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2018农村养殖致富前景怎样,是不是圈钱的,有成功案例吗

  当前位置:&→&这家企业为养好鱼可谓是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专业信息平台!
这家企业为养好鱼可谓是“拼了” 七年耗资千万造循环水系统
18:09: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海洋与渔业        浏览量: 10263 次
“养鱼先养水!”这是行内人都知道的,水好,鱼就好。在广东省东莞市麻涌泓升养殖场内,负责人袁校生历经7年的反复试验和改良,自主研发设计了一套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成功实现了澳洲翡翠鱼和泰国笋壳鱼的工厂化循环水专业养殖,这在国内水产养殖业中可谓一项了不得的创新。目前该养殖场拥有2000m³的养殖水体,年产商品鱼量近10万斤,但这个数目在袁校生看来并不算高产,他表示,“我们花7年时间设计建设循环水系统,其实就是为了顺利养殖打基础。我们不主张高密度养殖,只为养好每一条鱼,力保每一条送到客户餐桌上的鱼都是新鲜、健康、无污染的。”东莞市麻涌泓升水产室内养殖场&nbsp袁校生近年创办了“陆上渔夫”品牌,主打绿色、环保,以冷链物流的形式将鱼供给酒楼、餐厅和千千万万的家庭。泓升养殖场于2015年获得了国家无公害水产品一体化认证,并于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如果有重来,我选择放弃!记者近日来到东莞市麻涌泓升养殖场,探访这个名声在外的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微暗的大棚里,大大小小的池子、管道、机器分布井然,两三个管理人员站立一旁,显得十分悠闲。大棚里十分安静,只听见潺潺的流水声和鱼跳跃游动的声音。袁校生介绍说,这个系统已经较为完善了,大概一个半小时完成一次水循环。“许多养殖程序都实现机械自动化,日常管理只需要2个工作人员,我自己都是多余的了。”袁校生笑笑说。袁校生谈到循环水系统的研发过程,袁校生连连叫苦。他说,“如果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选择放弃。”在进入水产养殖业之前,袁校生从事玩具设计的工作,这为他自主设计循环水系统打下基础。从2010年开始,袁校生便耗资千万投入全室内循环水系统的研发和设计,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推倒重做,最终建成了这个系统。在他看来整个过程就像创作艺术品一样,一定得完美,不能出错,出错就得重来。目前,整个循环水系统主要分为机械过滤、生物过滤、紫外消毒和暂储几个环节,而最关键的环节是水质的生物包处理。袁校生表示,生物包系统设计十分重要,它承担着消除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功能,关乎整个循环水系统的成败,所幸的是,“养殖场的生物过滤系统自建成至今,从未出现故障,养出的鱼体也十分健康,没发生过病害。”因为热爱,所以“跨界”谈到创办泓升养殖场,袁校生的“跨界”有点大。袁校生17岁时便走入社会参加工作,第一份工作是玩具设计。他回忆当时,“刚开始看到玩具图纸时一窍不通,经常熬夜加班,根据客户要求改设计,一晃十几年过来了,自己也学了不少本事。”就这样,袁校生从一名学徒工逐渐成为技术人员,再变身老板。2010年,袁校生在玩具行业日益低迷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军水产养殖业。他将多年积累的财富全部投入养殖场,并且沉下心来,一做就是7年。这个“跨界”太大,投入也太大,袁校生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有点不可思议,他告诉记者,当时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我的选择,觉得很冒险,花了那么多钱却不能马上有回报,“但我是真热爱这个行业,而且室内循环水养殖是个大趋势,能做好的企业并不多,我觉得很有挑战,也看好它的发展前景,所以才一头扎进去,毫不犹豫。”事实证明,袁校生的选择和投入是正确的。经过几年的发展,泓升养殖场已经实现从零到一的蜕变,年产值丰厚,成为一个拥有着现代化农业特色的室内循环水养殖场。我们依旧是个养鱼人目前,泓升养殖场主打澳洲翡翠鱼养殖。