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辨别微信公众号怎么发文章阅读数作假?

微信公众号刷阅读量被曝光 到底打了谁的脸|微信|公众号|刷量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微信公众号刷阅读量被曝光 到底打了谁的脸
证券时报网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张司南
  证券时报记者 张司南
  这两天,“微信公众号刷阅读量工具失效”的消息让本来就热闹的朋友圈更加沸腾。由于微信系统升级,导致原先的一些刷量机器人无法正常工作,那些平时动辄10万+的公众号彻底裸泳,几千甚至几百的真实阅读量暴露在读者面前。
  其实,刷阅读量早已是行业内的潜规则,随便淘宝一下就会发现刷阅读量的业务不在少数,几块钱就能刷出上千的阅读量。随着时间日趋碎片化以及阅读习惯的改变,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内容创业的重要途径。依赖海量粉丝堆积起阅读量从而吸引广告,是微信公众号内容创业最基本的商业模式。但科技、金融等专业性强的内容很难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的粉丝与阅读量,刷阅读量因此成为一些公众号的“必由之路”,几万的“阅读量”能给读者造成人气高、粘性强、影响力大的假象,自媒体人拿到广告费,公关完成了绩效指标,老板看到了公司的正面形象宣传,各方共同发力,将这个骗自己、骗读者、骗老板的游戏玩成了一条成熟的黑色产业链。
  虽然微信也表示在与这条黑色产业链做对抗,但却不能指望技术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猫捉老鼠”的游戏还在继续。细想其中的逻辑不难发现,如今的公众号刷阅读量、刷点赞数颇有淘宝刷信誉、外卖刷单的味道。不过,任何虚假的数据总会有清算的那一天,当真实浮出水面,到底谁最终会被打脸?
  自媒体时代,人人手中都有一个麦克风。除了自身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开放平台也成为媒体人树立公信力的重要渠道。资深媒体人利用多年的行业积累,生产优质的专业内容来吸引读者,进而吸引广告商,实现盈利,这才是内容创业者理想的模式。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有时候却很骨感。
  刷单工具失效的消息一出,不少读者都很关心自己钟爱的公众号是否也有刷阅读量的行为,随之而来的是失望与沮丧。作为内容创业者,虚假繁荣之后的裸奔,最终还是消耗了自身的公信力,打了自己的脸。刷量的背后,不仅折射出自媒体内容创业商业模式的困境,也折射出创业者诚信的缺失。追根溯源,诚信缺失的源头在于创业者浮躁的心态。如今的刷阅读量不禁让人想起前段时间的“剪电线”事件,以及数不过来的虚假融资消息,这些事件的频繁发生,让创业者急于求成与浮躁不安的心态暴露无遗。
  诚然,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中,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但并不意味着创业者可以靠激情与吹牛皮来获得成功,靠一个小创新就想颠覆行业的想法还太天真。急于求成的心态只会让创业者迷失在盲目的“赶超”中而忘了初心,包括最基本的诚信与真诚。过硬的商品才会为商家带来良好的信誉,创业者更应该脚踏实地,专注创业本身。是金子总会发光,生产出优质的内容,时间或长或短都会吸引来高质量的粉丝。
不管在募捐可能性还是募捐效果上,农村住户显然都比不上经济状况...
像国内的“逃离北上广”一样,在美国正有一批人在被迫逃离硅谷。...
韩国人欢迎《Pokémon GO》的方式,比1000场电竞比赛都更能反映他...微信阅读量造假被曝光,但刷的生意并没停。弄个真数字为什么这么难?_智能_好奇心日报
社交账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传头像拖拽或者缩放虚线框,生成自己满意的头像预览 忘记密码
设置新密码
智能微信阅读量造假被曝光,但刷的生意并没停。弄个真数字为什么这么难?
