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孝乾怎么入职自我介绍绍

解放前兴国的传奇故事:潋江小子求学记&提示点上方↑"在兴国"关注抢银饰&以上为友情赞助广告《兴国文献》是台北市兴国县同乡会主办的年度刊物,以发扬兴国传统精神与历史文化为宗旨,以挖掘兴国史料,与旅台乡亲(含新生中青代)之生活动态为主题。《爱尚兴国》杂志获得转载权,每期选历期《兴国文献》一至两篇转载,以飨读者。上  篇家乡称小子,未来主人翁我出生的地方位于兴国县潋江镇瑶冈背的一个农村,那里有水田、池塘、大树和山坡地。至村的道路两旁,还种有一排排红白两种木槿花,环境相当幽美。年幼时,我懵懵无知;稍长大,亦不懂世事,只顾每天去读书。在家我排行最小,个子也小。母亲常对人说,这是我的满仔,高兴时,还叫我一声小子。每当母亲亲切地呼唤时,我的内心窃喜,可能娘又有什么好东西给我吃了。一般来说,称呼小子,应该是有褒有贬的。当褒奖时,会说一声,好小子真是要得;贬责则说,这小子没出息。母亲叫我一声小子,毫无褒贬之意,意谓我在家最小,是个小不点而已!我暗自肘度小子之称呼,如果小子上面加上两个字,其含义就不同了。我想要加的是个地名——潋江,成为“潋江小子” ,这是泛指在潋江镇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当然我便是其中一个。记得我刚念初中的时候,每到夏天吃过晚饭后,街坊的玩伴不约而同会出来逛一逛,从西街逛到大街,到了大井头再折返。大家脚上穿的都是木屐,有的还在鞋后跟上打上几枚圆铁钉,这样在石板街上拖着走,才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噼啪噼啪,引人瞩目。这就是潋江小子,他们是尚未涉世的青少年,天真无邪,将来则是这个社会的栋梁。示范中心小学,校长良莠不齐我六岁启蒙,父亲送我去县立中心小学就读,是本县最具规模的示范小学。校址设在横街孔圣庙,房舍宽敞,各项设施颇为完善,尤其是校园里花红柳绿,花木扶疏,是个读书的好所在。在学六年经历了四位校长,按顺序是陈昌榕、吴积康、黄祚元和方显达。除黄校长,三位校长都戴眼镜。那时期很少人戴眼镜,学生更少。今天台湾恰好相反,在学学生几乎是很少人不带眼镜。首先简略地描述一下这几位校长。陈校长平日神情严肃;吴校长身材矮胖,模样有点滑稽;黄校长单身、待人亲切,与当时音乐老师也姓黄,相恋结婚,不久在校产下一子,一时传为佳话。第四位校长方显达,看起来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说实在话,他是校长中较差的一位,我不是说他的学识比别人差,也许他的学问已达学富五车的渊博。我指他差劲的地方是,他的心理不正常,行为乖戾,显然不佩为人师表,更不堪当一校之长。校长似暴君,任性鞭打人凭良心讲,我无意要对方校长口诛笔伐,而是根据事实来证明他的不适任。身为一校之尊的方显达,竟然整天手中拿着鞭子,来回在校内巡视,直接去管教学生。学生下课后喧哗时,他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你们是不是“打死了姑婆?”他一笑就会打人,似乎以打人为乐。更糟糕的是,当他看别人不顺眼时,即使没犯错的学生,照样也会被打。其次是:他不是打手心,而是乱打学生的脚胫,我姐姐没犯错被鞭打一顿,即是其中一例。四姐何梅烈,念小六时已长得亭亭玉立,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有一天,她无缘无故地被方校长鞭打,下手很重,打在她两脚胫上,痛彻心扉。两下腿立即出现淤青,难以开步走路,后来由两位同学扶持护送她回家。由此一事件,方校长是个任性打人,毫无爱心的师长,已可论定。然而出人意表,方校长于打人的当天,下班后到我家,登门向父亲认错道歉,并保证不会再犯。这样看来,方校长总算还有一点天良。父亲是个老实人,接受了他的道歉,不再追究此事。只是母亲心痛女儿,在客厅一边流泪,一边替姐姐敷药,我在一旁内心感到十分难过。伤害已造成,谁能来补救检讨此一事件,方校长犯了两项错误。一是身为校长,不应该直接去管教学生,因为这是级任导师的职责;二是绝不应该体罚没有犯错的同学。这不但伤害了学生的身体,同时也创伤了他的心灵。体肤之伤是一时的,短期内即可痊愈;心灵上的创伤则久久都难以恢复,以后还可能有可怕的后遗症。