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表达对女表达女子对男子的爱意的词和欣赏的文言文。文中可以引用典故。但不能过于夸张。

2016语文复习-古诗文+作文作文_初中初一32800字_百度攻略作文范文专区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
1. 作者作品介绍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
总集。收集了
约500年间的诗歌,共
篇, 也称“
”。原称“诗” ,汉代始称
《诗经》,儒家经典之一,编定者相传是——孔子。《诗经》六义:
。汉武帝将
称为五经。
2)《关雎》选自
,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①窈窕淑女
②求之不得
③辗转反侧
①关关雎鸠
②左右流之
③琴瑟友之
④钟鼓乐之
3. 划分朗读节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开篇起兴,写鸠鸟和鸣,象征男女欢爱,又给诗歌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欢乐氛围。“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统摄全文,写出河边偶遇,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描写求之不得彻夜不寐的状态,抒发强烈的相思之苦。
3)“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体现了健康明朗的情调。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第一章:河边邂逅,一见钟情。第二章:写男子追求时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第三章:写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
2)全文内容情感:写的是一男子对一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这首诗抒发的情感健康明朗,生动质朴,率直而细腻,淳朴而自然。
2)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
3)“兴”的手法
4)运用重章叠句形式,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7. 练习
1) 《关雎》选自______________,是《诗经》的第一篇。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称“六义”。
3).主旨概括《关雎》是一首爱情恋歌,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过程,写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4) .名句默写
①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②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雎》中常用来说明美丽的姑娘是青年男子的追求对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关雎》中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达到目的心情苦闷,辗转难眠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重点词句赏析
《关雎》运用了重章叠唱的表达方式,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连接
⑴《关雎》抒发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试分析一下,本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2
1. 作者作品介绍:
《蒹葭》选自
,是一首爱情诗。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①在水一方
②溯洄从之
③宛在水中央
④道阻且跻
3. 划分朗读节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篇起兴。描写了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2)后六句——抒情。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虽追求未果,但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第一章就写到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
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2)全篇:主人公反复寻求“伊人”,而“伊人”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上下求索而不得,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在艺术手法上,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7. 练习
1) .作家作品
《蒹葭》选自________________。
2) .主旨概括 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诗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述,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3) .名句默写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溯洄从之,____________。 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
(2)成语“秋水伊人”是化用《蒹葭》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蒹葭》中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节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内容理解
(1)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 .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 .“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 .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8. 中考连接
(2010·四川眉山)阅读下面一诗,回答其后问题。
蒹葭(节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1分)
(2012四川安顺)
阅读《蒹葭》古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6 分)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2 分)
⑶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2 分)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3
1. 作者作品介绍
,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代诗人。他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们广泛传诵的。他常取名《无题》,或以诗中两字为题做为此类诗的题目,后人就把无题诗作为爱情诗的别称。本诗就是一首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选自《
》。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 划分朗读节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借景抒发抒情主
人公的心境。“难”之一字,是为全篇的诗眼。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渲染了凄凉氛围,又烘托了人物的悲苦心情,物我交融。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颔联运用比喻和双关,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它还寓含着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分别描述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是殷切的期盼,是美好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全诗以女性的口吻出之,构思新颖巧妙,想象细致入微,比喻精制得当,语言生动精辟,,意境优美动人,情思深沉绵邈。尤以前四句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7. 练习 1). 作家作品
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时期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_____________合称“__________”,与__________合称“温李”。
2).主旨概括
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名句默写
(1)《无题》中感叹时光易逝、相会无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3)用典故表达作者的希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题》中常用来表现为某项工作或事业奋斗、奉献自己一生的
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
1) 、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
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2) 、诗人起笔不落俗套,从相见之难落笔来衬托
。 3) 、诗人借窗外百花凋零的景象抒发
4) 、诗中有一句诗用的是比喻手法,而且其中一字用了谐音,以表达情感的执著深切。这句诗是:
。这个字是
,使这句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5) 、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请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 、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4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1. 作者作品介绍
》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在中秋月圆之夜, 客居他乡, 思念弟弟, 举杯畅饮,写下了这篇文章。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千里共婵娟。
3. 划分朗读节奏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月光的移动和月下的不眠之人。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