其实现在依然可以刷。
被怀疑了很久的“微信刷量”被验证了。
9 月 28 日晚间,朋友圈开始流传刷量工具瘫痪,营销号遇到难关的消息。
许多原本阅读量轻松达到 10 万+的知名公众号,28 日图文推送的阅读量只有平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更夸张的甚至只有平时的几十分之一。
腾讯科技 29 日早上的新闻里列举了李瀛寰、金融街李莫愁、首席娱乐官、王冠雄等 8 个科技、娱乐新闻公众号。
了七千多个微信大号数据。与上周七天的日均单篇阅读数相对比,至少 6 成的微信大号 28 日阅读数下降,其中有 124 家甚至暴跌 80% 以上。
一些微信大号已经删除了 28 日的文章推送,29 日也暂停了更新。
这一次刷量工具大范围的失效,看上去是微信加强了反刷量技术。
29 日下午,微信团队给出了称:“随着平台的壮大,刷阅读量、刷点赞数已经成为一条较为成熟的黑色产业链,平台与黑色产业链之间的技术对抗一直存在,并且在不断升级。”
刷得慢了点,但依然可以刷
最能证明刷量产业链活力的,是目前还可以刷。
29 日晚上,《好奇心日报》在淘宝上用“微信公众号阅读”的关键字进行搜索,仍然能够找到不少挂着微信推广、公众号阅读、涨粉等字样的卖家。类似的关键词还有“V 信阅读”、“微信公众号关注”等等。
用旺旺联系店主,一般店主给出的自动回复就是报价,微信阅读、投票、粉丝量以及分答收听都可以刷。
这位店主表示,由于平时常用的刷量接单平台都倒闭了,他的手上只剩下一个平台还可以接单,所以刷阅读量的时间并不可控。
《好奇心日报》记者在一位朋友的个人公众号上进行了测试。记者拍下了 2000 阅读量,店主表示可以赠送一些点赞,说“无所谓,你想赞多少都可以。”
最后下单的任务是 2000 阅读量、200 点赞,20 元。
测试文章发布 2 天、阅读量只有 50。一夜过去,阅读量已经增长到 500 多。按照店主的承诺,估计在 24 小时以内能够完成。
个人微信号的测试结果
这位店主本身并不做刷量的操作,平时他在淘宝、微信上接单,将接到的订单交给“刷量的平台”,只是今天他平时接单的平台一下子从四个减少到了一个。
“今天 90% 的平台都倒闭了,但是任务量并没有减少,可想而知每个平台积累了多少任务。”这位店主非常谨慎,加了微信之后都用语音来回答我们的咨询,无法截图。“以前一下子就刷完了。”
正如微信在公开回应中所表示的,这场“猫鼠斗”一定还会长期持续下去。微信刷阅读量的产业链由来已久,原因当然也不是满足看者阅读数字的虚荣心。
假数字不是秘密,很多投广告的人都清楚
刷量并不是公众号运营者单方的要求。
“一个互联网公司的公关部来找我们谈合作,发软文。发出去阅读量太低,对方就让我们刷一下。”一位曾经在某创业新媒体公众号实习的运营人员回忆起一年前的一次“刷量”,这位运营人员后来在淘宝花 20 元买了 2000 阅读。
“去谈合作那位同事也说谎了,我们当时明明粉丝只有 6000,他谈合作的时候说有 6 万,人家以为阅读量上 2000 妥妥的。”那位运营人员回忆道。
许多负责广告投放的人将微信公众号阅读量作为向上汇报的核心数字。
公众号报假数字、负责投放的人用假数字汇报。到最后,假数字直接改变了广告主对广告效果的预期,进一步刺激公众号做假。
除了便宜的机器刷量,还有公众号大批投放广点通广告,提升阅读量,然后再靠阅读量卖广告。
围绕数字广告的效果,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也不是微信一个平台的问题。
早几年微博火的时候,企业流行对发布会进行图文直播。活动期间,平时平均每条转发个位数的官微就会上窜到数百。晚上,负责活动的公关公司就着微博转发数字和增长曲线做份报告发给企业。
在任何能够看到数字、在意数字的渠道,都有刷量的需求,都有“媒体-投放-企业领导”的刷量链条。