方校长喜欢打学生的事件,在台的高班学长可能比我还清楚。姐姐平日无故被打后,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从此在家很少说话。长大后嫁到南门吕家,也不见得快乐。她红颜早逝,虽死于难产手术,但在她走之前,就看出她已没有活下去的意愿。早年种下的恶因,可能影响了她的这一生。四姐的死,父母和我都哀痛不已!管教切忌不当,师应引以为戒在台湾常有老师处罚学生过当,甚至会严厉体罚学生。但是竟处罚没有犯错的学生,尤其是身为校长,则是闻所未闻。更重要的是,教育人员的职责是培育民族幼苗,而不是去摧残我们的下一代,然而却有人冒天下大不违而为之。方校长事后能够及时醒悟,勇于认错,并向学生家长道歉,则他仍然有可取之处。如今他人已作古,我对这位兴国教育界的前辈仍予以尊敬。本篇之所以对予校长著墨如此之多,就是希望教育人员以此事件引以为鉴戒,决不可重蹈方校长覆辙。师资一时选,白璧仍有瑕谈到中心小学的师资,大多数可说是邑中一时之选,老师多半是高师或专科学校毕业。刘远清老师是我念高小的级任导师,他教学既认真又热心,讲课条理分明,而且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深得同学的爱戴。每到暑假,他牺牲假期,为同学补**功课。学生都毕业了,那年的暑假,他还要同学回校再补**一个月,教基础英语,不收分文补**费。像这样一位热心又有爱心的好老师,天下少有。王昌廉老师,高瘦的个子,表情严肃,学生望而生畏。他讲课大声,语调拉得很长,慢条斯理作解释,使学生懂到为止;他面冷心热,也是为好老师。刘为莲是为女老师,白璧微瑕的瑕,就是指她。她身材矮,又跛脚,还是个老**,脾气很坏。她准备好一条板子,长度有她半人高,每天到处去抓学生的错,即使是小错,也非重打两板不可。她先叫学生伸出手来,然后高举板子,跳起脚来,用力打下去。没有人能捱得过她的五板。打两板,手掌心就红肿得像“勺仂糕”一样,几天才会消肿。同学暗自叫她雌老虎,大家都畏她如虎。学校老师有十几位,有些人连名字都忘记了。教员的介绍,到此打住。四育皆重视,课外活动多中心小学教学,以德智体群四育并重。主要课程如国语、算术、自然、公民等课目的讲授,除讲解外,还配以圆表,使学生易懂易记。其他课程音乐、美术、体育和劳作,校方都很重视,尤其音乐课,师生皆热衷。六年小学正当抗战时期,教唱的都是抗日爱国歌曲,雄壮、激昂,以激励士气。各种的纪念集会以及学校平常的周朝会,都要唱这些歌曲,以振奋人心。音乐的影响力,真是无远弗届。体育训练方面,有体操、跳远、跳高、赛跑、跳绳、踢毽子、打兵乓球等活动,与今日台湾的小学相比,则有逊色。我校的课外活动,可说是多姿多彩的。由于是抗战时期,政府和民间的各种活动都与抗日有关。学校常有话剧演出,举办演讲比赛,各种纪念集会或晚会,都以打倒日本,全面抗战为主要文宣。学校还组成了一支宣传队,我被选为队员之一。记得有一年的六三禁烟节,老师带领全队到市区中心的北门口,展开宣传活动。先是由同学轮流演说,接着合唱抗日爱国歌曲,最后呼口号而结束,获得了民众不少的掌声。有几首抗战名曲,至今我仍能哼上几句。英勇姚教授,有缘受其教有一件事值得一提的是,执教于中正大学历史系的姚显微教授,于抗战末期回乡省亲。他是邑中史学家姚舜生的公子,父子两人对史学方面的造诣很高,受到史学界人士推崇。学校敦请姚教授莅临作专题演讲,同时特别安排,为我们小六班上几节历史课,真是千载难得的机会,学生个个都兴奋不已。名教授就是不一样,他讲课深入浅出,举例浅显,使大家都听得懂他在讲什么。姚教授博学多才,教学有方又热心,受到了大家的敬仰。他更为人赞佩的事迹是,他满腔热血,热爱国家,志愿上前线参加抗战,唯不幸壮烈牺牲,他的英名将永垂青史。兴国各界假我校大礼堂开追悼会,全校师生为姚教授哀掉。姚教授壮年为国捐躯,其老父前一年仙逝,父子两人先后辞世,令人哀伤怀念。结语中心小学是兴国唯一的县立小学,师资好,设备佳,校园内花木茂盛,如此良好的读书环境,令我缅怀不已。在学六年期间,所见所闻,我随意写来已有三千余言,由于篇幅所限,求学杂记上篇到此完结,下篇容后续述。下 篇自古文风盛,民国却式微故乡兴国自古文风盛,文人学子不计其数,尤其到了明清两代,考取功名者,数以千记。据老一辈的人传说,邑中文人丢到字纸篓的文稿,若被别县市的人捡去,也可以考中秀才。这样的传言,未免过于夸张。