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花》名词解释?

拒绝访问 | www.ggdoc.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gdoc.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4ae43cb-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
我的图书馆
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
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而'烦恼',用作者池莉的话来说:'是一种达观而质朴的生活观, 正是当今之世我们在贫穷落后之中要改善自己生活的一种民族性格。' 按照情节上的先后,《烦恼人生》是池莉创作的'人生三部曲'中的最后一篇,前面两篇从两个年轻人如何享受'爱情'并冲破家庭阻力结合,写到婚后的种种琐碎的烦恼(《不谈爱情》);再写到一对夫妻如何哺育幼小的婴儿,尽力学习'为人父母'之道(《太阳出世》)。'人生三部曲'写出了冲动、热情、幼稚的年轻人在人生的磨砺中,逐渐走向成熟,学会忍耐种种烦恼,开始坚定而真实的生活的过程。在作品中, 充满了主人公(作者)的人生感悟,不免带有浓重的苍桑感。 综观池莉的创作,其作品中虽然主要在描述人生中的无奈,但也展现了人物的忍耐及支撑他们生存的温情;与池莉相比,'新写实'的另一位代表作家方方的创作中则 多了一份批判的力度,情节也更加充实曲折,耐人寻味。 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堪称是'新写实'的奠基之作。小说以平静的写实笔法勾勒出一幅底层百姓穷困生活的'风景'。小说对'五、六十年代'这一一向被描写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儿童幸福生活在红旗下'的时间段作出了令人震惊的负面展示--在位于城市中心的河南棚子中,'父亲'带着他的妻子和七男二女住在一个十三平米的板壁屋子里,火车平均七分钟一趟从屋侧呼啸而过,父亲毒打母亲的行为几乎成为夫妻之间的一种娱乐,孩子们在贫困狭窄的环境中彼此压榨斗殴,而拾破烂、捡菜叶、偷煤 及父亲的打骂则构成了他们幼年时代的主要记忆。 小说以家中早夭的'老八',一个死魂灵的眼光来谛视这个家庭,这个独特的视角使作家得以从一个全知的角度对每一个家庭成员进行客观的描绘。作品的主要线索放在对'七哥'命运的追踪上,但相比这下'父亲'的形象却更为复杂也更具深意--在旧社会他是个勇猛的打手,在新社会他是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搬运工人。他像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工人阶级'那样,有着高大的身躯、坚强豁达的性格,但作者并没有接着塑造他的光辉形象,而是揭示他身上传统伦理道德及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 首先,父亲身上有着对'义'的执着。父亲继承了祖父'认朋友不认是非'的'义'字,成为码头上一名令人生畏的打手,而这种缺少道理与是非的'义'的确受到了整个社群的认同,以至于祖父因恶战丧命后居然有'一望无边'的人前来悼念。同时作品也深入揭示了父亲'义'背后的隐秘心理原因:'父亲的精力过剩',因此'他打架斗殴像抽了鸦片一样难得戒掉'。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对'义'的执著也显示为令人感动的善良,如作
品描写了当二哥的朋友杨家在文革中遭祸后父亲毫不犹豫挺身相助的行为--而事实 上父亲是极为反感这个知识分子之家的。 其次,父亲身上有严重的等级观念。虽然他曾经在二哥与知识分子一家的关系上强调过'骨气'的问题,但那只是对金钱的蔑视,正如他说:'骨气就是不要跟有钱人打交道'。而他对'权力'却有着天然的畏惧,因此当从前在家中地位甚至不如一只小狗的'七哥'在官场出人头地后,他便'得忍住自己全部的骄傲去适应这个人物'。他对领袖的崇拜更是达到了顶点,以至于在八四年还固执地认为'高白高白'的晴川饭店'只有毛 主席或者周总理这个级别的人才能住。' 再次,是对文化的蔑视。父亲像多少年来的下层百姓一样毫无文化知识,甚至还以此为傲并有一套自己的逻辑,'觉得自己活得也很自在很惬意'。因此他反对自己的孩子读书,而且说:'世界上总得有人不识字才行。要不那些苦力活谁去干呢?'、'政府怎么糊里糊涂的?让人都学了文化码头还办不办?'。虽然后来当二哥表示自己要考大学时父亲欣喜苦狂,但那只是对'权力'的渴望与崇拜而不是对知识态度的改变。 在这种观念的教育下,除了二哥外的几个孩子对文化都与父亲持相似的态度。 第四,父亲对'子嗣'的传统观念极为强烈,如果不是困难时期的到来,他在计划中是要生下'一个排'的孩子来的,正是因此他对可能不是自己骨血的七哥从小就视如无物,使后者的童年生活比兄、姐们更加悲惨。同时,这一观念显然与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为此邻居白礼泉即使娶得个美貌的妻子也满心遗憾甚至觉得矮 人一头;高干的女儿因为无法生育而年近四旬尚未结婚。 综上可见,方方在《风景》中虽然采用了'新写实'淡化作家主观意识的叙述手法,但在对生活实录的选择中却显示出对'父亲'乃至整个社会的批判意识,从这一点上说, 方方的小说作品比池莉更有震憾力,更加深刻。 在这个时期,大多数'新写实小说'都着力于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刻划,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中详细描写了小夫妻半夜'偷'自来水的情节;范小青的《顾氏传人》中描写一个家族的艰难与困窘。社会现实对'人'异化过程成为这些小说描述的重点。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态度,'早已不存在着对不公平命运的反抗和叛逆,有的只是平静的接受。' 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似乎面对着真实的生活。这种真实是亲切的,甚至是残酷的。它们使人认识到自己也是生活在这样平庸的世界中,什么'浪漫'、'幻想'、'理想主义'在这样的真实面前似乎都显得十分苍白无力。这类作品中虽然不乏对现
实、人生的思考,但对困境所采取的'无奈地妥协'的态度却无助于读者在生活中进取、无益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由于作者刻意采取的与读者平行的叙述视角,也使作品 大多只停留在对现实表象的展现上,缺乏艺术应有的超越性意义。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在八十年代末期的创作采用的大多是这种描述普通市民生存状态的题材,因而有评论者攻击'新写实小说'题材狭窄。这种状况在'新写实小说 '发展的第二阶段有了变化。 (二)后期创作: 后期的'新写实'小说作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历史叙述的挖掘。代表作如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方方的《何处是我家园》等,这些作品形式上仍旧采取近乎'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方式和不作主观评价的平行叙述角度,主题上力求在虚拟的背景中建立一种新的历史眼光。如《预谋杀人》中通以王腊狗处心积虑想杀掉世仇丁宗望却最终失败为线索,叙述了历史风云的变幻对个人私欲的嘲弄。与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不同的是,作品中的成为汉奸的王腊狗是典型的赤贫者而热心抗日的丁宗望反而是一个地主阶级成员(虽然是开明乡绅),这显然违背了建国后几十年中界定善恶的原则,阶级的界线在年轻的小说家笔下不再是那样森严的了,'个人的欲望'与'历史偶然性'在他们描述的'历史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这类作品已经具有了明显的'新历史主义'的特色。 关于'新历史主义'小说,已经在上一章中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 除了对'历史题材'的开拓外,这个时期新写实小说的另一个特征是加强了对小说' 故事'完整性和'可读性'的重视。 八十年代中、后期,新写实作家希望通过对普通人生命欲望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的描写,展现普通人的生命欲望,揭示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表现小人物对环境的无奈。因此这个时期他们钟情于凡人琐事、'原生态'的描绘,小说往往缺乏曲折的故事情节。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这些作家们普遍开始重视小说的'可读性'。他们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名著的标准之一就是不仅仅专家读,关键在于要得到最广大读者经久不衰的热爱。??书是首先必须吸引人读下去的'。 为此池莉在中篇小说《预谋杀人》中不断让王腊狗得到杀害丁宗望的机会,然后再使丁宗望化险为夷,继续故事--一 个个的悬念不断造成紧张的故事气氛,使读者欲罢不能。 在小说可读性的营造上,方方的表现最自觉也最出色。她创作于九十年代的《一
波三折》、《桃花灿烂》、《埋伏》等作品中,虽然主人公仍然是新写实作品里的普通人,但所写的事件却超越了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影响主人公一生生活道路、人生态度、生存命运的一个大事件作为叙述的对象。叙述对象的转型使小说出现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情节,使小说具有了强烈的吸引力。如中篇小说《一波三折》讲述的某装卸站最不起眼的工人卢小波的故事就是如此。 卢小波是个毫无非份之想的青年,闲下来总是独蹲墙根。一天站里的金苟等一伙流氓成性的人借故毒打公共汽车司机,团支书让他去劝架,他到现场时斗殴已经结束。谁知随公安人员到装卸站抓凶手的司机,竟一口咬定是他打了人。站领导考虑到金苟等人都有前科,交出他们必然逮捕判刑。区区装卸站一下子就抓出了几个犯罪分子,这对站领导决非光彩的事情。便顺水推舟,以'不记档案'、'为站里完成一项光荣任务'这样的借口,诱劝卢小波去承担罪责。卢小波被拘留了。拘留期间,他惨遭拳打脚踢、游街示众。好不容易熬到完成'任务',站领导却推翻先前的许诺,把他的代人受过作为'犯罪'记入了档案。他悲愤万分,怒斥站长,却无法改写档案,最后他只能以玩世 不恭发泄生活对自己的欺骗。 与方方以前的作品一样,卢小波仍然是个毫无英雄色彩有'小人物',但对他的表现却与以往作品颇有不同。作为有影响的新写实小说家,方方在以前的作品中擅长行云流水般叙写小人物生活里的小波细浪,让读者透过貌似平静的生活水面,去感知隐伏于生活里的大量不合理的漩流。而《一波三折》则是截取了小人物生活里的一个大波澜,将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放大、突出。如果说前者是让我们看到了小人物常常被理不清摆不脱的日常琐事所烦恼的话,那么后者则告诉我们,小人物还会遇到猝不及防的无力抵抗的大灾难。这不但同样展示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而且还由于后者描述了主人公与现实的冲突及失败,使读者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小人物是怎样地不能把握自己--不论'已遇到什么或将遇到什么',小人物'还是只能感到对生活无奈。' 在后期的作品中,方方明显表现出对曲折情节的兴趣,但她对情节的运用却仍旧 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同。 传统现实主义视情节为小说的生命,这是因为情节是作家为了传达自己的写作意图,而刻意为题材安排的秩序。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把自己的写作意图提炼成明确的主题思想,通过情节安排凸现出来。新写实作家由于在'人'的思考上执著于整体把握,把观照对象转向了琐屑的平凡人生,并以叙事的非秩序化和随机应变,反叛传统现实
