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马上高考了,但最近经常高考前情绪失控怎么办,还很焦虑,对周围人和事也没有任何兴趣,同事建议说最好找一位北京

后高考时期四种心理:放纵、抑郁、焦虑、茫然
据劳动报报道,高考终考铃声已然响过,但学子们紧绷的神经真正“解放”了吗?
放纵型心理:通宵电影游戏白天睡懒觉
【表现】放纵型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因此毫无节制地玩。
“适度的放松可以,但一定不能太过放纵了。”大一学生阿强回忆起自己高考后的状态,深感“惭愧”。当年,他高考考完最后一科后,就和同学狂欢了一夜;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是“越来越管不住自己”:打游戏、上网看通宵电影、睡懒觉……
他那时认为,终于等到了“解放”的时候,应该把压抑了多年的压力全都释放出来。就这样,他无暇顾及自己考得怎么样,生活规律全被打破。
直到两个多月后阿强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一切都HOLD不住了。因为暑假的过度放松,他很长一段时间都跟不上大学紧张的学习节奏。特别在军训的那段时间,因生物钟没调整过来,也吃了不少苦头。
【老师支招】高考后考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从原来的13小时下降为不到1小时,超过25%的考生高考后不再看书。许多家长也由考前的“严管”变为“不管”,所以就会出现很多孩子无节制地昼夜上网、聚会,甚至有些孩子还会酗酒。
较合理的方式是,循序渐进的做一些减压放松计划。如近几天可以去打打球,陪爸妈逛逛街,或者跟朋友聊聊天等。同时建议考生,考试结束后不要完全丢掉学习习惯,而应规划“调整性学习”,比如阅读文学作品等,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抑郁型心理:失落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表现】抑郁型考生经常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强迫行为,自怨自责。有的人甚至由于性格突然变得暴躁,与人争执中情绪往往一触即发。
小张是去年参加高考的。高三时,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几次模考都过了上年一本线。然而,真正上了“战场”,他却因为紧张发挥失常。考完之后,小张情绪非常低落,也不愿意和同学、老师交流,甚至整日将自己关在家里,哪儿都不去。爸妈去上班,家里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便一遍遍想着考试时的情景,不断地一遍又一遍地做着高考题目,想着一道道做错的题,失落之情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在爸妈亲的努力下,小张上了一所二本学校,可由于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他一直很不开心,他总担心周围同学看不起他,对自己的生活也很没信心。
【老师支招】这类考生一定要理性看待高考,应该认识到人在情绪处于低落时,往往容易低估自己的实际水平。
在处理方式上,第一不要怕别人说。第二要调整心态,学会主动和别人沟通,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和爸妈、亲朋好友沟通。另外,还可以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分散一下注意力,让自己重新找到价值感。
焦虑型心理:放榜前心里没底很难熬
【表现】考后焦虑型心理也比较常见,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的考生。这种焦虑对于那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还会持续加重。比如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等。
前年参加高考的小薇虽然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当她回想起高考后的那段时间,依然大谈“难熬”!
“估分之后,一开始还对自己的成绩充满期待,总体感觉自己发挥正常,会考个不错的学校,但又很担心自己万一失利咋办。”离成绩公布还有一段时间,她实在心中没底,加上家长和亲戚不断地过问考得怎么样,让她越发心里没底儿,焦虑、烦躁到见什么都想发火,严重的时候晚上还会失眠。
【老师支招】高考结束后,先把高考这件事撇开,选择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去做,释放压力。
考后爸妈的态度对考生心态的影响相当大,有时甚至远远大于成绩本身,所以家长也要适时调整心态。高考过后,家长不能不管不顾、任其烦恼,而是应该充分发挥“避风港”的作用,及时舒缓考生的压力。
茫然型心理:整天无所事事百无聊赖
【表现】茫然型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对于相当多在高考路上一直被爸妈、老师推着走的学生来说,随着压力的释放,会产生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感觉。
萌萌在去年高考结束后,立志把长期缺失的觉都补回来,真是吃饱了就睡,但过了几天,她却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不是睡觉就是看电视,无所适从,时常茫然不知所措、百无聊赖。
脱离了整天都面对习题的日子,萌萌仿佛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而她的几个同学也都有这种感觉。萌萌将这种心理带到了大学,更多的时候“猫”在宿舍上网。
【老师支招】应迅速调整目标,对未来有一个新的规划,避免因迷茫而产生心理困扰。
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清晰的人生规划、开朗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社会认知,是考生们不盲目度过后高考时代的有力保证。
此外,可以根据自己的估分填报志愿,提前为上大学做些准备,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规划好大学生活,还可以找已经上了大学的学哥学姐交流经验,做好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2:关于情绪问题的自我疗愈心理学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最好的心理疗愈师是你自己
痛,是每个人内心的共性
人们会对各种事物感到惊讶,他们惊叹于山峰的巍峨、海浪的起伏、河流的蜿蜒,以及日月星辰的循环往复,然而,他们却忽略了自身那些值得惊讶的东西。
——圣·奥古斯丁
“我正在经历一段十分难熬的时光。我是一个作家,但我现在不想阅读,所有书籍都让我生厌。我每天无所事事,这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我的心里有很多苦闷,但作为一个专门帮助读者走出困境的‘指导师’,我怎么可能将这些表现出来呢?那会显得我在自欺欺人,连自己都救助不了,如何指导别人!怎么摆脱这个困境呢?我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装模作样。我闭门不出,拒绝一切交际活动,假装伏案创作,让自己看起来很忙——其实我感到内心空虚极了……那些可怕的情绪,我感觉它们渗透到我身体的每一处了,我曾经试着压抑它们,也曾试着忽略它们,不去理会,但它们似乎在我的体内安营扎寨了。要是我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心理学家就好了,也许,那样我就可以拯救自己了。”
这是一名从事写作的人,在他的日记里写的一段话。他能够明显地感到自己存在着心理问题,但他对此无能为力。同他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一段时光,在这段阴暗、逼仄、孤独、漫长的“自我拯救”的道路上,我们尝试过许多方法,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探索着,却无济于事,我们还是一不小心就会深陷各种消极情绪的泥沼里。
海明威在他那部伟大的作品《老人与海》中,借助主人公桑提亚哥的内心独白,向我们描述了他自己的内心状态:“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无法将他打败。”故事中,老人在海上与鲨鱼进行了艰难的搏斗,而那就象征着作者本人的内心状态——他正与内心的痛苦进行着殊死搏斗。日清晨,一直信奉尼采“适时而死,死在幸福之峰巅者最光荣”观点的海明威,在自己的公寓中自杀,以这种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斗,印证了小说中的那句话——“搏斗,直到战死”。同海明威一样,许多人都曾与自己的内心进行过角力。
是的,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痛苦,从来没有谁会逃过命运的“魔掌”。我们都是在各种缺失和空洞中成长起来的。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内心从来不会单向性地“失去”某些东西,它在失去的同时,会“得到”更多——恐惧、焦虑、抑郁、低自尊感、不安全感、挫折感、负罪感……
这些突如其来或者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是源于人们内心的弱点。每个人都有弱点,所以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不理会,并不代表它们不存在。虽然他们大都在表面上若无其事,但真正的内心感受,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事实上,他们的情绪早就失去控制了。他们也许会像开篇的那个作家一样,伪装自己;又或者像海明威一样,与情绪进行“斗争”。很显然,逃避和抵抗都不是什么好方法,他们大都会陷入迷雾之中,不知所措。
别人能够帮到你什么
我们先来说一说,心理障碍和情绪问题是如何来的。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本身就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他的意识、思维、思想、认知、信念、情感、行为等是在一个固定的框架中稳定地存在的,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一样。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也是协调的,他的情感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表达,思维和认知水平有着正常的联系,并且,他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自我修复的能力。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遭遇了某些事情,使得组成他内在整体的某一个或几个元素出现了偏离,他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这就说明他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和生理疾病是不同的,它是由人的内在精神因素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地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我们都不是温室里的花多,每个人的心理都在经受着风吹雨淋、烈日曝晒,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心理失衡的表现,负面情绪也就随之而来了。
也就是说,心理问题都是在我们的心里秘密产生的,它在我们的内部运转,关乎我们心理的各个方面,但它的主导者仍然是我们本身,因为没人能够真正闯入我们的内心,将其修复。
那么,心理医生或者我们的亲朋好友,对我们是否会有帮助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包括语言和行为的干预——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内心,哪怕只有一点点。
但是,与治疗生理疾病不同,心理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时(并非药物治疗),其着眼点并不是强加干预,而是引导患者在意识、认知、情绪体验等方面进行自我修复,也就是说,其目的还是让患者自己在内心进行自我救助。再高明的心理医生,也不可能拯救一个心理麻木、充耳不闻的人。心理医生只是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者,而不是直接参与者。
亲朋好友的安慰和鼓励,在治疗心理问题时,起到的作用则并不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有的人会对遭遇婚变痛苦的朋友说,“不要伤心,你会找到更好的。”有的人对患有某种恐惧症的朋友说,“你怎么会害怕这个东西呢?相信我,它并不可怕。”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一些安慰类型,但它们大都只是隔靴搔痒而已,因为没有人几个人能够准确而恰当地用语言去引导遭受心理问题折磨的人,他们的语言不仅苍白无力,而且还很可能会起到负面作用——他们的目的都是在要求对方硬生生地隔离负面感受。
“你不应该伤心”、“你不要害怕”……这些近乎强制性的语言描述和毫无穿透力的“鸡汤式”叙述,会让接受方误以为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是很不应该的,是软弱的表现,从而“被迫”遏制内心的负能量。然而,压抑并不代表消灭,这些情绪就像苔藓一样,在阴暗处才会越发茁壮地成长。这也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和亲朋好友不痛不痒的安慰的区别所在——心理咨询存在的一个功能是让患者的负面情绪尽情展示出来,咨询师面对来访者一定不会说:别难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是采取正确的引导,让来访者正视自己的内心。