袁校生介绍道,澳洲翡翠鱼原本是国外的鱼种,很多年前就已经驯化进入中国,这种鱼营养价值极高,富有多种人体所需氨基酸,鱼胶丰富,有益抗衰老以及提升免疫力,很受消费者喜欢。“采用循环水养殖澳洲翡翠鱼,它的肉质会更加的鲜美,而且没有泥腥味。”袁校生说。澳洲翡翠鱼在品牌建设方面,袁校生注册了“陆上渔夫”商标。“‘陆上’指室内循环水养殖,‘渔夫’表示养鱼人,既可以看到我们通过科技创新将养殖手段搬到陆地,也不要忘记我们依旧是个养鱼人。”袁校生告诉记者,“陆上渔夫”不仅仅是澳洲翡翠鱼的商标,还是鱼场的标志,待澳洲翡翠鱼销售体系完善后,还将引进其他优质鱼类进行试养。谈到销售推广,袁校生有一套自己的想法。他说,现在很多产品的主要销售对象是酒楼、餐厅和私房菜馆,而这一切完善之后,则会着眼于家庭,通过自营模式让每一个中国人吃上优质健康的鱼。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水产养殖业跨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循环水养殖也随着科技进步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据悉,目前国内有能力做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企业很少,一方面投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技术设备还不够完善。袁校生表示,循环水养殖占地少,水温水质条件可控,易于观察养殖情况,一定是行业的主流和未来。“但是,循环水养殖不能一味追求扩大规模,也不能过度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技术的研发,技术和管理水平应该同步提升。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和养殖的实际情况调整水循环系统,不能一味照搬。”袁校生提到当前的水产行业现状,他指出,现在水产行业许多人过于浮躁,总想着创富,而忽视了养殖技术的提高和创新。“水产人应该沉下心来,不忘初心把鱼养好,少一些盲从和浮夸,只要努力做好一件事情,总有一天会成功。”袁校生说。(作者:方琼玟&nbsp张灿宇&nbsp)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上篇新闻:
下篇新闻:
& 相关资讯:
& 相关文库:
客服热线: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草鱼养殖成功案例分享 2个多月净利润近5万多元
查看: 34156|
评论: |来自: 粤海饲料
摘要: 广东中山市板芙镇陈华兴是我集团海荣公司示范户,连续3批草鱼亩利润都超过了5000元,2个多月的净利润将近5万多元!他是如何做到呢,以下是他的成功案例分享——9月12日早上6点钟,我们来到了提前几天告诉我们要出鱼的 ...
  据中国频道报道,广东中山市板芙镇陈华兴是我集团海荣公司示范户,连续3批草鱼亩利润都超过了5000元,2个多月的净利润将近5万多元!他是如何做到呢,以下是他的成功案例分享——    9月12日早上6点钟,我们来到了提前几天告诉我们要出鱼的示范户陈华兴塘头,以下是采集到的现场案例及数据:    地点:广东中山市板芙镇陈华兴塘头    1、养殖成绩    土塘12亩,草鱼平均一个月长1.4斤/尾,料肉比2.26,现场测试平均肥满度2.35(健康范围是1.9-2.4,在这一范围内数值越大越好),2个多月的净利润将近5万多元!    2、养殖条件    针对连续3批草鱼亩利润都超过了5000元,兴哥给出了答案:    ①土塘12亩,配备4台叶轮式增氧机,平均1台/3亩,有了充足的氧气,草鱼自然健康生长,水质也能良性循环;    ②1.2米的水深,保持每天换水5-375px,有效解决水质老化和缺氧,氨氮和亚硝酸盐也将无所遁形;    ③使用粤海膨化料,1日3餐,长速快,易消化,保护水质,有利于在鱼价高峰期出鱼。      3、养殖秘籍    针对以上三点,兴哥一一解释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原因:    ①高增氧创造快速生长    我12亩的鱼塘白天开2台增氧机,晚上和阴雨天4台全开,草鱼的生长环境好了,自然就长得快,氨氮和亚硝酸盐也被分解了很多,很多人认为草鱼是低端经济鱼类,同样的池塘条件很多人白天是不开增氧机的,晚上只开1台,我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们人连呼吸都不顺畅了,还愿意吃饭吗?