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帕金森病人从得病到恶化得病率高吗?

老人得了帕金森病能活多久,病人痛苦吗_百度知道
老人得了帕金森病能活多久,病人痛苦吗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帕金森是以静止性震颤、肌肉痉挛、多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性疾病,主要主要为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以致不能产生足够的多巴胺而发病。 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主要已对症治疗的康复训练和神经保护和神经抑制类药物为主。 病人很痛苦,存活率取决于并发症。因为绝大多数会引起脑血管意外或者吞咽障碍引起反复的吸入性肺炎。。。
河南省中医院2
河南省中医院2
获赞数:66
帕金森病并不会直接威胁人的寿命,但是帕金森的病症会让病人非常痛苦,也就是变相影响了患者的寿命长度。如果不治疗放到后期直接的结果就是患者无法生活自理,常年卧床不起了,建议及早治疗
这不影响寿命,我妈都好几年了,通过治疗手都不抖了,生活也能自理。
这个倒是不影响生命,主要就是并发症折磨人,配合 益脑归元汤吃吧
帕金森是肢体跟不上脑子,可以用乙脑归元汤
当然了,不会影响寿命
14条折叠回答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老人每天拖地4遍原是患帕金森 科普帕金森病知识
10:35来源:99健康网
&  年后,每天拖地4遍,家人以为孟爹爹是有洁癖,谁知竟是帕金森病的表现。
  孟爹爹64岁,平时很爱整洁,总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今年元旦过后,老伴发现他爱干净得有些过分,一上午要拖4遍地,还主动打扫小区的卫生。春节时家里来客,孟爹爹就拿着抹布、扫帚随时打扫,被邻居戏称为&吸尘器&。前不久,孟爹爹因为手抖、下楼速度很慢,被儿女送到医院看病,确诊为帕金森病,才知道&洁癖&也是征兆之一。
  徐教授解释,帕金森病表现很多,除了手抖、关节僵硬、动作迟缓外,还可能有便秘、抑郁、睡眠障碍等情况,而孟爹爹属于产生某种幻觉后,突发&洁癖&。
  帕金森是什么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一、静止性震颤。约70%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典型的表现是频率为4~6Hz的&搓丸样&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姿势性震颤。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的一只手经常抖动,越是放着不动越抖得厉害,干活拿东西的时候反倒不抖了。遇到生人或激动的时候也抖得厉害,睡着了就不抖了。&
  二、肌强直。检查者活动患者的肢体、颈部或躯干时可觉察到有明显的阻力,这种阻力的增加呈现各方向均匀一致的特点,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为&铅管样强直&。患者合并有肢体震颤时,可在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如转动齿轮,故称&齿轮样强直&
。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的肢体发僵发硬。&在疾病的早期,有时肌强直不易察觉到,此时可让患者主动活动一侧肢体,被动活动的患侧肢体肌张力会增加。
  三、运动迟缓。运动迟缓指动作变慢,始动困难,主动运动丧失。患者的运动幅度会减少,尤其是重复运动时。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运动迟缓可表现在多个方面。面部表情动作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说话声音单调低沉、吐字欠清。写字可变慢变小,称为&小写征&。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细动作可变的笨拙、不灵活。行走的速度变慢,常曳行,手臂摆动幅度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步距变小。因不能主动吞咽至唾液不能咽下而出现流涎。夜间可出现翻身困难。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常常将运动迟缓误认为是无力,且常因一侧肢体的酸胀无力而误诊为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因此,当患者缓慢出现一侧肢体的无力,且伴有肌张力的增高时应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早期患者的典型主诉为:&我最近发现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得劲,不如以前利落,写字不像以前那么漂亮了,打鸡蛋的时候觉得右手不听使唤,不如另一只手灵活。走路的时候觉得右腿(或左腿)发沉,似乎有点拖拉。&
  四、姿势步态障碍。姿势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现,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患者典型的主诉为
