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物质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指什么相同?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吸收热量之比4:1,则他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若将甲物体的质量减小1/4,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由题知,m甲:m乙=2:1,c甲:c乙=1:1,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Q甲:Q乙=4:1,∵Q吸=cm△t,∴甲Q乙=甲m甲△t甲c乙m乙△t乙=,即:甲1×1×△t乙=,∴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的比值:甲△t乙=;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的比热容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甲物体的质量减小,两物体的比热容仍相同,比值为1:1.故答案为:2:1;1: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知道甲乙为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质量之比、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的比值;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的比热容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本题考点:
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量公式的掌握和运用,代入比值时要细心,不要因颠倒出错,另外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的比热容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同种物质的甲乙两个物体,质量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Q甲:Q乙=求过程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Q=cmΔt c是比热容,m 是质量,Δt 是温差 则带入公式Q甲:Q乙=c2mx1:cmx2=2mc:2mc=1: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甲乙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他们的体积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3:1,则组成两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2:1 B 1:1 C9:2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p=m/vp1:p2=(m1:m2)/(v1:v2)=(3:2)/(3:1)=9:2所以两个球的物质密度比为9:2选C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B密度与物体本身有关,材料相同密度就一样!
对不起,我刚才给你乱发了不过有删除了哈哈。
扫描下载二维码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如图.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0.01molNa2CO3和0.01molNaHCO3.甲.乙中分别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B.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mol/LD.若最终两气球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如图,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0.01molNa2CO3和0.01molNaHCO3,甲、乙中分别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B、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mol/LD、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mol/L
考点: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则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相等;B.碳酸钠先与氢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氢钠产生氢气速率大于碳酸钠;C.产生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时消耗0.02mol氢离子,据此判断盐酸的浓度;D.由于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相同,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说明酸的物质的量大于或等于0.02mol,据此判断盐酸浓度.
解:A.0.01molNa2CO3和0.01molNaHCO3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Na2CO3和&NaHCO3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同,故最终两试管中Na+的物质的量一定不相同,故A错误;B.碳酸钠和酸反应分步进行,先生成碳酸氢钠,后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小,故B错误;C.碳酸钠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HCO3-、HCO3-+H+=CO2↑+H2O,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所需酸的物质的量范围是:0<酸的物质的量<0.02mol,所以其浓度大于0小于2mol/L,故C错误;D.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相同,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说明酸的物质的量大于或等于0.02mol,所以其浓度大于或等于2mol/L,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碳酸钠和酸反应分步进行,先生成碳酸氢钠,后碳酸氢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化学
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硫酸铜B、氢氧化钠C、稀硝酸D、稀盐酸
科目:高中化学
稀土是工业味精,邓小平说过“中东有石油,我们有稀土”.稀土元素铈(Ce)主要存在于独居石中,金属铈在空气中易氧化变暗,受热时燃烧,遇水很快反应.已知:铈常见的化合价为+3和+4,氧化性:Ce4+>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Ce原子序数是58,则其为镧系元素B、铈有四种稳定的核Ce、Ce、Ce、Ce,它们互为同位素C、用Ce(SO4)2溶液可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Ce4++2Fe2+=Ce3++2Fe3+D、铈溶于氢碘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e+4HI=CeI4+2H2↑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a2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25℃,pH=7的NH3?H2O和NH4Cl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c(H+)=c(OH-)C、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 -)>c(H+)>c(OH-)D、NaHCO3溶液中:c(Na+)+c(H+)=c(OH-)+c(CO32-)+c(HCO3-)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描述中正确的说法有.①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②将0.1mol?L-1的NaOH溶液与0.5mol?L-1的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浊液,用于检验醛基③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清洗④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先加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以检验Br元素⑤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液,加入少量浓溴水,过滤.
科目:高中化学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6中离子中的几种:NH4+、Al3+、Mg2+、CO32-、Cl-、SO42-,为确认了该溶液的组成,现取300mL溶液分成三等份进行如下实验:(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沉淀0.58g,同时收集到气体0.03mol(设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3)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6.99g.由此可知,下列关于原溶液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O32-和Cl-一定不存在B、A13+和NH4+一定存在C、Mg2+一定存在,Al3+存在可能D、SO42-的浓度是0.1mol?L-1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关于试剂保存正确的是(  )
A、用无色玻璃试剂瓶保存氯水B、用玻璃瓶保存氢氟酸C、NaOH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D、硫酸亚铁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烯分子有7个δ键,1个π键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C、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科目:高中化学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的是(  )
A、NaClB、Na2SO4C、CuSO4D、H2SO4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当前位置:
>>>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吸收热量之比4:1,则..