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也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作者由伤感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是说,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是放达宽慰之语。是对千载离人的美好祝愿。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呈现出旷达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 7. 练习
1).作家作品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家。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非常高,是__________词派的代表,与__________并称“苏辛”,其散文成就也很高,是______________之一。
2).主旨概括
这首词是咏中秋的著名作品之一,全词____________的情怀和_________
______,在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和美妙的意境中,自然呈现出来。 3).名句默写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
(2)《水调歌头》中饱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 4). 重点词句赏析
“起舞弄清影”的“弄”字用得极妙,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2011年河北省中考
1).请就词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 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
" 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5
《夜雨寄北》
1. 作者作品介绍
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友人或妻子一首抒情七言绝句。选自《
》。作者字
”成了离情
的代用语。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悲怆沉痛笼罩全篇。
2)涨秋池。——即景点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巴山秋夜大雨倾盆的景象,渲染了寂寥氛围,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及对亲友的思念。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时。——设想别后重逢。 “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巴山夜雨”成了离情的代用语。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描写了巴山夜雨,表现游子的孤寂和思念之情,抒发盼归团聚共话的美好心愿。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写法情景交融,形象细腻,含蓄深刻。 7.练习
1)作家作品
《夜雨寄北》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诗人________。
2)主旨概括
诗人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默写
(1)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
(2)《夜雨寄北》中设想未来相逢情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山夜雨”是离情的代用词,它来源于李商隐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点词句赏析
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5)内容理解
这首诗很好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请结合内容说明。
8. 中考链接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3)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5)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 作者作品介绍
时期诗人,有“
”之称。本诗选自《
》。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写景叙事,渲染氛围。“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明月拟人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
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表达作者对友人深深的同情、关怀。(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本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世人对朋友深深的同情、关怀、思念。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融情与景,借景抒情。 7. 练习
1).作家作品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是______代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号称“__________”。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王昌龄是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诗 人,特别擅长七绝,有“__________”之称。 2).主旨概括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2)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4).重点词句赏析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5).内容理解
“杨花”“子规”在诗中象征什么?诗人为什么要写“杨花落”和“子规啼”?
8. 中考链接
阅读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完成后面的题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题中“左迁”意思为
, 由此可以揣摩出诗歌中所表达出的对友人
(2)“杨花落尽子规啼”,诗人撷取
加以描写,点明了作诗的时间, 又抒发了悲伤之情。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7
《天净沙 秋思》
1. 作者作品介绍
家。选自《
》,“天净沙”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全是写景,采用白描手法描绘了深秋晚景图: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渲染了悲凉氛围,烘托了人物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寓情于景。
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太阳以朝西方落下,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这句话是曲的文眼,写出浓重的乡愁。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浓重的乡愁。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写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凡景语,皆情语。”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7. 练习 1).作家作品
这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_代作家_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___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_____。 2) .主旨概括
作者____________(表现手法) ,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名句默写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些远走台湾的老人们,常常对着大海叹息落泪,时不时地吟出《天净沙 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表达思乡之情。 4). 重点词句赏析
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 中考链接(2015·江苏徐州市)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 “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 “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8
《次北固山下》
1. 作者作品介绍
代诗人。本诗选自《
》。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潮平两岸阔
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
3. 划分朗读节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开头两句点题,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的是船上所见景色: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页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阔”写出了春潮把江岸变得渺远无际,造成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悬”字是高高直直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儿高悬,这两个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使用拟人和对偶的修辞,形象生动,句式工整。同时暗含哲理:显示出生生不已,旧去新来的趋势。(大意: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哇露春意。)
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写思乡之情。诗人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托雁儿飞过洛阳时替他一下家人。这两句紧承三联,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描写旅途所见之景,抒写思乡之情。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写景逼真,叙事确切,和谐优美。 7. 练习
1). 作家作品
本诗作者是________(朝代) 的诗人________。
2). 主旨概括
本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名句默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涵新事物孕于旧事物之中,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表现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重点词句赏析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5). 内容理解
