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广州黄埔区和萝岗区萝岗区有收纳建筑渣土的地方吗

微信扫一扫
按条件筛选广东渣土运输企业名录:已选条件:地区筛选:(1)(1)热门搜索:(130658)(124937)(99172)(86058)(81415)(78902)(65967)(65967)(60207)(50454)(48810)(47818)(47088)(41995)(41333)(38451)(38382)(37947)(35624)(34758)(34646)(34119)(33325)(33309)(33110)(32436)(31853)(31818)(31449)(31285)
企业名录列表共找到8条广东渣土运输企业名录信息页次:1/1
主营:持有政府审批有效证件从事,,,,,,,,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地址:华新路8号3层310铺联 系 人:李先生 在线咨询:
主营:地址: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北华路坦东路段金钥匙物业园B区610号联 系 人:杨光辉 在线咨询: 主营: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北路120号自编B2134联 系 人:周庭荣 在线咨询: 主营:地址: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联 系 人:曹孟 在线咨询:主营:,,地址: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丰乐中路94号建设大厦6楼联 系 人:杨永茂 在线咨询:主营:,,地址:汕头市龙湖区万吉工业区海河路一号(汕揭高速出入口)联 系 人:李沛丰 业务经理在线咨询:
主营:,,地址:关口路9号宏新大厦3楼联 系 人:熊全清 在线咨询: 主营:地址:连州市连州镇良江路63号三楼(仅限办公)联 系 人:欧阳剑平 在线咨询:
上一页1下一页共1页转到:页&确定
广东渣土运输相关信息
去百度搜索
第1名,100元/月;第2名,80元/月;第3、4、5名,50元/月。
热门城市:
渣土运输相关专题:
广东渣土运输企业名录/广东渣土运输企业黄页信息由阿土伯交易网的会员提供或来自网络,您在此可以浏览广东渣土运输企业有关简介、联系方式、电话等信息,最新的广东渣土运输企业名录/广东渣土运输企业黄页尽在阿土伯交易网。
城市频道: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无I开头的城市
无O开头的城市
无U开头的城市无V开头的城市
&&& &&版权所有
& 京公网安备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个人自行提供或来自互联网,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自行负责。阿土伯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网页内容涉及版权侵权问题以及其他疑问,请点击链接:
友情提示:交易有风险,行事需谨慎。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很多、要求先付款再交易的需要特别注意。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丰乐中路94号建设大厦6楼黄埔区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所
黄埔区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所地图广州多个区域尚未备好分类垃圾桶_网易新闻
广州多个区域尚未备好分类垃圾桶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北京路上的分类垃圾箱。
▲都府社区已经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  记者庄小龙摄
在都府社区贴出的垃圾分类指引。  记者庄小龙摄
下月起广州推行垃圾分类&记者探访部分试点区域
4月1日起广州要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一连数天,本报记者跑遍广州10区2市,对包括16个街道和6个小区在内的垃圾分类先行区域“大扫描”发现,这些先行区域都有所动作,但准备好分类垃圾桶的区域寥寥可数,有些区域的居民连垃圾分多少类都不知道。
今天下午,广州市城管委将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垃圾分类有关热点问题。
