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从银行跑业务工资多少做起做得好能升职到编制之内的吗? 还有银行跑业务工资多少这个算不算银行职员

一人在银行,全家都不好过,中层超一半离职,毕业生要年拉存款3000万!
负利率的状态使得银行业务越来越难开展,这就加强了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完不成指标就要被淘汰。银行员工就面临着压力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难完成,待遇却越来越低的窘境。家中有一个人在银行工作,全家上下都要帮他拉存款。还有有网友说,我家附近一整个支行都换成自助式的了,大堂经理的活我看保安也干得挺好的。还记得今年年初的一则新闻吗?——5家上市银行减配柜员近万人2015年上市银行中,共有五家上市银行柜员减少,其中两家为国有大行,具体为:中国银行减少柜员4014人,建设银行减少4881人,中信银行减少537人,华夏银行减少35人,兴业银行减少291人,五家银行合计减少9758人。而其余上市银行柜员仍保持增加,具体为:农行增加6909人,交通银行增加146人,招商银行增加490人,民生银行增加366人,光大银行增加490人,浦发银行增加740人,平安银行增加222人,北京银行增加250人。此外,邮储银行减少2538人,广发银行减少131人。人民日报:如今的银行为啥留不住人?1、“金饭碗”含金量下降近年来银行净利润增长持续下滑,影响到员工的薪资,一些高管收入甚至降了30%—40%。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能提供更高的工资待遇及丰厚的股权期权激励,对银行从业者诱惑很大。3年前,硕士毕业的赵晓成为上海某外资银行的管理培训生,“这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好工作。”刚上班时,赵晓很得意。工作第一年,作为管培生,赵晓被指派到不同部门去轮岗,每次轮岗都是几个月,一年里就有五六次轮岗。从客户关系部到市场部再到服务部,赵晓说:“看似去了很多部门,学习机会多,但总做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除了写报告,就是整理数据,能力得不到提升,感觉时间都浪费了。”“不仅工作没挑战,熬夜加班还很多,到手的收入却不理想,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赵晓告诉记者,“在上海这种大都市,万元左右的工资扣除房租就剩不下多少了。”升职空间呢?看看身边工作年限稍久的人,“3年做经理、5到8年做高级经理就是非常幸运了。”赵晓认为,“与其在这里熬年头,不如趁早出去闯一闯。”从银行辞职的赵晓跳到一家互联网公司。一年来,她世界各地跑,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还赶上了公司重大业务调整。由于能力出色,工作6个多月,赵晓就升为经理,自己带队做项目,不仅收入翻番,发展前景也看好。曾经,银行业是一个“只进不出”的好去处,收入高、福利好、够体面、“旱涝保收”,甚至有过“万人争考一个岗位”的招聘比例。但眼下,“金饭碗”已不如当初那么耀眼,尤其是伴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一些银行员工感叹:“外面的世界似乎更精彩。”尽管银行业仍是整个市场的佼佼者,但这几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长一直在下滑。去年,包括四大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利润增速下降十分明显,曾经动辄30%以上增长的股份制银行,利润增幅大多跌至10%以内。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3290亿元,同比仅增长2.83%。盈利能力下滑自然影响到员工的收入水平。张涛是河北某银行支行行长,他深切感受到这一年来所在支行走的人比往年更多了,“银行工作不好干,不仅是普通员工收入减少,高管收入也明显下降。”张涛告诉记者,一些高管收入甚至比前些年少了30%—40%。在“离职潮”中,有的被券商、基金公司高薪挖走,有的去一些经营稍好、压力较小的股份制银行或城商行担任更高职位,也有的跳到互联网金融行业谋求新发展。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对会员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参与调查的3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流出各类人才约22.6万人,其中万人,万人,万人,人才流出呈加速态势。而薪酬待遇是导致银行员工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宏观经济下行,信用环境恶化,造成银行业不良率上升,业绩下滑,进而影响银行从业人员的腰包。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公司可以提供更高的薪资待遇及丰厚的股权期权激励,对银行从业者产生巨大的诱惑。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当前我国推进去产能、去杠杆等改革,银行作为融资中介,需求自然是下降的。如果说实体企业有升与降的周期性调整,金融业也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目前来看,银行进一步扩张的空间在收缩,面对实体经济需求减弱、市场竞争加剧,银行的利差空间、盈利空间也在减少,某种程度上银行的规模、人员等都存在一定过剩,银行员工的主动或被动离职属于正常的调整。“虽然离职的人多了,但我们行每年仍招聘不少人,向我询问银行招聘信息的人还是挺多。虽然经营不像以前好,但现在银行这个饭碗对很多年轻人还是有吸引力的。”张涛说。2、考核指标多压力大“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年揽存任务动辄几千万元。除了完成拉存款的“大指标”,还有涉及理财销售额、移动端客户新增数、贵金属销量等20多个“小指标”。由于所在银行给的“拉存款”任务没完成,某城商行支行客户经理赵旭刚今年签合同时只能签短期,不能签长期,月工资也被扣掉很多。“都说‘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一年3000万元的揽存任务,对我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怎么可能完成?即使有人完成了,第二年的任务只会更重。”赵旭刚说。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是银行的传统业务,以往对银行职员的考核也多来自这3个指标。但近年来,对银行职员的考核不再局限于上述3个指标。除了一些中间业务指标的考核,多家银行也积极布局互联网,由此派生出许多新的考核指标。“客户经理不仅要卖理财产品,还要卖黄金等贵金属,行里天天都会通报排名,不达标就扣钱。”曾供职于贵州某商业银行支行的周鸿,至今难忘客户经理的那份辛苦。周鸿告诉记者,对客户经理的考核不仅有主要涉及存款内容的“大指标”,还有20多个“小指标”。“小指标”中除了基金、保险、理财销售额,还有银行移动端客户新增户数、企业网银净增户数、日均1万以上个人客户净增户数等。此外会有一些加减分项,比如个人贷款违约额、个人贷款不良额及私人银行达标客户净增数等。“单纯的拉存款已经不够,还要完成大大小小20多项指标,压力山大。”周鸿说。“支行行长的活儿也不好干了。”朱莉是某大银行支行副行长,业绩压力弄得她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照顾家庭、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据朱莉介绍,该行对支行行长的考核分为收入、利润、资产质量、发展类指标等多个项目,不同项目得到的分数加权算出应得的绩效,但每项占比多少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银行不良率增高备受关注,银行自身也加大了对‘不良’的考核。而考核‘不良’不仅是简单看不良率,而是对不良率、不良贷款额、不良率的增减等都要核算。”朱莉说,作为管理者,企业文化建设、党建活动等也被纳入考核,与绩效挂钩。“收入、利润指标主要是对业务量的考核,有时候只能达到1个亿,但上级下达的任务却是2个亿,每天都发愁怎么能完成任务。”朱莉说。多位银行从业人员对记者吐槽:一方面,受存贷款息差缩小的影响,银行赚钱难度加大,但对银行人员的指标要求并没有降低多少;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些企业发展遇到困难,拖欠贷款事件频发,使得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长较快,“催收”甚至成为一些银行信贷员的主业。“银行员工反映考核指标多、达不到标,是银行业‘产能过剩’的侧面反映。”曾刚认为,银行原本赚钱的渠道现在很难赚到钱了,市场“蛋糕”变小、利润越来越薄。在传统经营性收入不达标、无法满足增长需要的情况下,银行加大了对中间业务收入等考核,一些员工难以达到银行考核目标要求,只好另谋职业出路。3、营业网点面临“瘦身”多家银行考虑减少柜台坐席,让员工从柜台窗口后面走出来,近距离服务客户。互联网应用越来越普遍,一些银行的电子银行替代率最高达到99%,网点轻型化可能成为趋势“如今,很多业务都能在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办理,不需要客户再跑到银行网点取号排队,考虑到成本问题,我们行就计划在本市每个网点柜台坐席最多不超过3个。”某商业银行支行行长邹超说,柜台坐席少了,也不再需要那么多柜员,今后更多是类似大堂经理的人员去协助客户在自助机具上办业务。曾刚说,随着互联网应用越来越普遍,一些银行的电子银行替代率最高能达到99%以上,即100笔业务中有99笔在网上完成,很多业务更是加速迁移到移动端办理,这就导致银行对物理网点的需求明显减少。而以往物理网点的场地、人员配备等是银行最主要的成本支出点,若未来银行业务都在网上发生,现有很多网点及其提供的功能可能就是多余的。“在此趋势下,银行物理网点的数量和功能将发生变化,无论是物理网点数量减少,还是即便数量不减但功能有所调整,都会使银行对人员数量的需求下降。”某大银行渠道管理部负责人介绍,该行一直致力于网点的轻型化建设,即在银行物理网点上的投入包括场地、设备以及人员越来越“轻”,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点数量会有大的调整,而是每个网点要实现“瘦身”。举例来说,以往一名柜员包括其所需办公设备、场地等大概需占7—9平方米,而通过网点的智能化改造,一些功能通过智能设备就可完成,不再需要开设太多的柜台窗口,每台机器设备只需要2平方米左右,能极大减少网点所需面积。该负责人认为,这样一来,在保证对客户服务不间断、影响小的前提下,银行网点的成本压力也能大大降低。原本在柜台窗口后面的那些银行员工就能走出来,更加近距离地服务客户,也增进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曾刚认为,传统银行积极布局互联网,是适应互联网应用发展大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需要,不应将其理解为是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虽然电子银行替代率不断提升,但银行还在,只不过是银行的形态在变化,业务模式、管理方式等在优化。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看,银行在金融业的地位都是难以替代的。很多人离职并不等于传统银行就失去竞争优势,银行的吸引力还在,只是金融人才的“饭碗”选择更多了。变相减员:银行加大KPI考核砍网点面积、缩人手、智能化、以更严厉的KPI考核减员增效,随着银行业经营压力日益增加,银行业加紧在各个环节上做节流的“文章”,以期节省开支,间接增加净利润。“对银行来说,节约成本的方式不外乎智能化改造、内部流程优化、产品创新、合理控制员工数量、网点运营成本和租金几种方式。”某股份制银行高管对本报说。1、智能化和网络化成普遍趋势有些银行压缩成本的手段颇为“残暴”——直接压缩办公面积。比如,某股份制银行就要求,支行网点的面积由以前动辄1000多平米压缩为不超过600平方米,由此节约近一半租金和物业、水电等费用。但与人工成本相比,租金、物业和水电费微不足道。目前,业界砍成本最有效、最普遍的做法有二:一是智能化改造,二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对业务的分流大幅增加。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对本报说,目前该支行有5台自助设备,包括3台ATM机、1台自助发卡机和1台自助回单机,单价分别是15万元、10万元和10万元。“自助设备的成本很低,这5台自助设备可以抵一个高级柜员一年的工资。