主义的按照中心题旨展开叙述。在《埋伏》等作品里,方方虽然以一个中心事件作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将题材加以秩序化的处理,但作品仍然体现出作者把人视为' 类'作多侧面探讨的个性。 首先,三篇小说都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冲突过程,深挖人物一定行为的内在动机,把笔锋对准丑恶的人性。小说的情节是体现人物外在行为的,而人物的外在行为无不受到其内在动机的支配。《一波三折》中,站长、支书、与卢小波之间毫无个人恩怨,为什么要让卢小波背上犯罪的黑锅呢?团支书的话泄露了天机:维护他们的政治生命。十分清楚,如果没有卢小波去包揽罪名,他们很可能被上级视为领导无方,政治思想工作不力,站长、团支书的宝座将岌岌可危,所谓政治生命,不过是他们现有职权和 地位的代名词。 为了自己的职权和地位,可以把犯罪的污点涂抹到无辜的弱者的身上。这既是小说中挖掘出的人物一定行为的动机,也是对这种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伤害他人的丑 陋灵魂的曝光。 方方的作品不仅无情地撕下各种人形形色色的外包装,昭示其人性的丑陋,还以直面人生的态度写出了人性的'恶'。从《一波三折》中可以看到,卢小波的不幸始于司机对他的指控,而这却又并非无意的--原来司机和他同时爱上一个女人,于是便 把'挨打事件'变成了打败情敌的天赐良机。 方方的创作一直是在通过无拘无束的叙写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揭露人性的丑恶,探究人性丑和恶与人类生存境况之间的关系。而在《一波三折》等作品中,方方显而易见地把对于人性的思考与情节构思交融在一起,通过情节发生发展过程的描写,展示出当人与人之间出现尖锐对立的时候,人丑恶的本性是怎样情不自禁地支配着人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方方在描述这些情节时,仍以她那惯有的与叙述对象保持一定距离的客观叙述风格。这表明她不是借叙事渲泄自己的感情,企图从感情上打动读者,而是让读者以总代表的眼光去看清人性的负面,进而感知到本来就有不少缺憾的人类生存环境,由于人性的丑恶,更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人类的生存境遇民更添了 许多困窘。可见,致力于情节,并未削弱方方对人性的探究精神。 其次,通过情节的描写,探索个体系列化悲剧的原因,揭示出传统文化心理积淀 对人物命运的制约关系。 方方作品里的主人公,许多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但她似乎并不很关心普通人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而拾破烂,捡菜叶,偷煤及父亲的打骂则构成了他们幼年时代的主要记忆.&小说以家中早夭的&老八&,一个死魂灵的眼光来...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名词解释:论语派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doc 1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考试大概内容(老师给出的):1.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2.对一些著名片段,诗歌,耳熟能详
有诗歌默写
3.名词解释(时代,背景,内容,代表作家)
一、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2、反思小说:3、寻根小说:4、知青小说:5、大墙文学:6、“现实主义冲击波”7、新写实小说:8、先锋小说:9、女性主义小说:10、归来诗人:11、朦胧诗:
二、文学潮流分析(简答题)伤痕小说的主要特点;
三、作品主题分析(简答题):《爸爸爸》的文化主题;四、人物形象分析(简答题)《绿化树》中的章永麟形象
五、艺术特色分析(简答题):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
六、综合问答(问答题):结合作品,分析《曾国藩》中的曾国藩形象;方方《风景》赏析
~~~名词解释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与反抗。(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6、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7、大墙文学:指反映文化大革命中因遭受迫害而被关押在监狱的“大墙”之内的人们的遭遇的文学作品,在伤痕文学或伤痕小说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是其中一个独特的类型。代表性作品是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类似的作品还有王亚平的短篇小说《神圣的使命》。
8、“现实主义冲击波”:(1)时代背景:90年代中期,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企改制、转轨等。(2)代表作家作品:河北三驾马车——谈歌《大厂》、何申《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关仁山《九月还乡》、《大雪无乡》、刘醒龙《凤凰琴》、《分享艰难》。(3)主要特点——A关注低层群众的生存命运,体现社会关怀精神或公众意识。B不回避生活矛盾,大胆表现改革中的一些热点与焦点问题。C弘扬主流文化精神。
9、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10、新写实小说:指(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11、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1、潜在写作:
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2、反思文学:
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发表日期:日&&
&&&&【编辑录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
中国现代文学史部分
第一章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八不主义”
答:又叫“八事”,胡适在文学革命的发难文章《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点主张,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点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2、“学衡派”
答:1921年,梅光迪、胡先驌、吴宓等创办《学衡》,遂形成“学衡派”。他们标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批评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稳健保守。遭到新文化阵营批判。1923年,《学衡》停刊,“学衡派”渐消失。
3、文学研究会
答:中国现代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成立于北京,发起人郑振铎、周作人、耿济之、沈雁冰、孙伏园、叶绍钧、许地山等12人。以《文学旬刊》和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主张文艺“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反对旧文学的游戏消遣态度,创作了大量作品,成为重要的现实主义流派。成员遍及各地,一些地方成立了分会。1932年《小说月报》编辑部被日本飞机炸毁而停止活动。
4、创造社:
答: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
二、思考题
1、“五四”文学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要点:“五四”文学革命既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也是外来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新青年》的创办;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周作人、鲁迅等的文学主张及其创作;文学革命发起者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及其接受情况;《新青年》的“双簧戏(信)”及与“国粹派”的论争;报刊杂志纷纷使用白话;新文学创作形成气候;1920年,白话文运动取得胜利。
2、简要评述前期“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和创作方法
要点:前期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创作,坚持“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浪漫主义、主观抒情和自我表现;后期提倡革命文学,转向现实主义。
第二章鲁迅
一、名词解释
1、《狂人日记》
答: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作品。作品通过一个狂人的心理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吃人”历史,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以其思想振聋发聩,艺术形式新颖,揭开了中国文学的历史新篇。
2、“精神胜利法”
答:“精神胜利法”是阿Q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其标志是无论在任何失败的境况下都能够在心理上转败为胜,因此,它是逃避现实的方法,是“国民劣根性”的典型表现,应该抛弃。
二、思考题
1、鲁迅小说的总主题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点:鲁迅小说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和思想启蒙。主要内容是描写“病态社会里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因此开掘了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2、分析阿Q形象
要点:阿Q是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游民无产者的形象。他既是一个被剥夺而一无所有的游民,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他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也有一些作为正常人的心理要求。他向往革命但又糊涂,最终被杀害。阿Q形象概括了人类的一些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第三章20年代的小说
一、名词解释
1、“乡土小说”
答:“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答:潘先生是叶绍钧在《潘先生在难中》塑造的一个小学校长的艺术形象。他胆小、自私、共于心计而又没有灵魂,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批“心脏麻木而又张皇敏感”怯懦的灰色小知识分子。
二、问题思考
1、试谈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色
要点: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色主要表现在:自我的写真和感伤的抒情。
2、试谈冰心的“问题小说”
要点:冰心以小说的形式提出社会问题,被成为“问题小说”。她宣扬“爱的哲学”,并以此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法宝。代表作是《超人》。
第四章郭沫若
一、名词解释
