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几何画板安卓版,怎样把一个图形粘贴到某一个点上?让她喝这个点一起运动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小学金点子作文》_优秀作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作文一二三
作文一:《五水共治金点子作文 五水共治金点子》1400字五水共治金点子作文 五水共治金点子
五水共治金点子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污水是工厂里排出来的,污水拍到的地反是河流、是小溪。都是流动的,只要有一点污水排到水里扩散开来一片清水将会变成肮脏的污水。这些污水不应该排出去,而应该积起来进行分解把有用的水循环的使用,没用的物质进行处理。
洪水是要防的。洪水会导致水平面上升会有很多沙石随着水流进河流,最后流进大海。这样不仅会污染河流还会污染大海,会导致许多的淡水什物斌令灭绝。土地应该爱多种树,公路上的下水道连接到河流,下水道里还要有过滤网,还要定期打扫,这样才能防洪水还不污染环境。
涝水,又叫洪涝灾害。排涝水要用到抽水机,抽出来的水是污水是不干净的水随意不可以排到菜地、土地里,这样会污染土地。涝水要排到水池里。
供水时可以喝的水,可以用的水。供水是要保存起来,保存在一个水库里,可以用来喝。这是不被破坏的水,是全国生存用的水。
节水,是要节约水源。用水要用的适当,不要一下子用太多的水,以免用不完全倒掉了。节水要做到循环用水,比如说:洗饭菜的水来浇菜浇花和浇树,洗澡水用来拖地洗车冲厕所。洗头水用来洗衣服,洗碗水用来擦桌子。
五水共治的金点子就怎么简单。
六年级:曹佳乐
五水共治金点子相关内容:我爱你——祖国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我爱你祖国~我是中国人,我们的母亲祖国母亲,拥有着50XX年的文明史,拥有着辉煌的过去,璀璨的今朝。...
钢琴岁月    敬爱的领导,同学们:大家好~当我比完赛,来到颁奖台时,心情十分激动,但其中又参杂了一点小小的紧张,奖杯会不会属于我呢,我在心中想着。过了一会儿,民族乐器的奖项颁完了,现在开始颁西洋乐奖项,我的心跳不由得加速了,少儿一组金...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1100字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1100字(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祖国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而我们像一颗小草,在大树的底下,拼命的长大,也想长大后为祖国遮风挡雨让她不再受伤;祖国像一支蜡...
毕业典礼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能站在这鲜艳的国旗下,我感到万分的高兴。今天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们六年级学生光荣的毕业典礼的日子。
我们的祖国在腾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里,我想郑重的告诉所有中华人民:我们的祖国在腾飞~当我
们凝望着染满祖国战魂鲜血的五星红旗时,当奥运的圣火在鸟巢上方熊熊燃起时,当历史的车轮把中国迎入世界之巅时,我们心里同时爆发出响彻...
弘扬真善美,相约中国梦    亲爱的六班同学们:你们好!梦想是登山时的锁链,帮助你爬上高峰,是森林中的指南针,带你走出迷茫。相信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的土壤里都有一个梦想中国梦!中国梦是绚丽多彩的梦!这五彩缤纷的颜色代表着不同含义的中国梦。
改善八钢环境的建议    八钢片区环保局: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它给予我们生存的家园,而八钢上空的这片蓝天,已失去了她昔日的颜色,绿草也不再苍翠,这一切都于八钢公司常年排放工业污染物。
竞选数学科代表发言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叫陈预明,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讲台上说话。我这个人,坚强、诚实、幽默、开朗、乐观。我也有许多爱好,如:下象棋、骑自行车、玩沙子、散步等。学习成绩优良。
作文二:《小学数学金点子》600字小学数学教学金点子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遵循思维发展规律,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数学的实际能力。
金点子:在活动中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规律性、逻辑性,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新法则的推出,都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
把握这个过程,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趣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使学生从中获得规律性的知识,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小学数学的基本要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新概念引入,新法则推出的教学上。  如学习分数这一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师可创设猪八戒分西瓜的情境:把一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应当怎么分?每个人得到的是多少?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再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椎体概念时,可运用教具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引入新概念,还可以采用新旧联系计算等方式来进行。如学习小数、分数乘法,可先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再通过带领学生到“小超市购物”等活动,引导学生把小数、分数乘法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在
活动中感知和理解这些概念。
在饶有兴趣的动手操作中,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分析问题的共性和规律,从而初步地感知概念,形成鲜明正确的表象
作文三:《小学英语金点子》5300字篇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金点子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金点子
鼓励学生记单词好方法:单词接龙:以上一个单词的末尾字母作为下一个单词的首字母: baby-yellow-white-eat-ten-nose-eleven . 或者给出两个字母,以同样的方式连接:如 sleep-pineapple-early-young-girl. 我让学生用几个四会单词编一个小故事或说几句话,即使有时有些语法错误,但是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兴趣的,这样学生容易记住单词,而且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这个方法我在课堂上也经常用到,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既能复习了学到的单词又能锻炼他们的口语.很不错的!
在学生背单词时,我有时让他们进行联想记忆,有时学生把hot读成not,我就顺势让学生总结你是怎样记这个单词的,学生很容易就会说把n换成h就行了.有时我让学生根据读音来记忆单词,这就需要老师平时要渗透语音知识.我经常让学生之间交流各自是如何记忆单词的,效果不错.你们不妨试一试!的记忆以形象的,系统的,有趣味性的东西记忆的最牢固,所以我在教学中常常把一些复杂的单词用故事或图形,或对
比式归纳的方式让学生记忆,效果很好,学生感觉不到背单词的痛苦~
背单词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学得特差的学生,单词总是过不了关,老师难免生气,学生对自己也缺乏信心,干脆不背。我们不如承认现实,慢慢来,给他定个任务:每天默会3个词,一个星期下来,本单元的词也就过了两遍了,测试前,再给他定个数:默对6个就过关。这样做挺有效的。
默写单词或词组时,采用几分之几计算成绩,分子表示默的正确个数,分母表示应默的个数,该法优点一是默写个数不限定,容易操作(对于工作量较大的我们)二是低分没有那么刺眼(其实默写低分很伤孩子自信心的)
Free talk时让学生接龙式自由问答,涉及旧知范围更广,学生参与人数比由老师组织的更多,气氛也更轻松自在(每堂课开始一到三分钟 给学生自己, 让他们来个英语小演讲或是故事新闻等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开口说英语的能力. 每天我让学生唱儿歌接着做做英语听力操:英语听力操先有我说英语动作短语让孩子说说做做,慢慢让好学生带领说,再接着free-talk接龙提问和回答比赛,最后引入今天的新课. 学英语,朗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只不过一定要注意方法和形式,不能老是一种套路,要多样化,像老师跟着学生读,就挺有意思的,我也常用,我当学生,他们起劲的不得了。老师的魅力也很重要,他们一定要很喜欢你,这样的话,再
枯燥的事情他们也不觉得枯燥,就是喜欢上你的课~  我觉得背课文挺无聊的,试着让学生讲述课文,效果满好,不仅熟悉了课文的内容,也创造性地使用了语言,这比机械记忆要强多了.