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而你只不过缺乏自我疗愈的技巧而已
也许心理医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但是对你来说,最好的疗愈师是你自己。我们已经说过,任何心理问题,都是你的诸多内在因素出现了失衡,而能够直接干预它们的,只能是你自己。
心理学家保罗·图尼耶曾在他的著作《聆听耳朵的声音》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他在对来访者进行治疗,他给病人一定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思想、感受、体验等。他没有对其进行强迫式干预,没有借助药物进行治疗,没有进行催眠,事实上,他只是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患者结束了情绪“展示”之后,他们开始放松下来,在他的引导下打开心扉,进入一种自我修复的状态。
也就是说,在治疗当中,修复的关键在于患者自身。图尼耶博士还强调,人的整体应该包括身体、思想和灵魂,他也用大量的案例证明了,只要我们能够将“身体—思想—灵魂”完整地联系起来,我们就会自动地进行相应地调整,开启真正的自我修复模式。
事实上,对于一个心理治疗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他“治”好了求助者,而是让求助者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换句话说,你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你才是离自己最近的人,而你只不过缺乏一点技巧而已。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求取欢乐,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人类天生就有自我修复的功能,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就像人们在遭遇饥荒时渴求温饱一样,我们在遭受心理疾病的攻击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渴望让内心趋于宁静。然而,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如何应对,只能任由这些负面情绪侵蚀自己。
虽然劝说自己是很难的事情,但这并非不可能。
雅典德尔斐神庙的门楣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从心理学角度看,所有的负面情绪(抑郁、恐惧、焦虑、不安全感、无自尊感、挫折感、认同缺失感、负罪感等)都不是毫无理由出现的,它们只是人类在生活中应对压力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应该说,这些情绪也都是正常反应。如果人们能明白自己情绪背后的根源,也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心理进行疗愈。
许多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去治愈,或者羞于向心理医生求助。但是现在,我们可以不必再为这些事情担忧了,你可以在掌握丰富的技巧后,依靠自己的力量唤醒你的自我修复功能,彻底摆脱负面情绪和心理障碍的干扰,做到在独自面对痛苦、抑郁、恐惧、焦虑、羞辱、挫折时,不消极、不纵容、不抵抗、不逃避。
本书详细介绍了数十种疗愈的具体方法,仔细分析了多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结合多名心理学家、心理疗愈师的疗愈经验,得出了全面而深入的自我疗愈方案。本书的案例十分丰富、有趣,有极强的感染力和代入感,能够在帮助读者心灵疗愈的过程中,带给读者极佳的阅读体验。本书所关注的不是简单的情绪疗愈术,也不是机械性地罗列方法,而是从根源出发,根据现代人心理进行独特分析后,所给出的科学技巧。本书不只是传授经验,更是希望能成为读者心灵的引导,伴随读者踏上自我疗愈之路。
人要学习用现在的、较成熟的、更客观的立场来审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当生命的列车呼啸而过,我们的心理状态也会不断地变换场景。我们要经常检视心灵,习惯性地自我调整。请记住:自我疗愈不是一场仪式,不是一条单向旅程,它是一种持续、反复、融入生活的习惯。如果本书能够让你拥有这种“持续疗愈”的状态,你就能够在纷扰的世间找到宁静,那本书的创作初衷就达到了。
最后我想借用伊瑞克斯的摩西的话提醒各位:
尽量努力地去学习神圣的事情,不是只有知道,还要去实行;当你把书合上时,看看你的周围,看看你的内在,看看你的手是否可以把你学到的东西变成行动。
  我想,如果没有这些时间的困扰,我就不会更好地认识到,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那些让我们坐立不安的很多事情,其实没那么重要。
——凯伦·布里克森
情绪ABC模型:坏情绪来自于负面思维的刺激
所有的痛苦都是由你自己带来的
阿曼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自己是一个银行职员,先生鲍曼经营着一家超市,两人还有一个三岁的可爱儿子。可是这一切在一个月前土崩瓦解了。鲍曼告诉她,他要离婚,因为他的秘书已经怀孕六个月了,他必须对这个女人负责。阿曼达感到一切都完了,她非常痛苦,甚至以死威胁丈夫,可是这根本无济于事。阿曼达被家人送进了医院疗养,所有人都认为是因为是鲍曼的不忠导致了阿曼达的痛苦。
是的,这样的理解没有错,像阿曼达这样遭遇婚姻变故的女性有很多,但她们的痛苦却不仅仅是丈夫带来的。
当人们面对创伤事件时,不只受到事件本身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是人们选择了让它来困扰自己。没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并进而构成了这些情绪反应。哲学家艾比克·泰德说得很明白:“人们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他们看待事情的观点困住。”
以抑郁症为例,研究者们发现抗抑郁药物能够“治疗”好抑郁症,但这仅限于病人持续服用药物的期间。当患者停止服用药物,抑郁症就会复发,有时候甚至才治好不到几个月,病人也会再次发作。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没有人愿意采用终身服药的方式。因此,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们开始探索一种全新的疗愈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了突破性的发现:当某个人患上抑郁症的时候,和抑郁有关的思维与情绪、行为联结地更为紧密,或者说,某种思维方式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人们不再把目光只停留在抑郁的症状上,而是开始关注其背后的那些习惯性的、自动化的思维,负面思维和悲伤心境之间有一条纽带,它束缚着人的心理,使人们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
心理学家由此得出结论:情绪会严重地受到思维的影响,这就意味着驱动我们情绪的并不是糟糕的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于那些事件的看法或者解释。这个结论开启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序幕。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以“ABC模型”来说明情绪发展的过程,而这是合理情绪行为疗法中最有名的模型建构。
拆解ABC模型,找到连接事实和结果的那座桥
A(Antecedent)指的是事实本身,也就是前因;C(Consequence)指的是人在面对事实时的各种情绪反应,也就是产生的后果。而同样的前因A不一定会出现同样的后果C(也可能会出现C1、C2、C3等不同的结果),这是因为从前因到后果之间,会通过一座桥梁B(Bridge),这座桥梁就是我们对于事情的解释和认知。
面对同样的事件A,B的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C。而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事实A和反应C,却觉察不到处于我们意识之下的B。我们会认为是事实本身引起了情绪和生理反应,而实际上,对事实的解释(B)才是真正诱发情绪的原因。
以阿曼达为例,我们试着用ABC模型来解释阿曼达是如何困扰自己的。
A发生了:鲍曼有外遇,他的秘书怀孕,他要离开阿曼达。阿曼达感受到了C:绝望,而且想要自杀。如果我们说是A导致了C,那么这种观点只有部分正确,因为不是所有被丈夫抛弃(A)的女人都会产生绝望的想法(C)。亲友们认为是鲍曼的不忠导致了阿曼达的痛不欲生,因为他们忽略了阿曼达内在的想法、解释、观点,也就是忽略了过程B。
现在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阿曼达内心深处的B是怎样的,其中包含一些很强烈的观点与想法,比如说:“我怎么会遭遇婚变?我不想接受这个事实!”“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妻子,所以他才会离开我。”“我真是个失败的女人,一切都完了。”面对A,她产生了许多非常消极的想法,导致了她的失落、震惊、恐惧、争吵、反抗、逃避,甚至意图自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阿曼达面对已经发生的事实,既然无法改变,她完全可以选择建构另一种信念B,从而产生一个全新的C。比如,“鲍曼不要我了,对我来说是很不幸,但是万幸的是儿子还是属于我的,我们依旧可以生活得很快乐。”她甚至可以更积极地想:“谁说我就不能遇到更好的男人?感谢上天让他现在就离开我,而不是等我人老珠黄了才告诉我真相。”
很多时候,事实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我们不同的解释方式,却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这就是情绪的ABC模型。这种连锁反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某个职员被上司叫进办公室谈话,导致她一天都很沮丧:“我知道是因为我干得不够好……”带着这样的想法,她一整天都在出错,这也更加“证实”了她的判断:“我就说我什么都做不好吧!我一定是要被辞退了……”
事实上,她的上司之所以找她谈话,是因为发现她整日筋疲力尽,希望给她一些帮助来减轻她工作上的压力,这位上司根本没有认为她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事情的复杂化往往就是来源于我们的消极解释和负面思维,并从而带来一系列的坏情绪。
为什么我们会在某些场合、某种情境中感到莫名的沮丧和恐惧?想象一下,当你曾经拼命想要在高端的鸡尾酒会上表现得大方、得体,却仍然无法避免地出了一个小小的洋相,从此,你对这类酒会敬谢不敏,甚至提都不愿意提。如果现在有人告诉你,这一切的负面情绪都是来自于你的内心,是你自己把一些有害的、歪曲的观点作为一个不容辩驳的真理来对待,你是否应该做出某种改变呢?
想法与观念:消极的想法来自于错误的观念
安吉拉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现在是凌晨3点,刚刚她被窗外的一阵响动吵醒,起来喝了口水,再次躺下后就怎么也睡不着了。这两天她的好友阿曼达正在闹离婚,看着阿曼达的遭遇,她不禁联想到了自己。她也曾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但不管如何,她从阴影中走了出来。阿曼达的婚姻曾经使她十分羡慕,可是现在……
“唉……只有事业才是最重要的,男人都是靠不住的!”想到这里,她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昨天下午和上司谈话的场景。这场谈话并不愉快,因为上司把她一直信心满满打算好好干一场的项目给了别人,可这却被安吉拉认为是升职的重要筹码。
“哼,这个该死的胖子,就是见不得我好!那些人能对这个项目做什么呢?那可一直是我负责的!”阿曼达越想越气,头脑也越来越清醒,她再也没了睡意。可是很快,恼怒就被失落取代,“可能,在领导眼里我始终是个女人,我知道我无法真正像那些男人一样把所有精力都扑在工作上,我还是拼不过他们。”
安吉拉无法重新入睡了,当天色泛白时,她的脑子已经如同一团乱麻,塞满了各种可怕的场景:她无法再找到一个新的工作,她和孩子会变得穷困潦倒。当她勉强撑着沉重的身体起床时,她的脑海中仍然浮现出自己被老板拒绝的画面。
“我究竟是怎么了?其实我还不至于那么悲惨,可我为什么对所有事情都那么敏感?我又没睡好,今天的工作一定会力不从心……我还是没法同时应付好工作和家庭。其实我和阿曼达一样,都是那么倒霉……不,我可能比她更糟糕,我快连工作都要失去了……”
她头脑中的磁带又开始周而复始地转动了。
连续好几天,认为自己不被领导赏识,即将面临失业的安吉拉痛苦不堪,失业的场景不断在她的脑海中盘旋,对于自己和孩子未来生活的担忧反复折磨着她脆弱的神经。阿曼达的遭遇又使她想起自己和丈夫是如何分手的,当时丈夫十分固执地认为她有外遇,后来为了孩子的安全,安吉拉只得选择离婚。她不想再与疑神疑鬼、不相信自己的丈夫一起生活了。之后,她和孩子的生活似乎都被颠覆了。安吉拉努力使自己表现得很坚强,她选择独自面对单身母亲的困境。可是,她却觉得越来越透不过气来,她想让自己变成工作上的女强人,可是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她为自己是个失败的女人而感到沮丧、痛苦,而好友阿曼达的事情似乎也刺激到了她,使她又重新堕入自己当年的噩梦中。
应该说,安吉拉与阿曼达一样遭遇了婚姻的变故,与阿曼达不同的是,安吉拉正视了现实,她一度十分勇敢,选择独自抚养孩子,在工作上也积极上进。可是,为什么情况并没有像安吉拉所希望的那样变好呢?是什么使她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日渐沮丧、失落、焦虑乃至绝望呢?为什么她无法克制自己不去想那些消极、负面的场景呢?
