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有什么危害症

高尿酸血症【心食谱】
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是人类嘌呤化合物的终末代谢产物。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本病患病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和经济发展程度等有关。根据近年各地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报道,目前我国约有高尿酸血症者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高发年龄为中老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1]。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高尿酸血症分类
高尿酸血症可分为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1)原因未明的分子缺陷。
(2)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
1)5-磷酸核苷酸-1-焦磷酸合成酶(PRPPS)活性增加,引起5-磷酸核苷酸-1-焦磷酸合成酶合成过多,尿酸产生过多,遗传特征为X连锁。
2)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糖转移酶(HPRT)部分缺少,引起5-磷酸核苷酸-1-焦磷酸合成酶浓度增加,尿酸产生过多,遗传特征为X连锁。
3)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糖转移酶完全缺乏,嘌呤合成增多所致的尿酸产生过多,见于Lesch-Nyhan综合征,遗传特征为X连锁。
4)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嘌呤合成增多所导致的尿酸产生过多和肾清除尿酸减少,见于糖原积累病I型,遗传特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多种急慢性疾病如血液病或恶性肿瘤、慢性中毒、药物或高嘌呤饮食所致的血尿酸产生增高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因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过少所致,其中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1)尿酸排泄减少90%原发性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与尿酸排泄减少有关,其可能机制有:①肾小球滤过减少;②肾小管重吸收增加;③肾小管分泌减少。
(2)尿酸生成过多内源性尿酸产生过多的定义是:在低嘌呤饮食(&17.9μmol/d),超过5天后,尿中尿酸排出量仍大于3.58mmol。10%原发性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与尿酸生成过多有关。其机制可能是内源性尿酸生成过多。与促进尿酸生成过程中的一些酶数量与活性增加和(或)抑制尿酸生成的一些酶的数量和活性降低有关。酶的缺陷与基因变异有关,可为多基因,也可为单基因。遗传方式可分为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显性遗传和性连锁遗传。
2.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1)肾尿酸排泄减少①肾病变如肾小球病变导致尿酸滤过减少和肾小管病变导致尿酸分泌减少;②利尿剂特别是噻嗪类利尿剂,其他药物如阿司匹林、吡嗪酰胺、左旋多巴、乙胺丁醇、乙醇等也可干扰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③体内有机酸增加如酮酸、乳酸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尿酸分泌。
(2)尿酸产生过多多见于骨髓和淋巴增生性疾病。在白血病、淋巴瘤化疗、放疗过程中,由于大量的细胞破坏,可导致核酸代谢加速,进而导致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临床表现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指患者仅有高尿酸血症(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分别为>420μmol/L和360μmol/L)而无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等临床症状。发病率在成年男性占5%~7%。患者不曾有过痛风关节炎发作,只是查体时,偶然发现血中尿酸值偏高。
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但不足以导致痛风,只有尿酸盐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血尿酸水平越高,未来5年发生痛风的可能性越大。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不一定都高。
2.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
目前,多个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血尿酸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水平每增高59.5μmol/L,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增高25%。临床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合并高尿酸血症,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只有30%合并高尿酸血症,提示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因果关系。
3.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破坏胰腺β细胞功能而诱发糖尿病,且有研究证实,长期高尿酸血症与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病具有因果关系。
4.高尿酸血症与高甘油三酯血症
国内外的流行病学资料一致显示,血尿酸和甘油三酯之间有相关性。关于尿酸及甘油三酯关系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基础甘油三酯是未来高尿酸血症的独立预测因素。
5.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使糖酵解过程及游离脂肪酸代谢过程中血尿酸生成增加,同时通过增加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直接导致高尿酸血症。代谢综合征患者中70%同时合并高尿酸血症。
6.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