我每节课都会给每个小组打分,从当天的作业情况,课堂纪律情况,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小组个别平时表现不是很好的同学当天的表现(主要是看当天有没有进步)来打分,还是有点效果的。我制作了一张表格(学习情况记载表),分为每个单元每个部分的背诵和默写,如果当天教完就能背诵就得三颗星,隔天上课前背掉两颗,隔天下课后背掉的都是一颗.默写全对三颗,错一个两颗,其余订正后的得一颗,表格贴在教室墙上显眼的地方,学生的背诵默写都透明化,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平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另一方面,给学生无形的压力和相互监督,相对落后的学生也能紧跟其上.当然一些基础实在差的学生,我要求能读熟,也能得星. .操作起来很强也很简单,我让课代表组长负责打星.教师
比较轻松些,效果还是很好的。
如果有恒心,可以每天抄一句日常用语或谚语、简单的英语格言。坚持下来会收益颇多
篇二:小学英语教学金点子
金点子案例
初次担任小学西年级英语教师,关于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是极为重要的。小学生年幼好动,又是初步接触英语,虽然有一定的新鲜感,却容易因为不好掌握而沮丧,进而产生消极情绪。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关于怎样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很多前辈提出过诸如多方位教学、游戏情境教学、激励教学等等很好的方式。针对这些方法,我也选择性的进行过尝试,也许是农村小学的学生从小自由活泼得多,这些方式在他们身上虽有成效,却同时也容易使老师们难以良好地掌控课堂纪律。
发现这一点后,我对于怎样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又有利于控制好课堂纪律进行了认真思考,总结出一些自己的方法。一是通过游戏、情景教学的方式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进行小组间的纪律风尚评比,以此约束课堂纪律。并在进行鼓励、奖励等总结的时候,尽量做到公正公平,同时兼顾表现并不是十分突出的同学进行激励。
二是在全班分成数个学习小组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利用小学生比较好强的性格进行男女生之间的学习、表现、纪律等方面的评比。此方法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小组团结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男生女生对抗比赛的方式加强他们的竞争,达到不甘落后,勇做第一的学习劲头。双管齐下,促进全班同学
共同进步。
通过这些方面的尝试,我发现我所任教的四年级年级的同
学课堂表现比以前有了很大好转,比较调皮的男生为了不落后于女生也可以端端正正地坐,认认真真地听了。还有些同学以前上课不喜欢举手发言,怕出错,可是只要男生领先,女生便会积极思考发言,反之亦然。通过半年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使用必要的教学技巧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帮助。
篇三:英语金点子
英语教学中的金点子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现在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如何让
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教育教学中有太多的东
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小学
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满足于对单词、句型的概念化解释和程序化分析,
那样只会使教学内容平淡、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
到英语学习中来,使他们原有的兴趣和信心很快丧失殆尽。那么,怎
样才能做好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
会和心得:
一、勇创双语教学特色,营造英语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说汉语,而是以英语为主体,利
用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
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景对话,通过直接的语言交流来帮助学生
建立语感。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营
造语言氛围,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教学应该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
通过课堂表演来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孩子营造一方自由发展、自
由发挥的天地;并且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每位学
生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
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求学生在学校见到老师、
同学,用英语打招呼;在英语课堂,尽可能用英语进行
交流;在课外,
也要鼓励孩子们尽可能使用英语。把英语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个
环节,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延续。
,(反馈信息、即时巩固。 英语的听、说训练一定要做到反
馈及时。在教学中,学生对刚学的内容记忆犹新,印象深刻,但若不
及时巩固,不仅会很快遗忘,而且会使学生在听、说中的错误与偏差
得不到及时纠正,以至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和语言习惯。
二、 关注学生情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尊重每个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尝试,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
并给予相应的表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成功、合作发展。
,(关注后进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正确表
现自我的机会,让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为他们进步的基石。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和探索,了解
学生所想所需,做到教学相长。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结合语言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运用来深化学习。
,(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各自的不同状况进行查漏补缺。
四、实行激励评价,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注重教师的客观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
予及时的肯定和激励。
2(重视学生的主观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分析,通过比较,认
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帮助学
生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并具备一定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这一主
线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听、说训练尤为重要,训练的途径
也是多样化的。儿童学习外语的方式、内容与成年人应该有所不同。
他们喜欢玩,喜欢唱歌、画画,喜欢表演和游戏;他们喜欢动手操作,
喜欢探究和想象。所以,英语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
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不断探索、
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步和完善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任务型教学模式 问题的提出
标准实行也近十年的时间,三年级起点的英语教学也经过了
风风雨雨的近十年改革,教材的编排也越来越系统、实用。随着课程的改
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
制定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也逐渐被提出来并且在课堂
上应用,所谓的任务型教学应是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
计出具有明确目标和可操作性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学生通过
表达、询问、解释、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
最终学习和掌握语言。但是,我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对“任务”不明
确,有很大的盲目性。
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小学教学经验,我发现三年级小学生刚刚接触
因为兴趣的原因,小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是到了四年级,也就是在英语知识层次上出现了第一个转折点,英语教材的难度也随之加大,部分小学生开始失去兴趣,甚至厌倦英语的学习,由原来的主动学习变成教师的逼迫学习,为此我根据自己对“345”优质高效课堂深化的学习和理解,以及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并结合小组合作互助教学模式,总结出了如何将任务合适分配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在各个环节实时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不自觉的完成小组任务的同时,学好英语,起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完的效果,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
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
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合适的几个小组,然后将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中,
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任务,与老师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具
体操作如下:
(一)合理分配英语学习小组
英语小组合作任务型学习首先要注意学生的分组,我是这样给学生分
组的:首先根据本班内学生数确定要选出几个小组(一般一个小组4-6人
为佳),然后根据平时英语学习的表现,选出这几个小组的组长,然后根据 其他学生的自愿性进行自己选择,最后根据他们学习、性格上的互补性原
则调节各个小组,这样有利于每个学生优点的发挥,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
现自己的机会;并且还为每个小组设置一名“监督记分员”,目的是在每一
个环节任务评价时记录本小组的任务表现和成绩。
(二)合理分配任务
任务型教学讲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任务的分配布置完全是由教师决
定的,因此任务的布置要讲究趣味性,还要讲究实用性,不仅要让学生积