但是我邑文人的文章写得好,也是事实。例如,翰林谢远涵的文章和书法,早已有口皆碑,遐迩驰名,即是例证。民国肇始,废科举,兴办洋学堂。科举废后,十年寒窗的读书人不见了。至于办学校,兴国连一所初中都没有。我邑的文风,就这样由盛转衰,因而成了文盲最多的县份,实在是始料不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百年来战祸不断,民不聊生,民穷财尽,政府哪有财力办学校,更谈不上普及教育。其次是地方乡绅父老,亦因战乱忽略了本县子弟的教育问题,以致民国十几年来,邑中一所中学都没有,连小学也少得可怜。直到民国十二年,平川中学才诞生。邑中乡绅及有识人士警觉到,年轻子弟没有学校念书,长此下去,将来个个都成为文盲,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于是几位有名的乡绅站了出来,倡导兴办学校是地方要务,呼吁先办一所初中。接着各乡纷纷响应,在有财力的乡贤慷慨解囊,以及有志办教育的人士策划下,一所初级中学终于诞生了,这就是平川中学,时间在民国十二年。邑中三中学,我选读平川民国三十年,我自县立中心小学毕业,第二年考取平川初中春季班。我之所以选平川的原因是,校长王有芬为何家女婿,是父亲的堂**。另一原因则是,平川已创办了十几年,应该较有教学经验。不过,去读平川要过河到南门坪,没在市区上学方便,是其缺点。那时候的平川没有校舍,学校借用位于南门坪的三栋大房屋,系前清李提督家族所建。要容纳约三百名学生,显得很拥挤,加上各项设备简陋,师生生活上甚感不便。平川盖新舍,建于兴隆坪平川已开办近二十年,几易校址,师生一直以没有校舍为苦,这也不利学校之发展。地方乡绅有鉴于此,决议以募捐来盖新校舍,地点选在洪门兴隆坪。那里有一片空地,环境单简纯,是建学校的好所在。我不知道新校舍是何时动工兴建,也不知道已建造多久了,当第一学年结束时,学校宣布,明(三十二)年开学在兴隆坪新址上课,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师生都兴奋不已!校园很广阔,座落在一块方圆数里的空地上,地势北高南低。北方是山坡地,南面为平坦的草地。右边有一条公路经过,从县城沿公路走到这里,需要一小时多的脚程。校园左侧有一片地瓜田,附近有几户人家,距离远一点。隐约有一条溪河经过,那里是风景最美的地方。学校的正大门,开在校园的正南方,入门有一条约二十米宽的道路,直通校园的中心地段。刚入大门的路旁,左右两边各有一口方形的池塘,是人工挖出来的,掘出来的黄土用来筑墙。左侧池塘之旁边,掘了一口水井,为全校师生之饮用水。学校所有的房舍,都采坐北朝南的方向而建,教室、办公室、餐厅、厨房全部平房建筑。青瓦、白墙、玻璃窗,整齐划一,似有单纯之美。学生宿舍为四方形的两层楼房,有近百个房间,约可容纳五百人。计划中的另一栋学生宿舍以及大礼堂等建筑,均尚未动工兴建。校园中尚未种植花木,亦为铺设草坪,显得有点荒凉。初中的功课,英语最糟糕三年初中,第一年在南门坪,后两年则迁到兴隆坪新址上课。在学期间,感到最困难的功课是英语。第一学期我的英语成绩就不及格,考了五十几分。主要原因是师资太差,偏僻的兴国找不到一个合格的英文老师,请来的都是半吊子,只会照着课本念英语,不懂音标,也不会拼音。教出来的学生,就只会死背英文单词而已!初中三年换了三位老师教英语,他们的教法,一律是带着学生读课本。第一位是卖皮鞋的商人,北方人,忘了他的姓名。他在城里上西街开皮鞋店,所以我认识他,但我从未给他泄底。第二位姓宗,忘掉其名,江浙一带的人,他每天穿西装革履,应该是位官员来兼课的。第三位老师,广东人,圆头、圆脸、年轻,穿着讲究,像是富家子弟。他英语讲的比前两位好些,但也不会教音标或文法。同学暗地叫他small boy,他教完初三才离校。国文师资优,数理也不差平川的教师多数来自乡村,上课时语带乡音的普通话。教我国文的叶树潘老师,讲的就是这种话,听起来很悦耳。叶老师的穿着有点土气,同学给他取了个绰号,叫他番薯叶。但他并不在意,他是个不重外表,而肚子里有货的老师。我喜欢听他的课。对他很敬重,他给我的作文评语都是好评,至少写上通顺两字,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代数课我颇感兴趣,每次考试成绩均在八十分左右。谁教数学,老师的名字早已忘掉。理化老师是位老先生,南昌人,曾任兴国县长,卸任后来校教书。