还会长个子吗?    ②换水最经济快捷    我一个塘两个月采用了不到500元药费!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1.3米水深,保持每天换水5-15公分,水质清新,轻松解决老三难:蓝藻、氨氮和亚硝酸盐,也可以有效补充氧气,很多人习惯一有水质问题就用药,既加大了养殖成本,有的时候反而又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换水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水质问题,是药三分毒,尽量减少用药的次数。    ③大品牌膨化料    使用粤海28个蛋白的2#草鱼膨化料,1日3餐,粤海膨化料营养架构合理,易消化吸收,摄食率高,对水质好,草鱼生长迅速,足够的饲料是草鱼生长迅速的物质基础,长得快反过来又帮助我们减低了同一时间段的草鱼投喂量和饲料成本,我们在鱼价高峰期也可以有大规格的草鱼卖(草鱼的规格越大,鱼价越高)!    总结来说,我们养殖任一品种的水产品,投入与产出是成正比的,养鱼就是养水,再加上好料,长速快就能赚到大钱了!    作者:湛江海荣技术服务部 王亚楠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水产前沿”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国水产频道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水产频道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水产频道”。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水产频道)”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中国水产频道联系。联系方式:020-。
一周新闻点击排行Top10
一月新闻点击排行Top10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点近两年宣告基本成功
我的图书馆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点近两年宣告基本成功
以往养鱼大多是一放了之、鱼儿各自找窝安顿,如今鱼儿搬进了为它们量身打造的“高级公寓”。不仅如此,珍珠蚌给这些鱼儿当起了“物业管理”——“公寓”中排出的“污水”经过10多万只蚌的过滤处理后,经集约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再输送进“高级公寓”。据介绍,这种工厂化养殖模式在江阴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如今已基本成功,未来惠山区、锡山区也将陆续引进。
30亩鱼塘只用半亩养鱼
12月1日,记者随江阴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张站长来到位于江阴市临港街道申兴村的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鱼塘水面整齐漂浮着一只只绿色的雪碧瓶。“这里是净水区,不养鱼。瓶子底下挂着的是养珍珠蚌的网箱,养三年后就可产珍珠了。”三鲜养殖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空瓶能使珍珠蚌网箱不会沉到水底,因为一旦沉到水底溶氧少了、有机质多了,就不利于蚌的生长。
在鱼塘一角黑色遮阳网下,不断冒泡的“养殖槽”中是一番生动景象:现代化养殖设施高效运转,“增氧泵”不停为槽中鱼儿增氧,加州鲈鱼在池中逆水而行,工作人员一投喂饵料,鲈鱼就浮到水面争食。
“虽然鱼塘有30亩,但养殖水槽只有半亩。”张站长介绍,整个鱼塘的养鱼面积其实只占总面积的1%-2%,其余的鱼塘面积则作为“净水区”为养鱼槽提供干净水。平时基本上不换水,只是视情况添加一些水防止蒸发,大大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污染。
据介绍,这套系统叫做集约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工厂化养殖”,是目前最先进的水产生态养殖技术。在总产不降的情况下,从原有的养殖水面辟出一块进行集约化,解决了水源问题,使养殖水质比较稳定,对周边环境也比较友好。可增产增效、节地节水,破解了常规养殖面临的诸多可持续发展问题。
