师没有引导我们去研读《诗经》、鲁迅呢?可以想见,阅读给这位老师带来的力量有多么震撼!然而,有些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肚子里的货不多还不肯多读一点书:中小学时代更多的是为了应对考试,只读教科书;到了大学,为了学分,读得多的还是教科书;工作后,要么因为工作忙,无暇读书,要么本身就不爱读书,真正自觉读书的人还是不多的。由此造成教师不仅知识视野狭窄,甚至一旦没了教学参考书就不会备课上课了。如今,我们的教学状态之一就是阅读,我和课题组成员现在担任高一语文教学,我们和学生有一个约定:两年之内,他们如果每人能阅读48本书,我们每位老师就一定阅读至少60本书,如今即将过去四个月,我们已经平均阅读了16本书,我的学生也没有爽约,他们平均每月达到2.2本——的确,给自己一点点压力,你的收获会更多、更大!因此,可以肯定地说,有研究与研究习惯和精神的老师他的课堂更吸引学生,没有别的,他的教学视野更广,更能调动起学生的思考。问题之三:不了解、不掌握学情2009年,全世界有6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世界经合组织(OECD)的PISA测试。上海第一次加入这一测试。这是一个测量和比较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5周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素养的一个项目。测试不针对具体的课程内容,重在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在真实生活挑战中应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根据PISA测试的结果,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教育在多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他们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2010年12月,世界经合组织公布了PISA2009测评的结果,上海在阅读、数学、科学三个方面均排名全球第一,顿时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刊发讨论文章,对上海教育进行解读。不少研究机构也纷纷介入,探讨上海在PISA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内在原因。克·塔克也写了一本书:《超越上海》,他认为,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能力或素质:(1)拥有较高的一般性智力水平;(2)对所任教学科有很高的理解;(3)具备与学生接触并帮助他们理解所教内容的出色能力。我无法断定你的一般性智力水平如何,更何况人的智力水平是可能产生逆转的。有一个名师胡立根曾就一套丛书中的20位名语文教师的成长进行研究,研究显示,语文大家魏书生、钱梦龙等近半老师的第一学历是专科或专科以下!为什么能够逆转?当然是“知不足然后困”,然后拼命进取,然后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能力。我也不能否定“对所任教学科有很高的理解”很重要,因为这句话内涵就很丰富,比如,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是一切教学和考试的行为准则,是最根本的依据,那么,你知道多少?你理解了多少?理解到什么程度?你又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什么程度?你能灵活应用多少?应用到什么程度?我更强调的是第三条。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必须较好地把握学生,较为准确地认知学生对本学科及世界的知能程度、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等。我一直认为,了解学生所有、所需、所缺,即了解学生、把握学情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工作之一。只是遗憾的是,当下师生之间往往存在比较严重的陌生感,许多教师与学生除课堂教学外几乎没有交流,有些教师一下课就走人,学生想找老师问问题都变成难事。师生之间比较有距离感,老师也表现出不想、不愿、不爱亲近学生的倾向,多数时候,对学生是比较简单、生硬地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什么,不准做什么(但往往对自己的孩子听之任之);比较无耐心倾听学生(但往往对自己的孩子有耐心),比较不能够宽容地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但往往准许自己的孩子犯错)。这样的前置条件,课堂的效率还能高吗?了解学生、把握学情,作为一般老师,最简单的做法是走近学生。比如课后抽几分钟时间向不同类型的学生询问本节课老师的教学适不适应自己,哪些环节是多余、不用讲的。这样做,学生会觉得老师那么尊重我,我不认真听课怎么对得起老师?比如抽空和学生聊聊上课以外的东西,他会觉得老师原来不只会教书,原来老师也很随性,亲和力自然增加不少。比如和学生一起吃一次饭,或者你请他吃一次饭(快餐即可啊),将彻底拉近你和学生的距离,我曾经看过厦门大学顾振东教授的一篇文章,谈的是我国大学和美国哈佛的距离,他说只差三顿饭,其中一顿饭就是教授和本科学生一起吃的饭,相较国内教授,本科生连教授的面都难见着,更别说单独谈话或指导了,因此,中国本科学生对大学母校基本没有感情。当然,我们可以不请学生吃饭,如前文所说,也可以和学生建立微信朋友圈或其他联通渠道,这样既可省钱,又能达到沟通、分享和交流的目的,一举多得,实现多赢,何乐而不为?课后经常写些教学感想或感悟也是很不错的了解学情的途径,总结多了,就能摸清学生的规律性的东西,上起课来就能切中学生要害,学生也慢慢就会感觉,老师讲的东西,正是我感兴趣并且需要的东西,那时,即使他想不听你讲课也不可能了。有一个校长,每天到学校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教室、教师办公室走一遭,是这个校长每天的必修课,他特别留心观察师生的一举一动,帮助师生解决他发现的几乎所有问题,甚至很多学生的名字他都喊得出,风雨无阻!他就是上面提到的重庆杨家坪中学校长李勇。因此,他不仅是教师心中的“勇哥”,更是近8000学生心中的“勇哥”,学生有什么疑问、困惑,甚至是父母闹离婚、自己失恋都愿意和他私聊。我想一个校长治校尚且如此,一个教师上课不也理应如此吗?