尿酸是冠心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无论性别,尿酸是普通人群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每升高1mg/dl,死亡危险性在男性增高48%,女性增高126%。血尿酸>357μmol/L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416.5μmol/L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7.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害
尿酸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除尿酸结晶沉积导致肾小动脉和慢性间质炎症使肾损害加重以外,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研究显示,尿酸可直接使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发生微血管病变,导致慢性肾脏疾病[3]。
高尿酸血症诊断
1.高尿酸血症的标准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416.5μmol/L或女>357μmol/L。
2.高尿酸血症的分型诊断
分型诊断有助于发现高尿酸血症的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低嘌呤饮食5天后,留取24小时尿检测尿尿酸水平。
(1)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少于2.86μmol/(kg·h),尿酸清除率小于6.2ml/min。
(2)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大于3μmol/(kg·h),尿酸清除率大于或等于6.2ml/min。
(3)混合型尿酸排泄超过3μmol/(kg·kh),尿酸清除率小于6.2ml/min。
考虑到肾功能对尿酸排泄的影响,以肌酐清除率校正,根据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比值对高尿酸血症分型如下:>10%为尿酸生成过多型;&5%为尿酸排泄不良型;5%~10%为混合型。
高尿酸血症并发症
血尿酸升高可出现:
(1)沉积于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关节变形。
(2)沉积于肾脏→痛风性肾病、尿酸结石→尿毒症。
(3)刺激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
(4)损伤胰腺B细胞→诱发或加重糖尿病[4]。
高尿酸血症治疗
所有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均需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尽可能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时(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心衰或肾功能异常),血尿酸值>476μmol/L给予药物治疗;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值>535.5μmol/L给予药物治疗。具体治疗如下:
1.改善生活方式
包括健康饮食、戒烟、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
(1)健康饮食已有痛风、高尿酸血症、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及中老年人群,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严格控制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等食物摄入,中等量减少乙类食物摄入,进食以甲类食物为主(如表)。
(2)多饮水,戒烟酒每日饮水量保证尿量在1500ml以上,戒烟,禁啤酒和白酒,红酒适量。
(3)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肥胖者应减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表100g食物中嘌呤的含量
甲类(0~15mg)
除乙类以外的各种谷类、除乙类以外的各种蔬菜、糖类、果汁类、乳类、蛋类、乳酪、茶、咖啡、巧克力、干果、红酒
乙类(50~150mg)
肉类、熏火腿、肉汁、鱼类、麦片、面包、粗粮、贝壳类、麦片、面包、青豆、豌豆、菜豆、黄豆类、豆腐
丙类(150~1000mg)
动物内脏、浓肉汁、凤尾鱼、沙丁鱼、啤酒。
2.碱化尿液
使尿pH维持在6.2~6.9。
3.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药
如利尿剂(尤其是噻嗪类)、皮质激素、胰岛素、环孢素、他克莫司、吡嗪酰胺、烟酸等。对于需服用利尿剂且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非噻嗪类利尿剂,同时碱化尿液、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选噻嗪类利尿剂以外的降压药。有指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建议碱化尿液、多饮水。
4.降尿酸药
(1)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①苯溴马隆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肌酐清除率45~60ml/min的成人每日50mg;肌酐清除率>60ml/min的成人每日50~100mg。副作用:尿酸结石、肝肾结石。②丙磺舒、磺吡酮只能用于肾功能正常者,肝损较多见。
(2)辅助降尿酸药氯沙坦、非诺贝特。
5.积极治疗与血尿酸相关的代谢性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尿酸血症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及吸烟,应作为高尿酸血症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尿酸血症预后
1.高尿酸增加亚洲人群高血压发生危险57%,增加总死亡风险8%,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21%。
2.高尿酸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9%,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16%。
3.高尿酸增加肾功能降低风险21%,增加因慢性肾病死亡风险68%。
4.高尿酸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47%,增加脑卒中死亡风险26%。
高尿酸血症预防
1.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
2.限制高嘌呤(内脏,海鲜)、软饮料和果糖;并非所有海产品均为高嘌呤饮食:海参、海蜇皮和海藻为低嘌呤;并非所有蔬菜均属低嘌呤饮食:黄豆、扁豆、香菇及紫菜为高嘌呤,但不增加患痛风风险。
3.禁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可适当喝红酒。
4.控制体重。
5.多饮水,>2000ml/d,饮自来水和矿泉水(pH值6.5~8.5);不饮纯净水(pH值6.0),临睡前饮可防尿结石)。
6.长期碱化尿液,常用碳酸氢钠。
参考资料:
[1].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49-55.