答:“泛神论”指的是把神和整个宇宙或自然视为同一的哲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整个宇宙本身具有神性,万物存在于神内,神是万物的内因。“泛神论”对“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家诗人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当称郭沫若。
答:“婵娟”是郭沫若在历史剧《屈原》中塑造的一个有正义感的女性艺术形象,她爱戴、崇敬屈原;她虽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却不屈服于威逼利诱,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具有高尚、善良、纯真的品质。
二、思考题
1、简要的评述《女神》的艺术特色
要点:1、浪漫主义精神。2、奇特的想象和夸张。3、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4、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2、分析《凤凰涅槃》的思想和艺术
要点:在思想上,它最集中地的表现了作者在“五四”时期热情奔放的火山爆发般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主要有: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破旧立新的革命气魄和乐观主义精神。在艺术上,《凤凰涅槃》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主要表现为强调表现自我,注重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追求美妙的想象,展现革命的理想。
第五章20年代的诗歌
一、名词解释
1、“新格律诗”
答:“新格律诗”是新月诗派在二十年代所提倡的一种诗歌。它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其理论核心是闻一多提出的“三美”,即音乐美、色彩美和建筑美。其理论和创作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形成流派,史称“新格律诗派”。
2、“纯诗”
答:“纯诗”是1926年穆木天首先提出的,其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着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诗最忌说明的”。“纯诗”概念,在其更深层面上,意味着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
二、思考题
1、《死水》的“三美”表现
要点:1、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歌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死水》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音节,这9个音节均由“三字尺”和“二字尺”组成,最后都以双音节结尾。每节1、2、4句压韵。2、绘画美,主要是指诗歌的辞藻力求丰富恰切、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角形象和直观性。在《死水》中有“绿酒”、“白沫”、“翡翠”、“罗绮”等有着色彩个性和象征意蕴的词语。3、建筑美,主要指节与节之间匀称、行与行之间均齐。《死水》每节4行,每行9字,外观整齐匀称。
2、《再别康桥》赏析
要点:首先,诗歌中蕴涵了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其次,诗歌用景物营造出了带有淡淡忧伤而又纯美温润的意境;再次,诗歌描绘了几幅美丽迷人的图画;最后,诗歌体现了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色。
第六章20年代的散文
一、名词解释
1、“言志派”散文
答:言志派散文是“美文”的结晶。言志派散文代表作家有周作人、冰心、朱自清、俞平伯、钟敬文、废名、丰子恺、林语堂、梁实秋等,他们往往与政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常常本着内心的冲动和审美趣味把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记录下来,在“意在表现自己”的审美原则下,或讲性灵幽默,或观人生百态,寄寓了作家深层的个性,具有人格和心理的投影。
2、“语丝体”
答:1924年,语丝社成立,提倡一种注重社会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被称为“语丝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很大。
3、《背影》
答:《背影》是朱自清作的一篇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10月。《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作品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
第七章20年代的戏剧
一、思考题
1、简述田汉对话剧的贡献
要点:田汉对话剧的贡献主要有:1、筹办话剧社和领导戏剧运动,如南国社及其戏剧运动:2、积极介绍外国戏剧作品和翻译戏剧理论;3、丰富而有独具特色、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的戏剧创作。
2、试分析丁西林独特的戏剧艺术
要点:1、丁西林以创作喜剧著称,且多为独幕剧;2、丁西林特别讲究戏剧的结构;3、他的戏剧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富有智慧的幽默,收到喜剧的效果。
第八章 30年代的文学思潮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成立于上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组织,主要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乃超、冯雪峰、茅盾、丁玲、胡风、周扬等。“左联”明确宣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之一翼,团结和带领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同各种错误的文艺思想、文艺倾向展开争论;提倡文艺大众化,大力培养文艺新人。“左联”创办了《前哨》、《文学导报》、《萌芽》、《北斗》、《文学月报》等文艺刊物,创作了大量革命文学作品。1936年春,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宣布自动解散。
2、“两个口号”
答: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提出的“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两个口号提出后发生了论争,鲁迅认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
二、思考题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要点:1、1928年,由创造社和太阳社提出;2、口号提出后产生了广泛的讨论;3、口号对于创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推动左翼文艺的发展具有巨大意义。  
2、“左联”的历史贡献
要点:1、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2、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推进了“五四”文学的大众化进程;3、创作成绩突出;4、培养了许多青年文学作者。
第九章30年代的小说
一、名词解释
答:海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流派,是以上海特定的地域文化为依托而形成的是‘才子+浪子’的文学。海派发展有三个阶段:1、民国初年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包天笑、周瘦鹃。2、三十年代的上海现代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张资平、章衣萍、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3、四十年代继承言情传统和现代主义的新海派,代表人物徐訏、无名氏、苏青、张爱玲。
2、新感觉派
答:20年代后期30年代初出现在上海的小说流派。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受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并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同时,施蛰存主办的《现代》杂志推行现代主义。他们的小说被称为新感觉派,也被称为“现代派小说”。《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二、思考题
1、分析《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的形象
要点:莎菲是在反封建的思潮中走向社会的知识女性,她追求理想但找不到一个可心的男人,最后走向颓废。她不但具有反封建,实现个性解放的时代和社会意义,而且具有丰富的内蕴。她表现了人类生存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精神的追求及由此产生的苦闷。莎菲以其丰富的多层面价值与意义,使其具有永恒的魅力。
2、张天翼的讽刺小说试谈
要点:1、张天翼抗战前写得最多的是处于社会地层的“灰色”人物,对他们的庸俗、愚昧、可怜予以讽刺,《包氏父子》是这类作品的代表。抗战以后,张天翼写得最成功的是文化官僚,《华威先生》是其代表。2、作者的讽刺对象是人而非事,所以,小说不注重故事因素,不喜欢设置曲折奇特的情节,而是将生活中的矛盾收集起来,通过一个个短小的生活片断,集中呈现,让人物性格得到充分揭示。3、张天翼的小说善于抓特征,采用戏剧化、漫画化的手法,让人物自相矛盾,达到讽刺的目的。
第十章茅盾
一、名词解释
1、“农村三部曲”
答:“农村三部曲”是茅盾的三个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的合称。由于它们写的都是农村生活,三个短篇人物贯穿、故事相连,史称茅盾的“农村三部曲”。
2、社会剖析小说
答:在文学史上,“社会分析小说”又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主要作家有沙汀、艾芜、吴组缃等左翼作家,而以茅盾为代表,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子夜》。其特点是,作品运用阶级观点,从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以期从本质上解释生活的真实并正确预示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思考题
1、分析吴荪甫形象
要点:吴荪甫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一个失败的英雄形象。他是上海滩上的工业巨头,财力雄厚,开办有近万人的裕华丝厂。他的主要性格及特征是精明能干,有雄心有魄力,富有冒险精神,是一个铁碗人物。在他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表现出他的心狠手辣、无情兼并的性格特点。而他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吴荪甫的形象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吴荪甫的性格是复杂丰富的,是血肉丰满的。吴荪甫形象的意义:1、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性历史遭遇和命运。2、说明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是走不通的。
