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的时候突然走路脚后跟疼疼,这个有什么中医疗法

病情描述: 本人做事或走路脚后跟疼,做过彩超没看到问题。找中医说我是肾虚请问那位医生能给我看看好吗

三级公共营养师 辽宁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擅长: 糖尿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一般情况下确实是肾虚容易造成末梢神经受到影响,足跟部,是常见的容易发病的部位,但是问题不大,主要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进行调整。饮食上可以多吃韭菜,肉制品,虾,乳制品,还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都可以,营养摄入充足,不要过于油腻就行,注意休息,不要太过于疲惫,不要熬夜,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护士 夏津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擅长: 冠心病,急性心功能不全,动脉硬化,心血管和血栓栓塞...

你好,根据您描述的脚后跟儿疼的情况。如果检查排除骨刺的话。从反射学的角度讲。此处为生殖系统的反射区。请问月经是否规律。有没有妇科炎症?睡眠不好的情况。

医师 威县贺营乡卫生院 一级医院

擅长: 哮证喘证,肺痈,肺痨

可以每天用温水泡泡脚,配以针灸按摩,疼痛严重的可以服用止痛药,也可以找个中医服用中药治疗,适当活动,不宜剧烈运动,不能走路过多,注意休息,

医师 烟台市海阳荣军医院

走路时脚后跟痛应该考虑跟骨骨刺。建议到医院做跟骨x光片检查。

你好,针对你脚后跟疼并结合做彩超检查没问题这种情况,考虑很可能是跟骨炎或跟骨劳损,中医也可能与肾虚有关,建议你适当选用中成药归芍地黄丸,配合西药钙片、双氯芬酸钠片口服调理,考虑会尽快好转的,谢谢祝你健康快乐,也敬请你对我的回复能给予客观评价

有没有做过腰椎间盘ct看看有没有腰椎间盘突出?以前遇到过一个病人就是脚后跟疼,看了好多次骨科也没发现什么,后来做腰椎间盘突出。所以建议你做个腰椎间盘ct检查。中医说有肾虚,可以用中药调理。

足跟痛多考虑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

注意医院进一步检查确定啊.治疗可以理疗、局部封闭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压痛点注射腊酸强的松龙.每周一次.往往2~3次治愈。

脚后跟痛有很多原因.脚后跟痛可能是跟骨上长有骨刺.

可以针对病因对症治疗1:局部理疗如红外线照射2:口服芬必得胶囊舒筋活血片正清风痛宁片3:局部应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药物封闭治疗效果会更好4可以口服骨刺片和草乌甲素片.有一定疗效.

你好,你的孩子7周岁半,打羽毛球3年了,脚后跟老疼,前段时间休息了半个月情况,可以针灸止痛。

建议及早配合采用中医针灸的方法止痛治疗,通经活络止痛,效果好没有副作用。

概述: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 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

导读:脚部是人体穴位大全,也是身体疾病的信号反应部位,所以懂得如何看脚判断身体疾病,是老中医的独门秘籍,那么如何看脚判断身体疾病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看脚诊病看什么? 1、脚趾 一般...

  脚部是人体穴位大全,也是身体疾病的信号反应部位,所以懂得如何看脚判断身体疾病,是老中医的独门秘籍,那么如何看脚判断身体疾病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一般而言,脚趾长而大,足部宽厚实大者主寿,脚趾瘦而短,足部狭窄薄小者主夭。

  由于小趾为足少阴肾经的起源,因此足小趾粗大厚实者肾气多盛。足小趾细小皮薄者肾气多衰。

  健康人的趾甲:白色的半月形占趾甲长度的1/5,颜色粉红,如樱花瓣。

  ①指甲颜色苍白,缺乏血色,多见于营养不良,贫血患者。此外如果指甲突然变白,则常见失血、休克等急症。

  ②如果趾甲有纵行条纹,则表示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身体机能低下。

  ③拇趾的趾甲向上翘起的人,眼睛容易疲劳,或有近视、散光。

  ④如果5个趾甲都翘起,那可能是承受着相当的精神压力。

  如果纹路非常明显,可能精神较为忧郁。拇趾腹侧皮肤有网状粗纹,且有针孔状损害的女性,可能会有性腺内分泌失调的各种症状,如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

  如何看脚判断身体疾病?