从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新闻应用以及直播,每个传播平台都活跃着刷出来的虚假阅读。连付费语音问答社区分答都在那位淘宝店主的报价表里。
刷量的也不只有自媒体。大公司、小公司、外企,都有这么做的。
这次被腾讯“点名”的公众号,除了本土的自媒体,TripAdvisor 中国的微信公众号也名列其中。
刷到最后,广告费、投资款都去了刷量平台的人手上
刷量显然是一种欺骗行为。
愿意欺骗的人,需要计算的东西就很简单,刷量带来的增长是不是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挣回来。
广告是最直接的形式。刷量能带来更多广告费——甚至决定了有或者没有人投广告。
有些电商在支付广告费的时候要求商品成交额。这也可以造假,一位在电商运营的工作人员告诉《好奇心日报》,他们在给公号投了广告以后,卖出去的商品包括两张 2000 元的充值卡,一问是公号自己买来确保销售额的,稍晚会在淘宝卖掉。
除了这类直接的收入以外,另一个方式是投资——通过刷量获得更好看的数字,以拿到下一轮投资,这已经是。只要下一轮有人接手,创业公司就有足够的动力鼓动造假。
乐观点看,有数据衡量多少会促进市场的好转。
广告主都清楚刷量的情况,他们会提出更高的数量要求。而这又是一个开放的市场,随着更多人去刷,获得同等收入的刷量费只会越来越高。
最终赚到更多钱的就不是接广告的人,而是其中的中间环节——在各地组织刷机的人。
在一些管制比较严格的平台,刷量成本已经很高。
比如苹果的 App Store。在苹果的一再打击下,今天许多游戏公司直接充钱去刷收入排行榜。
所有 App Store 收入苹果都会扣去 30%、刷单公司再扣 10%。刷 100 万的收入,需要 40 万的成本——这样的巨额成本只是提升排名,让更多用户能看到而已,最后能增加的收入可能还不够 40 万。
也就是游戏这样资金密集的行业能暂时承担这样疯狂的行为。大概也没法一直持续下去。
刷量普遍,微信自己的封闭机制也有责任
微信此次打击刷量技术,大概会一时提高造假成本。但它不透明的机制并不利于打击刷量。
你不能像应用和网页一样看到用户分布、访问机型分布、访问时间等信息。
广告主也不能在投放的广告里加追踪代码,甄别访问真假——公众号页面根本不能有外链。
外人能看到的数据只有微信给出来的两个数字:阅读量、点赞量。阅读还是 10 万封顶。甄别真假的难度比网页广告高了太多。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微信打击刷量速度如此之慢。刷量价格在过去一年都没涨多少的原因。
在这个封闭的平台,刷量。它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最终还是一个生意能不能自然获得收入的问题
最终这还是投入多少钱,获得多少收入的问题。
麦克卢汉举过一个关于杂志的例子。
在《生活》结束前,为了从一个订户那儿赚到八九块,必须花上 15 块钱——杂志社要“贿赂”读者,才能说服他们把自己编辑的产品带回家。最终《生活》杂志在 1972 年停止定期出版。
最近垮掉的所谓“上门 O2O”也是如此,有新三板上市公司一半的订单额是自己买出来的。其它烧掉的钱则更多是因为把 10 块钱的产品 5 块甚至 1 块钱“卖”给用户。
这个行业多数公司没能撑到上市或者下一轮融资。它们自然也没法继续倒贴或者造假。留下来的公司大多可以靠正常经营获得收入。
如果微信能提高造假成本,上面做生意的公司和个人最终也要学着不“贿赂”用户、不制造数字做生意。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没有更多啦
好奇心微信公众号如何判断公众号阅读数真假?