[2]郭立新等.痛风,内科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4.
[3]张学武.痛风关节炎最新进展.2012年11月,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学术年会.
[4]刘湘源,肖玉兰,任素琴,唐丽君,张莉芸.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80-283.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内科
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襄阳市中心医院 风湿免疫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高尿酸血症 不能掉以轻心的“小病”(图)_网易新闻
高尿酸血症 不能掉以轻心的“小病”(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高尿酸血症 不能掉以轻心的“小病”(图))
老王今年50多岁,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身体一直很好。最近天气热,家里开了空调,老王有点不舒服,所以格外注意饮食。一周前老王因突发心肌梗死住院治疗。家人非常不解,老王每年体检,除了血尿酸升高,这么多年一直没什么异常啊,怎么突然就心梗了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刘维教授告诉记者,通常大家以为高尿酸血症只是单纯的代谢性疾病,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高尿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很低,可以对血管造成直接损伤,也可以通过嘌呤代谢、促进血小板聚集等机制加重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调整非常重要。而调整生活方式、健康运动、中药治疗是早期干预的基本手段。体检发现尿酸升高怎么办最近几年在单位体检中发现血尿酸升高的人可不少,不少都是年轻人。有人听说它可以导致痛风、结石、肾衰竭而忧心忡忡,有人则觉得毫无症状而满不在乎。刘主任告诉记者,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产物,在正常饮食条件下,不在同一天检查,只要有两次血尿酸水平大于420umol/L则为高尿酸血症。刘主任提醒:发现高尿酸血症不能不当事,高尿酸血症的下一步就是痛风。进入夏天,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人们喜欢喝啤酒、吃烧烤等等,因此,痛风的发病率也会上升。发现高尿酸血症后有四个关键一回忆。回忆最近饮食情况,体检前是否吃海鲜、肉汤、啤酒等食物,这些食物会导致血尿酸升高。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建议过一段时间再检查一次。二调整。调整饮食结构,戒酒,清淡饮食,多饮水;调整作息时间,适度锻炼。部分轻度的高尿酸血症,恢复健康的生活方式后会恢复正常。三检查。高尿酸血症早期没有症状,但一些高尿酸血症基因异常,属于原发性的,一些是继发于某些疾病,比如慢性肾衰、肿瘤、高代谢综合征等,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以防引起严重后果。四用药。如果经过饮食、作息调整等方式,血尿酸依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就需要进行药物干预。药物分为中药与西药两大类。抵触西药副作用的患者可以选择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必须注意饮食小黄今年30岁,发现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医生告诉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低嘌呤饮食,然后发给他一张食物嘌呤含量表,小黄看完就傻了眼,这么多哪里记得住,除了清汤寡水的,别的饮食是不是就沾不得了?刘主任强调,日常的饮食调节,是治疗高尿酸的一种重要方式,关于高尿酸血症饮食主要为“一忌二多三低”原则。一、忌饮酒。酒精(包括啤酒)可以导致体内乳酸堆积,不利于尿酸的排出,易诱发痛风,因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戒酒还是非常必要的。二、多饮水。每天饮水应在ml,亦可适当饮用苏打水,以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利于尿酸排出,防止结石形成,注意晨起多饮水,尤其在服用促进尿酸排泄药物(比如苯溴马隆)的时候,以防止肾小管内尿酸浓度过高,从而导致肾损伤。三、多吃蔬菜水果。绝大多数蔬菜水果热量较低,且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并且蔬菜水果在体内代谢后多呈碱性,可促使尿酸盐的溶解和排泄。菠菜、菜花、芹菜、扁豆等除外。四、低嘌呤饮食。含嘌呤高的食物有浓肉汤、火腿、海鲜、动物内脏、动物骨髓、大豆制品、香菇、紫菜等。五、低热量饮食。根据相关研究,脂肪不利于尿酸的排出,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低脂饮食。六、低糖饮食。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药治疗刘大娘患慢性肝炎(肝功能异常)多年,肾功能也不太好,最近又查出了高尿酸血症,听说降尿酸的药物对肝肾不好,最终选择了中医治疗,经过中医调理后,尿酸水平得到了控制。高尿酸血症属于中医痰浊证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往往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脾失运化转输之功,肾失气化泄浊之能,五脏功能失调,复因后天饮食不节或感受外邪或年老久病,正虚邪凑,湿浊留连于体内,随气血周流于全身而发病。中药治疗本病往往分型论治,常见有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脾虚湿阻证、脾肾两虚证等,同时可以配合针灸(辨证取针刺丰隆、足三里等穴)、中药敷贴等外治法,提高机体自我调节能力,以收到治疗疾病的效果。高尿酸血症的运动疗法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并没有关节肿痛等临床表现,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来调整身体机能,放松精神,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一、避免剧烈运动
