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两年后做CT三维还可以看出颈椎骨折CT能检查出来吗?吗?

肋骨断13根2个月没发现,有可能吗? | 科学人 | 果壳 科技有意思
肋骨断13根2个月没发现,有可能吗?
肋骨骨折容易发现吗?什么会影响肋骨骨折的诊断?
本文作者:SILENTGHOST
前几天,新浪网友“六日弓长”发微博称,她母亲在“7o23”动车事故中受伤住院,做了各项检查,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住院期间老人一直胸疼,医生认为是软组织损伤,但直到第53天做了三维重建才发现,她母亲竟然肋骨断了13根,现在都已长出骨痂。
【“六日弓长”的微博。】
肋骨断了13根竟然2个月都没发现?对于这样惊人的消息,很多人无法相信,从各个角度提出了质疑。大家觉得,肋骨断13根不可能查不出来,一个胸部正片就能查出来;而且这样的骨折极其疼痛,正常人不可能有这样超强的忍耐力;再说,肋骨断这么多胸腔自然会塌陷,一目了然,摸也能摸出来;而且还会影响呼吸,医生立刻就能发现;软组织挫伤和肋骨断了差别太大,不可能误诊;再有网上的资料说肋骨4周就能愈合,现在快8周了还没愈合绝不可能……
可是,这一切难道真的都没有可能吗?六日弓长真的在说假话吗?虽然她在微博提供的信息少且含糊,难以拼凑出事情的全貌,但是根据已有线索,果壳健康站请骨科和放射科医生进行分析表明,这一切是有可能的,事情也许并不像网友想的那样不堪。
肋骨骨折有可能忍耐53天的疼痛吗?
通常肋骨骨折会剧烈疼痛,具体到这个病例中,到底多疼并不好说。不过,因为该患者临床诊断为软组织损伤,本人也一直在说胸疼,那么医师有可能会给予镇痛。一般来说,肋骨骨折都应予以镇痛,因为充分镇痛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1]。
肋骨骨折如果没有气胸、血胸、呼吸困难等等手术指征的话,大都会进行保守治疗,简单说就是卧床休息等它自己长好。
有可能13根肋骨骨折外表却丝毫看不出来吗?
这是有可能的。其一,这13处骨折可能都不严重,都为单纯闭合骨折,没有错位,不会造成明显畸形;其二,在骨折时断端肌肉受到刺激,发生痉挛,就像一个三明治一样将断端夹紧固定,从而不发生胸腔塌陷。经过2-3周,骨折周围肉芽组织形成时,断端就相互连接了,进一步减少了塌陷的可能性。
有可能只是骨裂、而非骨折吗?
医学上没有“骨裂”这一名词,只要“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受到破坏,强度及其功能也受到破坏”就是骨折。有的骨折断端保持相对位置不变,没有错位畸形和碎骨片,在X线上只表现为一条细细的骨折线,就是民间口头上的“骨裂”,是一种较轻型的骨折。
X光和CT有可能查不出肋骨这么多处骨折吗?