6.通过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获得的文章不计入阅读数。如果设定回复某关键词获得一个“图文消息”,这篇文章将从 0 开始计“阅读数”。7.通过“查看历史消息”打开文章是算数的。当然要算数了。但历史阅读量是不记录的,仅从统计代码部署当日起算数,也就是7月25日左右。8.灰度测试期间阅读数是可以刷的。7月24日(含)之前的统计代码比较简单,同一个微信ID可以无数次刷同一篇文章,所以如果一个公众号 24 号的数据比之后多了很多,极有可能是刷的。如何判断公众号刷量知道了阅读数的计算方法,又如何判断某个公众号存在刷量行为。1.查看历史消息去查看该公众号的历史消息,看阅读量是否稳定。以阅读量乘以三分一一再乘以30就是大概的粉丝量。每篇都是10w+的基本可以相信商家所言,无需计算。2..看阅读量一般说来,一个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是曲线变化的,也就是说是有高有低的,毕竟,不可能你写的文章每天都有那么多人看,但是有一些公众号的阅读量却是非常稳定,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来都是固定的,不管发布时间,凌晨发、周末发,不管发布内容,发软文,发广告,阅读量都基本稳定,例如,公众号每天的阅读量基本都在2万左右,连续一个月,这个时候就要怀疑了。。3.看阅读量和点赞数的对比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除了阅读量还有点赞的功能,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般说来,阅读量和点赞量的比率是1000:2左右,也就是说1000左右阅读量的文章,大概有2个人会点赞,所以看到一万阅读量经常有100人以上点赞很有可能就是刷过的偶尔出现一篇是正常的,但是经常这样,就有问题了。4.看转发量
来源:凤凰新闻
来源:商业电讯
来源:中关村在线
来源:新浪科技
来源:新浪科技
来源:张家界在线
来源:环球财经头条
来源:36氪
来源:腾讯
来源:新浪科技
来源:BUY家
来源:快科技
来源:腾讯数码
来源:环球网
来源:春黛同安
来源:新浪科技
来源:网易
来源:今日热搜风云
来源:新浪科技
来源:腾讯数码
来源:中国网河南频道
来源:大公网
来源:中国青年网
来源:地区新闻
来源:本地宝
来源: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来源:工人日报  
来源:天津日报
来源:长安剑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来源:四海网
来源:视觉中国图播快报
来源:巴中市人民检察院
来源:新华网
来源:中金在线
来源:未来网
来源:环球网
来源:新闻当事人栏目
来源:探索解密真相
来源:小陈说历史
来源:凤凰新闻
来源:澎湃
来源:每日股市焦点
来源:战略吐槽秀
来源:环球网
来源:环球时报
来源:一号首长
来源:财经评论
来源:候知健
来源:冯善智观察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局座召忠
来源:长缨在手束苍龙
来源:环球时报
来源:远征军
来源:占豪
来源:军人之家
来源:新华网
来源:参考消息
来源:若璃的笔记本
来源:新浪明星
来源:若璃的笔记本
来源:庞凤山情感在线
来源:娱乐说
来源:心悦白云
来源:手机央广网
来源:金羊网  
来源:大燕网综合
来源:谈资
来源:夏莫
来源:精选热门视频
来源:界面
来源:视觉中国最星动
来源:秦通社
来源:京华网
来源:家居设计潮流
来源:中国网河南频道
来源:偏执的帽子
来源:女人我最大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环球网
来源:凤凰资讯
来源:文化史纪
来源:清舞幽梦
来源:大公网
来源:华商报
来源: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来源:盛世经道
来源:环球时报
来源:环球时报
来源:外交部网站
来源:视觉中国最星动
来源:这才是美国
来源:观察者网
来源:综合
来源:星能计算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新华网日本频道
来源:扬子晚报网
来源:天下界
来源:软萌萌
来源: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来源:昆明信息港
来源:新民网
来源:科教探究
来源:华商晨报
来源:网易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来源:去哪钓鱼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来源:凤凰资讯
来源:网易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来源:重庆商报
来源:北京晨报
来源:光明网综合
来源:网易
来源:中国青年网
来源:短线狙击
来源:腾飞探市
来源:股票分析于帮助
来源:财云股吧
来源:老郑论股市
来源:孙本伟
来源:股佛
来源:股票涨停王
来源:Econman财经观点
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来源:格隆汇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腾讯证券
来源:上海证券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来源:融36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来源:金融速递
来源:南方都市报
来源:搜狐汽车
来源:汽车科技
来源:IT商业网
来源:中国买车网
来源:汽车生活
来源:汽修学徒之家
来源:买车大师
来源:黄鹤楼前耍猴戏
来源:腾讯汽车
来源:搜狐汽车
来源:汽车研究社
来源:玩车教授
来源:坚叔谈车
来源:云堆汽车榜
来源:汽车之家
来源:车买买
来源:平行进口车
来源:张铁绵
来源:车主秘书
来源:汽车营销分析
来源:笑出肌肉
来源:触摸大北京
来源:探索and发现
来源:童话梦工厂
来源:ChokStick
来源:休闲杂文
来源:污视角
来源:内涵图吧
来源:搞笑弟
来源:嘻嘻哈哈
来源:梦飞笑脸网
来源:未知
来源:未知
来源:梦飞笑脸网
来源:童话梦工厂
来源:搞笑无极限
来源:爆笑江湖
来源:新鲜事
来源:资讯一点通
来源:搞笑无极限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如何判断公众号阅读数真假?_专栏_砍柴网
如何判断公众号阅读数真假?