高尿酸血症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体重等情况,具有高心脑血管风险,因此在运动时一定不要过于激烈以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另外,长时间的高尿酸血症往往导致关节等部位尿酸盐结晶沉积,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痛风的发作。最后要说明一点,剧烈运动,汗出过多,引起尿量减少,从而导致尿酸排出减少,因此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二、运动方式选择一般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会建议一些运动量适中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脚踏车、瑜伽等。通过有氧运动和一些柔韧性运动,以达到调整身体的目的。对于推荐的运动,虽然运动量并不大,也应该循序渐进,逐渐加量。新报记者&邱琳荃
(原标题:高尿酸血症 不能掉以轻心的“小病”(图))
本文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高尿酸血症&没有痛风症状更可怕
约20%的高尿酸血症会出现痛风的症状,其余80%没有症状,但却同样会对心脏、肾脏等人体重要器官产生危害
医学指导/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傅君舟教授
春节长假刚结束,陈先生的痛风又犯了,“都怪我假期没有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回老家和朋友喝了好几回啤酒,还吃了不少海鲜。”事实上,像陈先生这种因为“管不住嘴”而导致痛风发作的患者不少,“每次长假结束门诊就有不少这样的病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傅君舟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日益走高,“10%~13%的发病率其实已和人们所熟知的糖尿病相当,但大家对高尿酸血症的认知却还存在着许多缺失。”傅君舟指出,高尿酸血症对心脏、血管和肾脏等人体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危害不亚于高血压、糖尿病,“但很多人以为高尿酸血症只要不引发痛风就无需理会,这种认识亟待纠正。”
每10人中就有1人患病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这是一种由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的疾病,易对人体多器官组织产生损害。
傅君舟介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根据近两年的统计,我国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超过1亿,约占总人口的10%~13%,其中多食海鲜的沿海地区、多食肉食的内陆牧民聚集地区发病率要高于13%。
高尿酸血症的高发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和经济发展程度等。
高尿酸不一定会痛风
说起高尿酸血症,人们通常首先联想到痛风。久而久之,不少人会把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画上等号,认为只有出现了痛风症状才意味着患了高尿酸血症。傅君舟对这种片面理解进行了纠正。
“一般只有当尿酸盐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了损害,患者才出现痛风。临床上将高尿酸血症分为‘有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和‘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前者尿酸水平检测超过正常值,并且高尿酸血症对患者器官产生了一定损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人们熟悉的痛风。而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水平也超过正常值,但没有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里,因此没有痛风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等表现。”
傅君舟补充说,事实上,超过8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没有临床表现。“无论有无症状,二者对人体的器官损害程度是一样的,相对来说,‘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更危险,就像是‘沉默杀手’,许多患者直到体检抽血报告出来后,才发现自己血液中的尿酸值超标了。”
损伤心脏、肾脏 与多种疾病有关
“痛风仅仅是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种临床表现,它的危害远不止如此。”傅君舟指出,根据国内外近年来对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系统关系的大规模临床调查显示,可以肯定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例如许多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伴有高尿酸血症。
此外,高尿酸血症对冠心病的影响也十分显著。“高尿酸会损害人体血管的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的收缩状态,产生高血压、心脏缺血、动脉硬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高尿酸是冠心病独立高发或已有冠心病容易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国外有研究数据表明,高尿酸血症所带来的冠心病死亡风险甚至可以增加50%以上。”傅君舟谈道。
不容忽视的是,高尿酸血症还能引起肾脏损伤。傅君舟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会引起痛风,沉积在肾小管、肾间质,容易导致肾脏的炎症性损伤。非结晶尿酸导致肾脏小血管收缩、肾脏缺血,最终同样导致肾功能的损害。”此外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还与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代谢综合征有密切关系。
分型用药效果显著
既然高尿酸血症对人体健康有这么多的风险,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首先,高尿酸血症的诊断并不难,“前面已经提到过,只要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超标就能诊断。”
那诊断出高尿酸血症就要马上治疗吗?