胸部X平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良好工具,但也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许多因素会影响X片报告质量,比如:
床旁胸片:这是指为方便患者,在病床旁拍摄的胸片,有可能因为机器分辨率不够、患者姿势不正确、角度不正确等原因,漏诊某些骨折病灶。
异物遮挡:患者在拍摄胸部平片时若没有摘掉胸前的金属物,或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脊柱内固定物等等,都可能遮挡骨折线,引起平片的漏诊;
错位的断端在X片上重叠:当骨折断端由于肌肉牵拉缩短时,可能出现相互重叠的情况,此时在X线的“前后位”(X线在前后方向垂直穿透人体)片上,骨折线就会被掩盖,显示为“连续”的肋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此外,拍片时是否屏住了呼吸(呼吸运动对胸片也能形成干扰);拍摄时是否曝光不足也都是影响判断的因素。
除了拍片时的影响因素,一些特殊的骨折也会使X片难以诊断:
肋软骨骨折:肋软骨是连接肋骨与胸骨的软骨部分,其密度与软组织相近,在平片上不能显影,因此无法从胸部平片判断软骨骨折;
青枝骨折:所谓青枝骨折就是指骨头如嫩绿的柳树枝,折而不断,虽然一侧骨折但另一侧骨质依然连续,如果没有明显的形状改变,是不容易在平片上发现的,尤其在肋骨本身就是弯曲的情况下,就更难判断了;
无错位的骨折:如果骨折对合良好,痉挛的肌肉能将断端固定,就像夹紧的三明治一样,骨折可能不发生错位,平片上依然表现为连续一致的骨,在肌肉分布均衡的肋骨,这种情况尤为多见;
此外,第1-3肋骨的骨折较少见,且有锁骨的阻挡,容易漏诊误诊;胸壁软组织损伤形成的皮下血肿等可能掩盖骨折线;还有解剖上的问题,比如肩胛骨、胸骨和心脏可能造成遮挡,肋骨近脊柱处的骨折有时难以发现等。
CT可以看成是“加强版”的X平片。由于X平片摄影时所有组织的影像都重叠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分辨率,人们发明了X线断层扫描的办法,将薄至数毫米厚的组织影像呈现出来,大大减少了组织重叠影,看到很多平片看不到的细节,减少了漏诊误诊。
不过在这个病例中,为什么医院起先没有发现肋骨骨折,具体原因还得从患者的原始胸片上分析。
三维重建有可能比x光片更容易查出骨折吗?
x平片与CT之所以让人难以理解,就是因为需要通过平面的影像,来还原患者立体的解剖结构变化。这不仅要求懂得影像学的原理,还需要学习正常的断层人体结构、异常的病理变化,再加上非常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准确区别正常与病变。
医学三维重建(three dimensions reconstructure)是一种比CT更加直观的影像学检查,简单来说就是用CT扫描获得人体每一层的解剖结构信息之后,运用计算机软件,通过复杂的计算,将这些信息组合起来,还原为具有立体视觉效果的三维图像。
医院CT扫描厚度一般为5毫米,一次胸部CT大约扫60-70个切面(看胸廓情况而定)。而在三维重建中,扫描厚度是0.625毫米,一次肋骨三维重建大约扫200-300个切面——扫描精度大大提升,诊断的准确率自然也随之提高。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病例中,患者X线没有发现骨折,却在三维重建中发现骨折的原因所在。
【CT示例】这是左肩胛骨骨折,合并左第2-5肋骨骨折的CT图像。[2]
【三维重建示例】这是三维重建的图像,诊断为“左侧第4肋骨后段及第4-6肋骨腋段骨折(图中红圈所示),其中第4肋骨腋段折端明显错位,左侧多发肋骨骨折”。[3]
软组织挫伤有可能掩盖肋骨骨折的诊断吗?
疼痛是肋骨骨折的主要症状。肋骨周围的“骨膜”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对压力、张力增加非常敏感。所以当患者进行呼吸运动时肋骨疼痛会更加明显,以至于不敢呼吸、咳嗽。但是当骨折断端没有明显移位,肋骨周围的筋膜、痉挛的肌肉会将骨折处自然的固定,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疼痛的程度。
但是凡是肋骨骨折,都或多或少伴有软组织损伤,而软组织损伤也必定引起胸部疼痛的症状,因为肌肉、脂肪、筋膜等软组织里同样有感觉神经末梢存在。不仅如此,软组织损伤的疼痛也会在呼吸时加重,仅从症状上来讲,两者是很难辨别的。这就是为什么医生在不能肯定存在明显骨折的时候,会诊断为“软组织挫伤”了。
但是疼痛相似并不意味着两者不可区分。有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如果是肋骨骨折,医生只要在患者胸廓前后加压,引起骨折段的轻微移位,就可以产生非压迫部位的疼痛,这称为“间接挤压试验”;而软组织损伤时,只有直接压迫患处,才会引起疼痛。
对于该患者来说,骨折多达13处,因此“间接挤压试验阳性”是不难查到的。此外,软组织损伤是一个排除性诊断,也就是说,只有当医生明确排除了肋骨骨折、气胸、血胸、肺损伤、心脏损伤等重症之后,仅诊断胸壁软组织损伤才能成立。
若该医生未行详细认真的胸部查体,仅凭胸片就排除了肋骨骨折,造成漏诊,有草率之嫌;但如果查过挤压实验是阴性的(当然在骨折13处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很小),而胸片无明显异常,医生就没有原则上的过错。
肋骨骨折有可能53天里没有痊愈,只长出骨痂吗?