他和现任的王校长和后来的张文熙校长,都是江西省高等学堂的校友。他姓舒单名翘,见识广博,讲课条理分明,是位好老师。学校的教务主任为钟士熊,训导主任是刘长庥,我忘记他教什么课。钟主任是音乐老师,高瘦的个子,国语发音很准确,不带丝毫乡音。只是他教唱歌的进度很慢,一学期也教不完几首歌。高兴时他会教你唱一两句平剧,但从为教完一曲戏。钟主任因病去世,由教国文的李孝乾老师接教务主任。初中三年的概况,记述到此结束,依班级高低,我是第十三届毕业生。三度易校长,增设高中部平川初级中学第一任校长为蓝宝田,系前清秀才,在邑中颇有名气。第二任是王有芬,王校长表情严肃,不怒而威。王家系望族,一门兄弟均系政界闻人,尤以三弟王有兰曾留学日本,明国元年当选参议员,参与制定临时约法。五弟王又庸曾当选过立法委员,六弟王新元兴国县议会议长。王校长于三十二年退休,由教务主任李孝乾接棒。李校长只做了一年,便回任教务主任,校长一职交由张文熙接任。张校长是位热心办教育的人,他立即筹设高中部,于民国三十四年秋季开始招生,从此平川成为完全中学。高中课程难度高,教师皆大学毕业高一国文老师石清鑑,国立武汉大学文学士,为本班导师,教文、史两课。石老师精通本国文字,课文解释透彻,遇有艰涩的字,便进一步以文字学来解释,务使学生能完全了解。有时他还会讲些典故或故事,帮助学生明了写文章的朝代背景。他上课,学生听得入神,没有人会打瞌睡。他是我最敬仰的国文老师。遗憾的是,我仅受教两年,第三年我因病休学了。数学老师刚从中正大学毕业,他教平面几何,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他教学热心,例题讲解很清楚,使人易懂,因此,我作图做**题,没有困难。生物课陈老师,某大学生物系毕业,口齿清晰,讲授内容丰富。因是新鲜课,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也得到了很多新知识。地理老师李才枋,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日语讲得流利。他见多识广,有时还会讲些比喻的故事,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课,后来他接刘长庥的训导主任,一直到我毕业。李主任曾担任过南昌一中的训导主任,教学经验丰富。上英文课头就大,全班罢课表不满平川就是英文师资差,本地没有外语人才,外地请来的尽是不合格的冒牌货,到了高中仍然如此。高一的课本,采用“高中英文选”,学生翻开课本,一个头,两个大。上第一堂英文课,老师也吐苦水,他自我介绍说:“我在大学念的是机械工程系,来教英文,就好比没牛拉到马耕田。不过我对英文有兴趣,我会尽力帮助同学学**英语。”的确,他能说满口英语,课文也全用英文讲解,只是学生听不懂。这可能是他不懂英文教学方法,他再努力教,也是枉然。到了下学期,上英文课的情形仍然如此,同学不满的情绪到达了顶点,于是班长和大家商议,以罢课向学校抗议。全班同学赞成后,我们便一起出走了。学生罢课在兴国还是头一遭,此事震惊了全校老师。第二天我们回来了,张校长立刻集合全校师生,到大饭厅训话。他表情十分严肃,上台后,站了两分钟之久,然后才以沉痛的心情开口说:“平川不幸,怪相百出,......”每一句话,说来锵锵有声,沁人心脾,全场学生为之感动。二十分钟训话后,大家回教室上课,没有人敢再发生抗议。张校长十分爱护学生,没有处罚一个同学,事情到此结束,以后也没有在追究罢课的事。高二上学期,学校设想很周到,一下子新请了两位英文老师。一位教课文,另一位专教文法,双管齐下。张校长如此重视英文教学,学生应该会满意了把!事实上不然,那位教文法的老师姓杨,又是位冒牌货。他自己还没有搞通文法,那能教学生?问他问题,他支吾以对,解释不清,上课紧张,常闹笑话,一学期就轰他走人。教英文课的宓润芝老师,浙江人,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是位医师。他念的是教会办的学校,学英文的环境好,因此学好了英文,发音也准确。这学期的课本改用《New China(新中国)》,这本书全身论叙短文,没有一篇情景会话,并不是本好教材。宓老师年纪大一点,脾气很好,上课时先用英语解释,学生发问时才用中文来讲,使你能懂。如此一来,学生对他便没有什么好挑剔了,他教我的英文到毕业,获益不少。