  脚突然抽筋,或是肌肉的猛然收缩,可能是由锻炼或脱水引发的短暂情况。有时,在躺着的时候,一块肌肉或周围一片肌肉会突然痉挛,之后会伴随有酸痛。

  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那么你应该增加钙、钾和镁的摄入。可以试着弯曲脚,按摩疼痛的部位,也可以用冷毛巾或消毒酒精来使肌肉放松。睡觉之前伸展脚,喝杯热牛奶来补充钙,是很好的习惯。

  这是由指甲下面的霉菌感染而引起的。甲癣患者通常毫无知觉,所以会持续好几年都不会发觉。但是这种感染很快会波及到全部的脚趾甲甚至手指甲,导致指甲发出难闻的味道,颜色变深。

  糖尿病患者、有循环问题和免疫系统问题的人容易感染该疾病。如果老年人走路有问题,有时候也可能是这个问题,需要你去看专业的治脚医生,经常去医生那里做治疗。

  大多数的牛皮癣患者的皮肤病表现为指甲有很多小洞,可深可浅。但是有3/4的牛皮癣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和皮肤都会受到影响,通常表现为不光滑的有痘痕的指甲。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及早治疗,还可以恢复。

  走路时,脚掌、脚趾用力不平均,也有其特定的涵义。例如鞋底拇趾侧会磨得明显变薄,这种人可能易患肝病。小趾侧鞋底磨损较明显者,可能心脏有病。脚后跟鞋底明显磨损者,暗示肾脏有毛病。

  循环不畅通,可能是血管疾病。当动脉硬化使心脏不能把足够的血液输送给脚时,脚上就会寸草不生,就会出现这种现象。供血不足还会让人感觉不到脚的脉搏,站立的时候,脚可能是鲜红的或微黑的。上升的时候,脚马上会变得苍白。可通过运动和食疗方法改善身体循环。及时治疗,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

  这是糖尿病的主要表现。升高的血糖浓度会导致脚部神经的破坏,表现为由压力或不小心的摩擦而引起的刮伤、切伤或刺激。糖尿病的其他表现还有经常口渴、尿频、易疲劳、视力模糊、易饥饿或体重减轻。最好马上治疗溃疡,并做个糖尿病的检查。

  双脚没有知觉,这是由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有很多原因,但是最大原因是糖尿病、滥用酒精、化学疗法。不断升高的血糖破坏脚部神经,让人对脚伤没有太大反应。这种麻木会延伸到手,让你感觉似乎戴着手套似的。如果不及时处理,最终会导致截肢。要看医生,找出原因。虽然周围神经病变没有治疗方法,但是可以通过镇痛剂和抗抑郁药来缓解疼痛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通常首先会被小关节如脚趾和手指节感受到的一种关节性病变,疼痛的同时通常伴有肿胀和僵硬,而且这种疼痛是对称性的。风湿性关节炎多发于女性,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4倍。患者需要做过全面检查来确定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药物和疗法可以治愈关节炎。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女性身上。女性的核心身体温度会比男性低,所以即使她们很健康,对寒冷也会很敏感。4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有寒腿的现象,那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不足,因为甲状腺会调节身体温度和新陈代谢。循环不畅和贫血也会导致寒脚。脚冷的同时还会感到疲劳、抑郁、皮肤干燥。绝缘的天然材料保暖最管用。如果你有除了寒脚之外的健康问题,建议你去看医生。

  10、脚趾稍微下陷

  脚指甲轻微下陷,有勺子形状的压痕,这是贫血的表现。因为没有足够的血红蛋白引起的。内部出血(如溃疡)或严重的月经不正常也可以引发贫血。如果体内缺铁,脚指甲就会显得苍白、易折断,出现不规则的凹形或勺子状的压痕。

  脚总是感到寒冷、疲劳是贫血的首要症状,其他症状包括站立时呼吸短促、头晕或头痛。可通过全血细胞计数检查可以诊断贫血。补铁时最好同时服用维生素C,加速铁元素吸收。

  11、大脚趾突然增大

  可能是痛风,这是关节炎的一种,通常由过多尿酸引起。尿酸通常存在于体温较低的身体部位,而全身体最凉快的地方莫过于离心脏最远的大脚趾。40到50岁的男性、绝经后的女性更易患有痛风。向医生咨询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

  12、脚后跟不能抬起

  足下垂预示着神经或肌肉被损坏,常伴随麻木和疼痛,并会扩散到后小腿或脊背下部,一直延续到背部、肩膀或颈部。某些用于化学疗法的药物也会导致走路或站立的时候脚的前部抬不起。同时也会伴随着疼痛和僵硬。有时候这种疼痛会发生在后小腿或脊背下部分。要看医生,足下垂可以治愈也可以成为永久性的疾病,这取决于其原因和治疗方式。