骨折的愈合需要一定的过程,通常在初期形成血肿,在接下来的2-3周内形成肉芽组织,将断端初步连接,减少相对移位。在受伤后4-10周内,肉芽组织会转变为骨痂组织。
所谓“骨痂”,是软骨、骨组织等混合而成的组织,其排列没有正常骨组织那么井然有序的结构,还夹杂着软骨、纤维结缔组织等结构,呈秋刀鱼一样的梭形结构。在以后的日子里,骨痂会进一步改造、塑性,最终形成正常的骨结构。所以,该患者53天长出骨痂是正常的修复过程。
总体来说,在这一病例中,患者虽然发生了多处骨折,但是没有出现呼吸困难、胸部出血,没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仅有的症状是胸部疼痛,可以说该患者是幸运的。我们祝愿她早日康复!
一听说是肋骨骨折的误诊,放射科几个医生都开始诉说自己的血泪史……
【1】 肋骨骨折治疗选择及疗效评价,《创伤外科杂志》卷3期
本文作者catenin为
杀了个花啊
果壳问答运营经理,科技传播硕士
引用chicot的回应:杀了个花啊您动作也太快了!
理论物理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赞双作者文献!
临床医学硕士
只有地板了。
果壳爱宠站编辑
当年折了2根半肋骨真的是不太好受。。。
动物遗传硕士
请问那半根是神马……引用SILENTGHOST的回应:当年折了2根半肋骨真的是不太好受。。。
果壳爱宠站编辑
引用famorby的回应:请问那半根是神马……有的骨折断端保持相对位置不变,没有错位畸形和碎骨片,在X线上只表现为一条细细的骨折线,就是民间口头上的“骨裂”,是一种较轻型的骨折。
这个,没完全断
翻译达人,重口味科学控
骨折没错位,很幸运呀~~~
骨裂、青枝骨折,就像牙隐裂一样,只能感觉到敏感疼痛,X光很难检查出来。
果壳爱宠站编辑
8楼9楼头像,看起来很登对嘛
真是学习到了啊~~~~~
有可能的,如果是轻型的骨折确实不太容易发现,连自己都难以发现,我就有一次下楼梯扭到,以为只是扭伤没注意,两个礼拜后发现没好,才去找中医,医生要我去拍片才发现骨折了,后来大概休养了两个多月,不能走路,到快第三个月才拆掉,大概要六十几天才能够把骨裂的地方长齐,不过也要看恢复能力啦,年轻人的恢复能力会比较好啦,后来一直休养到四个月才彻底恢复,
我更想听血泪史……
医学博士,科普作者,外科医生
人体总共只有12对肋骨1-3肋骨位置特殊,受肌肉可靠保护,只有较大的暴力才能折断11-12肋是浮肋,同样极少骨折8-10肋由于软骨较长也较少骨折简单推算一下,13根肋骨骨折,没有经过特殊处理而自行愈合,说明暴力并不剧烈,骨折并未移位由此可试推断:这些骨折会断在哪里?而全部不被发现的几率又会是多少?如果这位博主不发布自己的医疗照片,我绝不相信这种说辞
+1引用宅八的回应:我更想听血泪史……
让人想起了化骨绵掌
脆骨症经常骨折,肋骨、胸骨断了都“没感觉”的人飘过~~~
生态学硕士
总觉得放在谋杀站比较好……
弱弱的赞美一下三维重建示例图。。。。
引用无法度小姐的回应:有可能的,如果是轻型的骨折确实不太容易发现,连自己都难以发现,我就有一次下楼梯扭到,以为只是扭伤没注意,两个礼拜后发现没好,才去找中医,医生要我去拍片才发现骨折了,后来大概休养了两个多月,不能走路,到快第三个月才拆掉,大概要六十几天才能够把骨裂的地方长齐,不过也要看恢复能力啦,年轻人的恢复能力会比较好啦,后来一直休养到四个月才彻底恢复,表吓我……我在漆黑不平的马路上跑步扭到了脚,断断续续疼了好几个月,现在也没好利索,我都贴块膏药缠个绷带继续跑步的(跑步控伤不起啊),难道说还真有可能是啥严重问题?说起来,我之前搬家猛推床垫用力过大,导致右手腕剧疼脱力了好几个月,去看医生,医生张口叫我拍片还说这个俺看不了你去找运动科呗,我还心想老外医生真会大惊小怪上次我嗓子疼就给我开单化验开抗生素吃得我浑身是斑肿成猪头上次一头撞在椅子上还非说我是脑震荡更别提虽然有co-pay那也是钱啊还不如留着买ipad呢,于是断然拒绝,带了半年护腕,最终还是好了。骨折?听着怎么这么吓人……可是又好想要ipad……
