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把孩子教育好妈,教育投资到底何时开始好

学霸妈妈的育儿经 教育投资不能太功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小升初、高考、中考,眼下这个升学季让不少父母操碎了心。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升学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名校的门槛也水涨船高。人们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童年真的还有起跑线么?究竟要给孩子创造怎样
漫画严勇杰制图雷林画小升初、高考、中考,眼下这个升学季让不少父母操碎了心。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升学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名校的门槛也水涨船高。人们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童年真的还有起跑线么?究竟要给孩子创造怎样的教育条件?下一代的未来要如何规划呢?费嫱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大二学生,数学专业,擅长数学逻辑思维,未来会投身大数据领域。她也颇具古典文化修养,平时以看书为爱好,以绘画为休闲,高三与大一期间曾在《天一文化》杂志开设文化随笔系列专栏&&她的妈妈经常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与孩子的交流,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满满的爱和自豪。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说的&&择校顺应孩子的特质择校是做父母面临的首要投资,孩子学业的第一阶段&&小学,(2003年)我们放弃了可以免费就读的还算上乘的地段小学,改读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小学&&惠贞书院(需出3万元学费)。事实证明这个选择相当有益,因为没有小升初的压力,不需要学奥数,也没有任何补课。女儿相对拥有自由的思维、足够快乐的童年。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以及我们的引导,她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看了很多书,比如《诗经》《唐诗三百首》《阿加莎全集》《福尔摩斯全集》等。她同时喜欢着文学和数学这两门截然不同的学科,并且慢慢养成了阳光、自信、有主见、会思考的良好秉性。她初中毕业被保送到效实,又考进创新班,但考虑到已决定去美国读本科,为了能更好地与大学衔接,后来选择了全英文教育的镇海中学剑桥国际ALEVEL课程(英国高中课程)。现在觉得这个选择对她也比较有帮助。英国高中对于数学教育的范围比较广,比方涉及到微积分,其间她参加了加拿大滑铁卢数学竞赛,并获得金奖。同时她又被择优录取到仅有十几人班的英语文学课,跟着牛津大学英语文学专业毕业的英国老师学习原版英语文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狄更斯、王尔德等大家。直到大学阶段,她依然没有放弃文理兼修的爱好,双修着数学和文学。留学想要房子还是读书?不同于眼下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各样培训班的诸多花费,我们在孩子小学、中学阶段的金钱投入可以说很少,最大的投入无疑是出国留学的费用。孩子现在每年的学费约4.5万美元,加上生活费,一年的开销需要40多万元人民币。她是个懂事的孩子,课余在学校餐厅打工,为自己赚零花钱,也增加实践。在孩子还在上初中时,我曾问她:你将来是想在宁波有一套不错的房子呢?还是要读书?她不假思索地回答:读书。她在高三写过一篇文章《论学习数学和学习文学的共通性》,受到一些教育届人士的高度评价。她写道:题海战术并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因为并不能使思维得到锻炼。如果不得不走这条路,那就不要在这个过程中迷失自己,不要因为贪图便利放弃思考,失去自我,并误以为这些无聊应试之事便是在真正地学习数学或者其他学科&&正因为不是用别人的而是自己的方式,所以更清晰,更直接,更有自信不会出错,是思维贯通得出的结果,有头有尾,不受限制。这是探寻本质的做法,是解决所有题目,而非一题两题的关键。课外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从小学到初中,孩子课余很少有额外&项目&,小时候倒是学过钢琴,但孩子不想学,便作罢了;也学过绘画,至今课余还会提笔。对文学则表现出浓厚兴致。从小学起,她就喜欢听《百家讲坛》,我们还带她去现场听易中天、钱文忠的讲座。出去玩的时候,我喜欢把《读者》《艺林》等书籍随身携带,有时会读上一段,她也时常翻看;因为阅读,她爱上了古典文学,我们时常在家里玩诗词接龙游戏;她会自己琢磨平仄,还喜欢写古诗,我们常常会切磋;就连现在孩子往家里打电话,我们谈及的也常常是唐诗宋词、新读的文学作品。小学五年级,我也曾陪孩子上过一堂奥数体验课,可是孩子并无兴趣,我便提议,是否去书店买一本合适的书自己做题,她欣然接受,且兴致浓浓。