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事实上,课堂教学中,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注,关注度越高的孩子,学习的主动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反之,关注度越低的学生,他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越低,如果你忽略他,他就会变着法子让你关注——但很可能有些学生这时的“法子”会让你郁闷——基本跟你是对着干的。第二,每学年(学期)应该开展一次关于教学的问卷调查活动。这也是了解学情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问卷调查首先应当明确调查的目的、主题和内容;其次,确定调查对象,包括范围、性别、百分比等;第三,问卷设计,设计问卷必须围绕调查目的、主题和内容,尽量体现全面性、科学性、代表性和针对性,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通俗易懂,也要注意问题的单一性,避免重复交叉;第四,回收时注意区分有效问卷与无效问卷。第五,调查报告必须依据事实和数据展开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不可拔高也不可压低,才能为教育教学提供准确而科学的依据。第三,基于学情的课堂教学应着眼于生成而不是预设。原因只有一个:在课堂中,学生的知能是动态变化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学生就会冒出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奇思妙想出来。但现在的课堂教学多数都是预设的,一个具体的表现是: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课前都会很卖力地做了大量而美观的PPT(公开课尤其如此),整堂课教学几乎都在放PPT。对PPT进课堂,我很支持。但是必须明确制作PPT的目的是什么,我以为,其主要目的应该是提振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知识更明了、直观,重点并不在于你具体预设教学思路。事实上,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也是不断变化的,你得根据学生的不断变化调整你的教学思路和内容。如果PPT过多,你不放完似乎不甘心——做得辛辛苦苦,没放完,可惜,可是要放完,问题更严重:不仅框死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更严重的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结果是:要么学生再没有兴趣听你讲课,梦他的周公去了,要么只能疲于奔命地应对你的PPT——他不仅要听课,还要抄写你PPT展示的内容!所以,一堂课里,PPT不要多,更多的时候,你还得板书——事实上,板书更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我们常常会发现,一旦你让学生自己动手或做练习,学生往往立即像灌了鸡血一样精神抖擞起来,没有别的,是因为他觉得表达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来了。我听过一节女同事的课,课后我就很纳闷地问她:你为什么几乎不板书?因为她的书写堪称书法,非常漂亮的。我就用我的事例告诉她说,当年我的学生可是追星般地模仿我的字的——虽然我的书写并不很好。她如果多一点板书,学生“看”着——简直是欣赏着大美女写得一手好字,那该是多么美的事啊!重庆教育学院杨旭红老师说,亲人之间是有磁场的,我则认为,相处融洽的师生之间也一定会产生磁场的。尤其你能经常关注到学生,其磁场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大。教师教学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学生其实都能正向感应并且对他产生深远的影响——正面的激励、积极暗示作用。当然,如果你的言行举止给学生的是负面暗示,那么,你的学生就慢慢地会变成如你一样的人,两个负面的人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局面出现呢?不说你也知道。比如,如果你经常抱怨生活、随意批评学生甚至放大学生的不足,看不到学生的亮点却对学生的不足了如指掌,学生就会不爱找你甚至害怕找你,因为他已经获得习得性印象——老师总是会批评我的。一旦有了这样的印象,课堂教学想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必以掌握学情为上。问题之四: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而不是主动的被动、被迫的反义词是主动、自觉。主动和自觉是特别值得提倡的学习习惯。“主动”是关键,没有主动性的人,一般他无法做到自觉学习,更不能自律,一旦诱惑大了,他是抵挡不住的,现在好些学生为什么会有网瘾,原因大概都是如此。因此我对我的学生强调,要让自己的人生和未来生活更美好、更幸福,你的学习就必须有百米冲刺的速度、足球的协作、马拉松的坚忍、乒乓球的自信、篮球的主动出击。那么,什么是“主动学习”?简单地说,不是他人督促而是自觉自愿地求知、探索的行动和习惯。问题是,前面说过,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青年教师中,很多人常常认为,如果我不讲,学生不会——于是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想灌输给学生,偶尔拉下一点,都感觉自己的课怎么如此不成功。事实上,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早已不止教师这一个途径,只要你愿意给学生机会和平台,他学得可能比你老师还更快、更全面。道理很简单,家长更有文化和知识水平了,图书馆更开放和丰富了,更何况现在手机、电脑、wifi等自媒体装备与设施设备覆盖几乎无死角!当然,当下许多教育工作者却常常还在干着一件存在悖论的事情:一方面电脑(一体机)都进教室成为教学的必备工具了,一方面却天天在喊“学习(在校)时间严禁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这种力图控制、限制学生的管理行为非常笨拙也很野蛮、不讲道理,要知道,我国发达地区多少学校的学生都自带平板电脑进教室了,芬兰高中生更是已经不再使用纸质教科书了!