&我很怕自己一个人走路,别人稍一碰我或路上有个小石子都能把我绊倒,最近我摔了好几次了,以至于我现在走路很小心。&姿势反射可通过后拉试验来检测。检查者站在患者的背后,嘱患者做好准备后牵拉其双肩。正常人能在后退一步之内恢复正常直立。而姿势反射消失的患者往往要后退三步以上或是需人搀扶才能直立。PD患者行走时常常会越走越快,不易至步,称为慌张步态。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经常越走越快,止不住步。&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冻结现象,表现为行走时突然出现短暂的不能迈步,双足似乎粘在地上,须停顿数秒钟后才能再继续前行或无法再次启动。冻结现象常见于开始行走时(始动困难),转身,接近目标时,或担心不能越过已知的障碍物时,如穿过旋转门。患者典型的主诉为:&起身刚要走路时常要停顿几秒才能走的起来,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迈不开步了,尤其是在转弯或是看见前面有东西挡着路的时候。&
  五、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颤和行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外,还可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疲劳感也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患者典型的主诉为:&我感觉身体很疲乏,无力;睡眠差,经常睡不着;大便费劲,好几天一次;情绪不好,总是高兴不起来;记性差,脑子反应慢。&
  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一、适当的加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不但有益身心还能延缓脑神经组织衰老。例如跳舞、下棋、打太极拳等。
  二、发现老年人有上肢震颤、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先期征兆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也是帕金森的预防方法。
  三、需避免或减少接触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锰、汞等。这些都是会导致帕金森的发生的因素。
  四、避免或减少应用诱发震颤麻痹的药物。是帕金森的预防方法。
  五、防治脑动脉硬化是根本措施,临床上要认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这样才能够抑制住帕金森的发生。
  帕金森病如何治疗
  一、首先应该注意饮食营养搭配。帕金森病常见于老年人,一般表现为胃肠功能多有减退,还可合并胃肠蠕动乏力、痉挛、便秘等症。此外,有些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症、食欲减退、不知饥饱等情况。因此需要特别在病人的营养方面应注意调理,根据兵刃的年龄、活动量给予足够的总热量,膳食中注意满足糖、蛋白质的充分供应,以植物油为主,少进动物脂肪,适量进食海鲜类,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注意多吃点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促进肠蠕动,防治大便秘结。
  二、接受医生指导和建议进行一定运动。帕金森早期,病人一定要坚持一定量的运动,指导病人进行一定的生活自理,并且在锻炼同时注意病人的安全问题。多多开导患者,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挑一些力所能及之事而为之,不可急于求成。
  三、治疗过程中鼓励患者加强一定的肢体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进行一定的肢体锻炼,做一些肢体屈伸,旋转运动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如果患者出现感冒等症状,一定要及时治疗。
相关标签:
中草药一点通
中药知识居家养生,一点即通
走过最长的路,是减肥的弯路
加微信,帮你找对减肥路
Copyright&(闽ICP号-3)帕金森病的老人是不是会越来越疼呢?
ask_659417
女,76岁。帕金森病老人越来越疼?之前只有腿手疼!现在腰子
最新热门推荐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共1条医生回复
内科-普通内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慢性支气管炎,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支气管炎,慢性胃炎,心力衰竭,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糖尿病,脑出血,脑梗塞,高血压,支气管哮喘
病情分析:您好
女,76岁。帕金森病老人越来越疼?之前只有腿手疼!现在腰子疼
是两边筋疼
吃点止痛药
布洛芬缓释胶囊
这个对老人有副作用吗?
主要是这位奶奶一直都是有用药
不疼了后可以不再吃
想知道是不是长期用药也对身体不好而引起来的疼痛
主要副作用就是 胃炎
那你都吃过哪些药品
此消息只有医生及用户本人可见***/09/***.jpg
此消息只有医生及用户本人可见***/09/***.jpg
此消息只有医生及用户本人可见***/09/***.jpg
此消息只有医生及用户本人可见***/09/***.jpg
此消息只有医生及用户本人可见***/09/***.jpg
好的 请稍等
这四重药能看见吗?