极的去完成任务,还要让他们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这一环节是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为学生总结设计了
六步英语教学任务环节:
1、课前预习任务,课前预习任务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确下节课教师要讲解的内容,明确每个学生要做的事情,让学生自己提前找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小组合作读将要学习的课文,并找出小组内不认识的单词、不懂得句子,除了基础的这些,还要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有趣的英语小故事),
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
2、口语训练任务,这个任务主要是锻炼学生张口说话的能力,除了展
示在预习环节让他们准备的英语小故事外,每次上课前的导入部分都要设
计一个话题,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积极发言去谈论这个话题,并根据每个小
组个体的表现去给以适当的奖励。
3、师生互动任务,这个任务过程教师是知识的学习,首先根据各个小
组的预习情况和他们共同探讨本节课主要的知识精髓,然后讲解课文中的
对话句型等,引导学生如何听、如何做、如何说,如在学习表示方位介词
作文四:《小学数学金点子》28700字小学数学金点子
(一)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作者:秦自云)
教师:我今天上课有些提不起劲,希望大家用掌声鼓励一下我,好吗,
学生:鼓掌。
教师:你们鼓掌的声音很响亮,怎么我鼓掌就不响呢,(作一只手鼓掌的动作)
学生:鼓励要两只手,您一只手当然就不响了。
教师:我就是两只手鼓掌它也不响~(作两只手的手指张开互相垂直碰撞状)  学生:您两只手交叉了,是拍不响的。 教师:啊,这样叫交叉~交叉是一咱位置关系,让我们记住(板书:交叉)。
教师:那要怎样作才响呢,
学生:要两只手对着拍才响。
教师:(作了一下)呀~真的很响亮~这两只手对着,啊~这是一种什么位置关系呀,  学生:叫相对的位置关系。 教师:对~叫相对的位置关系,让我们记住(板书:相对)。 该节课的两个难点或关键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解决。
(二)关注学生表现 调节教学进程(作者:孙卫胜)
今天是长、正方形周长的最后一节练习课(苏教版),本想处理P116T13,T14,可没成想T13便玩了一节课,且下课还没有定论。题目是这样的: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
(1)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2)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一、过程描述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给学生一个直观形象、深刻的认识,课前我特意用硬纸板剪了两个长方形,且用红笔勾出边线。当学生读完题后,我向学生分别演示拼的过程,并贴在黑板上。
师:拼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指哪里,谁 来指给大家看看,(争先恐后) 生1指出了四周。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既指出了四周又指出了中间重合的两条边。 这时学生之间出现异意,发出了反对之声。
师:有什么想法,谁谈谈, 生1:老师让指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有4条边,怎么能是6条边。 生2:周长是指图形四周边线的总和,里面两条不算数。
学生在争辨、解释后终于达成了共识。
接着第二小题拼成的长方形周长便迎刃而解,没有异意。
本以为到此揭示出“计算周长时不要考虑图形内部的线段”就算完成了本题的任务,于是问了一句:“同学们,这题这样行了吧,”没成想,这时扬硕同学举起了小手。 师:你想说什么, 杨:我想说,不论什么图形拼起来后的周长总比原来的厘米数少。 我一听这话,马上意识到此题还余味未尽,应该点出与原图周长的大小关系,但杨硕的话中“原来的厘米数”说得让同学们似懂非懂。于是问:原来的厘米数是什么意思,谁听懂了, 这时有四、五个学生举起了小手。
生1:他是说拼成的周长比原来的周长少,(师:原来的周长指什么,)
生2:拼成的周长比原来的总周长要少。(师:总周长什么意思,)
生3:总周长就是原来一共的周长。
生4:也就是原来图形周长的和。
生5:因为拼成的图形有两条边对在里面,不能算现在的周长,所以少了。(有点答非所问,但正是需要理解的)
师:噢,你真聪明,又找到了原因。
师:刚才几位同学所说的话,概括起来主要解决了2个问题:一是谁 比谁少,二是为什么
少。(板书)
师:谁 再明确地说说,
杨硕:不论什么图形拼起来后的周长总比原来周长的和要少。 这时学生说得既准确又易懂,既明确了关系,又明白了原因,我想到此已柳暗花明。于是自信地问:现在可以放过去了吧, 没成想王默同学又冷不丁地举起了小手:“老师,不是什么图形拼起来都是这样的~”这让我又吃了一惊~学生们也翘首以待~ 师:那你说说为什么, 王:比如说2个圆拼在一起就不
师:那比原来周长的和大吗, 王:不是,应该是相等的。 于是我顺手在黑板上画了是的~
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对拼在一起,学生一看就开始了争议。 “这里也重叠了一小段呀~还是应该少~” 哎,粗粗的粉笔画出的两个圆,反倒给学生的认识带来了错觉~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不想急于揭出谜底,于是说:“到底是少还是相等,请同学们课后再讨论、思考、请教,明天我们再研究~” 虽然没完成预订的任务,但这节课我很满足~很兴奋~  第二天上课 师:昨天杨硕发现一个什么规律,怎样说的,(一生说) 师:王默又提出了一个怎样反对的看法,(一生说) 师:课后思考吗,(这时班级气氛热烈,学生情绪高涨) 花铭月:我用2个圆环对拼试过,接触的地方不是一小段线,而是一点,所以拼成的图形周长与原来周长的和相等。(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2个不锈钢圆环) 陈奕璇:我询问妈妈的,如果用很细的笔画一下,就能看出2个圆接触的地方是一个点,所以也是相等的。 陈晨:我也想,如果2个图形角对角对拼,那周长也与原来周长和相等(说着到黑板上画出图 ) 冯月:不应说角对角,而是顶点对顶点。 经过几个同学的演示、画图、解释,包括杨硕在内都同意了王默的反对意见。 师:杨硕,那你的说法该怎样说,就不被别人反对呢, 杨:应该说不论什么图形只要沿着边对拼,那新图形周长就比原来周长的和少。 同学们满意地点点头,高
兴地放了过去~
二、过程反思:
1、效果得益于“跳出” 原打算半节课就该完成的一道练习题,实际却用了一节课半,并且还让学生隔夜思考,第二天才彻底解决。虽然教学进度慢了,教学节奏缓了,但学生的学习效益却是提高了,他们通过一道题既丰富了有关的空间观念,实现了深层次的理解,也养成了深入探究的好品质,这些收益,并非固有的教案环节中所能预设的,得益于教学时跳出了教案的“框框”。课堂,教师要有预设,但又不能困囫于预设而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固步自封于原有的教案圈圈之中。我想,调节课堂节奏、教学进度的一个根本标准,不应是教案,而应是学生当时的学习状况,教师时时关注的应是学生的表现、学生的需求,而非教学的编制,只有跳出教案,走进学生,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才能更艺术化地调节教学过程 的轻重缓急。 进度慢了可以找时间弥补,而教学时机一但错过却很难再找回~ 2、火花来自于“征求” 过去的练习课,常挂嘴边的口头禅是:“这道题就这样,请看下一题”。在教师的指令下,学生赶快转移视线,本来还有话想说的题却被教师武断地pass,从而使学生密切地配合教师的进程。本节课只所以会一波三折,我想首先要得益于我的两次征求,一是“这道题这样行了吧,”二是“现在可以放过去了吧~”第一次征求 ,学生闪烁出一个总结性的结论,第二次征求学生又提出了一个反对的意见。2次征求,学生都碰发出了创新的火花,从而把这道题的学习推向了纵深。试想,如果武断地认为已完成了习题的题面任务,而牵引学生转向下一题,那还会出现这种争辨的氛围,迸出发思辨的效果吗, 征求,是尊重,是关注,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人文关怀。教师理当“目中有人”,少点武断,多点征求~ 3、引力发自于“空白” 教学的魅力是使学生处在忘我的探究状态,从而经历过程,体验成功。对于王默同学的反对意见,教学时并未越徂代苞,而是将解谜的过程推给学生,让其课后思考、请教。这其实也正是一个小课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学生学习热情的不断延续。不是吗,有的带来了不锈钢的圆环,用实验来说明;有的请教妈妈,用很细的铅笔画图发现;还有的进一步扩展,提出了“顶点对顶点”情况,,,,这种课后探究的效果,不正是教
学的“空白”所散发出的强烈吸引力吗~ 《学记》曾论述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此乃教学艺术的有效境界~一览无余的课堂,一览无余的讲解,学生得到的可能仅仅是较扎实的知识和较熟练的解题技能,而那种欲罢不能的学习欲望,那种主动参与的探究能力是绝对“讲”不出来的。 适当的“空白”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是学生强烈好奇的“兴奋点”~
(三)只要充分尊重学生,总能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作者:blueberry) 比如我在教学三
农场饲养了白兔30只,黑兔是白兔年级第五册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时候,有一题是这样的:
的2倍,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 多数同学列式为30乘2等于60,然后用60加上30等于90只。 在学生解答完后,我又提示,能不能通过线段图,找到另外的方法来解答。 于是,同学议论开了。过了一会儿,有人举起了小手,用30乘3一步计算来完成。并结合线段图来讲解了他为什么这样计算。通过一个问题,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四)体验中的感悟(作者:小娟)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王慧娟 儿童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接受教育是有选择的。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经过他们内在的矛盾斗争才能被他们所接受。而一切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除了必须要有好的内容,好的教材,好的老师等条件之外,还必须有重要的一条,即学生愿意学习。因此,教育者应注意到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儿童不应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他们才会自觉的做到“我要做”、“我要体验”,而不是被动地“要我做”、“要我体验”。而现代教师的职责之一就在于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数学教师,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从事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引导他们接触生活,接触社会,接触现代科技,接触大自然。帮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自信,不怕挫折和困难,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三册)“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以后,教材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知道吗,一分钟老虎可跑 米,马可跑300米。豹可跑 米,长颈鹿可跑 米。这道题在参考书中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于是课前我向学生布置了提前查阅有关资料的作业。上课的那一天早上,好多同学拿着《少年百科全书》、《动物知识》等一些书籍兴高采烈地来找我,说他们找到了答案;还有的同学十分骄傲地告诉我他是从网上查到的;也有一些学生说他们是通过向家长请教知道的。上课时我对孩子们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并让孩子们把查到的资料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忽然一个学生举起手说:“王老师,刚才我们说的都是这些小动物一个小时里能跑多远,但书上这道题问的是它们在一分钟能跑多远,”又有一个学生说:“对,但是一小时等于60分,我们可以算一下。