(1)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2) 〈2015·石家庄联考〉请用自己的话描绘颔联表现的情景。
8. 中考链接(2015·河南省)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题。(共4分)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9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 作者作品介绍
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有《昌黎先生文集》。此题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出自《
》。“张十八员外”是指
,唐代诗人。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天街小雨润如酥,——点出初春小雨," 润如酥" ,运用比喻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与杜甫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有异曲同工之妙。)
2)草色遥看近却无。——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3)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盛夏景色,别出新意。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本诗描写早春之景,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写景观察入微,用语精妙;抒情别出新意。 7. 练习 1).作家作品
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代________家。 “______________”之首。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 2). 主旨概括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____________(体裁) 。本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2)本诗中与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_。 (3)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中,直抒对早春赞美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中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 4).重点词句赏析
(1)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开头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早春景色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绝妙的早春图,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0
《钱塘湖春行》
1. 作者作品介绍
代大诗人。著有《
》。钱塘湖即
。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这就勾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这样的景象生动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动态场景,生动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初生浅草,花苞待放的勃勃生机,预示将会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流连忘返、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细节描写。如“水面初平”(见注释) ;“争暖树”,“暖树”者,向阳之树也,春寒未退,故莺争集其上;“啄春泥”,燕初来也;“没马蹄”,草初生也──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 7. 练习 1).作家作品
本诗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 大诗人。
2).主旨概括
诗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名句默写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到了,天气变暖,看到刚发芽的树上几只鸟儿在鸣叫,我不禁想起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
”终。以“
” 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
4). 重点词句赏析
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容理解
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考链接(2015·山东泰安市)阅读《钱塘江春行》完成试题
1). 对颔联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具有画面感。构图的背景是“暖树”和“春泥”,主体是“早莺”和“新燕”。
B. 具有动态感。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C. 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几处”?“谁家”?妙在说不清,让读者放飞想象。
D. 给人丰富的生活知识。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了解了“早莺”和“新燕”的生活习性。
2). 对为尾联中“最爱”一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
B. 画龙点睛,突出了诗人喜爱钱塘湖的原因。 C. 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刻意渲染,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依恋之情。 3). 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兴趣不在于集中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的春意。
B.“渐欲”“才能”两个词语,动态地表达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C.这首诗观察点不在某一处,而是边行走,边观察,多角度描写钱塘湖春景。
D.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天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
4). 与本诗感情基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B.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1
1. 作者作品介绍
时期诗人,一名
。本诗出自《
》。《饮酒》是作者弃官归隐后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借“饮酒”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欲辨已忘言。
3. 划分朗读节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设问自答揭开了谜底:“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心远” 是全诗的诗眼。(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体客体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
3)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美丽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闲自得的情趣,情景交融,达到物我合一的无我之境。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改成“望”破坏了“悠然”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写南山美妙的晚景。以山间夕阳,飞鸟归林进一步渲染隐居之所的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飞鸟暮归喻辞官归隐。)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此中”此地此时的情景,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 “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即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诗歌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述、描写,表现了“心远地自偏”、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和诗人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心情和自己丰富的精神生活。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情、景、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2)语言典雅、风格朴实,平淡自然而诗味隽永、富有意境。 7. 练习 1).作家作品
(1)《饮酒(其五) 》作者____________,名________,号____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 著名的____________。
(2)《饮酒》是一组____________古诗,共________首,写于作者________以后,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________________”的题目,写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主旨概括
这首诗是《饮酒》组诗中格调最为闲雅有致的一首,传达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名句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3)诗中表现诗人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重点词句赏析
(1)品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内容理解
(1)“人境”是什么意思?诗人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什么没有车马喧闹的声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2012年湖北省随州市)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1分)
