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论文羞怯与孤独感的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您的位置: &
羞怯、自尊、社会支持与留守经历大学生孤独感
优质期刊推荐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对手机依赖的影响--《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3期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对手机依赖的影响
【摘要】:为探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疏离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和网络空间人际信任问卷对44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网络社会支持与手机依赖存在显著负向相关,与网络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疏离感与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存在显著负向相关;手机依赖与疏离感存在显著正向相关;疏离感在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和手机依赖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有8.3%-11.9%的变异量是通过疏离感对手机依赖产生的影响;以疏离感为中介变量的模型拟合较好。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大学生的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人际信任水平来改善大学生的疏离感,进而降低手机依赖程度。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G44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安容瑾;姜永志;;[J];新闻战线;2015年04期
姜永志;白晓丽;;[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05期
刘沛汝;姜永志;白晓丽;;[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姜永志;白晓丽;;[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姜永志;白晓丽;;[J];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01期
熊婕;周宗奎;陈武;游志麒;翟紫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年03期
徐夫真;张文新;;[J];心理学报;2011年04期
池思晓;龚文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徐夫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晓燕;[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春晓;洪茹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吕世欣;田雪;孙宏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06期
贾高鼎;何莉;;[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06期
贾东立;李昌俊;刘建辉;;[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年06期
戴勇;胡明溥;;[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06期
丁玉梅;李振华;;[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张婷;奚荣设;唐连花;张蕾;张婉莹;;[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年05期
项明强;胡敏;;[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姜永志;白晓丽;刘勇;阿拉坦巴根;;[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3期
高核;李婷婷;段辉;;[J];企业经济;201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葛缨;[D];西南大学;2015年
刘瑛;[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永志;白晓丽;;[J];中国特殊教育;2014年01期
丁道群;肖宁;张湘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姜永志;白晓丽;;[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年03期
荀寿温;黄峥;郭菲;侯金芹;陈祉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4期
黎亚军;高燕;王耘;;[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3期
石国兴;王紫微;;[J];心理科学;2013年01期
贺金波;陈昌润;鲍远纯;雷玉菊;;[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6期
王相英;;[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12期
邓琳双;郑雪;杨帮琰;李慧玲;胡金凤;罗琳;;[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赵欢欢;张和云;刘勤学;王福兴;周宗奎;;[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程胜利;[J];社会;2002年01期
张翔,王旭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韦耀阳,李晓;[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罗任;周茜;谢海燕;;[J];中国校医;2006年04期
杨昭宁;贾蕊;陈祥丽;;[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李妍;贾林祥;;[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石梅;;[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刘海珍;张鹤;;[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郝明亮;;[J];现代交际;2010年05期
张鹤;刘海珍;;[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莉;王沛;;[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魏晓娅;;[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李晔;刘华山;;[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康廷虎;白学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孙雅娜;王滨;罗伟;张改叶;李志海;;[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孙群;姚本先;;[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孔繁昌;周宗奎;;[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小文;姚本先;周宵;;[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胡丹凤;侯天卉;;[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王卉;谢亚静;刘华山;;[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董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黄陵东;[N];福建日报;2006年
丁宁;[N];中国妇女报;2006年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陈旭;[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学系
窦东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曹英 张琴琴;[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甄林萍 指导老师
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小章;[N];浙江日报;2005年
龙丽达;[N];吉林日报;2014年
徐永健;[N];金融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振华;[D];南开大学;2010年
罗书伟;[D];西南大学;2014年
初浩楠;[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古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张咏梅;[D];苏州大学;2006年
张杨;[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郝江丽;[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于宏飞;[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贺爱彦;[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陆凤英;[D];西南大学;2015年
李芹;[D];西南大学;2015年