昨天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已经算出来了,,,,”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查到狮子每小时大约也能跑1000米。”紧接着又有许多小手举起来,争着要把他们看到的其他信息告诉我,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呀~看着那一只只小手,我灵机一动,对孩子们说:“看来通过查资料你们获得了很多的信息,了解了很多的知识,对吧,不如用你们知道的信息办一期数学小报,怎么样,”孩子们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为期半个月的创编数学小报的活动开始了。 “五?一”节过后,孩子们纷纷带来了他们的数学小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把自己的报纸起名为《快乐数学报》,有的起名为《数学大世界》,还有的起名叫《数学精品》,,,,报纸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有华罗庚、陈井润、苏步青、高斯等国内外数学家的故事,有数学谜语、数学故事、数学小知识、数学游戏、数学门诊、数学迷宫、奇思妙想等等。有的孩子报纸设计的格式非常正规,有主编,有发行刊号,有发行日期,甚至还有编者按和结束语。我班陈彦伯同学在编者按中写到:今天我们开始办数学小报,在报里我们收集了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它们生动有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刘雨朋同学在引言中写到:数学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科目,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数学,长大了会很有用的。邢月同学在结束语中写到:神奇的数字,非常有趣,只要你跟它交上朋友,你就会万分神奇,我想你们会喜欢它的,真的很有
趣,来试一试吧~,,,, 这次办报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启发和思考。如果问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快乐的,我认为脸上挂满微笑的孩子才是最快乐的。什么样的微笑才是孩子的微笑,我认为放飞孩子于活动中的微笑才是孩子真正的微笑,此时的孩子才是最快乐的。在办报纸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自己确定报纸的内容,自己构思版面,自己找材料,自己想办法。他们一个个新颖的想法,一个个精妙的构思,一个个大胆的设想,,,,都使我感受到学生们的创造力就像一座蕴含丰富资源的宝藏,无穷无尽。在他们的准备过程中,灵感的火花在撞击下应运而生,各种知识信息实现了重组,他们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微笑和自信时刻挂在他们的脸上。作为一名教师,我真正感受到了孩子们在体验活动中了解了更多的信息,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发挥了更多的才能,学会了细致,学会了创造,学会了沟通,学会了耐性,学会了学习,,,, 体验是心灵的东西,是个人主观努力的结果。通过制作数学小报孩子们有了不同的获取信息的经历,有了不同的学习收获,同时更有了不同的学习体验。他们个个都对数学表现出了无限的热爱,对学好数学充满了信心。由此可见,只有体验,思维才能产生飞跃;只有体验,获得的思想和知识技能才能刻骨铭心。只有引导学生真正的体验,才能使他们早日丰满羽翼。
(五)作者:缪建平 既然是“大课堂”,我建议,不一定是真正在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课外的校外的也是可以的。 一段时间,我重点研究了“探究性数学游戏的设计与教学”,并利用活动课和同学们一起玩。这种游戏有趣、有层次性、有吸引力,所以孩子特点喜爱。以下是本人写的一篇相关文章,曾发表于《中小学教材教学》(供小学用)2002年第九和第十期上。请大家指正。(可惜的是图不能贴上去)   “探究性游戏”的设计与教学 不少人玩过魔方,一定曾被它的“魔力”所吸引。 小小魔方,它结构奇特:26个棱长为1.9厘米的小立方体,能自由地围绕一个同样大小的中心块旋转;其中的边块和角块可以分别转至任何其他边块和角块的位置。它最基本的玩法是:当各面的颜色被打乱之后,用尽可能少的动作,使之恢复原位。 这个由匈牙利建筑学教授鲁毕克设计的小玩意儿,为什么能风靡全球,令众多人为此如痴如狂呢,原因就在于它有约3400亿亿种不同的变化,能使人百玩不厌。 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中也有类似的“东西”,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是很好吗,于是,我想到了“探究性游戏”。请各位不妨先跟我来玩一把?? 取白色和黑色围棋子各3枚(也可用其它棋子、石子之类的东西代替),在桌子上左边放3枚白的,右边放3枚黑的,紧挨着排成一行(如下图中的第0行)。规定每次可取出相邻的两子,但不能变动两子的先后顺序,把它们移到同行的任何空位上。要求这样移动3次,能把它们排成黑白相间的一行,而且各子紧挨着,不留空隙(形如下左图第3行)。该怎样移,,,,,怎么样,好玩吧,!(如实有困难,可参照下左图) 以上情况称为“3对子”。如果觉得不过瘾,请再想想:如果是“4对子”该怎样移呢,(如下右图)数学家已经证明了“5对子”移5次,“6对子”移6次,都可由“黑白分明”移成“黑白相间”。那么“N对子”是不是该移动N次呢,这个问题留待读者去研究。 教学中,我把这个游戏介绍给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他们都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它具有简易性(即游戏要求容易理解,可不分场合、不分人数、不论年龄)、操作性(要多摆多移多操作才行)、探究性(处于“愤悱”之间,欲罢不能,要反复不断地尝试才能获得成功)和拓展性(从3对子、4对子、5对子到N对子无限拨高,不断向探究者的智力潜能发起挑战,不同年龄的学生可在攀登一个高度后,攀向新的高度)。 类似地,我设计了十多个这样“探究性游戏”(可参见笔者发表于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的《小学生周报》“不用计算的思维题”1-8和“数学思维游戏”1-11两组系列文章),在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无味时,拿出来让学生“品味”一番,吊一吊他们的“胃口”。 “探究性”数学游戏,它既是一种娱乐,又是一种激发和锻炼学生心智的方法。通过各种新颖有趣而又轻松愉快的探究性游戏活动,不仅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又可给带来学习和探究的乐趣,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逗引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在数学的矿藏中开掘,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人类智慧的熏
陶,领略大自然的奥秘。 那么,什么是好的“探究性游戏”呢,我想,它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趣味性。即要使学生感到有趣,乐于接受并且有愿意去玩这个游戏。要尽量运用游戏自身的“魅力”或“魔力”(内在美)”去激发学生试玩的积极性。 2、简易性。即游戏要求的表述简单易懂,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理解和接受。虽然小学生由于其知识和的差异,但从总体上说,必须考虑各年级学生可接受程度。 3、开放性。即游戏不能指向一种结果,而要象“魔方”那样,有很多很多的答案,这样对培养不同差异的学生均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4、拓展性。即具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可以由这个游戏引出新的游戏或问题,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要激发学生“欲罢不能”的欲望,努力去玩更高层的游戏,并想:有没有什么规律呢,使学生探究不已。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有时甚至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5、生活性。即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相关或联系。使学学生在玩中感到:在游戏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进而逐步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下面再合具体的游戏谈谈教学中的建议或注意点。 1、兼顾教材,更兼顾学龄特点 如“算24点”游戏,一年级可玩“加减法”,二年级加进“表内乘除”和“两步以内混合运算”的内容,三 四年级可进行稍复杂的四则运算,五年级可出现“小数的乘除”,六年级则可可有“分数的四则运算”和“指数运算”,如:6?(1,3?4),24,(5,1?5)×5,24,52×1,1,24,23×(2,1),24(具体可参阅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巧算24点》一书,1997年10月第一版 )。练习的形式可采用发卡片(《“24”游戏卡片》,金盾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自制卡片、小组赛、抢答赛、擂台赛等,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再如,上面的“移棋子”游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只要他们能玩出“3对子”和“4对子”就行了,不能无限度的拨高。 2、切还可急于揭开“谜底” 一个好的“探究性游戏”,如果早早就被老师揭了“谜底”,可能一下子就使学生好奇心泯灭,兴趣急骤下降。因此,不要局限在一堂课就解决某种问题,可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和时间;教师一定要耐得住性子,让学生不断地试玩、把玩,适时采用“说一半,留一半”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中觅出其中的“道道”。当然,教师也要把握好“火候”,在该揭示时揭示“谜底”。 如,有一个“摸出同色球”的游戏:把一些形状、大小、重量都相等的玻璃小球放在布袋里,玻璃球颜色有红、绿、黄三种。现在不允许挑选,只允许你把手伸到布袋里任意摸取,问:至少摸几个小球,才能保证有三个小球是同 一种颜色的,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探究出类似“抽屉原理”的规律来。 教学时,我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先考虑两球同色问题,让学生充分试玩。后提问:“至少摸几个小球,才能保证有两个小球是同色的,”只摸两个小球行不行,回答是有可能同色,但不能保证。摸三个行不行,当然也有可能,但也有可能出现最为不利的情况,即这三个球是三种不同颜色。如果增至四个,则可断定:最后一个不论是什么颜色,都与前有三个球 中一个有相同的颜色,所以说至少摸四个小球,才能保证有两个小球是同色的。 通过边游戏边讨论,我们总结了一下讨论的结果。即应注意到问题的两个方面“至少”和“才能保证”,它要求统一在一个问题中。否则当仅摸两个小球时,也有“可能”同色,但不能“保证”同色;如果仅考虑“保证”,摸出几个不限,那么又与“至少”相抵触。 紧接着,我们继续让学生边试玩边探究 。有时课上不能完成,课后还可进行,也可带回去和爸妈一起探讨。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相信学生终能得出问题的答案:至少要摸7个小球,才能保证三球同色。如果时间允许,学生愿意,可以继续请同学们想一想:至少摸几个小球,才能保证4个小球是同色的,至少摸几个小球,才能保证N个小球是同色的,以至探讨得到最一般的情况(即最终 的谜底):,3×(N,1),,个。 教学中一定要切记:不提任何“目标”,“魅力”自在游戏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3、适时介绍有关“信息” 许多好的游戏,都出自数学家之手,或与某个重要的数学分支相关联。因此,要适时向学生介绍其中的“信息”,让学生对“游戏”有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认识。 如,“奇妙的纸带”游戏:准备一张长20厘米、宽3厘米的纸条,一支铅笔,一瓶胶水,一把剪刀,一块橡皮,一把直尺。然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把