/ 江湖老刘 /
近年来,随着以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火热,微信的流量主和广告主也成为新媒体从业者争相开通的对象,粉丝的数量直接是与运营者的利益挂钩。
近年来,随着以公众号为代表的火热,微信的流量主和广告主也成为从业者争相开通的对象,粉丝的数量直接是与运营者的利益挂钩。很多的原创型自和型自媒体乘势大发了一把,看着阅读数和粉丝量就可以估算出自己的收益。很多原创型自媒体为了做给甲方公司看,或给自己涨面子,增加点虚荣心进行刷阅读量。营销类自媒体为了赚取广告主每天的收益,或者忽悠更多硬广投放,都不惜破换行业规则挺而走向刷量充数。
众所周知,微博、贴吧、论坛里都有水军出没,微信公众平台也没有&逃过此劫&。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文章阅读量10万+,点赞数数千计,却在朋友圈里罕见其踪迹。为什么呢?因为阅读数造假。那么,如何识别出一个公众号是造假刷量呢?
微信&阅读数&怎么算
首先先来看看阅读数是怎么算的:
1.每个微信 ID 每天可以贡献 5 个阅读数,但只有 1 个赞。连续 5 次打开文章,也没问题,阅读数会增加,再多就不算了。过晚上12点后,打开文章又可以增加 5 个阅读数。
2.只计算微信app打开的文章,将文章链接转发到浏览器或PC浏览器均无效。无论是直接将文章&发送给朋友&,还是先&复制链接&再把URL发送给微信好友,都是有效的,只要TA在微信中打开即算数。
3.Web 版或 Mac 版微信打开的文章会跳转到 PC 浏览器,也不算数。微信文章在PC浏览器中是不显示阅读数的,也不显示&赞&数,手机浏览器同理。
4.贡献&阅读数&不需要关注公众号,聊天或朋友圈打开的文章均算数。只要在微信手机客户端里即可,除非第6条。
5.&阅读数&是实时的,不是(截止到)前一天的累计数据。在公开数据之前,公众号运营者可以在后台看到前一天的累计&阅读数&。
6.通过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获得的文章不计入阅读数。如果设定回复某关键词获得一个&图文消息&,这篇文章将从 0 开始计&阅读数&。
7.通过&查看历史消息&打开文章是算数的。当然要算数了。但历史阅读量是不记录的,仅从统计代码部署当日起算数,也就是7月25日左右。
8.灰度测试期间阅读数是可以刷的。7月24日(含)之前的统计代码比较简单,同一个微信ID可以无数次刷同一篇文章,所以如果一个公众号 24 号的数据比之后多了很多,极有可能是刷的。
如何判断公众号刷量
知道了阅读数的计算方法,又如何判断某个公众号存在刷量行为。
1.查看历史消息
去查看该公众号的历史消息,看阅读量是否稳定。以阅读量乘以三分一一再乘以30就是大概的粉丝量。每篇都是10w+的基本可以相信商家所言,无需计算。
2..看阅读量