2). “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3). 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3分)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 作者作品介绍
朝初年的诗人,与
”。本诗选自《
》。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风烟望五津
3. 划分朗读节奏
城阕/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 2)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同是宦游之人,同有惜别之意。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这两句以理性的议论展现了友情和别情的新意境: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的阻隔,气势豪迈。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阔大的胸怀
4)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表达作者宽阔豁达的胸襟。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为友送别,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改以往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意境开阔。
2)全诗结构严谨,起承转合章法井然,用朴素的语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7. 练习
1). 作家作品这首诗的作者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初年诗人,与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并称“____________”。
2).主旨概括
这首诗充分流露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和
。 3).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2)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3)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要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往往会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点词句赏析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5).内容理解
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的理解。
8. 中考链接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对《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
B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 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 、这首诗, 通过送别友人, 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3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 作者作品介绍
诗派”的著名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本诗出自《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突出了边塞的气候特征:北风扫荡,草木摧折,八月飞雪。一个“即”字,表明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异。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古名句。比喻新奇,格调豪迈!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忽如”写出惊喜。)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由户外写到室内。雪花飘落轻柔而浪漫,但寒冷也悄悄地跟进,在考验人们的毅力和耐心。
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使用互文,从军旅生活方面写天气的寒冷。在大自然的威力面前,人类显得这样的无助和无奈。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运用夸张,勾勒了边塞壮阔之景,气势磅礴。同时
是过渡句,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
6)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紧扣诗题,连举三种西域特色的乐器,以借代的方式,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极言天之寒。红白相映,色彩鲜明。
8)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担忧。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留白手法,写与朋友的告别,描写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传达出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和不舍之情。这个“开放式”的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0)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结尾四句,形成顶针,内容接续,如行云流水,画出一幅空旷寂寥的雪中送别图景。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全诗按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咏雪”和“送别”。
2)咏雪——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送别——展现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以写气候景物开篇,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2)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点到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7.练习
1).作家作品
本诗作者为________代著名的边塞诗人__________,其诗雄健奔放, 想象奇特,色彩瑰丽。 2). 主旨概括
这首诗歌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描写塞外八月飞雪时,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的角度看,色彩鲜艳,红白相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重点词句赏析
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5) .内容理解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析。
6). (1)题目中的“
”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2)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春天来了!梨花、杏花、桃花全部盛开了,真是‘忽如一夜春风
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位同学引用岑参诗句是否恰当?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3)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
A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8. 中考链接【2015·贵州遵义】
1. 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4
《使至塞上》
1. 作者作品介绍
诗人。和孟浩然并称“王孟”,著有《王右丞集》。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本诗选自《
》。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首联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2)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描写蓬草飘飞,大雁北归的景象,更以“蓬草、归雁”自比,表达了被排挤出朝廷的抑郁愤慨之情。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景象:广阔的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黄河静静的流淌,一轮圆日挂于天际。 炼字:一个“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一个“圆”字,写出了落日的温暖苍茫。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孤寂情绪。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是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
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夕阳,河水白光,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尾联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空间。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这首诗所写王维奉命出使西北边塞,慰问将士的情景,抒发了被排挤的惆怅、抑郁、愤懑之情。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诗中有画。 7. 练习 1).作家作品
本诗从体裁看是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 代著名诗人。 2).主旨概括
本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默写
(1)萧关逢候骑,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一诗中即景设喻,曲折地表达出作者因受到排挤而内心十分抑郁、激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重点词句赏析
(1)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2)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
5). 内容理解
“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主要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颈联所表现的画面。
8. 中考链接【2013年·云南省曲靖市】
1).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首尾叙事,中间写景,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激动、自豪的情感。