2、分析《子夜》的主题
要点:小说通过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悲剧命运的描写,说明中国的民族工业不可能得到发展,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相反,中国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下,日益殖民地化了;同时作品也表现了民族资本家的软弱性和两面性。
第十一章老舍
一、名词解释
1、京味小说
答:京味小说是以北京语言写北京的人和事的小说。它是老舍的独特创造。老舍成功地把北京的市民语言与文学的美结合起来,使所用的语言深透着浓郁的北京文化气息,形成一种独特的“京味”艺术特色。
2、《四世同堂》
答:《四世同堂》是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是老舍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二、思考题
1、分析骆驼祥子形象及其悲剧原因
要点:1、祥子是一个人力车夫形象,因农村破产流浪到北平当车夫。他年轻能干、纯朴善良、为人正直,具有奋斗的性格及未来的理想。他为能够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苦苦奋斗,以致三起三落,最终失败。再加上婚姻和爱情的失落,他的精神被摧毁了,变得自私、堕落,成了行尸走肉。2、祥子悲剧的主观原因: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狭隘的眼光,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的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一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二是车主女儿虎妞诱骗并进入了他的生活。
2、为什么说老舍是市民社会的杰出表现者和批判者
要点:因为老舍的作品大多数写北京的市民社会,一方面老舍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市民形象,描写了市民的生活面貌,表现了市民坚韧不跋的意志,另一方面由批判了他们的弱点。
第十二章巴金
1、“《激流三部曲》”
答:巴金所著《家》、《春》、《秋》三部长篇小说合称《激流三部曲》。三部小说虽是独立的,但人物和情节前后关联,故称。
2、“《爱情三部曲》”
答:巴金连续性的长篇小说《雾》《雨》《电》的总称。三部小说内容连续,合则为一,分而为三,最初出版就称为《爱情三部曲》。二、二、思考题
1、分析觉新形象
要点:觉新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同时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的性格核心是妥协、调和、屈从,一方面维护封建大家庭的延续,另一方面尽力保护弟妹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支持弟弟出走。他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封建制度中,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没有出路。
2、简说《寒夜》的悲剧根源
要点:《寒夜》写的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悲剧的根源却在社会。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是善良的、都没有错,但他们却充当了悲剧的角色,其原因是社会的挤压。小说描写了知识分子在战争环境中生存的困境。
第十三章沈从文
一、名词解释
1、“湘西世界”
答:指沈从文的小说和散文所描写的“湘西”风貌,包括社会形态、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由于沈从文描写得突出,才有此称。
2、《湘行散记》
答:《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一本散文集子。由十二个单篇组成,以叙事、写人、纪闻为主,把人、事、物融为一体,表现出牧歌情调和乡野情趣,代表了沈从文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二、思考题
1、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是什么?
要点: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是构筑一个和平、美丽、健康的神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湘西世界”是他“人性”的理想家园。《边城》和《长河》是其代表作。
2、试评《边城》的艺术特色
要点:1、美的人性、景致、故事,构成了健康、自然的牧歌情调,2、扑朔迷离的爱情故事,3、纯美的民族风情,4、人物心理和自然景象的描写。
第十四章30年代的诗歌
一、名词解释
1、中国诗歌会
答:中国诗歌会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的诗歌团体,1932年9月,在上海成立,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中国诗歌会主张诗歌面向现实,追求大众化、意识形态化。该会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吸引了一批诗人,随着队伍壮大,在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成立了分会。其创作适应了时代的要求,扩大了诗的表现领域,扩展了新诗的美学风格。
2、“雨巷诗人”
答:雨巷诗人即戴望舒,他因《雨巷》一诗风靡文坛而得此雅号。
二、思考题
1、试述三十年代两大派诗歌
要点:30年代的两大诗歌派别是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前者显示了诗歌的“大众化(非诗化)”提倡及时、迅速地反应时代的要求,表现工农生活及革命斗争,注重宣传活动;强调诗的的意识形态化,表现集体的大我,模仿现实,追求“歌谣化”,容易忽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和创作个性,成为宣传的传声筒。而后者显示诗歌的贵族化(纯诗化),要求回到自我内心世界,回到诗的世界、艺术世界中。提倡诗歌的非功利性。
2、《断章》分析
要点:内容上,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的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艺术上,选用中国古典诗美意象:月、桥等,给整首诗铺染上了亲切的颜色,使现代哲学理念的蕴涵在一种极其温柔的状态之下得以体现,适应了国人传统的审美体验要求。在诗的节奏上具有音乐美。
第十五章30年代的散文
一、名词解释
1、“幽默小品”
答:指林语堂的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创作。林语堂主张以看客的心态,写人间可笑之处,去除讽刺的尖酸刻薄和挑刺批评而以和解、理解甚至慈悲友情的眼光看芸芸众生,在作品中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周作人。林语堂始办《论语》,即提倡幽默,倡言“不谈政治”自命“言志派”,反对涉及“党派政治”的“载道派”。《论语》初期文章尚多对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社会的讽刺。至《宇宙风》时期,林语堂则进一步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自命为“性灵派”与“语录体”的继承者。
论语派提倡的“无所为的幽默小品文”,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30年代前期,实际起了麻痹人民群众、导致青年逃避现实斗争的不良作用。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文学阵营对“论语派”主张进行了必要的批评和揭露。
3、《画梦录》
答:《画梦录》是何其芳的散文集,是其心灵的独语。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的散文观:散文是独立创作的,有抒情性,有情调,通过诗情画意达到心灵幽深的意境,用文字构筑的唯美世界对抗现实的不美好。
4、《包身工》
答:《包身工》是夏衍的一篇报告文学。作者以阶级分析的眼光,鲜明地表现了完全真实的新闻故事,用细致的描写,揭露出东洋纱场这个人间地狱里的包身工惨绝人寰的生活真相。
第十六章30年代的戏剧
一、名词解释
答:南国社是一个现代戏剧团体,由田汉创办并领导。在1924年,田汉与妻子易漱渝在上海创办《南国》半月刊。1926年,田汉成立南国电影剧社,后又改名南国社,演出了许多小型剧目,展开了南国戏剧运动。南国社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2、“国防戏剧”
答:“九一八”事变后,为适应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上海文艺界提出“国防戏剧”的口号并发动“国防戏剧”运动,创作了一批“国防戏剧”。“国防戏剧”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充分发挥戏剧的宣传作用,在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方言化”、“戏剧化”,代表作有《放下你的鞭子》、《我们的故乡》等。
二、思考题
1、曹禺的“四大戏剧”
要点:曹禺的“四大戏剧”指曹禺创作的四部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前后30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的描写,暴露了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写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畸形社会的某些侧面,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日出》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都市生活为背景,暴露了大都市的黑暗糜烂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原野》表现生命的蛮性与非理性的复仇。《北京人》通过描写曾家的腐朽、没落表达了作者埋葬旧生活、走向新生活的愿望。
2、《雷雨》的人物形象分析
要点:1、周朴园:专制、冷酷、自私、虚伪、狡猾、凶狠是其主要性格,也是《雷》中罪恶的总根子和制造者;但其对妻儿也有一定的关心,人性尚未丧尽。2、蘩漪:性格复杂,但十分真实。她是周朴园的对立面,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受周家两代人的摧残和玩弄,有反抗性,勇于追求个人幸福。蘩漪体现了资产阶级女性在巨大封建魔掌下追求个性解放的悲剧命运。3、侍萍、四凤:被剥削、被损害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们朴实,善良,易于受骗;但觉醒后却很坚强。4、鲁贵: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既奴性十足,又阴险狡诈,人性丧尽而不知羞耻。5、周萍: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造就的自私懦弱的畸型儿,也是中国第二代资产阶级的代表,其精神特征是空虚颓废。6、周冲: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是“夏天里一个春梦”。7、鲁大海: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但尚不成熟,他体现着作家的社会理想。