“肯定是应该积极治疗的,但治疗不意味着就是吃药。”傅君舟指出,如果患者除了血尿酸超标之外并无其他症状,例如痛风等,而尿酸虽然超过了正常值,但小于480μmol/L时,在无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可以先从改善生活方式做起,暂时不用药;但如果患者年龄已经超过60岁,又有冠心病、糖尿病、抽烟史等,则应该药物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进行。
事实上药物治疗也并不复杂,“常用的也就三种药物,而且疗效明确。”傅君舟指出,需要注意的是,选对药物对于高尿酸血症治疗至关重要。这是因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机制分为两种:尿酸排泄障碍型(占总发病人数80%~90%)和尿酸生成过多型(占总发病人数10%~20%)两种。“通俗地说,前者是身体的排泄机制出了问题,尿酸排不出去;后者则是体内产生的尿酸太多,身体来不及排泄。”
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两大类药物,一种是针对血尿酸排泄障碍的,另一种则是针对血尿酸生成过多的。因此,理想的治疗方式是先明确患者是属于“排泄障碍型”还是“生成过多型”(或两者都有),再进行针对性用药。
傅君舟说,若药物有效,通常在用药7~10天左右即能看到明显效果,因此医生一般会要求患者在用药两周后复查;若患者服药后尿酸值没有明显改善,就需要调整用药。
那么临床上治疗高尿酸血症,哪些药物疗效显著?傅君舟介绍,尿酸生成过多型患者多使用别嘌呤醇和非布司他两种药物。“有一点要注意,少数患者对别嘌呤醇过敏,亚裔人群过敏率相对较高,这种过敏会导致严重的剥脱性皮炎,甚至有致死风险,因此在使用别嘌呤醇之前要求患者进行基因检测。非布司他极少发生过敏,作用明显,但心血管病人用药需谨慎,且价格较贵。”
尿酸排泄障碍型患者则多用苯溴马隆,此外,对于同时有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的患者,还可服用氯沙坦进行辅助治疗。傅君舟提醒,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对尿液酸碱值进行自检,保证尿液酸碱值控制在pH6.2~6.8之间,酸碱值小于pH6.2的患者,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小苏打片碱化尿液。
至于很多患者担心的药物副作用,傅君舟指出,除了极少数人群对别嘌呤醇过敏之外,其他药物对副作用并不明显,和常用的高血压、糖尿病药物的副作用差不多。事实上,对于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是要做好长期治疗准备的,“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如果血尿酸水平回归正常值,可以考虑减药甚至停药,但这期间一定要做好定期检测,如果尿酸水平出现反复,那就需要重新进行药物治疗。”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控制嘌呤摄入量
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高尿酸血症?傅君舟指出,第一,要重视常规体检,这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非常重要,普通的常规抽血即可反映血尿酸值是否超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一般可以选择到医院的风湿科、骨科、肾内科甚至风湿免疫科和内分泌科寻求诊断治疗。
第二,养成良好的健康方式,多运动(但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尽可能戒烟,少喝酒。已确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由于其嘌呤代谢紊乱,应避免吃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汁汤等高嘌呤食物;切忌“啤酒或白酒+海鲜”的搭配,啤酒、白酒本身不产生尿酸,但有抑制尿酸排泄的作用,红酒可以适当少量喝。
对于一般非内脏的肉类、豆类、菇类等“次危险类”食物,患者可以适量摄入,但不能为追求低嘌呤而完全不吃,否则易导致营养不良。傅君舟表示,尚未服药的患者应严格控制嘌呤摄入量;而由于个体的代谢、基因差异,正在使用药物的患者可根据尿酸检测结果,遵医嘱适当放宽嘌呤摄入。
第三,每天多饮水。普通人每天应摄入150~2000ml的水分(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分),而患者在服药期间更需要增加饮水量,每天应饮用2000ml以上的纯水(不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水分)。
第四,慎用可能引起尿酸排泄的药物和使尿酸升高的药物。(记者黎蘅、李津 通讯员黄月星、魏星)
(责编:许心怡、权娟)