刚才的那张长20厘米、宽3厘米的纸条的两面分别分成12个格子,一面上“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然后保持纸条下沿不离开桌面,手持纸条上沿将它翻过来,在背面上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把这张纸条扭转1800粘成一个纸圈 。?顺着纸条上的字念一念:“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在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噢!原来顺着纸条上的字念下去,永远也念不完) 游戏活动并没有到此结束,我适时介绍:这个奇妙的纸带其实是拓扑学中有名的以数学家名字命名的“梅比乌斯带”。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纸带,虽然制作起来十分简单,却奇特得叫人不可思议。例如,放一只蚂蚁到纸带上,让它沿着图中纸带上所写字的路线爬行(不经过纸的边沿),这只蚂蚁就可以一起爬遍纸带的两个面,而在普遍的没有旋转180度而粘贴的纸带上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这一成果已经在科技上得到了应用。如有一种电脑打印机(如AR3200,打印机)用来打印文稿的色带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做成的,这种色带是经过180度旋转后进行对接,这样可以使色带在打印中两面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成倍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大大节省了耗材。拓扑学 还有许多有趣的性质,有利于你们长大后去进行更深入地探索。 又如,有一个“请您点菜”的游戏:桌上放着八张纸牌,分别写着八个菜名,上排从右到左分别是(均有编号):清蒸鲤鱼(0)、红烧牛肉(1)、椒盐排骨(2)、麻辣豆腐(3),下排从右到左依次是蕃茄蛋汤(4)、糖醋对虾(5)、肉丝大椒(6)、红枣煨鸡(7),按下图?放置。 请每人默记其中的一个自己想吃的菜的名字,但不要说出来,只要告诉老师,你想吃的菜在上一排,还是在下一排就可以了。现在,老师按图二的顺序把纸牌收拾起来,再按图三所示的顺序摊放开,于是就成了图四。这时,再请同学们讲一次:你刚才想吃的菜是在上一排还是在下一排。 再按图二收,按图三放,就成了图五。第三次请同学们讲:你想吃的菜在上一排还是在下一排。 至此,老师已经知道你想吃的是什么菜了。同学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要揭开这个游戏的秘密,必须从二进制谈起。正如十进制逢十进一,二进制是逢二进一的。它的每一位数只有两个状态,即“0”和“1”。尽管二进制中只有“0”和“1”基本数字,但它同样能任何一个实数。那么二进制与游戏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由第一张菜名图演变第二、第三张菜名图,已经巧妙地给了每个菜名一个特别的二进制编码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二进制编码中左起第一位有“1”的菜名正好对应于第一张菜名图下面的四个菜名,分别是番茄蛋汤、糖醋对虾、肉丝大椒、红枣煨鸡;左起第二位有“1”的菜名正好对应于第二张菜名图下面的四个菜名;左起第三位有“1”的菜名正好对应于第三张菜名图下面的四个菜名。 这样,就有以下规则可供利用,即:?凡每一组菜名图的上一排的均算作“0”,下一排的算作“1”,把上下两排“翻译”成0与1这两个数。?第一次讲的乘4,第二次讲的乘2,第三次讲的乘1,三次的积相加所得的和,对应菜名后的编号就行了(请注意:1、2、4就是二进制数100、010、001所代表的数值)。 这时,当一个同学说出自己点的菜在上排还是下排时,实际上已经传递了一个“0”或“1”的二进制信息。只要把二进制信息经过运算并换成十进制的数字时,再查一下原来那个菜的编码,就立即知道那个同学所默记的是什么菜名了。 举个例子:如若某同学想吃一种菜(想在心里是椒盐排骨),对照图一在上排,对照图四在下排,对照图五在上排。于是,三个积的和是:4×0+2×1+1×0,2,而编号2正好就是刚才这位同学想吃的椒盐排骨。 最后,告诉学生:把游戏规则搞熟练,可与其他未玩的同学一起玩,再把诀窍传授给他;也可把上面8种菜名换成8种水果,如香蕉、苹果、菠萝、西瓜、桃子、葡萄、黄梨、桔子,此时猜出来的就是最喜欢吃的水果了,这样,游戏就应得越来越有趣了。 通过适时的“信息”透露,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 作者:张女士 10的认识: 当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10的组成(1和9组成10,2和8组成10、、、)后, 老师问:这么多数不好一下记住,要是能把他们编一个顺口溜就好了,谁来试试, 自言自语:(老师:1和9...学生:好朋友);(老师:2和8...学生:是一家);
(3和7...学生:亲兄弟);(4和6...好朋友);(5和5...并肩走) 然后,学生-学生对练,学生-老师;老师-学生,很快就把10的组成学会了
(七)作者:tlh_a001 让学习成为每个学生的享受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与思考 一、案例 1(师生谈话,揭示课题(略) 教师根据谈话收集到人数、邮政编码、工资等数字依次板书:54、1、40、22、18、25、1359、311400、722。教师让学生判断揭示课题。 2(小组活动,进行探究。(略) 3、汇报。 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都有了发现: 生1:
(姓李):“我们小组通过仔细研究48、135、“我们发现凡是3的倍数都能被3整除。” 生2
9786、111几个比较大的数,发现每个数中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正好是3的倍数,所以,我们猜想,凡是一个数的各个数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那这个数一定能被3整除。” 部分学生将信将疑:“是真的吗,” 师:“我们暂且把它命名为‘李氏猜想’,我们来验证一下,第一组说数~第二组判断,老师和第一大组用除法验证。” 同学们说出了1234、18495、4532,,,,,他们都一一判断,并和验证的完全一样,此时同学们脸上都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师(对生2):恭喜你~你的猜想完全正确~其他同学还有更好的想法吗,(这时小组内又开始了激烈讨论。) 生3:“老师,并不是所有的数都需要这样判断,我发现如果各个数位的数都是3的倍数,那么一定能被3整除。” 生4:“我赞成他的意见,因为各个数位的数是3的倍数,他们的和必定也是3的倍数。所以肯定能被3整除。” 教师肯定的说:“你们很会观察、总结~” 生5:“老师我发现由3个相同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一定能被3整除。” 师:“能举例证明吗,” 生5:“如111 、222、666、等。” 小组成员生6补充道:“同样道理,6个、9个、12个、15个,,,,也就是说只要个数是3的倍数,相同数字组成的数就能被3整除。” 这是什么道理呢,同学们都很疑惑,生6也讲不出所以然。此时教师引导道:“6个、9个、12个相同数字,那他们各个数位的和,,,,” 生6(迫不及待):“我知道了,它们各数位的和=6×相同数字、9×相同数字,,,,而6、9是3的倍数,所以最后的积也是3的倍数。”(同学们恍然大悟) 突然,生7(名成枫)站起来说:“如果数字很大,可以逐步去掉一些数字再判断,如把982646732中能被3整除的数字划去不看,再把剩下的数进行组合,结果为3的倍数也划去不看,依此往下进行,到最后只看剩下数字8,而8不能被3整除,所以982646732不能被3整除。如果用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来算,发现和为41,而41是不能被3整除的。” 同学们听了不约而同地试了起来,一试之后都说:“老师~老师~他的方法很好,比书上的简便。” 我高兴的提议:“同学们,你们看成枫同学爱动脑,想出了那么巧妙的方法,老师建议把这种方法,命名为‘成枫秘诀’,大家说好不好,”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  二、思考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而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教学活动化过程。案例中的学习过中以小组活动为基础,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互动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化的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关心学生的感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而要有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情绪变化。当学生未进入状态时,教师应适当引导,有效地激发起学习兴善于驾驭自己的语言技巧,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当教学未进入状态时,教师应适当引导,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高兴的学习;当学生兴趣减弱、影响注意力集中时,能及时调整、维持学习活动有效地进行;当教学过程中高潮时,能不失时机,把学生情绪推到最高点,并及时激励和表扬学生,让他们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愉悦中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
(八) 作者:张向阳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的遭遇与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是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这里所说的全面,当指知识与技能、方法的辩证统一。和谐当指情感、价值观的发展,应多体现在学生的精神发展上。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长方体的认识”,
属传统的教学内容。但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体现出课标的精神,还是值得探索的。于是,我在昨天专门备了详案,改变了五环节的教学结构,以师生互动的流程图进行了一次教案改革的尝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又一次完全打破了我原先的教学设计,使我遭遇了一连串的奇境,也许,这该是新课程发展的风景吧。 一、遭遇到了与教学设计不符的困境 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已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是个简单的问题。孩子们说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其实,孩子们还没有学习圆的认识。但我是不能否认孩子的。 我本想出示一长方体让孩子来比较一下,这是不是长方形,使孩子在比较中对立体图形有直观的感性认识。 没想到,一位同学说:“还有球,也是平面图形。” 这时,是直接否认孩子还是听听孩子的想法。我选择了后者。 “请告诉同学们,你的理由是什么,” 没想到他的理由是那么的简单:“球也是圆” 原来,他认为圆是平面图形,那么球也是平面图形了,问题还出在对概念的理解上。 如何处理这没有意想到的问题,我唯有让孩子们自已来作出判断。 “球是圆形吗,”我问孩子们。更没想到的是,赞同的与反对的竟是各占一半。 “那请你们讨论讨论,圆与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呢,”我便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这个问题。 孩子们纷纷争论起来,争论得很激烈,很精彩。在争论的过程中,他们终于对“平面”与“立体”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在小组交流时,孩子们亮出了自已的观点,从孩子的发言中,我知道了孩子们在比较中与辩认中,对平面与立体图形有了新的建构。也顺势揭出了“立体图形”这个概念。通过“圆”与“球”这两个原本与本节课不相干的知识点的学习,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被激活了,思维活动的力度比起我原先设计的用“长方形”与“长方体”来比较更为激烈与刺激。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当孩子的学习思路与教师原先的教学设计不符时,老师不应牵着孩子的鼻子走,而是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在辩论中形成表象,建构模型。