第十七章40年代的文学运动与思潮
一、名词解释
1、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国共两党作家的大联合,是中国文学界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1938年在武汉成立,发起人和各方面的代表97人,名誉理事周恩来、孙科等,理事老舍、郭沫若、朱自清、郁达夫等人,由老舍主持日常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战争现实生活,创作反映现实,鼓舞抗战的作品。
2、沦陷区文学
答:沦陷区文学指抗日战争时期沦入敌手的地区的作家的文学活动与创作。比较典型的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以及1941年以后的上海及其他沦陷区的文学。
3、“主观战斗精神”说
答:“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的一个理论主张。它从创作论的角度重视研究和发挥作家的主体性,强调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包括观察体验以及反映生活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方面的能动作用。胡风把“主观精神”更确切地解释为现实主义创作的态度和胸怀。他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普遍的怀疑和批判,今天看来有其正确的内容。
4、“战国策派”
40年代初期,林同济、陈铨、雷海宗在昆明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在重庆版《大公报》上办《战国》,遂形成“战国策派”。他们倡导民族主义,提倡“力”的文学,并与抗战文化界发生争论,受到进步文艺界的批判。随后“战国策派”停止了活动。
二、思考题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要点:《讲话》的中心问题是文艺为什么人以及如何为的问题。《讲话》明确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工农兵的。《讲话》接着解决了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和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
第十八章40年代小说
一、名词解释
1、“七月派”
答:抗战时期,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文学刊物《七月》和《希望》而形成的一个流派,它因《七月》杂志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有路翎、鲁藜、绿原、阿垅、曾卓、孙钿、化铁、方然和牛汉等。七月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并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结合,他们虽强调艺术性但是不作唯美的追求,要求诗人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创造美。
答:张爱玲,四十年代是活跃在上海沦陷区的著名小说女作家。主要作品有《金锁记》、《倾城之恋》等。她的创作不同于现代文学中的启蒙话语和革命话语,是一种女性的私人话语。她的女性写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
二、思考题
1、华威先生形象分析
要点:华威先生是张天翼的短篇小说《华威先生》的主人公,是国民党的文化官僚。他整天四处开会,拚命抓权,只对限制和控制抗日工作的领导权感兴趣,而对加强和促进抗日的实际工作不感兴趣。作品用漫画式的笔法刻画了华威先生浅薄无聊,却又自命不凡,官气十足,好摆领导架子的精神特征。其形象的典型意义,就特定历史而言,是揭露讽刺了国民党的抗日政策及其官僚政客的所作所为。华威先生的形象有普遍意义,只要“领导迷”、“开会迷”和官僚政客存在,华威先生就有现实意义。
2、谈谈《围城》的主题意蕴
要点:《围城》的主题即围城意象:城外的人想走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明指婚姻,实指人生。人生的一切都如同一座围城。
第十九章解放区小说
一、名词解释
1、“赵树理方向”
答:赵树理的小说以全新的视角塑造了新型的农民形象,歌颂了新的生活内容,创造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成为了大众化的艺术,1947年,延安文艺界提出了“赵树理方向”,号召作家向赵树理学习,努力创作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民族文艺。
答:二诸葛是赵树理在小说《小二黑结婚》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他是一个迷信而守旧但不失其淳朴善良的农民形象。
二、思考题
1、试论赵树理小说创作的艺术追求。
要点:1、扬弃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程式化框架,摄取其讲究情节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结构特点。2、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吸取了中国“评书式小说”的传统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其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其性格。3、语言是真正口语化的,经过精心选择、提炼,力图用最普通、平常的语言,准确、传神地表现最丰富、复杂的内容。
2、分析《荷花淀》的艺术特色
要点:1、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2、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3、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第二十章40年代的诗歌
一、名词解释
1、“马凡陀山歌”
答:“马凡陀山歌”是一本书的书名。马凡陀是诗人袁水拍的笔名,《马凡陀山歌》袁水拍四十年代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诗集,影响很大。2、中国新诗派
答:中国新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围绕在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而形成的重要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辛笛、穆旦、唐祈杜运燮、陈敬容、郑敏、杭约赫、袁可嘉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贡献的一个诗歌流派。
二、思考题
1、艾青诗歌的两个主要意象是什么?试分析
要点:艾青诗歌的两个主要意向是土地和太阳。土地意象凝结着诗人的爱国情怀,如《我爱这土地》;太阳意象表达了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如《给太阳》。
2、为什么称冯至的诗为“沉思的诗”?
要点:冯至的《十四行集》被李广田称为“深思的诗”,是因为集子中的诗取材于平凡、微小甚至不被人发现的事物,但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体现出作者作为诗人与哲学家的“沉思”特点。
名词解释:现代诗派,九叶诗派,七月诗派,山药蛋派,荷花淀派,新写实小说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这一诗派既受益于法国象征诗“纯粹诗歌”观念的影响,又与20年代以李金发为代表的初期象征诗派的诗美追求一脉相承。从诗歌内在审美机制的衍化角度来看,现代诗派的诗美建构是对初期象征诗派象征品格的继承与超越。他们善于借助感性对应物,用暗示象征的方式,在主客融会、双向同化的过程中超越客体的表象世界,传达内心各种幽微难明的个人化情意。
从内容上看,现代派诗人追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向内转的创作风格,力图充分展现诗人的内在情感而不是表现现实世界,诗歌的主题来自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彷徨和失落。这个主题在戴望舒诗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诗歌技巧上,现代派继承了初期象征派对“纯诗”的强调,对“契合”与“暗示”的强调,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借鉴。但是,现代诗派排除了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意象的盲目照搬,将西方的象征主义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融合在一起,不仅是诗歌意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象单元和主体的人生感悟有机地融纳整合,形成诗歌的整体意象之美。
(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
上个世纪40年代初,山西作家赵树理坚持用大众化、通俗化的手法,写出了一批关注农村农民的优秀作品,这些带着乡土味的“土得掉渣”的创作方法,被文学界称为一种流派——“山药蛋派”,赵树理也因此成为“山药蛋派”的鼻祖。
赵树理对文学的贡献,也即“山药蛋派”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文化大众化,将文学还给了人民;二是建立了一种清新、朴实、自然、俭省的民间语言;三是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民生。
“山药蛋派”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产生与形成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成熟与发展,然后到新时期的复兴,经风雨沧桑,历半个多世纪,作为文学流派的整体形象塑造,时间之长、作家之众、影响之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十分少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山药蛋派”的写法被逐渐发展传承下来,继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等作品后,“山药蛋派”的其他几位作家马烽、李束为、孙谦、胡正等写出了《吕梁英雄传》《我的第一个上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作品,都在我国文坛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
,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新写实小说
月,《钟山》杂志隆重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专刊,从而使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其中的代表有池莉、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新写实"三个字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