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认为,这比起我们强加给孩子各种培训、辅导,效果会好百倍千倍。这一点,孩子大学阶段的选择对我触动尤其大。大学选修的课程中有分数高的,也有分数低的,有自己熟悉的,也有不擅长的,为了拿到高的GPA,选择容易学但对自己帮助不大的课程的同学也不少了,但孩子说,不能仅仅为了分数,而忽视了读书的真正意义。陪伴帮助孩子开拓思维当然,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付出绝非金钱的投入。教育投资和其他投资最本质的区别应该是,它不能太功利。从决定让孩子出国起,我想到的是孩子三四十岁后会是个怎样的人,而非如何恶补英语,考托福SAT,千方百计地申请到排名更靠前的大学。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做家长的,需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同时兼顾孩子的性格特质。对于孩子兴趣的建立、思维的开拓,除了老师,家长也需要花不少心思和精力。比如,孩子喜欢苏轼的诗,我也会有意识地多读多看,以便于在与她的交流中引导、纠正;孩子告诉我最近在读王尔德的作品,我也会去搜寻;孩子小时候,我会与她在坐车时看着前方车辆的车牌号算24点;去郊外游玩时,会让孩子口头作文。我们家有一个&饭桌讨论&,就是每每吃饭时,会针对热点问题,各自侃谈观点、看法,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我们与孩子充分地交流,碰撞思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孩子的思维成长。其实我不喜欢把教育说成一个投资,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并不需要什么回报。事实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带给我们足够多的快乐,这已经是最大的回报了。我们给孩子所有的教育和培养,只是为了让她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让她的人生更丰盈充沛,一切足矣。
[责任编辑:罗彬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5类“养出”叛逆孩子的妈妈 有没有你?
东方教育时报
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到底是什么样?如果年轻妈妈能够知道如何才会受到孩子的欢迎和喜爱,这对提高自己做母亲的素质标准和教育艺术都十分有利。1、“无能妈妈”不受欢迎孩子:我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是妈妈都不会。妈妈早出晚归,她对我的爱好好像根本不感兴趣。其实,我很希望妈妈能够陪我一起玩。而且妈妈对我的提问也从来不热情回答,还说我的问题很奇怪,说小孩子的话为什么这么多。点评: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他们想从妈妈那里了解很多事情,以满足自己天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如果妈妈总是一问三不知,便会使孩子感到很失望。同时对孩子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建议:为了做一个令孩子喜欢和自豪的妈妈,读书学习是关键。但是,同时,尽可能抽时间多陪孩子一起玩,多和孩子言语交流。毕竟妈妈不是完美的,总有些事情是妈妈不会的。也没必要为了孩子而去学这学那,要告诉孩子知识是无穷的,妈妈会不断的充实自己就想孩子现在做的一样。要让孩子自己去学会学习新的东西。2、“电视妈妈”冷淡孩子孩子:妈妈一有空总坐在电视机前,对于电视连续剧是一集不落,而把我搁在一旁。妈妈把电视节目看得比我重。点评:如果妈妈一直与电视机为伍,就会缺乏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看书和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开展亲子活动的机会。这不仅会失去许多和孩子沟通的机会,而且也影响孩子,使得他也从小喜欢看电视,而不善于和人交流、沟通,严重的话,自闭症和孤独症等一系列疾病也可能产生。建议:童年很珍贵,妈妈有时间的话,应该多和孩子一起活动。3、“苛刻妈妈”束缚孩子孩子:妈妈总对我不满意,一心想把我当成一个“全能小神童”,钢琴、舞蹈、美术、体操和电脑,我学了好多,可是她还总觉得我这样没做好,那样没学好。点评:孩子一般都不喜欢过于苛刻的妈妈,这样的妈妈对孩子过于严厉,而且总是说“不”。孩子经常处于一种不自由、被束缚的状态。建议:儿童天性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谁剥夺了他们这种基本需要,必然不受欢迎。切记不要过分唠叨和干预孩子,要大胆放手,让他适当自由和放纵。4、“攀比妈妈”让人厌烦孩子:“你看某某多能干,你再看看你自己。”这是妈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在大家面前,妈妈总喜欢把我和别的孩子相比,她不是说我不好,就是表扬同事或者邻居的孩子比我强。其实,我觉得我自己做得也不错。点评:对孩子的责备使得他有些不服气,甚至反感。