高中课外活动多,生活多彩多姿从高一开始,学校便有许多课外活动,除每年一次的秋季运动外,不定期有话剧演出,我曾参加其中一次;举办各项比赛活动,如演讲比赛(国语、英语都有)、唱歌比赛等。我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我的题目“Self-education”,获得全校第一名。参加歌唱比赛,我额外获得第四名,我唱“孤岛天堂”,歌声嘹亮,唱出了最高音,可是节拍不准。评委老师说,我若是唱对节拍,应该拿更高名次。高一下我参加了三民主义青年团,同时参加三青团所主办的一场国语演讲比赛,地点在县立民众教育馆。王思荣县长亲临担任评委之一,我获得第三名,当场获颁县党部**谢远雁所赠送的“语重心长”中堂乙帧。拿回给父亲看,父亲认为这四个字,颁奖给一个年轻学生似乎欠妥,不很恰当,我也作如此想。三人结社,创办壁报同班同学王显荣,矮个子,样子滑稽,他体内有着艺术细胞,喜绘图作画。有一天,他、黄敬淳同学和我,三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提议要组一文艺社,我们来出壁报,问是否愿意参加。也许三人意气相投,黄和我没考虑便答应了,并推举王为社长,他也欣然接受。第二天我们便开始工作,王负责壁报的编排与美术设计,黄管文字之抄写,我只供应文稿。一星期后壁报编制完成,五光十色的壁报,非常醒目,王果然表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就在做周会的时候,我们将壁报张贴出去,并燃放鞭炮,三人鼓掌,高兴得跳了起来。散会后许多同学走了过来,围观壁报,此时王对我微笑一下,似乎说他已心想事成了。训导主任刘长庥,没有过问我们办壁报的事,他对我们这最高班,似乎是另眼相看。他手拿教鞭,经常告诫学生说,要专心读书,安分守校规,不要调皮。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我老刘,是不怕麻烦的。壁报出了两期便停刊了,也许是我们只有五分钟的热度吧!朱学儒奖学金,颁发绩优学生乡绅朱学儒先生,捐赠学校一笔绩优奖学金。学校规定,以一次考试,一次发放为原则。考试科目有国文、数学和物理。考试结果,我个人获得半额奖学金,原因是我仅国文一科拿到最高分,数理得分未达给奖标准。这半额奖还是我的导师石老师提议,这个学生的作文写得很好,应予鼓励,同时全校的国文老师也表赞同。于是张校长裁决,发给全额奖金的一半,亦即下学期只缴学谷一半(注)。回家将奖学金的凭单给父亲看,他说一半总比没有好,下次多用点功,希望拿到全额奖。身体孱弱,休学一年念完高二,放暑假那年,身体感到不适。主要是失眠,没食欲,消化不良,日渐消瘦。父亲延医诊治,二哥也替我打补针,就是不见效。到了秋季开学,父母看我仍然身体软弱,便决定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在家休养。生病的原因是,念高二那年总觉得自己学得不够,将来难以考上大学,于是加倍用功。深夜不睡加上心理上压力过大,渐渐地出现失眠等症状,终于体力不支,无法上学。生病休养期间,多亏母亲悉心照顾,病情才渐渐好转。母亲又安慰我说,行行出状元,读大学也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这句话顿时使我醒悟过来,我不再忧虑考不上大学了。不久,失眠不药而愈,食欲也增进。数月后,我恢复了健康,这一切都是母亲所赐予,我终身难忘。高三上回校复学,成为二届毕业生复学上课的第一天,由于同班的第一届同学都毕业走了,现在要与原来比我低一班的同学在一起上课,我觉得有点不自在。还有原来教我的石老师也轮到别班去教,现在的级任导师是李孝乾,他也是国文老师,但没有教过我。从他的衣着整齐,举止稳健看来,他是位谦谦君子,给人有好印象。至于讲课如何?只有让时间来证明。除了英文仍然是宓老师,地理才枋老师,体育袁老师外,其余的授课老师都是新进的,而且是本地的新人才。他们刚从中正大学毕业,自愿回家乡执教鞭。化学老师我认识,他家是卖鸡的,数学老师姓李,家住桐塘口,物理老师已无印象。新来的老师教学都很热心,以后将有更多的新人回乡服务,本邑将不愁没有师资了。神州变色,提前毕业自从复学那天起,母亲每天都叫我早点睡觉,不必熬夜用功,于是我每晚九点钟就睡觉。