文/记者何颖思、全杰
越秀区都府社区:
居民已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在广卫街的都府社区从去年就开始试点垃圾分类,当时只有三栋楼房试点。记者昨日再次走访发现,垃圾分类已经在今年年初推行到整个社区,都府社区的每栋楼房楼下,都贴着《垃圾分类情况统计表》,而楼下都放置着垃圾分类桶,包括灰色桶身的“其他垃圾”、绿色桶身的“厨余垃圾”、红色桶身的“有害垃圾”,楼道上,也放置着“其他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
“上个周末,街道的人员才上门派了指引”,住在锦荣街8号的刘丽青阿姨说,垃圾分类的工作街道做得到位,居民已经渐渐习惯了垃圾分类投放。
广卫街垃圾分类也不是没有走过弯路,据刘阿姨说,当初开始垃圾分类的时候,街道先是给居民每家每户派发了小垃圾桶,一白一蓝,本来是想让居民分类后放到门外,环卫工上楼收,但都没有居民肯把垃圾桶放出来,后来街道又在每层楼的楼道放垃圾桶,大家才开始分类放。“每层楼都有垃圾桶,丢垃圾不用跑很远,所以大家都比较自觉,举手之劳而已。”
番禺区海伦堡:
小区楼道未配分类垃圾桶
在番禺区桥南街道办事处前,记者没有看到有摆放分类垃圾桶,路面上都是大号蓝色垃圾桶,没有任何分类。
据了解,桥南街道办将先在中颐海伦堡试点,再推行到其他小区。在中颐海伦堡,记者看到小区内设有分类垃圾桶,但居民楼内没有设置专门的分类垃圾桶。据悉,小区将于今日起在楼道配备垃圾桶。
海珠区沙园街:
分类垃圾桶数量少不易找
尽管是海珠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街道,南华西街却没有任何分类垃圾桶,横街窄巷里摆放的都是不分类的大号蓝色垃圾桶,即使是在街道办事处对出的街面也不例外。
在另一个试点区域沙园街,垃圾分类也不尽人意。记者在广重社区沙园五街内逛了一圈,问了两名保安人员后,才好不容易在社区内两处地方找到了分类垃圾桶。
从化市岭南首府:
到处在宣传却没见垃圾桶
岭南首府是从化先行试点的3个小区之一,记者上周日在小区现场看到,门口已经挂出了“垃圾儿女要出家、安居乐业靠大家”的横幅,在小区宣传栏、电梯内,也贴满了宣传海报。不过在小区楼道里,记者看不到分类垃圾桶。
岭南首府的物管队长梁春洪说,从化市里的环卫所已经给小区配置了两个一组的垃圾分类桶,一共8个,都放在了小区的垃圾房,“还没有启用”。日后物管也会在每一层楼道配置一套2个的垃圾分类桶。
增城市中坚豪庭:
垃圾桶要配多少还在统计
中坚豪庭小区、叠翠华庭小区、怡康花园小区是增城市3个先行小区。记者上周日在中坚豪庭看到,整个小区20多幢楼,只有临近门口的5幢楼楼底配置了4种颜色的垃圾分类桶。小区物管兴居物业公司的清洁主管聂先生说,还在统计整个小区需要的垃圾分类桶数目。
萝岗区夏港街:
崭新分类垃圾桶藏身处理点
在萝岗区夏港街,记者走访了居民人数较多的普晖社区,看到只在街心花园里有几个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两种垃圾桶,街道并没有设置其他分类垃圾桶,无论在街道主干道和内街巷上,都清一色摆放了不作任何分类的大号蓝色垃圾桶。
记者随后来到普晖一街,找到了居民垃圾集中处理点。现场一名工人顾先生告诉记者,居民楼的所有垃圾都集中运到这里处理,但在这里没有进行分类,都是统一运走。记者留意到,在处理点的一个角落,竟然还摆放着4个崭新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类垃圾桶。记者问为何这些分类垃圾桶不拿到街面上用,顾先生回答道:“外面的垃圾桶还能继续用,这些新的垃圾桶就暂时可以不用。”
天河区天河北社区:
几座居民楼未见分类垃圾桶
林和街是天河的先行区域之一,记者在林和街天河北社区走访了几座居民楼,都没有看到分类垃圾桶。在远洋天河北小区内,6号楼的楼道里没有任何分类垃圾桶。天河北社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说,已经在上周到区府里开了大会,但工作还没有开始做。另据介绍,天河区已经组建专门垃圾分类的运输车队。
荔湾区沙面街:
仍然是简单的分两类垃圾桶
环境优美的荔湾区沙面街,保洁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但分类垃圾桶的布置却未见有变化。在街道上依然是简单设置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垃圾桶,就算是两种垃圾桶里,各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都混杂在一起。
记者走入居民楼,也没有看到设置有任何垃圾桶。有居民对于垃圾分类也茫然不知:“居委会没有给我们派发分类设施,也没有叫我们怎样分类,我们居民究竟要怎么做啊?”