养殖密度高出传统近50倍用药量仅1%
张站长介绍:“你看这5条养殖槽,每个槽17米长、4米宽,水位常年保持在1.6米左右,最高可达1.8米。按照每平方米190尾的密度进行投放,也就是说,一个槽中有1万多尾鲈鱼,密度是普通鱼塘的近50倍。
60多平方米投放1万尾鱼苗,这么多鱼会不会缺氧,会不会光长膘不长肉?“不仅不会,而且比传统养殖的鱼品质更高。”张站长说,秘密就在于鱼槽边空气压缩机微孔集中增氧,它能模拟水流环境,产生循环水流,同时产生高溶氧,把塘里的水不停往水槽里置换。由于充气推动水体流动,适应鱼儿逆水游动习性,所以每一条鱼都是“运动健将”,比普通鱼塘所养的鱼体质更好、肉质更紧。“水体流动的同时,还能将残饵和粪便往后推,使得槽中水质和含氧量都达到较好状态,提供高营养和高水质。”张站长表示,这是传统养殖很难实现的。
“通过这个巨型增氧泵24小时不间断增氧。”张站长指着不断冒泡的养殖槽“入口处”说,该系统的使用,可使每升水含氧量达5毫克,且较平稳,不随气候变化而波动。普通养殖的底层水含氧量最低时仅有2毫克,到了夏季闷热天气,因为缺氧易导致鱼类死亡翻塘。
不仅如此,工厂化养殖的产量也较高,草鱼每平方米可达100公斤以上,特种水产如鲈鱼、黄颡鱼可达到每平方米50公斤以上。总体的养殖产量比普通养殖的高。
相比传统养殖,工厂化养殖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不仅捕捞方便,而且投喂饲料不用围着鱼塘来回走,只要走几十米就完成了。“虽然工厂化也要用药,但比普通养殖少很多。”据悉,水产养殖中用药是按照水体立方为基数计算的,比如原来要用50公斤,现在只要0.5公斤左右。
“运动鱼”每斤比普通鱼贵1元
推广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不只为了提高养殖效率,更重要的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鱼吃剩的残渣、排出的粪便沉淀下来,将被管道吸走,作为种植花卉的肥料。在尾部有个截污槽,通过网眼出去后沉淀在截污槽中,可通过人工或“吸尘器”的模式将这些污物吸上来。
据介绍,江阴是省内最早一批进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点的。去年7月放苗,养殖了河豚、草鱼、黄颡鱼和太阳鱼等。“去年因为没经验,品种太多后,发现上市的时间跨度拉得很长,不便于操作,因此今年集中养殖加州鲈鱼这个单一品种。6月12日放的苗,目前平均重量在三四两,个头大的有七八两了,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上市了。市场价格要比普通养殖的每斤贵1元。”除申港镇申兴村外,目前江阴的徐霞客镇宏岐村、临港街道野田里家庭农场以及祝塘等也都已引进这套养殖系统。
尽管有排污槽收集了污秽物,但仍会有一些残留的粪便和残饵,靠生物净化。蚌的生物净化能力非常强,它的生长主要靠肥水培养出来的藻类。“粪便排到净水区后藻类和浮游动物等可吸收。”据介绍,珍珠蚌要养3年以上,每只蚌每年可增值1元,12万只蚌每年可增值12万元。
“无锡是全省首个在净水区投放珍珠蚌的。”张站长说,有些试点会在净水区投放花白鲢、螺蛳、南美白对虾,种植高秆水稻,目的不是为了产出,而是为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质富营养化,基本达到“零排放”。
从产出到治污,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堪称水产养殖的一场革命。该系统接下来将在全市推广:惠山区年底将建成一个养殖基地,锡山区正在规划中。无锡水产技术部门也正对无锡地区工厂化养殖的鱼类品种进行认真筛选。此外,对槽中水流、系统排污问题等也在进一步探索。 &&
[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低成本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养高档鱼,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低成本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养高档鱼,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02:04