不幸的事情我们都会遇到,烦恼本身也不是问题,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只有那些错误的观念才是真正引发不愉快情绪,使我们身心纠结的东西。它们令短暂的忧伤变成了持久的烦恼和抑郁,而且这些深藏于我们内心深处的观点很容易被外界激活,从而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身心健康。
在心理学家看来,安吉拉的痛苦就在于她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认知出了问题,每个人做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对情境和事件的知觉、解释和所赋予的意义所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认知与一般的想法不同,后者相对来说更表层,也更善变,但认知却根深蒂固得多,是对自我的评价,对过去经验的解释,是一个人的核心信念,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也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想法,大都受到其认知的影响。
心理学界很早就对认知治疗展开了探索,其中比较为人们熟知的是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在贝克等人看来,心理适应不良(如各种坏情绪)都是源于歪曲的认知,比如采取选择性概况的方式、脱离情境的方式看待问题,这种认知缺陷导致了其行为功能的失调。而他们认为,可以采取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来改变这种情况,比如通过自我强化思维等手段来逐渐培养积极的认知,我们在后面会对此做进一步的阐述。
让我们回到安吉拉的例子,她对自己的消极看法源于她的错误认知:对自己成功的视而不见,夸大了事业对一个女人的重要性,夸大了作为一个单身母亲的难处,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失败的婚姻使她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是失败的、有缺陷的。这些错误的观点使她对自己的看法发生了歪曲,她才会感到未来是黯淡无光、没有希望的,从而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情绪低落,生不如死。
下面这22种观念是贝克结合自己的心理治疗案例,罗列出来比较常见的错误观念,他认为,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识别这些极端的态度。
1.要想得到幸福,我必须事事成功。
2.只有人人都接受我、喜欢我、羡慕我,才是幸福的。
3.我若不是人中龙凤,就是一个失败者。
4.受人爱戴、成名成家、腰缠万贯,才是美好的,否则就太悲惨了。
5.如果我做错一件事,就意味着我太愚蠢。
6.我的价值在于别人对我的评价。
7.没有爱,我无法活,如果我的配偶、情人、父母或子女不爱我,说明我毫无价值。
8.别人不同意我的观点,意味着他们不喜欢我。
9.如果我不能抓住每次机会,将终身后悔。
10.我应该是宽宏大量、思考周密、受人尊敬、胆识过人、乐于助人的人。
11.我应该是个完美的情人、朋友、父母、教师、学生、妻子、丈夫。
12.我应该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该退缩。
13.我应该是一个思维敏捷的人,能迅速解决任何问题。
14.我永远不该受到伤害。
15.我应该永远幸福、快乐。
16.我应该知道、理解、预见任何事情。
17.我的一切言行都应该出自内心。
18.我应该在任何情境下都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19.我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
20.我绝不应该伤害别人。
21.我应该永不疲劳,永不得病。
22.我应该总处于最佳状态,效率达顶峰。
从这22条精选出来的歪曲、狭隘的观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对“人生准则”的追寻,似乎没有什么事物比这些准则更重要的了,因此,人们很难接受这些他们奉为圭臬的“生命法则”只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而不是必须遵循的。因为如果承认的话,生命就会如同他们所恐惧的那样无章可循、微不足道。
事物本身并没有绝对的意义可言,或者说没有什么事物的本质是必须遵循什么样的法则的,但太多的错误观念都是源自于对某些目标的追逐。他们感觉这样做有意义,那样做没意义,在无形之中,对所做的事情划出了三六九等,并决定是否值得自己投入人力资本。那么,事实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样“有意义”吗?
感觉与事实:你以为的,并非真实存在的
在心理疗愈领域,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在我们的治疗计划中,第一步是正视现实,正视我们面对的问题,也许在他们看来,清醒可以带来理性,使我们免受更多的痛苦。然而,假如我们的感觉出了差错,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苦恼。
所以,如何“正视”才是正确的,是我们进行心理疗愈的前提条件。正视生活就是既看到事物的本质,又看到我们对其的感受,只看到两者之一,远远不足以让我们获知生活的多面性。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被自己脑海中产生的错误的、狭隘的观念牵着鼻子走,才有可能弄明白事物本质和我们对事物产生的主观感受之间的区别。
安吉拉的丈夫罗伯特是一名设计师,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成绩十分优秀,但是性格却非常古板、挑剔,平时没有什么朋友,更没有与异性谈恋爱的经历。在外人眼中,他就是一个只知埋头工作,不知女人为何物的怪人。直到35岁时,他认识了安吉拉,当时他觉得自己该结婚了,而安吉拉也觉得罗伯特老实、可靠,两人在认识半年后就步入了结婚礼堂。
谁知,在新婚的当晚,罗伯特就遭遇了一个不小的尴尬,他发现妻子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纯洁。他感到很恼火,而更令他恐慌的是,他觉得妻子对他毫无经验的生涩表现肯定不满意。不久,罗伯特便对这样的婚姻生活感到厌倦,觉得当初和妻子结婚太草率了,但事已至此,他只好忍气吞声。
安吉拉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女人,也喜欢交际,对社会工作非常积极。晚上工作结束后,还经常参加社交活动,而罗伯特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虽然他对此十分不习惯,但也没有什么理由去反对,因为安吉拉对他说,她的工作让她必须有一个足够广的人脉圈。一天晚上,罗伯特打了好几次电话给妻子,但安吉拉都没有接电话,他越想越气愤。后来,妻子快到11点才回来,刚进门就被罗伯特劈头盖脸骂了一通。安吉拉解释说这是因为自己去的地方信号不好,才会接不到电话。但是,罗伯特却坚信妻子一定有事瞒着自己,肯定是借应酬的名义和别的男人幽会去了。
后来,罗伯特的公司因为某个项目,要求他在未来的三个月里定期加班,他马上敏感地认为这肯定是一场阴谋,因为他的一位男同事也参与了这个项目,而那个同事没有被领导这样“特殊”安排。其实,他早就对妻子和他的领导之间的关系有所怀疑,现在更加怀疑是领导暗地里捣鬼,想制造机会和他妻子幽会。就这样,妻子背叛他念头的火苗被他自己越扇越旺,完全占据了他的脑海,他开始偷偷地跟踪妻子,虽然毫无发现,但这并没有让他改变自己的想法,他甚至开始怀疑妻子和同事正计划要谋害他。
周末的一天,妻子从冰箱里拿出一杯饮料递给她,但是她自己却没有喝,罗伯特心里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他朝妻子大吼大叫,说她想用这杯饮料毒死他,然后和他同事双宿双飞。安吉拉这才知道丈夫的怪异行为是因为怀疑自己出轨。无论她怎么解释,丈夫都充耳不闻。她觉得丈夫病了,于是劝丈夫去接受心理医师的治疗,丈夫却冲进卧室要抱走正哭闹不已的儿子。安吉拉终于生气了,两人起了争执,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双方僵持了两个星期,安吉拉果断地与丈夫离婚了。
在这个案例里,罗伯特完全是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判断事情,在旁人看来这是个虚幻的信念,但他却对此深信不疑。我们大部分人在阐述一件事情时,都免不了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但只要是一个心理适应良好的人,这种情况通常都是暂时的,在解释后便能释怀。然而,罗伯特的怀疑却是持久的、坚定的,让人觉得他的怒火来得不可理喻。
罗伯特的这种情况,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心理自卫机制——外射作用,就是说他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想外界的事实。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认为既然自己是这样想的,别人大概也会这样想。
在心理测验中,就有这样的测试,叫“投射性检查”。研究者会拿一些图片或照片给受测者看,然后让他凭自己的感觉说看到了什么东西,或说明有什么想法。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面对同样一张没有特别意义的图案,有些人会说看起来是两个人在打架,而另有些人则会说,看来是很好吃的牛排。随着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不同,外射出的结果也不一样。心理学研究者正是应用这种方法,来帮助我们探索每个人内心的隐秘思维。同样,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有时也应用这种原理,让病人去自由联想,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内心的欲望、情感或冲动都外射出来,以便于作分析性的心理治疗。
这种外射的心理现象,有时会被作为心理防卫作用,也就是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感觉或想法外射到别人身上。比如,有个人在银行工作,负责点钞票,他常常在工作中产生一个念头:把钞票偷来自己用。可是,他又会因为脑子里产生这种坏念头而感到愧疚和自责。结果,他的这种想法就在不知不觉中外射到别人身上,总是觉得别人在怀疑他想偷走公家的钞票;同时,他也认为每个同事都有这种不好的想法。经过这种外射作用以后,他减轻了自己因为产生偷窃心理而自我责备的心理,从而达到了自我防卫的目的。
我们再回到上面的案例。罗伯特在婚后所表现出来的那些令人无法理解的举动背后,隐藏着的是一颗脆弱、自卑的心。不善交际的他从新婚第一天的难堪开始,就与自己的心理做斗争,可是他失败了。在他看来,一个事业有成、擅长交际的人,必然会在外面寻找新的伴侣,这种想法外射在妻子身上后,就使他坚定不移地相信:妻子肯定有外遇。
当一个人无法区别自己的想法与现实时,就会陷于“妄想”,这类人往往会压抑内心的真实体会,以异常夸张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在自我辩护前,在带着痛苦或者恐惧质问前,在用语言筑起心灵之墙前,告诉自己,我听明白了吗?