  现在大多数理论家已经承认,以往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和教化责任,经过了"典型化"、"理想化"的变形,而成为一种"伪真实"、"伪现实主义"。为了纠正这种倾向,"新写实主义"的倡导和实践者开始追求生活的本来面目,力求不再对生活作人为的矫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热衷于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并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主张之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新鲜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从创作题材及其出现的主要时间段上来分,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前期创作:
  "新写实小说"的前期多数作品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代表作如:池莉的《烦恼人生》及与之一起构成"人生三部曲"的《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人》、《官场》,方方的《风景》、《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黑洞》等。
  池莉的《烦恼人生》在1987年发表时曾引起极大的反响,小说描述了武汉的一名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的琐碎生活。小说开头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子:"早晨是从深夜开始的。"以后就以流水帐一般的形式叙述印家厚如何为早晨上厕所、挤公共汽车、吃早点、发奖金、接待日本人参观、给自己父亲和老丈人买生日礼物、支付昂贵的菜金、儿子就近入托、黑白换彩电等等事情而烦恼。他要应付在车上与儿子冲突的大姑娘、幼儿园老师、工会收份子钱的哈大妈、误会了他的厂长和年青工人、自己的妻子,甚至包括对他表示倾慕的女徒弟雅丽。在这一天的午夜时分,小说即将结束之时,他又得知暂时借住的平房即将折迁,而妻子的弟弟却又打算前来度假!--在印家厚的生活中充满烦恼,但印家厚的生活却并非充满绝望:他从妻子早晨目送自己的目光、傍晚递到手中的热毛巾、催促自己多吃菜的话语中感到家的温馨;从往昔知青伙伴的来信中对比出自己处境的优越;从渡船上与同事关于诗的讨论、他人对自己工作的赞许中,感到做人的自信。这是一个没有高潮的故事,但正如池莉所说,她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生活",正是印家厚这样的普通人,组成了现实社会的基流,推动着整个社会向前发展。而"烦恼",用作者池莉的话来说:"是一种达观而质朴的生活观,正是当今之世我们在贫穷落后之中要改善自己生活的一种民族性格。"
  按照情节上的先后,《烦恼人生》是池莉创作的"人生三部曲"中的最后一篇,前面两篇从两个年轻人如何享受"爱情"并冲破家庭阻力结合,写到婚后的种种琐碎的烦恼(《不谈爱情》);再写到一对夫妻如何哺育幼小的婴儿,尽力学习"为人父母"之道(《太阳出世》)。"人生三部曲"写出了冲动、热情、幼稚的年轻人在人生的磨砺中,逐渐走向成熟,学会忍耐种种烦恼,开始坚定而真实的生活的过程。在作品中,充满了主人公(作者)的人生感悟,不免带有浓重的苍桑感。
  综观池莉的创作,其作品中虽然主要在描述人生中的无奈,但也展现了人物的忍耐及支撑他们生存的温情;与池莉相比,"新写实"的另一位代表作家方方的创作中则多了一份批判的力度,情节也更加充实曲折,耐人寻味。
  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堪称是"新写实"的奠基之作。小说以平静的写实笔法勾勒出一幅底层百姓穷困生活的"风景"。小说对"五、六十年代"这一一向被描写为"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儿童幸福生活在红旗下"的时间段作出了令人震惊的负面展示--在位于城市中心的河南棚子中,"父亲"带着他的妻子和七男二女住在一个十三平米的板壁屋子里,火车平均七分钟一趟从屋侧呼啸而过,父亲毒打母亲的行为几乎成为夫妻之间的一种娱乐,孩子们在贫困狭窄的环境中彼此压榨斗殴,而拾破烂、捡菜叶、偷煤及父亲的打骂则构成了他们幼年时代的主要记忆。
  小说以家中早夭的"老八",一个死魂灵的眼光来谛视这个家庭,这个独特的视角使作家得以从一个全知的角度对每一个家庭成员进行客观的描绘。作品的主要线索放在对"七哥"命运的追踪上,但相比这下"父亲"的形象却更为复杂也更具深意--在旧社会他是个勇猛的打手,在新社会他是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搬运工人。他像经典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工人阶级"那样,有着高大的身躯、坚强豁达的性格,但作者并没有接着塑造他的光辉形象,而是揭示他身上传统伦理道德及封建意识的根深蒂固:
  首先,父亲身上有着对"义"的执着。父亲继承了祖父"认朋友不认是非"的"义"字,成为码头上一名令人生畏的打手,而这种缺少道理与是非的"义"的确受到了整个社群的认同,以至于祖父因恶战丧命后居然有"一望无边"的人前来悼念。同时作品也深入揭示了父亲"义"背后的隐秘心理原因:"父亲的精力过剩",因此"他打架斗殴像抽了鸦片一样难得戒掉"。然而另一方面,这种对"义"的执著也显示为令人感动的善良,如作品描写了当二哥的朋友杨家在文革中遭祸后父亲毫不犹豫挺身相助的行为--而事实上父亲是极为反感这个知识分子之家的。
  其次,父亲身上有严重的等级观念。虽然他曾经在二哥与知识分子一家的关系上强调过"骨气"的问题,但那只是对金钱的蔑视,正如他说:"骨气就是不要跟有钱人打交道"。而他对"权力"却有着天然的畏惧,因此当从前在家中地位甚至不如一只小狗的"七哥"在官场出人头地后,他便"得忍住自己全部的骄傲去适应这个人物"。他对领袖的崇拜更是达到了顶点,以至于在八四年还固执地认为"高白高白"的晴川饭店"只有毛主席或者周总理这个级别的人才能住。"
  再次,是对文化的蔑视。父亲像多少年来的下层百姓一样毫无文化知识,甚至还以此为傲并有一套自己的逻辑,"觉得自己活得也很自在很惬意"。因此他反对自己的孩子读书,而且说:"世界上总得有人不识字才行。要不那些苦力活谁去干呢?"、"政府怎么糊里糊涂的?让人都学了文化码头还办不办?"。虽然后来当二哥表示自己要考大学时父亲欣喜苦狂,但那只是对"权力"的渴望与崇拜而不是对知识态度的改变。在这种观念的教育下,除了二哥外的几个孩子对文化都与父亲持相似的态度。
  第四,父亲对"子嗣"的传统观念极为强烈,如果不是困难时期的到来,他在计划中是要生下"一个排"的孩子来的,正是因此他对可能不是自己骨血的七哥从小就视如无物,使后者的童年生活比兄、姐们更加悲惨。同时,这一观念显然与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为此邻居白礼泉即使娶得个美貌的妻子也满心遗憾甚至觉得矮人一头;高干的女儿因为无法生育而年近四旬尚未结婚。
  综上可见,方方在《风景》中虽然采用了"新写实"淡化作家主观意识的叙述手法,但在对生活实录的选择中却显示出对"父亲"乃至整个社会的批判意识,从这一点上说,方方的小说作品比池莉更有震憾力,更加深刻。
  在这个时期,大多数"新写实小说"都着力于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刻划,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中详细描写了小夫妻半夜"偷"自来水的情节;范小青的《顾氏传人》中描写一个家族的艰难与困窘。社会现实对"人"异化过程成为这些小说描述的重点。作品中人物的生活态度,"早已不存在着对不公平命运的反抗和叛逆,有的只是平静的接受。"
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似乎面对着真实的生活。这种真实是亲切的,甚至是残酷的。它们使人认识到自己也是生活在这样平庸的世界中,什么"浪漫"、"幻想"、"理想主义"在这样的真实面前似乎都显得十分苍白无力。这类作品中虽然不乏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但对困境所采取的"无奈地妥协"的态度却无助于读者在生活中进取、无益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由于作者刻意采取的与读者平行的叙述视角,也使作品大多只停留在对现实表象的展现上,缺乏艺术应有的超越性意义。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在八十年代末期的创作采用的大多是这种描述普通市民生存状态的题材,因而有评论者攻击"新写实小说"题材狭窄。这种状况在"新写实小说"发展的第二阶段有了变化。
  (二)后期创作:
  后期的"新写实"小说作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对历史叙述的挖掘。代表作如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方方的《何处是我家园》等,这些作品形式上仍旧采取近乎"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方式和不作主观评价的平行叙述角度,主题上力求在虚拟的背景中建立一种新的历史眼光。如《预谋杀人》中通以王腊狗处心积虑想杀掉世仇丁宗望却最终失败为线索,叙述了历史风云的变幻对个人私欲的嘲弄。与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不同的是,作品中的成为汉奸的王腊狗是典型的赤贫者而热心抗日的丁宗望反而是一个地主阶级成员(虽然是开明乡绅),这显然违背了建国后几十年中界定善恶的原则,阶级的界线在年轻的小说家笔下不再是那样森严的了,"个人的欲望"与"历史偶然性"在他们描述的"历史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这类作品已经具有了明显的"新历史主义"的特色。关于"新历史主义"小说,已经在上一章中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
  除了对"历史题材"的开拓外,这个时期新写实小说的另一个特征是加强了对小说"故事"完整性和"可读性"的重视。
  八十年代中、后期,新写实作家希望通过对普通人生命欲望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的描写,展现普通人的生命欲望,揭示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表现小人物对环境的无奈。因此这个时期他们钟情于凡人琐事、"原生态"的描绘,小说往往缺乏曲折的故事情节。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这些作家们普遍开始重视小说的"可读性"。他们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名著的标准之一就是不仅仅专家读,关键在于要得到最广大读者经久不衰的热爱。……书是首先必须吸引人读下去的"。
为此池莉在中篇小说《预谋杀人》中不断让王腊狗得到杀害丁宗望的机会,然后再使丁宗望化险为夷,继续故事--一个个的悬念不断造成紧张的故事气氛,使读者欲罢不能。
  在小说可读性的营造上,方方的表现最自觉也最出色。她创作于九十年代的《一波三折》、《桃花灿烂》、《埋伏》等作品中,虽然主人公仍然是新写实作品里的普通人,但所写的事件却超越了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以影响主人公一生生活道路、人生态度、生存命运的一个大事件作为叙述的对象。叙述对象的转型使小说出现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情节,使小说具有了强烈的吸引力。如中篇小说《一波三折》讲述的某装卸站最不起眼的工人卢小波的故事就是如此。
  卢小波是个毫无非份之想的青年,闲下来总是独蹲墙根。一天站里的金苟等一伙流氓成性的人借故毒打公共汽车司机,团支书让他去劝架,他到现场时斗殴已经结束。谁知随公安人员到装卸站抓凶手的司机,竟一口咬定是他打了人。站领导考虑到金苟等人都有前科,交出他们必然逮捕判刑。区区装卸站一下子就抓出了几个犯罪分子,这对站领导决非光彩的事情。便顺水推舟,以"不记档案"、"为站里完成一项光荣任务"这样的借口,诱劝卢小波去承担罪责。卢小波被拘留了。拘留期间,他惨遭拳打脚踢、游街示众。好不容易熬到完成"任务",站领导却推翻先前的许诺,把他的代人受过作为"犯罪"记入了档案。他悲愤万分,怒斥站长,却无法改写档案,最后他只能以玩世不恭发泄生活对自己的欺骗。