我也有这个疑惑,要求实证!骨折13处没有一处被医生发现,几率就已经很小很小了,不要说的那些医生都很外行,几个挫伤就把他们糊弄住了,体格检查视触叩听,只要患者配合,怎么都得诊断出一两处。引用赵承渊的回应:人体总共只有12对肋骨1-3肋骨位置特殊,受肌肉可靠保护,只有较大的暴力才能折断11-12肋是浮肋,同样极少骨折8-10肋由于软骨较长也较少骨折简单推算一下,13根肋骨骨折,没有经过特殊处理而自行愈合,说明暴力并不剧烈,骨折并未移位由此可试推断:这些骨折会断在哪里?而全部不被发现的几率又会是多少?如果这位博主不发布自己的医疗照片,我绝不相信这种说辞
这个“三维重建”完全是唬人的嘛,影像检查后三维的重建只是供参考,要作为医疗证据还是需要每个平扫的断层图像,这家人是不是销售影响三维重建软件的啊……想打广告吧。如果需要将肋骨骨折除外,直接正、侧、斜X光片就可以了,这才是医疗常规。
三维重建的影像是计算机模拟的,不是真实的医学影像,所以不能成为医疗证据。
科普科普!本人受教了!
引用粗人的回应:我也有这个疑惑,要求实证!骨折13处没有一处被医生发现,几率就已经很小很小了,不要说的那些医生都很外行,几个挫伤就把他们糊弄住了,体格检查视触叩听,只要患者配合,怎么都得诊断出一两处。信息严重不足,什么可能都排除不了,也没法子证伪:那个患者可以是外星人可以是“中国队长”可以是体重三百斤的肉山大魔王外带伤得很诡异还检查不配合……我们能持有的,只能是怀疑吧
引用粗人的回应:三维重建的影像是计算机模拟的,不是真实的医学影像,所以不能成为医疗证据。恩,三维重建在一线的实际应用并不那么广泛,使用重建时得到的二维图像进行诊断就能解决问题。应该说,作为相对较新的技术,它有参考价值,但任何一个有理智的影像科医师都不会光凭三维重建的图像就下诊断的。
就算患者的忍痛能力再强,肋骨断了13根竟然2个月都没发现,太不可信了...引用赵承渊的回应:人体总共只有12对肋骨1-3肋骨位置特殊,受肌肉可靠保护,只有较大的暴力才能折断11-12肋是浮肋,同样极少骨折8-10肋由于软骨较长也较少骨折简单推算一下,13根肋骨骨折,没有经过特殊处理而自行愈合,说明暴力并不剧烈,骨折并未移位由此可试推断:这些骨折会断在哪里?而全部不被发现的几率又会是多少?如果这位博主不发布自己的医疗照片,我绝不相信这种说辞
护士,实验党
今年四月在家摔了个狠的,左肋疼了整整一个来月。拍了个片,说实话我自己看片,肋骨重重叠叠的,有个所谓的骨裂什么的是发现不了的。反正一眼是没看出啥明显骨折来的……拿给专业老师看也说没啥问题。所以我也一直在想到底有没有小小骨折呢?个人认为除了明显断裂、错位,看片子真的不容易看出来啊……
看文献说,关于肋骨骨折的漏诊误诊概率,不同医院的论文统计数字不同,从11%到25%都有(可能统计方法也不一样)。听医生说,的确存在误诊漏诊多发肋骨骨折的事情,也存在患者住院时漏诊了肋骨骨折,出院后患者再次受伤又入院(真倒霉啊…)时发现肋骨骨痂形成,从而发觉上次漏诊的案例。
科普爱好者,科学松鼠会成员
显示所有评论
(C)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春雨诊所App
扫描二维码
安装春雨诊所App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春雨医生公众号
小程序 春雨医生+
扫描二维码
无需下载快速问诊
小程序 企业版
扫描小程序码
无须下载,直接使用
我的鼻子可以从CT上面看出骨折么,这是我鼻子撞到一年之后拍的CT,怎么办?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我的鼻子可以从CT上面看出骨折么,各位医生,这是我鼻子撞到一年之后拍的CT,我现在的症状是右边鼻孔堵塞(男,21)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你好请稍等先看下图片再回复
你好从图片上看主要是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的情况,没发现明显骨折,请问鼻塞多久了?