——鲁思·贝本梅尔
消极沟通:“精神暴力”带来的伤害
在小说《羞涩》中,安妮·爱尔诺描述了她童年记忆里的一个事件:父母之间的一次争执。
母亲与父亲的争执持续了整个吃饭的过程,饭后洗完碗筷,桌子收拾好后,母亲仍然在狭窄的厨房里转来转去地谴责父亲,跟她每次不高兴的时候一样。父亲一直坐在桌旁,一声不吭,脸朝窗户。突然,他抽搐地抖起来并大喘着气,然后站起来。安妮看到父亲一把扭住母亲,然后将她往外拉拽。后来,安妮在地窖里找到了父母。
在那个灯光昏暗的地窖里,父亲紧紧地抓住母亲的肩膀和脖子,另一只手拿着一把平常插在木墩上砍木柴的刀,安妮的耳边不断传来母亲的哭喊声。幸亏女儿的出现使父亲恢复了理智,但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安妮的脑海里。
小说里描写的这场家庭纠纷,在著名学者莫尔德埃·戈塔尔曼看来是非常典型的场面。
妻子们最常抱怨的事,就是当她与丈夫沟通时,丈夫们常常保持缄默。一位家庭辅导中心的主任发现,很多主妇向她诉苦:“我的丈夫在客厅里总是同时打开电视和笔记本电脑,这样他可以一面看足球赛、一面看棒球赛。看完电视后,他就开始处理电脑邮件,然后玩赏他收集的邮票。他可以一个人自得其乐很久,但是在饭桌上,他对我跟他讲的话却充耳不闻。”
不过这位主任发现,这位太太是个很会自说自话、发牢骚的人,而且经常到处参加聚会。假如她的丈夫开了金口,可能就会说出对她的看法和感受,这样就很难保证妻子不会和他大吵大闹,并最终导致婚姻关系的中止。
很多夫妻在交流中,存在“消极沟通”的问题,就像安妮所看到的那样:母亲试图通过责怪、批评来引起丈夫的重视,并希望与之沟通,但丈夫只是沉默不语,并最终因过度压抑而爆发。虽然这是极端的例子,但丈夫的漠视和不理睬,常常使女人们感受到一种伤害和迷惑。她们觉得丈夫变了,但是又说不出哪里变了,为什么变了。
那么,让人们崩溃的“精神伤害”是否只存在婚姻中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这种伤害同样存在,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内心经常承受着来自“消极沟通”的压力。
瑞丽辞职了,她再也受不了主管文森特了。尽管她并不质疑文森特的个人能力,但她实在无法继续忍受他跋扈的做事风格和沟通方式。后来,她又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融洽的工作环境使她的心灵得到修复,她终于可以从噩梦一般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也可以把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像开玩笑一样在朋友聚餐时谈起了。
朋友:“瑞丽,听说你的前任老板现在日子也不好过啊。”
瑞丽:“是吗?我很长时间没听到他的消息了,他怎么啦?”
朋友:“还不是因为和下属处不好关系,让老板对他也有看法了呗。”
瑞丽:“呵呵,这太正常了。他总是抱怨与我们无法沟通,我曾经表示不愿意再往上升职,他又说我没出息,一点志气也没有。他从来没想过,这些话说出口是多么伤人,尽管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恶意。”
朋友:“瞧瞧,过了那么久,你还是忘不了啊。”
瑞丽:“是啊,很多人不经意的话其实都很伤人,这种伤害看似淡忘了,但是揭开来有时候还是很疼的。”
分歧,不是伤害的借口
即使人与人之间完全志同道合,有完全一样的兴趣爱好和人脉圈,两个人之间也不可能永远合拍?比如大部分的女性对运动、汽车和女人这三个男人最感兴趣的话题兴味索然,而男性对俱乐部、家庭聚会、家政等女性活动也不会感兴趣。
因此,不同的人在想法上会发生分歧是很正常的,有些人很善于把内心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但有些人则并不善于表达自我。前者如果在言语上不注意,就很容易伤害到他人。当母亲因为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从而随口批评孩子“没出息”、“真笨”这样的话,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会造成无形的伤害。时间一久,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怀疑自己,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自卑、胆怯的情绪。
积极沟通,就是要拒绝一厢情愿的交流
有这样一个故事:狐狸请鹤吃饭,端上一个圆盘,盛着粥,狐狸舔着盘子吧唧吧唧,鹤的嘴又长又尖喝不到,只能干瞪眼;鹤回请狐狸,端上一个又细又长嘴儿的罐子,结果这次狐狸怎么也没吃着,然后它们就这么绝交了。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忍俊不禁地嘲笑狐狸和鹤是不是在搞笑,既然那么不真诚又何必要请吃饭?
如果,狐狸和鹤之间并非不够真诚,它们都煮了自己认为最好吃的东西,拿出自己家里最好的容器,美器盛上佳肴,慷慨待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呢?
在我们看来,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狐狸提前备上一个长嘴瓶,鹤提前备上一个浅口盘,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但是,即便这么简单,我们在人际交往的沟通中却也常常做不到。
我们端出了自己的浅口盘或者长嘴瓶,期望对方可以欣然接受,结果却因为对方的手足无措而愤恨不已,甚至在心里还腾起莫名的委屈:我把最好的都给了你,你为何还要用这种态度来对我,你到底在不满意什么?
本来应该是充满爱的积极沟通,却以双方的冲突收场。当我们不再把目光停留在“沟通”本身,而是向内心寻求答案时,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你的理解方式是否出现了偏差——了解与接受
著名的家庭医生V.萨蒂尔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很能代表我们许多人在成长中,经历过的那种狂乱无序的情况。
想象一个场景,有孩子、母亲和父亲。
孩子看到母亲脸上有一种悲伤的表情,便问:“妈妈,怎么啦?你看上去很伤心。”
母亲回答说:“没事的,宝贝,我很好。”(声音低沉压抑)
父亲生气地说:“不要惹你妈妈心烦!”
孩子前前后后看着父亲和母亲,他不能理解父亲的训斥,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孩子哭了。母亲冲着父亲喊道:“瞧你干的好事!”
萨蒂尔很喜欢讲这则小故事,因为它很平常,但很奇妙。
在这个前后不会超过1分钟的简短对话里,最初,孩子准确地观察到有事情烦扰着母亲,并从孩子的角度对此做出了恰当的反应。可是,母亲的回答否定了孩子对事实的知觉判断(正确的判断),更严重的是,母亲撒谎了。当然,母亲这样做或许是出于“保护”孩子的想法,她不想让孩子介入大人的烦恼中。但她却采用了一种误导甚至是欺骗的方式,深层原因在于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伤心。如果她说:“是的,妈妈现在有点儿伤心,谢谢你注意到了。”便会证实孩子的知觉判断。母亲通过直接公开承认自己的伤心,可以加深与孩子的感情,并且可以教给孩子怎样正确对待痛苦,也会避免造成更痛苦的局面。
或许是出于“保护”母亲,或许因为母亲的伤心是由父亲引起的,父亲有一种负罪感,因而训斥了孩子,使局面更加复杂。如果母亲不伤心,为什么简单的询问会让她心烦;如果她伤心,为什么询问一下就错了呢?现在,母亲冲父亲喊并且埋怨他责怪孩子,孩子更加茫然了。矛盾复杂了,不一致又引起了另外的不一致,孩子怎样理解这个局面呢?
内心不痛快的孩子可能会从父母身边跑开,试图通过做别的事情来尽快忘掉刚才发生的事情,释放对心情和知觉的压抑。如果孩子陷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来摆脱噩梦般可怕的场面,父母所采取的这种方式让孩子感到“看见”是危险的,“视而不见”反而是安全的。问题是,我们会因此而责备这对父母吗?
其实,我们的人际关系充斥了太多这样没有反面人物的故事,它们每天都在发生。没有人会认为父母是在伤害孩子,但是他们选择了否认简单的事实,就给孩子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知觉是不值得信任的,思考是没有用的。这样的事件可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会不断发生,在他今后的岁月里或许一件都记不起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事情肯定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对父母无意中犯的错误,就是歪曲了孩子的“心理经验”。所谓心理经验,指的是我们觉察到的,但是还没有对之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信息加工的那些内容。心理经验,并不是指客观存在,而是指我们心理世界中的内容。
即使是一个孩子,他也具备觉察的能力,而且他们拥有的是最原初的觉察能力。他们不会做任何信息加工,只是单纯地觉察到内心中能感受到的一切。可是,由于我们经历了无数次歪曲心理经验的事件,我们失去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觉察力,我们把这些经历带给我们的感受映照在心中,并且任由它唤起我们心中一种复杂的、无可名状的感受。
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努力使自己保有一颗同理心。有同理心的人能够用将心比心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情绪,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会再对别人的情况随意做出评论。相反,我们会尽量从未加工的心理经验出发,了解他人,接受他人,并与之进行有效沟通。
比如,当看到有人身处黑暗之中,他不断重复着:“我被击垮了!”如果一个人只有同情心而缺乏同理心,那么这个人会说:“哦不!这真的让人很痛苦啊,你好可怜啊!”然后,你会试着分散注意力并扯开话题说道:“这样吧,我们去好好吃一顿吧,或许你会好一些。”其实,这个人并没有帮到难过的他。如果是具有同理心的你,就会试图感同身受,并告诉他:“我知道这种感觉,但你要知道你并不孤单。”你并不会试着从你的角度来让对方做出选择,而是试图找出彼此相似的联结点,找出内心能与他相呼应的情绪。
当追逐“意义”的你遭遇危机——感受和归因
大二女生安迪是带着满是忧郁的眼神走进诊疗室的大门的,她最近一次考试不及格。
可是,事实还没有那么简单。她的痛苦不仅仅是考试,因为在这之前她就已经不看书、不复习了。她从心里不想去应付这些,觉得特别没有意思。其实,从这学期开始,她就对什么都觉得没劲,整天浑浑噩噩,有时走在路上,脑子里甚至会闪过一个很可怕的词——行尸走肉。书看不进去,娱乐没有心情,心里很空虚。她满脑子只有一个疑问: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即使取得成就,哪怕将来当上总统,或者得了诺贝尔奖,又有什么意义?