刘颖敏;[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刘艳;[D];新乡医学院;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大学生父母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网络自我表露、网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互联网开始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改变着大学生的人际互动方式。大学生从家庭步入校园,经历着个体发展中的第二次断乳期,必然会存在一些强烈的心理体验,其中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网络交往会对大学生孤独感带来怎样的影响?本研究重在探讨人际关系的原型——父母依恋及网络交往模式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0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父母依恋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机制。通过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父母依恋、孤独感、网络自我表露以及网络社会支持的特征;探讨了父母依恋影响孤独感过程中网络自我表露、网络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父母依恋、孤独感、网络自我表露以及网络社会支持的特征(1)父母依恋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父母依恋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家庭&
(本文共75页)
权威出处:
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人际交往超越了时空限制,在更为广阔的平台进行。社会支持是一种普遍的人际互动行为,“网络社会支持”即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世界中的社会支持,本研究探讨城市居民在虚拟世界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用个体层次社会资本----个体在虚拟世界的关系网规模和集体层次社会资本----社会信任,对网络社会支持进行解释。我们将网络社会支持分为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将社会信任分为现实社会信任和线上社会信任。研究发现,网民在虚拟世界中普遍能获得社会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的获得没有较大差异。情感性支持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获得的情感性支持更多。在网络社会支持的影响机制上,我们突破了以往社会网的解释逻辑,用社会资本理论对网络社会支持进行解释。研究发现,网民的社会信任对虚拟世界的社会支持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现实社会信任对工具性支持的影响较大,线上社会信任对情感性支持的影响较大。...&
(本文共48页)
权威出处:
本研究以运动员的多维社会支持为出发点,提出不同的社会支持内容对运动员心理疲劳存在不同影响。为检验这一总体研究假设,开展了以下两个研究:研究一对16名运动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记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编制了“运动员多维社会支持问卷”。使用这一问卷对236名运动员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施测问卷,包括工具性支持、信息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陪同伴性支持4个部分,共27题。用正式问卷对404名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构公式模型检验测试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正式测量工具使用。研究二以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Raedeke,1997)和运动员多维社会支持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对108名运动员进行测试并运用典型相关统计方法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信息性支持、情感性支持透过第一个典型变量,和情绪/体力耗竭、对运动的负评价有较高的相关,工具性支持、信息性支持、陪伴性支持透过第二个典型变量,和成...&
(本文共63页)
权威出处:
为探究大学生捐赠意愿与感戴的关系,以及网络社会支持和移情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四川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共700名进行了调查。结果:(1)大学生愿意捐赠的金额在学校类别、专业、受教受文化水平、有无捐赠经验上差异显著,大学生愿意捐赠的金额在政治面貌、是否是独生子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大学生捐赠意愿的持续性水平在受教受文化水平、专业、学校类别上差异显著,大学生捐赠意愿的持续性水平在有无捐赠经验、是否独生子女、政治面貌上无明显差异;(2)大学生感戴、移情、网络社会支持、捐赠意愿相关显著;(3)大学生感戴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捐赠意愿,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来预测捐赠意愿。网络社会支持与移情在感戴与捐赠意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感戴能通过作用于网络社会支持、移情来影响捐赠意愿。&
(本文共98页)
权威出处:
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网络成瘾作为一种危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已有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存在的缺陷是影响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3]。随着人们生活空间的拓展,社会支持的来源也得到了拓展,拓展到人们在从事网络活动时所接触到的各方面的支持。在网络社会里人们可以建立起一种虚拟的社会关系,从这种社会关系中,上网者也可以获得“社会支持”和“归属感”[4]。网络社会支持是在虚拟空间的交往中,人们在情感、信息交流、物质交换的过程里被理解、尊重时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网络社会支持已经成为人们社会支持系统的一部分,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由于传统的社会支持的概念是基于...&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一、问题的提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又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问题性互联网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Use),是指个体由于过度地使用互联网进而导致的心理与社会功能受损的现象[1-2]。“网络成瘾”一词最初由美国精神病学家Goldberg(1995)提出,Young(1996)参照DSM-I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Man-ual ofMentalDisorder-IV)中赌博成瘾的诊断模式来描述网络成瘾。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关于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一直争议不断,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标准。为避开这一争议,本研究使用“网络成瘾倾向”概念来代替“网络成瘾”概念。Walther的研究发现,在网络的匿名性和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环境中,人们的表达会更直接和无所禁忌...&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孤独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孤独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在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使用情感和社交孤独量表、社会支持问卷和GHQ-12对126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男大学生的情感孤独和社交孤独均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女大学生。②社交孤独评分最高的是22岁和21岁的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评分最低的是21岁的大学生。③与情感孤独相比,社交孤独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更强。④在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社会支持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感受和获得社会支持的技能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B844.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叶俊杰;;[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车文博,张林,黄冬梅,张旭东;[J];应用心理学;2003年03期
秦华;饶培伦;钟昊沁;;[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王桢;陈雪峰;时勘;;[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程虹娟,方晓义,蔺秀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应菊素,徐国英,张振路;[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10期
李明;[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张奇;王锦;;[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余欣欣,叶发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张海钟;;[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李艳红,张佰恒;[J];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01期
安桂花,张海钟;[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郭晓元;[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12期