  与方方以前的作品一样,卢小波仍然是个毫无英雄色彩有"小人物",但对他的表现却与以往作品颇有不同。作为有影响的新写实小说家,方方在以前的作品中擅长行云流水般叙写小人物生活里的小波细浪,让读者透过貌似平静的生活水面,去感知隐伏于生活里的大量不合理的漩流。而《一波三折》则是截取了小人物生活里的一个大波澜,将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放大、突出。如果说前者是让我们看到了小人物常常被理不清摆不脱的日常琐事所烦恼的话,那么后者则告诉我们,小人物还会遇到猝不及防的无力抵抗的大灾难。这不但同样展示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而且还由于后者描述了主人公与现实的冲突及失败,使读者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小人物是怎样地不能把握自己--不论"已遇到什么或将遇到什么",小人物"还是只能感到对生活无奈。"
  在后期的作品中,方方明显表现出对曲折情节的兴趣,但她对情节的运用却仍旧与传统现实主义不同。
  传统现实主义视情节为小说的生命,这是因为情节是作家为了传达自己的写作意图,而刻意为题材安排的秩序。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把自己的写作意图提炼成明确的主题思想,通过情节安排凸现出来。新写实作家由于在"人"的思考上执著于整体把握,把观照对象转向了琐屑的平凡人生,并以叙事的非秩序化和随机应变,反叛传统现实主义的按照中心题旨展开叙述。在《埋伏》等作品里,方方虽然以一个中心事件作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将题材加以秩序化的处理,但作品仍然体现出作者把人视为"类"作多侧面探讨的个性。
  首先,三篇小说都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冲突过程,深挖人物一定行为的内在动机,把笔锋对准丑恶的人性。小说的情节是体现人物外在行为的,而人物的外在行为无不受到其内在动机的支配。《一波三折》中,站长、支书、与卢小波之间毫无个人恩怨,为什么要让卢小波背上犯罪的黑锅呢?团支书的话泄露了天机:维护他们的政治生命。十分清楚,如果没有卢小波去包揽罪名,他们很可能被上级视为领导无方,政治思想工作不力,站长、团支书的宝座将岌岌可危,所谓政治生命,不过是他们现有职权和地位的代名词。
  为了自己的职权和地位,可以把犯罪的污点涂抹到无辜的弱者的身上。这既是小说中挖掘出的人物一定行为的动机,也是对这种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惜伤害他人的丑陋灵魂的曝光。
  方方的作品不仅无情地撕下各种人形形色色的外包装,昭示其人性的丑陋,还以直面人生的态度写出了人性的"恶"。从《一波三折》中可以看到,卢小波的不幸始于司机对他的指控,而这却又并非无意的--原来司机和他同时爱上一个女人,于是便把"挨打事件"变成了打败情敌的天赐良机。
  方方的创作一直是在通过无拘无束的叙写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揭露人性的丑恶,探究人性丑和恶与人类生存境况之间的关系。而在《一波三折》等作品中,方方显而易见地把对于人性的思考与情节构思交融在一起,通过情节发生发展过程的描写,展示出当人与人之间出现尖锐对立的时候,人丑恶的本性是怎样情不自禁地支配着人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方方在描述这些情节时,仍以她那惯有的与叙述对象保持一定距离的客观叙述风格。这表明她不是借叙事渲泄自己的感情,企图从感情上打动读者,而是让读者以总代表的眼光去看清人性的负面,进而感知到本来就有不少缺憾的人类生存环境,由于人性的丑恶,更笼罩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人类的生存境遇民更添了许多困窘。可见,致力于情节,并未削弱方方对人性的探究精神。
  其次,通过情节的描写,探索个体系列化悲剧的原因,揭示出传统文化心理积淀对人物命运的制约关系。
  方方作品里的主人公,许多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但她似乎并不很关心普通人的生存苦难,而是集中笔墨去挖掘个体生命悲剧的原因。《埋伏》等小说也显示了这一特征。比如从《一波三折》对卢小波的描写中可以看到,当司机咬定是卢小波打了人时,在场的人都异口同声说"不是他",只要他说出真实情况,事态发展肯定是另一个样子。可他不说,小说告诉我们,装卸站的人大多受着不分是非,只讲里外的"江湖义气"的约束,一个人再坏,只要是站里的,就是自己人,揭发自己人就是出卖朋友,必然招来孤立和当面背后的唾骂。司机正是利用这一点,让卢小波有口难辩。而且,卢小波对站领导的劝说并未首肯,他是在金苟一伙帮助朋友的哀告声中,讲义气才下决心去顶替罪名的。江湖义气,原是封建统治下芸芸众生对不合理的社会无能为力而滋生出的一种寄托道义的希望,相沿袭逐渐变成了王法之外规范人们行为的文化心理。其内涵是主持公道,甘愿承担风险和牺牲自己的利益。主持公道,是甘担风险和牺牲自己利益的前提。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抛开前提片面地强调后者。卢小波的悲剧,固然与司机狡猾、狠毒,站领导的自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不讲原则的江湖义气对他的束缚也是至关重要的。
  多角度地挖掘个体生命的悲剧原因,是方方小说创作的另一鲜明特征。在《一波三折》等作品中,方方把个体生命悲剧原因的探索,渗透于情节里,让读者被情节吸引的同时,认识到个体的悲剧不总是时代、环境和他人造成的,许多时候取决于个体生命自己,而传统文化心理对个体生命的制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总之,尽管方方在九十年代引进了现实主义的情节构思,设计了虽不能说严丝合缝但也曲折有致的情节,小说仍然冲破了单一的命题。像《风景》等一样,把人作为"类"来思考,通过情节描写,揭示出人的本性、特写的环境,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制约作用,将其人性文化批判精神贯注于作品里。方方并没有因构思情节而放弃她对普通人生存困境的揭示,消解他对人性、文化的批判力度。她把新写实与现实主义小说赢得读者的长处加以整合,既为一味罗列日常琐事已唤不起读者新鲜感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注入一股活气;又拓展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艺术天地。与方方前期相比,这些作品虽在情节上有某些斧凿之痕,但无疑是方方开拓自己艺术思路的成功尝试。
  从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实绩中看,作家们强调的重点在于对生活"原生态"的逼真再现。不过,虽然许多作品表面看来只是生活的简单再现,但其中涉及的事件、情境事实上都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选择和艺术加工的,是一种不露痕迹的典型化。同时,"新写实主义"的"写实"风格显然与传统(经典)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着相似之处,因此,"新写实主义"应该说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一种自觉扬弃,即它吸取了传统"现实主义"对真实的强调,但又有所不同。
  "新写实主义"之"新",表面上看是相对于当代文坛的潮流发展而言的。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占主流的是以形式革新为目的的实验小说、先锋思潮和描写乡野民俗、远离现实生存环境的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小说是对以上两种文学潮流的悖返,它使"写实"方法重新成为文坛的主流。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新写实主义"在本质上与传统现实主义有着差别。
  传统的现实主义"强调生活真实,然而更重要的在于强调'典型化'原则,强调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实际上,'典型化'即理想化,而'本质规律'是为权威话语事先约定的'绝对真理'。只有符合这一先在的'本质规律'才是真实的,才是客观的,才是典型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建国前赵树理创作《小二黑结婚》的原则与建国后艾芜因在长篇小说《百炼成钢》中塑造了落后工人形象而受到的批判的事件上看到例证。可以说,传统现实主义,尤其是建国后的现实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工具。而"新写实主义"则摆脱了"论证由政治意识形态规定的本质规律"的命运,甚至刻意寻找与之相反的题材进行描写,于是这种远离了社会中心价值体系的"个人化写作立场"明显呈现出与传统现实主义本质上的差别。
  九十年代之后,"新写实小说"已经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题材,它的叙述方法也为许多其他作家所借鉴,运用到各自的创作中去,总之,"新写实主义"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并完全有可能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一样,成为中国作家呈现给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奉献。
中国当代文学史部分
1、第一次“文代会”
答: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文艺工作者彼此的经验,交换彼此的意见,共同确定新中国文艺工作者的方针与任务。到会代表共824人,郭沫若、茅盾、周扬在此次大会上居领导地位统一了除台、港、澳以外的全国的新文艺运动,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的统一机构,结束了中国大陆文艺界长期以来的分裂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文艺的誓师大会,总结了中国三十多年来新文学左翼文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今后新文艺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陆学术界一般将这次大会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答:郭小川、陈笑雨、张铁夫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作杂文时的笔名。他们的作品在当时粉饰现实,张扬国家权力意志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针砭时弊,显示了创作者强烈的批判意识与自我意识,在当时文坛上引人注目。
3、“双百”方针
答:毛泽东在1956年5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4、革命历史题材
答:1960年作家茅盾在中国作协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的报告中开始使用“革命历史题材”这一概念,指文学作品表现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寻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历史。代表作有杨沫的《青春之歌》、吴强的《红日》、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作品。
5、“干预生活”文学创作