她能够感觉到,这种想法是逐渐形成的,但最近非常强烈,影响了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她的老师很担心她,一定要她来接受心理老师的指导。她本来天资聪慧,学习成绩优秀,从小到大都很顺利。在家里是宠儿,在学校也曾经是风云人物。她博览群书,读了很多小说和诗歌,向往那种浪漫的、理想的境界。她看不起周围人快乐却糊涂的生活方法,觉得他们很悲哀。
安迪说,她从小用功读书,并没有去想过“为什么”要读书,而只是听父母和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做个好孩子。现在冷静想想,好像她就是稀里糊涂被推到这一步似的。她苦思冥想:过去的努力是为了现在,现在的努力是为了将来,可将来是为了什么?有什么终极的理由呢?如果没有,为什么还要努力?
“我对自己说,那就不努力吧。可是马上又想,不努力的意义在哪儿呢?总之是没有意义,我觉得心很乱,很空。”
这种对“生存意义”的终极追问古已有之,安迪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提出这个疑惑的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意义不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它不能像物质事实那样被实证、被确定。意义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感受和评价,而且是对某种关系的感受和评价。比如“我觉得学习对我有意义”、“我认为努力学习对父母、对社会都有意义”。既然是一种感受,就有赖于一颗敏感活跃的心。因此知识越多、感情越丰富的人,越容易思考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意义的有无是一种价值判断,它涉及某种关系:谁在感受?对谁而言有无意义?即使对同一对象,感受者不同,意义也不同。例如,某人的生活,其本人也许觉得没意义,但其亲人并不觉得如此。
当然,探讨“意义的意义”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安迪的心理治疗也并不是拘泥于她的这种执着。心理老师从她的个人经历着手,得知她是一个从小到大一帆风顺的女孩子,她自己也说:“都是别人来关心我,而我好像从不会关心别人。我觉得我考上大学后,就好像没什么明确的理想了。”看来,正是这种状态,使敏感的她产生了“意义何在”的疑问。心理老师在和她探讨了“意义”问题后,启发她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老师没有否定这一追问的积极性,但却更鼓励她走出自我的局限性。安迪表示,她会改变现在这种心态,但也不会放弃继续探索这一问题,并说了句很有哲理的话:也许,不挖到一定深度,不会有清泉。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看,安迪对“意义”的理解还是很肤浅的,归根结底还是她内心观念的问题。她习惯于依凭着过去所得的知识、经验,以及自己的感受进行判断,而且是比较极端的判断,这种思维方式被心理学家称为“非理性情绪”。
认知心理学开创者之一贝克将沟通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进行了归纳,主要的几种认知歪曲类型如下所示。
(1)武断的推论。指在缺乏证据或者证据不够客观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就草率得到结论。例如,在街上看到一个熟人匆匆走过却没有和自己打招呼,就认为一定是自己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他肯定是在生气,所以不理睬自己。但实际上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例如他只是没有看到自己而已。
(2)过度概括化。仅仅根据一个具体事件就得到一般性结论。
(3)选择性概括。指仅仅根据个别细节,忽略其他信息,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
(4)“全或无”的思维方式。以绝对化的思考方式对事物做出判断或评价,要么全对,要么全错。以这种方式思维的人往往把生活看作非黑即白,认为不可能存在着中间状态。
(5)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物做出歪曲的评价,或过分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或过分贬抑自己的成绩、优点。
(6)个人化。将外界不幸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即使在没有明确证据的基础上也是如此。
因为我们的感受所产生想法非常有说服力,所以我们会倾向于把它们看成是外部世界的一部分,而忘记了这些是自己产生的,于是对这个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构建的外部世界感到无比郁闷。
我们不难发现,安迪的问题恰恰来源于她的武断、过度概括化、极端的思维方式以及个人化的归咎。
其实,对于以安迪为代表的意义追逐者来说,他们总是想尽方法对自己想不通的问题加以解释。这种行为在认知理论中被称为“归因”,即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的过程。每个人因为经历、感受、思维方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归因风格。换句话说,每个人对事件的好坏会有一定的倾向性感受,并由此做出归因。例如,抑郁情绪的人可能这样解释考试失败:“我考试失败是因为我很笨”,并且预期“我是一个失败者,我永远不会成功”;而不是“我考试失败是因为有几个知识点我没有注意到”或者“我考试失败是因为那天我状态不好”。错误的、狭隘的归因就会导致像安迪那样,僵化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以及整个生活,使得自己的心灵失去弹性。因此,在心理疗愈中,改变认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让人们看到对同一事件不同解释的可能性。
你为什么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感受的根源是心理需求和期待
爱情是索取还是付出?
爱情研修班上,老师让学员们说出对爱情的感受和体悟。
玛丽:“爱情让我认识了自己,就像鱼儿挣扎着逆流而上。”
老师:“听起来,你的爱情会伤人啊。”
玛丽:“难道不是吗?爱情带给人痛苦多于快乐。”
老师:“你说女性在爱情这种关系中痛苦地成长,这种说法我可以理解,但难道就没有隐含着的希望吗?”
玛丽:“是的,没错。在我的经验中,要真正去爱对方是很困难的。”
老师:“要真正去爱对方很困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说……不用认真对待爱情吗?”
看来,老师触到了玛丽的伤心事了。
“是的,大部分时间,爱情是虚伪的。”玛丽笑了。
老师:“那么,现场有哪位女士来反驳她?大声告诉我:‘我是真爱我的男友或丈夫’的?”
房间里鸦雀无声,似乎没有人打算勇敢地站出来。
“那么,你觉得真正爱对方是什么意思呢?”老师继续发问道。
玛丽想了想:“就是不带任何功利心,不向对方提任何要求吧。我觉得爱情让人痛苦,是因为我如果爱对方,就会有很多需求,而且是无意识的,总想从他那里讨回什么,我无法控制自己去索取。”
“难道从没想到付出吗?”老师问。
“也会想到要给他点什么,不过更多的是交换关系。如果我的付出没有得到对方的回报,我就会失望、痛苦。”
老师示意玛丽坐下,说:“所以有些女生才会压抑热情,让男生多一点主动,这样她才相信男生是爱她的。当有了这种逻辑,痛苦就产生了。”
“可是”,老师又对着玛丽说,“与其说他没有合乎你某种刻意的要求,还不如干脆接受他的诚实。很多女性有一种心理,认为男人为她发狂才是爱。比如,他们觉得如果男人为了我去吃他不喜欢的食物,穿他不喜欢的衣服,那就是爱我了。女性很容易有这种刻意的、潜意识的需求,从而验证男人爱不爱她。”
大家哄笑声一片,看来在座的确实有这样想和这样做的。
“永远不要希望对方与你完全相像,不管他有多爱你也不可能。不管你是男人还是女人,你都没有权利要求对方绝对服从。如果你们是父母,你们能接受生出来的孩子与你们一模一样吗?在爱情关系中,不需要强求一种绝对的相同,来消除你的不安全感。”
每一种情绪,事实上都是内心需求的极端化、扭曲化的表达。比如,婴儿在需要索取食物、母爱、他人的关注时,会产生诸如愤怒、焦虑等情绪,从而大声哭闹。成人也一样,我们的各种情绪,都源自于心里的愿望,当愿望没有被满足时,人自然会感到失落、不满。
愤怒其实是一种强烈的需求
很多时候,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愤怒,是因为他想从对方那里拿走一些东西,以此得到满足感。他有多愤怒,就有多需要对方。但是,愤怒的情绪会让人产生特别强烈的无力感,反而让人什么都不想去做。愤怒成了一种反面的、推开对方的方式来表达需要被爱、被关心、被看见的情感和需求。
进一步来看,愤怒之所以成了表达需求的方式,是因为在很多人心中,开口表达需要是一种乞讨,会让人觉得对方是出于某种义务或不耐烦才这样做的。愤怒的本质是不安全感。通过情绪来压迫对方,把自己抬到了比对方高的位置以自保。
恐惧:因为你的期待不被满足
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心理体验?在ATM机取款时,我们都知道把银行卡插进去,输入密码,就可以提出钱来。在意识层面,我们很少会恐惧万一不出钱怎么办。但是心理需要不是这样想的,我们的内心并不相信一定会有钱出来,尤其是当媒体报道了那么多ATM机吞卡的新闻后,很多人对ATM机有着一种潜在的恐惧。
当我们有太多被人拒绝的经验后,每当有需要时,下意识地就会恐惧。
在人际关系中也是一样,没有人可以完全满足、理解、在乎、重视另外一个人,总会有照顾不到的时候。被照顾到内心感受是一种间断性强化的过程,间断性强化最能强化人的核心信念。
间断性强化,就是有时候能满足,有时候不能满足。比如说赌博,有时候能赢,有时候不能。正是这个偶尔的强化,让人欲罢不能,并想每次都赢。假如从此概率真的为0,人也就真放弃了。被满足也是这样的,你所在意的人有时候能满足你,有时候不能,让你产生了“他是可以满足我”的感觉,继而让你想要每次都得到满足。与赌博相同的是,每当你的需求被强化了,你就小小地高兴下;每当没有得到强化,你就会启动各种防御机制:愤怒、抱怨、恐惧。你恐惧地发现,真理再次得到验证:没有人真的完全在乎你,没有人可以时刻满足你,他们终究会忽视你。
需要别人,也是一种能力
真正绝望的人,会发展出合理化的信念安慰自己:其实我不需要,我没有这些我也可以过得很好。这样的人相信:没有人有义务满足你,你只能变得更强大,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其实,这种强大的内在是虚弱的。正是因为情感体验的存在,你才强大。
尽管愤怒并不是强大的表现,但当我们处于这种情绪的时候,为了避免自己比别人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成了心理强大的过程。一个不会愤怒的人,也是一个不会表达自身需求的弱者。
能够坦然表示需要别人的人,能够表达自身情感期待的人,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和尊严。我只是表达需要,但并不强迫别人满足自己。只有那些善于表达需要的人才会拥有广泛的人脉圈、享受生活的理念,以及一颗积极、感恩的心。
  情感直接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想法、观念、态度和信念。
——阿尔伯特·艾利斯
否认积极面——“事情就是这么糟糕,我真是太不幸了。”
莫妮卡曾经是一个家庭主妇,孩子上学后,她感觉内心空荡荡的,于是尝试着重新回到职场。原本以为马上能够融入职场,回到曾经意气风发的状态,可是莫妮卡恐惧地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她对工作从原本的期待变为焦虑甚至恐惧,并感到无所适从。其实,周围的环境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糟糕,但她就是无法克制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她的先生和朋友们都劝她去咨询一下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你的老板对你态度怎么样?
