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心率慢是怎么回事检察这么慢

今日,黎川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传达学习田云鹏检察长来抚调研讲话精神。党组书记、检察长何新华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好田云鹏检察长讲话精神实质,扎实做好各项检察工作。要坚持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一岗双责”,坚决杜绝政治建设“口号化”,坚决不当“两面派”、不做“两面人”;要坚持推进改革,用新的司法理念和制度推进、深化改革,祛除思想痼疾,纠正有违司改要求的习惯做法,巩固改革成果,提升司法公信力;要坚持做好服务大局工作,凝心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继续推进公益诉讼,全面保障群众公共权益;要把握好转隶就是转机,改变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惯性方法以及旧的工作机制,解决惯性顽疾,从机制上解决“怕、慢、假、庸、散”等方面的问题。

何新华检察长就如何贯彻落实好田检来抚调研讲话精神,谋划部署好我院下半年各项工作提出四点具体要求:

一是抓学习。把讲政治落实到学习、检察工作、队伍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上,通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确保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二是抓服务。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禁毒大会战、服务“三大攻坚战”、生态检察等专项新行动,深入分析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危害民生民利犯罪特点,充分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积极改进司法办案理念和方式方法。探索检察监督工作案件化管理,形成特色品牌,助力维护经济秩序、保护绿水蓝天、保障改善民生。

三是抓改革,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和综合配套改革。完善检察官业绩考核、领导带头办案等制度,探索捕诉合一,做到一类刑事检察业务,由一个机构、一个办案组、一个主办检察官办到底,全面深化内设机构改革,深化智慧检务建设,持续抓好改革“精装修”。  

 四是抓作风。抓好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扎实推进深化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突出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建设,提高履职能力,为检察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防止出现“重业务、轻党建”两张皮现象,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务实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办案慢导致嫌犯被重判 上虞检察院加快办案速度

  因为办案动作慢,一些轻刑案件的嫌疑人在法院判决前,被羁押时间甚至超过了本该判决的刑期,最后为符合程序法的要求,只能将被告重判。记者昨天了解到,上虞市人民检察院已推行新制提高办案效率,杜绝此类侵害嫌疑人权益的做法。

  羁押期太长,只能重判

  上虞检察院公诉科工作人员朱永兴给记者举例说:某地一个因犯盗窃罪(案值1035元,自首)的被告,按正常量刑应判拘役三四个月,但由于办案时间过长,该被告从刑拘到宣判已被羁押了近5个月。为符合程序法的要求,被告最终被判了5个月拘役。

  去年一年,上虞检察院共办理此类量刑幅度在单处罚金、拘役或有期徒刑6个月以下的刑事案221件232人。对此类案件,在不违反《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情况下,嫌疑人从刑拘至判决,被羁押的时间可以超过4个月,有些“打擦边球”的甚至可以超过五六个月,无形中就存在侵害嫌疑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推行新制,加快办案动作

  “不过今后在我们这里就不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了。”上虞检察院公诉科科长许建国说,他们与侦查监督部门建立刑事检察研究联席会议制,实现资料共享,探讨疑难、复杂问题。检察院建议侦查监督部门与公安机关建立捕后侦查期限建议制及刑事拘留报备制,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无遗漏罪行和嫌疑人的轻刑案件,建议应在批捕后30日内移送起诉;嫌疑人系未成年人的,应在批捕后20日内移送起诉。

  另一方面,检察院对符合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积极向法院提出适用建议以缩短办案时间,保证在一周内办结。轻刑案件,均三月内办结新制度推出后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年以来,该院共审理了63件轻刑案件,均在3个月内办结。

  该院公诉部门负责人介绍,这曾经是检察院工作中的一个盲点。过去他们把维护嫌疑人合法权益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定罪量刑正确,以及听取嫌疑人无罪、轻罪的辩解上,而忽视了诸如变相超期羁押、律师会见难、办案效率低下导致量刑不公等不利于保护嫌疑人合法权益的问题。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通讯员 陈辛江 本报驻绍兴记者 任慧康  编辑: 陈雪晔

检察院转隶人员如何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集体?这是一个十分敏感,但又急切的问题。

我当年从法院跳槽到纪委,也经过了一段转型期,好不容易才适应过来,这个过程是缓慢的、痛苦的。那么,与检察院相比,纪委主要有哪些不同呢?