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独特个性和自信心不利。建议:妈妈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和兴趣,绝不能按照一个标准要求他们。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帮助他一起开发潜能。5、“谦虚妈妈”压抑孩子孩子:在客人面前,我总喜欢表现自己最拿手的长项,但妈妈总当着他人的面说我做得不好。点评:在外人面前,孩子往往比较兴奋,喜欢表现,同时也不免出现一些小差错,这是正常的。可是妈妈却认为孩子的“人来疯”让家长丢面子,或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子有方,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孩子。建议:孩子的自尊心有时候比大人还强,而且心灵也比较脆弱,上述做法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丧失自信心,甚至出现反叛情绪。当孩子开始不听妈妈的话,开始对妈妈的教育出现叛逆行为的时候,做妈妈的就应该开始细心的观察一下,自己什么地方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如果是自己的不对,要及时的改正。不过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了解越多,独立性的要求越强烈,也可能出现逆反心理,都是正常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jeceakache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日语中"你好"的发音是?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虎妈教育”到底该不该存在
2011年,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就通过一部《虎妈的战歌》的书籍,细致描绘了这样的一副教育图景:“7岁的女孩,因为一首钢琴曲弹不好就被强迫从晚饭后一直练到夜里,中间不许喝水或上厕所”,把“虎妈”这一教育形象深深刻进中美家长的心中。
近日《虎妈猫爸》的热播,再一次把虎妈的教育方式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推崇者有之,反对者也颇多。人们各执一词,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单独站在某个角度看,似乎都有道理,可你若仔细去斟酌,似乎又都有些偏激。
我倒认为,“虎妈”完全可以存在,只是这种存在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存在,而不应该是普遍意义上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
近日从网上读到了陈跃林的一篇文章《如果兔子拼命奔跑,乌龟该怎么办》,从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引发的一系列思考,这些有天赋、有优越家庭背景的孩子从五六岁开始就已经将一般家庭的孩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那么,一般家庭该怎么办呢?
《虎妈猫爸》中虎妈毕胜男那种要了几代人命的折腾,正是一般家庭教育拼命想要挣脱自我条件束缚下的一个缩影,用中国家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根本国策,当前因为受教育而致贫的例子不是个案,但我们又知道,不受教育又不行。《三字经》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说的是人需要受教育,教育是成长的必需品。
我们离不开教育,为教育孩子而做出牺牲,是值得尊敬的。但问题是,天下没有相同的孩子,教育也是不能拷贝的。如毕胜男这样狠心追命一样地牺牲自己,牺牲两代人的生活、幸福来教育孩子,却值得斟酌。
严苛地要求孩子不错,但强势地以一己之念,只为孩子抢到那个最好的,学要上最好的小学,老师,要请最优秀的老师,学习,要学习最尖端的内容,未必能教出人才。
很多孩子,在父母这样的强势安排下,上了好大学甚至出人头地之后却突然发现人生没有了方向,于是在人到中年后开始变得迷茫,不知所措。还有些孩子,虽然有了好成绩,好学业,好专业,甚至好职业,可却总是缺少一种生活的激情,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一个日子,把青春都过成了一种灰色的老年色调。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发展自我的机会。
2011年,周浩从高等学府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职业教育培训学院——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在人人推崇“华丽”转身的年代,周浩此举,无疑让人(尤其是做父母的人)大跌眼镜。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风水再怎么转,也转不到路要倒着走吧。可是周浩这样做,却获得了大片赞美声。为什么?因为他知道了自己是什么,自己想要什么?