莫妮卡:其实,他对我还是挺满意的,最近他还表扬过我。
心理医生:那么,你的先生和孩子支持你重新回到职场中吗?
莫妮卡:是的,他们支持。
心理医生:你和他们的关系怎么样?
莫妮卡:我和丈夫一直关系很好,孩子也很黏我。
心理医生:那么,你感到的压力不是你的家庭和老板带给你的?
莫妮卡:应该……不是吧。
心理医生:你的回答并不肯定,没关系,再细细感受一下,是什么让你感到那么糟糕的。
莫妮卡:我能肯定不是我的家庭,但我就是觉得我不如别人能干。我总是拿自己去和别的女人相比,总觉得自己很差劲。
心理医生:能和我说说你具体在哪些地方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吗?
莫妮卡:我感觉我做得已经很尽力了,但总是达不到目标。我完全集中不了精神,什么都不记得。
心理医生:其实,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也像你这样,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压抑、不自信、没有主意,等等。你也认为他们都是没有希望的人,一点用处都没有吗?
莫妮卡:当然不会。
心理医生:那么你也完全不必这么看待自己。我想,因为你离开职场一段时间,内心有着不确定感和不自信,这都是正常的。只是,你过于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反而忽视了自己的积极面,才会感觉自己是个失败的人。其实,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就像你之前自己说的那样,如果在生活中真的凡事都做错的话,那你根本不可能成家,也不可能重新找到工作。
心理医生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莫妮卡内心的阴霾渐渐散去。虽然她还需要时间调适情绪,但令人高兴的是,她不再纠结于和他人的比较中了,自信、开朗的莫妮卡又回来了。
对于同一件事情,绝不会只有一种看法,每个人可以自由决定认同哪一种,拒绝哪一种。很多人因为只选择关注消极面,导致他们产生害怕、愤怒、怀疑等负面情绪。
当你的情绪没有你所希望的那么好时,你一定要问自己:“我心里现在所想的确实和事实相符合吗?还是仅仅是我自己所看到的那一方面,有什么是我所忽略的吗?”只要你觉得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在妨碍和阻止你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生活,那么你的观念就一定和事实有出入。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莫妮卡就应该问自己:“我的老板真的讨厌我吗?我真的在家人眼里是一个无用的人吗?我用来比较的那些人真的是完美无缺的吗?”当她给出一个诚实的回答时,就发现是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出了偏差。正因为她的观念过度渲染、夸大了消极面,才会有与情境并不吻合的、消极的、负面的情绪。
曾经有个前辈这样对王颖说:“如果你想活得潇洒,那就去做同声传译;如果想英年早逝,也去做同声传译!”当时的她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但现在,她已经懂了。
同声传译一向是以高强度、高回报著称,王颖的一个同事已经拿到了联合国三级同传资格认证。可是有一次会前准备时,他因为不堪压力,导致后来在同传过程中频频出错,从此一蹶不振,最后改了行。其实,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很多人因为这个行当的超常压力而选择了远离。
然而,在王颖眼里,同声传译不仅意味着压力和痛苦,更意味着挑战,她视自己为“戴着镣铐的舞者”,沉重和愉悦同在。
王颖是一个喜欢挑战自己的人,她始终坚信:只要自己肯付出,就不会没有收获。她曾经应邀参加一场国际慈善家会议,为此她做了一周的准备工作。当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夫人上台发言时,她顿时懵了,因为这位夫人带有浓厚的口音,这就如同北方人听不懂粤语一样,她完全不知道这位夫人在讲什么。同声传译不到一分钟,王颖就已经汗流浃背,主办方也发现了问题,便示意让她暂停,重新更换人手。
这次刻骨铭心的教训没有让王颖就此消沉,她花了大半年时间去钻研英语不同区域的方言。同时,在每次同传前,她都会打电话事先了解翻译对象是哪里人,然后有针对性地找到有关的音频做听力练习,这些训练使她在圈内成为小有名气的方言同声传译员。
现在,王颖依旧是那个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的同声传译员,她也会沮丧、抱怨,但她始终能够凭着坚定的决心、勇气和信念,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感受成功带来的巨大喜悦。
王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没有让自己局限于那些消极的观念,而是认清自己确实存在的不足,然后将弱势变为强势。当事情变得糟糕时,不是要单纯地让自己感觉好起来,而是学会做你需要做的事情。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感觉来推动我们的行为,否则负面情绪会让你感到情况确实是无望的了。
面对棘手的情况,换一种思维方式,就可以让你看到原先被你忽略的方面,就可以让你知道,其实情况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你有自己的长处,希望也永远存在。
心理过滤——不知道的,就是不存在的
古希腊人有这样一句名言:“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美国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曾教导弟弟:“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这两句话跨越了千年的历史岁月,却表达了同一个观点,那就是“事实”和“命运”都要比“看法”宽广得多。人们总是喜欢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几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
1943年,IBM公司的董事长托马斯·沃森胸有成竹地告诉人们:“我想,五台计算机足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另一位无声电影时代造就的富翁哈里·华纳,在1927年坚信:“哪个家伙愿意听到演员发出声音?”法国高级军事学院院长,对当时刚刚出现的飞机十分喜爱,他说:“飞机是一种有趣的玩具,但毫无军事价值。”
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人,都是他们所属领域的权威,他们说的话也并不是信口开河,并非不负责任地说一些自己不太了解的事物。恰恰相反,他们所说的正是他们最熟悉的。过度的自信导致的是自负与忘形,就像1899年那位美国专利局的委员下令拆除他的办公室一样,理由是“天底下发明得出来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完了”。
当我们的眼光仅仅局限于自己身上,看不到广袤的外在世界时,思维方式就容易变得狭隘。比如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这么努力了,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觉得别人好像很轻易地就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种想法让你的内心变得愤懑不平,你认为上天并不公平。其实,你不知道别人付出的汗水,也不知道别人忍受的痛苦,你只是以为别人就是你所看到的:“他天生就无比聪明”、“他家世比我好多了”、“有那么多人帮助他”……然后你会更加不满:“如果我有了这些优势,我会比他更成功。”
王魏高考时因几分之差,没有考上理想的法律专业,最后调剂进了现在这个他并不是很满意的社会学专业。而和他一起报考的高中同学李铭,则幸运地考上了法律专业,为此,他内心充满了抱怨、愤懑,感觉老天对他太不公平了,因为李铭高中时成绩一直和他差不多,甚至还没有王魏成绩好。
大三下半学期,同学们除了忙论文,就是早出晚归地寻找实习单位。只有王魏还在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他总是把目光盯在李铭身上,心里暗暗希望他最好不要那么快找到工作。虽然他知道李铭在大学这几年,功课很好,而且还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国家级、市级竞赛,还积极参加志愿者工作,但他心里就是不愿意承认,因此选择性地忽视了李铭的努力和辛苦。
最后,王魏同寝室的同学告诉他,李铭是仅有的几个已经与律师事务所签约的学生之一,过几天就要开始实习了,王魏的内心充满了不甘、嫉妒、愤怒、怨恨和后悔。
如果你曾经去过英国或者马来西亚这些国家的话,就一定会对当地人的驾车习惯记忆犹新:他们都是靠左行驶的。当你沿着与平时行驶相反的一侧行驶时,一开始肯定还是会有那么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你一定会想: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事情,怎么能向左行驶呢?因为你早已习惯了靠右行驶,因此,一旦要做完全相反的事,就会觉得特别的不自然,甚至会产生打破这种习惯,或者由心理上的逆反感而采取的视而不见。这时候,你的理智告诉你,那是错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该如何行动呢?你坚持了自己的理智,而没有一味顺从自己那不舒服的感觉。理智告诉你:汽车在英国就是靠左行驶,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很多事情并不是因为我不知道,它就是不存在的。看,你的观念已经开始发生转变了。当然,为了能够适应英国的驾车习惯,你仍然还会有残留的一些消极的抵触情绪,你会感到害怕、沮丧或者生气,这些也都是正常的。
当你试着改掉自己已经根深蒂固的消极思维方式的时候,你的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你的视角不再被限制,你的思维会更开阔,头脑会更灵活,胸怀也会宽广得多。当你开始学会接纳世界上你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物,也就会拥有非凡的气度。
以偏概全——偶尔失败,就等于整个人生的失败
一个年轻人失恋后十分消沉,觉得自己太失败了,感到十分绝望,甚至想自杀一了百了。自杀前,他给自己最好的朋友打了个电话,向朋友道别。
朋友所在的这座城市正在发生水灾,听了这通电话十分着急,连忙劝他千万想开点,别干傻事,可年轻人已经铁了心了。朋友不再劝他,反而问他:“那你打算怎么个死法呢?”年轻人说:“我打算吃安眠药。”朋友说:“这是懦夫才会选择的死法!你既然要死,行啊,我也拦不住你,但是我有个建议,你与其服安眠药自杀,不如到这里来抗洪救灾,你可以累死、渴死、饿死在抗洪大堤上,这样不是比服安眠药去死更有价值吗?”