一天的读书时间,也大部分是用在有兴趣的功课上,如国文和英文。回忆念初一时,我讨厌英语这门课,结果考试不及格,成为复读生。那时父亲知道后,他说英文有这么难吗?在家里没听到你读英文,还是用点功吧!从此以后,我加紧读英文,渐渐地便对英文有了兴趣。到了高中,各科的成绩都比初中进步,尤其是英文,每次考试成绩,分数都在八十分以上。教英文的宓老师,不但教我英文,课余时间还教我唱平剧。他的胡琴拉得很好,令人怀念。高三上学期,学校的一切还算正常,可是到了高三下学期,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看得出来,老师没劲教课,学生也不专心上课。因为每个人憧憬的前途美梦,现在都幻灭了,无怪乎会意志消沉。三十八年的初夏,大家面临的是,即将到来的改朝换代。江南局势紧迫,人心惶惶,已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学校的应变措施是,宣布本届毕业生提前于五月一日毕业,其他的班级也同时结束放假。四月底上完最后一课,毕业生只拿到一张临时毕业证书,没有举行毕业典礼,校长也没有给毕业班讲话,大家就匆匆离去。离走前我向几位老师辞行,谢谢老师多年的教诲,并告知我去从军。老师们祝福我,离情依依,我忍不住掉下了几滴眼泪。我走出校门,含泪挥别就读六年的母校—平川。结 语我六岁启蒙,读小学,升初中而高中,在家乡一直都在求学,没有机会服务桑梓。因此我才自称为潋江小子,应是恰如其分。民国三十八年走出校门,即奉父命,跟随二哥从军去。到了台湾,我接受军事学校之养成教育,学有专长。毕业后为军民同胞医疗服务,治愈过成千上万的病患,谚云:“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不再是小子,而是有用之才了。九十七年十月一日(注)抗战时期币值不稳,学校不收纸币,而改收稻谷。所谓缴学谷,一学期大概要缴二百斤学谷,本校奖学金之发放,全额为学谷二百斤,半额即发给一半。《兴国文献》第21期(2008年2月1日)小编的工资已与此赞挂钩,小伙伴们就点个zan再走呗! &&以下为友情赞助 & & 赞助热线:131****5957(微信同号)关注“砸金蛋”抢精品银饰该作者最新发布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Bad Request
Bad Request - Invalid URL
HTTP Error 400. The request URL is invalid. 上传我的文档
 上传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61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从小就念叨的宝岛
下载积分:50
内容提示:从小就念叨的宝岛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9:49:00|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从小就念叨的宝岛
关注微信公众号自我介绍之男生526宿舍
&&&&&&&&&&&&&&&&&&&&&&&
我叫朱冠明,16岁。我比较阳光开朗,喜欢打球和交友,比较喜欢林俊杰和Vae的歌。我毕业于夏镇一中西校,很高兴被分到这个班级,希望与大家一起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与大家和睦相处,在学习中共同进步。
&&&&&&&&&&&&&&&&&&&&&&&&孟春旭
我的名字叫孟春旭,是个不太开朗的男生,成现一般般,人缘还不错,做什么事情都三分钟热度,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也没有什么特长。高中是一个新的起点,愿在今后的旅途中能够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现在又重新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跑线上,不同的竞争对手,虽然有些恐惧,但我想还是可以坚持下来的,初中没有好好把握,高中就不能再混天聊日地过下去了,为了更好的未来,拼搏!