黄埔区黄埔街:
分类垃圾桶暂时未配到楼道
上周六在黄埔区的黄埔街,记者看到路边每相隔约5米就设置了一组两个的圆筒果皮箱,分蓝色和灰色,上面分别写着“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不过垃圾桶内垃圾依然乱放。
在黄埔街道办旁边的一座楼房,记者在楼道上没有看到任何分类垃圾桶。
花都区新华街:
有收运工不知道分类收垃圾
上周日记者在花都区新华街道辖区内看到,建设路上都放置了新式的双箱果皮箱,这些果皮箱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个箱,中间还配置了烟灰缸。这些垃圾桶都是由花都区城管局监制,在“可回收物”下面标示了指引:“可回收物指:废玻璃、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其他垃圾指:一次性尿布、废餐巾纸、碎布条”。不过桶内垃圾依然没有分类投放,可回收物桶里面胡乱丢弃着胶袋、竹签、包装袋等等。
记者在建设路上随访了正在收运垃圾的3名环卫工,2名都说没有开会说过垃圾要分类投放、收集,环卫工陈小姐说,现在都是上楼收,没有分类收,“有多少袋垃圾就拿多少下来”。另一位环卫工说有开会,但她连分几类、怎么分都不知道。
白云区景泰街:
分类垃圾桶内垃圾混成一堆
记者来到白云区景泰街景泰直街,街道上的垃圾桶和之前一样没有更换,在街道上依然是简单设置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种垃圾桶,记者看到,分类垃圾桶内的垃圾也相当混杂,不少塑料瓶和塑料袋出现在了不可回收垃圾桶里。同时,居民楼里也没有设置任何垃圾桶。
南沙区龙穴:
几公里长道路没普通垃圾桶
近日,记者在龙穴海港大道和龙穴大道上看到,长达数公里的道路竟然连一个普通垃圾桶也没有,分类垃圾桶更是无影无踪。
记者了解到,龙穴街目前还在筹备组建当中,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在协调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广工作。南沙区城管部门表示,目前已经聘请了专家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指导,城管部门也在抓紧最后几天时间开展分类工作,包括分类设施的配置和人员的培训,争取在4月1日按照全市标准开展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长期工作
早在3月26日,市城管委已经举办了“生活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但为什么全民行动日之后,不少市民仍然对垃圾分类蒙查查呢?广州市城管委垃圾分类处处长余尚风对记者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是个长期工作,不是说一夜之间就能全部完成,“相信通过宣传引导,市民都会支持配合。”
“推进总是有困难的”,他表示,垃圾分类要改变市民日常生活习惯,有一定难度,“垃圾分类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大家都不做就难,动起来就容易”。
垃圾分类放&一定分类收
“我看到垃圾分类后还是一样混在一起收集运输,感觉白费力气,真的好伤心。”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听到有市民提出这样的质疑声。广州市城管委垃圾分类处处长余尚风表示,垃圾分类后,肯定会分类收集、运输。
他介绍,城管委机关对口指导时,也要求指导各先行区域将绿化垃圾、粪便、死禽畜、零星余泥分别送往园林基质厂、无害处理中心、卫生处理中心和余泥渣土收纳场;将分类后的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类运输至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大田山生化处理基地、各区有害垃圾贮存库和兴丰填埋场、李坑焚烧发电厂。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广州开发区介绍
广州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广州开发区位于广州市东部,是广州市“东进”的龙头,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2小时车程覆盖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城市。
2002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实行合署办公,形成了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独一无二的“四区合一”新型管理模式,全区总规划面积78.92平方公里。2005年,依托广州开发区设立了萝岗区,面积393.22平方公里。
按照广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广州开发区要建设成为广州对外开放“窗口”、体制改革“试验田”、自主创新基地和经济增长极。
我区形成四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和一个行政区“五区合一”的独特行政机制。根据“精简、统一、高效”和“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对政府内部机构、职能、人员进行整合,率先实行大部制改革,形成精简高效、为民亲商、务实创新的独特管理体制。目前,全区党政工作部门20个,相比其他行政区少8个,行政编制相比其他行政区少40%。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与其合署办公;简称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为广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设13个工作部门,包括纪工委机关(监察局与其合署办公)、工委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与其合署办公)、组织部(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人事局、老干部局与其合署办公)、宣传部、政策研究室(加挂法制办公室牌子)、发展和改革局、经济发展和科技局、规划国土局(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开发区分局与其合署办公)、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和环境管理局、保税业务管理局、企业建设局。
日,中新广州知识城管理委员会揭牌成立,作为广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代表广州市政府对知识城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中新广州知识城管理委员会内设知识城项目办公室、建设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三个办事机构。
管理机构: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萝岗区政府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香雪三路一号(510530)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和奖励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规范知识产权工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企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利用,根据《广州开发区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穗开管办[2004]80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税区及广州市萝岗区范围内注册、从事生产经营和依法纳税的企业。