而且自助设备使得整个支行业务量增加了几倍,以前是一对一,现在一个大堂经理可以在自助设备上对多个客户进行业务指引。我们网点以前管2000个活期账户就很累了,现在同样多的人能管理4万多个活期账目。”上述支行行长对本报说。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分行行长对本报说,随着网点自助设备的智能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客户习惯于线上办理业务,对传统人工的替代率已经达到了70%-80%。8月25日,在第63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某股份行副行长在会上谈到,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银行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化改革加速,以及互联网金融兴起。在这个背景之下,银行需要依托科技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助推转型升级。目前,该银行电子银行替代率已提升至98%以上。究其根本,银行网点的智能化是在“互联网+”时代,大众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日益数字化下,银行业必须顺势而为。同时,近几年银行业基于经营压力,压缩成本的需求更为迫切。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利差缩窄、金融脱媒导致传统存贷业务不断下滑,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还在不断攀升,这些都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的经营管理形势,为了度过经营“寒冬”,尽其所能从各个方面开源节流,成为必需的选择。“对银行来说,节约成本的方式不外乎智能化改造、内部流程优化、产品创新、合理控制员工数量、网点运营成本和租金几种方式。”某股份制银行高管对本报说。2、网点“节流”助银行业过冬上述支行行长说,随着网点智能化改造的深入,基层人员会进一步压缩,主要是高柜人员转岗做大堂经理或理财经理,或转岗到别的网点。“我们支行大概还可以压缩三四个人。现在我们的人工成本大概为60%-70%,比三年前至少省了20%,如果彻底智能化改造,人工成本还可以压缩到50%。”不过,正是因为人工成本是最大的支出,所以减员是最直接的方式。近两年,一些股份制银行被迫打起了“合理控制员工数量”的主意,做法是加大KPI考核的严厉度,通过淘汰“产能低”的员工来达到减员增效、节省成本的目的。“最近有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员工想跳槽到我们银行,原因是该行要求零售业务每个月要新增3000万元的个人贷款额,完不成就要被裁掉。”上述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说。除此之外,近两年来,部分业务集中化处理也是很多银行压缩成本的另一途径。“比如现金清分业务,以前的做法是现金进入支行网点后由网点自己清分,但前年开始,变为现金进来以后交到分行清分,由分散化变为集中操作。再比如,汇兑也上收到分行集中授权和处理。”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内部人士对本报说,业务上收到分行集中处理会节约不少成本,比如现在一些银行将支行的对公业务上收到分行,意味着人工成本的大大节约,以往在支行做对公业务,至少要配一个副行长和3-5名对公客户经理。近几年,还有一些银行网点通过扩大业务外包范围来节约成本。“最典型的外包业务是押运,已经在银行业通行多年。股份制银行基本没有现金库房,全部外包寄送在国有四大行。库房建设成本贵,晚上守卫人员工资,还有安全风险。而近两三年,有些银行开始将现金清分业务外包,将自助设备的管理和加钞等业务外包,一些股份制银行也在计划跟风。”上述支行行长表示。传统银行人才流失的三大原因1、互联网金融崛起对传统银行业人才的冲击近年来,互联网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与传统银行业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随着余额宝、支付宝、微众银行、数字货币、大数据金融等服务和概念的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其成本低、效率高、创新快、便捷化、服务优等特点迅速虏获了一大批使用者和支持者,并且从业务占领、客户和资金争夺、人才挖掘等众多角度发起了对传统银行机构的一轮轮冲击。着眼到人才冲击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机构对传统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专业技术人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银行业人士离开银行体系加入互联金融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蚂蚁金服、玖富、平安陆金所、91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相继成为传统银行业高管的聚集地。表1:高管人才流向统计表除了高管岗位,中层岗位、核心岗位也出现了同样方向的流失。德勤金融行业离职情况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度金融业中层管理者的离职率在传统金融业高达51%。针对传统金融行业离职的调查结果显示,离职岗位多为开发类、风控类、产品类、销售类等,离职人员的工作经验年限集中3-7年,年龄集中在25-35岁,相当部分中流砥柱的青年骨干人才流向了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行业。2、传统银行人才流失的三大原因面对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公司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互联网金融公司对传统银行业人才吸引的力度不降反升,业务发展也如火如荼,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传统银行业的薪酬管理、绩效管理、文化管理等大环境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薪酬管理:薪酬不升反降,缺乏长期激励“竞争越来越激励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薪酬不升反降低,有辞职投入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朋友透露,与过去相比,总收入有大幅提升。”——源于某行高管薪酬项目高管层访谈。传统金融机构高管受“限薪令”影响,业绩压力上升而薪资收入却出现大幅下降。据德勤统计显示,部分传统银行业2015年度核心高管薪酬相比较2014年度降幅达到40%-50%左右,而中层岗位、核心岗位受到高管薪酬调整影响,其降幅也达到8%左右。表2:部分传统银行业高管薪酬水平统计表(单位:万元)而与此相反,互联网金融公司除了对于这些来源于传统银行业的核心人才付之高薪,还能给予一定的股权、期权。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受财政部〔2009〕2 号规定影响,股权激励政策并不明朗,2014年之前国内多家上市银行尝试的股权激励计划均无果而终,目前陆续探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金融企业也仅有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交通银行等几家金融机构,且主要依托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而互联网金融机构却有着更灵活的管理机制。比如91金融针对核心骨干实施期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无疑成为高速成长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一个重大吸引因素。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欠缺,晋升慢通道少“多劳不能多得,缺乏明确公开的晋升通道,很多员工不满于银行现有的绩效考评标准,与直接上级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源于某行绩效项目员工访谈。传统银行业作为多年以来理想的“铁饭碗”,其员工、管理人员一直以来多在国有行、股份制、城商行、农商行之间进行流动,实现升职加薪。与“铁饭碗”相对应的是,大部分传统银行业企业,尤其是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其高级管理人员多和行政任命挂钩,缺乏市场化的招聘、考评、激励机制。而员工则欠缺科学、明确的个人绩效考核,造成不同分管的高管之间基本没有差距、前中后台承担不同绩效压力的员工之间基本没有差距、部门内表现优秀和表现一般的员工之间基本没有差距,呈现“大锅饭”现象。“大锅饭”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模式,挽留了那些“喜欢稳定工作”的人,但是面对外部越来越活跃的互联网公司的介入,传统银行机构的这种以“大锅饭”为代表的考核机制让不少有理想、有抱负的员工感觉到难以施展拳脚,希望能够到新的环境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有效认可。与绩效考核密切相关的是绩效优秀人才的晋升通道及相应的薪酬水平的调整,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和传统银行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德勤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度样本数据库中传统金融行机构绩效考核优秀的员工年度薪酬平均涨幅在5%左右,且岗位层级的调整往往“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没有管理职位的空缺,员工可能工作10年、20年都还是普通的岗位。而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职级晋升方面与互联网行业类似,晋升速度较传统行业更快,互联网金融行业新员工的起薪水平在10万年薪左右,有2~3年工作经验的基层员工收入能上涨40%~50%。从骨干员工向二级部门负责人晋升会有将近一倍的薪酬涨幅,而从二级部门负责人向一级部门负责人晋升薪酬涨幅能够达到1.5倍。晋升快、涨幅高、晋升通道多是互联网公司吸引传统银行业人才的一个重大原因。文化管理:文化相对保守,创新成本较高“银行相对保守,不愿意推动创新,比如开发某个新产品,互联网金融公司很可能内测版本就已经发布上市,但在行里却必须保证百分百无风险才有可能进行发布上市。”——源于某行文化项目产品经理访谈。传统银行业发展历史漫长,在这个漫长的阶段中各家银行逐步形成了一架庞大的金融机器。这个庞大金融机器的特点表现在:第一,一般而言,业务按层级授信、审批,大的业务发展方向均需总行把关,而传统的考核让总行经常讲风险控制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企业文化相对保守,甚至不惜舍弃效率、创新来降低风险。第二,总行机构冗员、分支机构业务人员占比较低是不少传统银行人员结构的盲点,业务拓展难以投出更多的拳脚。第三,总行部门繁多,工作流程繁琐,一个新的创新项目的通过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审核审批,走漫长的流程,而真正能够通过严格的风控投向市场的时候,已经错失了先机。这些特点导致银行的员工不愿去推动创新,固有的运作模式让大部分中层领导层思维意识不够市场化、市场敏感度捕捉不足。而传统银行的网络金融等新兴业务板块在推动新产品、新服务的过程中,也欠缺好的文化环境支撑。与此相反的是,面对这个尾大不掉的庞大的金融机器,互联网金融公司相对成立时间较短,处于创业期,企业经营者对于创新非常支持,创新型组织文化浓厚,并且较小的机构也拥有着较高的运行效率。结语:要保持随时可以离开的能力,无论是在哪家单位哪个职位,因为不太可能在那里干一辈子!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zoeyya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银行为什么要求所有招聘的应届生从柜员做起?做过柜员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好处?