  13、脚趾呈现三种色

  在寒冷的天气里,雷诺病会引起四肢先呈现白色,然后变成绿色,在变成自然色之前会变成红色。可能由于这些部位出现了血管痉挛。雷诺病还会引起手指、鼻子、嘴唇和耳垂的变色。女性和经常在寒冷气候生活的人易患雷诺病。向医生咨询,询问可以拓宽血管的药物。

  14、脚趾尖向上肿起

  杵状指(包括手指)是肺疾病的惯常表现,包括肺纤维化和肺癌。心脏疾病和胃肠疾病也和此有关。要根据内部起因采取治疗,所以一定要看医生。

  15、脚部疼痛难走路

  未确诊的应力性骨折是脚部疼痛的普遍原因,经常表现为脚的侧面疼痛或脚掌疼痛。这通常是由骨质减少、营养不良,包括维生素d缺失、不易吸收钙或厌食症。有任何疼痛都要看脚病医生。

  16、皮肤干燥易脱落

  虽然你脸上或手上的皮肤经常会干燥,但是千万不要忽视脚上的皮肤干燥。因为真菌感染通常是由干燥发痒的皮肤开始的,之后会发展为炎症和水泡。当有水泡的时候,感染就会扩大。

  如果不是很严重,经常清洗脚,然后让其彻底干燥,可以在鞋子里和袜子里使用脚粉。如果2周后还没有起色或感染更严重,可以向医生求助寻求抗真菌药物。

  17、脚疼得迈不开步

  一般为应力性骨折,表现为脚侧或脚掌疼痛,通常由骨质流失、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D、钙引起。

  有可能是足底筋膜炎。老穿高跟鞋、常在坚硬的地面走都容易诱发此病,最好换双舒适的平底鞋。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尤以女性为多见。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作痛或针刺样痛,步履困难。多因跖筋膜创伤性炎症、跟腱周围炎、跟骨皮下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脂肪垫变性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笔者采用自拟“五川灵仙汤”熏洗治疗足跟痛百余例,屡用屡验,一般治疗10~15天,疼痛即可缓解或消失,介绍如下,不妨一试。
药物组成及用法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将前12味药物放入锅中,加冷水3000毫升左右,浸泡1~2小时,煎沸30~40分钟,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食醋搅匀。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浸洗患足,水温下降时加热可继续使用,每次熏洗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早晚各1次。1剂药可用2天。每次熏洗前必须将药液加热后熏蒸和浸洗。
中医认为,足跟痛多属于肝肾阴血亏虚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淤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方中川乌、川椒、灵仙、透骨草、鸡血藤祛风散寒,通经活络;玄胡、川芎、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舒筋;木瓜、川断、川牛膝补益肝肾,强健筋骨;芒硝软坚化结、消肿止痛;食醋中的醋离子,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助活血化淤,软坚散结之力。诸药煎汤熏洗,药物作用于局部,渗透肌肤,直达病所,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运行,达到软化骨刺,促进炎症吸收的作用,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失。

足跟痛,常引及脚垫,不能承重,行则见跛,入夜尤甚,令人烦恼不安。此病多因穿鞋过大常撞击足跟,跑步过久或速度过快,所跑路面凹凸不平或过硬,引起跟骨骨膜炎、滑囊炎、足跟前筋膜炎或跟部脂肪垫炎,发生疼痛。另一种足跟痛则无上述外界刺激因素,而因肾气不足所致,常见于体质较差的中老年人。

疏通法:让患者平坐于地,直膝,双脚及趾慢慢用力,向脚背钩弯,及至最大限度并保持30秒钟,然后慢慢放松,连续5-10次。此法可使小腿后肌肉及足跟部肌肉伸展,血循增加。中医则认为此法可使肝、脾、肾经的经络得到疏通,达到止痛目的。

       药浸法: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煎水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日2次。上述药物有祛寒除湿,和血止痛之功。

       尿渍法:取较大花岗石,锻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足跟离石有一定距离),任水气蒸腾,切勿烫伤脚。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临床也可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兑和,取代童便,亦效。