去年三月份右边鼻孔被撞到的,去年十月份发现鼻塞的,
你好医生是不是我鼻子把上颌骨撞下陷了呀
我是撞到鼻子之后才发现鼻塞的
估计和外伤关系不大,如果是外伤引起的很少有半年后才出现症状的。主要就是一个鼻中隔偏曲的情况,如果鼻塞明显建议手术,也可以先用布地奈德喷鼻口服千柏鼻炎片看看。
CT上看不出来你说的骨折或者塌陷的情况
我吃了好多鼻炎药物了
也喷了很多喷剂
现在还是大部分时间鼻塞
我之前也有感觉身体异常的烦躁
可能一直没有关注鼻子
因为喔当时鼻子撞到了疼了一个星期多
用药效果不好的话建议手术。手术效果应该很好
亲麻烦你给我看一下眶底与上颌骨鼻突是不是有骨折线
手术的话现在空鼻症泛滥我怕呀
我不流鼻涕
我鼻腔还干燥
看过了,眶低未见明显骨折,上颌骨额突显示不完全看不大清,应该问题也不大即使当时有骨折也应该愈合好了,鼻子不通气主要就是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引起的,对症治疗即可没必要纠结当时是否有骨折,无论当时情况如何都不影响现在的治疗(^_^)
我在想如果当时有骨折就可以复位呀
空鼻症只是一个说法或感觉,医学上没有这个概念,我从医十余年从未见过一例所谓的空鼻症,鼻腔干燥估计和鼻中隔偏曲也有关
亲那那个偏曲的地方有增生的痕迹么
不是给你说了吗?即使当时有骨折现在也已经愈合了,不存在复位的可能
嗯你可以在腾讯视频上就可以了解到空鼻症患者的痛苦了
没看出来,这个需要结合临床检查才行
亲那那个偏曲的地方有增生的痕迹么
临床检查是指用手电筒照射我的鼻孔么
我是相信所谓的没有经过实践调查的新闻呢?还是相信我从医十余年的亲历亲闻呢?(^_^),即使有那毕竟是少数,不然又怎么会成为新闻呢对吧
不是手电筒,最基础的检查是戴在额头上的额镜加拿在手中的鼻镜
恩好的这个方式可以看出是否有增生的痕迹么
是的应该能看出来
那意思是也有可能看不出来么
大部分情况下都能看出来,但是如果偏曲明显的话有可能局部暴露不好不易观察。请问为什么要关心是否有增生?增生很少的
因为我的鼻子是被撞到了所以增生了就堵塞鼻孔了呀
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而已,没有这个说法的。
建议你去省市级的医院就诊,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做的什么诊断,具体要如何治疗,即使和当时的外伤有关,事隔这么久了,也只能根据现在的具体情况治疗,因为就算有骨折也应该愈合的很好了
鼻中隔增生不会导致堵塞么
我去了四家医院了
鼻中隔偏曲就会引起鼻塞,你CT明明就是鼻中隔偏曲加下鼻甲肥大,很明确的是鼻塞的原因,为什么还要找别的原因呢?医院的医生怎么说?