教育的基本原则,就该是因材施教。以一个严谨的工匠态度雕琢孩子,是没有错的,关键问题是,你得先认清你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料。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他是什么?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代价有多大?风险是什么?是玉要琢,是铁要锻,是材要治,是冰要雕,是泥要塑。不能因为玉有着本质的高贵性,就想要把所有的孩子都改造成玉。其实,不管是木,还是泥,用到好处,可能会高出玉质一筹,在能工巧匠的制造中,价值连城的木雕、泥塑比比皆是。
其实,即使天赋为玉,没有好的,正确的教育,一样被雪藏。“虎妈”式教育,虽然有失偏颇,却存在有理。要知道:
玉本为石,玉要雕琢,精雕细琢才能玉。
钢本为铁,铁要锻造,千锤百炼始成钢。
材本为木,木要精治,设计精巧方为材。
冰本为水,水要冰雕,冰冻三尺后再千锤百炼。
塑本为泥,泥要烘烤,粉身碎骨后在精雕细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华清园教育考试院是以高中生学科兴趣、学科特长的挖掘、培养为主要工作的研究机构
华清园教育考试院是以高中生学科兴趣、学科特长的挖掘、培养为主要工作的研究机构
今日搜狐热点教育首先从母亲开始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教育首先从母亲开始
&&,,,,,,,,,,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3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妈妈讲述:我为什么坚持让六岁儿子学钢琴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妈妈讲述:我为什么坚持让六岁儿子学钢琴
我为什么坚持让6岁儿子学钢琴
  我不是专业的音乐人,甚至还不算一位音乐爱好者,但我坚持让6岁的儿子逃逃学钢琴,这其中有我自己的逻辑,也有很多体会和感想。
  不过首先申明,如果你想将孩子培养为钢琴家、音乐家,或者期望学乐器能为他以后的升学工作结婚加分的话,那你可以直接把当前页面关了,我担心会误人子弟。但假如你和我一样,希望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同时也有一技之长,平时听到好听的曲子,能配起和弦抚琴一曲悦己悦人,遇到喜欢的乐器不会觉得神秘,有现学现玩的自信,那咱俩算是志同道合,且听我多叨叨几句。
  百里挑一,为什么是钢琴?
  当考虑让孩子学乐器时,摆在父母们面前的选择很多:个性的吉他、优雅的小提琴,甚至名族风的古筝……最后我选了钢琴。
  但其实,选择钢琴的“性价比”并不高,首先那么大一个东西,只能在固定地点玩,不像很多轻便的乐器随时随处都可以拿出来秀;其次不容易进学校的交响乐队,因为钢琴手只需要一两个,竞争压力太大,学管弦乐的学生倒是很好进;此外,在大家都倾向选钢琴的情况下,不容易因为这个技能而争取到资源。
  所以,为什么我还要逃逃学钢琴?
  这要从我的出发点说起,因为我的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钢琴玩起舒服,就安静地坐在那儿,不伤手不费气而且入门简单,四五岁的孩子拿个玩具键盘半小时能弹出小星星的主旋律,如果换了小提琴,半小时还搞不清楚脖子该怎么歪呐!
  其次,说得更深层一点,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是表现力最强的一种乐器,而且还是多声部乐器,对孩子理解旋律、和声和曲式结构有天然的视觉听觉优势,要知道,大部分作曲家都是在钢琴前完成大型交响乐创作的。
  难题来了,什么时候开始学?