《当代水产》杂志社独家报道:
作者 | 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站 袁杰
来源 |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
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五丰村现有水产养殖面积4000余亩,由于近年来,我省开展“五水共治”及水产品病害等问题的影响,养殖产量与效益很不稳定,养殖风险进一步加大。
为探索新型的池塘养殖模式,特地从美国大豆协会引进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模式试验,该模式是传统的池塘养鱼与流水养鱼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建造养殖槽(流水池)和安装推水曝气设备,使原有的静态池塘通过空气推水设备使池塘形成动态循环流水“生态式圈养”模式养鱼。
主要养殖品种高密度“圈养”在始终处于流水状态的养殖槽内,槽内利用水流将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存饲料冲到养殖槽的尾部,并通过安装在养殖槽尾部的排泄物收集池收集起来。外围宽阔的池塘水体(外塘)作为水质净化区,适宜于养殖净水性鱼类(如鲢、鳙),还可种植水生植物,把水中的氮、磷吸收,避免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可以及时清除漂浮物和固体物,真正实现养殖业的低碳高效。经过1年的试验,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 池塘建设
试验地点选择在富阳区东洲街道五丰村富阳市云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养殖基地内。试验池面积35亩,在池塘的中间位置设置水槽3个,单个水槽长23m、宽5m、深2m,吸污池长15.6m、宽3m、深2m,水槽底部、墙面等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浇筑而成,进水与出水两端用金属网片、聚乙烯网片等材料隔离,并与池塘相通。水槽进水口设置纳米管流水式增氧系统,出水口设置移动式吸污区。(池塘设计见附图)
图:池塘循环水养殖示意图
1.1.2 池塘清整
2月将池水抽干,清除池底杂物,整修塘埂、塘底。3月开始建设好池塘循环水养殖设备。
1.1.3 渔机配套
在水槽式流水养殖鱼区内,配备2.2kW的罗茨鼓风机与纳米管相结合的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3套,3kW底增氧设备1套,设置3kw的吸污系统1套,配备8kV自起式发电机1台。通过相关渔业机械的综合配套设置,可以达到养殖池塘与水槽的水体上下与水平交换流动,循环利用,以及鱼类排泄物的清除。
1.2&种苗放养
5月30日,在1号水槽内放养&5cm长的&优鲈1号2万尾,6月7日在3号水槽内放养4cm长的太阳鱼5.5万尾,6月30日,在2号水槽内放养15cm长的七星鲈0.5万尾。在水槽外放养20cm长的花鲢400尾,20cm长的白鲢800尾。
1.3饲养管理
在池塘内全程投喂通威海水鱼饲料。每天2~4次,并要求以每次10min以内吃完为宜,具体根据鱼的吃食情况而定。
1.3.2 日常管理
1.3.2.1&水质管理
池塘水位保持在1.5m左右,。每隔30d左右用一次复合碘进行水体消毒。养殖期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30~40cm。
1.3.2.2 池塘增氧
当水槽内放养鱼种后, 流水式充氧增氧设备24小时不间断开动,前期开动1套,中后期则开动2~3套,投喂饵料时开启底增氧,确保饵料在水槽中间,避免鱼与水槽壁的摩擦,保证池塘水体流动与溶解氧充足。
1.3.2.3 水槽吸污
每天早上进行吸污一次,一般每次吸污约5min。具体视吸出来污水状况而定。
1.3.2.4&巡塘
做到早、中、晚3次巡塘,检查吃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缺氧浮头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有浮头预兆或天气闷热的情况,则减少投饲量,及时交潜开动增氧机械,严防缺氧浮头。
1.3.2.3&出售
10月开始,游客在水槽内开始垂钓,&到12月将鱼类分品种分养到其它池塘中进行暂养与销售。