查月红,龙文祥;[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柳春香;任泽港;江雅;;[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仲恺;[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任弘;[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江琦;[D];西南大学;2006年
杨俊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金碧华;[D];上海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卜畏;[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夏书娥;[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王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王丽芳;[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马蔚蔚;[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闫欣;[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周翠金;[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张彦;[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杨志华;[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杨俊茹,张磊,陈雁飞,史晓敏;[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石林,封丹珺,张文静,藏志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贺寨平;[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王德强;[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杨素华,罗金凤,唐本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胡军生;王登峰;滕兰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周天梅;;[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6期
张卫东,林喜红;[J];心理科学;1997年05期
张林,车文博,黎兵;[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国华;[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陈旭;[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许远理;[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张雯;[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勤峰;[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李利娜;[D];河南大学;2008年
向守俊;[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王丽萍;[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卢谢峰;[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赵丽霞;[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徐小燕;[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万煜;[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王啸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黄海;[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柳春香;凌辉;;[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3期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孟晋;[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陈文莉,王光状,褚庆柱;[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龚艺华,黄希庭;[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周宗奎,赵冬梅,陈晶,蒋京川,Rachel Hundley孟菲斯大学心理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韦有华,汤盛钦;[J];心理科学;1998年05期
杨雄,黄希庭;[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李虹,梅锦荣;[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贾海艳,方平;[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科协论坛;2005年04期
陈祖玉;[J];中小学管理;1995年09期
;[J];科学大观园;2011年13期
周评;;[J];安徽科技;2011年05期
李福莲;[J];中小学管理;1995年Z1期
郝蕾;;[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马卉;;[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徐冠杰;吴健;;[J];成功(教育);2011年07期
朱博;;[J];才智;2011年23期
罗晴;樊珂;;[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明英;;[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会法;王华;;[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吴谅谅;;[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卢文滔;朱亿萧;李征;;[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启明;;[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陈飞霞;;[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解岩沁;;[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谢济堂;;[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汪小琴;许爱珠;张建灿;;[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黄怀宁;;[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姜岩;[N];长白山日报;2005年
赵彤;[N];长春日报;2005年
周静;[N];凉山日报(汉);2005年
江阳;[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苏力;[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彭梦瑶;[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张斌;[N];湖南日报;2008年
记者 王慧 实习生 郄怡君;[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潘亚 宋挺
吴厚非;[N];丽水日报;2008年
田明霞;[N];绵阳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艳芬;[D];西南大学;2011年
杨海;[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李逸龙;[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许明智;[D];中南大学;2003年
张爱莲;[D];西南大学;2011年
田录梅;[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杨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封丹珺;[D];山东大学;2011年
甄志平;[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吴波;[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艳哲;[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晓峰;[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朱佳;[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齐原;[D];信阳师范学院;2010年
莫夏莉;[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孟淑青;[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张亮;[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周方芳;[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刘光辉;[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罗胜华;[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128
网络技术员,毕业于北大青鸟!!现有自己的网络工作室!
 下载此文档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下载积分:1500
内容提示: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
上传日期: 22:12:2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关注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孤独感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