  但凡大家叫得上名字的一些钢琴演奏大师级人物,基本上不会是5岁之后才开始学,一般是4岁,甚至3岁。比如逃逃学钢琴的音乐学校校长,一位牛得找不到北的神女子,华盛顿邮报评价“罕见的、完美无瑕的钢琴天才”,就是从3岁开始学琴的。所以,如果想往专业上发展,建议可以早点开始。
  但不管什么时候开始,前提是要你“准备好”。
  一是准备好环境,环境是指“音乐环境”,如果孩子在一个完全没有音乐环境的情况下,突然让孩子学习某样乐器,这样一来孩子上手会变得很难,容易产生挫败感,毁了孩子的兴趣。要营造音乐环境其实并不难,你可以多哼歌给孩子听,或者多在家里放放音乐,带孩子参加有音乐相伴的其他活动等。
  二是准备好心理,这心理包括孩子,也包括父母。逃逃是5岁半才开始学钢琴的,当时我们经常在家自己玩电钢琴,他在一边看得眼馋,认真地给我说他想学,我也认为他已经可以坐得住了,才送他去学校。孩子准备好了,父母也要准备好,你要问自己,真的准备好每周风雨无阻地接送他上课了吗?真的准备好花时间花精力陪他进入音乐的世界吗?我有个朋友在国内教钢琴,她给我说过,在学琴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坚持,而是家长坚持不下来了。
  一开始学就买琴,太破费?
  如果条件允许,当然一开始就给孩子买架钢琴最好。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那玩意又大又重又贵,万一孩子学不下去,还真挺可惜的。逃逃开始学琴后一年多,回家都是用电钢琴练习,最近我们才给他买了一架立式钢琴。尽管专家说两者根本就不是一种乐器,用电钢琴会“坏手型、坏耳朵”,但对不打算走专业的小盆友来说,我觉得问题不大。而且从逃逃的实践看,也没那么严重,他还是学得好好的,参加了两次比赛评级,都是最高一档,评委老师的评价也挺高。
  记得在买钢琴的时候我们反复比较了Yamaha的U1和U3,两款价格上有距离,我们有点犹豫,这时琴行老板说话了“用U1或U3,或者C3X (指了下旁边的三角钢琴),跟你孩子能学得怎么样没有一点儿关系”。所以学琴不在于配备多高级的器材,而是得培养孩子浓厚的兴趣。之前逃逃在家用电钢琴练习对他反而有点激励作用,因为声音显然没有上课用的三角钢琴好听,他经常会在家把一首曲子练好,期待上课时再surprise一下自己。但为什么我们还是要给他换呢?首先是用到脚踏板了,电钢琴和真钢琴脚踏板感觉差别真心挺大,另外目前老师开始教一些演奏技巧的动作了,而有些动作在电钢琴上表现不明显,比如“抓键”(scratch)这样的动作,还是在真钢琴上更容易有感觉。
  严厉or 温柔,如何找老师?
  和乐器一样,高端的老师贵,也难请。我们运气挺好,给逃逃报音乐学校时是慕名那位牛校长,但具体选择哪位老师,我完全没有概念,因为当时逃逃的英文还不行,我要求找个会说中文的就好。于是学校给逃逃安排了一位台湾老师Christin。每次上课,她讲解时温柔耐心,示范演奏时又让逃逃佩服得一塌糊涂。我自己外行不觉得,后来有位很专业的朋友也把孩子送过来学,她认为这位老师教得很好,她在这个地区调查了不少钢琴老师,遇到这样的不容易,但风格适合她女儿,不太适合她儿子。
  总的来说,找老师时,应该找教学方法和孩子性格匹配的老师,这样每次上课都是一件让孩子很期盼的事情。
  崩溃了,孩子不愿意练琴?