2 试验结果
2.1养殖产量
试验共捕获鱼18,735kg,按35亩的池塘计算,折合平均亩产535kg。其中总产优鲈1号5,760kg,七星鲈2,500kg,太阳鱼6,875kg,花鲢1,600kg,白鲢2,000&kg;总产鱼1,8735kg。具体情况详见表1。
2.2经济效益
2.2.1 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槽建设成本
养殖槽3只,单个水槽长23m、宽5m、深2m,吸污池长15.6m、宽3m、深2m,池底浇筑钢筋混泥土底板长28m,宽18m,厚0.3m等,基础工程建设成本27.8万元;配备发电机、吸污设备、底增氧设备、气提式循环推水设备等渔业机械,渔业机械购置成本10.4万元。两项合计总成本38.2万元,初步估算基础工程和渔业机械可使用6年,平均每年成本为6.37万元。具体情况详见表2。
2.2.2&养殖成本
养殖成本主要由塘租、苗种、饲料、电费、工资、药费、其它等构成,共计&33.225万元,折合亩成本为&9,492元。在各项成本支出中,饲料成本所占比例最大,为64.1%。具体养殖成本支出情况详见表3。
2.2.3&养殖收益
试验塘实现总产值&81.05万元,折合平均亩产值&23,157元,实现总利润41.445万元,折合平均亩利润11,841元,具体情况详见表4。
3 &讨论与小结
(1)在池塘中设置流水式水槽,并在水槽内开展高密度流水养鱼,在池塘中开展花白鲢养殖。这种养殖模式,可以解决养殖生物间的食性和**性不同、小水体与大水体的相互配合与协同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大水体养水,小水体养鱼,达到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是一种互补互利的池塘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2)这种循环水虾鱼高效养殖模式,还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是养殖池塘水体可以实施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减少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
二是可以实现池塘进行工程化管理,全程监控,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药物的使用,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是流水式水槽末端设置吸污系统,能有效收集养殖鱼类的排泄物,从根本上解决了池塘养殖水体富营养和污染问题。而且收集的鱼类排泄物,通过沉淀脱水处理,就能变成高效有机肥,用于蔬菜、瓜果、苗木的种植。
(3)这种流水式养鱼水槽,选择的养殖品种十分重要。2015年我们选择了优鲈1号、七星鲈、太阳鱼三个品种。七星鲈、太阳鱼二个品种生长快,增重率高,适合于流水式水槽中养殖,但优鲈1号由于饵料等因素生长速度较慢。
本文版权属腾氏水产商务网和《当代水产》杂志社共同所有。如需转载,请在篇尾按以下格式注明:
1、来源: 腾氏水产商务网-当代水产杂志社
2、作者:&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站 &袁杰
3、腾氏水产商务网微信号:tsfish &
如未按上述要求转载,一律视为侵权,感谢配合!
更多内容请关注腾氏水产商务网微信公众平台:tsfish。
投稿邮箱:t***@126.com &
广告、订阅:0759-2****733
《当代水产》杂志创刊37年,是国内知名老牌市场性水产刊物,与旗下网站——腾氏水产商务网及微信公众平台(tsfish),为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行业信息。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水产媒体平台,《当代水产》杂志社和腾氏水产商务网现诚征原创文章,欢迎广大行业人士踊跃投稿,积极爆料。一经采用,必有稿酬!
新闻爆料:156****8383(程记者)
广告热线:156****7766(卫小姐)
杂志订阅:0759-2****733(郑小姐 )
投稿邮箱:t***@126.com循环水养殖需要投入多少,该怎么计算?到底能不能挣钱?
我的图书馆
循环水养殖需要投入多少,该怎么计算?到底能不能挣钱?