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原因如下:第一,老师尤其是领导,一是不明白一个道理:学生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个人认为来学校的目的是因为学生不能、不会,所以他们才要来学校“学”和“习”的。“学习”是两个词:“学”和“习”。“学”,就是聆听教师的教诲、传授;“习”,就是给平台给机会让学生自己尝试、实习、练习。如今你只给了学生“学”的机会和平台,却吝啬地甚至没有给学生“习”的机会和平台。所以,我们还是得实行鲁迅的“拿来主义”,只是它的主角必须是“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拿,而不是“教给”!二是不明了课堂教学的宗旨是什么。我认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启迪学生的心智、唤醒学生沉睡的思想和灵魂,是和学生一道享受生命的灿烂的过程的,绝不是让学生尽量装下你老师“教给”的东西。古希腊普罗塔戈说得好:“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孔子说得更直截了当:“君子不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当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与实验的机会和条件、环境,给学生多一点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相信自己、激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思考,提倡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动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形成健康的态度与价值观。一旦他们知道了什么样的任务、应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主动学习的习惯就会自然天成。我现在主持的省重点课题“自媒体下,开展专题读写活动教学”,每个专题都有一项固定任务:创作一篇赏析性文章(或评论),字数不少于1500字。开始给学生下达这个任务时,学生一片哗然,甚至有人脱口而出:这不可能!但我只是告诉学生赏析性文章(评论)该怎么写,并且斩钉截铁地重复了我的要求、规定了截止日期。到了任务终结时间,发现基本交齐了,再看看他们自己“创造”的伟大作品,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好不好还在其次,至少达到了规定字数。我还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发在我们的网站《爱吐纳》——aituna.cn上,学生自然是欢欣鼓舞的。上一届的一个学生在她的毕业留言中写道:“你是我十余年学生生涯中第一个抛开教科书,专注于提升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语文老师,我的作文的进步要归功于您。我想,青春不能永驻,但师生之谊却可以。”第二,无视“学习金字塔”理论,把课堂当成教师自己的表演场现象普遍存在。事实上,著名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导向作用,如图所示——这个理论认为,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在学习两周之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用耳朵听讲授,可以保留5%;用眼睛阅读可以保留10%;视听结合,可以保留20%;用演示的办法,可以保留30%;分组讨论则可以保留50%;练习操作可以达到75%;向别人讲授相互教则可以保留90%。这个理论隐含的教学智慧不言而喻。老师啊,你自以为精彩的讲授教学,学生却很快就忘了个干净,你可不能怪学生笨,因为笨的可是你自己呦!在很多老师看来,传授知识是教学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中考、高考就是考查学生的知识的。但事实是高考已经不仅仅是考查知识了,更多的是考查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思考力、创新性思维力,甚至是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取向。但在办公室里,我们却仍常常可以听到老师说“终于讲完了”,似乎把课文讲完、把章节知识讲完,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我也发现,很多老师课堂教学的最大、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知识性内容的传授,而且不厌其烦,只要自己认为有必要讲的东西就什么都拿来讲,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自我尝试,忽视了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导、学科学习方法的指点、思想理念的引领等等。这里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教学中哪些知识性的东西需要讲授的呢?孙绍振先生提出“裂痕说”,我很赞同,他认为教学“不但要告诉学生写了什么,还要告诉学生没有写什么。”即文本中显性的知识基本是不用教师讲解的,学生没有能力解决的或无法理解的隐性问题如困惑点、疑问点、难点、矛盾点,才是我们教学必须要讲解分析的。此外的东西你讲了也白讲,不仅如此,你还在浪费、作践你自己和学生的生命。因此,课堂教学并不要求教师一定把课堂当成自己的表演场,但必须记得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我思考、消化甚至是冥想的时间,学生才能及时将你课堂上讲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比如2017届高三教学,许多老师认为语文练习时间太少,因此每周加码20分钟做基础训练,我却认为没有必要,练习只要课内解决(限时训练)即可,留一点时间给学生反思会更好。实践证明我的这种思想是对的:高考语文成绩前三十名学生我班占五分之一,稳居首位;平均分由高二分班后第一次考试倒数第二名,跃升至年级第三名。我们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中,几乎都是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老师也拼命地解答,问题问完了,解答完了,也就下课了,理科老师更绝,一道道题目拿出来,就是一边按答题步骤有条不紊地讲解,一边板书讲解的内容,愣是整整齐齐写满整块黑板。