  如果你某天发现孩子偷懒不愿意练琴,先不要着急。作为一位琴童家长,这种情况太普遍太正常了,千万不要抱怨不要郁闷。我有个表哥,也就是逃逃的表舅,小提琴演奏家,现在广州交响乐团。有次在多哈亚运会演出后,我们当地的记者采访了他,然后刊登了大篇“胡话”,大半篇幅在讲他小时候练琴多勤奋多认真。但了解底细的我们知道,他小时候曾经也为了躲避练琴在马桶上一坐就是大半个小时呐。
  练琴是门苦差事,家长要做好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心理准备,如果你听说哪家孩子不用监督还每天好好练琴,那要么是家长在吹牛,要么这孩子是下一个莫扎特。学琴之路,贵在坚持,而这种坚持,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这一年和逃逃斗智斗勇,我总结了不少心得。
  1上课做笔记,耐心陪练
  每次上课老师都会讲一些要点,家长最好做下笔记,平时陪练的时候提醒孩子注意,需要很细致,很耐心,放慢节奏分解,鼓励他的每一个小进步。
  2家长也要懂点乐理
  千万不要拿自己“没有音乐细胞”做借口,其实乐理并不难,这跟音乐细胞八竿子打不到关系。音乐是有逻辑的,只有很好的理解音乐逻辑,才能更好的去感受音乐,辨别和评价音乐。家长懂点乐理知识在陪练的时候会用到,否则容易被忽悠。
  3不赶进度,可以慢但不要错
  每首练习曲,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希望能赶紧练熟。有时候我们会和孩子约定今天练几遍,但在这个途中,如果发现错误,必须及时纠正,否则练得越多,改起来越痛苦。我跟逃逃经常这样,开始我开了个比较大的数,比如10遍。但练到3、4遍的时候,我发现有些问题,就会和他商量,剩下几遍不用弹了,专门把有问题那一两个小节再着重练练就好。这些问题怎么发现?那就靠家长自己的乐理知识和上课时的笔记了。
  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时,会很有成就感,因为的确比之前弹的更好听了。到了这个状态,他往往还会自发地多练习几遍。琴童家长应该都有相同的体会,让孩子练琴,一开始从0到1那几分钟特别困难,但只要练进去十多分钟,后面就会比较顺畅。其实大人也一样,周一早上心情跌到底谷,到了周二周三工作状态就出来了。所以,这是正常现象,我们要理解孩子。
  4不要太纠结于姿势
  这个提法很大胆,我已经感觉到无数西红柿、鸡蛋迎面而来。当然,正确的姿势、手型一定要教、要盯、要养成习惯。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调皮捣蛋的天性,偶尔他喜欢站着弹、跳着弹、搞怪地弹,我们为什么不由他去?那只是他享受音乐的形式而已。
  无数乐器老师说:有良好正确的姿势,才能继续学到更高难度的曲子,才能弹更广泛更好听的曲子。但如果过分纠结于姿势,很容易直接掐灭了想弹更好听的曲子的欲望。学习的欲望都没有了,空有一手好姿势又有什么用呢?
  5间断后捡回来很难
  逃逃暑假回国,将近两个月没有碰琴,回来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恢复到暑假前的水平,而且很困难,强烈的挫败感让他曾一度对钢琴有点抗拒。所以,最好不要有超过一两周以上的间断。
  6如果可能,也陪孩子一起学
  逃逃坚持学琴,很大的功劳在于逃爸的陪学,当然他个人也很感兴趣。一起学习的好处就不用说了,相互攀比,相互刺激,可以“四手乱弹”,可以有很多欢乐。不过从逃爸的经历看,家长会渐渐落后于孩子的进度,刚开始是他学会了给逃逃示范,现在已经是反过来了。不过逃爸依然尽可能地坚持,他说要让逃逃知道,他很努力。
  陪逃逃学琴这一年,很多拉锯,但他也有很多收获,不仅是音乐,还有做事情的道理。逃逃懂得,练第二遍不一定比第一遍好,但是练了十遍、二十遍、三十遍,肯定会比第一遍好。不过这只是开始,我们会陪他坚持。(文/逃妈)
  本文选自《》新浪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新浪教育国际学校库独家提供全国300余所国际学校信息,可一站对比查询学校信息,详情请点击:
&&& 更多信息请访问: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教育部直属
你所在省市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本科提前批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option value="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妈一直惯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