       内服药:对肾气不足所致的足跟痛,除采用前述几种方法外,尚须内服中药配合治疗。基本方为:熟地、枸杞、肉苁蓉各20克,牛膝、伸筋草、续断、杜仲各15克,水煎,每周服三剂,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足跟痛在骨伤科门诊常见,是一种由于足跟部筋骨失养,遭受长期压力刺激而引起脂肪垫发炎的慢性疼痛性病证,有些患者因足跟部骨质退变增生形成“骨刺”,亦可引起此病。中医认为,人到中年后,肝血肾精渐亏,肾阳不足,致使筋骨失养,若经常站立工作或过度跑跳运动、行走健身,则跟骨结节部跖筋膜遭受慢性牵拉刺激,致使气血受阻,或兼风寒湿邪内侵而引起疼痛。局部检查不红不肿,在足底内侧的跟骨结节处有压痛。笔者在临床上,对不愿服药的患者,采用自拟活血舒筋汤外用熏洗,此方具有养血舒筋、温经止痛之作用,配合自我穴位按摩,疏通经络、扶正祛邪,从而起到通则不痛的功效。经多年应用疗效较好。

       用法:加水1500毫升,酌加陈醋30毫升,煎熬15~20分钟,滤渣后倒入盆内,先趁热予蒸汽熏,不烫时则泡足。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一剂药可使用2天。

       取穴承山、悬钟、太溪、昆仑、商丘、涌泉、压痛点,手法采用掐、捻、揉、捏,每次3~5分钟,每天2~3次。

很多老年人经常感觉脚后跟痛,特别是走路较多时,足跟部位总是隐隐作痛,十分难受。足跟痛,医学上称“跟痛症”,常见于跖筋膜炎、跟骨下脂肪垫炎、足跟滑膜炎、跟骨骨刺等病症,与劳损和退变有密切关系。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跟痛多由于中老年人肝肾亏损,筋骨失养,再加上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而发病,用中药外洗有一定疗效。

肝肾亏虚型 足跟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目眩晕、失眠、耳鸣、肢体乏力等症。治法宜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给以补肾壮骨汤:熟地、枸杞、山药各20克,茯苓、泽泻、木瓜、威灵仙各15克,丹皮、龟板、鳖甲、穿山甲、姜黄、桂枝各10克,鸡血藤、黄芪各30克,甘草6克。水煎外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寒湿型 足跟疼痛,遇风冷、潮湿疼痛加剧,患处肿胀疼痛,缠绵日久难愈。治法宜温经散寒、除湿通络,给以通络汤:桑寄生、鸡血藤、黄芪、丹参各30克,独活、羌活、秦艽、防己、桂枝、姜黄、川芎各15克,附子、穿山甲、全蝎、桃仁各10克,地龙20克,红花12克,甘草6克,水煎外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老年人肾虚脚痛为常见多发病之一。有些患者遍服补肾诸药,但收效甚微。笔者根据民间的经验,自拟医治高龄体虚老人下肢无力,走路两脚酸痛的验方。此方经多年临床验证,不仅可治疗老年人肾虚脚痛,而且对老年人两足跌打愈后疼痛、防止复发也有显效。现将此验方推荐给患者试用。

       处方及用法:黄芪30克,狗脊30克,淮山30克,川杜仲15克,牛膝12克,何首乌15克,黄精15克,木瓜12克,核桃肉3个,水煎,每日1剂,分两次服。一般连服3~5剂可见效。

足跟痛,是老年常见的一种病症。笔者根据临床观察,其发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女性为多见,其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疼痛,或牵连小腿酸痛,甚则步履困难。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老年足跟痛的原因,多与跟腱周围炎、跟骨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脂肪垫变性等引起,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中医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所致。足跟为肾经所过之所,此处作痛,乃肾脉亏损,肝失所养,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复感风寒湿邪,致经络瘀滞,血行受阻,发为本病。治疗此症,根据老年肝肾不足病理因素,以及经络循行路线,予以补肾法为主。采用加减地黄汤治之,效果满意。

       药用生地20克,熟地20克,山萸肉10克,肉苁蓉10克,丹皮10克,牛膝10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20克,木瓜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中成药可服六味地黄丸。

       加减法:若属肾阳虚者,加肉桂6克,制附片8克,以温肾阳,中成药可服金匮肾气丸;如属风寒痹痛者,加独活10克,桑寄生15克,宣痹通络;痛剧者,如红花、制乳香、制没药各10克,活血止痛;气血虚者,加黄芪15克,当归10克,补益气血。

按: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故老年足跟痛用补肾法有效。方中用生地、熟地、肉苁蓉滋肾填精;山萸肉补养肝肾;丹皮清泄肝火,并防熟地之滋腻;牛膝、木瓜、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祛瘀止痛;威灵仙、鸡血藤祛风散寒,通筋活络,止痛。诸药合用,具有滋补肝肾,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能,对老年足跟痛,有一定的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走路脚后跟疼 的文章

 

随机推荐