写在备课笔记上的教案是死的,只有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案才是活的。为孩子的数学学习服务,时时在教学过程中,想起孩子在求知过程中的需要,想到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给儿童的精神以积极的鼓励,这当是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职责。 二、遭遇到孩子不同意教师观点的尴尬。 当孩子们在把玩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模型时,我们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已进入关于“棱”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孩子们通过把玩,发现两个面相交,就会有一条边。于是,我告诉孩子们,这叫“棱”。 没想到,王晶晶说:“老师,您说错了,应读着ling” 我知道是孩子按以前学过的“陵”来读了。但孩子敢于否定教师的观点,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我应为此感到自豪。 这又是一个我在备课中根本就没有考虑的问题。 “这个字到底该读什么音呢,老师我也拿不定主意了。怎办,” “查字典。”一个学生建议道。其实我正等着这句话,便应声说道:“那就请你们拿出字典来,看一看。” 孩子们拿出字典,一看是多音字,再细看内容,终于明白“棱”的读音与意思。 我于是借机让孩子们看了字典上的解释:“物体上不同方向的两个平面接连的部分”并结合长方体模型,对这个解释有了新的理解。 “字典真是个好老师,当然,你们也应谢谢王晶晶同学,是她的疑问,才让我们打开了字典。” 说这话,只是想给孩子一个鼓励,鼓励她对教师否定的一种勇敢,一种自信,尽管她的否定是错的,但价值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反思:课堂教学活动,本是师生共同交流进步的双边活动,教师不应有什么话语霸权,应力求使学生敢于挑战教师与教材的权威,力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批判、反思型思维习惯,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在讨论中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勇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这比传授所谓的知识点更重要。因为,这才是真正的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三、遭遇到孩子们的异想天开 当孩子们认识了“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叫长方体的长、宽、高”后,我便让孩子们量一量自己制作的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 为加强信息刺激的力度,又让孩子们分组量一量身边的一些长方体的“长、宽、高”。 于是,孩子们量文具盒、量橡皮、量课本,在量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知识的内化,体验了知识的建构。 没想到,在组际交流时,竟然出现了异想天开的情况。 “我们组打算量教室的长宽高”。赵昌
森代表小组在发言。 听了孩子的话,我心中不由笑了起来。我没带卷尺,看你们怎样量。 “那就请你量出我们教室这个长方体的长吧。” 赵晶森他似有准备的离开座位,迈开步子沿着教室的墙过走了起来。他居然用起了步测。 接着,小组的另一个孩子也走出来,沿着黑板这面墙边走,也量出了步数。 这时,课堂里的气氛已热闹起来了。“还要量教室的高,看他们怎样量。”“对,看他们怎样爬上去。” “是啊,看他们怎样量“。我也真想看看他们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他们还没有飞檐走壁这样的本领。 真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朱超凡同学走了上来。他拿起教室墙角的长鸡毛掸,举起来顶到屋顶,又在鸡毛掸的下面做了记号说:“我们只要量出鸡毛掸的长度,再量出到鸡毛掸的下端到地面的距离,就量出了教室的高。” 孩子的话音刚完,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反思:孩子就是孩子,但不能拿孩子当小孩子。想起陶行知那首“小孩不小”歌,我心中不由真的感叹道:“你若小看小孩子,就比小孩还要小” 在制定教案时,我们只能从一些常规的思路去思考,去设计,但与现实的教学情境还有很大的距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的思考。因为他们的思考中,有许多成年人所无法想像出的东西,是课前所设计的教案无法准备的。但,我们应遵循的教学原则是:首先应最为充分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给孩子以展现自我的机会,学会欣赏孩子。不断地根据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动态生成出符合学习实际的新的教案。也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地学会理解与尊重孩子。也只有这样的充满人文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孩子们才会绽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创造热情与生命智慧,我们一定会为此而感到惊叹的。
(九)金点子:数学积累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秦波 实施背景:在数学教学中,书本上的知识具有抽象性和系统性,而一般人对书本以外的世界究竟了解多少呢,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读到的数学家的故事,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等等。把这些统统积累起来,这就是数学积累。一年来,我尝试让学生做一下数学积累,有了一些体会。 积累内容:主要以日记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小常识、数学日记、数学趣题、教育家的名人名言,等等。 具体做法:这里以数学日记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首先,是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记录。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写在日记上,读给老师、同学听,可以让大家分享发现、探索的喜悦。 其次,一些费时或课内无法完成的数学活动可让学生课外完成,把自己的活动过程结果写在日记上。比如说,我在教学“利息”一课前,我让学生到银行或网上查一些相关的资料,上课时把自己获得的知识在班上跟同学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适当点拨,这样这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再如,我教完“百分数的知识”后,课本中给出了许多带有百分数的数据,这些数据大家不要只读读就算了,应该从这些数据中真正体会到些什么,我觉得这才是探究的真谛所在。最后学生把自己的体会以日记的形式体现出来。 积累体会:通过写这样的数学日记,不但可提高学生的观察、收集整理的能力,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总之,让学生适时的做一些数学积累,不但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十)金点子:数学课中的创意画 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 秦波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9册 创设背景: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因为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学生对圆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只是围绕圆心、半径、直径,做以讲解,最后教学生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内容简单,学生容易理解,所以我认为教学不仅仅要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对圆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图形组合的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索数学世界的好奇心。 精彩片段:让学生用学过的图形画一副创意画,要求这幅画要有新意,必须用圆来组成,这下可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拿起圆规,左画右画,不一会儿,就画出了特别有趣的图画。如:大眼瞪小眼、蛋壳里的小鸡、小猴子、不倒翁,美丽的天使,,,,。正在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画了好多大小不同的圆,看他那吃力的样子,我心理暗暗好笑,走过去看了看问:“你
画的是什么意思呀,”他说是“升天泡泡”。望着他那天真的小脸,我赞许的笑了。 课后评价:很简单的一节课,很巧妙的一个环节。我只想让学生在练习画圆(掌握画圆的技巧)培养他动手能力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有创意。却体现出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要正视这种差异,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发展自己的空间,要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参与学习的机会,要为他们创造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成就感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才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实录 江苏邳州八义集中心小学翟运(十一)给学生探究的时空
胜 1、创设情境:明明制作展板需要把4/5米的装饰条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你愿意帮助他吗, 生:用4/5?2 2、请大家先猜一猜结果是多少, 生:是2/5米(异口同声) 3、我们的猜想对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看如何去验证,为了帮助思考,可以画一画线段图。 学生独立探索验证的方法。 4、请大家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小组交流,最后推选一位中心发言人来向大家汇报。 学生四人为一个小组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 5、请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到实物投影仪前发表意见。 生1:我们小组有两种验证方法。一是想一想几乘2等于4/5,2/5乘2等于4/5,所以4/5?2,2/5(米)(方法1)4/5米是4个1/5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两个1/5米,所以是2/5米。(边说边展示了所画的线段图。)(方法2) 生2:我们小组还有一种验证方法。把4/5米平均分成两份,其实就是求4/5米的二分之一是多少,用4/5?2,4/5×1/2,2/5(米)(方法3) 生3:我们小组还有一种方法,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小数来计算,4/5,0.8,0.8?2,0.4,2/5(米)(方法4) 6、同学们自己发现了这么多的验证方法,真了不起~请大家写几个分数除以整数的算式,选择探索出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下,然后再小组交流一下,你们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小组交流后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 生1:
3,4不能被3整除,用这种方法就不行我们小组发现方法2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4/9?