第一,队伍结构相差甚远。

检察官队伍大多是各大法学院毕业的科班生,纪检干部队伍则来源极广,教育背景各异。不同的工作经历、不同的行为方式、相去甚远的思想理念,成为这两个群体凝聚合力的根本阻碍。

记得刚进纪委不久,在撰写一份审理报告时,我用了“明知”一词,这是《刑法》条文里有直接规定的、有特定意义的词汇,在法律人的圈子里,真的完全不是个事。但是,大多数的纪检干部都没有学过法律,更不知道“明知”一词的含义,所以,有领导就指出了,不要用这个“带有感情色彩”的词。那一瞬间,我明白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何辩解都是徒劳的,知识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在很多方面都难以达成一致。

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与末任反贪局长合影留念

第二,权力运行模式截然不同。

十八大以后,司法体制改革与纪检体制改革几乎是同步开展,并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司法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去行政化,案件终身负责;纪检体制改革最主要的就是厘清了职能,增加了人员、编制,并未涉及到权力运行模式的改革。

那么也就是说,检察官们转了一圈,好不容易可以相对独立办案了,到了纪委后,一下子又回到了原点。

纪委的权力运行高度强调领导意志、强调服从,是一种典型的非规范运行模式,查谁、怎么查、如何处分几乎都必须按照领导意志办,很多情况下纪律审查人员都是在围绕领导意志查找证据、依据。这与司法权的运行有极大的差异,很少会碰到院长、检察长对承办法官、检察官说,某某应该定什么罪,判几年刑。

在检察院,更多的强调办案人员业务水平。在纪委,强调的则是完成任务与服从,业务是一个次要的东西,技术要服从政治,如果在业务部门,只懂业务,不懂服从、不懂政治,往往得不到快速的提拔。

第三,职责权限变化较大。

无论是反贪、反渎还是预防,这些部门的职责相对较单一,内容相对较务实。转隶以后,即便是都分在业务部门,也会参与诸如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等诸多务虚工作。

同时,转隶人员还必须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的学习,因为办理涉嫌违法犯罪案件将会是极少数情况,更多的是涉及党政纪处分的案件。

随着环境、职责的变化,检察院转隶人员也要认清形势,主动适应,具体来讲,就是培养四种思维。

首先,要树立运动思维。

纪委不是经济建设部门,特别是三转以后,纪委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不可能通过建广场、拉项目树政绩。靠搞冠之以华丽大气辞藻的各种创新工作来树政绩,一则效果更快更直接,二则成本低风险小,三则易与其他人区分,更能突出自身。

在百度中输入“纪委创新”的字眼,搜索的结果是3870000。于是,检察官们很快就会发现,纪委的务虚工作非常多,很多务虚工作基本都是对现有规则治理的破坏,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各项运动、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站出来反对 ,就会成为另类,所以,聪明的做法就是“入乡随俗”,学会变通。学会做务虚工作是检察官们转隶以后的第一场必修课。

浙江省监察委员会工作证

其次,要树立服从思维。

检察官对案件的办理方式和进度相对有裁量空间,每个人对法律的理解也不一样,一定情况下,因为承办人的不同,案件的结果差异巨大。

纪委强调政治性,纪律审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领导签字批准,每一个举措都要事先向领导汇报。也正是由于权力运行的非规范性,许多案件的变动性特别大,多请示、多汇报既是工作要求,也是保护纪检干部、避免办案风险的必备技巧。

从这个角度来讲,纪检监察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力的要求是不如检察官的,对检察官的要求标准应该是复合型的,独当一面,而纪委则相对宽松,每个人都只是一步小棋子,领导是执棋者,让你往东你不能往西,能保质保量完成领导安排工作的纪检干部就是好干部。

最后,要树立大局思维。

当年最高法院也提出了“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的理念,但是广受诟病,现在类似的口号已经基本不提了。但是,当前对纪检干部大局意识、看齐意识的要求却是越来越高。什么是大局?看齐什么内容?这些政治话语太模糊、太笼统。

举个例子,当年我从法院到纪委后,经过细致的梳理,我发现,监察局和纪委是合署办公的,但是监察局的职能权限却被严重忽略了,除了附带进行的政纪处分以外,其他都是纪委的活。

于是,我就如何更加有效履行监察职责向领导当面汇报,包括如何对行政复议撤销、行政诉讼败诉等的追责,但是,领导一句话就把我堵回去了,“做工作要考虑大局,处处追责,那征地拆迁工作谁来做?”

这样的考虑按规定来说是说不过去的,征地拆迁就一定要违法?顾全大局就不能在严格守法、执法的前提下进行?通过追责倒逼行政主体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是非常好的方式之一。但是社会的情况是复杂的,做事要于法、于情、于理。

领导这样的“大局意识”代表了体制内普遍的认知层次无论是哪项工作,都要服务于、服从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这就是最大的局。

可以料想,从检察院转隶过去的干部,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惆怅、迷茫状态,但是,这其中会有少数人极快地适应新形势、新环境,脱颖而出,成为业务骨干、政治新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前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