C .这首诗中最值得称颂的是颈联,它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奇特、别致的塞外风光,动静结合,意境雄浑。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5
《雁门太守行》
1. 作者作品介绍:
。《雁门太守行》
之事。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塞上燕脂凝夜紫
3. 划分朗读节奏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既是写景,又是写事,借助于比喻和夸张,成功的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以及守军的披坚执锐,严阵以待。“压”字用的极好,写出了敌军的人数众多,来势汹汹,大战一触即发。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阴寒惨切的战地氛围。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使用典故,含蓄委婉的抒发战士们浴血奋战、以死报国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黄金台典故写的是
事。)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前三句写了三幅画面:敌军围攻,守军戒备森严;战场厮杀,血流成河;夜袭敌军。 2)主旨:表达了将士们和自己浴血奋战、誓死报国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用夸张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的凝重而惨烈。 2)意象新奇,设色鲜明,想象丰富奇特。 7. 练习 1) .作家作品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诗人。 2).主旨概括
这首诗高度赞扬了将士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名句默写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敌军兵临城下,我军严阵以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4) .重点词句赏析
(1)试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5) .内容理解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哪三个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2013年·湖北省十堰市】
1)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 .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 .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 .“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赏析。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6
《渔家傲o 秋思》
1. 作者作品介绍
”。本词选自《
2. 理解词义和句义:塞下边声千嶂
3. 划分朗读节奏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诗人用一个“异”字,以统领
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2)“衡阳雁去无留意。”——拟人,写边塞的大雁过早地向衡阳飞去,而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表现塞下天气极寒冷。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远望重重叠叠的关山,苍茫的暮霭之中,落日的余晖之下,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城。这句写出了边塞壮阔荒凉的景色特点,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典故,抒发了守边将士们思念家乡却又不肯无
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燕然未勒”用的是《后汉书o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5)“羌管悠悠/霜满地。”——描写了秋夜凄凉之境,渲染了凄清氛围,借景抒情,表达了守边将士思念家乡的情感。
6)“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本句使用互文,写出了将士们夜夜思归,功业未成,有家难回的复杂心理,含蓄表达了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7)描绘“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场景。——将士们都没有睡觉,听着悠悠笛声哀婉动人,满地的霜映照着将军的白发和士兵的泪水,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以及如此长的艰苦生活,交织在一起,人怎么能入睡?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 2)本词通过描写塞外秋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报国之志。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本词所写为作者身临目见之景,身感亲会之情,真切感人。 2)语言质朴凝练,形象鲜明生动。
3)意境(风格)凝重雄浑,悲壮苍凉。 7. 练习 1) .作家作品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 2) .主旨概括
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雄奇壮阔的边地风光,抒写了边地将士们思念家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3.名句默写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2) 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本词中表现征人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点词句赏析
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5). 内容理解
(1)首词的上片描写了边塞秋景,诵读时语调要________一些,以突出塞外景色之异;下片抒发了将士思乡的情感,诵读时语调要________一些 ,以突出思乡之情。 (2) 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
6)对比阅读
【甲】 渔家傲 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从军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划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2分)
(2)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2分) 7. 中考链接【2015·贵州铜仁】
1). 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词中围绕一个“______”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2)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
进行赏析。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7
《行路难》
1. 作者作品介绍
1)作者,号,“之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
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本诗选自《
2)这是一首乐府古体诗,“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这组《行路难》共三首,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 划分朗读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叙事描写,叙朋友为李白设宴送行;以极为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写美酒佳肴的丰盛,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细节描写。 “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写出感情的激荡起伏,急转直下,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悲苦。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分别使用吕尚(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想像历史人物增加信心, 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表达希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回到现实,仍感到行路难,出路在哪里?这样的痛苦交织于诗人心中,流露出内心的迷茫。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发出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使用南朝宋时宗悫的典故,表现了诗人乐观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实现远大抱负的决心与勇气。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同时期望为国为民有所作为,表现积极进取之心。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夸张,用典,内容跳跃,情感丰富。 7. 练习 1) .作家作品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行路难”是____________,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2) .主旨概括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在悲愤中 _______________,在失意中______________。 3). 名句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其一) 》中表现诗人心情茫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其一) 》中用了典故表现作者希望得到明君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其一) 》中表现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重点词句赏析
(1)〈2015·石家庄新华区模拟〉诗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
(1)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
”(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下列对李白《行路难》赏析有误..