我的图书馆
银行为什么要求所有招聘的应届生从柜员做起?做过柜员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好处?
【吉利吉利的回答(364票)】:
前面的答案我大致看了看,有些自己的见解,在此阐述下。
应届毕业生进入的无非3种出路:
2、银2/3代柜员
3、其他部门的
实际上所有人入行之后HR都会问你的岗位意向,如果你能说会道EQ爆表,那么就有很大的机会去其他部门跑客户。
你要明白不只是运营条线,其他部门也都缺人,而且缺的厉害,只是通常大家不知道罢了。根据二八定律,以及背负的重重指标,部门的头头们只会挑那些可培养塑造的,而不是随便找一个来混日子的。
所以大多数人只能去柜员岗位"蹲蹲看“,这是处理“暂时不知道该安排他们哪里的那票人”最好的地方了,多数苦逼就这么一直蹲了下去。
还有一批人是所谓银2/3代柜员,基本都是各金融机构头头家子女的”互换协议“。
说实话多数银2/3代柜员素质都非常不错,从小耳濡目染使他们能更快进入角色,也能更好的理解银行。他们通常要在柜员岗位呆上1-2年—算是业内标准,理由是”在基层锻炼“—然后跳到其他部门。
对大太子党(分行和总行级高管的子女)来说,”在运营蹲过“意义更大一些,对于对”分管运营条线”有很高的话语权权重—我的意思是以后他们在竞争运营分管权的时候这段经历的分量会很重。
——当然如果上面有人非常看好你,即便你没有相关背景,也会送你去不同部门轮转着熬资历。
所以从柜员做起,除了给自己的资历涂一层金色,还能显得自己吃相没那么难看。
那么柜员岗对今后的工作有么有意义呢?
答:没有任何意义。
有朋友说能在基层得到锻炼,请允许我做一个“呵呵”的表情。
零售条线和运营条线的那一点东西,一天12个小时边点钞边背,3天就滚瓜烂熟了,关键就看你有多用心,没什么技术含量。
我从入行到独立上柜,2周,中间还要刨掉一周干杂活的时间。
剩下的就是熟练度问题,重复再重复,至于经验,都是在无数差错中慢慢磨练出来的。
如果单论业务知识、接物待人,你还不如去做大堂经理或者理财经理。或者给力一点的产品经理客户经理,除了三陪还要去搭建自己的情报网,好不容易求下来的单子被通道商单飞(嗯,就在上个月,我一笔2年期500万中收的单子被个券商黑掉了),饭桌上你还得不动声色称兄道弟,相比之下柜员们在玻璃后面只要耐着性子面带微笑,简直小儿科。
N年前柜员系统升级,操作规则全变,所有老柜员被一撸到底,和实习生一样从头学起,那时候就有了危机感,和同事互相吐槽“真是高中生都能干的活”。
在加拿大,柜员拿的最低时薪,高中毕业就可以出来干。
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说的那些知识,不叫知识,那叫“操作流程”,是可以朝令夕改的、一撸到底的东西。也是10分钟就可以搞明白的东西,可以记在本子上,忘了就拿出来看看。
同样的卖一款理财池产品,柜员只能告诉客户14天一开放,收益固定,低风险,这不叫业务知识,这叫话术,因为柜员说的这些东西,自己都不能理解。
知识就是我告诉你这一期理财池产品背后用的是ETF300对冲套利,根据近期的基差情况和停盘情况已经做好了1份备案,而且投顾合作愉快一直没有出过状况,根据预计可以达到16%年化收益率,准备金20%。
你问我风险多少,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是0,我可以画个图拿出一堆数据告诉你为什么是0。
这个才叫业务知识。
要问我在柜员岗位上学到了什么,刚才我想了下,我可以识别假币,帮家里人数钱,认识了一些很不错的同事,以及出去玩的时候换汇很方便。
嗯,还可以走贵宾通道。
其他真没别的什么了。
———————————————————————————————————————————
说说我个人经历吧,顺便给即将进入柜员岗位的朋友一些建议。
当年去人力资源部报到前去大老板那里晃悠了圈,闲扯过后大老板问我想去哪个部门,我说“高柜柜员”。
抱着无所谓那个部门,只要不是后台就行的心态,没想到还有的挑,这时候我还犹豫了一会儿,之所以选高柜柜员是因为想到上一辈都是从数钱干起来的,“家族光荣传统”。
签完卖身契出门接到家人电话,先是被骂的狗血淋头,然后又被安慰:“做2年柜员也没什么不好的”。
结果我一蹲就蹲了3年多,肠子都悔青了。
这段经历给我的教训是:若你志不在此,做柜员对你的发展确实没有帮助,尽一切所能迅速的离开这个岗位。你说你的远大理想是要参军报国,所以从小练打太极拳套路强身健体,我只能说你努力错了方向,你应该天天跑5公里才对。
我一个穿开裆裤时代玩起来的基友,在我数钞票的时候,去了券商学写模型,我转去大投行的时候,他也去了大投行,结果就是他可以卷袖子直接上,我得从头学从头搭人脉。
在积累方面,我比他慢了3年多。
做柜员有没有很好的前途?我不想一棍子打死,但是相较于其他部门,运营条线处于一个既很强势(因为人多,运营官权力大)又很弱势的(不产生盈利强势个毛呢?)矛盾境地。如果你想在此有所建树,技能强一些(但不要太强,否则你就会成为一件展示品),嘴巴甜一些,在运营官面前混个脸熟,做到营业经理还是比较稳妥的。
之后呢?往运营管理部跑,做到某个分线负责人,基本就到顶了。运营官?你做梦吧....基本都是其他条线空降来的。
为什么运营条线升迁难?1是僧多粥少,2是没业绩啊!