&&&&&&&&&&&&&&&&&&&&&&&&&赵臣
大家好,我叫赵臣,家住在付村镇,毕业于付村一中。
很高兴和大家分在同一个班级,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我比较喜欢运动,尤其是篮球,虽然技术不好,但好还是很喜欢打篮球,希望同学们能和我一起打球。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希望我能和同学们和睦相处,团结一致,把我们的班集体建设得更好。
&&&&&&&&&&&&&&&&&&&&&&&&&李超连
大家好,我叫李超连,我来微山县付村镇,毕业于付村一中,很高兴认识大家。
加入这个集体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能和大家相处融洽,一起为这个班集体奋斗。
进入这个班级,我感到又陌生又激动,我的学习不是很好,希望大家多多帮助。
&&&&&&&&&&&&&&&&&&&&&&&&&孙凯
大家了!我叫孙凯,毕业于留庄一中。我的爱好有很多,很多,(除学习外)例如:乒乓球、足球、篮球、上网等。
缘份让我们走到一起,但既然我们来到这里,我们就要学会改变,才能不断进步。我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打造一片属于高一、九班的蓝天。谢谢大家!
&&&&&&&&&&&&&&&&&&&&&&&&&吴浩
大家好,我是吴浩,毕业于留庄一中,喜欢打篮球,球技虽不好,但还是喜欢。
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共同度过高中的生活。
自由的风飞舞在秋天,就让昨天随它飘散。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又将踏上一段新的征程。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奋斗。
为以后的美好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谢谢!
&&&&&&&&&&&&&&&&&&&&&&&&&&高凯
大家好!我叫高凯,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间教室与大家共同学习。
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峰。”我呢,虽然有了毅力,但是还欠缺勤奋,如果然学习上要再勤奋些,我想我会做得更好。
我的爱好很广泛。比如交友、运动等等,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会以诚相待,不会让任何一个好友从我身边溜走,在运动的时候我会以锻炼好自己的身体为第二,以同学间的友谊为第一,这样就可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最后,我还希望大家多提一些好建议给我,我一定会接受你们的建议。好好的改正自己的缺点!谢谢!
&&&&&&&&&&&&&&&&&&&&&&&&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陈思,我毕业于夏镇二中。
我们是刚刚组成的集体,我希望我们能够互相帮助,为班级做贡献,我的学习不好,我希望能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充实地和同学们走过高中三年。
&&&&&&&&&&&&&&&&&&&&&&&&
同学们好,我叫李昂,毕业于夏镇二中。
我爱好很广,如:上网、路踢球,最想做的事就是球和上网,最厌烦的事就是背英语单词。
人生目标: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喜欢玩
QQ飞车,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玩,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男生,希望和大家能成为好朋友,一起努力学习奋斗。
&&&&&&&&&&&&&&&&&&&&&&&&&许孝乾
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高一、九班,我叫许孝乾,毕业于实验中学。我性格比较内向,爱好上网、踢足球,空闲时间喜欢做体育运动。
相聚在高一、九班就是一种缘份,我们在一起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希望度过美好的高中生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自我介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