我们那里的市人民医院说我慢性鼻炎
市里的耳鼻喉专科医院说我鼻中隔扭曲鼻甲肥大
县里的医院说我单纯性鼻炎
对啊,下鼻甲肥大就是慢性鼻炎,CT上看应该还有鼻中隔偏曲
湘雅医院说我过敏性鼻炎
单纯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基本上就是一个概念
打喷嚏流清涕鼻痒?
我骨折的意思是说就是在鼻中隔的地方下陷了
就是那个上颌骨的地方有点点下陷了所以就导致通气不畅
我不流鼻涕
也不怎么打喷嚏
我鼻子就干燥
看不出来有明显的骨折线,还是那句话即使当时有骨折,现在也不能做复位了因为已经愈合了
我鼻子不痒
鼻子干燥考虑还是和鼻中隔偏曲有关
不是可以有陈旧性骨折复位么
应该不是过敏性鼻炎
再说一遍,不可以,不可能,那还是矫正术不是复位术
矫正术就是切鼻中隔突出的骨头么
根据情况有很多术式,不一定。
抱歉我值急诊去了,有事请留言吧,看到后第一时间回复你,谢谢理解
恩好的你先忙
早上好(^_^)
嗯,在(^_^)
我这个只要简单的复一下位就行了
我这个只要简单的复一下位就行了你能再给我仔细看一下么
抱歉回复晚了
你这个第一我没看出有骨折的情况来,没有骨质就没有复位的说法,第二即使有骨折也是陈旧性的,应该百分之百愈合了,即使做复位也不可能是简单的复位
就是用蛮力把骨折的地方撬开对不
可是CT上并没有看出有骨折啊?CT报告怎么说的?
就是在上颌骨鼻突的位置有下陷你不觉得和左边上颌骨鼻突不一样么
抱歉我没看到明显的骨折线,再说你说的那个位置不影响通气。你的鼻塞主要和鼻中隔偏曲及慢性鼻炎有关
那个位置为什么不影响鼻塞呀,不是那里的孔小些么
右边的上颌骨鼻突比左边的上颌骨鼻突小些呀
CT报告怎么说的?也说有骨折吗?我没看出来。
你没看到我上颌骨和偏曲的鼻中隔差不多连到一起了么
CT说没有明显的骨折,但是也不代表没有骨折,只是在撞到后一年我才去照的CT你们看不清楚了而已
我没看到有骨折。如果是的话CT应该能做出来。如果CT没报骨折应该就没事
你不觉得是我右边鼻孔的上颌骨的鼻突有点下沉导致的呼吸不畅么
如果有应该能看出来,陈旧性骨折应该也能显示。没有就是没有,你为什么不相信呢?要相信医生说的话,应该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吧?再说还是那句话即使有有有什么呢?要看现在具体什么情况对吗?
那个医生没有给我CT报告
就是下沉了导致了呼吸的不畅呀
要是把我右边鼻孔的上颌骨鼻突的位置抬高一点点复位额话上颌骨的内缘就不会和鼻中隔连在一起了
要是把我右边鼻孔的上颌骨鼻突的位置抬高一点点复位的话上颌骨的内缘就不会和鼻中隔连在一起了
那这样吧,建议你去你们那儿最好的医院湖南省立医院耳鼻喉科咨询一下专家听听他们的意见好吗?我怎么说你都不信,你听听他们怎么说的好吗?
就有了鼻腔的缝隙就通气顺畅了,如果切骨头的话是会导致通气过度的
医学是很严谨的不像你想象的样子
我没有想象呀我知道我是撞到哪里了
也知道是哪块骨头影响到了我的通气问题
那你的意思是所有的医生都没看出来有骨折包括CT医生?而只有你这个非专业的看出来了吗?退一万步讲就算有骨折是骨折的原因引起的也并非你说的那样一年多了不是一个简单的复位就可以了的,骨头都长成一体了!!!!