)(2分) A .本诗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B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悲
愤、郁闷的心情。
C .“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比喻不仅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因其带有浓
厚的夸饰色彩使两句诗颇具豪放的气势。
D .“多歧路,今安在?”表现诗人已从迷惘中清醒过来,以古人的崇高志向自勉。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8
《泊秦淮》
1. 作者作品介绍
,号樊川。
代诗人。本诗选自《
》,是一首讽喻诗。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烟笼寒水月笼沙, ——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冷清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二句由一曲《后庭花》引发无限议论感慨。借古讽今,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统治者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犹唱后庭花”表面上是批评商女,实则把斗争矛头指向了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作者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统治者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整首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7. 练习 1) .作家作品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 诗人________,他与____________并称“小李杜”。 2) .主旨概括
这首诗作者________(表现手法) ,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名句默写
(1)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
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重点词句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笼”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
5) .内容理解
(1)〈2015·河北模拟〉这首诗首句使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犹”字有何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
1)烟笼寒水月笼沙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2)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19
《浣溪沙》
1. 作者作品介绍
家。“浣溪沙”
名,出自《
》。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去年天气旧亭台。
3. 划分朗读节奏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既是现实生活中的春景,又是词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是感慨时光流逝的名句。同时蕴含着哲理:一切美好事物都会消逝,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抒发了春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无奈,以及抓住现在的惜时之意。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这首词是伤春感时之作,融情于景,富含哲理。感伤并不浓郁,只传达出一缕淡淡闲愁。 7. 练习 1).作家作品
《浣溪沙》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 的____________(人名) 。 “浣溪沙”是____________。 2).主旨概括
这首词写词人在____________时节的思绪,表达了
。 3).名句默写
(1) 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中感慨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点词句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5).内容理解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2)结尾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2012年四川省自贡市)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味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排徊。
①对上面两首诗词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争暖树:争着飞向朝阳的树。
B、没马蹄:初长青草似毯,刚能淹没马蹄。
C 、行不足:走也走不够。
D、香径:铺满落花的小径。
②《钱塘湖春行》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两句诗的意思是:
③判断下面对这两首诗词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同是写春天,《钱塘湖春行》写的是初春之景,《洗溪沙》写的是暮春景象。(
B 、“燕啄春泥”写出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来的亲切,两首诗词同样抒写了作者对春之燕子的喜爱。(
C 、“最爱湖东行不足”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小园香径独利湘”则抒发了词人的寂寞和忧伤。(
D 、从写作上看,《钱塘湖春行》是借景抒情,《浣溪沙》既写景抒情,又托物言志。(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20
《酬乐天初逢扬州席上见赠》
1. 作者作品介绍
代诗人。字
”。本诗选自《
》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二十三年弃置身。
3. 划分朗读节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使用典故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抒发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整首诗通过回顾自己的遭遇,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7. 练习 1) .作家作品
这是古代酬赠诗中的名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 2) .主旨概括
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2)巴山楚水凄凉地,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感慨时光易逝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中向友人表明态度,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又是和友人共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重点词句赏析
赏析“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
(1)诗歌首联“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这首诗的颈联蕴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 .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涵哲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C .颔联引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惆怅。
D .诗中用“沉舟、病树”自比,表现了作者没有因为仕途坎坷而消沉,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的豁达胸襟。
(4)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 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 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B.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 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 这首诗感情浓郁, 但前后基调不同, 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 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宫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惰, 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21
《己亥杂诗》
1. 作者作品介绍
的先驱。《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本诗出自《
》。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诗人如何写出辞官离京时的愁绪的?下笔一个“浩荡”, 形容愁思无穷无尽,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心中的愁绪翻滚而来,又以“夕阳西斜”为背
景,更渲染出一种日暮途穷的伤感。)
2)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后引申为发挥余热,无私奉献的精神。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2)移情于景,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7. 练习 1).作家作品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近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____________的先驱。 2).主旨概括
这首诗写了作者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虽然辞官,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表达了他的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2)李老师在离退休教师座谈会上引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继续奉献教育事业的心愿。 4).内容理解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8. 中考链接(2014年河北省)
1).这首诗的作者
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人名)。(1分)