所以有志青年想发力,多是往客户经理或者理财经理上转,银行毕竟是靠这些人吃饭的。
数钱的时候多和客户唠嗑,特别是大户,多和客户经理混,请他们教你学业务,周六周末和节假日把自己调整成三陪状态,帮客户遛狗、帮领导接送小孩、帮客户经理们跑腿。
不开玩笑,我有一个远亲兄长,智商只比阿甘好一点(话都说不利落,高考连续落榜3年,勉强上了一个3本),本着自己是免费劳力的心态服务客户,24小时随叫随到,硬是成功转型客户经理而且做到了支行长待遇,励志的一塌糊涂。
悲剧的是,他离婚了,像他这样抛弃家庭事业成功的银行人不在少数。
这是一个有抱负就得拿命和幸福换的行业,入了行就要有这个觉悟。
各位祝好。
【HongTay丰的回答(91票)】:
我在马来西亚的银行上班,也许有些地方与中国的银行不同,但是我想主体是一样的
马来西亚银行最常招聘"management trainee"(中文差,不懂如何翻译),这职位一般来说,就是安排应届生每三个月轮流在不同部门学习,而一般一开始就是从柜员开始的(当然,有些银行是完全看哪里有空缺就把人丢去,一些甚至从不轮换的,这里不讨论)
为什么从柜员开始呢?
因为这是一切的基础阿,银行是服务业,以满足顾客的财务需求而建立,柜员和客服是最前线的员工,客户的大部分的需求、投诉都是从这里开始,而银行其他的部门,如sales,collection,investment都算是之后的延伸。做过柜员后,你对于银行的内部系统,就比较好从建立银行体系的第一块砖头(即客户需求)了解起。当你换去其他部门后,一定也比较块上手的(一些需要顶尖人才的部门除外)。
从其他部门开始做起不是不能,但是在学习时会比较缺乏效率的,以本人为例,也许因为面试当天没挑好内裤的颜色,导致一进银行就是collection部门(追债的),刚工作的一个月,可说非常的困扰,虽然同事非常细心地指导,可是有些时候他们在解释时,总会把一些他们觉得是一般员工都懂的东西忽略或简单带过,这时就得再请教,浪费了时间和人力资源,降低了工作效率。那些被前辈们所简单带过的事,往往就是柜员最常处理的.
在与顾客接触时也是如此,而且后果更甚!顾客往往有种心态,那就是如果柜员遇到不明白的问题需要时间请教前辈时,顾客会觉得柜员可能是新人,这很正常。可是如果你在其他部门,如投资或collection,顾客马上就会嘀咕说你y的这种柜员都会的东西你还要请教,太不专业了吧!一切将变得更麻烦。
1.柜员是基础,有了基础,在其他部门更快上手
2.新人出错率高,柜员出错的后果一般较小,而其他部门则大
3.顾客对于柜员的容忍度比其他部门高,能更好的锻炼新人
————————————————
关于management trainee,经评论里各位客官的的补充,中文应该是管理培训员或储备干部
【猪神的回答(72票)】:
本回答所涉及仅停留在我所知的二级分行,一级分行和总行层面不是很清楚。
据我所知,现在校园招聘进来的员工都需要从柜员做起(特殊情况另当别论),从我个人经历来看,柜员岗位的经历还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银行作为服务业,是一个与客户打交道的行业,从事柜员岗位可以让你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客户,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不展开),让你学会如何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如何安抚客户情绪,无论你以后往经营管理岗位还是专业技术岗位转型都是有利无弊的。
其次,柜员所在的基本都是经营性网点、也就是银行最低层级的经营单位,可以让你对整个银行的运作有个基本的概念。
最后,从我接触到到的情况来看,柜员出身的客户经理能力普遍比直接从事客户经理岗位的人要强。
补充说明:柜员岗位很繁琐,所以很能磨炼人的意志,但是长时间从事柜员岗位则对身心是一种摧残,如果校园招聘进来的员工两年内仍无法转岗,恐怕很难有好的发展。
【heyjuly的回答(127票)】:
现在才看到问题呢。
刚瞄了一样楼上洪全的回答,我只能呵呵呵了。这方面还是听有经历过的人把。本来我在手机编辑了一段很有条理的分析,后来我想想,还是说说我们这边的情况吧。
我们行有一位没有柜台经历,直接从大堂经理专做对公客户经理的员工,结果他每天加班的时间比有呆过柜台的客户经理要久得多,节假日也要来。因为他要做公司客户,但他又不懂票据业务,面对客户的压力和绩效的压力,只能疯狂恶补和加班。同时,由于他对柜台对公业务的模糊,经常拿到柜台来办的业务或者文件都是不齐全的,给客户和内勤柜台都造成麻烦。他又不理解柜台人员的辛苦,因此经常在委托柜台人员进行操作的工作时间方面把握不住,让内勤人员叫苦不迭,也容易有些怨言,不利于内部人际关系。
这是从对公业务知识方面来讲的。
从对私业务来讲,如果你不懂柜台业务,你跟我们行的VIP客户鼓吹黄金,理财有多好,我反而问你银行卡手续费问题,问你如何办理个人公积金转移而你却不懂,作为客户我们能信任你,能放心把钱交给你管理吗。
从对私业务来讲:
理财经理是一个经验越久越值钱的岗位。新手在面对客户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底气不足往往令客户鄙视。
在柜台还可以结识到很多客户,他们甚至会因为你的一点微笑和热情服务而把资金转给你,会和你成为很好的朋友(有的中老年客对玻璃窗内的办事人员更容易有崇拜感,对于防弹窗外的营销人员容易反感。VIP大客户和有基本常识的客户除外)。在柜台的快速叫号中你每天可以见到不同类型的人,与他们的营销中你可以积累到很多营销经验,甚至可以看到人性。
我觉得从事柜台经验,三个月是至少的。半年的话,也未必能够摸得到皮毛。一年呢,人的耐性容易消磨。两年,操作业务游刃有余,有固定的客户(拉存款再也不用找亲戚朋友啦),容易让客户产生崇拜感(你不仅国内外金融形式都懂,连我修改网银手机银行的业务都是闭着眼睛也能操作的,给客户电话指导也是十分清晰的讲解)
总结:如果一开始是IT,审计和法律岗位,投资管理未必一定要坐柜台(我们行是都需要经历柜台的,这样子才接地气了解基层啊)
如果你是家里很有资源的,那你也可以考虑上班打酱油,准时拉储(在股份制银行和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适用)
如果你是一个觉得金融投资各方面理论都扎实,证书也拿到手软的金融人才,我建议还是要坐柜台。我们行从事投行的博士也要坐一年或半年柜台(不然如何研发产品如何了解大客户心理)
如果你打算以后当个支行一二把手,建议坐柜台,而且要每个公积金外汇票据对私等各个岗位都坐一遍,这样子的行长太让人佩服太了解民意了(现在年轻的行长很多事这样子培养的,不排除地区影响不同。这样子的培养模式很完美,我所在的行是这样子的,会把人从年轻磨刀老,不知道别的地方怎样子呢。)
概而言之,支行岗位:理财经理对公经理会计主管一二把手大堂经理个人业务顾问都需要做柜员,利于同事交流,利于自身基础夯实,利于有底气的面对愈来愈挑剔的客户。
从银行的人力管理角度来讲,柜台培养新员工也可以观察下这个员工是营销型还是会计类型的。从而做好岗位调整和培养方向。
【呙佳的回答(113票)】:
这几天深圳的气温骤降,雨水冰寒,连绵不绝,晚上下了班我在13层公寓的职工之家用滤水器倒水时,从这片区最高的这栋楼鸟瞰整片深圳关外的工业区,有种奇异的造化感。那些星火般一点点在黑夜中连缀成一片光带的工厂还在马不停蹄地加班,我知道肯定有很多年轻人,也许是十六岁出头的孩子,依然在工厂流水线上,重复劳作。
我对他们再熟悉不过了。我在银行里,每天都接触这些贫穷的打工者,他们的指甲很脏,眼睛很迷茫,眼神时常左右闪躲,但他们也是很真诚的,在老乡面前热情似火,家乡话连珠放炮从嘴里蹦出来。
很多时候,我在上班时,心里都会想,其实我跟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没有什么不同。
银行一线基层的工作,金融业的最底层的工作,无外乎数据的录入和整理。现金小户的开户、挂失、存取款、转账,其实只要一个初中生培训六个月,高中生培训三个月就可以熟练地掌握。初入行时有满腔热血,以为在基层,是为了更好地打下基础,了解究竟是如何运作,毕竟网店像是银行的细胞,所有业务的落实,服务的体验,都在于网店。