答:1956年中国作协提出的、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创作主张。当时,文艺创作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存在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和回避生活中重大矛盾的现象。“干预生活”的倡导者认为:作家不能也难以无视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阴暗面。“干预生活”就是要研究生活,思索和解释生活,对生活有所行动。即作家应该以主人翁的姿态,勇敢地去探索现实生活里的问题,把它们揭示出来,给腐朽、落后的事物以狠狠鞭打,并且呼唤与鼓舞人民与种种阻碍我们事业前进的丑恶现象作斗争,以推动历史前进。刘宾雁的特写《在桥梁工地上》、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邓友梅的《在悬崖上》等最早体现了这一主张。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6、“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开始(1966年)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时期。它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承担了特殊的历史内容,国家的权力意志被凌驾于文学之上,作品被强行要求体现形势认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倾向。《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暴风骤雨》等是十七年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7、“大跃进”新民歌运动
答:在毛泽东的倡导下1958年4月开始,全国文联及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地县党委都纷纷发出有关收集新民歌民谣的通知,要求成立“采风”组织和编选机构,开展规模浩大的“社会主义采风运动”,并强调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新民歌运动在毛泽东的提倡和推动下,在郭沫若、周扬等人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发展成为遍及全国的大规模的诗歌运动。
8、“探求者”派
答:指1957年江苏一批年轻的作家陈椿年、高晓声、方之、陆文夫、梅汝恺等在当时“双百方针”鼓舞下,酝酿成立的一个同人文学刊物。他们提倡文学应该打破教条,大胆干预生活,当时只写成《探求者文学月刊社章程》和《探求者文学月刊社启事》,《启事》没有发表,刊物更没有成为事实。但在反右运动中,因《启事》里有文学应该打破教条,大胆干预生活等内容,其成员均被打成右派分子。
9、“两结合”创作方法
答: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诗歌创作时,指出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据此,周扬在《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文章说:“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这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的经验的科学概括。”
10、中国作家协会
答:简称中国作协,前身是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日在北平成立。1953年10月,全国文协正式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各民族作家自愿结合的专业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文学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社会力量。
11、“写十三年”
答:1963年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的元旦联欢晚会上,柯庆施提出了“大写十三年”的口号。1月6日,《解放日报》和《文汇报》刊登了柯庆施的这篇讲话。柯在讲话中说:“今后在创作上,作为指导思想,一定要提倡和坚持‘厚今薄古’,要着重提倡写解放后十三年,要写活人,不要写古人、死人。”他甚至武断地认为,只有写十三年、以新中国十三年的现代生活为题材,才能算是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柯庆施讲话中这个事关重大的命题没有经过上海市委集体讨论,他把文学艺术的创作领域,限制在一个很窄的范围里,是不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
12、“三家村”
答:“三家村”,本义是乡间人居寥落的地方。1961年9月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杂志为“丰富刊物内容”“活跃气氛”“提高质量”开辟了一个专栏“三家村札记”,该专栏邀请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委统战部部长三人合写,他们约定,文章以一千字左右为限,每期刊登一篇,三人轮流写稿。作者由三人取一个共同的笔名:吴晗出“吴”字,邓拓出“南”字(笔名“”),廖沫沙出“星”(笔名“繁星”),合称“”。
13、“山药蛋”派
答:赵树理等人的创作形成了某些有迹可寻的共同性,这包括:浓郁的地域特征、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语言的通俗等。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山药蛋”派。代表作家除赵树理外,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
14、“荷花淀”派
答:20世纪50年代,一批追求作品诗情画意的河北作家相继出现,代表人物有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他们的创作风格基本一致,大多以冀中地区、特别是白洋淀地区的农村乡土人情为经,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现实为纬,采用现实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创作出一批格调优美、语言清新的优秀作品,孙犁的《荷花淀》为代表作品,所以这一文学流派称为“荷花淀派”。
15、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答:古为今用,就是从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吸收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有益和有用的成分,经过革新改造,用来为当前的现实需要服务。也可以从古代优秀艺术作品中,吸取创作经验、创作方法、艺术形式、艺术技巧等方面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创造具有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新艺术的借鉴。洋为中用,就是要求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国外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加以消化,使之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
16、“文革地下文学”
答:在文革十年里,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力的作家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挚爱和创作的热情,他们写下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如“文革”期间老作家丰子恺写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等。还有一种是作家们在非常时期不自觉的写作,如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等。
17、 “三突出”
答:“四人帮”从他们的“根本任务论”出发制定的创作模式。这个创作模式是:“在所有的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要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要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三突出原则在实践中起着模糊社会主义文艺方向、践踏党的双百方针和宣扬唯心史观的作用,它使文艺创作走上了反现实主义的公式主义道路,形式主义地给作品中的人物排座次,只允许作家在英雄人物身上多费笔墨,扼杀了文艺工作者的独创性。
18、“根本任务”论
答:“四人帮”的反动文艺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观点。这个观点认为:“塑造工农兵英雄人物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在江青等人控制的文艺界,塑造“英雄人物”就是一切,而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一文艺工作的根本问题则被忽略和抛弃。这个观点模糊和改变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
19、“伤痕”文学
答: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20、“朦胧诗”
答: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
21、茅盾文学奖
答:它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而设立的,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每四年评选一次,首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颁发。
22、“红卫兵”文学
答:1966年文革开始后,大量没有刊号,没有统一的机构,但是却统治着一时的文化界的具有鲜明世代特征的文学创作。红卫兵文学以诗歌居多,青春的激情和爱憎分明的背后体现着狂热盲目、个人崇拜和浓郁的火药味的暴力倾向。反文明、反人性倾向和恐怖主义色彩与人类文明的主流的健康价值标准是相悖的。对暴力的歌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革命洪流的追从,忽略了作为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更谈不上生命的尊严和权利;对战争的盼望,对英雄的歌唱,极端的显示出一种恐怖的美。真诚的情感却给历史留下带着毒素的作品,见证着那个时代的狂热和盲目
23、“知青”文学
答: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王安忆、孔捷生、叶辛、王小波、张抗抗、张辛欣、铁凝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24、“白洋淀诗派”
答:“白洋淀诗派”自觉地探索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他们与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学沙龙的成员,形成了当时潜在写作中较有规模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其主要成员有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等人,他们的诗歌相对来说具有更纯粹的现代主义特征,直接预示和影响了“文革”后诗歌领域的现代主义探索。
25、“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答: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乡天下黄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