2).这首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22
《登飞来峰》
1. 作者作品介绍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诗选自《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起句运用了夸张和衬托的方法,实写峰高塔更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承上而来,虚写飞来峰之高。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体现了诗人的高瞻远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理想和抱负。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这首绝句,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体现了诗人的高瞻远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理想和抱负。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这是一首哲理诗。诗歌通过“托物明理,借景寄意”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抱负。 2)以议论为诗,把形象性和隽永的诗韵相结合,寓理于事,寄理于形,以深刻的启发。 7. 练习 1). 作家作品
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人名) 。 2).主旨概括
本诗借写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点词句赏析 最后一句中的“自”字,有的地方写作“只”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容理解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所蕴涵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2011·广安市)
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23
《游山西村》
1. 作者作品介绍
作者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现存诗作近万首,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传世,本诗选自《剑南诗稿》,是一首记游抒情诗。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腊酒浑:腊月酿的酒浑浊。浑,浑浊。
豚:小猪。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为暗,花光红艳为明。
箫鼓追随春社近:将近社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村民们在迎神的箫鼓声中来来往往。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祭社公(土地爷),祈求丰收。
闲乘月:趁着月明之夜来闲游。 无时:随时。 3. 划分朗读节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首联记叙农家盛情款待,热情好客,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颔联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写景中寓含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农村风俗画卷。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乡村民风淳朴,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尾联抒情,盼望再来,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 7. 练习 1).作家作品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代) 的____________诗人。 2).主旨概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的陶醉,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3).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2)诗中体现农家热情好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点词句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5).内容理解
“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
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的意思通常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24
1. 作者作品介绍
诗人,被誉为
。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本诗出自《
》,写于“
”时期。《望岳》共有3首,分别咏
,这是第一首。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
3. 划分朗读节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首联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衬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整体形象。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颔联写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钟”:拟人手法,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的神奇秀丽。“割”:这“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颈联写的是实景,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尾联是俯视所见,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前四句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四句为第二大层,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2)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要攀登泰山极顶,也要攀登人生顶峰。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这首诗是古体诗,不讲究平仄,押的是仄声韵。
2)具有深远的意境,誉为咏泰山的绝唱。写尽了泰山的形神,充分展示了诗人胸中才情。 7. 练习 1).作家作品
《望岳》的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与李白合称________,他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________,他的诗被称为________。 2).主旨概括
《望岳》是诗人早期作品,诗中热情地赞美了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也透露了诗人_______________,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3).名句默写
(1)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中考,老师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鼓励我们不要害怕困难,要拥有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 重点词句赏析
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钟”字和“割”字。
5).内容理解
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8. 中考链接【2013年·山西省 】
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2分)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25
《相见欢》
1. 作者作品介绍
“相见欢”,
名,又作“
国主,世称
。词作选自《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3. 划分朗读节奏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4. 欣赏词语和句子
1) 无言独上西楼, —— “无言”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词句使用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2)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强烈抒发了诗人作为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 5. 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上片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下片抒发诗人的离愁。全词表达了一位亡国之君的哀之痛思之切。 6. 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本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做到声情合一。 7. 练习
1).作家作品
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唐后主__________,他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__________”。 2).主旨概括 这首词是作者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名句默写
(1)《相见欢》中写景渲染孤寂气氛,为下文做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见欢》中抒发离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重点词句赏析
(1)赏析“无言独上西楼”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锁”字是传神之笔,试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内容理解
(1)“剪不断,理还乱”有什么表达效果?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中考链接
(1)“无言独上西楼”句中“独”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中“一番滋味”的具体含义。
2016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26
《观沧海》
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达对女子爱意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