这种一问一答的模式,甚至被很多专家认为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多,是一堂好课。其实,许多人没有看到,这样的课热闹是热闹,学生的收获却寥寥无几,因为学生的学习其实是被动甚至是被迫的,那么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也就只停留在纸上了,真要学生做起作业来的时候,学生往往又想半天也解不出一道题来!第三,清华著名教授钱颖一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值得借鉴。他认为——教育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教育应该创造更加宽松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教育中要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避免短期功利主义。总之,可以肯定地说,课堂教学要高效,最关键的是看你的教学是否调动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和欲望,使他有所启发,并跃跃欲试。问题之五:忽视甚至不讲语言艺术什么状态下,课堂教学的效能最高呢?根据西南大学于泽元副教授的研究认为,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时课堂教学的效能最高。那么,如何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牵涉的面很广、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这里我只强调一点:老师必须讲一点语言艺术,尤其应该多应用戏剧语言。所谓“戏剧语言”,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其作用都是在有限的时间(一两个小时)和空间(一个舞台几个背景)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吸引观众的眼球。比如《雷雨》,要在规定的时空里,展现三十年、两代人的爱恨情仇的悲剧,调动起观众的共鸣,如果采用小说语言,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课堂教学中的戏剧语言的表现方式和作用主要有:1.能点燃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或激情的表达;2.能引燃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表达;3.善于应用美的言语形式展现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表达。下面作一点阐述。1 能点燃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或激情的表达。一个能点燃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或激情的表达的教师,更善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你的课堂教学中去的。我还是列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吧。一次,在高速路上看到这样的警示语:爱妻爱子爱家庭,忽视安全等于零;医院很远,请注意安全驾驶。其实它们表达的意思只有一个:请安全驾驶。但这样的表达,恰好都给驾驶员一个特别温馨、暖心的提示,让驾驶员不由自主地提起精神,集中注意力专心驾驶,以注意避免各种安全风险的发生。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作用呢?道理很简单,就是警示语吸引住了驾驶员的眼球:试想想,要是出了安全事故,命丧黄泉,那妻子孩子就都不是你的了,你辛辛苦苦赚了那么多钱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重庆机场广告语“川剧变脸,变脸不变心”,这种对比式的表达既宣传了川剧的变脸艺术,又表白了自己是以诚信为本的,一箭双雕啊;武隆游客中心的夜宴店广告语“一般般的我,一般般的拽,一般般的堂客老子甩都不甩”,这种幽默的表达告诉你的是来这里的人都是非一般的人,想必游客看了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这些亮眼的广告语是很能吸引住人的眼球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例子都告诉我们:一个幽默、富有情感、善于调动起热情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也是最容易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的。因此,戏剧语言的应用,首先重在运用幽默诙谐、富有情感的口语,包括适度夸张而合适的肢体语言等表达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触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和兴趣点,并努力让学生保持这样的状态,让学生心甘情愿、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2. 能引燃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表达。这种语言艺术是很能迅速收拢学生的心,让学生主动积极跟着老师思考并引发他的深入思考的。如导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般都以分析描写为教学重点,但我并没有过多讲朱笔下的荷塘美景,而是抛出了余光中先生对朱笔下美景技巧的评价,认为比喻用得太多了,而且有些还不太恰当,如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作了一点阐释后问学生的理解,很多学生认同这一观点,但是有的学生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不同看法里也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前两个比喻是恰当的,因为荷花是放在整个荷塘里的,它有一个特定的背景,因此说荷花是“明珠”“星星”是有其相似点的,第三个比喻则似乎还真的找不到相似点——不过也有学生认为也不尽然,一个美人从水里出浴,不正和荷花开放在荷叶丛中一样吗?