第三条 鼓励企业申请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工作制度,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培养和奖励创新人才,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条 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应符合以下全部条件:
(一)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工作制度。
(二)企业最高管理层有分管知识产权工作的负责人。
(三)企业有职责明确的知识产权工作部门和专(兼)职工作人员。
(四)企业建立了鼓励和奖励发明、创新的制度,保护发明人的利益和创新积极性。
(五) 企业有一定比例的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用于专利申请、维持、保护、培训、奖励等工作。
(六)企业已获授权专利10件以上(含10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以上(含5件),或专利产品年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0%以上且不低于500万元;或企业已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件以上(含10件),或已获软件著作权登记的软件产品的上年销售额占企业产品年总销售额的30%以上且不低于300万元。
(七)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统计制度,指定了统计责任人,并定期向区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知识产权统计资料。
(八) 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培训制度,并纳入岗前培训内容。全员知识产权培训率达80%以上。
(九) 企业建立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五条 区知识产权局具体负责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认定工作。
企业备齐相关资料向区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经过资料审查和现场考核后,区知识产权局提出认定意见,报管委会批准。
第六条 经认定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由管委会授予“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称号,并奖励企业5万元。
鼓励示范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凡被列为国家、省、市级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的,分别一次性给予15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奖励。本项奖励累计不超过企业被授予的最高级别所应得的奖励。
第七条 经认定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可享受管委会有关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优惠:
(一)每申请一项发明专利,资助专利代理费3000元;
(二)资助每宗知识产权案件调查取证所需的技术鉴定费用的50%,最高不超过5000元;
(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市级以上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专利技术实施计划项目和专利奖,优先安排或推荐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第八条 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实行年度考核。考核标准为:符合第四条认定的条件外,年申请专利5件以上(含5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以上(含2件),或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件以上(含5件)。
连续两年不达标的,取消称号。
第九条 以上资金从区科技发展资金中列支。
第十条 本办法由区知识产权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日起实行。
萝岗区位于广州市东部,与白云区、天河区、黄埔区、增城市和从化市五个行政区交界,与东莞市和广州市的番禺区隔江相望。区内交通干线密集,有东二环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广汕公路、广深公路、广园东路、广深铁路等路网体系。从区内穗港客运码头通过珠江航道到香港约65海里。
★母城广州:萝岗区所依托的母城广州市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荣获“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十大城市中位居第三,拥有国际水平的航空港、海港、会展中心、体育中心以及辐射珠江三角洲的城市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系统,拥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众多知名的高等院校,各类专业人才荟萃。
★公路运输:萝岗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交通枢纽中心地带,到珠三角所有主要城市的道路基本实现高速公路化,在2小时车程半径范围可以到达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城市,包括香港、澳门。
★铁路运输:距广州火车站东站仅30分钟车程,距广州火车站西站40分钟车程;夏园货运编组站位于区内,从区内黄埔集装箱码头出发的货运铁路连接夏园铁路货运站直至全国铁路干线。
★航空港:距新白云国际机场仅45分钟车程;从区内出发前往香港国际机场,连通关仅需3小时即可到达。目前,白云国际机场已开通120条国内外航线。
★港口:全球前10大港口之一的广州港紧邻萝岗区;香港货运码头距萝岗区仅2.5小时车程;深圳盐田港距萝岗区仅2小时车程;广州南沙港距萝岗区仅30分钟车程。
“十一五”期间,我区不断加大建设投资力度,完成财政投资建设资金414亿元,既包含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城市功能建设,既有新区开发也有老区升级,既有生产力载体也有环境治理工程。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自2006年以来,编制完成了区域总体发展规划,黄陂、天鹿湖周边、生物岛、九龙镇、知识城等片区以及全区38个村(居)的规划和18个村(居)的“三旧”改造规划。新建、扩建市政道路通车里程145公里,珠吉路延长线、笔村立交、科学城下穿大观路隧道以及萝岗中心城区主干路网等一批道路建成通车,促成广汕公路长安收费站的撤销和广园快速笔村收费站的搬迁,交通出行条件不断改善。全长17.6公里的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已于2009年开始动工建设,预计2014年建成通车。萝岗新城36个重大项目已基本完成34个,建成了行政服务中心、少年宫、岭南医院、羽毛球和网球中心,一批大型文体、教育和科技设施投入使用。
(二)生产力创新载体建设情况