了。 生2:我们小组还发现方法4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1/3?2, 1/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就无法用这种方法计算了。 生3:我们小组发现方法2没有局限性,例如刚才生1举的例子:4/9?3,可以这样来计算: 生4:如果每道题都这样做,那就太麻烦了,我们小组发现方法3最好,刚才生1与生2所举的例子都可以轻松解决,我们自己也列举了各种分数除以整数的情况,发现都可以解决,而且比较方便。(多数学生赞同) 7、大家同意生4的意见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计算吗, 生得出: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8、请大家反思一下,我们是怎样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 生反思互说后,总结出探索的方法。 教后反思:在这课中,4/5?2,2/5(米),几平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感觉到这个结果,究竟这个猜想对不对,让学生独立思考去验证,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之上,学生合作交流,使得学生在交流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是一种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在中心发言人汇报时,学生集思广益,探索出了4种的验证方法,并通过自己举例试用这些方法,找出了最具有普遍性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及时反思得到探究的方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转化思想得以渗透,创新意识得以培养,获得了较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十二)V=a*a*a=成功 ...... 张培新 当学生探索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计算方法V=Sh时,我想请庞卫来读一读。但从庞卫的表情和眼神中看得出他没有信心读好,这时我对学生说:“你们知道V除了可以表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学生们似乎更莫名其妙了,看着我,等待着。我对他们说:“V除了表示物体的体积外,还可以表示成功。只要你把体积公式读出来了,就是成功,耶~”边说我还伸出中指和食指做了一个运动员成功后常用的动作,学生都被我逗乐了,笑了。我顺水推舟,说:“庞卫,你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成功的~”庞卫涨红着脸,轻声读到:“V=Sh。”“好,你成功了,高兴吗,”庞卫使劲点点头,脸更红了。“胡泽青,你也来试一试成功的滋味,好吗,”我对后面一声不吭的胡泽青发出成功的邀请。平时不大爱发言的胡泽青勇敢、自信地站起来,读到:“V=Sh,耶~”特酷的造型,
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十三)得失“方程”间 -----无心之中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简易方程》教学时,我注意创设一个开放的数学课堂,其中有得也有失,感触颇多。 一、“分类游戏”好引入 在
一般遵循教材, 通过引用天平让学生理解“平衡” 与“等式”, 然以往教学《简易方程》时,
后让学生理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这次,我在处理教材时,删繁就简,让学生做“分类游戏”: ? 按自己的标准把下列各式分类: 8+9 20+5=25 17-11=6 6+3,11 学生在分类中感知“等式”的意义。 ? 进一步分类探讨: 6?3=2 4×5=20 5,4 x+4=9 激疑“x+4=9” 归于哪类,能说明理由吗,那么, 2a=18;x=2呢,让学生在分类探索中理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在“分类”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已的理解进行分类,在学生“不同标准”的分类中,分析感知“方程的意义”,同时,分类思想也渗透于教学中。 二、 “联想类比”助理解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我设计了一道“听词趣味 联想”:看到“方程”想到什么, 这时学生发言很踊跃,对方程的理解也较深刻。想不到的是:在让学生自己写一个方程中,有一位学生写了“4+5=x”,我马上把这个算式板写在黑板上, 让同学们辨析, 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4+5=x不是方程, 因为x在等号的右边”。 当时,我作了一个简单类比,“我站在这里是老师”,紧接着从讲台的左边走到右边问“那么,我站在这里还是不是老师,”学生马上笑了,齐答“4+5=x是方程”。通过联想、类比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方程的意义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且无论未知数在等号的左边还是右边。或许这种“类比”不是贴切的,却也帮助学生理解了方程中“末知数x” 的位置不是问题。 三、 “符号生成”破难点 《简易方程》中的一个难点是区别“解方程”与“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对于这两个概念并没有作解释和说明,而是: x , 8 = 16 x = 16 + 8 ? x = 24 ( 在这里你是怎样理解“(” 和“ ? ”,学生明白: “(” 表示方程的解, 是一个数值; “ ? ” 表示求解的过程, 是解方程。 现代数学教学重心发生变化--注重“数字化”生成。教师不能把所有精力花在传授专业知识上,而要在研究学习上下功夫,教会学生会学。正由于课程观念的影响,我运用“符号生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 “超市疏忽”留遗憾 在“简易方程” 教学的训练中, 我设计了“数学超市” 活动: 自选数据, 自己组列方程。 6 x 48 2x 根据“超市规则”, 学生组列出很多的方程, 在展示学生作业时, 发现一个学生列出了: 6x+2x=48。当时我是这样评价的:“6x怎么来的,原来是家里带来的,也可以~” 虽然在评价中没有把“6x+2x=48”全部否定,但也至少否定了其“合法性”,自以为教学机智好,借“超市”之名评断“6x是家里带来的”。殊不知,该生则是把“6”与“x”相乘组合成“套装”得来的, 这恰是学生的创造所在。 如果我当时能冷静下来仔细考虑一下,至少不急于下结论,留点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谈想法,那该多好啊~ 真是遗憾~由于老师不经意的武断或自作聪明,扑灭了学生的创造火花,我想平时也有,只不过这次教训更深刻些罢了。 “教育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有把握“一切从学生出发”的主旨,以创新为灵魂,以开放为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十四)联系?建构?运用 (简便计算) 陈惠芳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P36-38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准备进行一次数学比赛,现在分进行比赛。(老师每组出示10个题。) A组题: B组题: 0.4×0.25 2.6 ?2 ?0.5 0.34?0.2 5.8,3.9 1.3×2×0.5 4.8 ? 6 640?32 0.23×4 10?0.5 6.3― 2.7 ―2.3 0.89?0.2 2.7×30 0.43×100 4.5 , 15.5 4.2?3.5 1.5 × 0.8 0.2×0.9,0.8×0.9 22.5―9.9 5.2 ,13.5―6.6 8.7?0.29 你觉得刚才的比赛公平吗,为什幺,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简便计算的单元学习。 评析: 教师在上课开始就组织了一次口算比
赛,把竞争带进课堂,同时在游戏中又孕伏了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成功内驱力,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带着积极向上的心态进入到学习的情景中去。这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的。 二、创设情景,整理复习 1、今天的数学课,陈老师邀请了一位嘉宾,它是一只聪明的小猴子,它说如果谁在这节课上表现好的话,下课的时候就能获得最佳表现奖,交流合作奖等奖项,大家有信心吗,(教师将评奖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接着小猴子首先带领大家来到了一家数学超市。 你能很快地帮
品种 单价 数量 总价 菜心包子 0.25 4只 小馄饨 它算出来吗,运用了哪些数学知识,
2.50 4碗 鱼香肉丝面 4.50 2碗 麻团 0.45 2只 3、信息大观园。 仔细看下面这些题目,请你按照一定的分类分法,将它们分类(四人小组学习),然后,每一类选一个题目做一下。 0.125×7.48×80 3.14×102 19.8+86.43+20.2 9.6?30 57.5,16.1,3.9 6.72?2.5?0.4 2.45×0.34,0.45×0.34 4.17×0.62+0.38×2.17 7.8?(7.8×2) 2.2?0.25 1.1?0.125 4.76,1.25+4.24,6.75 8.1?54 (4.27+7.7)?7 从刚才的分类中,你知道了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依据是什幺,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教师板书。并指名板演,让10个小老师讲一下解题时要注意些什么,(主要看题目中数学和符号的特点。) 评析: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探索的机会。老师在复习单元知识时,就从学生熟悉的小饭店里的数学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建构数学知识。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在分类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提问: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依据是什幺,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解题时要注意些什么,这样,学生就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对已经学过的一些运算定律,灵活地加以运用。在分类中,由于有多种方法,教师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求异创新。 提高了学生
4小猴子看到五(1)班的同学上课很认真,想奖励一下,它要跟大家做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个游戏。(男女生对抗赛),老师贴出“哭脸和笑脸”的卡片,现在先请男生帮女生选题:“哭脸” 女生请看: 2.7×9.9 19.8?3.3 (2.5×12.5)×32 =2.7×10,0.1 =19.8?3+19.8?0.3 =(2.5×4)+12.5×8 =27,0.1 =6.6+66 =10+100 =26.9 =72.6 =110 2.5×24 =(2.5×4)×(2.5×6) =10×15 =150 教师小结:刚才四位同学做题时很粗心,我们可一定要仔细审题。计算时不能太粗心了。 5、 笑脸请接题: ?3.4×10.1=3.4×10+3.4×0.1=34.34 这样简算的依据是乘法( )律 ?0.93×0.2×5 不计算可以知道它的积是( )位小数 ?4.5?0.25=4.5?(0.25×4) 对不对?理由 ?(27.9,18)?9=27.9?9+18?9=3.1+2=5.1 对吗?理由 老师给男生和女生打分,评出优胜奖。 6、最后,小猴子带领大家来到了一个“智力险井”。哪个能够简便计算,请说出理由。 ?3.8+4.5+6.2 ?93?0.31?3 ?7.8,3.4+2.6 ?4.5×69—45×5.9 ?1.23×98+2.46 7、刚才大家做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自己:你能用几种方法做, 1.25×8.8 1.1?0.25 评析: 有位数学特级教师曾经说过:“如果40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一样地淌、淌、淌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上课也没有了精神。” 所以,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注意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巧妙地运用男女生的对抗赛、小猴子的智力陷阱、给自己挑战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满足他们渴望成功的美好愿望。在学生完成这些习题的时候,可以看到他们是非常乐意的接受,非常热烈地参与讨论,确实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课堂总结,颁发证书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中的简便计算,那么,谈谈你的收获,好吗,我们一起来评价一下自己,你认为哪些同学能获得自信奖、作业书写规范奖、交流合作奖、思维活跃奖、表现大方奖。老师颁发证书,布置作业(略)。 评析:课堂的结尾,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让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学习的收获,最后再有老师给予评价,老师亲自给学生颁发证书,充分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并且,通过这种激励的手段,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以学好的,练习是生动有趣的,学习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后反思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我