年轻人听从了朋友的建议,来到了朋友所在的城市。面对汹涌的洪水,两人一起加入了与洪水斗争的行列。年轻人只求早点累死,扛麻包扛得最重,跑得也最快;连着干了五六个小时,期间不吃也不喝。他累得浑身散了架似的,可他还是不管不顾地坚持着……终于,眼前一黑,他晕倒在了大堤上。
等年轻人再次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床边摆放着鲜花。“原来我还活着啊……”年轻人喃喃自语道。朋友和医生一起进来看他,都说他是抗洪的英雄。他羞愧地说:“我不是什么英雄,我是懦夫,失恋了想自杀,是朋友建议……”他把经过说完了,却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护士还笑着说:“你可真幽默。”大家都笑了,朋友也笑了。之后,年轻人当然没有再想去自杀,他由懦夫变成了英雄。
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也都会经历失败,但这些在我们的人生中都只不过是一个瞬间的记录。但如果你因此就把自己看成一个毫无用处的人,或者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那毫无疑问,你会觉得沮丧。而当你头脑中全是这样的消极想法时,就会有更多负面情绪随之而来,将你压得喘不过气来。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指出:人们对某种情境的解释、思考、方法决定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虽然消沉心理的产生是认知结构歪曲造成的,但一般人意识不到,因为认知结构背后有一种内在思想,它存在于潜意识里不被人察觉,却受当前事件的触发,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就像上面的年轻人一样,显然他错误地认为恋爱便是人生的一切,由于对恋爱失去信心,因此产生了消极情绪,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如果人们只是单纯地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也就是把自己的行为划分为好的或者不好的,那人们几乎不会有任何情绪上的困扰。之所以很多人会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就是因为他们将对自己行为的不良评价延伸到对自己个人价值的评判上。当他们认为一个犯了一次错误的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的话,那么就会引起情绪上的问题了,如绝望、抑郁、悲观等情绪就会随之而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停止这样思考问题。
设想你家有一片田地,你在地里各色蔬菜,有茄子、黄瓜、丝瓜、辣椒、豇豆、扁豆。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种植要求,你也并不是样样精通,有的种了一回再不用管它,割了一茬没几天就可以长出来;有的却要仔细伺候,不然不容易养活。到了秋天收获的时候,菜园子满满当当地结了各种果实,你发现有的菜长得很好,结得也多,有的菜却长蔫了,没啥收成。可是,不管怎样,看到那些果实结得热闹的蔬菜,你的心里还是很开心的。至于那些没长好的、腐烂了的,你会因为它们而将整片田地都毁了吗?想来是不会的吧。你会做的,应该就是重新评估这一年来菜园子种植的情况,哪些容易种,哪些不易种,第二年你就会有针对性地注意这些问题,从而提高产量。
我们对待事情的思维方式也应该是这样,不能因为偶尔的失败就对自己的人生全盘否定,这一点无论是对他人还是自己都应该注意。
有太多的人因为觉得自己某些地方不如别人就缺乏自信,始终不敢让自己去尝试新的事物;有些情绪消沉的人,因为伴侣离他而去就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了,对爱情也失去了信心;破产的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一无所有的耻辱。这些偶尔遭到失误或者失败的人们总是在想:“有谁还会认可我呢?我怎么能够重新站起来呢?”他们的生活由此充满了忧郁和恐惧。
要想在失败之后重新振作起来,我们的关注点不能仅仅局限于情绪本身,我们必须找出引起负面情绪的消极想法,然后改变错误的认知,用积极和建设性的观念来代替,这样才能摆脱消极情绪,重新开始。通过正面想法的鼓舞,可以让自己接受现实,同时觉察出自己的偏激之处。反复的自我批评和辩论,就能动摇原本错误的思想,最后铲除它,走出消极情绪的怪圈。
灾难化——“这下彻底完了!”
格蕾丝七岁那年,曾经跟着妈妈去逛夜市。她记得很清楚,那天天气很闷,她一只小手拿着甜甜圈吃得满嘴都是巧克力,另一只手被妈妈牵在手里。夜市里闹哄哄的,人很多,她专注地吃着,而妈妈在跟摊主说话。格蕾丝被身后来往的人们推搡了几下,踉跄几步,就被裹挟出了妈妈身边。格蕾丝晕头转向地随着人流转了几个圈,抬头慌乱地发现:妈妈所在的那个摊位找不到了!
格蕾丝的心怦怦地跳起来,她小声叫着妈妈,走几步往身后看看,以为只要下一个回头便能看到她。但是她走了好久,却连妈妈的影子都没见到,绝望开始加深,脸上的汗与泪直往嘴里钻。最后,格蕾丝走出了夜市,来到了停车场,手里、脸上都是黏糊糊的甜甜圈。
她蜷起小小的身子,靠在一辆轿车旁边,她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咚咚”声。她觉得再也见不到妈妈了,脑子里开始胡思乱想,认为自己从此只能当个流浪的小孩子,一辈子流浪直到最后死去。
格蕾丝儿时的这段经历是她挥之不去的噩梦,虽然后来妈妈在停车场找到了她,可她再也不敢去人多的地方、不敢去商场、不喜欢吃甜甜圈,她变得十分胆小,一点点小事情在她眼里都十分恐怖。
心理学家亚伯·艾里斯博士所创的“泛灾难化”,指的就是格蕾丝的这种心理状态,她因为儿时经历过可怕的走失事件,所以后来就习惯于将不幸的事情夸大,但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她独自一人在停车场里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进行了泛灾难化和糟糕化,这种想法深深印入了她的大脑中,对她后来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泛灾难化”和“糟糕化”往往夸张个人不喜欢的一些状况发生的频率和危险性,这种思维模式常常是这样的:“如果不好的事情发生会如何?”“我如果做得不好,结果会如何?”“如果人们对我不公平,而我无计可施怎么办?”这种想法在某种程度来说很好,但却很容易会想过头,从而转变为担心一些发生概率很低的事情。比如你可能只是划破了手指,却担心自己会因此受到致命的感染;头顶上传来飞机噪音,你却认为飞机可能坠毁在你家上方;一个负面的经济消息传来,你就觉得明天是世界末日。有时候,甚至还会幻想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例如在公司考核中,某一科目不及格,自己就会被开除;没有考出注册会计师,这辈子就只能领最低工资,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无论是把一件小事情夸大成为灾难,还是视为极度糟糕的状况,都会造成许多负面情绪的产生,如焦虑、消沉、忧郁、绝望等。这些情绪不仅不会对事情的改观有帮助,还会在影响我们工作与生活的同时,危害到我们的健康。
一段恋情的结束,一位亲人的过世,失去了工作,受到病痛的折磨,孩子在学校不听话,自己的丈夫有外遇……每一个人都希望可以不受各种烦心问题的困扰,不遭遇坎坷命运的打击,然而大多数时候,这种希望是不现实的。生活总是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挑战,使我们认为自己永远无法战胜它们。随之而来的恐惧感会在我们内心的不断攀升,而我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却在不断下降。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消极思维只会让你陷入更大的灾难。事情发生后,每个人可能都会出现抱怨:“为什么这事会偏偏发生在我身上!”“老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但是情绪宣泄过后,我们要停止这种怨天尤人,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告诉自己:“现在既然发生了,那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战胜它呢?”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自己决定以何种态度去对待。
  感觉并不是事实,你可以通过改变你的想法来改变感觉。你的想法创造和影响了你的情感和情绪,不愉快的感觉仅仅表明你正在思考某些消极的东西,并且相信它。
——大卫·D.伯恩斯
矫正错误观念:陷进坏情绪,是因为你对自己太“狠”
格瑞斯是纽约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她有一张清秀的脸庞,留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但令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个美丽端庄的少女,却让人很难一下子就留意到她,因为她总是独来独往,在人群中也显得十分沉默、退缩。上课发言的时候,她会显得特别紧张,双手微微颤抖,话也说不连贯,让听的人总是揪着心。
教授心理学课程的老师注意到了她不同常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于是邀请格瑞斯一起享用下午茶。老师发现,格瑞斯有着非常要强的心态,她来自一个偏僻的农场,从小父母都对她十分严格,因为家里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她的身上。如果她与农场里的那些父母口中的“野孩子”一起玩,那么等待她的将是严酷的惩罚。久而久之,她也习惯了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生活。
然而,井然有序的生活在她考上大学后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最近两个月,她陷入痛苦的失眠中无法自拔。在之后的几次谈心中,老师了解到格瑞斯在一次郊游时认识了一个来自波士顿的工程师,他们聊得很开心,彼此的印象都很不错,据格瑞斯后来所说:“我当时肯定昏了头了!”她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后来也都是她主动联系对方。当男孩表示,希望能使他们的关系确定为男女朋友时,格瑞斯才如梦初醒一般,冲动地拒绝了男孩。
接下来的日子里,格瑞斯觉得自己每天都喘不过气来,焦虑、后悔、无助充斥着她的大脑。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应该把握住这个生命中第一次出现的好男孩,可是,另一方面她又觉得应该按照父母叮嘱自己的那样,千万不能在读书时谈恋爱。
格瑞斯说:“一开始,我也会向同学诉苦,寻求帮助。可是我很快又觉得自己打扰了周围人的生活,觉得很过意不去。”就这样,曾经优秀、好强的格瑞斯不见了,她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分析自己做得对还是不对。她不想再参加任何一次考试,她对读书感到厌倦。
心理老师发现,格瑞斯经常提到自己的父亲,看得出父亲对她的影响十分深刻。她经常被告知,自己要懂得回报,因为家里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让她出人头地。她告诉自己必须成绩优秀,在大学不交男朋友,不做任何令父亲不高兴和丢脸的事,否则她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所以,当许许多多超越了父亲规定的事情发生之后,她内在的认知与外界的知觉不再平衡,焦虑也接踵而来。伴随着不断的焦虑,她日渐丧失了对自己行为和思想的有效控制,对担忧本身充满了担忧,陷入恶性循环。
格瑞斯的遭遇并不是个案,许多人的坏情绪都是被自己“逼”出来的。这类人大多都有这样一种观念:人生的价值在于使别人满意。这样的观念必然会与他们内在实际的生长、发展愿望发生冲突。就像格瑞斯那样,在从小形成的严厉管束中,她不知道怎样去解决自己的想法与父亲的寄望之间的冲突。因此,她只能通过不断压抑、伤害自己换取内心的平衡。
让我们把视线转向哈佛大学。普鸣教授的《古典中国道德和政治理论》再一次人满为患,尽管课堂已经被转移到了哈佛最大的教室——桑德斯剧院。这门课是哈佛第三大受欢迎课程,而普鸣教授更是大胆承诺:“本课会改变你的人生。”
这门课的主旨其实很简单——教会学生们如何更好地生活。普鸣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自己被迫走上通往某种职业的道路”,他观察到,学生们大多在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来规划选课和参与课外活动。
“太过理性可能会让你走上错误的道路”,这是普鸣教授的肺腑之言。当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过于精细,那么那些平常生活中真正能激励和启发自己的事物就不再被人们注意,而这些事物往往才是获得真正美满且充实的生活的源泉。普鸣教授希望自己开设的这门课,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自我封闭往往是因为我们囿于所谓的“理性抉择”,这种理性意味着压抑、逼迫、不自由。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是能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反应和决定,将内心的本能直觉和头脑的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最近的神经科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脑部扫描显示,真正让我们做出决策的,不是我们的理性逻辑分析,而是我们对身边情绪和情况的直觉感知。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拉夫朗斯发现,仅在4毫秒的时间内看一张笑脸,就足以让我们有个微小的情绪高潮。
理清情感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是进行心理疗愈前必须了解的问题。当人们听到一段悦耳的音乐而感到舒畅,看到一段残酷可怕的电视故事而恐惧时,我们就知道这是强烈的情绪与情感反应;当人们思索如何尽快作完领导交代的工作,或考虑家里应不应该养一只狗,陪小孩玩时,我们就会说人们正在思考。通常思维与情感是同时并行发生的,可是一般人往往只习惯于描述自己的情感,是喜或悲,是生气或不高兴,是恨或爱等,却忽略了思维过程。而事实上,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主要是被某种观念或思维所操纵。如果我们能够将理性思维合理运用于情绪控制中,将会十分有助于心理疗愈的开展。这种方法,已经被运用于理性情绪行为治疗之中,即:将逻辑辩论纳入情绪分析的体系中来。
有效辩驳:与消极思维来一场博弈
如果你以为我们的情绪是无法控制的,只能任其发展的话,那你就错了。因为情绪的好坏是你的思维方式或者说认知方式在起作用。作为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创始人,艾利斯博士对此有一套相当完整的理论。这种理论假设人在出生时就已兼具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这种治疗方法就是在非理性思维困扰我们时,用理性思维加以驳斥,从而回归正常的情感体验。
辩驳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不合理的认知,心理咨询师会让求助者通过想象,使其进入真实事件之中。这时候,陷入消极思维的人们会用带有绝对化评价的词语如“肯定”、“必须”、“永远”等来加以描述。
下一步,就是辩驳的开始。
场景1:事实辩驳
求助者:我总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任何事情。
治疗者:你是怎么检验你的注意力的?
