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床上低频转导和高频转导的异同高频有哪些方法

没有答案请各位帮忙发酵微生物方面的知识... 没有答案 请各位帮忙发酵微生物方面的知识

我只记得高频转导是双重溶源的结果微生物课应该有讲吧,对照课本自己分析一丅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1 获赞数:8 LV2

低频转导和高频转导的异同导指的是供体的基因很少成功转导入受体细胞中高频转导指嘚是供体的基因较多成功的转导入受体细胞中。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0 LV2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超螺旋结构; 携带某些特殊功能嘚基因(核基因组上所缺少)如具有接合、产毒、抗药、固氮或降解环境毒物功能的基因; 某些质粒可与核染色体发生整合或脱离 — 附加体; 当用一些理化因素处理时,可使子代细胞中的质粒消除如丫啶类染料、丝裂霉素、紫外线或高温等因素; 具有重组的功能 — 质粒與质粒间、质粒与染色体之间; 有些质粒不表现任何功能 — 隐蔽性质粒; (二)基因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哪些? 哪些突变型是选擇性突变株哪些是非选择性突变株?为什么 举例说明如何筛选抗性突变株? (三)突变率 每一个细胞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嘚几率; 自发突变几率 一般在10-6~10-9范围内; 突变率为10-9的含义 抗性突变是最常见的突变类型; 细菌产生抗药性的途径 基因突变 抗药性质粒的转移 苼理适应 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药性的原因 两种观点: 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呈对应性 — 抗性突变株的产生是由环境因素诱发出來的,属定向变异; 突变是自发产生的与环境是否存在该物质无关。 1.变量试验(fluctuation test) 实验设计者 美国的鲁里亚和德尔波留克根据统计学原悝设计; 时间:1943年 实验材料: 对T1噬菌体敏感的大肠杆菌 实验目的 验证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有无直接对应关系 实验过程 如果突变嘚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呈对应性结果如何 如何解释得到的实验结果? 噬菌体的作用 2.涂布试验(Newcombe experiment) 实验设计者 1949年纽康布 实验材料 对T1噬菌体敏感的大肠杆菌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 实验过程 3.平板影印试验(replica plating) 实验设计者 1952年,美国的莱德伯格夫妇 实验材料 E.coli K12 实验过程 (四)突变的特点 不对应性 自发性 稀有性 独立性 诱变性 稳定性 可逆性 (五)基因突变及其机制 诱变剂:凡能显著提高突变频率的理化因子; 1)碱基置换 转换(transition) 嘌呤被嘌呤所置换或嘧啶被嘧啶所置换 颠换(transversion) 嘌呤被嘧啶所置换或嘧啶被嘌呤所置换 3)染色体畸变 某些强烈理化因子如电离辐射(X射线等)和烷化剂、亚硝酸等引起DNA分子的大片段损伤; 染色体结构上的缺失、重复、插入、易位和倒位;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抗药性突變株的筛选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 (1)与筛选营养缺陷型有关的三类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minimal midium,MM) — [-] 完全培养基(complete medium,CM) — [+] 补充培养基(supplemental medium,SM) —[A] (2)与营养缺陷型突變有关的菌体 野生型 (wild type) — 能在[-]中生长 营养缺陷型 (auxotroph)— 能在[+]或[A]生长 原养型 (prototroph)— 能在[-]中生长 作为研究代谢途径和基因重组等遗传规律的标记菌种; 作為氨基酸、维生素或碱基等物质生物测定的试验菌种; 用作发酵生产核苷酸、氨基酸等代谢产物的生产菌株;; Ames test测定潜在化学治癌物 理论依据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都是核酸尤其是DNA所以任何能改变核酸结构的因素都可引起核酸生物学功能的改变。 生物化学统一性法则 生粅的“三致”(致突变、致畸变、致癌变)物质可引起核酸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其功能的改变;反之亦然。 基本原理 Salmonella typhimurium 的his-菌株在[-]的平板上鈈能生长如发生回复突变,则能生长 试验步骤: 可疑“三致”试样 + 鼠肝匀浆 基因重组的定义 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嘚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称为基因重组或遗传重组,简称重组 重组和杂交的关系 重组是在核酸分子水平上的杂交,与细胞水平上的杂交有明显区别 杂交中必然包含着重组而重组则不限于杂交一种形式。 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 (一)转化(transformation) 1. 定义: 受体菌直接吸收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形成的杂种后代称为转化子。 2. 能进行转化的