IPA循环水系统到底是什么?我有30-50亩水面能否建个循环水系统,大概投资多少?能产多少鱼?好多养殖户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搞水产的人都知道,养鱼先养水,简单来说呢,循环水系统就是一个养水的大车间。肉眼可见的有,鱼没吃完的剩饭、拉的臭臭,还有打架掉下来的鱼鳞啊鱼鳍啊什么的(整天挤在一起大眼瞪小眼,也没个娱乐,不打架干什么;就算不打架也难免碰撞),我们统称大颗粒物。&看不见的有,鱼撒的尿、呼出的废气、脱落的粘液(鱼摸起来滑滑的就是因为它)、一部分剩饭和臭臭遇水溶解和分解了形成的有机质和无机盐(拉尿都在被窝里,鱼真不讲究哈),以及由此滋生出来的有害微生物。&我们的养水大车间需要干的就是开足马力把这些废物清除出去。当然这么复杂的废物组成靠一台机器可是不行的,需要不同工种的机器协同作战。合肥万康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晓明介绍,他们公司设计、建造的循环水水槽是5米宽22米长,总长28.5米。收集鱼粪有效宽度是4米,推水是2.5米。这是美国大豆协会循环水系统引入中国的时候,建议的尺寸。然后推水设备的特点:第一、有弧度的,很多用的是斜角的,学过物理肯定知道,有弧度的,反射的时候更顺畅溶氧更好、推水效果更好;第二个是提升机的研发,一般用的是浮船。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异常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尤其在高温季节,发生异常危险性非常大,推水设备很重,如果从水里移到岸上来检修,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也需要很多人。有了提升机技术,一个人轻松就可以把整个设备提到水面上来,少人快速的解决问题。就像家里的晾衣架一样,摇一摇就可以了。&左为水产村记者张红美,右为合肥万康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晓明&叶晓明介绍他们公司建造的循环水养鱼项目,大部分分布在江苏、安徽、宁夏、湖南、湖北等地区。相对来说规模最大的还是在江苏,安徽目前已经有30多家。&水产村:多大水面建一个水槽,这有没有什么比例?需要投入多大费用,如何计算的?&叶晓明:正常8-10亩建一个养鱼槽,3个槽子大概在25-30亩。基础设施和养殖设备全部完善好大概需要25-30万。每个养鱼槽子大约在8-10万,有许多是共用系统,所以养鱼槽建得越多越划算。科技养殖,高产出伴随的是高投入,使用该技术养殖是有一定的门槛的。一般农户有个30亩的鱼塘,自己也不需要什么太多的投入,自己负责管理和喂养,需要投入的比较少。而使用循环水养殖必须要喂膨化料,光饲料这一块的投入成本就好几十万,一般农户可能没有那么大的资金投入。以3个循环水养殖槽计算,一年的运营成本需要100-120万(这包括:循环水基础建设、整套设备的安装、苗种、饲料等)。&水产村:一个水槽能养多少鱼?对池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叶晓明:一个槽子(200立方)能养出草鱼6万斤、鲤鱼7-8万斤、鲈鱼2万多斤、鮰鱼3万多斤、鲫鱼3万多斤左右,每个品种都有差别的。而且不同的品种和养殖技术水平,产量是不一样的。对池塘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没有污染,符合渔业养殖水体标准即可。&水产村:循环水养出的鱼在价格上有没有什么优势?与普通池塘养出的鱼有什么区别?&叶晓明:循环水养出的鱼比普通池塘养出来的鱼品质要好,鱼整天在水槽中顶水,条形好,有人比喻为跑步鱼,健美鱼;鱼的体制好,运输成活率高,深得鱼贩们的好评;鱼的运动量大,脂肪少,口感很好。今年夏天在宁夏,有鱼贩子把鱼拉到新疆去卖,因为成活率高很多,鱼贩们愿意多出0.5元购买流水槽养殖的鱼。&IPA是一种高密度养殖、低密度生态、循环水体的养殖方式。整个池塘分为内(流水池)外(放养区)两个区域。流水池圈养喂食型鱼类;外围放养滤食性如花白鲢等鱼种,同时还能养殖水生植物。整个池塘利用气动循环水装置,为池塘增氧的同时推动水体循环。水流还把鱼粪等废弃物推向集污区,废弃物自动回收到塘边的沉淀池,再经过脱水处理,再变为陆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机肥。这样,整个鱼塘实现了“活水”养殖,不仅解决了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也在节水、节地和经济效益倍增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循环水养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