但进来久了,才明白事情似乎不是这样的。金融业的大势跟着政策走,我们2013年毕业这一届大学生,进银行,恰恰已经过了最好的时机,银行内部也趋向于饱和。最好的时机是2009年,国家许下增发四万亿货币,四年前的大学生进银行,只要在柜台三个月甚至不用呆柜台,直接就可以做对公客户经理。银行手头的钱多,贷款项目审批容易,有助于积累客户群,四五年下来,混个网店行长不成问题。
一个行业如果赚钱,通常这个时候媒体是不知道的,当媒体知道时,这个行业已经不那么赚钱甚至开始呈现走下坡的趋势。
譬如我们这里有个28岁的行长,就是毕业时赶上好时机,但命运这种东西怎么说也说不清,他毕业时,也未曾想过会赶上那班轰隆爆发的列车,像深分行运营部那个清华大学的姐姐,混了两年对公客户经理,觉得不适合自己,又转做中小企业融资,都是赶上好势头的人。而如今,你想做对公客户经理?请先做柜员若干年。
在一线,我觉得唯一可以慰藉的,就是能够见到这许多形形色色的人。见过有钱但教养极好的人,每一句对话都很舒服。也见过仗着自己有点小钱,大发脾气的客户。但见得最多的,还是穷人,签名都要丈夫签的,整个寄生虫一样的家庭主妇,见得太多。还有十六七岁吃青春饭的小姐,几个月就挣了十几万。个体户、外来工、白领、技术工人、供儿女读大学的老人、暴发户、大学生,一种米养百种人。
大多数人,是对我们这个职业羡慕的,很多时候隔着防弹玻璃,我都可以感受到那些工人眼里的羡慕。我也在工厂体验过,长辈开的电子厂,下了班几乎全身像灌了铅累得不想动,睡一觉醒来又是要重复劳作的一天。但我心里很清楚,只是大家对生活的底线不同而已,毛利在韩寒的app一个里有一篇文章写道,她之所以宁愿挣少一点,穷一点,当作家而不去当编剧的原因,就在于她觉得当编剧就像吃屎。只要开的价格足够高,屎再难吃,也会有不少人去吃,但总有人不吃。
在云南旅行时,我遇见过一个在香港读博的年轻人,也是经济学专业,一年玩单反镜头的钱就几十万。那时谈到旅馆的义工,他说是一边做义工一边旅行是没前途的。不知道为什么,此刻我想起他,若他在此,肯定工资再高也不愿意做柜员吧,重复的机械劳作,在他看来,这和毛利说的吃屎,估计也没有差别。
前几天我和一个同事聊天,他也是校招进来的大学生,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毕业,我们聊了很久,一致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行花这么多时间和资源,招聘应届生进来,却又不给于培养,而且还扬言校招生和劳务派遣工在行内的发展机会是一样的。为什么不专门招专科学校的人进来做柜员呢,而是打着“不能将柜员做好的员工,不能胜任其他岗位”,这在我看来,和“不能做一手好菜的厨子不是好士兵”一样荒谬。点钞,打传票,背交易码,五笔打字,我看不出这和一个能给银行带来利润的人才有什么必然联系。
但时势使然,你不得不服。下了班后,我和我的朋友们,依旧会花不少时间,去充电,去看书,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离开,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留下来,但无论我们选择是如何的,我们至少努力过,心里也会有属于各自的答案。
【侯佳康的回答(533票)】:
以我所在城市的四大行为例,工农中是必须柜员做起,建行可以不从柜员做起,但建行招人起点很高,几乎都是名校研究生毕业,可以理解。
柜员是银行的最前台一线人员,是直接接触客户群体的基层人员,从柜员做起有几个好处,首先是要了解银行的基本业务,你连借记、贷记都搞不清,存款入哪边账,取款入哪边账都弄不清,何谈了解银行业务,而柜员就可以通过前台业务的操作,了解银行的基础系统,为以后的晋升,转岗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的切身体会是,虽然离开前台快两年了,但那时候的经历仍然对我现在的业务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通过柜员经历学习和体会了解银行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严格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的规范性。银行说到底是一种经营各类风险的企业,银行的三性原则以安全性为首,这就要求在银行日常的经营规范中每一步都要遵章守规,不能乱来更不能甩开了膀子想怎样就怎样,有时候这确实是一件麻烦事,因为很繁琐。但当真正遇到问题了,你就知道这有多重要。话归正题,银行的前台操作都有一套完整规范的操作流程,贯穿整个柜员的操作过程,培养遵章守规的好习惯,会让你的职业生涯都受益无穷。
第三,可以学会与人接触,积累经验。说句狠话,现在的年轻人,刚从学校毕业多多少少都有点眼高手低的毛病,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怎么与人接触怎么与人交往。对于他们来说,柜员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渠道,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你能学会很多很多,特别是与一些特殊人群,不客气的说奇葩一朵朵……要在接触中学会心平气和,学会平心静气,学会察言观色,学会与人相处之道,学到的是知识,是经验,更是一种心态。这种积累很有用,因为银行是重营销的地方,而这些都可以用到未来的营销中去。
第四,磨练自己的性子。与人接触,提高情商,学会思考,提升自我。柜员是个狠磨性子的地方,因为业务都是流程化的东西,非常的枯燥繁琐,每天都是重复的业务,没有新意,人很容易就疲倦了。新来的员工,新鲜劲儿一过,上班就非常的累,身心俱疲,上班时间长,工作又无聊,接触的客户又不让你省心,很容易就暴躁。刚开始我就是那样的,每天回家一点情绪都没有,上班上的何止是疲倦啊,我都动过辞职的念头。
举个身边的例子,某同事是跟我一起进行的,某国内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脑子好使,人长的也帅,但他却是我这一批人中坐柜坐的时间最长的,刚开始他非常不理解,每天心情都不好,内心苦闷无处诉说,偶尔抱怨一句还被领导听到了,领导很不爽,他就觉得我怎么这么背啊。但不久之后我就发现他变了,工作特积极,心态也变好了,我就问他你怎么想的,他说我不能老是这样啊,穷则思变,他开始思考如何把工作做的更好,从每一笔业务中能学到什么新的东西,与不同的客户怎样打交道,如何吸引客户,怎样可以做的更高效。态度决定一切,他不停的总结和思考,变化显而易见。如今的他也以出色的表现成为了公司客户经理,这对于我们行来说是不容易的,上班才没多久。他从对私柜台做起,又做过对公柜台,然后去做个人客户经理,现在做到了对公客户经理。我们这批的都没他经历丰富,虽然现在看不出什么,但我可以断言,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他才是厚积薄发的典范,我虽然比他从柜台出来早点儿,但我不如他,真心惭愧……
还有啊,不要小看柜员,银行的业务都是要从柜员做起的,别看电视剧中做信贷业务,公司业务好像很拽的样子,没有柜员帮助你从系统操作,业务根本无从做起。
废话那么多,归根到底还是希望刚进银行的朋友们,能够沉下心来,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多注意细节,多归纳总结,今天的积累都是为了更好的明天,不要忽视任何细微的进步,一定要厚积薄发……
最后,爆个料咯,针对明年的毕业生的,国有四大行的招聘就快开始了,明年的毕业生进银行将面临空前的竞争,难度超乎你的想象,因为各家行都开始缩减人数,进行总量控制,总行纷纷要求实现人数零增长,甚至还有要求负增长的,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噢!做好充足的准备,我期待各路精英能成为我的同事~共勉!