一般说来,一个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是曲线变化的,也就是说是有高有低的,毕竟,不可能你写的文章每天都有那么多人看,但是有一些公众号的阅读量却是非常稳定,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来都是固定的,不管发布时间,凌晨发、周末发,不管发布内容,发软文,发广告,阅读量都基本稳定,
例如,公众号每天的阅读量基本都在2万左右,连续一个月,这个时候就要怀疑了。。
3.看阅读量和点赞数的对比
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除了阅读量还有点赞的功能,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一般说来,阅读量和点赞量的比率是1000:2左右,也就是说1000左右阅读量的文章,大概有2个人会点赞,所以看到一万阅读量经常有100人以上点赞很有可能就是刷过的偶尔出现一篇是正常的,但是经常这样,就有问题了。
4.看转发量
一篇好的文章都会在朋友圈传播,特别是朋友圈那种刷屏的文章,一般阅读量都会很高,你随便一搜就能看出,很多好友转发。但是有的文章阅读量都快5万了,你在朋友圈一搜结果没有人转发,或者转发的只有两三个。
5.看传播量
阅读量是最好评判文章质量的最有力依据,俗话说言之无文行而不选,而好的文章不仅转发的人多,而且传播的面也会非常大,转载量大,很多媒体新闻会转载收录,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就能看出来各种媒体的转载,但有的文章却不是如此,明明阅读量很高一两万,结果搜索引擎根本搜不出来。
6.看人品和知名度
有的人没什么知名度,文章写的也不好,但总喜欢吹牛,做个芝麻却说是个西瓜,不实在。
这年头装逼的人很多,就像早期那些动不动微博百万粉丝的一样,标题党也很多,但是仔细一研究这个人之前的经历,没有啥实质性的东西,不靠谱。
7.看平均阅读量
一般一个公众号在一个月之内,或者几个月以内,阅读量都是平均增长的,如果有的文章阅读量突然增加,或者一定时期内都突然增加,高于平均阅读量很高,那么肯定有刷量的嫌疑。
总之,只要一个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比较奇怪,那么就可能是刷量,江湖老刘我知道,大多数公众号运营者其实是不愿刷阅读量,但是迫于各种原因。
第一种是给老板和领导看的,数据漂亮就行,没几个领导会去较真。拆了你的台就是拆了我的台,何必呢;第二种是给目标用户看的,只要每一个看到的人觉得你很牛逼就行了;第三种是希望切实带来效果,就是roi,这就不看数据,只看回报。比如销售增加,订单增加。但是别人可以说流量给你导进来了你自己没促成成交。
自媒体还能怎么玩
刷量固然可以让数据好看,可以更好滴得到老板赏识,但是一篇刷,篇篇就要刷,如果不是专业吃这口饭的自媒体人建议不要刷。当然有一部分原创营销类自媒体,既搞内容,又做营销,阅读量都是真实存在的。
自媒体运营为什么要刷阅读量,归根到底不还是想赚更多的钱。随着垂直类自媒体百家争鸣,模式和玩法也不同,自媒体的盈利模式和发展趋势也有更大的转变。下面聊聊自媒体还能怎么玩?