那个是全英文的
有汉语翻译吗
此消息只有医生及用户本人可见***/09/***.jpg
此消息只有医生及用户本人可见***/09/***.jpg
此消息只有医生及用户本人可见***/09/***.jpg
扎冲十三味丸 是藏药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能看见吗?这两种
甲钴胺缓释片 是营养神经药物 不会引起疼痛
扎冲十三味丸 是止痛药
盐酸普拉克索胶囊 主要副作用就是睡眠发作
多巴丝肼是抗帕金森药物 不会导致疼痛
您的这些药物都不会引起疼痛
疼痛应该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如果您觉得满意可以点下关注,方便下次找我。
最新热门文章
帕金森病去医院必看
挂什么科:
需做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CT检查、SPECT显像
常见药物:
左旋多巴、恩他卡朋
治疗费用:
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哪些症状:
震颤、 精神障碍 、震颤性肌强直、运动徐缓、 运动功能障碍 、静止性震颤
引发疾病:
坏死性筋膜炎、 判断力和定向力障碍、 两手颤抖 、逼尿肌无反射
治疗方法:
好发人群:
是否传染:
疼痛 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关节痛、神经...
参考价格:¥6.9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瘀...
参考价格:¥34
最新相关问题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陶英群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老龄化时代的帕金森病
老龄化时代的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类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性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导致的社会负担也将日益严重。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病率也节节攀升。这类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等中枢系统神经元逐步丢失,且此过程不可逆。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是其中患病率最高的两种疾病。据预测,到2040年,在北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神经退行性疾病将成为人类的第二号杀手,仅次于癌症。帕
金森病得名于英国医生詹姆士·帕金森,他于1817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对六个病人的症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静止震颤、肌肉僵直而缺乏控制力、行动迟
缓、佝偻蹒跚等。由于帕金森的论文,该病开始被医学界广泛关注。鉴于此,后世医者遂将这类疾病命名为帕金森病。而他的生日,4月11日,也被定为世界帕金
森日。有趣的是,在帕金森论文发表之后很长时间,不少西方医学史学者认为帕金森病是现代工业革命的产物。他们的理由是西方经典医学文献中,没有关于该疾病
的记载。其
实,世界各国古文献中对帕金森病的描述,不绝于缕。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就记载了一种名叫“Kampavata”的疾病,即帕金森病。
他们还使用了一种热带豆荚类草药治疗Kampavata。最近的一些临床和动物学试验发现,此草药富含左旋多巴(目前帕金森治疗的经典用药),能显著改善
帕金森病的症状。在
中国,《黄帝内经》、《中藏经》(华佗著)等医学典籍也对帕金森病症状有生动描述。明代医家王肯堂在其《证治准绳》中,除了详细论述帕金森病的病机外,还
写道:“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明确指出该病年龄特征。近世学者发现,《圣经》中亦有对帕金森症状的零星描述,如《旧约·传道书》中
提到了两个主要症状“不自主震颤”和“肌肉强直”:“When the guardians of the house tremble, and
the strong men are bent(屋子的看守颤颤巍巍,当年的壮士弓腰佝背)(冯象译)。”发病人数上升帕金森病在老年人中高发,世界范围内来说,约1%-2%的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帕金森病,80岁以上,患病率增加到4%。美国罗切斯特大学Dorsey等人2007年发表在《神经学》上的一篇研究中指出,在全世界15个人口最多的东西方国家55岁以上老年人中,帕金森病人数达460万。中
国研究人员对了解中国帕金森病的患病情况也做了大量工作。如2000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乔友林团队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对河南林县地区
16,488名5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居民进行了详细的神经学检查,发现289名(1.75%)帕金森病人。其后协和医院张振馨等人对北京、上海、西安等地
的29454名年龄55岁以上的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发现被调查者中,1.1%患有帕金森病,而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是1.7%。他们据此推算中国目