现在医学难道解决不了陈旧性鼻骨折的问题么,再说我的CT只有给我照片的那家医院给我看了还有我们县里的医生给我看过,其他医院没有看过
就是北京武警总医院的贾德进医生看过我的CT我是发的这个图片给他看的,他说似乎眶底与上颌骨鼻突有骨折线
没说解决不了,只是说你说的那种方法不行,如果想确定有没有骨折及鼻塞是否和骨折有关建议你做个三维CT看看那个更明确,建议你去省立医院看看,比竟网上搜集资料及检查有限,你说呢?
恩是的,医生你说的对,我就怕我乱投医
是啊,(^_^)去级别高点医院看看咨询一下吧好吧
复位还是可以的切骨头的话尤其是中鼻甲的地方那里神经组织众多不能切骨头
三维CT真的可以精确的看出曾经不管多长时间的鼻骨折么
三维CT可以看出来
医生你好,三维CT真的可以精确无误的看出来么
三维CT可以看出来的
恩好的谢谢医生您的指导建议
不用谢,祝你早日康复心情愉快
不用谢(^_^)
恩好的医生谢谢你
谢谢你的耐心指导
我的鼻子可以从CT上面看出骨折么,各位医生,这是我鼻子撞到一年之后拍的CT,我现在的症状是右边鼻孔堵塞(男,21)
分析及建议:
估计和外伤关系不大,如果是外伤引起的很少有半年后才出现症状的。主要就是一个鼻中隔偏曲的情况,如果鼻塞明显建议手术,也可以先用布地奈德喷鼻口服千柏鼻炎片看看,CT上看不出来你说的骨折或者塌陷的情况,用药效果不好的话建议手术。手术效果应该很好,空鼻症只是一个说法或感觉,我从医十余年从未见过一例所谓的空鼻症,鼻腔干燥估计和鼻中隔偏曲也有关,没看出来,这个需要结合临床检查才行,不是手电筒,最基础的检查是戴在额头上的额镜加拿在手中的鼻镜,是的应该能看出来,对啊,下鼻甲肥大就是慢性鼻炎,CT上看应该还有鼻中隔偏曲,单纯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基本上就是一个概念,看不出来有明显的骨折线,还是那句话即使当时有骨折,现在也不能做复位了因为已经愈合了,鼻子干燥考虑还是和鼻中隔偏曲有关,应该不是过敏性鼻炎,再说一遍,不可以,不可能,那还是矫正术不是复位术,你这个第一我没看出有骨折的情况来,没有骨质就没有复位的说法,第二即使有骨折也是陈旧性的,应该百分之百愈合了,即使做复位也不可能是简单的复位,抱歉我没看到明显的骨折线,你的鼻塞主要和鼻中隔偏曲及慢性鼻炎有关,不是,我没看到有骨折。如果是的话CT应该能做出来。如果CT没报骨折应该就没事,医学是很严谨的不像你想象的样子,是啊,(^_^)去级别高点医院看看咨询一下吧好吧,三维CT可以看出来,三维CT可以看出来的。
猜你感兴趣
耳鼻咽喉科 主治医师
平邑县中医院
扫码关注医生,
方便随时咨询三维CT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后眼眶容积的应用--《延边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三维CT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后眼眶容积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眼眶爆裂性骨折后眼眶容积的应用价值。
方法:1.收集18具颅骨样本(男10例,女8例),采用手工灌注细砂方法、眼眶CT及三维CT测量眼眶容积。2.利用Hertel氏突出计、CT及三维CT分别测量48例单眼眼眶骨折患者正常眼和患眼的眼球突出度、眼球内陷度、眼眶容积及眼眶容积增大量。
1.CT和三维CT测量颅骨眼眶容积与实际眼眶容积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维CT容积与眼眶颅骨容积更相似。
2.CT和三维CT测量48例患眼眼球突出度和眼球内陷度均高于Hertel氏眼球突出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T与三维C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3.CT与三维CT比较测量48例患眼眼眶容积和容积增大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
4.48例患者患眼所有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维CT相关性更高。
CT及三维CT均可用于测量眼眶容积变化,但是眼眶爆裂性骨折后应用三维CT测量眼眶容积比cT测量方法更为准确和可靠。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R779.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祥民,王子轩,徐海滨,罗世广,史为栋,马洪春;[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潘旭光;吴群;;[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年01期
吴成哲;;[J];吉林医学;2009年05期
谭琦瑄,周义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12期
韩永顺;叶强;余强;罗济程;;[J];中国临床医学;2008年05期
范先群,张涤生,龙公,沈勤;[J];临床眼科杂志;2000年01期
贾江春;;[J];实用医技杂志;2009年05期
张峰峰;毕万利;;[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11期
梁天齐;张月强;张伟;杨颖;;[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10年11期
李玉华,高煜,薛建平,朱铭,曹荣萍;[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罗玲;;[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石英明;[J];安徽医学;2001年04期
晁迎九,魏建军;[J];安徽医学;2003年02期
王嗣伟;李若梅;李群;陈琪宝;;[J];安徽医学;2007年04期
宋黎涛;盛伟华;黄参南;蔡榆;朱苗进;黄辉;冯军屏;;[J];安徽医学;2009年04期
李良山;;[J];安徽医学;2011年07期
王灵;;[J];安徽医学;2011年08期
袁家长;李亮;任金丽;;[J];安徽医药;2009年09期