更绝的是,有学生课后还提出了另外两个问题:为什么是“碧天里的星星”?为什么余光中说朱自清和钱钟书后再无散文大家直到余秋雨出现?因此,教师应预先关注并抓准引发学生思考的兴奋点,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也听过一节同课异构课,两位老师讲授的都是“ppt中如何插入图片”,一位老师一上课直接就开始讲解如何插入图片,然后直接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尝试一次,看看掌握没,另一位老师则先放一段ppt,然后打住话头问学生:你知道这些图片是怎样插入课件的吗?大家想不想试试?这连续的两个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兴趣,大家开始全神关注、跃跃欲试。你看,前后两位老师的课堂语言不同,产生的效率天壤之别就不足为奇了。我参加过某一次研修活动,当时我向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专家、学者总爱拿语文说事?有人说他原是教语文的,有人说他只懂语文,我感觉可能都对,但是从语文教学本身看,也不足为奇,我曾经看过一个资料说,大学生多年后最记不得的课堂是语文课堂,为什么会这样?我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往往是最程式化的:一上来就是时代背景,然后便是对文本内容、结构的分析,最后无非是中心思想或写法分析。这种程式化的教学往往过于呆板和落后,完全失去了语文课堂本该有的活力,长期以往,学生一听说上语文课,就想睡觉,哪还有兴趣听你讲课?而且,高考语文又几乎不考课内知识,听了又能提高几分?所以,语文课是最为大家诟病也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课!3.善于应用美的言语形式展现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表达。这是从重庆七中地理教研组长陈老师的观点中得到的启示:理性的地理,要用感性的、唯美的语言表达。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教学用的地图是他手绘的,这种身体力行的戏剧语言,比你讲解一百遍还更让学生震撼!比如他让学生为摄影图片配诗:“我知道,凡是美丽的总不肯,也不会为谁停留”;“一颗孤芳自赏的星星只是美丽,一片互相依持着而璀璨的星空才是灿烂”“我本是背斜,为了靠近你,我成了谷地,你却变成了山”。学生不仅欣赏到精美的图片,而且不知不觉让学生成为了诗人。这种戏剧语言学生当然会爱上他的地理课啦。他因此成为重庆市地理学科的标杆也就不足为奇了——市里愿意花200万专门为他打造他的地理展示厅。有人说,在今天这个智能时代,学习什么最重要?答曰:宽广的知识,灵活的思维。我觉得这个论断是对的。对于中学生而言,训练灵活的思维是课堂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之一,也只有思维活跃了,学生才能形成自主、主动学习的习惯。我觉得“灵活的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两种,前者讲究严谨缜密、推理严格,讲的是必须符合科学和规律,比如数学、物理等理科学科;后者则讲究一分为二、变化发展,即不是唯一的,讲的是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比如语文政治等文科学科。据说,未来语文、数学高考将要突出“考查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数学科加强理性思维考查,体现创新性,甚至考查数据处理能力——这是新增加的能力要求;语文课则明确增加“分析性写作题”,要求考生撰写满足学习与研究所需要的辨析论证的分析性文章(另外一类文章是写作如书信等实用性文章),就分析性作文而言,我认为,学生最必须把握的是一分为二、全面和发展的辩证思维,最必须掌握并灵活应用的是由果溯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逻辑分析方法。因此,这两种思维不仅是中高考需要,学生的未来人生更是需要它们。我们既要关注并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关注并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举一个我们开展的专题读写活动教学的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一学生写了一篇题为《论鲁迅散文中中国人的灵魂》的论文,文章总体不错,先阐述什么是灵魂,这很好。但接着就阐述灵魂产生的原因,然后再列举论述中国人的灵魂,这样的论述思路显然不太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两者倒过来就会使读者感觉顺畅起来。类似的问题对高一学生而言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于是我在征得作者的同意后,课堂上将文章印发给全班学生作为范例讲评,我先请作者谈为什么这样安排论证思路,再请部分学生点评论述思路。思路上的问题很快就找了出来,于是我就趁机点拨论述思路应该如何安排学生一听,很快就明白了这一点。这些故事给教师的最大启示是:理科老师应当尽可能多读一点诗歌、散文、政治等人文类的图书;文科老师则应当尽可能多读一点科学、军事、经济、哲学等图书。总之,课堂教学的语言必须讲究一点语言艺术,这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西南大学李大圣教授说,高质量的学习,必须变革教学关系,而教学关系变革的着力点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重视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以上对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正好契合这一思想。我把它归纳为“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五大素养”——有大视界;有研究和研究习惯和精神;有掌握学情的习惯和能力;有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有较强的课堂语言表达的能力。(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语文教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