觉得有两点启发: 1、数学教学,不管是新授内容的学习也好,还是这种整理和复习课,教师一定要依据新的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流程。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事和物,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讨论、实践等数学活动过程,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2、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被点燃的火把。”本课中。在建构知识网络时,老师把学习的自主权-----学习交流、探究新知的机会交给了孩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联系了生活实际,在数学学习中真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十五)金点子:让孩子们的学习走进生活 小娟 在教学《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数学》第三册的第54页时,我从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入手,结合孩子们的生活经历,把整节课的几个问题以“游园”为主线依次展开,学生们很快提出并解决了“买门票”、“买气球”等几个问题,但在解决“看电影”的问题上孩子们发生了争议。记得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 师:下一站你们想去哪儿, 生(绝大多数学生):去看电影~ 师:好~那我们现在就到电影院去看一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每排有8个座位,有4排,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很快被学生解决了。) 生:电影院里有4排座位,每排能做8个人,我们班共有64人能坐下吗,(生答座不下) 生:我再给他补充,还差多少个座位,(生答:8 4=32个 64-32=32个,还差32个座位。) 生:我不同意,已经有两个小动物座到了第一排,我们不能把他们撵走,所以还差34个座位。 生:对。我认为还应该算上王老师和刘老师,所以还差36个座位。(学生们纷纷表示赞同。) 师:现在座位不够座,怎么办呢,(学生们面露难色。) 生:我有个主意,我们正好有两位老师,可以把男生和女生分开,组成两队,一名老师带一队分着去看电影。可以男生先看,女生后看;也可以女生先看,男生后看。(有学生举手想反驳。) 生:我不同意。如果分成两组看电影,先看的那组不用说了,后看电影的那组同学能干些什么呢, 生:想玩点儿什么都行~(又有学生站起来反驳。) 生:如果每个同学想玩的东西都不一样,一位老师能照看过来吗,实在是不安全~ 生:我认为我们是一个集体,做什么事都应该一起行动,不应该分成两组去看电影。(有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生:对,我们是一个集体应该统一活动。 生:但是现在座位不够,我们座不下呀, 生:那,就别看了。(孩子们有些失望。) 师:同学们,别失望,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 生: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两个同学座一个座位。 生:对,可以让一个大个同学和一个小个同学座一个座位。(孩子们纷纷表示赞同。) 生:老师,我认为两个同学座一个座位太挤了,我们可不可以自己带一些小凳子去看电影, 生:我认为这样不太好,因为我们去公园玩本来是很有意思的,但如果我们再带一个小凳子就显得不太方便,再说电影院也不一定允许带小凳子呀, 生:对~我们既然是一个集体,就应当互相谦让,互相照顾,挤一挤也没什么,谁让我们是一家人呢, ,,,, 看着孩子们争得面红耳赤,我的心为之一震,多么善良、可爱的一群孩子呀!讨论结束时,我由衷地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个个都很善良、可爱,你们懂得善待别人,知道团结互助,你们人人都有一颗爱心。老师相信,有了你们的存在,我们这个集体回更加优秀,我们这个家会更加温暖,我们眼前的世界会更加可爱~”孩子们有似懂非懂的眼神看着我,但是在这以后,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增多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善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高涨了,数学课上孩子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了,教室里家的气息 也更加浓烈了,,,,相信,这便是教育的力量。 由此可见,教学中除了知识、能力以外还应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里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义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新奇有趣、密
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儿童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能够让学生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策略解决问题,让孩子们走出数学的苦旅,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感受人生的真谛。
(十六)网络环境下《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张家港市东莱中心小学  黄利锋 一、网络环境 硬件:28台银河电脑组成的网络教室。 软件:教师机和学生机的操作系统都是
1、WIN98,教学软件是极域电子教室管理系统,办公软件WORD、几何画板。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平面图形集中整理复习,让学生掌握各种平面图形和性质,以及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掌握各种图形的直观形象,形成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比较、分类、抽象、概括能力,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教学目标 ?加深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形成清晰的表象。 ?通过用几何画板来绘制和研究平面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头脑中树立“计算机是学习的好帮手”的意识。 ?结合计算机和网络,使学生在旧知的复习中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再现、整理、巩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特征,沟通它们的内在联系,完善认识结构。 教学难点:沟通联系,构建知识系统。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常见的平面图形已经比较熟悉,对于它们的特征与性质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但不少学生还只是停留在记背几何概念,通过学习使用几何画板软件,让学生学会动手做几何实验。 三、教学策略 1、运用比较方法,构建知识系统 几何初步知识部分,知识点多、概念多。复习时,对各种图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有益于学生区别知识之间的异同,沟通知识的联系,形成系统,更好地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加强操作训练,发展空间观念 复习中加强操作训练,要求学生在电脑中把以前学过的图形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不仅能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发挥主导作用,体现主体地位 复习时,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帮助学生对学过的图形进行系统的整理,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及时地利用网络教室管理软件把学生好的作品“屏幕广播”,鼓励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四、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 ?对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加强培训 要求学生要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建立属于自己的文件夹,会通过网上邻居复制文件。会熟练操作IE,进行简单的网上浏览,会利用BBS与别人交流,能在BBS上发新贴子和回复别人的帖子。 ?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培训 几何画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软件,虽然与画图相类似,但为了提高课上的操作实效,让学生基本使用几何画板还是很有必要的。 2、复习整理 由于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因此没有必要把每个知识点都去复习,只要把学生还不懂的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所以,在课前给学生发了一张表格,表格如下: 图形 特征(或性质) 你还想知道什么, 直线、射线和线段 角 垂直和平行 三角形 四边形 圆 让学生通过看书或在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资料栏目里去找问题的答案。 学生在填表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习和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填完后,进行交流,可以相互补充。 3、进行数学实验 ?讲清做操作题的注意事项 ?请你做好一题把它保存为一个文件,文件名为“1”或“第1题”,保存在我的文档里。 ?全部做完后(不会做的,可以先放一放),复制到教师机上的“作业”文件夹下的相应“几号机”子文件夹中。 ?你也可以用“画图”软件,和“几何画板”进行对比,哪个软件更适合你,哪个软件更适合平面几何的学习, ?学生开始做题 学生开始做题前,教师就几何画板的使用和学生提一下,当学生在做时,教师要巡回指导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还要充分利用电子教室管理软件的功能,为学生做好示范。 ?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呢,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和平行线, ?请你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度数,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你能画出三角形吗,请你作出这个三角形的高。 ?移动四边形任意一个顶点,观察四边形的变化。 4、进行反馈,评价学生的作品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先让学
生发表意见,教师不要过早地下结论,关键不是看学生的作品的结果如何,而要注重学生做的过程。 5、鼓励学生到网上讨论 可能在课上来不及,但学生掌握了几何画板的操作方法后,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应该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把我们的课堂跨越时间和空间。 五、教后感 《几何画板》是一个适用于几何(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射影几何等)教学的软件平台。它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几何图形内在关系的环境。它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变换、构造、测算、计算、动画、跟踪轨迹等,它能显示或构造出其它较为复杂的图形。它的特色首先能把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形象化,但是它最大的特色是“动态性”,即:可以用鼠标拖动图形上的任一元素(点、线、圆),而事先给定的所有几何关系(即图形的基本性质)都保持不变,这样更有利于在图形的变化中把握不变,深入几何的精髓,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难点。 学习数学需要数学逻辑经验的支撑,而数学经验是从操作活动中获得。离开人的活动是没有数学、也学不懂数学的。在老师的引导下,《几何画板》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实际“操作”几何图形的环境。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并验证,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几何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证明。因此,《几何画板》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进行几何“实验”的环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几何画板》不仅应成为教师教学的工具,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有力的认知工具。
我家里有些老师奉献的金点子,转几个与大家分享。 1、小才的金点子—— 国标教材数学第一册第17页有这样一道题:一张桌子上有两叠本子,左边一叠有20本,问右边一叠大约有多少本。(注:右边的大约是左边的2倍,这一点要靠学生自己观察获得。) 当时我认为这个问题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几何画板中文手机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