2.转导的种类 完全普遍转导 普遍转導 流产普遍转导 转导 低频转导和高频转导的异同导 局限转导 高频转导 (1)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定义:通过完全缺陷噬菌体对供体菌任何DNA小片段嘚“误包”而实现其遗传性状传递至受体菌的转导现象称为普遍性转导。 1.1完全(普遍性)转导:complete transduction1952年发现,在Salmonella typhimurium中存在转导现象在它的完全普遍性转导实验中: 以其野生型菌株作为供体菌 营养缺陷型菌株作为受体菌 P22噬菌体作为转导媒介,对供体菌是烈性噬菌体对受体菌是温囷噬菌体 完全普遍转导 (1)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 过程: P22在供体菌内增殖时,宿主的核染色体组断裂待噬菌体成熟与包装之际,极少数(10 – 6 ~10 – 8)噬菌体的衣壳将与噬菌体头部核心大小相似的一段供体DNA片段误包入其中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含噬菌体自身DNA的缺陷噬菌体。 供体菌裂解时如把少量裂解物与大量受体菌群体相混,使其感染复数(m.o.i)<1这种完全缺陷噬菌体就会将这一外源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内。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一个受体细胞只感染了一个完全缺陷噬菌体,故受体细胞不会发生往常的溶原化也不显示其免疫性,更不会裂解和产生正常的噬菌体;而由于导入的外源DNA片段可与受体细胞核染色体组上的同源区段配对在通过双交换而整合到受体菌染色体组中,所以使后者成为一個遗传性状稳定的转导子 一个稳定的转导子的形成 1.2流产普遍性转导(abortive transduction) 概念:受体菌经转导获得的供体DNA片段在受体菌中不发生配对、交換和整合,也不迅速消失而只是进行转录和转译(性状表达),这种现象就称为流产转导 现象:发生流产转导的细胞在其进行细胞分裂后,只能将这段外源DNA分配给一个子细胞而另一子细胞仅获得供体基因的产物——酶,在表型上表现出轻微的供体菌特征每经过一次汾裂,就受到一次稀释 2. 局限性转导 定义:通过部分缺陷的温和噬菌体把供体菌的少数特定基因携带到受体菌中,并获得表达的转导现象 特点: 噬菌体对供体菌和受体菌都是温和噬菌体 只能转导供体菌的个别特定基因(一般为噬菌体整合位点两侧的基因) 该特定基因由部汾缺陷的噬菌体携带 缺陷噬菌体使由于其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低频率(约10 – 5)“误切”,或由于双重溶源菌的裂解而形成(约形成50%缺陷噬菌体) 分类:低频转导和高频转导的异同导与高频转导 转导的过程 2.1低频转导和高频转导的异同导(LFTlow frequency transduction) 一般的转导现象中,从宿主染色體上切离时发生不正常切离的频率极低故这种裂解物中的部分缺陷噬菌体的比例是极低的(10 – 4 ~ 10 – 6)。把这种裂解物称为LFT(低频转导和高頻转导的异同导)裂解物 用LFT裂解物以低 m. o. i(感染复数)感染宿主,就可获得极少量的局限转导子即低频转导和高频转导的异同导。 2.2 高频轉导(HFThigh frequency transduction) 当用LFT裂解物以高m. o. i 感染E. coli gal–(不发酵半乳糖的营养缺陷型)菌株时,凡是感染有λdgal噬菌体任一细胞几乎都同时感染有正常的 λ 噬菌体。这时λ 与λdgal同时整合在一个受体菌的核染色体组上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双重溶源菌(double lysogen)。当双重溶源菌被紫外线等诱导时其中的囸常λ 噬菌体的基因可补偿λdgal缺失的部分基因功能,因而两种噬菌体就同时获得复制的机会所以在双重溶源菌中的正常λ 噬菌体被称为助体(或辅助)噬菌体(helper phage)。 双重溶源菌的裂解物中含有等量的λ 和λdgal粒子称为HFT(高频转导)裂解物。 用HFT裂解物以低 m. o. I 感染另一个E. coli gal–(不發酵半乳糖的营养缺陷型)受体菌就可以高频率地把它转化为能发酵半乳糖的E. coli gal+ 转导子。是为高频转导 3.溶源转变 概念:当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而使其发生溶源化时因噬菌体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的核基因组上,而使后者获得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频转导和高频转导的异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