常雪莲;王小莉;方强;沈继龙;;[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刘增胜,朱相宁,蓝孝全,安丰新;[J];青岛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磊;管恩河;;[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杨爱国;张仁成;;[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林蕾;王文辉;李奋强;郭铮;李海;苏东君;常耀文;;[A];第六届西部介入放射学术会议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四届年会介入放射学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邹利光;梁开运;;[A];2002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杨德吉;邓益锋;周振雷;乔丽平;尚月丽;姚大伟;胡云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影像技术学会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杨德吉;周振雷;邓益锋;尚月丽;姚大伟;乔丽平;胡云峰;;[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影像技术学会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张平;谢明祥;王培;王玉玉;李毅;犹春跃;肖顺武;张学军;代垠;吴海涛;陈小忠;赵洪新;张永;续岭;唐怀波;石贵新;;[A];2013年贵州省神经外科年会论文集[C];2013年
许国宇;乔远罡;袁小东;韩冬梅;敖国昆;李红;;[A];结核病及肺部相关疾病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波;[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韩晓梅;[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左振柏;[D];山东大学;2006年
曹小丽;[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波;[D];泰山医学院;2005年
孙世军;[D];西南大学;2011年
徐征国;[D];昆明医学院;2011年
高小强;[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耿玉欣;[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李林宏;[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闫静;[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宁秋萍;[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查开继;[D];郑州大学;2011年
万秀贤;[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敬亮,任翠萍,赵建国,汪浒,毛晓明,施光普,张效房,李树新;[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汪卫中,张凤兰;[J];解剖与临床;2003年04期
谭琦瑄,周义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12期
钟唐力;沈兰;明兵;何瑜;贺国庆;何川东;;[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11期
甄道济,张秀梅
,赵国库;[J];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3年01期
白萍;张美红;刘兆川;王崇山;刘延东;刘洪亮;张新清;;[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11期
赵鹏;毕万利;李宁;;[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8期
柳澄,陈海松,王韶玉;[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年03期
薛新生,李冰,田恩瑞,韩悦,应援宁,杨连海,吕志新;[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张明,鱼博浪,王泽忠,王世捷,王璐;[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哲,郑晓华,谢宝君,袁家骥,喻汉华,李守红;[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年02期
杨欢;李冬梅;王振常;满凤媛;李静;鲜军舫;燕飞;杨本涛;刘中林;;[J];眼科;2009年05期
陈哲,郑晓华,谢宝君,童世平,殷响林,万家华;[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年04期
常青林;王振常;李冬梅;满凤媛;田其昌;;[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03期
王育新;唐友盛;史俊;徐兵;;[J];上海口腔医学;2008年03期
张智勇;张益;安金刚;;[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年05期
王育新;唐友盛;史俊;徐兵;;[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年04期
;[J];青岛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白萍;宋秀君;刘延东;刘兆川;王文英;韩冬;李善雨;;[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05期
凌国辉;李建生;卢斌贵;;[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同明;宋艳梅;宋念东;冯志博;;[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辛向阳;[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哲;[D];武汉大学;2005年
魏楠;[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李洪维;[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张钟元;[D];延边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T可以看出脑梗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