为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双提升”和转型升级,自2006年以来,我区在科学城等区域大力打造生产力创新载体。建成广州科技创新基地、广东国际企业孵化器、广东软件科学园、科学城综合研发区等1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总孵化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孵化器集群,集聚了大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研发及外包的企业;总规划用地约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科技企业加速器已投入使用29万平方米,成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入驻和科技项目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已建成总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的总部经济区,中科招商、广东发展银行等15个总部项目已经入驻,科学城内还将陆续建成科汇金谷和松日总部大楼等企业总部聚集区,形成100万平方米总部经济圈。
广州国际生物岛各项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已陆续完善,正式开岛运营,首期5万平方米标准产业单元建成投入使用,启动18万平方米二、三期建设,获得国家开发银行50亿元授信额度,引进瑞士洛桑生命科技园等30个生物产业高端项目,搭建了中英生物科技之桥等高端国际合作平台。
中新广州知识城起步区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获商务部批准设立,69个项目达成投资合作意向,其中落实用地项目21个。
(三)生态环境设施建设情况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按照“生态优先、城乡一体、综合治理”的治水理念,先后完成了广州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任务书》规定的西区水质净化厂扩建工程、永和水质净化厂、东区水质净化厂扩建工程,黄陂水质净化厂,萝岗中心区水质净化厂,生物岛再生水厂等6座水质净化厂的建设任务,全区有污水处理厂增至8个,污水提升泵站16座,截污管网568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35万吨,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区和建成区污水截污处理均达到排放标准,提前完成河涌整治任务,夺得广州市治水工作金牌。根据全区水环境治理实际情况,还同时启动了九龙工业园水质净化厂、九龙水质净化二厂、东晖广场泵站和60多公里的污水管网的建设,全面铺开农村截污治污工作。截止2010年12月,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完善污水收集管网和截污工程建设,全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好转。
在城市绿化方面,截止2010年底,建成香雪公园、创业公园、植树公园等6个公园,推进主干道6.2万平方米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1%,人均公共绿地达21.29平方米,获得省政府授予的“林业生态区”称号,天鹿湖森林公园被评为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
2010年,在全区范围内建成141公里的绿道,将天鹿湖、玉树公园、体育公园、科学广场、NBA球馆、萝岗风情街、香雪公园等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以及新城建设节点连接起来,形成集交通、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绿道示范带,并逐步打造高水平、全覆盖、网络化的绿道体系,实现科学城绿道网格化,构建四通八达的生态绿道。
规划建设十二五发展思路
(一)聚焦“两城一岛”,为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打造新载体
“两城一岛”是未来我区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核心组团。围绕科学城,加快科技企业加速器、总部经济区等载体的建设,打造科学城自主创新产业园,为重大创新项目建设提供配套支撑;围绕生物岛,加快标准产业单元、科技中心等载体的建设,为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引进做好准备;围绕知识城,结合产业规划和总体规划,建设一批为知识经济产业服务的生产力载体。
(二)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东部副中心
重点完善城市配套设施,推进商业房地产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结合“三旧改造”和农民新村建设,提供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商品房和廉租房,并加快商贸、居住、文娱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强化教育、医疗等服务功能的实现,聚集人气商气,逐步打造一个兴业宜居的新城区。
(三)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按照“三旧改造”规划和实施计划,推进4个旧墟镇(萝岗、联合、九佛、镇龙)和44个村的改造,打造一批农民新村;完善村(居)市政设施,重点加大村(居)污水治理工作,增加环卫设施投入,加强余泥渣土监督与管理,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带动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四)推进环境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依法从重从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改善区域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完成镇龙、九龙工业园水质净化厂的建设,推进西区、东区、永和、萝岗中心区等8大污水处理工程;完善全区污水管网,使“十二五”期末全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农村污水生态净化治理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推进天窿河、知识城平岗河等12条河涌整治及知识城人工湖建设,实现我区水环境根本性好转,提高知识城防洪能力。推进绿道建设,按照“一年基本建成、两年配套完善、三年完成建设”的目标,建成高水平、全覆盖、网络化的绿道体系。
(五)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绿色增长
开展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治理,经过2-3年的时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生态文明程度相适应,把广州开发区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按照绿色建筑、低碳理念来推进国际生物岛、知识城建设,配套出台相应的绿色建筑建设指引,引导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
通土地土地厂房互联网B2B平台2.0版上线开启新时代:让天下没有难找的土地厂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黄埔区和萝岗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