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直通车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电话:010- 邮箱:高尿酸血症,看这篇就够了!高尿酸血症,看这篇就够了!NanGuo先生百家号1.尿酸的来源与去向尿酸是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以及食物中的嘌呤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而来。人体内嘌呤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内源性合成,包括氨基酸(如谷氨酸)与核酸代谢,以及外源(食物)核酸分解,通过在肝、小肠及肾中进行分解代谢,最终生成尿酸。人体中尿酸80%来源于内源性嘌呤代谢,而来源于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食物仅占20%。换言之,“吃”进来的尿酸只占了一小部分,大部分尿酸都是人体内部代谢产生的。尿酸主要经肾脏和肠道排泄,以前者为主。因为人体内代谢产生的尿酸一般都是固定的,所以“吃”得过多仍然是人体尿酸升高的主要原因。某些特殊人群由于尿酸的产生或者排泄途径障碍,即使只“吃”了很少的尿酸,也会出现高尿酸血症。那么哪些食物含有“尿酸”比较高呢?富含嘌呤的食物包括:肉汁、肉汤,动物的内脏如肝、肾、心等,猪肉、牛肉、熏火腿、熏肉等肉食,鱼、虾、蟹、贝壳类等海鲜,大豆制品、香菇、紫菜等。。。。2.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发生的原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当男性和绝经后妇女血尿酸值超过420μmol/l(7.0mg/dl),绝经前女性超过350μmol/l (5.8mg/dl)可诊断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或在酸性环境下,尿酸可析出结晶,沉积在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组织,造成组织病理学改变。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前面所说“吃”得过多是高尿酸血症的主要病因,但是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高尿酸血症也较常见。尿酸生成过多见于先天遗传基因缺陷、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放化疗等患者;尿酸排泄减少多见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以及酒精伤害、利尿剂、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非甾体抗炎药、小量阿司匹林、环孢素等药物影响。下载风友汇APP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痛风资讯,还可以在风友汇上查询食物嘌呤值,系统的痛风基础用药知识。值得重视的是,高尿酸血症也常伴随高血糖、高血脂等表现。3.如何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改善生活方式、调摄饮食是防治高尿酸血症的关键。严格戒酒和限制高嘌呤食物,多饮水,碱化尿液,减肥,避免过劳、紧张、寒冷、创伤等诱发因素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均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经饮食控制血尿酸持续6个月&9mg/dl(540umol/L);有痛风、肾结石家族史;曾有痛风发作史;24小时尿酸排泄&1100mg者应考虑使用降尿酸药。★以下干货请谨记:(1)对于急性痛风治疗中常用的有关解热镇痛消炎药(NSAIDs)、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原则如下:急性痛风首选NSAIDs, 其次为秋水仙碱,治疗用药越早越好。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糖皮质激素关节内注射是终止急性痛风发作的良好办法, 12-24小时内可完全缓解, 适用于有肾损害或对上述药物禁忌情况但口服疗效不稳定,停药易再发。(2)间歇期与慢性期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控制高尿酸血症与预防急性痛风发作。使用促进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生成药以维持正常血清尿酸值。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主要为别嘌醇和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为苯溴马隆。而碳酸氢钠、枸橼酸制剂等可通过纠正酸性尿使其维持在PH 6.5-7.0左右,也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总而言之,高尿酸血症及其并发症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正确认识高尿酸血症和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防治高尿酸血症,可是我们获得更加健康的生活。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NanGuo先生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热爱生活,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痛风尿酸高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