【陈振玥的回答(31票)】:
这个没有一定的,不同银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银行都有不同的培养模式(怎么感觉像废话)。我说一下我说知道的普遍情况吧(我呆过大大小小四家银行总行)。
分行招聘(包括省级分行)的新员工大部分要在柜台实习,无论什么专业毕业、应聘的什么岗位。需注意的是你的人事编制是在分行还是实习支行,后者中大部分将会在网点呆上很久很久,前者在实习数月后会返回分行(几个月到一年,没有一定的,视分行用人缺口和个人表现而定)。
总行招聘的管理培训生也会分配实习,有到支行网点柜台的,也有就在总行职能部门的(但通常不会去到分行部门),这个是随机的安排的(存在少部分走关系因素),时间同样不定期,一般在半年左右,结束后回来根据各部门需求来定岗。总行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IT、法律、行政)或高学历者(博士、出站博士后)一般不会安排柜台实习,视具体分配的工作少部分人可能会安排到内部对口部门跟班。
以上说的都是有编制的正式工,入职时的各类培训忽略。再说说柜台工作的意义。
业务知识的奠基。柜台工作能接触到最基本的银行业务,你能了解到一个客户是如何建立、一笔业务是如何记进系统、一笔账是如何分录,学习各种单据的意义、各个科目的用途,等等最基础的知识。这些和你在大学课本上的教条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银行从业者来说是终身的财富。
个人作风和性格的培养。让你知道合规的意义,学会识别和控制风险,懂得按流程做事和分工合作。同时因为直接面向客户,对自己礼仪、待人接物都是极大的锻炼,心理素质和为人处世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工作技能的学习。各个交易系统、管理系统的使用,点钞、计算器操作、票据识别等基础技能。这些大部分都是需要熟能生巧的,因为入职阶段实际工作较少可以安心学习。对银行的意义:人才培养(有老员工手把手指导,能快速带入门、节约培训成本,还能发现好苗子)、用人成本的节约(柜员流动较大,应届生容易招,给的工资也不高)、带来实际效益(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发展为客户)
【牛力的回答(19票)】:
个人认为从柜员做起是必须的,无论从经营管理还是从个人发展角度都是如此
一是基本业务能力,营业室里处理的都是银行最基本的业务,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就像软件项目经理从码农做起,将军从小兵做起是一样的道理,打好基础总没有错。另外对内部沟通也很有好处,那些没经历柜面业务的人来营业室检查说的基本不是人话,被深深唾弃之。我们这里许多支行营业室跟信贷部矛盾很重,很大原因就是那些老信贷员根本不懂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领个朋友不拿身份证就要办业务,不给办就说营业室不给面子,做过柜员的信贷员和客户经理能分清哪些真不能办、哪些是人家嫌费劲不想办,柜员对营业室出去的人抵触情绪也小一些,既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又能保证业务不受影响。
二是风险管理能力,大家都清楚银行员工是带着镣铐在刀锋上跳舞,任凭你能力再强功劳再大,犯一次错误就可能万劫不复。做柜员能磨练人的性格和意志力,养成谨慎、控制风险、合规操作的职业习惯,扔掉一切自由主义的工作作风,无论转到任何岗位、升到任何地位,这都是在银行生存的第一条件。另外我见过和听说过好几个市行和支行行长因为下属的违规操作被降职甚至免职的,按说这事情跟他们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就像煤矿出事免市长一样,你要负领导责任,没有一线经验的领导怎么能够控制这方面的风险呢,别指望下属的汇报和检查,那都是应付差事,自己懂才是王道。
三是沟通服务能力,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的人来说,做柜员能很有效的提升沟通能力,像我就是这样,要是把我直接扔到客户经理岗位估计就傻了,扔到后台专业口估计就废了。营业室是一个很好的缓冲,既让你开口说话,又对营销结果没有太高要求,与形形色色的客户接触对社会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我认为就算家里背景再硬,到营业室锻炼半年到一年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想要凭着自己的能力有所建树,这是一笔很重要的财富。那些凭关系拉来存款整天什么都不干的二世祖,老爹一旦下台基本就废了,最起码别想在银行发展了,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源要你干什么?我们这里下去两个支行副行长都是这种情况。对于认为银行就是拼爹的网友我想说一句,任何领域想要长期发展,个人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银行是一个对经营管理水平要求极高的行业,不是业务规模上去就高枕无忧了,他最需要的是个人素质与社会资源同样优秀的人才,能力强的人可以自己争取资源,光有资源的拼爹党像方便筷子一样,是用完就丢的。
请各位与我一样的平民百姓相信,没有富爸爸就只能靠自己努力,多学习业务,多磨练自己的能力。奋斗在支行层面的同学,别向往后台清闲的生活,那会把人废掉,想办法削尖了脑袋去做信贷,那才是银行业务的制高点,公司信贷技术含量高,个贷客户基础好,做好了无论是拉存款还是营销理财业务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另外吐槽一下银行的用人思路,总的来说,没有人会为你规划发展路线的,支行行长的用人思路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如何压榨人员效率,保证业务正常运行,未来的事情他才不管呢,所以就出现了你学过两天英语让你做国际结算(柜面的),会摆弄电脑让你做科技,腿脚麻利点让你推销pos机,至于个贷和理财?不是有人干吗?我一个985学金融的毕业生在四线城市的小支行里做了四年窗口,就因为全行就我会两句英语,让我兼管国际业务,全年对公结算量二三十万美元,一个季度一笔业务啊有木有,我强烈要求转岗做个贷,求了行长三年啊有木有!那些信贷员平均年龄超过45岁,业务很烂还自以为了不起,哥干半年就能秒他们,尼玛想起来我就有气,我这个窗口面对的都是公司会计,营销机会基本没有,每年工资基本不变,物价蹭蹭涨啊,到后面两年上班没有任何热情,自己考了各种资格,琢磨了各种路子,要不是后来事情有了变化就辞职不干了。一个读了十几年书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是不可能长期坚持做柜员的,而且教育水平和营销能力是两码事,收入不如高中毕业的同事非常正常,对人的身心折磨太大了。
以过来人(笑)的经验提几个告诫:没条件走出柜台的多营销挣点钱吧,怎么过都是过,有条件的用尽一切办法走出来,千万别相信领导承诺,同意被调去鸟不拉屎的地方,否则过两年领导调走你就乐了,我一哥们被调到一个偏远地区网点,冬天还要点炉子那种,在一个大市场旁边,业务很多,穷事更多,工资却不高,呆了三年,天天喝闷酒。另外,如果到后台,没有发展的专业除非万不得已尽量别去,比如内控、科技之类的,那种工作跟银行业务距离太远,干几年就跟不上时代了,一定要去营销类的专业,实在不行跳槽咱也有资本。以上是本人根据本地区情况做出的总结和吐槽,可能不符合其他行或其他地区的实际,有不当之处欢迎指出~
【默默的回答(55票)】:
做柜员不是必经之路。 说的很清楚,最后分到什么岗位,有关系或运气或学历或领导对你的印象等等原因。
如果分到柜台,也别抱怨,沉下心来在柜台呆一段时间还是有好处的。
1.锻炼责任感和紧迫感。客户去银行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办理业务要不要排队,排队的话需要等多久。如果一个客户在某个柜台长时间不走,其他的客户可能就很恼火,甚至质疑这个柜员的业务水平,弄不好还会投诉。所以柜员们经常会为了办业务,一整天没有时间喝水甚至上厕所,这么多客户等着,不快点办自己都着急。至于责任感,不用说了,自己办的业务,如果有什么差错,自己是要承担责任的,错钱了是要补上的,丢了凭证更糟糕,见过有为了找凭证去翻周边的垃圾处理厂的。
2.耐性不断提升,特别是对于男生。有的脾气急躁的男生,刚上柜的时候甚至有冲动要砸玻璃跟客户打架,时间长了,慢慢就学会面对客户的嬉笑怒骂一笑了之,甚至是泰然处之,随后趁休息时间去卫生间抽根烟解解气,或是吃饭时间抱怨两下发发牢骚,回到岗位继续保持淡定。
3.见识形形色色的社会大众。从每月来取社保的大爷大妈到移居海外的归国华裔,从卖早点的下岗职工到开保时捷的阔太太,从穿金戴银的土豪到低调儒雅的高管,从每月给家里寄钱的餐馆小妹到挥金如土的富二代,“大千世界,百态万千”。
4.风险意识会提高。柜面的规范操作是必须严格执行的,少个章或者签字业务都办不了,每次大额都要小心翼翼,双人复核,还要主管授权,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风险意识的形成有利于以后从事中后台或是客户经理岗位。
5.如果做柜台好几年了,建议还是找机会跳出来,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柜面员工的职业路线很窄,只能从事会计条线,跳出来之后的选择就多了,个人金融、对公授信、风险管理等等。
6.前几天和某个大行长聊了会天,不得不敬佩这位一把手的智慧和行动力。他每一次换岗都是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岗位,而且每到一个岗位都能做到系统内最好。到新的岗位,他做两件事。一是谋略二是用人。“棋路对了,再用好每一粒棋子,怎能不赢棋?”