前有190万帕金森病人,此研究报告发表于2005年的《柳叶刀》。Dorsey等人还预测了世界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未来患病人数。他们推算,帕金森病人数在2030年会翻番,达930万。而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至2030年,中国帕金森病人数约五百万人,占全世界病人数的57%。没有客观指标帕金森病的诊断主要凭借病人主诉症状(静止震颤、肌肉强直、步态不稳等)、对左旋多巴药物的反应,以及各项神经功能测试评分。目前还无法像糖尿病、癌症的疾病一样,通过客观检测指标来明确诊断。因此,医生的专业训练和经验非常重要,误诊时有发生。故建议病人去神经专科医生处寻求诊断。如果有可能,在被某个医生诊断后,应尽量再去不同医院、不同医生处就诊,看是否有相同诊断。通常来说,只有脑部多巴胺细胞死亡过半后,才可能出现帕金森典型症状。不少研究者认为,此时治疗可能为时已晚。故近年来,不少研究组致力于寻找帕金森病潜伏期可能出现的不典型症状,希望借此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自2007年来我们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报告。这些研究分别包括了2万-13万美国志愿者,我们发现如果出现男性性功能障碍、便秘、自我感觉平衡能力下降等症状,未来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会增加2-4倍。其他研究组也发现有嗅觉下降、抑郁、睡眠障碍者,未来更有可能患帕金森病。但是,这些症状都是非特异性,可以由多种原因造成。如何合理地把这些发现转化为临床实践,尚需要在人群中进一步研究。帕金森病的治疗帕金森病目前还无法治愈。现阶段的治疗,全部以控制症状、减缓疾病进程为目的。使用药物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大多数药物的发展、研制,都围绕着增加脑部多巴胺这一主题。其中最经典的药物是左旋多巴,也就是直接给帕金森病人补充缺乏的多巴胺。此药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成为最常规的帕金森用药。近十几年来,多巴胺激动剂也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帕金森药物往往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症状。但是在长期使用后,病人易出现耐受,因此医生需要酌情调整剂量、用药种类和搭配。长
期使用帕金森药物还会产生诸多副作用。最常见者是异动症,表现为不自主、无法控制的舞蹈样运动。另外一个近年被研究较多的副作用是行为异常。有些病人在长
期使用多巴胺类用药后,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出现下降,做事易成瘾,比如突然沉溺赌博,购物无节制等。但是在停止用药后,这类副作用会明显改善。这可能和
多巴胺的情绪功能有关。近年来,手术手段开始被逐渐进入帕金森治疗领域。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是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也叫脑起搏器治疗。医生在患者大脑特定神经核团内植入电极,以高频电刺激抑制因多巴胺减少而过度兴奋的神经元电冲动,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症状。这类电刺激技术滥觞于19世纪末,在百余年摸索后,美国FDA于2002年批准DBS可以作为一种附加治疗方式使用。并将其使用范围局限在疾病晚期、药物治疗效果差的病人。另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新技术是干细胞治疗。由于帕金森病人脑细胞损伤不可逆,所以不少研究者尝试把干细胞移植到相应部位,希望能产生新的脑细胞,进而分泌多巴胺。传统的干细胞技术多使用胚胎干细胞。2006年后也有把成人细胞重新编程、去分化者。目前为止,多数干细胞的研究还局限在实验室,离临床应用还有很大距离。不过小规模的人体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虽然尚不完善,但有潜在的治疗效果。其他一些相关研究则揭示,干细胞治疗可能合并诸多副作用,包括异动症和肿瘤等。由于常规的药物手术治疗尚有诸多难如人意处,一些非药物疗法开始被关注、研究。太极拳的治疗作用是近年来美国帕金森病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近10年来,不少小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陆续发表,其中多数显示帕金森病人在练习太极拳后,疾病进程得以延缓,运动障碍症
状得以改善。201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发了一个太极拳的研究报告。此研究由俄勒冈研究所的Fuzhong
Li博士牵头,研究组将195名帕金森病人随机分到三组,让他们分别练习太极拳、负重训练和伸展训练,每周两次,每次60分钟。在24周的锻炼之后,太极
拳组的平衡控制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拳击手和农民虽然近三十年来,帕金森病治疗技术突飞猛进,但依然有诸多不足。另外,帕金森病人的死亡率、残疾率还远远高于健康人群。在此背景下,了解那些会增加或降低帕金森病风险的环境、职业因素,并进而有效地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特定职业人员,如拳击运动员和农民,更易患帕金森病。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子是拳王阿里,他也患有帕金森病。因此,不少研究者对脑创伤的后遗症进行调查,并证实长期、反复的脑创伤会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但是其他类型的脑创伤与帕金森病的关系尚无明确结论。务