求助者:我试图看一些书籍,但每次都不能集中注意力。
治疗者:正好,我这里有一些杂志,你平常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
求助者:我平常喜欢看体育专栏。
治疗者:这里有一篇关于橄榄球比赛的报道,你估计能集中注意力看多久?
求助者:我觉得我连第一段都看不完。
治疗者:好的,请先记住你对自己的预计,然后开始读,直到你不能集中注意力为止。
求助者:(读完了整篇文章)我全部读完了。
治疗者:你原先估计能读多久?
求助者:我原先估计能读一段,但……现在我竟然全部读完了(很惊讶)。
治疗者:请你记下这次试验结果,你曾说你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任何事情,现在还这样想吗?
求助者:好吧,或许我的注意力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差,但比过去还是差多了。
治疗者:这确实是有可能的,但无论如何,事实证明你还是保持有一定的注意力。
场景2:逻辑辩驳
求助者:明天我得在大礼堂里,对着全校师生作一次发言,我感到非常恐惧。
治疗者:你恐惧什么?
求助者:我害怕自己会忘词,头脑一片空白。天呐,想想都让我发抖。
治疗者:有那么可怕吗?你觉得最坏的结局是什么?
求助者:我将永远没脸见人,我一辈子就完了。
治疗者:一辈子太遥远了,就目前而言,假如同学们嘲笑你,你会因此而死吗?
求助者:那当然不会。
治疗者:假如他们认为你是最差的演讲者,这会使你将来找不到工作吗?
求助者:这倒也不会,但如果我连这个事情都做不好,我以后找工作肯定也不会顺利的。
治疗者:如果演说搞砸了,你父母或你的好朋友会与你脱离关系吗?
求助者:不会,他们都非常通情达理,他们还鼓励我放轻松。
治疗者:这就对了,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求助者:我会感到非常失落。
治疗者:会失落多久?
求助者:大约一两天吧。
治疗者:然后呢?
求助者:然后,这件事情就会过去吧。
治疗者:看,你总是自己吓唬自己,整日提心吊胆地生活着。
求助者:你说得很对,面对有困难的事情,我总是习惯性恐惧。
治疗者:现在问题清楚了,你的思维方式是问题的根源,一有不顺心的事情,或者挑战,就认为世界末日来到了。你这样做的结果是老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事实上只是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失败。因此,你必须改变自己的不合理假设。
然后,治疗者给求助者布置了一些家庭作业。将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自动化的、绝对化的、负面性的、不合理的陈述做一个录音。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说法做正面的辩驳。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强化求助者的正面思维,并在实践中应用它,增强自信。
抵制不合理信念的最有效方法是辩论,这是心理学家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科学方法。以上这两种场景中的辩驳方式,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求助者头脑中负面思维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通过引导性的提问,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ABCDE”疗愈方法
为了抵制不合理信念,辩驳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情绪ABC原理。当我们产生了消极情绪时,首先要确定事件A和目前的主要症状C,然后去找A与C之间的桥梁,也就是不合理观念B。此外,我们要对不合理信念进行质疑式的辩论D(Debate),感受信念改变的情绪和行为效果E(Effect)。这个建立再ABC模型上的心理疗愈方式,叫作“ABCDE”疗愈方法,也是认知疗法中最典型的一种。
除了找出不合理的认知B,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辩驳环节D。首先,你应该找出自己思维中对己、对人、对物的不合理信念,并发出挑战和质疑。在辩论的过程中,你可以充当自己的辩护者,与这些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你可以对使用夸张式的提问,这样更容易让自己发现信念的不合理性。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治疗者问求助者“演说失误了是不是会找不到工作或者失去亲人”,你会很快发现,你所担心的事情并不会真正出现严重的后果。在辩论过程中,你要尽量找到更多的能够支持你正面观点的证据,用以击溃那些根深蒂固的不合理观念,并以此来强化自己信念系统中的合理部分,并最终用理性思维取缔极端思维。
在辩论时,病人需回答如下具体问题:
(1)在事件发生后与情绪行为反应产生前,我想到了什么(观念)?
(2)这些信念是否正确?别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怎样想?
(3)是什么东西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若从别的角度去想又有什么结论?
(4)这种信念产生的结果是什么,换种方式去想又会产生什么结果?
通过有效辩驳,可以扭转主导着我们生活态度和情绪的思维。接下去要做的,就是通过一种称为“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疗愈手段,将积极的思维方式付诸行动。
认知行为疗法(CBT):扭转思维,并用积极行动来强化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简称CBT。心理学家阿朗·贝克在开创CBT疗法时提出了“图式”的概念——使我们感知和解释自己经历时发生偏差的核心观念,简单的理解就是我们的“贴标签”行为。消极的图式,例如“我不如其他人”、“别人不可信”、“世界很危险”等,会在每天的重复中加强错误思维对我们的影响,并导致抑郁、焦虑和其他心理问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CBT强调的是当前的思维,而非过去的经历。很多童年生活很正常的人在成年后,也可能出现心理问题,而有些童年不幸的人,成长过程中依旧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知治疗适用于各种心理障碍,其中治疗效果最好的是抑郁症、焦虑症和恐惧症,同时也可用于处理各种困难。
识别不合理信念
认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负面情绪不是来自外界的事件,而是来自本人对事件的错误的理解,或者说错误的“阐释”。所以区别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就成为咨询师使用认知理论并以此评估患者的重要条件。
如何判断我们的信念是否合理呢?心理学家提出了五个标准:
1.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而不合理信念则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断成分;
2.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们保护自己,使自己愉快地生活,不合理信念则会产生情绪困扰;
3.合理的信念使人们更快地达到目标,不合理信念则使人们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
4.合理的信念使人们不介入他人的麻烦,不合理信念则难于做到;
5.合理的信念使人们很快阻止或消除情绪困扰,不合理信念则会使情绪困扰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CBT=认知疗法+行为干涉
认知行为疗法强调治疗的目标应该是帮助人们认识并改变错误的思维模式,认识并改变挫败自己的行为。认知行为疗法中的“行为疗法”,就是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有针对性地驱除不良的想法,去做那些能够强化我们积极情绪的事情。认知行为疗法可以看作是把认知疗法(即前面提到过的ABCDE疗法)和行为疗法相结合的。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从意识、思维、认知上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反应,还要通过切实可行的行为,去让他的积极思维变得更稳固,这是CBT疗法的主要目的。
所谓“行为”治疗,就是指充分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技巧,来直接改变或改善病人的行为表现。这里所说的“行为”,包括针对紧张、不安、焦虑、强迫症等一系列行为问题所采取的积极行动。治疗的手段所依据的理论是“学习学说”,即根据不同情况建立各种奖励和处罚机制,这是近年来临床心理学家所推行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认知行为疗法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改变行为本身,而是旨在彻底扭转行为和情绪背后的思维方式。常用的行为技术包括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满灌疗法、代币法等。
认知行为疗法的“进化版”——“理性—情绪”疗法(REBT)
经常有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会将心理治疗称为一门艺术,这使人纳闷。艺术是音乐、绘画、舞蹈等,心理治疗怎么是艺术呢?
之所以称心理治疗是艺术,在心理治疗专家看来,是因为心理治疗虽然需要有科学依据,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来参加咨询治疗的每一位来访者本身都是一个相当独特的人,因此这就要求治疗师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去协助这位来访者,这一过程里就包含了许多创造性的和特别需要生命活力的工作。
所以心理治疗除了是一项科学的工作外,还是一项需要有创造力和生命活力的真正的艺术。
每个人相对来说都是独特的——著名的心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前情绪失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