有些道理大家都懂,用起来就挺困难。比如今天的我,头疼了一天,状态不好,消极怠工。
其实没有好岗位和坏岗位,只有不认真干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它的乐趣,不要把工作当负担,乐观对待,把工作变成快乐的事。
【卡西莫多的回答(28票)】:
当年校招进银行的面试是小组辩论,题目是:需不需要。后来,人资部老总在新员工培训时说:招你们进来就是干活的,不要跟我提什么职业规划(大意,原话记不清了)。我们那批进分行的一百多号人全都从柜员做起,不同的是有关系背景的没多久去了分行部门,能玩能闹的(尤其男生,尤其潮汕人)陆续”出柜“,挂上了客户经理的牌子。而像我这样只想安静做事情的(大多是女生)就在柜员的位子上每天重复着。这样三年,我在同事诧异的眼光中果断拒绝了续签劳动合同,裸辞了。
我的看法是,柜员不是所有银行从业人员必须经历的岗位。工作操作上来说,柜员的工作无非就是了解业务操作,能够熟练操作系统。我所在的网点业务量巨大(稳定在分行前三),当年下放到网点柜台的四个人都只跟自己的师傅学习了一个星期就独立上柜了,而且有大量详细的文件,就算没坐过柜台也不至于说不知道一个业务要怎么办。相反,柜员只知道业务到了自己这一步需要什么资料怎么操作,至于业务细节、之前客户经理做了多少工作就靠有心人主动去了解了。”有利于全面了解银行业务“?恕我难以认同。离职之前在对公柜台,跟网点的对公客户经理来往比较多,有的没坐过对公柜台碰到不清楚的操作愿意虚心向我们请教,还有的坐过对公柜台但出了柜就忘得一干二净还跟客户乱说。
至于磨练啥的,我承认这个工作真的真的很磨人,磨性格磨耐性。但我觉得真不是非要这样给自己找罪受,这种没尊严的磨炼一个hold不住说不定连三观都能颠覆,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没吃过什么苦(包括我自己)。说说这个工作对自己的改变吧。变得不爱喝水不爱上厕所(其实也不是不爱,就是养成习惯了)神马的就不赘述了。首先是对犯错的心态。差错对每个新员工都是难免的,运气差的如我还没转正就犯了数个让主管跳脚的大差错(我承认自己的原因占大多数,但有些差错真的是运气问题啊),自此办业务变得小心翼翼,日终看传票时强迫症般地翻来覆去地看,但还是大错偶尔,小错频发。有一阵的状态真的是鬼见愁啊,睁眼想到今天要上班就开始控制不住地流眼泪,辞职的想法在心里念了无数次。某天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想开了,错就错了呗,大不了不干了,这样折磨自己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自此下了班单也不看,编个码就走人了,差错反倒少了。这个心理上的转变突然让我轻松了很多,开始反思自己的玻璃心和之前沉重的人生。其实这是每个职场新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吧。第二个改变是再难听的话都能淡定地接受。上周末参加大学校友会,有银行的前辈给刚出校门的学弟妹们传授经验,对柜员的忠告是”闭“,闭嘴的闭。好吧,我承认这是对的。不管什么状况,只要有客户在柜台前面”炸“了,投诉了,哪怕理由再荒唐,都是柜员的错,再不情愿再委屈,都请闭上解释的嘴,道歉就是了。经过了这三年的”磨炼”,发现自己对沟通对象的负面情绪很敏感,一发掘不对劲就开始回避更多的对话改为一味的附和。说话前会想这话有没有必要说,渐渐跟不熟的人就不怎么说话了。碰到路边调查问是哪个行业的,我都会写服务业。银行拼服务虐得最惨的是柜员,还把客户惯坏了,吃力不讨好,说多了都是泪啊。
竟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从天亮写到天黑。在银行只当过底层的小柜员,都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有些想法可能有失偏颇,毕竟也看网点情况看领导看工作氛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路过的大神们且看且放过,欢迎交流。
有点扯远了,还是想补充一下:
以前跟很多银行同行聊工作,说到激动处大家都会扯到辞职。(其他的工作也会这样吗?)作为别人眼中“勇敢”的人,只想说要有心理准备不要冲动,不管是留或走,都要努力让这个决定成为那个“对的”决定。
【Sticker涵的回答(4票)】:
据我所知,无论是校招,还是定向,都要从柜员实习开始的。校招可能柜员之后就是轮岗,定向就是长期柜员转客户经理了。
至于从工作方面来讲,作为熟悉业务用,柜员除了要学习点钞 小键盘 打字等基本技能技能之外,现在最主要的都是要学习各个银行的系统,熟悉代码。办业务需要柜员熟悉代码,懂得操作,不然很有可能产生差错。如楼上所说,直接给银行带来效益的就是客户经理,想要成为客户经理或者其他岗位都必须要学习柜员的基础代码。比如客户急着转账问你同城跨行手续费问题,不做柜员熟悉现在的人行转账系统很有可能就会被骂不专业,那还有什么客户还会信任你。
其他岗位也是一个道理,基层才是学习锻炼人的地方。
【胡理的回答(32票)】:
来点负能量吧,也是现实情况。银行中很多人有关系,做柜员一个或两个月,提升至上级行做办公室;一些人,能力特别强,或者学术背景非常优秀,也是有这样的机会。其他的,也是名校,也优秀,但是对不起,科室的名额有限,你只能在基层。基层的客户经理名额也就一个,缺柜员,怎么办,你只能做柜员。
的确,是可以学到东西。但是关键是,没有人为你职业规划,扔到基层,一切靠自己争取。
另外一点是,可能一些小的股份制银行现在的柜台人员素质都不错,但是国有银行不一样,一个营业性网点20人不到,年轻人居多,但是年轻人中大专居多,年纪大的更不用说了,虽然知识不能决定做人的素质,但是一个大专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岗位,让一个本科或者研究生去做,多少有些不合理。而且一做两三年。
很多地方是,把你扔在基层,美其名为从基层做起,但是一旦到了基层,再想往上,上升渠道是非常窄的。老国企,没文化没素质混日子拿钱的员工也非常多,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事,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其实非常不利。
在柜员岗位适当锻炼是非常可贵的经验,但是没有一个机构是为了培训你锻炼你而存在。
【藤野的回答(290票)】:
大致扫了一眼部分回答 竟然如此的鸡汤 知乎可以改名叫鸡乎好了……
在我看来 答案非常的简单啊
谁特么愿意做柜员啊!!
作为银行最底层技术含量最低最累工资最少最没尊严最没前途最容易被替代的工作没有之一
除了忽悠这些新来的大学生去做 根本没人愿意会去干的好吗……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我就爱在鸡汤里撒尿 这个世道 能喝到尿都是幸运的 因为其他几杯里装的都是毒药
【谙小林的回答(526票)】:
你以为领导给你安排工作就是要你在岗位上学东西,磨练你、培养你?
少天真了,那是让你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好好干活的鬼话。
让你去是让你干活顶岗的,安排你做这个工作是因为这个工作需要人做!
大多数应届生被安排去做柜台,那是因为柜台工作枯燥、辛苦,人员流动快,大家都不想做但又必须要有人做,不让你应届生去让谁去?
学到什么,对未来有什么帮助?
认真干活就有帮助,不认真干活没有帮助。
我也是应届生,我就很清楚这种东西,领导说什么学东西磨炼人云云,从来不信这种东西。
----------------------------------------------------好吧,上面吐槽多了点------------------------------------------------------
我上面吐这些槽是因为我发现很多人有一种想法,就是:找工作就想着这个职位能为我带来什么,我能从中学到什么,对个人有什么提升。作为求职者,在找工作中有这些考虑是无可厚非的,或者说是应该有的想法。但很多HR也这么说就让我觉得不舒服,因为这首先就是不真诚,企业招人就是招人干活的,这是很明白无误的事,工作中你能学到什么,领悟什么,了解什么,对你未来起什么帮助,都是看你自己的,企业是不会来关心你这个人的(除非你是关系户)。
很多人有些本末倒置,以为工作就是学习,把公司当学校了。企业招你来就是让你来干活的帮企业创造价值的这一点到被很多人忘记了。
【李玲的回答(10票)】:
总体来说,银行不管哪个岗位都很忙,上层也是,绝对不像宪兵团的BOSS们一样总在打牌。但是像柜员这种又忙又辛苦又最底层的岗位,的确都是扔给新人的。
其实个人感觉是这样的。。。。。
【林小溪的回答(3票)】:
四大行招本科毕业生一般都要从柜面轮岗开始,研究生和有爹可拼的直接进中后台部门的比较多。
股份制银行招本科毕业生也有不在柜面的,根据各种标准每年招进来的一批部分放柜面部分做业务部分进中后台,一线业务的还是占大多数。
刚进银行时是客户经理岗,做了大半年转了后台部门。说实话如果有机会去柜台做个三月半年的我很愿意,一线业务部门对人的锻炼,尤其是新人,是以后在银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体会不到的。当然做柜台最怕的就是去了出不来,毕竟每天机械性的操作还是枯燥的。
【李晓强的回答(3票)】:
我们那届入行的同学一个三个培训班,其中两个班是按照柜员培训的,最后一个班是管培班,这个班的同学估计经过培训后就直接进入办公室或者是管理岗位吧.....所以当柜员不是进入银行工作的必经途径。
对于第二个问题即当桂圆有啥好处。
我觉得好处多多。
NO1. 不管是对公还是对私桂圆,都能够在工作期间了解银行基本的运行原理,虽然我们的工作最平常,最基本,但这是银行最基本的功能体现:为个人客户和公司客户办理常见业务。在做桂圆期间,可以学习这些基本的业务内容和流程。这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利无害。
NO2. 在当桂圆期间,我觉得个人的体力及情商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体力上有啥提升?因为,我们每天都要在那个位置上保持相当完美的座姿超过九个小时哦亲~~(骄总,兄弟也好不容易呢......)