农者帕金森高发往往被归咎于农药接触。不少农药(如有机氯农药、百草枯和鱼藤酮等)可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损害神经系统。2012年有一篇论文研究
了荷兰的农药和帕金森病的关系。他们把全世界迄今发表的46篇人群学研究进行汇总后发现经常接触农药的人,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增加约60%。与此结果类
似,不少研究发现长期使用井水,尤其是浅表水,也会增加帕金森病的危险度。其可能原因是井水更容易受农药污染。与饮食密切相关帕
金森病和饮食密切相关。我们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首次调查了膳食模式和帕金森病的关系。膳食模式,用句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如何搭配膳食。我们在对
美国5万成年男性和8万成年女性随访16年后发现,如果日常膳食中水果、蔬菜、豆制品、全谷类食品、坚果和鱼的比重大,并有适量的酒精摄入,未来患帕金森
病的危险度会降低约20%。我
们进而研究了具体的食物和营养素,发现花青素摄入高,未来患帕金森病风险降低。花青素是植物中的一类天然色素,它使水果蔬菜呈红、紫、黑等色。在美国,花
青素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浆果,如草莓和蓝莓等。我们发现,长期坚持每周摄入150-300克浆果类水果,未来患帕金森的危险会下降约25%。该研究发表在
2012年的《神经学》杂志上。这是世界上关于花青素和帕金森疾病的第一次人群学研究。咖
啡因是另外一类可能降低帕金森病风险的食物成分。据一项发表于2010年的汇总分析,每天摄入300毫克咖啡因,未来患帕金森风险会降低24%。咖啡因的
主要来源是咖啡和茶叶。每杯咖啡可以提供150毫克的咖啡因,每杯茶大概能提供50毫克,但具体数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除了能降低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最近
一项临床试验还发现,给帕金森病人服用咖啡因,能够延缓疾病进程,并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此
外,尚有不少研究调查维生素E、维生素C、辅酶Q10和帕金森病的关系,但是结果并不明确。目前没有太多证据证明使用营养保健品,包括维生素片,会降低帕
金森病的风险。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我们发现食物中某种特定成分和疾病相关,并不意味着该食物成分的提取物制成的保健品也有同样效果。尿酸的作用我们研究中遇到的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尿酸可能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众所周知,尿酸是导致痛风的元凶。但是古代意大利人认为痛风者,往往较他人聪明。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些研究也发现高尿酸和高智商及学业成功有关。我们和加拿大科学家合作,对1万余痛风病人和5万多健康人未来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度进行了比较,发现痛风者患帕金森的可能性低30%。在
其他一系列研究中,我们发现高尿酸和低帕金森发病率相关,这一结果在男性中尤为明显。另外,还有研究报道,帕金森病人中,尿酸低者,疾病进程更快,未来死
亡率更高。可能的解释是尿酸是一种强氧化剂。高级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体内尿酸浓度远远高于其他动物。这被很多研究进化的学者认为是一种良性补偿。因为
高级灵长类动物体内维生素C(另外一类强氧化剂)浓度较低。目前,哈佛大学正在帕金森病人中进行二期临床实验,即检验把尿酸过低病人的体内尿酸升高到正常
水平,是否会带来其他健康问题。探
索一些旧药的新功能,并用于帕金森病的防治是这些年帕金森研究领域的一个活跃点。我们对一种常用的消炎镇痛药布洛芬进行了研究,发现长期小剂量使用布洛芬
(每周两片以上),可能降低帕金森病风险约40%,与之相反,使用阿司匹林等其他消炎镇痛药,不会改变帕金森的危险。我们进而将全世界相关研究结果合并,
发现使用布洛芬者,帕金森病风险下降27%。这项研究发表于2011年的《神经学》。(作者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师,美国帕金森学会环境与遗传组共同主席)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8:09
陶英群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陶英群大夫
陶英群医生暂时不接受网络咨询
陶英群的咨询范围:
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等锥体外系疾病的脑起搏器(DBS)手术及综合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难治性癫痫等功能神经外科方向疾病。
神经外科好评科室
神经外科分类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帕金森病人从得病到恶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