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吸收热量之比4:1,则他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若将甲物体的质量减小1/4,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由题知,m甲:m乙=2:1,c甲:c乙=1:1,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Q甲:Q乙=4:1,∵Q吸=cm△t,∴Q甲Q乙=c甲m甲△t甲c乙m乙△t乙=41,即:1×&2×△t甲1×1×△t乙=41,∴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的比值:△t甲△t乙=21;因为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同种状态)的比热容相同,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甲物体的质量减小14,两物体的比热容仍相同,比值为1:1.故答案为:2:1;1:1.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吸收热量之比4:1,则..”主要考查你对&&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
计算公式:①经某一过程温度变化为△t,它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表示热量(J), Q=c×m×△t.Q吸=c×m×(t-t0) Q放=c×m×(t0-t) (t0是初温;t是末温) 其中c是与这个过程相关的比热容②固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 气体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的计算公式:Q=Vq Q表示热量(J),q表示热值(J/kg),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kg),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m3)。 q=Q放/m(固体);q=Q放/v(气体)&Q———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焦耳J m———表示某种燃料的质量———千克kg q———表示某种燃料的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单位:热量的单位与功、能量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为焦耳(简称焦,缩写为J).历史上曾定义热量单位为卡路里(简称卡,缩写为cal),只作为能量的辅助单位,1卡=4.184焦. 注意:1千卡=1000卡=1000卡路里=4184焦耳=4.184千焦 例题详解:例1 将100g水从20℃加热至90℃,要供给多少热量?一根铁钉的质量约10g,从1000℃的红热状态冷却至25℃,会放出多少热量?[c水=4.2× 103J/(kg·℃);c铁=0.46×103J/(kg·℃)]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1(t1-t01)=4.2 ×103J/(kg·℃)×0.1kg×(90℃一20℃)=2.94× 104J,铁钉放出的热量Q放=c铁m2(t02一t2)=0.46× 103J/(kg·℃)×0.01kg×(1000℃一25℃)=4.485 ×103J。
答案:见解析水果热量: 1、苹果100克/52大卡 苹果是最多人会选的瘦身水果,因为它有丰富的果胶,可以帮助肠胃蠕动和排除体内毒素,最棒的是还可以降低热量吸收,再加上苹果的钾质很多,可以防止腿部水肿。当然啰,苹果的卡路里也不高,所以才有专吃苹果的苹果减肥餐产生。2、香蕉100克/125大卡 很多水果减肥餐都少不了香蕉,因为香蕉含有丰富纤维质、维他命A、钾质和果胶等,所以可以有效地整肠,这样就能帮助排便。香蕉也有排除水分的效果,不但是最佳瘦身水果,也是吃了会让肌肤水当当的美颜圣品,不过香蕉的热量较高,吃多了,会有变胖的疑虑。3、葡萄柚100克/28大卡 欧美人都爱吃葡萄柚等酸性水果来塑身,因为酸酸的水果可以促进肠道消化功能,葡萄柚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可以消除疲劳,还能让肌肤美美的呢!加上葡萄柚的热量和含糖量少,是最佳的明星减肥水果。4、凤梨100克/32大卡 凤梨也是属于酸性水果,可以整肠和助消化,加上凤梨富含酵素能有益毒素分解,促进排水,所以也是想要瘦的人可以适量食用的水果,不过吃凤梨最好不要在餐前吃哦,因为它会伤胃,所以一定要先吃点东西垫垫胃才能食用,所以啰,虽然好吃,也不能吃过量。 5、奇异果100克/50大卡 奇异果甜美多汁,又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特色,成为最受欢迎的美容和塑身水果。带点酸甜好滋味的奇异果,能防止便秘、帮助消化和美化肌肤,即使拿来当减肥餐,也会让人吃得津津有味,而它也一样是属于低热量高营养成分的优质水果。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l℃时,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是多少焦。比热容的特征: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a.比热容是反映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度数相同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b.& 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2)比热容也是物质的一种属性:a.比热容不随物体的质量改变而改变;b.比热容与温度及温度变化无关;c.比热容与物质吸热或放热的多少无关。(3)比热容与状态有关:状态改变,比热容改变。(4)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变化小,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大。比热容与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巧法解图像类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图像题,此类题目的难度并不大,但是很多同学出错。有的看不懂图像,有的没有看清楚坐标轴,甚至有的会感到无从下手。其实此类问题用“公式法”会很容易解决,而且不易出错,具体方法是:根据公式,把题目图像的要求进行变形,最后根据图像得出答案。例:用同样的酒精灯对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实验得m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用T甲、T乙分别表示甲、乙两种液体的沸点,c甲,c乙分别表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根据图像可得出正确的关系是(&& ) A.T甲&T乙,c甲&c乙B.T甲&T乙,c甲&c乙C.T甲&T乙,c甲&c乙D.T甲&T乙,c甲&c乙解析:观察图线,乙图线与时间轴平行的“平台”对应的温度较高,不难看出T乙&T甲。虚线部分表示时间相同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又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因此我们把公式Q=cm△t进行变形,c=,而可从图像看出甲的温度变化大,故c甲&c乙答案:D
发现相似题
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吸收热量之比4:1,则..”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17032625872419272533372484272430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相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