至于情商,呵呵呵呵,你想象一下,就算不为他们办理业务,你跟一下这些范围的人谈话,你能扛的住吗:(年龄17~80,性别 男 女 ? 精神状态:正常.难过.高兴.偏激) 。我真的没坑你哦,前几天我还为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客户办了业务,前一段时间,我给一个客户办业务,仅从外貌上看,我出于本能的喊了句先生您好,结果人家把身份证递上来一看,性别女,当时我就呵呵呵呵了。
NO3.4.5.6............
当柜员固然很累,一天工作下来,身心俱疲。但干啥不辛苦呢,所以我很爱我的职业。
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必然使我们强大,与君共勉。
【大头的回答(22票)】:
客观的讲,做柜员并不是银行从业人员的必经之路,我认识许多毕业以后直接在总行部门工作的同事,业绩非常出色。但是,柜员的经历,在我看来,是一段珍贵的人生体会并对我以后的工作产生的非常重要的影响。
背景:我09年硕士毕业于某重点大学的金融专业。找工作时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直接进入家乡的中行省分行,做办公室工作。另一条是留在大学所在地,进入当地的城商行,从柜员做起。嗯,当时我脑子一抽,热血上头,选了第二条路……否则,也就没有今天的回复了。我在这家城商行一共干了四年,其中柜员做了一年零两个月,后来通过竞聘去了总行运营部,没白没黑的又干了三年,之后辞职……
谈谈我这一年零两个月的柜员生活感受吧。
1、好好干活儿,别把自己当回事儿。记得被分配到支行的那天,支行行长开着车到总行领人。一路上,行长问了我的家庭情况,一听家在外地,就什么也没说。(家在外地,本地社会资源有限,无法拉来更多的存款,有啥用?)到了行里,直接把我扔给营业室主任,说这是新来的研究生,先做柜员吧。当时,正好有个柜员要去信贷做内勤,我刚好顶他的空缺,学了三天以后,我就独立临柜了。可以想象刚开始做柜员的时候,我有多紧张。那时候行里实行的是综合柜员制,无论个人业务还是对公业务都是一手清,一人搞定。而且支行楼上就是地税局,天天来交税款的人络绎不绝,业务量非常大。其实最累的不是这个,而是每次遇到不会的业务,去问主任,人家连眼皮都不太,先问:你上研究生没学过吗?然后就对你说个大概,便不再管你,出了问题只能自己求爷爷告奶奶找客户协调解决(心塞)……幸好我本身是个非常严谨的人,没出什么大的差错。遇到不会的问题,请教完同事后及时记下来,慢慢摸索,加上自己的心得,竟然在两个月后熟练的掌握了基本的柜台业务。后来,因为喜欢思考,做事细心,很多复杂业务和新业务主任都交给我,提交换、开承兑、发工资、放款、兑本票汇票、大小额、日终核对科目平账……
现在想想,的确,不管你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是镶着金边儿的211、985,还是路边的职业技校,到了营业室,你的任务就是处理好账务,接待好客户,别长短款、别出差错,至于你的导师是谁,发了多少篇论文,和这份工作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所以,既然做这行,就好好干活儿,别把自己当回事儿。
2、严谨。干柜员不是卖橘子,今天心情好,白送你俩橘子尝尝。柜员身后的尾箱里是钱,是花花绿绿的钞票,为了这些钞票的安全,每项业务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严格按规程操作,是柜员甚至是整个银行从业人员最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这个,就不多说了……
3、与人为善。说实话,我是个心太软的人。每每看到对银行业务不熟,办业务特别迷茫的人,我都会耐心讲解,告诉他整个业务的流程,让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之后还要做什么,为什么规定是这样的,是为了防范哪些风险……我这种行为经常被老柜员嘲笑,自己办完一天的业务,也嗓子冒烟。(因为喝不上水,所以极容易上火。)而且并不是每个客户都领情,在柜台上撒泼打滚的、胡搅蛮缠的也有的是……说实话,这种做法在服务业成本太高。但将心比心,比如我对就医流程不了解,每次到了医院都发蒙,如果有个人能耐心告诉我整个流程,让我清楚明白的去看一次病,我一定会非常感激。所以,对客户态度恶劣,不说清楚就打发客户出门这种事,我还是干不出来。当然,这么做也有好的方面,比如每个月总行搞的柜员服务外部监测,我都是支行第一名。而且,也容易和老客户搞好关系。09年冬天,我低烧咳嗽说不出一句话,那天的第一笔业务就是为一个住在附近的老大爷取钱,大爷看我咳嗽的很严重,办完业务出门给我买了瓶甘草片,当时接过药,眼泪哗哗的……
4、终有回报。10年9月,我干柜员已经一年多了,工作越来越顺手,心情却越来越焦虑,很多一起入行的同事通过各种渠道已经调进总行,而对于没关系没存款的我,似乎只有一直干柜员这一条路了……当时刚好总行搞了个竞聘,我报了名。笔试通过后到了面试现场,发现和我竞聘同一岗位的是大行长的亲戚,顿时灰心丧气。别人诗朗诵般的竞聘演讲,到了我这里,用了不到三分钟,说了我在支行工作的三个“最”:上岗最快、服务最好、差错最少,然后就不抱一丝希望的离开了。两周后,接到总行电话,我竟被运营部录取(我报的不是这个部门),当时整个人都被震惊了……后来,我在运营部干了一年多,有一次和部门总助一起吃饭,他对我说,当时那么多人竞聘,他就记住我了,觉得这姑娘说话痛快利索,干起活来应该不会差……
小结:去了总行并不是幸福的开始,那是另一种挑战另一种生活。甚至可以说,在总行的三年是我干得最苦逼的三年,当然,苦逼的工作往往伴随着能力的提高。最终我还是辞职了……现在回想起来,在银行这四年,最愉快的还是柜员工作,虽然忙,压力大,说的梦话都是“您好!请问您办什么业务?”,但很简单,因为只需做好自己。
写完发现,我好像跑题了……
【Tassandar的回答(12票)】:
1.做柜员是银行职员的必经之路么?
不是。很多有资源有关系的上来就是客户经理,管培生,高端海龟一般直接进投行部资运部门。
2.做过柜员对于以后的工作有什么好处?
好处很多人都说了。实际上做柜员对职业规划未必就有多大的好处,每天翻来覆去的都是那么几种业务,真的说理解银行业务体系直接当一年柜员还不如直接去会计结算部门做两个月想得更深更远。
3.银行为什么要求所有招聘的应届生从柜员做起?
你要做领导了,你也会这样的。
苦活不给新人做给谁做?柜员出去了再进来还能坐得住?
应届生都进来坐柜,然后有存款能力强的出去,这样才能有一个晋升的通道。
这样苦活也有人干,人人也都会看到竞争看到希望,为了出去拉存款找关系。
【爻艮兑的回答(4票)】:
虽然没有邀请我,我还是愿意来分享一下我的见解。现实是残酷的,没有那么多鸡汤。
没有任何规定要求进入银行工作必须从柜员做起。之所以有这么多银行要求新入行的大学生从柜员做起,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欺负你新来的。
柜员的工作很辛苦,很机械化,没什么技术含量,没几天就能熟练了。柜员还天天面对各种大爷客户,各种笑脸相迎,各种投诉……收入也不高……是银行一线最苦逼的工作都没有之一的。心高气傲的年轻人谁愿意一直做柜员?你愿意吗?大多数人都是想尽各种办法尽快换岗轮岗的,要没希望换岗离职的也很多。所以柜员的流动性比较大,一直都缺岗的。
可是银行自动化程度再高也不能没有柜台业务,柜员这个活总得有人干啊!难道让已然做办公室的再回去做柜员吗?向下压降提升一线人员比例不要太难哦!老同志们研究研究,发现在岗的各种岗位都很难动!那新人可没这么重要吧?于是全世界通用法则,让新来的顶上去吧!美其名曰“从基层做起,熟悉业务,锻炼能力”。
至于柜员有什么好处?窃以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做柜员对于了解银行业务还是有帮助的,当时柜员终端自动化低,大量业务流程和账务流程要用人手工串起来,熟悉前台业务流程对理解银行业务范围,内容和账务还是有很大帮助的。现在吗!柜员终端大集中全流程化了,柜台操作本身已经越来越傻瓜化了,不用怎么培训都能上手办业务。现在柜台的工作60%可以由自助社备完成,90%可以由网银手银银行完成,剩下的不能替代的主要是办卡开户。你觉得还有多少帮助呢?
以上,未必都如是,但四大基本如此。至于怎么从柜员坑里跳出来,那是另一个问题了。
仅供参考!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是怎么跑业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