1.论平台差异
对自媒体平台的定义,最早可以从博客开始,早期博客就是作者用网站提供的平台和技术,玩转自己的内容和粉丝。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让自媒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走入寻常百姓人家。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凤凰新闻等新闻综合类自媒体平台,虎嗅、钛媒体等垂直类深度自媒体,这些自媒体平台由于借助品牌影响力和用户粘性度也有相当大的流量,如今日头条自媒体文章经过推荐流量随便拥有上千上万甚至上百万阅读;钛媒体平台上的文章经过推荐能得到百度很好的新闻源收录,这都是微信公众号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但这些平台要求有点高,只做原创,所以自媒体又可分为原创写手型自媒体和复制平台型自媒体,原创写手型自媒体意思是自己原创内容既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又发表在今日头条或钛媒体等垂直平台上,目前这类自媒体很抢手。复制平台型自媒体就是自己不生产内容,只是内容的搬运工,通过初期积累的粉丝或大号带起的粉丝,复制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持续获得粉丝的关注,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类自媒体有侵权封号的危险,被万达索赔1000万的公众号&顶尖企业家思维&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今是粉丝经济时代,以微博为代表的媒体能够帮助企业寻找早期乐意使用、反馈的新品拥有者,发挥微博粉丝积累和明星意见领袖的传播效力有助于企业跨越发展鸿沟,通过裂变式传播能力引爆新品声量并拉动销售。拥有一定数量的活跃粉丝后,就可以选择合理的方式对粉丝形成刺激,实现社会化资产的变现。
微信自媒体号一般指订阅号,其所发频次优于服务号,很多公众号运营者通过做活动、发红包、线下扫码送礼品等方式盲目获得一定的初级粉丝,这些粉丝大部分没有忠诚度,在利益的驱使下关注,还没等有用内容吸引他便取消了关注,早期的很多企业就深受其害,礼物送出去,并没有获得粉丝回报,所以做微信自媒体前就得定位自己公众号方向,定位大了,内容就有些模糊了,定位小了,那受众群体太小,前期会很难,所以很多复制平台型微信大号的粉丝没有什么信仰,发一次广告可能就掉一批粉,功利性太强,不像原创写手型纯粹因为喜欢某些观点或写作风格而主动加的关注。所有的微信号,包括他们的内容和服务,在粉丝的竞争上都是平等的,任何号要想获得持续关注,只能靠对用户的长远价值。
3.论媒体之争
自媒体把自己当做媒体,其实是种病态,原因的:1、当初微信公众号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把微信当做微博,微博是属于媒体属性的2、大部分团队做账号,打包给公关公司,当做公关公司的媒介资源。公关公司把账号推荐给甲方,当做媒体渠道来选择和投放。3、很多账号前期的红利就是因为当做媒体来接收广告的。4、账号运营者不具备服务用户的能力,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只能把它当做媒体,没有后续服务。5、以往的惯性思维,掌握了用户,就掌握了话语权。其实是个错误想法,千万个公众号,少了你一个,什么也不会改变。把自媒体当做媒体真心是个错,把微信当做服务的链接才是长久之计,如今的自媒体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未来也许没有自媒体,因为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可穿戴设备都已经纳入媒体形态。
4.论盈利模式
大多数自媒体无法盈利,是因为自身的影响力不足。如果自身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一定会有企业软文,但公关软文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写,如果自身名气不足,对行业内情并不了解,基本上也没有企业愿意找,所以目前自媒体盈利模式比较狭窄,分媒体的一杯羹又谈何容易。如魏武挥阐述&我为什么反对自媒体有商业模式&,自媒体人玩个票容易,做成事难。老刘认为,上盈利,要么是流量变现,要么是电商。目前自媒体获得商业变现有这么几个:广告收入、付费阅读、涉足移动电商平台、线下给商户导流。
5.论发展趋势
自媒体从发展的形式上来看,越来越优与传统的推广,但随着各类侵权和造谣事件的频繁发生,自媒体的监管也将会迎来新的一个高度,例如11月施行的刑法修正案规定微博微信造谣最高获刑7年,自媒体的信誉可能会越来越低,品牌塑造越来越难,粉丝口味越来越重。如今的自媒体从业者是一个年轻,资历和经验较浅的群体,随着这一批从业者的经验积累,自媒体平台对原创保护的规范化,自媒体发展的未来应该有更多细分领域的竞争,原创型自媒体优于营销类自媒体,营销大号加快对粉丝的变现也迫在眉睫,新榜发布的《自媒体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称超过60%的自媒体每月营收不足1万元。随着融资寒冬的到来,企业对软文和硬广费用投入减少,自媒体营收将会更少,迫于生存压力,更多业余类自媒体人转型投身企业当中。
江湖老刘,TMT行业观察者,资深自媒体人,各大专栏平台粉丝覆盖量超100万。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江湖老刘,资深自媒体人,TMT行业观察者,各大专栏平台粉丝覆盖量超100万,微信公众号...
区块链新闻
区块链新闻
通过E-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
稿件投诉:
版权建议:
砍柴网热线:400-
官方客服QQ:
微信公众号:ikanchai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公众号平台登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